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依托绘本开展幼儿园戏剧活动的实践研究

2024-03-09 来源:汇智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依托绘本开展幼儿园戏剧活动的实践研究

作者:贺海英 杨希文

来源:《教育家》2020年第03期

纵观当前的幼儿园戏剧教育,种类丰富、形式多样,但借助绘本展开其研究的活动较少。应用绘本时,对其功能、价值、用途等挖掘不够全面和准确。在日常教学中,教师戏剧教育观需要更新,戏剧教育的专业素养仍需完善,戏剧活动中往往会出现注重教授和模仿,注重戏剧表演的结果,忽略了幼儿过程体验和主体性发挥,无法给予幼儿自主表现与创造的机会。如何将绘本与戏剧结合,挖掘二者蕴含的教育价值?教师如何支持幼儿将绘本经验转化为戏剧游戏和表演活动?北京市东城区东华门幼儿园深入探究绘本与幼儿戏剧表演、幼儿发展之间的关系,促进了幼儿多元智能的发展。 绘本素材之于幼儿戏剧的独特价值

绘本作为戏剧的最佳素材,具有其他类型文学作品、影视作品所不具备的独特价值。一部绘本成为幼儿可用的、喜欢的戏剧素材,一方面来自绘本本身蕴含的教育价值,另一方面在转化成戏剧的过程中,绘本蕴含着师幼和同伴的大量互动。师幼通过选择、调整、创作等一系列过程,让绘本最终助力于戏剧、蕴含于戏剧、发展于戏剧。依托绘本开展幼儿园戏剧活动,具有一定的独特价值。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首先,绘本画面如戏剧“切片”,可助力幼儿戏剧完整呈现。适宜于表演的绘本往往内容上贴近幼儿生活,情节连贯完整、曲折有趣,语言通俗易懂,是一种静态的表现形式;而戏剧是个体在揣摩作品人物、情节等要素之后,对书面作品的一种个性化、立体化、动态化的诠释与表达。绘本中的每页画面都是作者表达故事情节和主旨的重点页,幼儿可以根据这些画面边阅读,边展开动作、表情等各方面的模仿与体验。绘本成为戏剧活动的“切片”,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感受作品的核心思想与情感内涵。绘本应用于戏剧,使幼儿的表演有所依托,不管是人物情绪、情节发展,还是戏剧活动的过程、结果,都能让幼儿得到完整、全方位的戏剧体验,这些体验与经历成为幼儿感知生活、探索世界的内在成长动力。例如绘本《我真想把妈妈藏起来》,幼儿反复细致地观察画面,发现小蚂蚁运送西瓜的方法并不一样。受到画面的启发后,幼儿不仅模仿画面中小蚂蚁的动作,还衍生出用手推、用后背顶等更多的动作想象。 其次,童话性语言、生动的故事内容给予幼儿更多“完型”的创作机会。绘本区别于故事书,最主要的特点便是图画不再作为文字的辅助工具,而是书的主体,且具有“表达、倾诉”的功能,有的绘本一个字都没有,却能让孩子乐在其中,“读”懂书中的“事”和“情”。在戏剧语言上,绘本的文字具有一定提示、引发作用,由于文字不是绘本的主体,所以幼儿需要在理解故事主旨的基础上进行对话、填充旁白,这一特点为幼儿的戏剧提供了更多创作和表达的机会。 再次,绘本内容张弛有度,给幼儿以充分的遐想空间。一般来说,适宜于表演的绘本人物塑造相对简单、浪漫且充满童趣,故事内容也常常适度留白,幼儿可以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有些绘本画面不能表现绘本的全部内涵,或者人物全部的动作、表情,这时候就需要孩子进行大胆的想象,添构细节,实现绘本由单一画面向完整情节的动态转换。例如绘本《十二生肖》中,幼儿在理解绘本内容后开展了戏剧尝试。教师选取几幅重点画面,引导幼儿进行两两角色的表演,在戏剧活动中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使两个生肖之间的对话和情节都得到“完型”与创编,最终形成了具有情节性、连贯性、生动性的戏剧活动。 绘本元素支持幼儿主动学习的价值

绘本人物为戏剧提供重要的角色依据。有些绘本中人物形象单一,性格特征明显,表情动作较夸张,人物关系简单。例如《好饿的毛毛虫》《母鸡萝丝去散步》等,这些形象的塑造为小中班幼儿表演提供了“原型”模仿与参考。幼儿可以通过观察角色表情、动作等进行模仿表演,体会角色有趣生动的一面。

绘本的情节(故事)为戏剧提供剧情的基础架构。绘本的情节或故事内容是绘本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为幼儿开展戏剧活动提供了丰富的“脚本”,助力幼儿表演的发生、发展和再创作的全过程。有些绘本的情节简单易懂、重复性强且充满趣味,例如《拔萝卜》《手套》《过猴山》等,小中班幼儿愿意反复听故事内容,也愿意表演“拔不动”“挤在手套里”或“模仿老爷爷”等动作。有些绘本情节充满起伏,有平静、高潮、转折,为幼儿的表演与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戏剧张力和情感体验、想象创作的情境。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绘本语言特点与“剧本”风格之间的关联。大多数绘本故事性较强,且具有生动的语言和对话,即使少字书或无字书,语言留白中也蕴含着相当强的故事性,易于幼儿理解,并能发展成戏剧对白。戏剧作品中不论喜剧、悲剧都蕴含各自的风格,而幼儿从绘本中获得的观感体验会直接作用到戏剧之中,在戏剧的环境、音乐和表达表现上得到呈现。

绘本背景成为戏剧活动天然的场景。对于幼儿园戏剧活动而言,背景创作是重要的一部分,幼儿通过参考绘本场景进行背景的绘画、制作等,进一步了解绘本内容,获得了审美体验。例如《谁偷了包子》等,其中远景、近景的变化,场景中的一些艺术手法就可以为幼儿创作使用。

绘本画面线索和细节丰富了幼儿的戏剧体验。很多优秀绘本作品除了主人公和情节主线外,还有多条线索和细节贯穿其中,幼儿相比成人往往能够更细心地捕捉到绘本细节,并从多角度去“读”作品。幼儿在戏剧活动中能够沿着多条线索、多个细节去增添新的对白和剧情,丰富和发展了戏剧体验。

绘本的主旨为解决戏剧冲突提供方向。幼儿通过戏剧表演动态地呈现了对绘本主旨的理解与延伸。绘本中情節的起伏成为建构戏剧冲突的重要依据。绘本主旨表达的是原作者对某种事物的理解,而幼儿把自己对绘本的理解天然地传导到戏剧之中,将作者的思想转化成戏剧表达,对绘本的主旨不断地深化和延伸,激发创造性思维。 依托绘本形成的戏剧模式探究

在开展幼儿戏剧活动中,依据幼儿兴趣,以班为单位衍生出了许多丰富而真实的活动,我们展开了依托绘本的戏剧活动教育价值和教育模式的探索。例如用思维导图分析绘本的教育价值,并将这些教育价值散点连线,助力戏剧主题性活动。又或者将绘本带入表演区,引发幼儿的游戏进而对绘本再创作等。在探究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几类我园依托绘本开展戏剧活动的模式。

从“旧绘本”到“新绘本”的戏剧游戏模式。在幼儿戏剧游戏中,“旧绘本”是游戏的基础题材。游戏伊始,幼儿从角色的体验到对感兴趣的情节反复游戏,都是幼儿依据绘本进行创造性和个性化的表达。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将绘本中的戏剧元素抽取出来成为游戏的主要素材。当幼儿逐步建立起“戏”的概念反复游戏时,就会对绘本内容进行图文之外的“完型”或添构。幼儿此时已经不再满足于依据绘本故事内容的游戏,开始尝试创造性地演绎出属于幼儿自己的绘本。如戏剧游戏案例——《神奇糖果店》。最初,教师仅仅围绕繪本素材,而在课题深入研究过程中,教师和研究者发现,戏剧活动的落脚点并不一定都是完整的戏剧表演。不同绘本中幼儿获得的戏剧体验必然是不同的,应该将游戏的主动权交给幼儿,观察幼儿在理解绘本和戏剧游戏时的兴趣点和困难点在哪里,进而开展戏剧活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经过一段时间的游戏和集体活动,师幼逐步形成了以“绘本新编”为创作目标的戏剧游戏。幼儿游戏的起始点落在对“旧绘本”的理解,而落脚点在于幼儿萌发的绘本新编,这是一个从“作者的绘本”到“儿童的绘本”的创作模式。在此期间,绘本不光是幼儿语言学习和戏剧游戏的依托,更是戏剧创作和文学创作的起点。幼儿在“动”的过程,也是一种有逻辑、有依据的戏剧创作过程,也需要幼儿结合生活经验,在对绘本具有充分理解基础上开展的从表演到记录的过程。这种过程使幼儿的生活与戏剧得到很好的互相滋养,也使幼儿的生活态度、逻辑思维能力和书写准备得到强有力的提高。

指向幼儿表演的综合性戏剧活动模式。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幼儿戏剧活动,我们发现:一类情节连贯起伏、具有很强故事性和表演性的绘本,幼儿在初次阅读时就能跟随绘本内容尝试表达、表现,这类绘本就是适宜幼儿进行表演的戏剧素材。在活动中,幼儿园将这类绘本与戏剧元素结合,让幼儿开展了丰富的实践。除了挖掘其“剧”的表演价值,还将重点落在“成剧”过程中蕴含的多样教育。

在活动案例——绘本剧表演《老鼠嫁女》中,师幼将具有民间神话故事风味的绘本,通过改编、创造与演绎,最后形成了一部完整的剧目,登台演出。幼儿经过这样的“历练”,获得了戏剧游戏所达不到的完整戏剧体验与锻炼。绘本落在表演之中的价值不仅表现在理解、创编中提升幼儿表达、想象与创作能力,最重要的价值在于体会团队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在于幼儿通过努力获得的自信心与成就感。

依托绘本开展幼儿园戏剧活动是语言经验、社会经验与表演经验的整合,是幼儿成长、完成自我体悟的一种方式,是教师打开自我、开阔教育视野、提升专业化成长的有效方式。对于依托绘本开展的幼儿园戏剧活动的模式,园所依旧处于不断探索之中,其中,对于幼儿创造性戏剧表演和在行动研究中不断修改的园所戏剧课程目标体系等研究还在继续推进。

(作者单位:北京市东城区东华门幼儿园,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十三五”校本专项课题《依托绘本开展幼儿园戏剧活动的实践研究》的成果,课题批准号:CBDB18110) 责任编辑:王妍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