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引言.............................................................................................................................................................................................................. 1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1 (二)相关文献综述 ..................................................................................................................................................................................... 2 二、审计风险的概述 .......................................................................................................................................................................................... 3 (一)审计风险的含义.................................................................................................................................................................................. 3 (二)审计风险的特征.................................................................................................................................................................................. 4 (三)审计风险导向理论研究 ...................................................................................................................................................................... 6 三、审计风险成因分析——以科龙事件为例 ................................................................................................................................................. 8 (一)来自审计环境的审计风险 .................................................................................................................................................................. 8 (二)来自被审计单位的审计风险 ............................................................................................................................................................ 10 (三)来自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风险 ............................................................................................................................................................. 11 (四)来自事务所的审计风险 .................................................................................................................................................................... 13 四.审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 14 (一)完善审计环境 ................................................................................................................................................................................... 14 (二)加强对被审计单位的了解 ................................................................................................................................................................ 15 (三)提升注册会计师的综合素质 ............................................................................................................................................................ 16 (四)加强会计师事务所抗风险能力 ........................................................................................................................................................ 18 五、结束语........................................................................................................................................................................................................ 19 参考文献:........................................................................................................................................................................................................ 20
审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控制研究
——以科龙事件为例
摘要: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误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这直接影响着审计的成败,而审计结果又影响着投资者、雇员等相关利益集团利益。近几年来,我国会计市场接连发生重大诉讼案件,许多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都被牵扯到经
济案件中,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反响,如何规避审计风险成为业界普遍关心的问题。审计方法、法律环境、内部控制制度、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等影响着审计风险的产生,本文从审计环境、被审计单位、注册会计师以及会计师事务所的角度入手,解决审计方法不合理、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不强、法律环境不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不严密等问题,旨在审计风险降低到可以接受的范围。
关键词:审计风险;风险成因;风险控制
中图分类号:F239
Research on the Causes and Prevention Control of Audit Risk
—In the Case of Kelon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 Hubei Normal University,
Huangshi,China,435002)
Abstract: Audit risk refers to the accounting statements is a major error or omission, and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 issued the possibility of improper audit opinions after the audit. This directly affects the success or failure of the audit, audit results will affect the investors, employees and other related interest groups. In recent years, China's accounting market in major cases, many of the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 and public accounting firms are involved in the economic case, which caused a great echo in the society. How to avoid the audit risk become a common concerned problem in the
industry. Audit risk is mainly caused by the audit method, legal environment, the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is high, the auditor's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and so on, this article from the audit environment, audit, the CPA and the accounting firm of angle,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audit method is not reasonable, auditors' professional competency, legal environment is not weak perfect,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is not strict, in order to audit risk down to the acceptable range.
Keywords: audit risk;risk ;risk control
审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控制研究
——以**事件为例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1.研究背景
审计行业发展至今,已经成为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建立和维护资本市场的发展上,审计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没有审计的金融市场是难以想象的。近年来,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诉讼案频频爆发,不断缠身的官司和高额的诉讼费用使得审计行业的发展受到了严重困扰。毕马威、德勤和普华永道等会计师事务所在2007年一年中,收到的赔偿诉讼中,索要金额超过了10亿元。而据统计,在2001年至2006年间,有110多家会计师事务所和120多名注册会计师受到了行政处罚。
严重的财务舞弊和审计失败案件不断曝光,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遭到了有关部门的处罚,作为连接投资者和筹资者桥梁的注册会计师行业面临着严峻的信誉危机,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一度陷入低谷,使得投资者对证券市场的信心严重受损,证券市场融资功能下降。同时法律诉讼不断,上市公司和中介机构所作的虚假陈述直接危害到了投资者经济利益。
2.研究意义
1
审计行业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优化资源配置、维护投资者利益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针对上市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法律诉讼呈现日益高涨之势,如何处理与公众的关系、树立客观独立的职业形象是整个注册会计师行业亟待考虑的问题,而且随着业务的增大使得注册会计师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树立更好的职业形象,赢得社会公众的信任,这一切都需要不断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加强对审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相关文献综述
针对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业界有不同的看法,其中胡春元(2001)在《风险基础审计》中从内外两个方面来解释,他认为审计风险的外部原因主要受到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和法律环境的影响,环境因素的某些变化使得审计风险增大;而审计风险的内部原因则有很多种,主要是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控制制度、管理人员、注册会计师个人能力和自身素质等,另外,来自外界的压力和审计方法等也影响着审计风险。
针对上述问题要采用“内外兼修,标本兼治”的方法来进行防范和控制,陈少华(2001)在《论防范企业会计信息舞弊的综合对策研究》一文中从被审计单位的角度提出,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制度层出不穷,这些制度的颁发对提高上市公司财务信息质量,促进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还存在信息失真等严重问题,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因素之一是信息披露制度不合理、不科学。
而刘仲文在《会计理论与会计准则问题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中从审计的环境的角度出发,提出改善审计的外部环境至关重要,可以通过营造健全的法律环境、加强宣传、加强与有光部门的沟通从而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降低审计风险。
2
李凤鸣(2001)在《内部控制理论与实务的新发展》中从会计师事务所的角度出发提出公司法人治理和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是审计风险防范和控制的基本前提,他认为恰当的运用内部控制制度有利于提高会计及其他信息的可靠性和可信性,从而降低审计风险。
徐宏峰(2007)在《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改善》一文中在分析了审计风险及其产生原因的基础上,从内部审计的角度出发认为应该从独立审计准则、充分重视审计重要性、优化审计人员素质、加强职业道德规范等方面加强审计风险的控制。
董春丽在《构架完整的风险导向审计体系防范审计风险的发生、探索与开拓》一文中对风险导向审计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她分析了传统风险导向审计的弊端,并在此基础上强调了宏观上可能导致审计人员产生风险的原因,并且也完全适合了现代风险模型的转变,即将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合并为重大错报风险,加重了审计人员的责任。
二、审计风险的概述
(一)审计风险的含义
关于审计风险,目前国内外都没有形成一个完全一致的定义。其中国际审计准则第25号《重要性和审计风险》将审计风险定义为“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对实质上误报的财务资料可能提供不适当意见的风险”;《美国审计准则说明》第47号则认为“审计风险是审计人员无意地对含有重要错报的财务报表没有是当地修正审计意见的风险”;而我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将审计风险定义为“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虽然以上的三个定义对误报的界定范围不同,但其基本的表述是一致的。审计风险是
3
指审计人员对存有重大错报和漏报的财务报表审计后却认为该重大错报和漏报并不存在,从而发表与事实不符的审计意见的风险。审计风险取决于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指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包括财务层次上的和认定层次上的重大错报风险;而检查风险是指某一认定存在错报,该错报单独或连同其它错报是重大的,但注册会计师未能发现这种错报的可能性。
(二)审计风险的特征
审计风险大总体上呈现出某些特性或特征,在探讨了审计风险的含义后,接下来阐述一下审计风险的特征:
1、审计风险的必然性
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独立于人们的意识之外,审计人员不能够彻底消灭它。人们只能通过对审计风险的研究,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改变风险存在和发生的条件,对审计风险加以控制,降低其发生率,以减少损失,但是不可能完全消除审计风险。
2、审计风险的普遍性
审计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导致风险因素的产生,我国国家审计程序通常包括制定审计项目计划、审计准备、审计实施以及审计终结。可以看出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非常重要,当然审计实施阶段是最为重要的,因为其中涉及到审查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等,但是之前的审计计划以及审计总结也非常重要,特别是在近几年上市公司的业务越来越复杂,审计风险也越来越高,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哪怕是在审计计划部分一个小小的失误都有可能对后续审计工作的展开产生影响。可以这样说,审计风险的存在是由各
4
方面的因素引起的,有什么样的审计活动,就有与之相适应的审计风险,并会最终影响总的审计风险。
3、审计风险的潜在性
审计风险只是一种可能的风险,它对审计人员构成的损失是有一个过程的,而这一过程的长短受审计的内容、环境、经济环境以及客户和公众对审计风险的认识程度影响。举例来说,如果审计人员发生了偏离客观事实的行为,但没有造成不良后果,没有引起相应的审计责任,那么这种风险只停留在潜在阶段,而没有转化为实在的风险。而且审计风险是在错误形成后并经过验证才会体现出来的,倘若人们无意中接受了这种错误,那么就不再进行验证,由此而应承担的责任或遭受的损失实际没有成为现实。
4、审计风险的偶然性
审计风险是由于某些客观原因或者审计人员并未意识到的主观原因造成,即并非审计人员故意所为,审计人员在无意中接受了审计风险,又在无意中承担了审计风险带来的严重后果。倘若审计人员因某种私利故意提出与事实不符的审计结论,则由此承担的责任并不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审计风险,因为这种审计人员故意的舞弊行为本身就受到职业道德的谴责,应承担法律责任,更谈不上对审计风险进行控制。
5、审计风险的可控性
众所周知,审计人员要为其报告的正确性承担责任,然而现代审计的发展表明,审计职业界被越来越多的审计风险捆住手脚从而失去其活力,我们应逐步向主动控制审计风险的方向发展。正确认识审计风险的可控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应克服对审计风险的
5
恐惧感,虽然审计责任会导致审计风险的产生,一旦其发生,会对是审计人员的职业带来重大影响,但我们可以通过识别风险领域,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避免,没有必要因为风险的存在,而不敢承接客户,这就好像人都会走向死亡,但生活还是要继续的。只要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仍可对客户进行审计。其次,我们意识到审计风险是可以通过努力降低其发生水平的,这可以促使我们研究审计理论,提高审计质量。
(三)审计风险导向理论研究
传统审计风险模型是由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于1983年提出的,该模型是: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可以解决交易类别、账户余额、披露和其他认定层次的错报,并发现由于经济交易和事项本身的性质和复杂程度发生的错报,或者企业管理当局由于本身的认知和技术水平造成的错报,以及企业管理当局局部和个别人员舞弊和造假造成的错报。从而将审计风险(此时体现为检查风险)控制在比较满意的水平。但如果存在企业高层串通舞弊、虚构交易,也就是战略和宏观层面的风险,运用该模型便会捉襟见肘了。
现代审计风险模型是应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论指导审计实务的工具,以被审计单位的战略经营风险分析为导向进行审计因此又被称为经营风险审计,或风险基础战略系统审计。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按照战略管理论和系统论,将由于企业的经营风险所带来的重大错报风险作为构成审计风险的一个重要要素进行评估,是评估审计风险观念、范围的扩大与延伸。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审计委员会发布了一系列新的审计风险准则,对审计风险模型重新定义为: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
现代审计风险模型是传统风险导向审计的继承和发展,在传统审计风险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形式上有所简化,但审计风险的内涵和外延却扩大了,其中重大错报风险(包
6
括两个层次:会计报表整体层次和认定层次)。认定层次风险指交易类别、账户余额、披露和其他相关具体认定层次的风险,包括传统的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认定层次的错报主要指经济交易的事项本身的性质和复杂程度发生的错报,企业管理当局由于本身的认识和技术水平造成的错报,以及企业管理当局局部和个别人员舞弊和造假造成的错报。会计报表整体层次风险主要指战略经营风险。把战略风险融入现代审计模型,可建立一个更全面的审计风险分析框架。战略风险是审计风险的一个高层次构成要素,是会计报表整体不能反映企业经营实际情况的风险。这种风险源自于企业客观的经营风险或企业高层通同舞弊、虚构交易。
1.从战略风险来看:传统审计风险模型是企业的交易和事项在本身真实的基础上,怎样发现会计报表存在的错报,将重点放在各类交易和账户余额层次,并不从宏观层面考虑会计报表可能存在的重大错报风险,这就很可能只发现企业小的错误,却忽略大的问题;而现代审计风险模型解决的却是企业经营过程中管理层通同舞弊、虚构交易或事项而导致会计报表存在错报怎样进行审计的问题。
2. 从审计战略来看:现代审计风险模型是在系统论和战略管理理论基础上的重大创新。从战略角度入手,通过经营环境—经营产品—经营模式—剩余风险分析的基本思路,可将会计报表错报风险从战略上与企业的经营环境、经营模式紧密联系起来,从而在源头上和宏观上分析和发现会计报表错报,把握审计风险。在将环境变量引入模型的同时,引入审计并创立了战略审计观。
3. 从审计的方法程序来看:现代审计风险模型注重运用分析性程序,既包括对财务数据的分析,也包括对非财务数据的分析;而且分析工具多样化,比如战略分析、绩效分析等。例如毕马威为应用现代审计风险模型的理念与方法,特意研究制定了经营计量程序,用以分析企业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下的经营情况,以确定经营风险对财务结果的影响。
7
4. 从审计的目标来看:现代审计的目的是为了消除会计报表的重大错报,增强其可信性。为达到此目标,注册会计师应当假定会计报表整体是不可信的,从而引进全方位的职业怀疑态度,在审计过程中把质疑都一一排除。
三、审计风险成因分析——以科龙事件为例
在对审计风险有了一个简要了解后,下面我将以德勤-科龙事件为例分析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
(一)来自审计环境的审计风险
1.法律环境的不健全
法律是审计工作的依据,审计人员必须依照既定的法律规定来行事,法律体系是不健全的,这就容易造成监管环节薄弱。特目前我国对于审计工作具有规范性的法律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案例》、《审计准则》。《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把审计监督制度确立为国际财政经济管理中的一项基本制度,奠定了我国审计监督制度的基本框架。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是仅次于《宪法》的法律,是实施法,审计实施条例是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的法律效力仅次于法律的规范性文件,《审计准则》则是按照《审计法》和《审计法实施条例》规定明确执行的具体要求,是审计人员实行审计工作的依据。同样的与注册会计师联系紧密的是1993年10月31日制定的《中国注册会计师法》和1996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独立审计准则》,在1996年施行后该准在一直不读那的修缮改进和新增内容,但随着近几年经济迅速发展,也暴露出我国法律法规的种种不足。就审计这一方面来讲,对待“四大”的超国民待遇,造成了违规成本极低也是“四大”频频出事的重要原因。在美国一旦出现审计问题,会受到有关机构
8
的严惩,股民也会运用法律武器讨回损失。比如说是普华永道曾卷入上世纪80年代的国际商业银行倒闭案,赔偿了1亿多美元,在中国对会计师事务所的违法行为偏重于行政处罚,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审计风险。
2.社会环境的影响
社会大众对审计风险的理解与理论界对审计风险的理解存在着偏差,人们普遍认为注册会计师完全承担着审计风险带来的一切责任。同时随着各项审计事业的发展,人们看到了审计在维护社会经济环境的健康稳定中起到的作用,人们对审计工作的期望和依赖程度愈来愈大,加之我国实行的是审计报告公开公示制度,这使得审计工作面临着极大的风险和压力。
3.竞争环境的影响
“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近年来,事务所在数量上快速增加,存在着“小、多、差”的状况,虽然德勤是“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但激烈的竞争环境还是给其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当然发展和维系客户也是其首要任务。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事务降低了被审计单位的选择标准。2002年之前,科龙的审计机构是安达信。2001年底,顾雏军掌控下的格林柯尔入主科龙。当年“ST科龙”的财务报表显示,其共计提坏帐准备及存货跌价准备6.35亿元,导致巨亏15亿多元。时任审计师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由于无法执行满意的审计程序以获得合理的保证来确定所有重大交易均已被正确记录并充分披露”而出具了拒绝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2002年,安然事件后,安达信在我国内地和香港的业务并入普华永道,德勤走马上任,为科龙审计了2002年至2004年的年报。德勤从普华永道的手中接过科龙这个烫手山芋,自然是利益的驱动。
9
(二)来自被审计单位的审计风险
1.被审计单位环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企业的规模大小、经营范围等方面存在着差异性,特别是近几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上市公司的业务越来越复杂,审计人员的工作范围也相继地扩大,审计工作愈来愈超出了传统的财务审计。这就导致审计人员在工作中会遇到许多之前没有面对过的任务,从而加大了审计风险。
2.财务信息披露的真实程度
被审计单位的财务信息、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可靠,是否存在故意的漏报、错报情形,是否存在会计数据的计算、抄写错误;是否存在对事实的书疏忽和误解;对会计政策的误用等都是审计风险产生的源泉。2005年8月2日,证监会经过调查公布了《关于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涉嫌证券违法违规案件调查终结报告》。报告指出,通过虚构销售收入、少提坏账准备、少计诉讼赔偿金等手段,科龙从2002年至2004年分别虚增利润1.1996亿,1.1847亿和1.4875亿元。经中国证监会认定的德勤-科龙事件中科龙财务造假、现金流量表重大错误对此次审计产生了很大影响。
3.被审计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审计评价是建立在真实、完整、客观的会计信息资料的基础上的,审计结论也应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的。科龙财务造假给审计人员提供了失真的会计信息,直接影响到审计评价的公允性,加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风险。而科龙的造假根源在于公司的治理结构,2001年,科龙通过股权转让引入“格林柯尔”实现了重组,但在顾维军的把持下,科龙内部人
10
控制现象并未得到改善,从2002年开始科龙的会计数字游戏、关联方交易以及公司资金被掏空等一系列事件更加突出科龙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表面上,科龙形成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之间的权力制衡机制”但实质上公司治理仍存在严重缺陷。顾雏军利用其对公司的超强控制力,以其他股东的利益为代价为格林柯尔谋利,导致科龙陷入新的危机,公司的独立董事制度也是名存实亡。
4.经济利益的诱导程度
审计应具有客观、公正、独立的特征,会计师事务所与被审计单位的关系应该是完全独立,但在现行的制度和环境下很难实现这一点。目前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是:承担审计职责的会计师事务所是由被审计单位自行聘请的,也就是说被审计单位与事务所之间是一种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一旦被审计单位不满意事务所的工作,则该事务所就可能被摒弃,被审计单位成了事务所的衣食父母和顾客,巨大的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事务所必然会为了迎合其雇主的要求,而做出使审计工作背离独立、客观、公正的要求,从而加大审计风险,导致审计失败。据悉,德勤在2002年到2004年间从科龙收取的年度审计费用合计高达1320港元,并且德勤在收取高额的费用后并未发表公允恰当的审计意见,也为揭示出科龙财务报告与实际情况的差异。
(三)来自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风险
1.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和职业操守
审计人员是执行审计工作的主体,他们的职业胜任能力很职业操守直接影响到审计风险。审计工作是一个对知识性、专业性以及职业道德要求很高的工作,虽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电脑能够代替人脑来完成许多的审计工作,但是仍然需要人工来完成许多的审计
11
工作,比如:选择样本审计的范围、人工对账等,如果审计人员在职业操守和水准上有问题,会加大审计风险。德勤作为科龙的审计机构,其专业胜任能力毋庸置疑,科龙聘请国际“四大”之一的德勤会计师事务所来做审计,也相信其审计报告的公信力能够吸引更多的投资者。然而,事实证明,如果审计师缺乏应有的职业谨慎和良好的职业操守,就可能成为问题公司粉饰其经营业绩的“挡箭牌”,并给事务所带来一连串麻烦。据报道,德勤为科龙审计中的两位注册会计师中的一位,自2002年以来同时为古井贡实施审计,巧合的是古井贡也在2005年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另一位注册会计师此前是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的合伙人,而中天勤由于在银广夏事件中存在重大审计过失,被财政部吊销了执业资格。
2.审计人员职业判断水平和职业谨慎性
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是一种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从被审计单位的选择、内部控制制度测试结果的评估、重要性原则运用、审计抽样方法的选择及审计评价等等这些都离不开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同时注册会计师的职业谨慎性对审计成败也会产生影响。在科龙事件中,德勤在存货盘点的过程中显然缺乏必要的职业谨慎,职业判断不准确,确定抽样盘点范围不适当,导致其未能发现科龙通过压库的方式确认虚假销售输入的问题,毕竟存货的监盘是审计程序的重要一环,若进行了账实核对,科龙虚增利润其实并不难发现。
3.审计方法本身的固有局限性
任何一种审计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作用的发挥,必须具备一定的前提条件。现有的审计工作采用的是抽样审计的方式,通过样本审计进而推断总体,但是这种审计方法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毕竟样本审计与总体审计之间是存在着误差的,若被审计单位本身内部控制制度很健全,则通过有限的样本审计就可以达到效果,相反,则有限的样本审计可能反应不了实质性的问题。另外,若审计人员未能选择合适的样本也会导致最终的审计
12
结果不能代表总体的状况从而出现审计风险。
4.审计的独立性
独立性是指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独立于客户和其他单位之外,与客户和其他单位免除任何利益关系,以客观、公正的原则和立场分析、判断和处理问题。注册会计师与被审计单位的关系密切肯定会影响审计的独立性,审计工作要求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业务、出具审计报告时,在实质上和形式上都应该独立于任何的委托单位和机构。
(四)来自事务所的审计风险
1.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
注册会计师行业是一个典型的知识密集型行业,人力资源是会计师事务所最宝贵的财务,可以这么说导致财务舞弊风暴的最根本因素是人的因素,当然其中也包括会计师事务所的人。而这一切直接取决于执业人员是否具有良好的道德标准和知识背景,是否不断地学习新知识,以及事务所对人员的管理。众所周知,四大每年都会在我国高校大量招聘员工,但对专业要求不严,其中德勤、普华等反而更愿意招纳理工科员工。
2.内部监管制度的不健全
由于竞争的激烈,许多会计师事务所为了增加业绩而盲目地降低成本,没有建立严格的风险评估和业务质量控制机制,审计全过程没有得到有效的监督,这就会造成审计风险失控。德勤从普华永道的手中接过科龙这个烫手山芋,自然是利益的驱动德勤在2002年到2004年间从科龙收取的年度审计费用合计高达1320港元,并且德勤在收取高额的费
13
用后并未发表公允恰当的审计意见,也为揭示出科龙财务报告与实际情况的差异,这让人怀疑德勤在科龙事件中是否卷入了科龙管理层舞弊中。
3.审计程序不合理
在执行审计程序方面,德勤出现了严重纰漏,对科龙的审计并没有尽职。据证监会调查显示:2001年10月1日至2005年7月31日,科龙及其主要附属的29家公司与格林柯尔公司或疑似格林柯尔系公司之间有不正常重大现金流40多亿元。而这些在德勤的审计报告中均为进行反映。通过调查可知:在02-04年间,德勤对科龙的期末存货及主营业务成本并不是通过有效的测试和充分抽样的进行审计确认的,而是直接按照科龙电器期末存货盘点数量和各期的单位平均成本确定期末存货余额,进而推算出其主营业务成本,这种审计方法和审计程序显然是不合理的。
四.审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目前,审计界许多专家认为审计目标应向降低信息风险转移,这主要是因为社会公众对信息的需求量不断扩大。针对“科龙事件”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降低审计风险。
(一)完善审计环境
1.加强信息披露的监管,健全会计制度
持续的信息公开有利于消除证券市场上的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性,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科龙连续年度重要信息不披露,原因根植与我国上市公司缺乏自律,因此信息披露的真实性要在相关部门的监督下才能得以实现。所以应尽快建立和健全我国的会计制度,
14
会计制度越健全,就越能够缩小上市公司在会计信息处理和披露中“自由”选择与主观判断的空间,从而建立健全公平公开公正的信息市场,使得上市公司公开的会计信息能准确的反应其实际的财务状况。
2.完善执业环境
净化和完善执业环境对审计行业的风险管理十分重要,要提供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保证信息的真实可靠,因为审计对象主要是会计信息,又采用抽样的方式,所以信息的真实可靠就尤为重要。这就要求国家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对注册会计师职业资格的限制,提高入职门槛,挑选真正具备扎实的业务知识和综合素质的人才;并且加大对违法执业、出具虚假审计报告等行为的惩处力度;另外政府应减少对审计人员执业的干预,给审计行业创造一个真正独立的环境,从而达到控制审计风险的目的。
(二)加强对被审计单位的了解
1.全面衡量被审计单位财务业绩
在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审计时,注册会计师应当首先了解关键的指标;业绩趋势;预测和预算分析;业绩考核和及利息政策等内容,从而从整体上把握被审计单位财务业绩衡量指标的可靠性,判断相关信息是否可靠,并利用这些信息是否能够达到审计目标。如果被审计单位在没有合理基础的情况下,认为内部生成的财务业绩信息是准确的,而实际上信息有误,那么根据有误信息得出的结论也可能是错误的。因此,注册会计师应该全面的衡量评价被审计单位财务业绩,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
2.全面评估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
15
审计风险的构成要素包括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而重大错报风险的存在及其大小完全取决于被审计单位,注册会计师则只能控制检查风险。加强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评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判断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从而降低审计风险。注册会计师可以通过评价控制的设计来确定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首先要考虑控制的设计,如果设计不当,不需要再考虑控制是否得到执行,同时可以公国调查询问观察控制的运用,并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测试等方法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全面评估,以防止或发现并纠正经济活动中可能存在的重大错报风险,达到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
3.谨慎选择被审计单位,严格把关签约环节
在这一点上德勤应向其他“三大”会计师事务所学习 。在2005年普华永道被责令整改后,已下子放弃了原承接的京东方、黄山旅游等九家上市公司客户,整改勇气令人钦佩;毕马威在锦州港出事后追溯调整该公司1995年至2001年年报。再看德勤,在科龙问题上,极力为自己开脱,声称是“某些固有局限”或者是被审计公司管理层造假等导致的。这种做法很明显是不正确的,在经过“科龙门”教训后,德勤应该严把承签约风险评估环节,可以通过设置专门的风险评估委员会和业务协调委员会,专门针对签约环节的审计风险进行评估和计量,出具低风险的风险评估意见报告后才能正式对该客户实施审计,否则就不接受该被审计单位的委托。
(三)提升注册会计师的综合素质
1.加强风险意识
审计风险管理,其优点在于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对待风险积极和主动的态度上,加强风险意识,是审计风险管理的基础。审计风险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中,加强注册会计
16
师的风险意识,能使得他们在审计过程中始终保持谨慎的态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审计风险;同时会计事务所应加强内部治理,实行统一管理。在接受审计委托、计划和设计审计方法、实施审计过程、完成审计工作、出具审计报告等阶段进行质量控制,对审计业务的全过程实行多级督导和复核制度,设置质量监督管理委员会对各个分所审计质量进行监督,逐级负责,逐级把关,以确保工作质量那些没有风险意识或者是风险意识浅薄,在业务上自我满足、不思进取,不注重审计质量控制,没有审计风险管理概念的会计师事务所终将会被淘汰。
2.重视审计独立性
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的等鉴证业务的灵魂,注册会计师和事务所应考虑经济利益、自我评价、关联关系和外界压力等因素对审计独立性的威胁,加强审计执业过程的独立性能搞有效的降低审计风险。
3.提高注册会计师专业胜任能力和职业操守
注册会计师要面向公众提供高质量的服务,除了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还应具备较强的专业胜任能力。专业胜任能力是指注册会计师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并具有足够的职业判断能力和职业谨慎能力。
4.与被审计单位保持良好的沟通
审计工作的开展也是注册会计师与被审计单位进行沟通交流的过程,在整个审计业务中注册会计师与被审计单位的沟通程度将直接影响着审计的效率和效果。业务承接过程中通过与被审计单位的沟通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情况,从而减少审计委托的盲
17
目性,避免接受风险较大的客户;在审计执行过程中,通过与客户的沟通可以判断被审计单位内部审计情况,发现被审计单位内部审计的缺陷与问题;而在出具审计报告的过程中,通过沟通交流指出被审计单位内部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介绍相关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可以避免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不必要的问题。
(四)加强会计师事务所抗风险能力
1.采用合理的审计方法
采用合理的审计方法和审计程序能够有效的控制审计风险,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在审计的过程中实施有效的审计程序减少审计风险的产生,并通过审计程序将审计风险降低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在这里会计师事务所可以引进风险导向性审计模式,集中有限的资源在重点地方,有效控制和提高审计效率,使得审计人员有被动承受审计风险的发生到主动控制审计风险,从而降低审计风险。
2.聘请高级法律经济顾问,减少审计风险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
对一些重大项目、有争议的审计问题及法律责任等进行专项研究和监管。有了专家委员会的参与,如果有审计诉讼发生,事务所也可有备而战,进行合理合法的抗辩,以减少审计风险引起的法律责任,将审计风险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3.提取风险基金、购买职业保险
有效防范审计风险 投保充分的责任保险是会计师事务所一项极为重要的保护措施,尽管保险不能免除可能受到的法律诉讼,但能防止或减少诉讼失败时会计师事务所发生的财
18
务损失,极大地增强了其风险防范的能力。
4.重视执业人员的选聘与培训
每年需招聘的人员应经过统一的培训,试用期结束后按表现决定是否签约该员工。同时严把公司职员的升迁,规定各个级别的员工根据其工作成绩和工作经验可以逐级晋升,既保证了内部员工的积极性又控制了审计风险。
五、结束语
面对目前审计行业的系统性高风险,无论国际还是国内均难幸免。导致出现审计风险的原因很复杂,从德勤—科龙案件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德勤在本案件中不仅违反了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从多方面来看也没有尽职谨慎,在对科龙的三年年报中出现的重大错误让人不得不怀疑德勤在科龙事件中扮演怎样的角色,是否涉嫌舞弊;而科龙的财务舞弊毋庸置疑应该对此次的审计失败负有责任;同时中国整个审计环境的不健全、政府监管部门的不作为也是此次事件的发生的一个原因, 2002年以来科龙的经营业绩出现剧烈波动,已经引起公众的普遍关注和质疑,现已查实公司所披露的财务报告与事实存在严重不符,但它居然能够利用财务数字游戏在中国证券市场上“混”了近5年。可以说,科龙是“自我曝光”在前,公众质疑在先,而证监会立案调查明显滞后,作为市场监管者的证监会没有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的苗头,进行有效监管,反映出当前我国证券市场的监管效率有待提高。
德勤对科龙审计失败,再次说明了审计风险防范的重要性。目前审计活动面临的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企业组织形式纷繁复杂和经营活动多元化要求审计师们不断地提高自身的风险防范能力,更要求事务所强化审计质量控制,同时对被审计单位的信息披露也有很
19
高的要求,而审计环境的完善也是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参考文献:
[1]胡春元.风险基础审计[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陈少华. 防范企业会计信息务必的综合对策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M],2003年版
[3]刘仲文.会计理论会计准则问题研究[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4]李凤鸣.内部控制理论与实务的新发展[J].中国内部审计2001年第9期
[5]徐宏峰.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完善[J],财经月刊,2007年第25期
[6]董春丽.构架完整的风险导向审计体系防范审计风险的发生、探索与开拓[J],2008,611
[7]林启云.注册会计师非审计五福研究[M]长春: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3.1
[8]张连起、丁勇.现代审计风险模型分析探讨[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4年第10期
[9]董大胜.审计技术和方法[M].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年版
[10]邓利华.独立审计风险控制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同等学历硕士学位论文,2004,10
20
[11]蔡春.审计理论结构研究[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2]李维安.公司治理[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3]叶少琴.中国上市公司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
2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