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 数一数
教学目标:
1、在非常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初步了解儿童认数、数数情况。
2、通过观察等探求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数感,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合学生体验与人合作、交流物快乐,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其对人对物的爱的情感,初步培养学生会听、会说、会补充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拿出一封一份礼物————金龟子的信,让学生随着美丽的画面和动听的音乐听信: 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好,从今天开始,你们将成为一名真正的小学生了,在学校里,你们将会在老师的带领下,学到许许多多有用的知识,学会许多的本领,会面为一个对社会有着巨大贡献的人,你们高兴吗?趣味数学书里都是一些有趣的游戏和活动,充满了神奇,学好数学非常有用,它可以帮助你解决一些你生活中的困难,你们想学习数学吗?那么,从现在开始,你们的数学老师将会把你们带进数学的王国里,让你们学好数学,用好数学,到那时,你们一定会成为一名出色的小学生的,你们有信心吗?
认真观察,小组讨论,了解数数情况;用实物投影仪出示书中画面。 1、这是什么地方?你认为它美丽吗?
2、请你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图上的物体分别有多少?(先小组讨论,互相说,教师深入
1 / 30
到小组里了解情况,并且在个别组里探讨数数规律,然后再请小朋友说)
3、评价:你认为你们组有什么优点,别的组呢? 二、操作感知,及时强化
1、数周围的实物(可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数一数学校里的事物各有多少) 2、数字卡片 3、按方位数数 4、开放性练习
猜一猜,想一想、说一说,验一验 手里最多能拿几根粉笔? 盘子里最多能放几个苹果? 笔筒里最多能放几支笔? NO:2 比一比 教学目标:
1、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使学生体会到长和短也是相对的,进一步建立比较的意识。在比较的过程中,差别比较明显的,可以直接感知得到结论,差别不明显的,就要利用数量进行刻画,再比较。
3、学生在不同的解题策略过程中,选择自己认这最为适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
2 / 30
一、情境导入
(1)问:你喜欢《神探柯南》中柯南吗?柯南抓坏人可能干呢,为什么呢?因为他观察事物非常仔细,细小的差别也能看出来。今天我们就学习他这种细致入微的观察精神,看谁观察最仔细! 二、主动探究
1、活动之一
老师拿出二根长短不同的绳子,请学生认真观察: 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你能用一句话完整的话来描述它们呢? 2、活动之二
A: 教师拿出二根长短不同的尺子,请小朋友比一比,看一看谁比谁长,谁比谁短?
B:请每个小朋友拿出一支铅笔,然后比一比,看一看,谁比谁长,谁比谁短?(同桌互相说) 3、活动之三
师:请每个小朋友拿出自己的两只小手比一比,看一看你又发现了什么? 板书:一样长 4、活动之四
1、教师任意指二名高矮不同的学生上台比高矮,并请小朋友说一说:谁高,谁矮?
2、老师再往旁边一站:这时问同学:这时又是谁高,谁矮呢?我们三个人,谁最高,谁最矮?
3 / 30
(学生随意回答)
教师小结:高矮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5、活动之五 1、比较谁喝的多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二瓶饮料,我要请二个小朋友来喝,谁想来?
先请大家比较它们的多少,然后让两个小朋友背对着大家喝,然后问其中一个小朋友: (1)你认为自己与他相比,谁喝的多?其他朋友有什么看法? (2)小组讨论:想一想,到底是谁喝得多?为什么? 教师小结:能从剩下的水比较出谁喝得多,真了不起! 三、独立思考:(学生评价)
A:让两个学生上台比较高矮(故意让其中一个学生踮着脚)学生马上会叫:“不公平”。师:为什么不公平?让学生明白:事物比较,要在同一起点上。
B:完成书中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看一看有谁能得到一张小笑脸。 1、自我评价。 2、学生互评 3、全班进行评价。 NO:3 认识立体图形
4 / 30
教学要求: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 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和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这几种弄清形状的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一、设疑激情
1、说学具:
1)师:同学们,瞧谁来了?(出示课件:带音乐的机器人)
2)生:对!机器人想和我们共同学习,还给每个小组的小朋友带来了一篮礼物,想知道有什么礼物吗?赶快打开看看,你认识什么,就给组里的小朋友说什么,每个人都说说。(学生以组为单位说出礼物名称)
3)汇报:哪个勇敢的小朋友能大声说说你们的礼物?
其他小朋友仔细听,看看你们有不同的吗?(组内小朋友轮流说学具)
2、提要求:这么多学具中,你们能把“相同的”放在一起吗?四个小朋友共同试试看。 二、操作感知
A:分―――提示概念
1)活动:按教师提的要求,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
5 / 30
2)汇报:哪个聪明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
师:他们是这样分的,和你们一样吗?(其他同学进行补充) 3)揭示概念
师:每种物体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你知道是什么吗?
教师根据学生所说在电脑分出的各类实物中出示名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 4)活动
教师板书:球 问:请你高高举起球,互相看看拿拿对了吗?放回学具篮中,依次出现:圆柱、正方体、长方体(长方体不放回篮中)
B:摸―――感知长方体 a:感知长方体
(1)活动: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摸一摸你们手中的长方体,把你看到的、摸到的长方体先和组里的小朋友说一说。
(2)汇报:
师:谁能用最大的声音大家,你现在觉得长方体是什么样子?你是怎么感觉到的?(学生口答) b:感知正方体、圆柱、球
①活动: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体,现在你还想认识什么的物体,就拿出来看一看,摸 一摸,再给同组的小朋友说说心中的感受。
②汇报:学生仿照长方体的汇报,依次说:
6 / 30
正方体:方方的,6个面,棱,顶点,不能滚动 圆柱:上下一样粗,圆的,能滚动 球 :光光的,能滚动
学生每汇报完一种物体的特征,老师:请不是拿这种物体的小朋友赶快找一个看一看,摸一摸,看一看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
c:比较 ①电脑出示图
师:看了叮当带来的这幅图: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大家吗? (学生讨论) ②电脑出示圆和球的滚动图
师:圆柱和球能滚动,但它们滚动的一样吗? d:形成表象
师:去掉长方体的花外衣,你还认识它吗?(电脑依次演示,将实物抽象成几何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师: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想一想,长方体………(依次分四种图形)一样吗?
e:出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物体(板书:认识物体)它们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f:联系实际说一说在你身边哪些物体的形状是这样的。 三、活动
7 / 30
1、数一数(电脑出示)
数一数刚才的机器人分别用了多少个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学生可以独立地数,也可以自由组合)
2、搭学具
(1)活动:看看你们组的学具,说说准备搭个什么?然后再分工,由谁来搭,谁来传递,谁来讲解。讨论好了,就用你们的、智慧和灵巧的双手开始工作吧!(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
(2)各小组汇报: 四: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不仅认识了各种形状的物体,还用它们装扮了我们的生活。 NO:4 分类(单一标准)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观察商场实物的摆放情况,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通过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 2、通过分一分、看一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4、让学生体会到生活处处有数学。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探求新知 1、感知分类
8 / 30
电脑出示:(商场外景——商场物品近景——-商场物品远景),让学生认真观察 问: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通过看录象,使学生明确商场物品有很多种。引导学生说出,商场是把一样的东西放到了一起。 2、明确分类
(1)电脑出示:商场物品近镜头(文具柜台第一层是文具盒;第二层是练习本;第三层是笔。一位售货员正在往柜台里分类摆放文具)
问: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阿姨是把一样的东西放到了一起。
师:像这样把一样的东西放到了一起就叫分类。(板书课题) (2)猜一猜
继续观看电脑从而猜测阿姨拿的物品会放到哪一层,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要把同一类的物品放在一起。
二、巩固发展,体验分类
1、摆一摆
出示商品柜台,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把相应的物品分类摆放在柜台里。学生汇报物品是如何摆放的,教师指明分类的必要性------通过分类使每种物品看得更清楚了,也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许多方便。
2、完成“做一做”
9 / 30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类活动。
(2)小组活动,组内互相交流是怎样分的,体验分类的方法,通过分一分的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分类的作用。
(3)汇报交流 教师注意不同的分法。
3、完成趣味数学书的第1-------3题
(1)第1题,启发学生在书上圈一圈,并说一说是怎样圈的,为什么这样圈?
(2)第2题,指导学生独立完成。评价时,将学生的用品展示出来。启发说出:4辆车是同一类的。
(3)第3题,教师说明题意,学生互相交流,使学生明确其中一个与其他三个是不同类。 4、补充练习
每组一袋物品明确要求:先讨论一下应该怎样分,哪能一组分得又对又快又准备。然后汇报说明。 NO:5 分类(不同的标准) 教学要求:
1、通过学习,让学生选择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掌握分类的方法,初步感知不同标准分类的多样性。
2、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互相学习、合作交流能力。并在课堂中指导学生如何尊重他人意见等与人合作交流的方法。
3、采用小组之间互评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判断力和审美观。
10 / 30
4、让学生体裁会到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分类,处处有数学,并养成有条有理的生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学生每6---7个人一组围坐在一起,并在中间乱七八糟地堆放着各种杂物,让学生感受到教室里的杂乱,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揭示课题
问:(1)小朋友们,在我们这羊教室里堆放了好多东西,你们都看见了有哪能些东西? (2)这些东西这样放在教室里,好不好?为什么?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师:今天,我们就来当一回小管家,把这些东西收拾、整理、分类摆放好。 板书:小管家 (学生齐读课题)
问:你知道管家是做什么的吗?
师:今天我们就来开展“最佳小管家”的比赛,看看哪能个小组的同学最能干,能把东西收拾得最快、最整齐、最美观。 二、新授
1、整理教室(复习单一分类)
以小组为单位,先把杂的进行整体划分。
师:同学们,这么多东西要收拾,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我们大家一起来分,好不好?请你们讨论一下我们6个小组如何分工才好?
11 / 30
(每个组选择一种物品) 师问:
(1)我们全班一哄而上来收拾东西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2)我们怎样才能避免这种不安全的现象呢? (学生有序的来捡走本组选中的物品)
(3)现在和刚才比,你们觉得有什么不同?你喜欢什么样的教室? 2、整理桌面的东西(不同的标准分类)
师:(1)一大堆杂物经过大家的努力,已经分类放在了每组的桌面上了,想一想,这样就算收拾好了吗?
(2)你们能把它们收拾得更整齐、更合理,更便于我们在生活中使用它们吗? (学生操作,学习小组汇报) (3)你们小组是怎么收拾的? (4)这样收拾有什么好处?
师:同学们桌面上的东西经过这样一整理,既美观又便于我们找东西了,真好。对刚才同学们的整理,你认为哪能一组整理的最好?可以当选“小管家”的称号?你们对别人的整理还有什么看法和建议吗?
(学生提出建议,师问被提建议的组是否接受这个建议?) (5)老师想请一位能干的同学们帮助他们,谁来?
12 / 30
师:请大家想一想你们手中的东西,除了像这样分一外,还能怎么分?请你们试一试 (学生操作,教师指导)
每一组学生重新汇报后,学生互评哪一组好,好在哪里。 三、活动
问:想一想,你们组里的人可以按什么样的标准进行分类? 学生活动,教师指导,然后学生汇报情况。 问:(1)你们是按什么样的标准进行分类? (2)还有哪一组也是这样分的? (3)你们在生活中见过这样分的吗? 四、小结
问:(1)今天,你们学会了什么本领? (2)平时,在什么地方看过、接触过分类? (学生自由发言) 五、布置课外活动
1、请小朋友利用今天学到的本领做一次小管家,把自己的书包、书柜、衣柜事理好。
2、主同学们设想一下,如果你是当地的某大超市、商场的设计家或管理人员,你将怎么摆放物品和划分商场呢?
13 / 30
NO:6 数学乐园 教学要求:
1.通过生动有趣的“数学乐园”的活动,使学生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进一步巩固10以内的加、减法,充分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练习,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培养数学意识。
2.通过走数字迷宫,使学生经历多角度、多途径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从中感受同一问题答案的多样性。
3.以“小小邮递员”游戏,主要使学生经历根据答案选择算式的过程,从中感受与人合作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愉快。
4.数学投掷游戏。主要渗透统计思想。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不确定性。 一、导入
谈话:同学们,前一段我们已经学习了10以内数的有关知识,今天老师想带大家到数学乐园去玩一玩,你们想不想去?(想)不过老师需要从中选出三个小助手,谁愿意?(挑人)好了,咱们出发吧! 二、介绍游戏规则
1.出示“数字迷宫”图。(课件:“数字迷宫”彩虹图。)
这个数字迷宫图是通往数学乐园的必经之路。走出迷宫的规则是:按照从1~9的顺序走,而且必须是相邻的两个数字。迷宫分左右两个出口,分别通往两个游戏去,顺利通过的同学可得到一张精美的门票。(出口处有两个同学发票。)走错的需停下,回答一道口算题,再继续往前走
2.介绍“对口令”的游戏规则。(课件)
14 / 30
这个游戏是以击鼓传花的形式来完成。小队长拿出一张写有数字的卡片说:“我说几,”铃鼓传给另一个同学,这个同学说:“我对几。”再把铃鼓传给下一个同学说:“几和几组成几。”依次类推往下传。如果有说错或重复的,小队长要他给大家表演个节目,再往下继续进行。
3.介绍“投掷游戏”的方法。(出示课件。)
首先小队长从参加活动的同学中选出两名记分员和三个拾球的同学,并将剩余人员分成两组排好队进行投掷。(红星队与红花队)边投边记录,每进一个球,就用磁性黑板上贴上相应的标志。最后根据进求的多少,决定胜负。
4.小小邮递员。
小队长在参加此项活动的人员中,选出2个检信员和2名监督员,将其余同学分成两组进行比赛。每人拿一封信。小队长一声令下,两队同学同时跳方格,每跳一格,就用前一格算式的得数与下一格相加或相减,边跳边说。跳完后将投入与其信中得数相同的信箱中,无法报到的“信”可以投进没有编码的信箱中。优胜队,每人可得到一面小红旗。
NO:7 找规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一些简单的、有规律的排列,并能运用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2.通过找一找、说一说,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摆一摆、插一插,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初步的应用意识。 4.通过涂一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创新意识。 教学过程:
15 / 30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元旦的时候,每个班都布置得漂漂亮亮的,瞧,这个班的小朋友把自己的教室装扮的多漂亮呀!他们正在欢快的跳舞呢!
请你们仔细看一看,画面上都有些什么?(彩旗、小花、灯笼、小朋友……) 你们看到的彩旗、小花、灯笼和小朋友都是按一定顺序排列的。 1.谁想说一说,彩旗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后面一个应是什么颜色?
2.小花又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后面一个应是什么颜色?(它是按照一朵绿、一朵红的顺序排下去的。)
3.仔细看一看最后一个灯笼应是什么颜色?你是怎样想的? 4.小朋友又是怎样排列的?最后一个应是男同学还是女同学?
师小结:像彩旗、小花、灯笼、小朋友这样按一定顺序排下去,我们又叫做有规律的排列,物体的排列规律有很多种,需要小朋友们去仔细观察才能发现它。这节课我们就学习“找规律”的知识。(出示课题。) 二、探索实践,学习新知
星期天,小兔和小鸟也在玩找规律的游戏,你们想不想知道它们是怎样玩的?那么我们就一起去看看吧。
1.摆一摆。 (1)小兔摆。
16 / 30
小兔正在摆正方体和圆柱,后面一个摆不出来了,谁来教它摆?你是怎么想的?(前面是一个正方体一个圆柱……)
哦,原来他是先找出前面的排列规律,再根据这个规律来摆的,这种方法非常好。 (2)小鸟摆。
小鸟也在摆,它是按什么规律摆的?后面两个应摆什么?谁想的规律和他不一样? 2.想一想。
下面我们再看一看小兔是怎样涂的,原来它已经涂好了一部分,剩下的想请你们回答。后面的图形该涂什么颜色?
刚才我们和小兔、小鸟玩得很好,也学到了一些找规律的知识,下面我们就自己来玩一玩吧。这儿有一些方块,你们先看老师是怎样摆的。
(1)师教摆:第一次摆几个,第二次摆几个,第三次摆几个,第四次呢?谁愿上来接着摆下去。(注意从学生方向左起摆。)
(2)学生自己摆。谁能按照和老师不一样的规律摆?(请2个摆的快的、有特色的同学上去摆。) (3)有摆的规律和他不一样的吗?摆好后两人互相说一说,你是按什么规律摆的。再前后左右看一看,他们是按什么规律摆的。
4)收拾好方块,放到抽屉里。 三、联系实际,巩固新知
1.找一找。
小朋友们真聪明,都会按规律摆,生活中也有一些东西是有规律的。
17 / 30
(1)找生活中的规律。 出示弹子棋:它有什么规律?
出示跳绳:请你仔细看一看,这个跳绳有什么规律? 出示镖靶:这是镖靶,在这上面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请你找一找。
①你的周围有没有什么是按规律排的?
②小朋友们想一想,你还在什么地方或什么东西上看见过有规律的排列?
师:生活中这么多东西都有规律,小朋友们平时要多留心观察,还会发现更多有规律的东西呢! (2)找规律。下面我们再来看大屏幕上的图形,找一找它们都有什么规律? ①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②老师把它变了一下,这又有什么规律呢?
③老师把它又变了一下,变成了什么形状?(圆形)这些图片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
师:在这个圆形的排列里,除了你们刚才说的两种规律外,还有一些规律;有兴趣的话回家找一找,把你发现的规律说给老师听。
2.插一插。
刚才小朋友们都爱动脑筋,发言也很积极。找出了很多很多的规律,你们真棒!下面老师想请你们用刚才学到的本领,做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学校举行运动会开幕式,要在操场上插彩旗,想请你们来帮忙。
18 / 30
(1)学生分组活动,插彩旗。 (2)师评讲。 四、全课小结
这一节课同学们通过摆一摆、找一找、插一插、等活动学习了找规律的知识,你们学的都很好。找规律的知识还有很多,以后我们再接着学。
NO:8 有趣的推理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 2.初步形成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今天,赵老师带来了两位你们非常喜欢的朋友,你们看他们是谁?奥特曼、皮卡丘。 2、喜欢吗?可要把它们记住了。好,赵老师把它们藏起来,下面我们来玩猜一猜的游戏,如果老师的右手拿的是皮卡丘,那么左手拿的会是什么呢?
3、猜得真快,如果老师的左手拿的不是皮卡丘,那么右手拿的会是什么? 4、如果老师的右手拿的不是奥特曼,那么左手拿的会是什么?
19 / 30
5、你们太厉害了,不行,再增加一个蜡笔小新,看你们还能不能猜得出来。 老师的左手拿的是蜡笔小新,我的右手肯定有东西,猜一猜会是什么? 二、讲授新知
小朋友猜得真棒,还想不想猜?
要想猜,我们首先要学会猜的方法,掌握了猜的方法,就更有趣了。下面请看屏幕,大家可要仔细听。
出示图片1:
(1)请四人一小组讨论,小丽拿着什么书?并把你们的想法在组内说一说。 你是怎么想的,能告诉大家吗? (2)出示图片2
三种书──语文书、数学书、社会书。
小朋友自己动脑设计一组像刚才的对话,并分析,也可以四人小组一起设计。 2.游戏。
师:我们也来学他们这样玩猜一猜的游戏,下面每四人一小组,一个人猜,另三个人各拿一样东西,其中两个小朋友说出像刚才小红、小刚等人那样的话,然后猜的小朋友说出另外一个人拿的是什么。好,游戏开始。看哪个小组合作得最好。
各小组玩得很好,老师想请一些小组上来表演,哪个小组愿意上来? 四、总结
20 / 30
师:只要我们掌握了游戏的规则和方法,就可以解决生活中许许多多的数学问题,我们要加油喔! NO:9重叠问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集合的思想。 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课前调查
提问:课余时间,同学们喜欢参加什么体育活动?(各自说:跑步,跳绳,打球……)
2.师:刚才同学们都说了自己喜欢的体育活动,今天我也带来了三(1)班喜欢跳绳和跑步的同学名单。(出示课件一)
提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能从中获取哪些信息?(喜欢跳绳的有8人,喜欢跑步的有9人,有3人既喜欢跳绳,又喜欢跑步)。还有呢?(让学生说出)喜欢跳绳和跑步的同学一共有多少人?
(让学生说这个问题:有的说一共有17人,还有的说一共有14人)
接着提问:喜欢跳绳和喜欢跑步的同学到底有多少人呢?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数学广角,去解决这个问题。 二、新授
21 / 30
1.师:刚才同学们对这个问题产生了不同的意见。(指着黑板上的问题)那么,我们能不能借助图、表以及你喜欢的其他方式,把这份名单再整理一下。要让我们很清楚地看出喜欢跳绳的、喜欢跑步的,这两种活动都喜欢的是哪些同学。
2.画图、表。
(1)先自己想一想,再和小组的同伴们交流一下。 (2)小组讨论:说一说打算用什么方案。 (3)动手在空白纸上画出方案。
(4)小组代表汇报各自的方案,展示并介绍方案。
提问:看了这组同学的方案,你有什么想法?有什么问题要问的?
师:现在同学们展示了很多不同的方案,看来用图采表示这份名单,确实很清楚。(指着集合圈图)通常我们就用这种图来表示,同学们请看!(出示课件二,边演示边讲解)这个图表示喜欢跳绳的,这个图表示跑步的。(指着两个圈的交叉部分)
问:中间这部分表示什么?(表示既喜欢跳绳又喜欢跑步的同学。) 3.讲列式计算
师:现在喜欢跳绳和跑步的同学一共有多少人呢?你会列式计算吗?(在画图纸上列式计算) 4.小结
师:大家用了不同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这道题目的答案是14人。 三、巩固练习
22 / 30
1.(出示图片)师:象这类教学问题在我们生恬中常常出现。 瞧:贝贝一家人去看电影就碰到了这样的问题。
谁来说说这是为什么?怎样列式计算?(2+2-1=3人) 2.出示四条信息,提出问题,再列式计算。
师:前段日子一(2)班还组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咱们先看看,他们开展了什么活动?(参观军营,摘草莓)
(1)有7名同学参观了军营; (2)有17名同学去摘草莓; (3)有4名同学两项活动都参加了;
(4)有2名同学因病请假,两项活动都没有参加; 学生汇报,提出什么问题,如何列式计算? 四、全课小结
NO:10 方向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路线;
3、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教学设计
23 / 30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导入:谁能向老师介绍一下你的家乡有哪些风景名胜?
2、同学们介绍得真好,老师也觉得这些地方真是太美了,那么请你指给老师看看它在湖州市的哪个方向?如吗?
3、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有关位置和方向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活动体验,学习新知
(一)辨别方向
1、学生介绍辨别方向的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你会辨别方向吗?你是怎么辨别的?请把你的好办法和同学交流交流。(教师适时点拨,并及时鼓励)
2、学生介绍现场情况
同学们认识了东、南、西、北,又自己体验了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现在,谁能用上这些方位词介绍我们这个教室的情况呢?
3、游戏
(1)老师说,学生做 (2)学生自己想问题 (3)指名到台前做动作 4、引导发现
24 / 30
通过上面的学习活动,对于这四个方向,你发现了什么? (二)体验方位的相对性
1、现在,老师来到同学们中间,请大家认真观察我在你们组的什么方向? 2、你发现了什么?
3、对了,方向总是以一个地方为标准相比较而确定的,以不同的标准相比较,就有不同的方向。如果以我们现在上课的地方为中心,谁能说说它的东、南、西、北各有什么建筑?
(三)制作平面图
1、小组合作,在一张长方形纸上摆出平面图来,提示学生摆的时候先确定方向,再摆出建筑物,摆后交流讨论各自的摆法。
2、出示中国地图,你看到了什么?说说家乡及北京首都在祖国的什么方向 NO:11 可能性 目标:
1、认识目标: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通过实验操作、分析推理直到事件的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结合具体情境或生活中的某些现象,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性的结果。
2、技能目标:结合具体情境,能够对某些事件进行探索、推理、发现规律。对一些事件的可能性进行描述,并和同伴交换想法。
3、情感目标:获得一些初步的实践活动经验,并在和同伴的合作交流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过程:
25 / 30
一、 激趣,导入新知。
1、听过阿凡提的吧,聪明的阿凡提专门为老百姓出谋划策,打抱不平,受到老百姓的喜爱,遭到地主恶霸的愤恨。有一天,地主把阿凡提告上了公堂,说他偷了地主家的财宝。正在争执不下的时候,判官让阿凡提来抓阄,有两张字条,一张写着生,一张写着死,抓到哪张定生死。这样的阿凡提会怎么样?(可能生 可能死)
像这样在不确定的情况下,我们可用“可能”或“不一定”来描述。
本来抓阄是比较公平的,不一定抓到哪张。但是地主和判官串通一气,动了坏脑筋,两张字条都写了死字,这样阿凡提又会怎样?(一定得死)
像这样不管选哪张都是死,就是在确定了的情况下,我们用“一定”来描述。
故事的结局,你已经猜到了吧,阿凡提把其中一张字条吞了下去。聪明的阿凡提凭着智慧战胜了地主和判官。
2、引入课题
事实上,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些事情是确定的,他们一定会发生或不可能发生;有些事情是不能肯定的,他们不可能发生,也有可能不发生。这就是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板书:可能性) 二、活动体验,深入研究。
那么哪些事情一定会发生,哪些事情不可能发生,哪些事情可能会发生吗?这里有什么规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找一找其中的规律。
㈠黑白配
同桌两人一起来玩来黑白配的游戏,看看会出现哪几种不同的情况
26 / 30
㈡摸球游戏
1、任意摸一个,一定是红球
师演示连续三次都是红球,再摸一次,猜一猜会是什么球?倒出看全是红球。让你摸一次,会是什么球?肯定吗?(一定 不可能)?
2、任意摸一个,不可能是红球
在一个只有黄球和蓝球的袋子里,能摸出红球来吗?(不可能)如果再任意摸一次,你认为会摸出什么颜色的球?(可能)
3、任意摸一个可能是红球
在一个有红球和黄球的袋子里,任意摸一个,会摸到红球吗?(可能) 在三个袋子里任意摸一个球,一定是黄球吗?把你的意见和同桌交流一下。 4、摸球探新知,悟概率
你想自己动手摸一摸吗?老师希望同学们在摸球活动中能有新的发现。 ⑴法动规则:
① 小组合作,按顺序每人摸三次球,摸球时不能偷看,其他同学猜猜会摸到什么球? ② 每次摸完球后再放回袋子里,组长把袋子里的球摇均匀,再让别的同学摸球。 ③ 记录员在记录单上,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分别摸到了几次黑球,几次白球。 ④ 组长负责纪律,组员遵守纪律。 ⑵4人小组分工有序活动
27 / 30
记录单 第( )组
记录员( )
黑球摸到了( )次,白球摸到( )次。 ▲黑球有( )个,白球有( )个。
⑶记录员在全班的统计表上填写摸球次数记录结果
⑷根据这些结果,请同学大胆的预测一下,你们组袋子里的黑球多,还是白球多??
⑸这都是你们猜测的,是否准确呢?请把袋子里的球全部倒出来看一看,有多少个黑球,有多少个白球,再把个数记录下来。
⑹各组汇报球的个数,教师填写全班统计表。
⑺我们一起认真的观察这些记录结果,到底袋子里球的个数和摸到的次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请同学先独立思考、再和同伴之间交流一下,说说自己的发现。(数量多 可能性大)
① 袋子里装10颗红球,任你摸一颗,结果怎么样?
② 再放入3颗蓝球,任意拿一颗,结果怎么样?谁的可能大? ③ 要是摸到蓝球的可能性大些,你有什么好方法? ④ 如果再放1颗白球,拿到它的可能性有多大? ⑤ 如果拿到它了,你知道这是一种什么现象吗?(偶然) ⑥ 学生摸球验证
⑦ 举例生活中的偶然发生的现象,再举例生活中经常发生的现象。
28 / 30
三、联系生活,内化提高
1、用“一定”、“不一定”、“经常”、“可能”、“不可能”等词语说说下面的情况。 ①亮亮和东东下棋谁会赢?
②明天妈妈要买彩票,妈妈会中奖吗? ③今天下小雨,明天还会下雨吗? ④冬天过去就是夏天了吗?
⑤杭州、海南、哈尔滨的冬天会下雪吗?
⑥用“一定”、“偶然”、“经常”、“不可能”等词语说说生活中的一些事。 四、评价
NO:11 掷一掷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2.使学生学会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3.使学生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是不同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进行比较。 二、活动过程:
以连环画的形式来展示活动的过程。
29 / 30
(一) 示范游戏
1.体验确定现象与不确定现象,列举所有可能的结果。(运用组合的知识,判断哪些和不可能出现,哪些和可能出现。)
2.教师提出游戏规则,学生猜想结果。11个可能结果中教师选5个,学生选6个,学生错误地认为赢的可能性比教师大。
3.开始游戏。学生总是输,产生认知冲突,从而引起进一步探索的欲望。 (二)小组内游戏,探索结论。
通过小组内游戏的方式,进行实验,利用统计的方式呈现实验的结果,初步探索教师总能赢的原因。要引导学生在实验的结果中寻找统计学上的规律。
(三)理论验证
通过组合的理论来验证实验的结果。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进行组合,让学生探讨每个“和”所包含的组合情况的多少与这个“和”出现的次数之间的关系。 四、师生共同小结本次活动。
本次活动通过让学生猜想、实验、验证等过程,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自主探索,解决问题,既发展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0 / 3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