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幼儿表演游戏中教师有效介入的策略-精选教育文档

2023-03-04 来源:汇智旅游网


幼儿表演游戏中教师有效介入的策略

一、概念界定

(一)表演游戏的定义

表演游戏是幼儿园游戏课程的主要形式之一,是幼儿根据文艺作品中的情节、内容和角色,通过语言、表情和动作进行表现的一种游戏活动。

对于表演游戏的概念,我国幼教界与西方幼教界的理解有一定的差异。我国幼教界关于表演游戏的分类和概念理解受原苏联学前教育学的影响较大。

苏联学前教育学把幼儿园的游戏分为创造性游戏和有规则的游戏两大类。创造性游戏是指幼儿在教师的领导下自己创造出来的游戏,包括(主题)角色游戏、表演游戏和结构游戏;有规则的游戏是预先包含一定的内容和规则的游戏。包括运动性游戏和教学游戏两种。表演游戏是以“通过教养员的词(故事、朗读、谈话及看插图)所获得的观念为源泉的游戏”。根据这个定义,我们可以看到表演游戏在原苏联学前教育学理论中的两个内在规定性:(1)幼儿表演游戏的想法和内容来源于故事、朗读、谈话及插图等活动;(2)教师的语言是幼儿获得这些故事、朗读、谈话及插图内容的主要途径。由此我国学前教育学对表演游戏作了进一步的概括:“表演游戏是按照童话、故事中角色、情节和语言,进行创造性表演的游戏。”

(二)教师介入游戏的意义

教师的介入指导能发挥游戏对促进幼儿发展的潜效应。游戏对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价

值,但是纯粹自发的游戏可能产生双重效应,可能产生正效应也可能产生负效应。缺乏教师指导的,在自然状态下的游戏对幼儿产生负效应的可能比较大,产生的正效应也是零星的、偶发的。然而幼儿园游戏是在教育范畴内提出的,它的发展价值是和正效应相关的,也是与教育目标的相符合的。教师对游戏的规划,不仅能使游戏所具有的潜在价值得到充分地显现,也可以通过在游戏中适当的介入指导排斥游戏的负效应因素。从而使游戏促进幼儿发展价值的正效应得以充分发挥。

二、幼儿表演游戏中教师介入存在的问题

(一)介入频率过高,有效指导少

研究表明教师对幼儿游戏介入频率较高,但是有效性低。无效介入和负效介入占一定的比率。教师高频率的介入,并没有带来高的介入效果,反而让过多的介入增加了教师在游戏过程中的工作量。

(二)急于指导,对游戏的重视变成对游戏的控制

1.当孩子在游戏过程中没有按照教师预设的内容表演时,教师就会立刻介入,并要求孩子按自己的要求来表演。

2.当表演过程中孩子们出现意见的分歧时,教师会立刻介入解决孩子们之间的问题。

(三)游戏中放任自流

部分教师过分重视游戏中幼儿的自由,导致教师对游戏放任自流,把表演游戏当成在

自然状态下的幼儿游戏,使表演游戏失去了它的教育价值。

三、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教师介入时缺乏必要的观察时间

教师对幼儿游戏的介入一定是发生在对幼儿游戏观察的基础上。根据有关研究把教师有效介入定位在对幼儿游戏意愿的支持上。而判断幼儿游戏的意愿,发觉适宜的介入时机也是需要教师对幼儿游戏状况做全面和详实的了解。过高的介入频率阻碍了教师的观察,从而使教师利用幼儿的游戏片段作为自己介入游戏的观察依据。造成教师介入行为与幼儿游戏意愿之间发生偏差,影响介入效果。

(二)教师观察指导缺乏专业性

据研究表明,目前很多教师观察的关注点是幼儿游戏的外在表现。教师过多注重幼儿游戏的外在功能而忽视游戏的内在功能。教师介入游戏的目的是要让幼儿表演的尽善尽美,而没有考虑到孩子表演的意愿。表演游戏与戏剧表演的根本区别在于,表演游戏是幼儿自己“自娱自乐”的活动,幼儿只是因为“有趣好玩”而在“玩”,他们并不是在为“观众”表演。事实上,他们心中并没有“观众”,他们也根本不在乎“观众”。“目的在于自身”并“专注于自身”是游戏活动的本质特点。幼儿在活动中会有自己的想法,这些想法有的可能不符合老师的设想。如果老师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幼儿,这样幼儿就难以发挥主观能动性。

三、表演游戏中教师介入的有效性

(一)有效的介入的时机

教师在表演游戏中介入的时机正确,可以扩展和提高幼儿的游戏内容和层次。反之,可能会抑制他们的游戏。通常游戏的介入时机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教师预设的教育目标,主要指教师所希望的幼儿在游戏中表现出不断发展着的游戏层次,专注投入的游戏态度和积极的情绪体验;二是取决于幼儿的需要,主要指幼儿的游戏行为是否自然顺畅,是否存在帮助的需求。通常存在以下几种情形正是教师介入游戏的时机。

1.当表演游戏中出现兴趣“停顿点”的时候。

由于表演的推进,幼儿在游戏中难免会由于对活动内容的熟悉,而出现兴趣转淡的现象,即遇到“停顿点”。这些“点”的解?Q可能意味着知识结构的重新调整或创造性智慧的产生。教师要注意这些“点”,并适时介入幼儿的活动,使这些“点”能真正促进幼儿游戏的发展。

2.当表演游戏中出现冲突行为的时候。

教育部发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自己的事情尽量放手让他自己做,即使做得不够好,也应鼓励并给予一定的指导,让他在做事中树立自尊和自信。当幼儿有争抢玩具等不友好行为时,引导他们想想:“假如你是那个小朋友,你有什么感受?”让幼儿学习理解别人的想法和感受。当幼儿与同伴发生矛盾或冲突时,指导他们尝试用协商、交换、轮流玩、合作等方式解决冲突。

游戏为幼儿提供了与同伴交往合作的机会,但是幼儿在游戏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冲突。幼儿年龄较小,在游戏中,他们往往会由于缺乏解决冲突的能力而陷入无助状态,甚至做

出危险的攻击性行为。这时教师应及时介入指导,引导幼儿正确处理冲突问题。 3.当表演游戏中幼儿遇到困难的时候。

幼?阂挥鑫侍饩拖胍览道鲜Φ南肮撸?不利于表演游戏活动的开展,阻碍了幼儿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在幼儿表演游戏中教会幼儿解决问题的方法,努力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有效介入的方式

1.平行式介入法。

幼儿教师扮演游戏中的主要角色参与到幼儿的表演游戏中。目的在于引导幼儿模仿。幼儿教师在表演游戏中起着暗示指导的作用,这种指导是隐性的。在表演游戏的初级阶段教师可用这种方式介入进行指导。例如,在表演游戏“拔萝卜” 中教师表演老爷爷,教师通过“老爷爷”这个游戏角色帮助幼儿进入到表演游戏当中。“老爷爷”拔不动萝卜就喊大家一起来拔萝卜,于是小朋友表演小姑娘、小花猫、小狗一起来帮助老爷爷拔萝卜。

平行介入法优点是能够激发幼儿表演的兴趣,让孩子积极地投入到表演游戏当中。不足之处是孩子更多是按照教师的要求去表演。阻碍了孩子表演中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所以这种介入方式更多运用于表演游戏初级阶段的小班。

2.交叉式介入法。

交叉式介入法指当幼儿需要或幼儿教师认为有指导的必要时,教师介入到幼儿表演游戏中。目的在于帮助幼儿解决游戏中的问题,提高幼儿表演游戏水平。例如:在表演游戏

“美羊羊的生日会”中,很多小动物都去美羊羊家做客,而扮演灰太狼的幼儿也想去美羊羊家做客,可是遭到了美羊羊的拒绝,理由是灰太狼要吃羊,所以大家不让“灰太狼”进羊村。扮演灰太狼的孩子遭到拒绝来请求老师的帮助。老师以某一配角的身份和灰太狼一起想办法如何让小动物们来接受他,比如,向小动物们承诺以后再也不吃羊了、带着礼物真心地来祝贺美羊羊生日等等。最后小动物们接受了灰太狼来美羊羊家做客,举办了一个温馨愉快的生日会。

再比如:孩子们在表演游戏“美羊羊的生日会”中,孩子们在生日会上有的为美羊羊唱生日歌,有的跳邀请舞,有的吃美味的食物。这时有个孩子说生日会要拍照片的。可是大家说没有照相机怎么拍照片呀?老师及时捕捉到这一情景,其实在生活中参加生日会拍照片作为纪念是非常普遍的事情,孩子们有这个意愿应该支持他们,于是教师让孩子们去玩具箱里找找有什么东西可以当成照相机,孩子们找了一块长方形的积木当做照相机。从此表演游戏“美羊羊的生日会”多了一个角色。“咔嚓咔嚓”生日会上的摄影师认真又专业,还把他拍的照片分享给大家,“你看我把你拍的多好看!”

交叉式介入法灵活多变,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专业能力。能仔细观察孩子游戏行为,要从幼儿游戏中的众多信息当中捕捉有效的信息。教师要学会欣赏幼儿,以一种欣赏的心态来面对幼儿表演游戏,教师更能够与幼儿产生共鸣,从而很好的体会幼儿游戏情感,为教师介入游戏提供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

3.垂直介入法。

这种方法指幼儿游戏出现严重违反规则或攻击性等危险为时,幼儿教师直接介入游戏,对幼儿的行为进行直接干预,这时幼儿教师的指导是显性的。如在游戏当中,幼儿因争抢具而发生打骂,或者是玩一些如“死”“上吊”“暴力”等内容的游戏时,教应直接干预,

加以引导。这种介入方式易破坏游戏气氛,甚至使游戏中止,一般情况下不宜多用。

(三)有效介入的策略

1.示范。

当幼儿不清楚如何表演或对故事角色不了解时,教师可以通过语言和动作进行示范,或者请幼儿同伴进行示范,带领不会表演的孩子一起参与到表演游戏当中。举例:表演游戏开始了,朋友们都戴上头饰,穿上服装准备。天天站在一旁看着朋友们。老师问天天:你怎么不参加表演?天天说:我不知道怎么表演。教师带领孩子来到装扮区,让天天选一个自己喜欢的角色。天天选了小鸭子这个角色。教师示范小鸭子走路的样子,天天也跟着学起小鸭子走路。教师又请另一名扮演小鸭子的幼儿带着天天一起表演,两只小鸭子高高兴兴带着礼物去美羊羊家做客。

2.提问。

幼儿在表演游戏过程中把表演故事内容抛之脑后,而做一些不相干的事情时教师可向孩子提出疑问,把孩子的思维引向表演游戏中。例如在“美羊羊生日会”中,美羊羊收到很多精美的礼物,美羊羊很喜欢这些礼物。一会儿把礼物放在桌子上,一会儿又把礼物搬到柜子里……客人们都等在一旁,“美羊羊”却毫不在乎,一直在摆放礼物,有几位客人也参与到其中,一会儿把盒子堆高,一会儿又推倒……表演过程中孩子更乐于操作道具,对表演的故事内容抛之脑后。表演游戏变成垒高游戏。教师向扮演美羊羊的幼儿提出疑问:“美羊羊是小主人,应该做些什么事情更好地招待客人?”“美羊羊”这才发现客人们还没有吃到好吃的食物,连忙把好吃的“饭菜”端出来招待客人。又开始扮演那个热情好客的美羊羊。

3.讨论。

表演游戏中孩子们意见不一致,在表演中产生争执时老师可采用讨论的策略来解决游戏中的一些问题。如在表演游戏“大树和小鸟”中。有一部分孩子扮演大树,一部分孩子扮演小鸟。这时一个本来扮演小鸟的孩子很想扮演大树,于是他放下了小鸟的头饰,拿了大树的头饰,这个行为遭到另一个孩子的反对,“你怎么可以一会儿扮演小鸟,一会儿又扮演大树呢?”他坚持要求那个孩子继续扮演小鸟。而对方却坚持要扮演大树。两人相持不下,谁也不愿意让步。教师组织该组幼儿进行一个小范围的讨论:你们同意谁的想法?你们觉得可以变换角色吗?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改变角色呢?孩子们经过讨论后达成共识:可以改变角色,但是要得到大家的同意;玩好一次表演游戏之后,大家可以交换角色,再进行一次。显然刚刚想要变换角色的那个孩子没有得到所有人的认同,但是他可以在第二轮表演的时候换成大树的角色。

4.入戏。

当幼儿在表演游戏中对活动出现兴趣转淡的现象,即遇到“停顿点”时,教师可采取“入戏”的方式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可扮演游戏中的一个角色,以角色的身份与幼儿产生互动,调动幼儿思维,进一步发展情节,促使幼儿知识结构的重新调整或创造性智慧的产生。

例如在表演活动“大树和小鸟”中,孩子们已经尝试了扮演大树和小鸟,春天小鸟和大树之间愉快的互动,秋天小鸟要飞向南方和大树告别时的难舍难分。但是表演反复进行之后,孩子们开始厌倦。这时教师扮演了“砍树人”的角色参与到孩子们的表演游戏中。引发了孩子们一系列的思考:于是游戏的情节进一步发展:小鸟飞回来找不到大树朋友很伤心,它会四处去找它的大树朋友。它在伐木场里找到了大树朋友,它会很伤心地跟大树

朋友告别……教师入戏这一策略,拓展了故事情节,增强了孩子们表演的积极性。

总之,在表演游戏中,教师必须明确自己为什么要介入游戏、什么时候介入游戏及怎样介入游戏,教师要具有较强的随机应变的决策力,把握好介入的“度”。教师的介入指导既能体现对幼儿游戏兴趣和需要的尊重,又要能扩展和丰富幼儿表演的游戏内容,同时还要保障游戏的顺利进行,使幼儿在游戏中成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