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试论我国交通指挥中心的建设现状与发展趋势

2021-01-10 来源:汇智旅游网
试论我国交通指挥中心的建设现状与发展趋势

作者:张帆

来源:《决策探索·收藏天下(中旬刊)》 2019年第1期

一、智能交通系统

交通管理智能化(Intelligent TrafficManagement)在世界各国的交通管理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与应用。它是指利用最新的、先进的、高精尖技术对传统的交通运输系统统一规划管理,在传统的运输系统上建立新型信息化、社会化、智能化的运输管理系统。交通管理智能化主要是将现有的交通监控、卫星定位、交通信号控制、机动车运行信息档案、路况信息等内容通过计算机整合到一个统一的平台,利用相关的编程算法进行交通运行的控制、决策与诱导分化处理,借此实现城市交通的智能化管理,减轻新形势下交管部门的管理压力,为社会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持保障条件。

二、交通指挥中心存在的问题

(一)欠缺规范化和标准化的管理模式目前从国内交通管理方面来说,管理的标准与模式并没有很好地做到有机统一,交通管理的科学性、完整性还远远不够,在很多具体的细节方面不能够做到区域联动,在涉及到跨区域的或者城市间的交通管理问题时效率低下。在现阶段的互联网与物联网如此发达的情况下,区域间的物流强度明显加大,这种信息不匹配、数据不互通的僵化管理模式,严重阻碍了交管部门提供稳定良好的管理服务的任务。

(二)系统信息集中程度不够目前我国国内的交通信息在设备与软件上仅仅做到了“恪尽职守”的作用,也就是说通常物资与物资之间、软件与软件之间经常是相互独立互不关联的状态,并没有能够形成有意义的信息集成,进而做到交通资源的整合管理。这一问题不仅造成了设备软件不能够物尽其用,而且由于它们之间的相互独立,在保养与维修上也浪费了人力物力资源,使得管理效率低下。

(三)对交通管理的认识水平跟不上在现代的城市化进程中,各地进程并不完全一致,地区差异也比较巨大。智能化的交通管理建设并不是简单地将各地交管信息整合或者将别人的成功经验照搬套用,应该在实地考察本地区的城市规划、道路地形、工商业特点、居民聚集密度甚至当地特色生活文化习惯的基础上来进行统一规划部署。在借鉴相关指挥中心的优势的前提下,根据自身调查取证与研究结果来进行系统规划,避免不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浪费和运行效率下降。

(四)对交通信息的采集与预分析系统认识不足

在当前,国内很多信息指挥中心依然存在信息采集系统方式单一、信息不具有时效性和准确度低下等现象,交通管理者不能够准确地掌握实时的路况信息和所在区域的具体路况。因此在这种管理模式下,交通管理者很难实时调节道路交通的运行情况,不能够有效地对路况进行把控。此外,交管部门由于对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工作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因而很难根据之前的确切交管信息应对将来的交通情况,一些之前的道路标识虽然起到了一定的分流与控制交通的作用,但是依然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实际交通的压力。

三、交通管理智能化研究的实际意义首先,智能化的交通管理模式是社会主义建设新阶段这一重要时期推进我国交管水平的重要举措,能够实际解决当前交通管理中存在的一系列重要

问题。智能化交通管理带来了全新的交通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提高了管理者的实际操作水平,为培养新型管理队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智能化的交通管理模式保障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的、健康的蓬勃发展,是全面建设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要条件,能够大力改善城市的精神风貌,减少由于交通管理不善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

另外,智能化交通管理利用大数据和信息化的方法从大的方向上提出了解决或者缓解城市化带来的城市道路交通供给方与需求方之间的矛盾问题,并且能够从细微的实际交通问题上给出合理化的建设性意见。智能化交通管理点面结合,粗中有细,从多个节段、多个维度一体化地解决交通问题,解决资源过度的、不必要的消耗,减少环境污染,为经济的绿色发展添砖加瓦。

四、交通指挥中心的发展趋势

(一)完善系统科学的管理框架体系现阶段,城市交通指挥中心建设,一般采用的是“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建设方针。这种建设方针意味着部分设备可能存在多个厂家产品共用的情况,因此,为了避免多个厂家软硬件设备不统一不协调的情况,首先需要完善系统科学的管理框架体系。

我国常用的系统框架结构一般包括四个层次,即系统应用层、传输控制层、底层数据层以及前端设备层。系统应用层,是整个管理框架体系的核心控制系统,一般来说,它是交通综合监控指挥平台的所在。

交通综合监控指挥平台在整个交通指挥中心承担着指挥、调度的作用。而传输控制层,主要包括通用控制指令以及通用数据格式两个类型,它们共同承担着系统应用层以及底层数据层连接的作用。交通综合监控指挥平台将通用控制指令传输下来之后,传输控制层通过指令转换协议将其转换为私有控制指令,提供给底层数据层进行前端设备层各项设备的使用。而底层数据层在接收传输的私有数据时,通过数据转换协议将其转换为通用数据格式,并上传至指挥平台,供指挥平台的人员进行分析以及进一步调度。底层数据层承担着向下控制前端设备、向上传输设备数据的任务。前端设备层,是整个系统框架的最底层,也是交通数据收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所有前端数据如违法自动记录仪、视频监控设备以及交通信息控制前端设备等的数据收集,帮助交通指挥中心进行相应指令的决定。

(二)建立完善的信息集成联动系统现阶段,随着城市交通道路结构日趋复杂,交通指挥中心需要联合的系统也越来越多,因此,保障各个系统的连接紧密性,实现真正的系统集成,是当下交通指挥中心需要切实考虑的问题。

交通指挥中心各系统的集成,主要通过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解决:首先,是数据存储层面。交通指挥中心各个系统的数据要保证其存储的统一性,确保各个硬件设备的统一,还要确保数据处理结构以及数据结构的统一性。在上文提到的交通系统控制框架中,前端设备的种类较多,可能会存在设备所存储的数据格式不统一、系统数据录入困难等问题。因此,设立传输控制层,通过指令转换协议以及数据转换协议进行数据格式的转换,能够确保所收录数据格式的统一,从而为后续的系统工作提供充分的数据支持。第二,是系统应用层面。智能交通指挥中心的构建不仅仅是简单的各个系统控制功能以及管理功能的综合,更是各个系统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表现出系统集成的独特优势。

例如,系统在进行前端设备取得的数据分析时,对于监测到的异常交通状态,需要进行报警。而为了有效提升交通指挥系统的智能程度,则需要通过智能系统调出异常路段的视频监控资料,供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分析。

(三)健全交通信息的采集与预分析系统

信息采集系统,是整个交通指挥中心的核心系统,通过大量的交通信息数据,能够帮助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交通状态的判断以及路况监测等工作。现阶段,我国各个城市建立了全面的交通违法自动记录系统以及道路交通视频监控系统,但是这两种数据采集系统并不能够实现对于整个城市道路交通的全面覆盖。因此,为了确保整个道路交通系统的数据采集全面性,需要建立更加全面的系统,对道路车流量、车行密度以及占有率、车泊位等进行全面的统计。这些数据的收集,能够为交通指挥中心工作人员提供足够的数据支持,从而帮助工作人员制定更加完善的交通策略。

(四)完善智能系统与专家系统的有机结合

专家系统,是指建立于20世纪60 年代的,以交通指挥专家为核心进行城市道路交通分析研究的专业系统。专家系统的建立,能够帮助交通管理人员解决一些智能化指挥系统难以解决的问题。现阶段,随着城市道路交通网的快速发展,整个道路交通系统的复杂性呈现明显提升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倘若一味地应用传统的方法进行交通管理,可能会导致严重的交通堵塞以及其他交通问题。因此,为了适应当下城市的快速发展,需要切实注重交通专家系统,为交通指挥工作人员提供一种先进的道路交通管理手段。

五、结语

城市交通指挥中心的建设随着现代的城市化进程的逐步扩大已经逐渐成为了城市交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慢慢地成为了城市交通管理的主流。在如今世界信息化、大数据潮流下,智能化交通管理系统在城市交通指挥中心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越来越频繁,这就需要交通管理部门根据所在区域的实际交通管理环境、经济发展现状与特点,建立健全符合新时代发展的交通指挥管理智能中心。

参考文献

[1]路遥.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关键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17.

[2]张铿,陆振益.大城市公安交通指挥中心指挥警务模式探讨[J].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1):13-25.

[3]潘汉中,张铿,邱红桐,等.我国公安交通指挥系统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J].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16(3):80-83.

[4]陆振益,吴昌成,严锡蕾.城市公安交通指挥中心岗位设置和指挥业务流程研究[J].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13(1):90-95.

[5]邱红桐,俞春俊.公安交通指挥中心建设和发展的思考[C]// 中国智能交通协会.第七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优秀论文集:近期热点.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7.

[6]魏军.西安市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策略研究[D].长安大学,20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