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阅读与理解及答案(完美版)
一、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勇气叩响成功的大门
听说英国皇家学院公开张榜为大名鼎鼎的教授戴维选拔科研助手,年轻的书籍装订工人法拉第激动不已,赶快到选拔委员会报了名。但临近选拔考试的前一天,法拉第被意外通知取消他的考试资格,因为他是一名普通工人。
法拉第愣住了,他气愤地赶到委员会。委员们傲慢地嘲笑说:“没有办法,一个普通的装订工想到皇家学院来,除非你能得到戴维教授的同意!”
法拉第犹豫了。如果不能见到戴维教授,自己就没有机会参加选拔考试。若是一个普通的装订工人想要拜见大名鼎鼎的皇家学院教授,他会理睬吗?
法拉第顾虑重重。但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他还是鼓足勇气站到戴维教授家的大门口。教授家的门紧闭着,法拉第在教授门前徘徊了很久。“笃笃笃笃”,教授家的大门终于被一颗胆怯的心叩响了。
院子里没有声响。当法拉第准备第二次叩门的时候,门却“吱呀”一声开了。一位面色红润、须发皆白、精神矍铄的老者正端详法拉第,“门没有闩,请你进来。”老者微笑着对法拉第说。
“教授家的大门整天都不闩吗?”法拉第疑惑地问。
1 / 26
干嘛要闩呢老者笑着说当你把别人闩在门外时也就把自己闩在屋里我才不当这样的傻瓜呢他就是戴维教授。他将法拉第带到屋里坐下,聆听了这个年轻人的叙说和要求后,写了一张纸条递给法拉第说:“年轻人,你带着这张纸条去,告诉委员会的那帮人说戴维老头同意了。”
经过激烈的选拔考试,书籍装订工法拉第出人意料地成了戴维教授的科研助手,走进了英国皇家学院那庄严而华美的大门。后来,法拉第成为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和化学家,曾任英国皇家学院实验室主任,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1.把短文第7自然段开头加标点处加上标点。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大名鼎鼎:________须发皆白:________
3.写出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短文多处用了对比的方法。如,面对年轻的法拉第,选拔委员会委员们的态度是______的,而大名鼎鼎的戴维教授却是_____的。又如,法拉第成功前后的身份反差也很大,原先,他是一名______,后来,他成为______,并在皇家学院任职。法拉第的成功说明______的重要性。
二、 课外阅读。
2 / 26
锡林郭勒草原
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是广阔美丽的。
蓝天底下,满眼绿色,一直铺向远方。山岭上、深谷里、平原上,覆满了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可以没过十来岁的孩子,能让他们在里面捉迷藏。高低不平的草滩上,嵌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话故事里的宝藏一样。草丛中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花。鲜红的山丹丹花,粉红色的牵牛花,宝石蓝的铃铛花,散发着阵阵清香。
草原不仅美丽,而且是个欢腾的世界。
矫健的雄鹰在自由地飞翔,百灵鸟在欢快地歌唱。成群的牛羊安闲地嚼着青草。小马驹蹦蹦跳跳地撒欢儿,跟着马群从这边跑到那边。偶尔还会看到成群的黄羊,它们跑起来快极了,像一阵风。一碧千里的草原上还散落着一个个圆顶的蒙古包。小牧民骑在高高的马背上,神气地挥舞着鞭子,放声歌唱:“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
1.本文的中心句是( )
A.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是广阔美丽的。
B.草原不仅美丽,而且是个欢腾的世界。
2.短文的第2自然段侧重于描写草原的静态美,作者着重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通过静态描写,突出了草原_______的特点。
3 / 26
3.短文的第4自然段侧重于描写草原的___________美。
4.本文是从哪三个方面描写草原的特点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请认真阅读下列选文,完成问题。
银杏
银杏有非常古老悠久的历史。早在2.7亿年前,它已经出现在我们这个星球上。经大约1亿年的漫长岁月,银杏发展到它的鼎盛时期。大片大片的银杏树林,几乎遍布于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与同时代生活的恐龙一样普遍。因此,人们又称它为“植物界的恐龙”。但在以后的岁月中,银杏也像许多盛极一时的帝国一样,由盛而衰,渐渐失去了它的主宰地位。到了第三世纪,地球上的气候发生剧变,山脉不断隆起,银杏在与新植物群的竞争中,被迫退出生物界的历史舞台。只有少数地区,由于受到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的保护,才有少量的银杏侥幸保存下来,它们成了植物界中的稀世之物,科学家心目中的“植物活化石”。
相对其他植物而言,银杏的生长速度很缓慢。在一般情况下,栽种下它的幼苗,要经过15—4年才能结果,有的甚至需要1—40年时间。正如俗话说的那样,公公种树,孙子吃果,因此人们又给它起了个形象的外号“公孙树”。
如此缓慢的生长速度,如此晚的结果年龄,一定要有很长的寿命才能适应。一点不错,银杏的确是典型的长寿树种。目前发现的最“长寿”的一棵银杏古树生长在山东省浮
4 / 26
来山北坡的定林寺中,据说已有100多岁了。直到今天还果实累累。
那么,银杏为什么这样长寿呢?
植物学家在研究中发现,凡是“高寿”的古老银杏,都有极为发达的根系,扎入地下很深的地方,还有利于抵抗各种不良环境。另外,由于银杏生长缓慢,需要的养分比较少,它完全有可能在一个地方活上几百年,甚至上千年。还有一个导致银杏长寿的原因,就是它的病虫害较少。这是因为银杏体内含有一种叫乙烯醛的物质和多种有机酸,这些物质具有强烈的抑茵杀虫作用,所以银杏很少受到病虫害的侵袭。
银杏不仅具有科学研究价值,也具有巨大的经济用途。它的果实叫白果,果肉软滑香糯,做成甜食或其他食品,滋味极美,营养丰富。在园林方面,银杏也能发挥重要作用。由于它对许多病虫害有特别的抵抗力,而且能抵御城市中的黑烟粉尘和有毒气体的污染,用它作为城市马路行道树,比其他植物多几分优越性。银杏的叶片形状别致,到秋天变成橙黄色,非常娇艳可爱,具有很高的观赏性。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得天独厚:_______________
稀世之物:_______________
2.下面句中划横线的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经大约1亿年的漫长岁月,银杏发展到它的鼎盛时期。
5 / 26
_______________
3.银杏为什么还被称为“公孙树”?
_______________
4.文中划线句运用了_________和_________的说明方法,其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银杏的,请在文中用“ ”标画出关键语句。
6.为什么说银杏树可作行道树?如果让你为家乡的道路选择行道树,你最想选择哪种树(银杏树除外)?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
四、 课内阅读。
月光曲(节选)
姑娘连忙站起来让座。贝多芬坐在钢琴前面,弹起盲姑娘刚才弹的那首曲子。盲姑娘听得入了神,一曲弹完,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哇!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贝多芬没有回答,他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
6 / 26
1.“多纯熟”是说弹琴的_____________熟练,“多深”是说把曲子里的_________充分表现出来了,这两个词赞美了演奏者______________的演奏技巧。
2.选文中加点的两个“您”含义不同,第一个表示___________,第二个表示_________。
3.盲姑娘为什么激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贝多芬为什么愿意为盲姑娘再弹一曲呢?在正确的说法后打“√”。
1.因为盲姑娘热爱音乐,又十分懂音乐,是他的知音。( )
2.因为贝多芬十分同情盲姑娘。( )
3.因为贝多芬对盲姑娘热爱音乐、求知若渴的心理很理解。( )
4.因为贝多芬想借机会练习一下,好使旅行演出更成功。( )
五、 阅读理解。
哨卡
①在风雪弥漫的远方,一座山峰若隐若现地高耸在半空中,那里有我军的一个哨卡。十余名军人,正顶风冒雪,艰难地向山顶进发。不知是谁嘀咕了一句:“什么鬼地方!”路
7 / 26
实在太险,有些地方仅能容一人侧身通过。路上是厚厚的雪,雪下是厚厚的冰,人走在上面,稍不留神,就有可能坠下悬崖。
②上校走在将军前面,遇到危险路段,总先把脚踩实,反过手来拉着将军的手。将军是这防区刚刚到任的负责作战的副司令员。他利用一个多月的时间,考察了辖区内所有的一线连队。今天,他要去的是一个海拔最高的哨卡,那里仅有四名战士驻守。
③早上,将军正在另一个哨卡的战士宿舍。屋外狂风怒号,发出阵阵怵人的尖啸。雪珠夹杂着小冰块击打着门扉,发出啪啪的声响。将军站起身,戴上厚厚的皮军帽,扶正,命令道:“走!”好几个人围上来,面有难色:“首长,路太险,天太坏,下次吧!”将军摆摆手,掀开厚厚的棉帘。他凝望着远处的山峰,全然不顾漫天的飞雪和彻骨的寒风。上校走到将军面前,贴近他的耳朵,几次请求地说:“太危险了——”上校是边防团的团长,是从军二十几年的老兵了,长年的高原生活使他的脸色变得紫黑。“战士们更危险,走!”将军拍拍上校的肩,打断了他的话。
④经过近三小时的攀登,将军一行终于踏上了海拔五千余米的哨卡。由于处在最高峰,四周一无遮拦,狂风夹杂着雪片打在脸上,像刀割般疼痛。
⑤三名士兵列队迎接将军一行,将军与他们一一握手。一位战士正在哨位上值勤,将军一行向哨位走去。
⑥风雪中,伫立着一位浑身是雪、眉毛上结着白霜的战士。将军握住他的手,表示慰问。忽然,将军注视起他来:这位战士又黑又瘦,显得憔悴甚至苍老。他问:“当兵几年了?”“五年。”“一直在这儿?”“不,以前在三千米,前年来的。”
8 / 26
⑦将军的目光严厉起来。他转过身,盯着上校:“不是有高海拔地区执勤年限规定吗?他,这么长时间,为什么?”上校嗫嚅着,盯了哨兵一眼。将军显然是生气了,他提高嗓门:“你就这样带兵?嗯?”上校避开将军的目光,轻声说:“这儿是艰苦,可总得——”“假如是你的亲人,你会怎么样?”
⑧上校没有回答。持枪哨兵立正着,张了张嘴,似要说话。上校瞄了他一眼。哨兵立即合上嘴。这时,一个随员走过来,悄声对将军说:“他是团长的——弟弟——”
⑨将军惊愕地注视着上校,又回头看了看持枪的战士。突然,他脚一碰,立正,向上校,向他弟弟,向所有的军人,行了个军礼。所有的人都立正,向将军行了一个军礼,他们的眼中都闪着泪花。
⑩风雪中,一群军人伫立在高高的山峰上,犹如一座汉白玉群雕。远远望去,他们已与群山融为一体,支撑在天地之间。
1.第一自然段是什么描写?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9段中 “将军惊愕地注视着上校”,请分析将军“惊愕”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中的将军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分析。
9 / 2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的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 阅读感悟。
神奇“鱼医”
在浩瀚的海洋世界里,鱼类也有自己的医生,这里所说的鱼医并不是我们人类,而是一种小鱼。
“鱼医”体态小巧、行动轻盈,它给鱼治病,不是通过用药,而是用那尖尖的嘴巴,为病鱼清除细菌和坏死的肉。实际上,鱼医是以病鱼身上的寄生虫和坏死组织当佳肴(yáo)美餐的。
说来颇为有趣,病鱼与“鱼医”的关系相当融洽,凡是前来接受治疗的病鱼,就诊时,必须头朝下,尾朝上,笔直地悬浮在水中。如果是喉咙生病,那么病鱼就得乖乖地张..大嘴巴让鱼医钻进嘴里去,吃掉其坏死的组织。也许有人会问,病鱼会不会把鱼医吃掉?据海洋学家考察,这种事情是不会发生的,即使是遇上敌害,病鱼也不会匆匆将鱼医吞之,而是立即将鱼医带到安全地方后吐出来。总之,病鱼决不让鱼医受到伤害。由此可见,鱼类中鱼医是不可或缺的,只要有鱼医在,病鱼就能得到及时救治,患病致死的现象大大减少。
10 / 26
鱼医的诊所总是生意兴隆、门庭若市,病鱼过多时,甚至会出现排队候诊现象。一遇这种情况,鱼医也会( )、撤手不干,躲到清净的地方去。而此时,病鱼也常常( )地把它拦住,( )之际,鱼医又不得不重新开始治病工作。
说到这里,或许有人会怀疑其真实性。这并不奇怪,海洋学家们也颇感疑惑。为了证实鱼病是否真的由鱼医治好,他们在鱼医经常活动的水域将鱼医捉走,结果前往求医的病鱼大大减少。更令人惊讶的是,鱼医失踪10天后,该水域的很多鱼都染上了疾病,一些鱼的鳞、鳃和鳍上开始出现脓肿。这是因为鱼类无时无刻不受到微生物、细菌和寄生虫的侵蚀,随时都能患病。加上鱼类间并不那么文明,争斗的事常有发生,受伤在所难免。如果没有鱼医,伤病就得不到及时救治。
在鱼类中约有50种鱼是鱼医,他们夜以继日地从事“救死扶伤”的医疗工作。“医疗站”通常设在珊瑚礁、岩石旁、海草茂盛等水流不急的水域或沉船残骸(hái)边。鱼医治病的速度快得令人难以置信。研究人员曾连续6小时在水中观察鱼医治病,经统计,一条鱼医6小时内竟医治了10条病鱼。
1.根据所给解释从文中找出恰当的词语。
1.门口或庭院里像市场一样,形容来往的人众多,非常热闹。(______)
2.日夜不停,加紧工作或学习。(______)
3.令人难以相信。(______)
2.将下面成语还原至文中括号内。
11 / 26
前呼后拥无可奈何勃然大怒
3.文中画线句中的引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4.文中加点的词能否删除?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以“神奇‘鱼医’”为题,你从哪些方面看出了鱼医的“神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 阅读理解。
给善良一次机会
①史蒂芬从小在贫民窟长大,自从十岁那年父母因病去世后,他就开始了流浪的生活。史蒂芬年龄小,又身无一技之长,为了生存下去,他和街头的小混混们混到了一起,渐渐地学会了抽烟、酗酒、打架,甚至包括“顺手牵羊”。
②有一次,饥肠辘辘的史蒂芬来到了比伯的超市,转了一圈准备离开时,被经验丰富的保安约翰看出了异样,在约翰的注视下,史蒂芬无奈地掏出了藏在裤子里的食物。
③就在约翰生气地准备报警的时候,老板比伯走了过来:“等一下,我觉得很有必要再证实一下。”
12 / 26
④比伯和蔼地问史蒂芬:“小伙子,你饿了吗?看你的样子好像很无精打采。”“是的,先生,我已经三天没吃饭了。”史蒂芬有气无力地说。“可怜的孩子!”比伯心疼地拍了拍史蒂芬的肩膀,笑着说:“你愿意来我的超市工作吗?我可以为你提供食宿,每月还能领到一些薪水。”
⑤“你说的是真的吗?”史蒂芬惊喜地叫起来,这是他第一次得到别人的认可,“我愿意,先生,我愿意。”“老板,他可是个小偷啊!”约翰小声地提醒比伯,比伯摆摆手,坚定地说:“ ,我相信史蒂芬是善良的,我愿意给善良一次机会。”
⑥就这样,史蒂芬就成了比伯超市里的一名员工。史蒂芬虽然瘦了一点,但干活特别卖力,人也勤快。各种活他都抢着做,而且做得一丝不苟。史蒂芬的表现改变了很多人原....本对他的看法,每每此时,比伯都只是欣慰地笑着。
⑦这天傍晚,从外面回来的约翰神色慌张地告诉比伯,史蒂芬正在超市门口的一辆汽车旁偷钱。在约翰的指示下,大家在超市监控室的显示器屏幕上,看到史蒂芬正把手伸进一辆开着窗户的汽车里,虽然距离较远,但明显可以看到车的挡风玻璃那儿散落着几张百元大钞。
⑧看到这一幕,众人议论纷纷,有人摇头,有人惋惜,还有人愤怒不已,只有比伯不.动声色,他平静地说:“我相信史蒂芬是善良的,不如我们亲自去看一下,搞明白了再下...
结论。我们应该再给善良一次机会。”
⑨大家来到了超市外时,史蒂芬也走到了超市门口。“史蒂芬,刚才你在做什么?”比伯一如既往地和蔼。史蒂芬脸上浮现出了害羞的表情,他挠着头说:“刚才那辆汽车的
13 / 26
主人忘了关车窗,而他的钱却放在挡风玻璃上。这样真是太不安全了,所以我就帮他把钱放到了车上的储物箱里。”
⑩“我刚听人说是你帮我把钱放好的,谢谢你,你真是一个善良的人。”此时,那辆车的主人追了过来,激动地握住了史蒂芬的手,比伯依旧笑着说:“是的,每个人都是善良的,只要我们相信善良,愿意给善良一次机会。”
1.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词语。
1.一丝不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不动声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通读全文,概括故事情节。
史蒂芬偷东西被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史蒂芬帮车主人收好钱
3.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人物的______描写、______描写、______描写,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读全文,史蒂芬前后发生了哪些变化?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 26
5.“给善良一次机会”在文中出现______次,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通读全文,简要概括比伯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生命之伞——臭氧层
在地球上空4至1千米的同温层中,聚集着占自然界总量90%的臭氧,这就构成了大气臭氧层。虽然臭氧的质量只占整个大气层的1/1000000,但它却能吸收来自太阳的99%的紫外线,使地球免遭太阳紫外线过强的辐射。正是臭氧层这一“生命之伞”,庇护着人类及地球上的所有生灵!
385年5月,英国科学家首次发现南极上空出现了臭氧层“空洞”,后来英国的“云雨7号”卫星探测出这个空洞的面积大如美国。科学家们还发现,北极、欧洲的上空,臭氧层也受到侵蚀,形成臭氧稀薄区域。从全球来看,大气中的臭氧含量正在逐年减少。致使大气中臭氧含量减少的原因有很多,而人类生产和生活所产生的CFC类物质进入大气层,则是造成臭氧含量减少、臭氧层被破坏的主要原因。CFC类物质主要是各类气溶胶、制冷剂、除臭剂所释放的氟氯烃,如广泛使用于冰箱、空调的氟利昂、氟氯甲烷等。这些化合物在大气低空中很稳定,经过漫长的时日,顽强地飘到同温层,经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发生光化反应,释放出化学反应能力很强的自由氯原子。而一个自由氯原子就可以借助连锁反应破坏10万个臭氧分子。
15 / 26
臭氧层被破坏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科学家研究表明,大气中臭氧每减少2.5%,就会给世界带来47万个皮肤癌患者。由臭氧层被破坏所带来的地球环境的变化,会造成农作物的大幅度减产。不仅如此,臭氧层被破坏还会使全球气候变暖,雨量增多,加速极地冰川的融化,海平面上升,导致大片海滨地区被淹没。为此,科学家们呼吁世界各国必须加强合作,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地避免臭氧层再遭进一步破坏,以保护人类自身。
1.下面的说明顺序依次排列正确的是( )
①臭氧含量减少的原因 ②臭氧层的作用 ③保护臭氧层 ④臭氧层被破坏的严重后果 ⑤臭氧层被破坏的现状
A.②⑤①④③ B.⑤①④③②
C.①⑤②③④ D.④②①③⑤
2.臭氧层“空洞”指的是臭氧层中( )
A.臭氧分子之间的空隙 B.臭氧稀薄的区域
C.没有臭氧的区域 D.形状如洞的区域
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章意思的一项是( )
A.第1自然段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强调了臭氧层的巨大保护作用。
B.大气中的臭氧含量逐年减少,与人们广泛使用于冰箱、空调的制冷剂等有关。
16 / 26
C.严格控制氟氯烃的释放量,可以延缓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的速度。
D.自由氯原子的特点是稳定、顽强。
4.用简洁的流程图概括臭氧分子受破坏的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破坏臭氧分子
5.文中画线句子中的“主要”一词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 阅读理解。
燕子
①燕子是鸟类大家庭中善于飞翔的成员之一。它的飞行速度很快,每小时可达110公里,大约是麻雀飞行速度的2至3倍。燕子的飞行技巧很高:它们一会儿飞快地贴墙飞行,一会儿又垂直地冲向云天;它们能够突然间来个180度大转弯;它们还能翼不振,翅不摇,干脆在空中滑翔几分钟。
②燕子为什么会有如此高强的飞行本领呢?原来,燕子的身躯呈流线型,两只翅膀又窄又长,每秒钟可以振动20次;它们的尾巴像一把把打开的剪刀,几乎是整个身躯长度的三分之一,可以有效减轻空气阻力,使它们能够灵活转弯,这些对飞行都是特别重要的。还有,燕子身体轻盈,平均重量为43.5克左右,堪称是轻量级的飞行员。
17 / 26
③燕子老是在飞,似乎它们永不感到疲倦,可是有谁能想到这是它们自身弱点造成的。燕子有两只很小很小的脚,而且四个趾全朝前,使它们在地上站立时不能灵活地保持平衡。因此,它们要在飞行中解决许多问题,如在飞行中吞食猎物、饮水等,就连给自己的孩子喂饭,有时也是扑棱着翅膀悬在空中,将食物一一喂给孩子们。它们高超的飞行本领真是令人惊叹!
④燕子还是捕虫能手。燕子主要捕食蚊子、苍蝇等昆虫,一对燕子夫妇每天可以捕8000多只虫,1个月就可以吃掉20多万只害虫。燕子吃掉大量害虫,对农业、林业有很大好处,称得上是人类的朋友。
1.短文是从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方面来介绍燕子的。
2.短文第①自然段是从哪两个方面说明燕子善于飞翔的?
1.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一自然段的表达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在短文中找出“燕子老是在飞”的原因并抄在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④自然段中画“_______”的句子使用了_________的说明方法,这样表达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①自然段中加点的词语“大约”能否去掉?请说明理由。
18 / 2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关于燕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
1.燕子的两只翅膀又窄又长,尾巴几乎是整个身躯长度的三分之一。
2.燕子具有高强的飞行本领,仅仅因为它身体轻盈。
3.燕子可以在飞行中吞食猎物、饮水等,还能悬在空中给孩子喂饭。
4.燕子能大量地捕食害虫,是人类的朋友。
十、 阅读理解。
土地的颜色
①有一句歌词“我家住在黄土高坡”,民间也有“脸朝黄土背朝天”的说法。在北方,土地的主色调基本上是黄色。
②其实,土地的颜色并不单调。土地是神奇多彩的,她是所有陆地生命的家园。古人说的“大块文章”,不是今天所指的作家或学者写出的长篇巨著,而是指大地上的景观。这可以从李白的“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中得到权威性的证明。“大块”就是大地,“文章”是指错综复杂的色彩花纹。我们有“五色土”的叫法,还有黄土地、红土地、黑土地的分类,说明土地五彩缤纷,迷幻多姿,娇娆动人。
③面对地图,就是面对五色焕然的土地。而实实在在的土地,其颜色要比地图上的色
19 / 26
彩丰富得多,复杂得多。在喜马拉雅山上,土地是银色的,呈现白皑皑的景观;在西部广阔的沙漠里,土地是苍黄的,留下无穷的关于生命的思索;在东北广袤的原野中,土地是黑色的,把丰收和喜悦送给人间;在南方的丛山丘陵中,土地是绿色的,孕育着无限生机和希望;在坦荡无垠的平原里,土地是金色的,现代神话正在天天演绎;在革命老区,土地是红色的,培育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④春天的土地是 的,多姿多彩,金黄的菜花、殷红的杜鹃花及各色的野花铺天盖地。夏天的土地是 的,富有情怀,浓绿的草木、深蓝的河水、火热的阳光写满山川。秋天的土地是 的,丰收在望,金色的稻浪、橙黄的水果、红红的高粱透着喜气。冬天的土地是 的,北方的冬天,晶莹的霜花、洁白的山川,银色的世界玲珑剔透。
⑤土地不仅表面上璀璨耀眼,而且其内心也藏着一个缤纷的世界。黄灿灿的金子、清亮亮的石油、灰色的铅和铁、乌黑的煤、翠绿的翡翠、血红的玛瑙、亮晶晶的宝石 等等都是土地本身的颜色。
⑥我们只要对土地带有一份感情,就会觉得它是一个斑斓的世界。陆地生命的多姿多彩,源于神奇的土地。
⑦保护土地的颜色,就是保卫地球的蔚蓝色!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第④段的横线上,只填序号。
1.洁净 2.激情 3.灿烂 4.丰厚
20 / 26
2.作者认为土地的颜色是什么?用一个词语概括。
_________
3.用“只要……就……”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该怎样做才能使土地依然神奇多彩?写两三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
1.“?”,“,。!”
2.戴维教授很出名,知道他的人很多。 戴维教授的头发和胡须都白了。
3.当你将他人拒之于千里之外时,也封闭了自己的心灵(空间)。
4.嘲笑、傲慢 和蔼、礼貌 书籍装订工人 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和化学家 勇气
二、
21 / 26
1.B
2.野草 湖水 野花 宽广美丽
3.动态
4.1.草原广阔,水草丰美。
2.动物自由欢快。
3.人们悠闲、幸福。
三、
1.指地理环境好,适合银杏生存。 文中指银杏珍贵而稀少。
2.不能删除。因为“大约”是约数,表示估计,而银杏的历史悠久,无法准确计算,只能说个大概。用“大约”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3.银杏的生长速度很缓慢,几十年以后结果。
4.举例子 列数字 具体说明银杏的确是典型的长寿树种
5.①银杏有非常古老悠久的历史。②银杏的生长速度很缓慢。③银杏的确是典型的长寿树种。④银杏不仅具有科学研究价值,也具有巨大的经济用途。 22 / 26
6.①抵抗病虫害。②抵御污染。③具有观赏性。
小叶榕。能遮阴又不太高,四季常青。
四、
1.技能 感情 高超
2.猜测 肯定
3.因为盲姑娘梦寐以求的愿望变成了现实,即亲耳听见了贝多芬的演奏。
4.1.√ 2.√ 3.√
五、
1.环境描写,突出了高山哨卡条件的艰苦,为故事情节发展做铺垫。
2.将军突然发现自己错怪上校,而自责而内心不能平静,更被上校的自我牺牲精神深深的震撼,所以表现出惊愕的神情。
3.示例一:不怕困难,身先士卒。将军不畏艰险,冒着暴风雪,亲临边防前线,考察高山哨卡。示例二:爱护战士,对部下严格要求。跑遍了防区所有连队,暴雪来临,心里想着战士们的安危,对上校的严厉态度和话语,反映了将军对部下的严格。
4.运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生动刻画了边防战士为了祖国利益甘愿奉献自己一切的
23 / 26
高大形象,高度赞颂了边防战士崇高的自我牺牲精神,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六、
1.门庭若市 夜以继日 难以置信
2.勃然大怒 前呼后拥 无可奈何
3.特殊称谓
4.不能。“必须”是一定要的意思,说明病鱼的就诊姿势是一定的,如果删去,表达不严谨。
5.①给鱼治病不是通过用药,而是用尖尖的嘴巴为病鱼清除细菌和坏死的肉,达到“药”到病除的目的;②病鱼与鱼医的关系相当融洽;③鱼医治病的速度快得让人难以置信。
七、
1.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也不马虎。 内心活动不从语气和神态上表现出来,形容态度镇静。
2.比伯给史蒂芬工作机会 史蒂芬努力工作
3.神态 动作 语言 更能体现史蒂芬当时的状态
24 / 26
4.从顺手牵羊的小偷变成了努力工作的员工。比伯给史蒂芬工作的机会。
5.3 可以深化主题
6.比伯是一个善良、有同情心、乐于帮助他人的人。
八、
1.A
2.B
3.D
4.氟氯烃 飘到同温层 光化反应 释放自由氯原子
5.不能去掉。“主要”一词说明导致臭氧变稀薄还有其他原因。“主要”一词的使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严谨、准确的特点。
九、
1.燕子善于飞翔 燕子是捕虫能手
2.它的飞行速度很快。 燕子的飞行技巧很高。 先总述后分述。
3.燕子有两只很小很小的脚,而且四个趾全朝前,使它们在地上站立时不能灵活地
25 / 26
保持平衡。
4.列数字 科学准确地说明燕子是捕虫能手。
5.不能。因为“大约”的意思是表示估计的数目不十分精确(句子里有数字),如果去掉,则表示燕子的飞行速度就正好是麻雀的2至3倍,这与实际情况不符。“大约”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科学性。
6.2.
十、
1.3. 2. 4. 1.
2.五彩缤纷
3.只要我们都遵守规则,就不会出现那么多的交通事故。
4.从我做起,严禁不合理开发;植树造林,禁止滥砍乱伐;控制污染源等。
26 / 2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