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XX 造福子孙
XX镇位于XX市中部,幅员579平方公里,辖14个行政村、33个自然屯,总人口2万,耕地面积17.59万亩。XX河流域(XX镇境内)堤防长3.1公里,流长19.16公里,保护人口0.8万人。境内共11条支流,流长107.14公里。以上河段构成XX镇镇村两级实施“河长制”工作的河流管理体系。
一、高起点严要求,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为落实“河长制”工作,我镇组建了由镇领导班子、村书记、村主任组成的镇村两级河长,建立镇村两级河长机制,并与村级河长签定责任状,压实工作责任。建立逢五巡河机制,把每月5日、15日、25日作为镇村级河长巡查日,通过巡河查遗补漏,确保工作落实到位。开展定期巡查和随机巡查,建立巡查机制,全镇构建起了“两级河长、逢五巡河、定期巡查”三项工作机制,压实压靠了镇村两级河长职责。2018年,我镇两级河长共对重点河段巡河和随机检查80余次,有效地推动了河长制工作的落实。
二、强督导促整改,合力构建长效机制
一是坚持问题导向,把督导检查作为推进工作有力抓手。镇村两级河长经常深入辖区内重点河段内进行巡查,对巡河中发现的问题,责成相关部门及时整改,确保检查无遗漏、问题无疏漏、整改无纰漏。今年春季巡查时,发现XX河新引道桥河道於积严重,影响汛期泄洪,及时组织人力和机械清理并疏通河道,确保汛期河水通畅。对XX河粮台堤段居民生活
- 1 -
垃圾随意倾倒问题,在加大宣传力度的同时,组织城管部门现场办公,落实了专人管护、设立监控监管的机制,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坚持问责问效、不殉私情。对在巡查中发现的XX河段、XX河段存在的问题建立问题整改台账,并制定整改措施。二是坚持合力共管,建立长效管护机制。我镇建立“村级河长+党员干部+专职巡河保洁员+群众”的全民参与长效管护体系。组织机关干部、村干部、党员群众500余人次义务清河,对各分管河段进行了2次集中清理,各村不定期开展清理活动30余次,清理河道54处、垃圾2100多立方米。将巡河管护与脱贫工作结合起来,吸纳23名贫困人员为巡河员和生态管护员,不定期巡查和监督生态环境,使巡河监管成为常态化工作,杜绝随意倾倒垃圾等造成河道污染现象发生。将清理后的河段管护责任落实到镇村两级河长和村干部身上,建立责任追究制,对再次出现河道垃圾由个人负责清理,镇村级河长和村干部管护责任意识明显提升。
三、抓创新重实效,筑牢生态治理机制
为进一步落实“河长制”工作,强化治水责任,完善长效机制,我镇制定出台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和工作制度,镇村河长认真履职,巡河、护河工作全面开展。我镇结合镇村实际,创新地提出三项措施进行综合治理。在居民经常倾倒垃圾和易受牲畜侵害的河段设立铁蒺藜围栏2500余延长米,起到了保洁护岸、维持生态的作用,为次生护岸柳提供了良好生长环境。在难以人为管理的重要河段安装监控设备8处、16个摄像头,通过手机APP直接监控河道,发挥了良好的震慑和追溯作用,有效地治理了随意倾倒垃圾、人为破坏护岸柳的不良现象发生。加强插柳护岸生态治理,对适合的河段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方式,采取外栽杨内插柳方式栽植7.6万余株树木进行护岸护堤。并在重点河岸设立宣传牌24块,加大宣传力度。同时,在全镇大型集中治理活动中,我镇提出要以“无非法排污、无成片漂浮、无明显黑臭、无行洪阻碍、无违章建筑”为目标,集中开展“五清”(清污、清漂、清淤、清障、清违)行动。提倡建设农业“三减”示范基地,提高农资废弃物综合利用,针对农药瓶随意
- 2 -
丢弃,化肥、农药用量过多的问题,设立农药瓶回收点等措施,全镇农业面源污染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通过建立长效管护机制和生态治理,镇内辖区的河道水质有了明显改善,河道清洁干净,“岸更绿、水更清、景更美”的生态河道逐渐显现。
现在,徒步在XX河堤景观带上,两岸再也看不到白色污染和堆积如山的垃圾。一眼望去,清澈的河水滚滚东流,富有青草气息的空气扑面而来。清晨,迎头朝阳欣赏着粮台山美景;傍晚,漫步路灯闪烁的人行栈道上,呼吸着河水散发出的清新,这里已经成为群众休闲健身好去处。
- 3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