一、单选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42.0分)
1. Ca3SiO5是硅酸盐水泥的重要成分之一,其相关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可发生反应:Ca3SiO5+4NH4ClB. 具有吸水性,需要密封保存 C. 能与SO2反应生成新盐
CaSiO3+2CaCl2+4NH3↑+2H2O
D. 与足量盐酸作用,所得固体产物主要为SiO2
2. 蓓萨罗丁是一种治疗顽固性皮肤T细胞淋巴瘤的药物,其结构如
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在同一平面内 B. 既能发生加成反应,又能发生消去反应 C. 能使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且原理相同
D. 1mol蓓萨罗丁分别与足量的Na、NaHCO3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3.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Z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5;W
与Y同族;X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W的单质为常见气体,其水溶液具有漂白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Y的最高正化合价为+7
B. 元素X的氢化物中,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的稳定结构 C. Z的氧化物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2 D. W的单质与过量的铁反应产物为FeW2
4. 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 将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充分A 反应后滴加KSCN溶液 将Al箔插入稀硝酸中 浓硝酸久置或光照 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 现象 有气体生成,溶液呈红色 结论 稀硝酸将Fe氧化成Fe3+ AI箔表面被HNO3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有Fe3+存在 B C D 无现象 变黄 蔗糖变黑,体积膨胀并放出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和强氧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化性 A. A B. B C. C D. D
5. 下列有关指定装置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用图1作为气体发生装置,液体由分液漏斗加入与烧瓶中固体反应,产生的难溶于水的气体
用排水法测量气体体积时,排出的水的体积扣除分液漏斗加入的液体体积即为产生气体的体积
B. 用图2测量难溶于水的气体体积时,如果气体滞留在烧瓶中,会导致测定的氢气体积偏小 C. 用图3可以完成喷泉实验
D. 图4可以“随开随用,随关随停”地用于一些气体的制备
6. 某种新型热激活电池的结构如图所示,电极a的材料是氧化石墨烯(CP)和铂纳米粒子,电极b
的材料是聚苯胺(PANI)。电解质溶液中含有Fe3+和Fe2+。加热使电池工作时电极b发生的反应是PANI−2e−=PANIO(氧化态聚苯胺,绝缘体)+2H+,电池冷却时Fe2+在电极b表面与PANIO反应可使电池再生。下列说法 不正确的是
A. 电池工作时电极a为正极,且发生的反应是:Fe3++e−=Fe2+
B. 电池工作时,若在电极b周围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电极b周围慢慢变红 C. 电池冷却时,若该装置正负极间接有电流表或检流计,指针会发生偏转 D. 电池冷却过程中发生的反应是:2Fe2++PANIO+2H+=2Fe3++PANI
7. 常温,某二元弱酸H2A溶液中离子浓度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y为lg[c(HA−)/c(H2A)]或
lg[c(A2−)/c(H2A)]):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曲线b为lg[c(HA−)/c(H2A)]与pH的变化关系 B. 该温度下,H2A的Ka2约为10−4.1
C. 若在上图中作lg[c(HA−)/c(A2−)]~pH关系图,得到的曲线会与曲线b平行 D. 若升高温度,则图中曲线a、b上移
二、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5.0分)
8. 氨基甲酸铵是一种重要化工产品,常温时为白色晶体或粉末,易溶于水,难溶于CCl4,59℃时
分解为氨和二氧化碳,其制备原理为2NH3(g)+CO2(g)⇌NH2COONH4(s) ΔH=−272 kJ·mol−1。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图实验装置(部分固定装置已省略)模拟制备NH2COONH4。试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组装完毕后,首先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__。 (2)装置A用于实验室制取NH2COONH4的原料气体之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F中试剂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
(4)为提高原料气的利用率,应控制装置C和装置E中最佳鼓泡速率之比为_________。 (5)生成的氨基甲酸铵悬浮于CCl4中,下列操作可实现产品分离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6)制得的氨基甲酸铵中可能含有碳酸氢铵、碳酸铵中的一种或两种杂质。 ①设计方案,进行成分探究,请填写表中空格。
限选试剂:蒸馏水、稀硝酸、BaCl2溶液、澄清石灰水、AgNO3溶液、稀盐酸。
实验步骤 步骤1:取少量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蒸馏水至固体溶解 预期现象和结论 得到无色溶液 步骤2:向试管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静若溶液不变浑浊,证明固体中不含碳置 酸铵 步骤3:向试管中继续加入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证明固体中含_____ 有碳酸氢铵 ②根据①的结论,取氨基甲酸铵样品15.8 g,用足量氢氧化钡溶液充分处理后,过滤、洗涤、干燥,测得沉淀质量为1.97 g。则样品中氨基甲酸铵的物质的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8.0分)
并进一步探究用SOCl2制备9. 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以含铁的铜屑为原料制备Cu(NO3)2⋅3H2O晶体,
少量无水Cu(NO3)2.设计的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Cu(NO3)2⋅3H2O→Cu(NO3)2⋅Cu(OH)2→CuO
SOCl2熔点−105℃、沸点76℃、遇水剧烈水解生成两种酸性气体。请回答: (1)写出第①步Cu、Fe分别和足量稀硝酸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2)第②步调pH适合的物质是______;第②步过滤得到的固体主要成分是______(填化学式); (3)第③步包括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等步骤,其中蒸发浓缩的具体操作是将溶液转移至蒸发皿中,控制温度加热至______。为得到较大颗粒的Cu(NO3)2⋅3H2O晶体,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填一种)。
(4)第④步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充入0.2mol CO和0.4mol H2O,10. 向一容积为5L的恒容密闭容器内,
CO(g)+H2O(g)⇌CO2(g)+H2 (g)△H>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0.反应中CO2的浓度(c) 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叙述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H2O的质量不再变化 ②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
③CO、H2O、CO2、H2的浓度都相等 ④单位时间内生成amol CO,同时生成amol H2 (2)0~10min时段,反应速率v(H2)=______;反应达到平衡时,c(H2O)=______,CO的转化率为______.
170℃
200℃
11. 黄铜矿(主婴成分北CuFeS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通过化学工艺可获得二(氨基丙酸)合铜
[Cu(NH2CH2CH2COO)2]等产品。 (1)Cu2+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
(2)[Cu(NH2CH2CH2COO)2]的结构简式如图1所示。1mol[Cu(NH2CH2CH2COO)2]中含有σ键数目为______;C、N、O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
(3)黄铜矿在空气中灼烧得到废气和固体混合物。废气中SO2经催化氧化生成SO3,SO2分子中SSO3分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______。固体混合物中含有一种化合物X,其晶胞如图2所示,化合物X的化学式为______。
12. G是一种常见的氨基酸,其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以下信息:
①A苯环上只有1个取代基且核磁共振氢谱有6组峰,其面积比为1:2:2:2:2:1;D和F的苯环上的一氯代物都只有2种。
②F、G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F能发生银镜反应 ③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分子式为______,其名称为______。
(2)A→B的反应类型是______;鉴别A和B可用的试剂是______。 (3)B→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G的结构简式为______。
(5)F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且能发生水解反应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4组峰,且面积比为3:2:2:1的是______。
【答案与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A、Ca3SiO5可写成3CaO⋅SiO2,属于碱性物质,NH4Cl属于酸性物质,Ca3SiO5和NH4Cl可发生反应:Ca3SiO5+4NH4Cl
CaSiO3+2CaCl2+4NH3↑+2H2O,故A正确;
B、Ca3SiO5由石灰石和粘土烧制而成,能与水反应,表现出吸水性,为防止吸水变硬需要将水泥密封保存,故B正确;
C、亚硫酸的酸性比硅酸强,当二氧化硫通入到Ca3SiO5溶液时,发生反应:3SO2+H2O+Ca3SiO5=3CaSO3+H2SiO3,故C正确;
D、Ca3SiO5与足量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3SiO5+6HCl=3CaCl2+根据强酸制取弱酸规律可知,H2SiO3↓+2H2O,则所得固体产物主要为H2SiO3,故D错误; 故选:D。
Ca3SiO5是硅酸盐水泥的重要成分之一,化学式可写成3CaO⋅SiO2,具有吸水性、属于碱性物质,能与酸或酸性物质反应生成盐等物质,如与H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3SiO5+6HCl=3CaCl2+H2SiO3↓+2H2O,据此分析解答。
本题考查了硅酸盐水泥的成分及其性质,侧重分析能力、理解能力与灵活运用能力的考查,把握物质的组成、性质、发生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注意根据物质的组成推断其可能具有的性质,题目难度中等。
2.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有机物结构和性质,涉及羧酸和烯烃性质,明确官能团及其性质关系是解本题关键,注意B中反应原理区别,C为解答易错点,注意反应物和生成物量的关系,题目难度不大。
A.该分子中9个具有烷烃结构特点的碳原子,所以该分子中所有C原子不能共平面,故A错误; B.没有卤原子或醇羟基,所以不能发生消去反应,故B错误;
C.碳碳双键能和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前者是加成反应、后者是氧化反应,原理不同,故C错误;
D.只有羧基能和钠、碳酸氢钠反应,且羧基和Na或碳酸氢钠都是以1:1反应,1mol该物质与足量
钠反应生成0.5mol氢气、与足量碳酸氢钠反应生成1mol二氧化碳,所以生成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5mol:1mol=1:2,故D正确;
3.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推断元素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元素周期律内容及常见元素化合物性质,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及灵活应用基础知识的能力。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则X为CX、Z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5,元素;则Z最外层含有电子数为5−4=1,其原子序数大于C,则Z为Na元素;W的单质为常见气体,其水溶液具有漂白性,在W为Cl元素;W 与Y同族,则Y为F元素,据此解答。
由分析可知:X为C元素,Y为F,Z为Na,W为Cl元素。 A.F元素非金属性最强,没有正化合价,故A错误;
B.C的氢化物为烃,烃分子中H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不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故B错误; C.Na的氧化物有氧化钠和过氧化钠,氧化钠和过氧化钠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2,故C正确; D.氯气为强氧化剂,Fe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与反应物过量情况无关,故D错误; 故选:C。
4.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反应与现象、实验技能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A.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生成硝酸亚铁,充分反应后滴加KSCN溶液,无现象,故A错误; B.将Al箔插入稀硝酸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NO,有气体生成,故B错误; C.浓硝酸不稳定,光照分解,溶液中溶解二氧化氮变黄,故C错误;
D.浓硫酸使蔗糖脱水后,C与浓硫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二氧化硫,由现象可知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故D正确; 故选:D。
5.答案:C
解析:解:A.分液漏斗与下方连通,不需要减去加入液体体积,故A错误;
B.如果氢气滞留在烧瓶中,会使原烧瓶内的空气排出,所测得的氢气体积不变,故B错误; C.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烧瓶中压强减小,烧杯中氢氧化钠溶液被压入烧瓶形成喷泉,符合形成条件,故C正确;
D.气体从左端逸出,不能用于气体制备,故D错误. 故选C.
A.分液漏斗与下方连通,前后气体体积不变; B.如果氢气滞留在烧瓶中,会使原烧瓶内的空气排出;
C.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烧瓶中压强减小,烧杯中氢氧化钠溶液被压入烧瓶形成喷泉; D.气体从左端逸出.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主要涉及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相关基本实验操作的实验注意事项.
6.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注意电极b发生的反应结合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把握电极方程式的书写方法,题目难度中等。
由加热使电池工作时电极b发生的反应是PANI−2e−=PANIO(氧化态聚苯胺,绝缘体)+2H+,可a电极为原电池的正极,知电极b为原电池的负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方程式为Fe3++e−=Fe2+,电池冷却时Fe2+在电极b表面与PANIO反应可使电池再生,则冷却时发生的方程式为:2Fe2++PANIO+2H+=2Fe3++PANI,
A.电池工作时,a电极为原电池的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方程式为Fe3++e−=Fe2+,故A正确; B.电池工作时,电极b发生的反应是PANI−2e−=PANIO(氧化态聚苯胺,绝缘体)+2H+,所以在电极b周围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电极b周围慢慢变红,故B正确;
C.电池冷却时,Fe2+在电极b表面与PANIO反应可使电池再生,发生的方程式为:2Fe2++PANIO+2H+=2Fe3++PANI,没有形成原电池,因此正负极间接有电流表或检流计,指针不偏转,故C错误;
D.电池冷却时,Fe2+在电极b表面与PANIO反应可使电池再生,发生的方程式为:2Fe2++PANIO+2H+=2Fe3++PANI,故D正确。 故选C。
7.答案:C
lgc(HA.根据H2A的电离平衡常数,解析:解:
c(HA−)
2A)
=lgc(H+),lg则有y=pH+lgKa1,c(H
Ka1
c(A2−)
2A)
=lg
Ka1⋅Ka2c2(H+)
,则有y=2pH+lg(Ka1⋅Ka2),Ka1>Ka1⋅Ka2,则lgKa1的变化关系,故A正确;
>lg(Ka1⋅Ka2),则曲线b表示lgc(H
c(HA−)
2A)
与pH
B.根据图象,lgKa1=−1.3,lg(Ka1⋅Ka2)=−5.4,则Ka2=C.根据H2A的二级电离平衡常数,则lgc(A2−)=lg两条曲线不平行,故C错误;
c(HA−)
c(H+)Ka2
10−5.410−1.3=10−4.1,故B正确;
=−pH−lgKa2,曲线b表示y=pH+lgKa1,
D.电离平衡常数随温度改变而改变,温度升高,电离平衡常数值增大,则Ka1与Ka2均增大,lgKa1与lg(Ka1⋅Ka2)增大,图中曲线a、b上移,故D正确, 故选C。
本题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根据图象分析,把握溶液中的守恒关系,明确酸的电离平衡常数的表达式是解题的关键,整体难度中等,是中档题。
8.答案:(1)检查装置气密性;三颈烧瓶
(2)Ca(OH)2+2NH4Cl=CaCl2+2NH3↑+2H2O
(3)浓硫酸 (4)2:1; (5)C;
(6)①少量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②0.95(或95%)。
Δ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制备以及成分的探究,结合气体的制备,根据气流的方向来分析物质制备的一般流程以及各装置的作用,难度较大。
(1)仪器组装完毕后必须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仪器b的名称是三颈烧瓶,故答案为:检查装置气密性;三颈烧瓶;
(2)装置A是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装置,根据装置特点,是固体与固体反应需要加热,则该反应的化学
ΔΔ
方程式为:Ca(OH)2+2NH4Cl=CaCl2+2NH3↑+2H2O,故答案为:Ca(OH)2+2NH4Cl=CaCl2+
2NH3↑+2H2O;
(3)装置H、G和F分别为CO2的制取、净化和干燥装置,装置G中盛装的是饱和NaHCO3溶液,作用是除去CO2中混有的HCl杂质,装置F中盛装的试剂是浓硫酸,作用是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水蒸气,故答案为:浓硫酸;
(4)由反应方程式2NH3(g)+CO2(g)⇌NH2COONH4 (s) 可知,NH3和CO2的最佳鼓泡速率比为2:1, 故答案为:2∶1;
(5) 氨基甲酸铵固体难溶于CCl4,通过过滤操作可实现产品分离,故答案选:C;
(6)①步骤3目的是证明样品中含有碳酸氢铵,根据限选试剂以及结果可以选择澄清石灰水来检验,向试管中继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证明固体中含有碳酸氢铵;
由NH4HCO3+Ba(OH)2=BaCO3↓+NH3·H2O+H2O可知样②氨基甲酸铵样品含有杂质碳酸氢铵,品中NH4HCO3的质量为:
1.97g×79197
=0.79g,则氨基甲酸铵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15.8−0.79)g
15.8g
×100%=
95%,故答案为:95%。
+2+3+
(1)3Cu+2NO−+2 NO↑+4H2O、Fe+4H++NO−+NO↑+2H2O 9.答案:3+8H=3 Cu3=Fe
(2)CuO或Cu(OH)2或Cu2(OH)2CO3;Fe(OH)3 (3)溶液表面形成一层晶膜;缓慢冷却
(4)Cu(NO3)2⋅3H2O+3SOCl2=Cu(NO3)2+3SO2↑+6HCI↑
+2+(1)Cu与足量稀HN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u+2NO−解析:解:+2 NO↑+4H2O,3+8H=3 Cu3+
铁和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铁、一氧化氮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4H++NO−+NO↑3=Fe
+2H2O,
3+故答案为:3Cu+2 NO3 −+8 H+=3 Cu 2++2 NO↑+4 H2O、Fe+4 H++NO−+NO↑3=Fe
+2 H2O;
(2)调节pH促进铁离子水解沉淀铁离子,不引入新杂质,同时不能沉淀铜离子,可选用CuO或Cu(OH)2或Cu2(OH)2CO3,第②步过滤得到的固体主要成分是 生成的氢氧化铁沉淀,化学式为:Fe(OH)3,
故答案为:CuO或Cu(OH)2或Cu2(OH)2CO3;Fe(OH)3;
(3)根据题意,温度不能高于170℃,否则Cu(NO3)2⋅3H2O变质,故蒸发浓缩应将溶液转移至蒸发皿中,控制温度(不高于170℃),加热至溶液表面形成一层晶膜减慢冷却结晶的速度,可得到较大颗粒的Cu(NO3)2⋅3H2O晶体;
故答案为:溶液表面形成一层晶膜;缓慢冷却;
(4)第④步中发生的反应为Cu(NO3)2⋅3H2O和SOCl2发生反应生成硝酸铜、二氧化硫气体和氯化氢气体,化学方程式为:Cu(NO3)2⋅3H2O+3SOCl2=Cu(NO3)2+3SO2↑+6HCI↑; 故答案为:Cu(NO3)2⋅3H2O+3SOCl2=Cu(NO3)2+3SO2↑+6HCI↑。
含铁的铜屑用过量的硝酸溶解,得到的溶液为Cu(NO3)2、Fe(NO3)3的酸性溶液,调节pH沉淀铁离子,得到Cu(NO3)2溶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到Cu(NO3)2⋅3H2O晶体,与SOCl2混合得到无水Cu(NO3)2,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制备,涉及了元素的相关性质,实验设计,操作控制,方程式的书写等,要求学生对物质基本性质的掌握,并加以灵活运用,题目难度中等
10.答案:①④;0.003mol.L−1.min−1;0.05mol.L−1;75%
解析:解:(1)①H2O的质量不再变化,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平衡状态,故正确; ②两边气体计量数相等,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一直不再变化,故错误; ③达平衡时CO、H2O、CO2、H2的浓度不变,但不一定相等,故错误;
④单位时间内生成amol CO等效于消耗amolH2,同时生成amolH2,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平衡状态,故正确; 故选:①④;
(2)0~10min时段,反应速率v(H2)=v(CO2)=CO(g)+H2O(g)⇌CO2(g)+H2(g) 起始量浓度:0.04 0.08 0 0 变化量:0.03 0.03 0.03 0.03 平衡量:0.01 0.05 0.03 0.03
c(H2O)=0.05mol⋅(L⋅min)−1,CO的转化率为:0.04×100%=75%, 故答案为:0.003 mol.L−1.min−1;0.05 mol.L−1;75%
(1)根据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解答,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百分含量不变,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也不发生变化,解题时要注意,选择判断的物理量,随着反应的进行发生变化,当该物理量由变化到定值时,说明可逆反应到达平衡状态; (2)0~10min时段,反应速率v(CO2)=
0.0310
0.030.0310
=0.003mol⋅(L⋅min)−1;反应达到平衡时,
=0.003mol⋅(L⋅min)−1;反应达到平衡时,
CO(g)+H2O(g)⇌CO2(g)+H2(g) 起始量浓度:0.04 0.08 0 0
变化量:0.03 0.03 0.03 0.03 平衡量:0.01 0.05 0.03 0.03 c(H2O)=0.05 mol⋅(L⋅min)−1,CO的转化率为:
0.030.04
×100%=75%.
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难度不大,注意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为0.
11.答案:[Ar]3d9或1s22s22p63s23p63d9;26mol;C 1s22s22p63s23p63d104s1,失去两个电子后,电子排布为[Ar]3d9或1s22s22p63s23p63d9, 故答案为:[Ar]3d9或1s22s22p63s23p63d9; (2)当原子在形成分子时,为了使其能量最低,必然先形成σ键,再根据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来判断是否形成π键。即单键均为σ键,双键中有1个σ键和一个π键;两种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σ键与单方提供孤电子对形成的σ键的键参数相同,即配位键也可看做σ键。根据图1的结构简式,Cu提供空轨道,N和O提供孤电子对形成配位键(共4mol),碳氧双键中共2molσ键,其余单键共20mol,故共含有σ键26mol。O的价层电子排布为2s22p4,N的价层电子排布为2s22p3,s轨道全满,p轨道半满,相对O而言较为稳定,故电离能大于O,故C、N、O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是C 6−2×22 =2+1=3,价层电子对数为3对应的杂化方式为sp2.SO3分 =3+0=3,不含孤电子对,VSEPR模型与空间构型相同,均为平 面三角形。计算每个晶胞平均拥有的微粒数目应运用均摊法。根据图2所示结构,S原子为为顶点和体心,数目为8×8+1=2,Cu全部在体内,共计4个,故化学式为Cu2S, 故答案为:sp2;平面三角形;Cu2S。 (1)Cu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失去两个电子后,电子排布变为1s22s22p63s23p63d9; (2)单键均为σ键,双键中有1个σ键和一个π键,配位键也属于σ键;同周期电离能能增大趋势,但ⅡA和ⅢA之间,ⅤA和ⅣA之间出现反常现象; 1 (3)SO2分子中价层电子对数为3,故S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2.SO3分子中价层电子对数为3,不含孤电子对,故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根据均摊法计算原子个数,顶点占8,体内完全属于该晶胞。 本题考查了①核外电子排布,需注意洪特规则的特例;②共价键的种类,需注意配位键的情况;③学会运用价层电子对判断空间构型和杂化方式;④掌握用均摊法确定晶胞及物质的组成。 1 12.答案:(1)C8H10O;苯乙醇; (2)取代反应(酯化反应);金属钠; (3) +H2O; (4); (5)6; 解析: 本题是有机合成和推断题,本题考查了官能团的性质和转化,注意根据分子式和性质推断结构简式,题目难度不大。 据反应条件可知A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B,依据B的分子式结合信息①可知A为苯乙醇,分子 式为C8H10O,B为 ,B→C为硝化反应,D和F的苯环上的一氯代物都只有 2种,说明在对位取代,C为,C→D的反应是硝基还原为氨基的反应, F、G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F能发生银镜反应,可知D→E是酯的水解反应和氨基生成羟基 的反应,E为,E氧化后酸化生成F,F能发生银镜反应,F为 ,据信息③可知,G为,据此分析。 (1)据解析可知,A的分子式为C8H10O,名称是苯乙醇,故答案为:C8H10O;苯乙醇; (2)据反应条件可知A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的B为乙酸苯乙酯,用金属Na可以鉴别A与B,A与Na反应生成气体,B不能,故答案为:取代反应(酯化反应);金属钠; (3)B→C为硝化反应,D和F的苯环上的一氯代物都只有2种,说明在对位取代,C为 ,反应方程式为: +H2O, 故答案为: +H2O; (4)F为,据信息③可知,G为, 故答案为:; (5)F为,其含有苯环且能发生水解反应的异构体中需有酯基,可以是酚羟基 与甲酸形成的酯,另有一个甲基,这样的酯有邻间对3种,可以是酚羟基与乙酸形成的酯,有1种,苯甲酸与甲醇形成的酯,有1种,苯甲醇与甲酸形成的酯,有1种,共6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4 组峰,且面积比为3:2:2:1的是, 故答案为: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