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边境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与国家安全
作者:杨迎潮 张云莲
来源:《法制与社会》2010年第17期
摘要国家安全是我国在面对各种反华势力的渗透和颠覆中十分重要的防线,也是国家存亡的基础。国家安全是一个国家从整体上免于受到任何来自外部的侵害和威胁的状态。新的国家安全观包括政治安全、国防安全、文化安全、经济安全、生态安全、科技安全、社会公共安全等内容。西南边境民族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在我国国家安全中的重要地位。本文在此就西南边境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与国家安全的关系作简要的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西南边境 国家安 边境安全
中图分类号:D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6-161-03
西南边境地区不仅是我国连接亚洲大陆腹地与印巴次大陆及中南半岛的枢纽,也是多民族文化生活交融的一个汇聚地,同时也是各种反华势力对我国进行不断渗透和实施和平演变的一个重要通道。西南边境民族地区主要指西藏、广西、云南,这里的地形地貌十分复杂,共有8000多公里的边境线,周边与缅甸、越南、老挝、印度、不丹、锡金、尼泊尔等7个国家接壤,总人口有2亿多人,少数民族人口约有5000多万人,其中西藏、广西和云南三个边境省区少数民族众多,仅云南省就居住着除汉族之外的25个少数民族民族,而且还有部分民族与国外的同一民族跨境而居,国家安全问题在此十分突出。 一、边境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性
从一个国家国防安全的角度来看,任何一个国家都高度重视自己国家的边境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国家边境地区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维护边境的和谐稳定一直是古今中外各国都十分重视的问题。
国家的统一和国防安全与边境的稳定和谐密切相关。边境的稳定,影响国家的稳定;边境的和谐,影响国家的整体和谐。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举措,从全局来看,是以科学发展观作为科学发展的指导思想,其目标是要实现整个国家,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和提高社会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和社会文明的程度。从局部角度来看,它为边境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民族和谐、社会稳定提供了根本保证,为边境民族地区加快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历史机遇。但从边境民族地区现实发展状况来看,边境民族地区的和谐建设面临一些不利因素的影响。
国际社会在美苏结束冷战,社会主义阵营解体之后,表面上的意识形态纷争似乎已经结束,但事实上,这种纷争转入了一条看不见的战线,或者说采用了一种更加隐蔽的方式在进行。在进入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1世纪之后,国际形势凸显的是传统的军事威胁下降,非传统的军事威胁日益加剧。这种非传统的军事威胁因为在苏联解体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而倍受推崇。在当前的表现之一就是在一个国家中利用宗教信仰制造民族分裂、挑起民族纠纷、挥舞人权大棒干涉别国内政、通过各种方式传播西方一些国家的价值标准,试图从一个国家内部实现颠覆目的。这种分裂与反分裂、渗透与反渗透的斗争对我国维护边境地区的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成了一个极大的挑战。
云南和广西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多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使它呈现出自己独特的地域性特征:多种少数民族相对比较集中,多种宗教文化并存,资源丰富但发展落后,边民们生活比较贫困,部分民族跨境而居。特殊的边境资源和经济发展状况,使它呈现出自己的经济优势特征:与周边国家有合作的地理优势,如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区域国际合作。特殊的地理特点带来了它的社会问题的特征:民族宗教问题复杂;吸毒贩毒和走私枪支问题比较严重,弱势群体因贫困导致犯罪的比例较高;少数民族宗教信仰的种类多,包括小乘佛教、藏传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有20多个民族跨境而居。在全球化背景的今天,这种多民族多宗教的混杂居住或相对独立的居住以及跨境居住,常常会因为经济利益之争和宗教信仰的差异而引发一系列的民族宗教矛盾,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同时也给各种反华势力进行民族分裂和文化渗透提供了可乘之机。云南和广西边境毗邻世界毒品产地“金三角”并与多国接壤的特殊性,使这些地区的毒品贩运和消费、枪支贩卖成为两大社会公害。因毒品危害而导致艾滋病等传染病造成了公共健康安全的隐患,使劳动力大量丧失,孤儿寡母数量增加,刑事案件频繁发生,弱势群体参与贩卖吸食毒品,贩毒呈现前仆后继之势。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的和谐和稳定,更影响到国家的政治安全、国防安全等一系列安全问题。 二、边境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不稳定因素分析
从世界范围来看,民族地区之所以存在着民族分裂的隐患,一方面是受到第三次世界民族分离主义浪潮的影响,另一方面是西方反华势力从中煽动和支持。特别是各种反华势力,编造种种谎言和谣言,歪曲事实,利用他们所谓的“人权”标准对我国的内部事务指手划脚,横加干涉,利用各种手段在当地寻找他们的民族分裂主义的代言人,内外配合,相互勾结、串通一气,制造民族分裂事端,制造社会不稳定和不和谐的隐患。
在西南边境地区,20多个民族存在同一民族跨境而居的状况。这些民族由于在民族属性上属同宗同源,且历史上长期形成的通婚互市、探亲访友、拜佛朝庙、节日聚会等传统来往从未间断,使居住在我国边境的边民与周边国家的同一民族存在着在民族、宗教、文化、生活方式和民族心理等方面一定程度的认同。在日常生活中,边民在边境之间的探亲访友和互市贸易是来去自由的。另一方面,由于国家的政治经济状况,国家在国际社会的地位等不同,往往会影响到不同国家各个民族的命运,所以他们对所归属的国家有一种认同感。一般情况下,民族意识与国家意识是相对统一的。但在新的社会发展时期,在全球化背景下,这种统一性面临着挑战。在边境地区,民族意识往往会优先于国家意识,边民在判断自己的国家归属时,常常以经济利益或生活条件作为衡量的标准。如果邻国在对待同一民族的民族政策或边境地区的经济政治政策方面优惠于我国,就会导致部分边民的外迁。据《凤凰周刊》2007年第19期报道,越南在加快北部边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境地区恢复建设时,对在边境一线居住的边民给予财力和物资上的扶持,全面消除茅草房,凡是进行异地搬迁的边民,每户给予8000元人民币的补助等优惠政策,使边境地区一些生活贫困的家庭会举家外迁;相反,也会导致邻国边民的涌入,如原缅共分裂、蜕变而成的缅甸佤帮在与缅甸政府达成和平协议后,制定了迁移10万人到泰缅边境勐阮、岩城等地定居的“南迁计划”,并为其发放粮食和安置费、解决住房、小孩免费入学、提供必要的生产生活用具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很多人纷纷表示愿意随迁;如果邻国发生政局的骚动或其他突发事件,也会有大量难民进入我国边境。如2009年8月缅甸果敢发生战事,先后有3.7万难民涌入云南边境镇康南伞。这些现象,都给当地政府和人民造成很大压力,严重地影响了当地的社会秩序与和谐社会建设。 西南边境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滞后和边民生活水平的贫困,影响了边境地区的稳定与和谐。在我国,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乡差别不是缩小而是有扩大的趋势。巨大的贫富差别、分配不公不仅体现在城市,城乡、农村、产业之间,还体现在地区之间。这种巨大的经济利益的差距,往往容易引发人们的心理失衡和利益冲突。西南边境地区在整个市场化过程中步伐缓慢或停滞。在云南边境的德宏州畹町市,曾出现过轰轰烈烈的投资热,但不久就告结束;有一些边境市镇虽在从事边境贸易,如西藏的樟木镇,云南的片马镇、磨憨镇,姐告边贸区,广西的凭祥市等,但数额与内地相差太大,且涉及面较窄。从总体上来看,西南边境地区经济发展处于落后状态,边民的生活水平处于贫穷状况。究其原因,可以归结为:教育落后、生产力水平低、边民总体素质偏低、市场经济的观念和意识落后、自然条件较差,等等。这些因素对边境地区的边民参与市场经济造成了很大的障碍,他们参与市场经济的起点明显落后于内地和发达地区,无法用公平和效率来衡量边境地区的经济发展。如果简单地用市场经济的法则来推动整个经济发展,而边民的经济利益得不到相应的保证和提高,边境的社会和谐和稳定就无从谈起。
西南边境地区漫长的边境线、山高林密的地理特点、毗邻世界的毒源生产地“金三角”的特殊地理位置、曾经发生的中越之战和贫困的物质生活状况,使此地区成为毒品贩运、贩卖和枪支贩卖刑事犯罪的高发区:在缅甸,一些地方武装为了军费开支,种植毒品和武装庇护贩卖毒品;在打击毒品犯罪的国际合作中,各国之间的合作由于种种原因存在一定的问题;自条件和长期种植毒品的农业生产传统很难改变;巨大的毒品消费市场和巨额利润,使毒品贩卖和贩运者前仆后继;一些贫困边民为了改善贫穷的生活状况,不惜铤而走险;战争期间武器流散民间所遗留的问题;邻国武器管制的松散,为武器贩卖提供了充足的货源;边民对毒品和枪支危害性的错误认识和对眼前利益的追逐;毒品和武器在此地极易结合;高科技在制毒、运毒过程中的运用,犯罪手段的不断翻新,等等。
西南边境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我国,特别是西南省份与东南亚国家区域合作的主要平台。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国际合作为西南边境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各种反华势力利用这个平台,通过宗教、毒品、枪支等对边境地区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对边民的行为和思想进行控制,并把西南边境地区作为他们进行反华活动和敛财的的重要区域。国际社会在冷战结束后,意识形态的纷争表面上似乎已经消失,但事实上,这种纷争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将长期存在,只是表现形式从过去的公开进行变成了比较隐蔽的方式。反华势力的渗透行为必将影响到我国西南边境地区的稳定和国家安全。 三、加强边境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的措施
西南边境民族地区的和谐稳定,是祖国西南大门的安全保障,是国家安全的保障,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西南边境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中,各级政府要对边境和谐问题高度重视,要把边境和谐稳定问题提到关系国家安全的角度来认识,积极采取认真、务实、有效地解决办法来应对挑战。
(一)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快边境地区的经济发展
边境民族地区的地理状况和农耕历史决定了它的经济发展必须走一条不同于内地的道路。必须依靠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靠经济发达地区的大力支持和援助。在边境民族地区,加快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设施建设,这部分资金应由政府承担主要部分。对边民生产所需资金,国有商业银行可以采取低息或无息小额贷款方式予以扶持。同时,政府应对生产方式和生产品种等给予适当的示范和引导。经济发达地区要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特点和自身优势,通过投资、融资等方式积极扶持和支持边境民族地区的发展。边境民族地区要采取更加优惠的招商引资措施,吸引国内国际的金融力量向其投资;也可以通过NGO等民间组织获取一部分经济发展所需资金。政府在经济发展中,必须把边境民族地区作为扶贫开发的重中之重,积极推进扶贫开发规划,落实各项扶贫资金和项目,严厉惩处挪用、占用、私分扶贫资金的单位和个人,杜绝扶贫项目中的腐败现象,把扶贫资金真正用好,用实。让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边境各族群众。边境稳,则国家稳;边境安全,则国家安全。
(二)认真落实民族宗教政策,积极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调动宗教界爱国人士的积极性 西南边境民族地区的和谐稳定与民族宗教政策息息相关。边境地区的各级政府要紧紧围绕维护和谐稳定这个大局,广泛开展以《宪法》为核心,以民族政策和党的宗教政策为重点的各项宣传工作。针对各种反华势力对我国的渗透和分裂破坏活动,从维护国家安全的角度出发,政府工作人员在各项工作中,要注意认真贯彻和领会党和政府的各项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注意工作的方式方法,在尊重边民的民族习俗和宗教信仰的前提下,关心他们的生活,在经济利益分配政策中向他们倾斜,把国家经济发展的成果惠及到边境民族贫困地区,并通过多种渠道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化解各种利益矛盾,消除各种不稳定因素,积极引导他们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维护国家利益。另一方面,政府要通过特殊选拔、破格录用、高考优惠政策、选送内地培养、短期进修等多种途径积极培养当地的少数民族干部,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团结宗教界爱国进步人士,利用他们在边民中的影响协助政府搞好边境的和谐稳定工作,共同维护国家的安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三)提高义务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正确引导宗教教育
在西南边境地区,由于历史和社会的多种原因,文化教育存在着国家义务教育与宗教教育并存的状况。在某些地区,寺院不仅是宗教活动的场所,还是教育的中心。如傣族的转房,应该说,宗教对民族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对民族的和谐团结有一定的重要作用,对于边境少数民族的文化心理素质有着巨大的影响,但在现代文明中,在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中,宗教教育的局限性、封闭性和非科学性的缺陷日益明显。在西南边境地区,要降低宗教对边民文化心理影响,要改变由于历史等原因造成的宗教教育的地位,提升国民义务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提高边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多种能力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也需要艰苦的努力。面对困境,政府要加大对边境地区教育经费的投入,关注边民的心理需求,改革教学内容,增加实用性课程,并确实保障边境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能享受到政府对边疆民族地区的高考加分和倾斜优惠政策,杜绝高考变相搭车现象,同时采取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内地发达地区的师资到边境地区支教,鼓励对口支教,送当地教师到内地进修,用优惠政策鼓励边民送子女到国民教育学校接受义务教育,努力提高当地的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在国民教育体系中,要积极灌输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想统一的思想。同时,要重视开展针对少数民族中有特殊影响的宗教界人士和民族上层人物的教育,给他们提供各种学习和提高认识的机会,对他们进行党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爱国情感和法制教育的宣传,要求他们积极支持政府办教育,通过他们来带动和影响信教群众接受国民义务教育,热爱自己的祖国,促进当地的宗教、民族与教育的和谐,维护边境地区的社会和谐和稳定。 (四)加强法制教育,惩治与预防毒品和贩买枪支犯罪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初边境沿线地区全方位开放以来,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在西南边境地区,贩毒吸毒、走私贩卖枪支弹药、跨国拐卖妇女、非法越境偷渡、跨境赌博、走私贩私等跨国刑事犯罪活动和违法活动比较猖獗,尤其以贩毒吸毒、走私贩卖枪支情况较为严重,同时因贩毒吸毒等而带来的艾滋病等传染病大面积蔓延扩散,对边境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经济建设、民族团结、家庭和谐及与邻国的睦邻友好关系等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边境地区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统筹安排,从打击和预防两方面入手。一方面要继续坚持严打方针,持续开展禁毒防艾斗争,加强和协调多项综合治理措施,加强警力,严厉打击各种类型的跨国刑事犯罪和治安违法活动,特别是要严厉打击贩卖毒品和贩卖枪支弹药犯罪,以确保当地的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另一方面。要调动各方面的力量群策群防。在对各种刑事犯罪可能产生的环境、原因分析基础之上加强对环境的改善,想方设法的提高当地边民的生活水平和消除贫困;通过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教育,使边民认识违法犯罪行为的严重后果,通过妇联等部门的宣传教育,加强妇女对自身及家庭安全的意识,发挥她们在家庭中的作用,对其丈夫或亲人可能出现的违法犯罪行为进行规劝和监控,把违法犯罪行为控制在事前,起到积极预防的作用。在惩治和预防相结合的过程中,要注意对违法犯罪人员和他们家属的心理疏导与干预,本着关心人、理解人、爱护人、挽救人的人性化态度,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身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克服抵触情绪,积极改正错误和配合支持政府的各项打击预防工作,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的教育、警示和感化合为一体的综合防范措施。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参考文献:
[1]杨建平.边疆的和谐稳定与国家最高利益.理论导刊.2006(9).
[2]罗淳,梁双陆.边贸经济与口岸城镇: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小城镇建设的一个依托.经济问题探索.2008(10).
[3]徐则平,徐靖.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的教育和谐问题.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2).
[4]方盛举,陈立春.影响边疆民族地区社会政治稳定的主要因素分析.思想战线(云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报).1999(5).
[5]林欣.我国西南边境地区涉枪涉毒犯罪的成因、特点及其侦防体系研究.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