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新中 2007-06-23
状元档案:
赵倩:浙江新昌中学高三(1)班学生 爱好:读书 数学 圆满、精确、对称的事物
人生信条:我有入世的胆量,下界的苦乐,我要一概担当 主要事迹:2006年10月获全国高中数学竞赛一等奖 访谈实录:
主持人:说到理科呢?人们往往首先想到男生,那你这次在全国获数学竞赛一等奖,兴许改变了男生更适合读理科的想法。
你对这个说法有什么看呢?
赵倩:我觉得这个说法应该有些古老了吧。因为有很多人都已经证明了女生也可以很好地读理科,比如说像以前学校的周怡,我们现在的老师们都不断地提到她。还有我觉得:之所以造成这种想法,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一些家长对女生的期望值没有男生那么高。他们都觉得女生小学、初中可能很优秀。但是到了高中以后,学习成绩、尤其是理科成绩必然会退步,所以更加适合去读文科,但我想:其实男生女生在理科方面都是有潜力可以挖掘的,只要相信自己的能力,不断地尝试,不断地努力,一定可以达到自己的成功的。 主持人:那你是怎样看待高考和竞赛的?
赵倩:我觉得高考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高考的成绩无论是好是坏,最终你都会到达一个彼岸,就是一所相对理想的大学。但竞赛不一样,竞赛有很多人参与,但是成功的人士很少的,大部分人都会慢慢被人遗忘掉。所以很多人竞赛的成果都不为人所知,只有自己知道,只有自己的心里明白。所以我们,如果能坚持竞赛的话,一定要相信自己的力量,相信自己的理想,一种理想的力量。 主持人:你那么热爱数学,你在数学学习和竞赛的道路上又没有想过要放弃呢?最后又是怎样坚持下来的?
赵倩:其实说实话有很多次都想过要放弃,参加数学竞赛有那么多的测验,不可能每次都做到很好,甚至有时会做得很差。比如说之前的测验我很少有做到最好的。甚至有一次我做得太差都不敢交了。那个时候就很想要放弃,因为看到很多男生成绩都比我高很多,也有人暗示我不可能走到最后的成功,但之所以没放弃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参加竟赛,她已经伴我走过了10年的路程,就像一个老朋友一样不舍得放弃了。另外就是我母亲的支持,她认为无
论结果如何,我都应该走到最后去看一下最后的结果是什么样子的。
主持人:你最后证明自己是成功了,那你觉得竞赛带给你有哪些快乐呢? 赵倩:数学竞赛的题目至少比一般的题目要难一些,你在解答出一道难题的时候,带来的乐趣是无法描述的。特别是当你思索了很久,最后终于有了端倪的时候,是非常非常快乐的。而且参加数学竞赛有很多出去参加夏令营的机会。比如说杭州夏令营,我们经常去那里。那时候我可以遇到全国各地的朋友,来自不同背景的人,他们会告诉你很多你以前不知道的东西。 主持人:那你对高一高二的学弟学妹们有什么话要说呢?
赵倩:我想说的是到达最后一次证明自己实力的机会之前,可能会遇到很多次的尝试、很多次的挫折,无论结果是怎样的,你都不可以放弃,你应该相信自己在最后一次可以证明自己的实力,无论如何都要走到最后一步,不要中途放弃。 主持人:谢谢。 赵倩:谢谢。
裘芝蓉,1988年生于新昌城关,新昌中学高三(4)班学生。在今年的高考中,她以644分的总成绩摘取了我省文科第一名的桂冠。昨日下午,记者在市区亚都大酒店见到了这个小姑娘:清秀的脸庞,机灵的眼睛,明显让人感觉到她的开朗与自信。裘芝蓉告诉记者,自己刚刚与北京大学招生办公室签下协议,决定就读北京大学。
获得了全省第一的好成绩,自己做梦都没想到。裘芝蓉告诉记者,之前,老师告诉她,以她的成绩在绍兴拿第一可能性很大;但全省第一,想都没想过。 “其实读书没有什么法宝。”裘芝蓉说,从小,她就特别喜欢看书,父母都在乡政府工作,特别忙,平时都是书本陪伴她,让她不觉得寂寞。在小学六年级以前,她已经看了好几遍的中国古典小说有四大名著。特别,喜欢的是《红楼梦》,每次看到有不同版本,都会用自己的零花钱去购买,如今,她的小书房里,就收有三个版本的《红楼梦》。
裘芝蓉的妈妈朱毓珍说女儿是“嗜书如命”。因为痴迷书本,小学还没毕业,女儿的眼睛就开始近视。为了保护女儿的视力,朱毓珍和丈夫开始逼迫女儿打乒乓球、下棋、吹笛子,但裘芝蓉却对这些不感兴趣,只要父母没看见,她又偷偷溜回房间看书。后来,裘爸爸不得不定下规矩,让女儿一天打1000下乒乓球,才能回房看书。
别的家长都想把自己孩子关在书房里看书,但朱毓珍夫妇却硬要把女儿拉出来看电视。尤其在初三中考前,朱毓珍给女儿规定:晚上8点之前,一定要停止看书,以保持清醒的头脑,确保第二天听课的精神状态。
裘芝蓉有个习惯,每个学期开学,只要教科书一发下来,她就会花几天时间把所有课本都看一遍,对课本的思路有一个整体了解。朱毓珍说,小时候,碰到课本上一些不懂的地方,蓉蓉总是会问妈妈,但她也回答不出来,就会叫蓉蓉自己查字典,慢慢地,裘芝蓉就养成了自己翻书找答案的好习惯。而老师在课堂上讲的东西,其实她早就已经学会了。
裘芝蓉说,建立一个正确的学习方法很重要。在她们班上,老师很重视引导学生的答题思路和答题技巧,因为考试的题目无法猜到,但只要有思路,任何考题都可以根据书本知识来解答。
《今日新昌》:“状元”村里出状元—记省高考文科“状元”陈昱嘉
新昌新闻网记者 杨玉墀 2009-06-25
2009年浙江省高考文科状元——陈昱嘉
在今年的高考中,新昌中学高三(4)班学生陈昱嘉以实考总分703分的优异成绩一举夺得省文科“状元”,吸引了无数关注教育的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赞许的目光。6月23日晚,记者如约来到南明街道状元二村陈昱嘉家,对这位“新科状元”进行了采访。
陈昱嘉今年只有19虚岁。据她父亲陈颖江介绍,陈昱嘉从小聪慧过人,记忆力特别强。陈昱嘉两三岁时,她父亲专门买来《365夜故事》等书籍,每天晚上给她讲一个故事,使她接受了良好的启蒙教育,同时养成了喜欢看书和爱究根问底的好习惯。在读小学四年级时,陈昱嘉写的一篇作文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在全班进行范读,她从此喜欢上了写作。她说,人是容易被埋没的,而表扬和奖励会让人变得卓越。正是家长和老师的精心培育,使陈昱嘉的慧根发芽成长。从实验小学到实验中学,陈昱嘉一直担任班级学习委员,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陈昱嘉说,她因为喜欢阅读,连续订了6年《语文报》,并把上面精彩的文章剪下来,编辑了好几本剪报本。她从初一开始参加县现场作文比赛,每次都获得一等奖。初二时,为准备参加市里的阅读知识竞赛,陈昱嘉一口气做了100多篇阅读题。通过高强度的自主训练,她似乎找到了把握文章主旨和答题思路的诀窍,产生了一种“一通百通”的入门感觉。
进入新昌中学后,优越的师资和良好的学习环境,为陈昱嘉提供了一个大显身手的舞台。在班主任老师张煜瑞的眼中,陈昱嘉是一个知识面特别广、思维独特的女孩,在学习上很有主见。陈昱嘉告诉记者,教材很重要。为夯实基础,掌握每一个知识点,她每门课都备有一本“纠错笔记”,对学过的知识随时进行复习巩固。她说,纠正一个错误往往比做10道题目的效果还要好。陈昱嘉经常自加压力,做作业时进行限时训练,慢慢地养成了注意力集中、学习效率高的习惯。别人很晚才能做完的作业,她几乎白天就能搞定,整个晚自修都可以用于整理读书笔记或看课外书了。
陈昱嘉说,她非常庆幸自己遇到了许多好老师。读初中时,她最讨厌背诵英语课文,可英语老师李苏英偏偏喜欢隔三差五地进行督查,因“祸”得福,使她打下了扎实的英语基础。读高二时,她的数学成绩并不冒尖,张煜瑞老师就帮她分析出错原因,进行个别辅导,然后自主整理归纳解题技巧和方法,构建知识网络,做到了心中有数。高考复习的关键阶段,张老师还选择难题让她攻克,并及时进行跟踪检查,使她受益匪浅。在高考中,她数学取得了147分的高分。 高中期间,陈昱嘉仍然担任着班级学习委员一职。她利用每天拿报刊的机会,如饥似渴地阅读课外读物。她特别喜欢看那些文史哲学类文章和思想深刻、文笔流畅的大家名作。午饭后,陈昱嘉总不忘来到学校报廊站上三五分钟,浏览一下国内外的时事要闻。她平时还喜欢上网、看电视,跟别人聊天,不但增长社会知识,同时使自己保持着超前、活跃的思维。在课业繁重的高中学习阶段,陈昱嘉担任新中越新文学社秘书长,开展了不少有意义的活动。她带头在省级以上正规刊物发表文章17篇,成为文学社中的“高产作家”。语文老师潘明红评价说:“陈昱嘉文字功底非常深厚,她写的东西基本上可以发表。”在绍兴市第七届“语文报杯”中学生现场作文比赛中,陈昱嘉一举夺得大赛最高奖——特等奖;今年1月参加全国第二届“我读鲁迅”征文比赛,她又获得优胜奖。她还多次荣获学校的一等奖学金和吕志涛院士奖学金。
对陈昱嘉来说,学习是一件美妙的事。她说,心情愉快是认真学习的前提,因此她非常注意给自己创造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做到每天快乐生活。陈昱嘉性格开朗,活泼健谈,和同学、老师的关系非常融洽。作为家里的独生子女,在学
习上父母极少给她压力。这些都促使她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取得优异的成绩。在谈及自己的学习体会时,陈昱嘉坦言,上课一定要专心听讲,课后要给自己留下充足的空间,这一点非常重要。避免上课走神的最好方法就是跟着老师的情绪走,该笑的时候就笑,该质疑的时候就质疑。她说,聪明者最懂得勤奋,学习上要“趁人之危”,把别人荒废掉的点滴时间都利用起来,这是拉开差距的最好机会。陈昱嘉主张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每天必须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中午要好好休息,特别是高考前夕一定要保持正常的生活规律,注重劳逸结合,张弛有度。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外表文静秀气的陈昱嘉出口成章,而且语速很快,思维相当敏捷。陈昱嘉说,她不喜欢幻想,因此对有着严谨、务实校风的清华大学情有独钟。她希望能在博大精深的清华园中找到一方属于自己的崭新天空,为实现心中的梦想而奋力搏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