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唯识学的思想、历史与文献

2022-10-19 来源:汇智旅游网
社科经纬

唯识学的思想、历史与文献

李志璋

(中山大学哲学系,广州510275)

2018年11月30日~12月2日,第二届东方唯体空,而是以识境二现湮灭的方式证悟的离二取的识学国际研讨会暨第二届年会在中山大学举行。本

甚深空性。戒幢佛学研究所教务长释净智的论文指次会议由东方唯识学研究会、中山大学哲学系主办,出,唯识宗对“声闻见道”的论述,在继承部派佛教和

中山大学现象学文献与研究中心承办,杭州佛学院、初期大乘佛教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新主张,如广西大学学报(哲社版)》编辑部协办。来自10个见道有真、相二分,无分别智缘非安立谛是真见道,国家和地区34所高等院校、教育与科研机构的近有分别智缘四安立谛是相见道,见道须历经多少个40位专家学者以及10余位受邀代表参加了会议。心刹那,有一心、二心、十六心等异说,见道只能断除本次会议举行了10场论文发表会。来自国内分别烦恼,而不能断俱生烦恼。关于见道所依定、现高校与科研机构以及欧洲、日本等的学者发表了论观边世俗智、超越证者何时断修惑等问题,唯识宗也文,主题涉及汉传唯识宗的思想、历史与文献,唯识有不同于小乘部派的观点。江苏佛学院慈恩学院教宗与其他中国佛教宗派之关系,印度瑜伽行派与部导长释道弘根据《辩中边论》,阐释中道思想在唯识派佛教、中观学派的关系,瑜伽行中观派论师的思想学中的地位以及唯识中道思想的建立。

与学说,唯识学在东亚的传承与流衍,藏传唯识论典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姚南强教授根据的翻译与研究,唯识学与佛教因明量论的关系以及《观所缘缘论》、《成唯识论》疏理分析唯识学关于认唯识学与西方哲学的比较与对话等方面。

识对象的论述,指出唯识学以“识”为主体,构建起认(1)汉传唯识宗的思想、历史与文献

识客体和对象。这种客体和对象只是一种假立,不日本筑波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科教授佐久间具有实在性,对象和主体间的区分具有相对性,不同秀范的论文题为“唯识法相宗瑜伽行派论师传承说主体所认知的对象有共通性和相异性。海南师范大献疑”。关于印度瑜伽行派论师的传承与学说,汉传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陈鑫讲师的论文指出,唯识宗论唯识宗有“安难陈护,一二三四”之说,但此说不见于述意识与语言关系的基本思路是以意识和语言的分印度文献。陈那成立见分、相分、自证分,在《集量论》别作用为中心,分层次说明意识与语言存在深层的有明确记载。护法在陈那的三分之外,立证自证分,统一性。名言的概念分别就是对心识的了别作用的仅见于玄奘译《成唯识论》与《佛地经论》。安慧在表达,心识的了别作用通过名言的表达才能获得公中边分别论释疏》提及自证分,但没有记载他主张共的理解,两者在“转识成智”阶段实现真正统一性。一分自证说。《成唯识论》虽主四分说,但未明言安江苏师范大学陈群志副教授的论文回应印顺法师对慧唯立一分,难陀立二分,陈那立三分,护法立四分。唯识宗时间观有“中断”过失的批评,指出唯识宗并作者认为此说实创自窥基,相沿成为汉传唯识宗与无“自性见”和“实有论”主张,而是将时间视为依色日本法相宗的正统说法。

心刹那展转而假立的不相应行法,过去、未来只是当温州佛学院讲师释则生的论文提出,唯识宗安下心识的变现。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国学院谭习龙讲立的圆成实性并非空去能取所取二者异体而显的异

师的论文根据《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以境行果

李志璋:博士研究生。Tel:13143386602

E-mail:lizhizhang2006@hotmail.com

收稿日期:2019-03-07

1

2019年第4期国际学术动态《《社科经纬一体的视角,讨论瑜伽行派的赖耶流转与赖耶还灭思想。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硕士生许伟的论文引入西方观念论哲学的“身体”“、他者”视角,探讨玄奘唯识学中的一系列概念,如“有根身”、“诸色根”和“扶根尘”

。作者指出,“有根身”概念在瑜伽行派的解脱论中有重要地位;《唯识二十论》提出不能亲缘“他心”,法称《成他相续论》进一步指出比量不能缘知他心,窥基将他心之“增上缘”等同于《成唯识论》的“疏所缘缘”,章疏家以共不共概念分别自他扶根尘,开拓了讨论他人问题的另一途径。南京大学哲学系硕士生郑屹君的论文讨论“眼等五根”在唯识学中的定位,指出唯识学派内部对“眼等五根”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定位,即难陀一系的“五根唯种说”和护法一系的

“根通种现说”,前者偏向本体论,后者偏向认识论。斯里兰卡科伦坡大学佛教学系博士生张晓亮的论文根据唐代唯识宗与日本律宗学人著述,对表、

意表业、意表业之体、意业无表以及意无表业之体等问题进行疏理,发现关于意表业之体有三思、二思、一思三说,意业是否发无表的分歧主要来自于窥基,意无表业之体的分歧来自慧沼。

浙江大学哲学系博士生王思佳的论文考察真谛译《佛说解节经》的经题、结构与内容以及译经背景。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雒少锋的论文探讨法藏敦煌文献

《受菩萨戒法》的来源。韩国东国大学佛教学术院研究员郭磊的论文介绍了新罗入唐求法僧神昉、智仁、圆测、玄范、胜庄的译经与著述成就。

苏州大学哲学系吴忠伟教授的论文讨论宋代天台宗山家山外之争,认为关于“别理随缘”的争论并非只是台贤之辩,实际牵涉到与唯识宗的关系,可以视为山家派对华严与唯识对立的调停。山家派以“事20造”与“理具”说诠释圆教,吸收了唯识宗的“赖耶缘19起”说与“种子”说,使辨析“性具”与“种子”义成为中年第国佛教的内在问题。杭州工商大学哲学系丁建华讲4期师的论文考察近代唯识学宗匠欧阳竟无关于“空有之争”的思想,认为欧阳以“龙树法相学”融摄中观

国学,以

“三性”诠解“二谛”,以“非空非不空义”统一龙际树学与无著学,既非中国佛教传统的空有无诤之谈,学术亦有别于藏传佛教空有简别的思路。马来西亚拉曼动大学中文系杜忠全讲师的论文探讨章太炎与唯识学态的关系,从时代背景与个人因素两方面入手,考察章氏接受佛教唯识学并以之建构个人思想体系的主客

2

观因素。

(2)印度瑜伽行派与部派佛教、中观学派

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姚治华副教授的论文题为“意识及其认知对象”。在佛教哲学史上,关于第六识即意识是否能够直接认识具体对象,一直是聚讼纷纭的问题。

作者通过考察《瑜伽师地论》及注疏发现,早期的瑜伽行派倾向说一切有部的无相说,主张第六识无须借助行相,能够与前五识同时认知具体对象。后期瑜伽行学者如陈那、法称倾向经量部的带相说,并将其发展为关于行相的一套严密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赵东明讲师的论文考察早期瑜伽行派对说一切有部语言观的批判。根据遁伦《瑜伽论记》记载,有部的实在论语言观有三种过失:一为“随名多体失”,二是“名前无体失”,三是“名前生觉失”。作者根据《瑜伽师地论》、无著《摄大乘论》、世亲《摄大乘论释》以及窥基《瑜伽略纂》等说明这三种过失的具体内容。

武汉大学哲学系曹彦副教授的论文指出瑜伽行派的体用观有两大特点,一为“体用一致”,二为“无体唯用”

,且深受中观学派的影响。中观学派以一种机械观点破斥有部,瑜伽行派受此影响,主张法体与功用必须一致,两者只存在于现在刹那,诸有为法只是纯粹功能,无有法体。从梵语语法上看,瑜伽行派以vij觡apti表示“识”,说明识是“了别”行为的完成状态,也印证了识是一种纯粹的功能。

德国莱比锡大学博士候选人罗劲松(法号仁青更敦)的论文关注陈那对自证分的论证策略以及月称、法称等对该论证的诠释。作者指出,陈那在《集量论·现量品》第11颂及自释中提出自证分的记忆论证,月称、法称以及后世注释家对这一论证既有辩护,也有反驳。作者认为,在探求古人原意时,一旦遇到互相对立的诠释,就不能单纯依靠语文学方法来处理,而必须结合哲学方法,即既要考虑理论的自洽与融贯,也要考虑作者的宗教开示目的,而不斤斤于依文解义。

浙江大学佛教资源与研究中心博士后研究员堀内俊郎的论文介绍后期中观学者与译师无垢友(Vimalamitra)的《圣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广释》。此书引用大量经证,还保存了中观派与其他学派论辩的丰富材料,对印藏诸家《心经》注疏有很大影响,但由于梵本无存,相关研究进展不大。作者发现,无垢友的疏释运用了梵文字源学知识,可见所牒经文是梵

本,此书最初也以梵文写成。

(3)瑜伽行中观派论师的思想与学说

上海大学哲学系茅宇凡讲师的论文讨论陈那对所缘因果性的论述以及瑜伽行中观派论师妙护(ubhagupta)的批评。陈那在《观所缘缘论》中提出两类所缘因果:俱时因果与相续因果。俱时因果的特征是“决定相随”,指认识与内在所知对象必定同时存在;相续因果的特征是“相似”,指前识遗留潜在势力并传递给相续的后识,这种潜在势力挟带前识的境相,在相续的后识中成为现实的对象。陈那的论述可以有两种解读:前识的内在对象是后识的所缘,或潜在势力是后识的所缘。这两种解读受到妙护的批评,他在《成立外境论》中主张,前识的内在对象或潜在势力皆不能作为后识的所缘,因为它们都不在后识中显现,前识与后识也无必然的因果关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范文丽助理研究员的论文讨论瑜伽行中观派论师寂护的业力因果说。

寂护在《摄真实论》中批评弥曼差学者鸠摩利罗的“生果作用”说,认为因果关系的本质是“规律性伴随”,它仅表示某种特定结果必定跟随某种特定原因而来,并不指涉形而上的实在。这种规律性的来源是“生果力”,生果力并非另有其体,它只是事物的固有性质,如火有生烟之力。世俗的因果观念只是方便施设。

奥地利科学院亚洲人文与思想研究院比吉特·克尔纳教授的论文关注寂护的弟子莲华戒的著作《修习次第论》,讨论理性思维如何引生“无分别智”,并探讨

“唯识见”在修道次第中的角色。唯识宗认为,修行的极轨就是印证二取空。莲华戒却认为,二取空也可能成为执取对象,对于它的概念分别也需要除遣,因此唯识宗并非究竟。

作者还提出两个有待深入研究的课题即莲华戒如何理解思择在修观中的作用以及他对早期唯识经论的运用。

(4)唯识学与因明量论

德国莱比锡大学印度学与中亚研究所埃里·弗朗科教授的论文指出,在陈那的因明学说中,每一个比量论式都将世界分成三部分:具有所立法的事物、不具有所立法的事物以及尚未确定是否具有所立法的宗有法。陈那因明有一个结构性缺陷,就是同品、异品必须除宗有法。这一点被后世的量论学者用以破斥因明论式以及“因三相”说提出了各种诡辩论式,玄奘的“真唯识量”也是这类诡辩论式之一。

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逻辑与认知研究所曾昭

社科经纬

式研究员的论文根据窥基对唯识比量的解说,讨论因明的特征以及因明与内明、因明与西方逻辑的关系。作者认为,唯识比量作为共比量,体现了因明的特征,即:它是佛教论证的工具,是令人悟入佛教智慧的门径,所有因明论式均涉及具体的论证参与者与论证目的,不是逻辑空架子,三支比量也不是三段论。因明研究应该注重因明文本的理解与佛教论证的分析。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陈帅助理教授的论文通过考察唯识宗及其他宗派对因明的理解与应用,探讨因明在中国佛教史中的作用与定位。

作者认为,唯识宗对因明的译传与研习塑造了汉传因明的两大特征,即:它作为论证方法和辩论规则,具有工具性;它作为奘基之学的一部分,服务于唯识宗理论体系的构建,具有专有性。随着唯识宗消亡,因明传习衰替,其专有性失去存在基础。

(5)唯识学与西方哲学的比较研究

中山大学哲学系倪梁康教授的论文参照西方意识哲学的知、情、意三分说,提出一种对唯识学的心与心所关系的新理解。作者认为,心是意识活动的主体,心所是意识活动的构成要素与进行模式,它们之间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作者通过对心心所说的重新解释,尝试为现象学中“事物感知”与“价值感受”之间奠基关系的经典争论提供一种解决方案,即两者不应被视作同一个意识行为中有奠基关系的行为,而只能被理解为同一个行为中有主从关系的部分或要素。随着对某物的意识方式的不同以及意识模式的动态变化,感知、感受、意欲以及各自的相关项的主次关系会相应地发生变化,形成一种动态奠基关系。

中山大学哲学系古特兰德研究员的论文探讨佛学与现象学合作的可能性,认为佛教的意识层次理论为这种合作提供了线索。作者指出,胡塞尔提倡的

方法论,无法触及人类意识的深层,也就是唯识宗所说的末那识与阿赖耶识。

现象学通过与佛学的对话,有助进一步揭示深层意识经验,从而抛弃意识研究中的有害偏见。另一方面,现象学不同于神经科学与心理学,它是为数不多的对意识进行直接研究的传统,并且对人类的常态意识有广泛研究,佛教可以从中汲取丰富资源。

俄罗斯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维多利娅·李森科高级研究员的论文提出,自马赫提出“思想实验”概念

3

2019年第4期国际学术动态社科经纬亚欧大陆的古代玻璃:制造、贸易与文化交流

何源远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广州510275)

玻璃在古代社会生活和文化中曾经扮演过十分重要的角色。作为古代玻璃的发源地和丝绸之路贸易、文化交流的主要区域,亚欧大陆各地古玻璃的考古发现层出不穷,其研究历久弥新。而近年来随着中国古玻璃的考古新发现以及科技分析的增多,需要在亚欧大陆视野下开展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为此,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中山大学人类进化与科技考古实验室以及西北工业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于2018年11月13~14日在中山大学共同主办了“亚欧大陆的古代玻璃:制造、贸易与文化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共有41位分别来自中国、英国、日本、伊朗、以色列、泰国、老挝等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代表参加了研讨会。与会者们就下述议

题进行了讨论,即:“古代玻璃的科技研究”“古代玻、璃的考古发现”、“玻璃与古代文化”以及“玻璃与古代丝绸之路研究”。

1古代玻璃的科技研究

本组报告系关于亚欧大陆古代玻璃的科技分析与研究,涉及新疆、内蒙古、湖南、陕西以及阿富汗、老挝境内的出土玻璃,包括最新的样本检测结果及其意义、与相关地区的比较以及实验烧制等新研究方法的利用等。

国内方面,我国中原地区出土的最早釉砂为西周时期所生产,而在新疆地区则发现了青铜时代的早期釉砂,出自乌鲁木齐河谷的萨恩萨伊墓地等。其

!!!!!!!!!!!!!!!!!!!!!!!!!!!!!!!!!!!!!!!!!!!!!!(接上页)

以来,西方哲学对其定义、方法和用途已有广泛讨论,这一概念也可以运用于印度哲学研究。世亲在

《俱舍论》第六品第四颂提出区分胜义谛与世俗谛的方法。如果某物破析至极微,或排除其感觉属性,我们就失去对它的认识,那么它就是世俗有,相反则是胜义有。这两种存在是区分二谛的标准。从“出世间智”和“后得世间智”的角度审视事物,事物即以胜义谛的方式呈现,这表明二谛说是最高解脱经验的产物。作者认为,世亲对二谛的诠释是真正意义上的思想实验,它没有直接扩展我们对世界的知识,但为我们提供了重新理解世界的概念架构。

本次会议还征集到两部藏文唯识论典的汉文译本,分别为《般若波罗蜜多修持教授》(东北目录No.4078,由台中慈善寺佛学院院长登巴宇色格西译出、

何源远:特聘副研究员。收稿日期:2019-03-28

Tel:020-84113313

2019温州佛学院讲师释则生笔授)以及《中观庄严论释成立中道论》(东北目录No.4085,由贵阳学院阳明学

与黔学研究院副教授顾毳译出、释则生助译)。上述两部论典的翻译,对汉语佛教界研究印度佛教后期唯识派与中观派之争以及唯识派内部有相派与无相派之争,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会议闭幕式上,东方唯识学研究会秘书长、杭州佛学院副院长慧仁法师在总结发言中表示,本次会议会期长,国际性强,成果丰硕,体现了教界学界重视国际交流的新趋势。他对海内外学者提出三点期待:①关注唯识学中国化所形成的典籍与理论;②翻译藏文唯识典籍,进一步沟通汉藏唯识学;③加强唯识学与西方哲学的比较研究,推动唯识学融入主流学术。

E-mail:hyy_yuen@163.com

年第4期国际学术动态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