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
第一章 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功能
1. 比较文学学科萌芽于19世纪30年代,19世纪70、80年代正式产生,二战后繁荣发展,特别是在20世纪50、60年代后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
2.“比较文学”一词出处:
法国教师诺埃尔和拉普拉斯编篡了一本各国文学选集,以《比较文学教程》命名。
法国学者维尔曼于1827-1830年在巴黎大学开设比较文学性质的讲座《18世纪法国作家对外国文学和欧洲思想的影响》,并在1829年出版着作《比较文学研究》。1830年,安贝尔接替他开设“各国比较文学史”讲座。
3.中国的“比较文学”
1904年黄人撰写的《中国文学史·分论》中对波斯奈特及《比较文学》一书作过介绍。真正使“比较文学”在中国学术界产生较大影响的是1931年傅东华从英文转译的法国学者洛里哀的专着《比较文学史》。戴望舒翻译梵·第根的《比较文学论》。
各种西文的“文学”既指一般的文学作品,也包括文学史、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在西文的“比较文学”中,“文学”实际上只是文学研究的意思。
中国的“文学”专指文学作品。
4.外国学者的定义
法国学者最早提出定义。(卡雷、基亚)PPT
美国学者的定义。(享利·雷马克)PPT
苏联学者的定义。(日尔蒙斯基 历史-比较文艺学)PPT
5.研究对象和基本特征
(一)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是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界限和跨学科界限的各种文学关系。三种文学关系:事实联系、价值关系、交叉关系
(二)比较文学的性质是文学研究的一支,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不单纯是一种研究方法。
(三)比较文学具有开放性、宏观性的特征。
6.国别文学、民族文学、世界文学PPT
7.总体文学:原意是指文学的问题、原则、源流、运动,是诗学或美学的总称,实际上是文学理论的别称。是从多国文学现象中探讨一般规律。
8. 比较文学学科的理论基础:可比性
第二章 比较文学的历史与现状
一、国外的比较文学
(一)史前史
贺拉斯、维吉尔、普鲁塔克;中世纪的欧洲(但丁);18世纪启蒙运动(伏尔泰)
18世纪(……)PPT
(二)学科史 PPT
(1)学科的诞生:
1,杂志
1877年匈牙利的梅茨尔创办《总体比较文学报》。
1887年,德国学者马克斯·科赫创办《比较文学杂志》,1901年又创办《比较文学史研究》。
2,理论着作
1886年,英国学者波斯奈特出版第一部比较文学理论专着《比较文学》。
3,进入高等学校课堂
1870年,俄国的维谢洛夫斯基在彼得堡大学开设“总体文学”讲座;
1871年,意大利的桑克蒂斯在那不勒斯主持比较文学讲座;
同年,谢克福德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开办“总体文学与比较文学”讲座;
1892年,法国的戴克斯特在里昂大学创办比较文学讲座。
4,学位论文与工具书
1895年戴克斯特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卢梭与文学世界主义的起源》;
1895年贝茨完成博士论文《海涅在法国》,并于1899年发表了《比较文学目录初稿》;
此前,丹麦文学批评家勃兰兑斯完成名着《十九世纪文学主潮》。
(2)法国学派:影响研究
巴尔登斯伯格PPT
梵·第根:第一个系统、全面地阐述法国学派观点的学者,法国学派的宗师。
着作是《比较文学论》。
法国比较文学是在进化论和实证主义思想指导下发展起来并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的。这个学派仅仅承认“文学关系”为比较文学研究的正宗,并以文学关系为主轴建立起由影响的“起点”经“中介”再到“终点”的三点一线的学科理论和方法论体系。
(3)比较文学的开拓:美国学派
1954年,国际比较文学学会成立。
1958年9月,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所在地教堂山举行国际比较文学学会第二届年会(“教堂山会议”),耶鲁大学的雷纳·韦勒克以论文《比较文学的危机》尖锐批评法国学派。
韦勒克提出:“必须面对‘文学性’这个问题,即文学艺术的本质这个美学中心问题”。
亨利·雷马克在《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功用》一文中提出比较文学的定义,代表美国学派的观点。雷马克认为,比较文学包括两个方面:超出国界的文学研究;文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的研究。
哈瑞·列文的《比较的基点》(1972年)提出文化上的相对主义,建立主题学研究。
研究特征:在超越事实联系的平行研究与跨学科研究的架构下,美国学派建立起一套学科理论,这套理论以“比较诗学”、“类型学”、“跨学科比较”为主,并拓展原属于影响研究的“主题学”、“文类学”等领域。……(PPT)
(4)俄苏比较文学研究
1870年,维谢洛夫斯基在彼得堡大学开设“总体文学”讲座。维谢洛夫斯基从研究“影响”、“借用”等问题入手,揭示文学历史发展的规律性,阐明文学的发展如何受到社会历史发展的制约。
日尔蒙斯基:比较文学的“历史类型学”。
坚持历史类型学研究传统,侧重研究文学现象与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注意到东方文学与西方文学的比较研究。不认为比较文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5)东欧、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地区(略)
西班牙:1947年,第一届比较文学座谈会在马德里召开,1976年成立比较文学学会。
匈牙利:开展比较文学最早的国家。
前南斯拉夫:1967年在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国际比较文学学会第五届大会。
阿拉伯世界:1961年,希拉尔在开罗的阿拉伯国立大学作有关比较文学的讲演,出版《比较文学与阿拉伯文学》讲演集。
印度:1908年,泰戈尔主讲过“比较文学”。雅达普尔大学1956年建立比较文学系。
日本比较文学发展略早。
二、中国比较文学
(一)史前史
1、萌生:佛教传入中土之后的西晋时期,佛教界产生“格义”研究法,成为中国比较文学的渊源。 “合本”(PPT)
早期佛典的直译与意译
释道安(314-385)力主“直译说”,提出“五失本三不易”(PPT)
鸠摩罗什(344-413):意译
2、发展:鸦片战争至五四前夜
大量译介西学
严复(1854-1921)译《天演论》、《原富》(《国富论》),提出“信、达、雅”的翻译标准。
林纾(1852-1921)译西方小说。
认识到文学的社会价值
梁启超把历来被轻视的小说提到了极高的地位
简单、零碎甚至牵强附会的文学比较(王先生论施耐庵;王国维;鲁迅《摩罗诗力说》)PPT
3、成熟:五四前至1949年
钱钟书《谈艺录》
(二)学科史
比较文学在中国内地开始复兴
标志:1979年钱钟书《管锥篇》出版。
1984年,《中国比较文学》杂志在上海外国语学院创刊。
第一本比较文学理论专着:卢康华、孙景尧《比较文学导论》(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
1985年,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在深圳成立,学会在北京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办公。
三、现状与前景
新形势要求比较文学研究突破原来单纯关注文学问题的理念,更多关注对人类文化发展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
要求比较文学突破原来的“欧洲—西方”文化的范围,扩大到全球,在不同文化体系的文学之间,特别在东西方文学之间进行比较研究。
1991年8月,国际比较文学学会第13次大会在日本东京举行。
中国比较文学异军突起。
第三章 比较文学基本类型及研究方法
1.比较文学体系划分:
影响研究:流传学、渊源学、媒介学
平行研究:文类学、主题学、比较诗学、形象学;历史类型学研究;跨学科研究
阐发研究
接受研究
2.影响研究:比较文学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研究各民族文学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影响……影响研究……赵氏孤儿改编)
影响传播的方式: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
影响的放送、接受、传播途径
放送:爱伦·坡先在法国和欧洲产生影响,而后才得到美国本土的承认。
接受:莎士比亚戏剧对古罗马、同时代意大利作家的接受。
传播途径:研究翻译、评论、外国文学的译介者和评论者,研究传递影响的旅人、书刊、社团、沙龙等。
对外民族作家作品的移植、改编和模仿(PPT)
影响研究的理论体系、四个步骤、挑战……
3.平行研究
平行比较方法:对文学的主题、题材、人物、情节、风格、技巧甚至意外、象征、格律等的比较,还包括文学类型、文学史上的思潮与运动的比较。
民族性是平行比较中“异”的基本表现。
平行研究的范围虽然远远大于影响研究,但它必须依据于“可比性”和“文学性”。
历史类型学
4.阐发研究
研究内容:文学理论对文学现象的阐发;理论对理论的相互阐发;在跨学科研究范围内,阐发研究是以别的学科对文学作出阐发,或用别的学科的理论来解释文学中的各种问题。
注意事项:阐发研究绝不是单向的,而应该是双向的,即相互的。
5.接受研究(PPT)
6. 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PPT)
第四章 文学范围内的比较研究
第一节 神话和民间文学的比较研究
1.神话与民间文学
神话……
民间文学:英国学者威廉·约翰·汤姆斯提出“民俗学”的概念
比较:神话自然应被包括在民间文学的范围内。不自觉的艺术加工。无名氏的集体创作。民间文学中的相当一部分是从神话发展演变而来。自觉的艺术创造。一定程度上蕴涵着讲述者、传承者的个人因素。
2.研究历程
起因:1793年,英国的詹姆斯·麦克弗森出版所谓的莪相史诗。1765年,英国的托马斯·帕西出版《古英诗钩沉》。
(一)德国:神话学派(一切民间文学都来源于神话)
赫尔德:第一个采用“民歌”概念,最早搜集民间文学的学者之一。1778年,搜集了德、英、北欧诸国、拉脱维亚、波兰等地的民歌民谣的《民歌集》(后改为《歌中的人民之声》)出版。
约瑟夫·戈莱斯的《德国民间故事书》研究16世纪以前流传在德国民间的“浮士德”、“海蒙的孩子们”之类的传说和故事。比较分析《尼卜龙根之歌》和北欧英雄传说,指出《尼》只是一个巨大的神话中流传下来的一部分。《亚洲神话史》(1810)一书中提出一切神话起源于东方的论点,并提出世界上只有一种自然诗——神话的设想。
雅科布·格林和威廉·格林:《格林童话集》(即《儿童和家庭童话集》)。1835年,雅科布·格林出版《德意志神话学》。19世纪初,包括雅科布·格林在内的一批德国语言学家从语言上证明,欧洲各民族语言形成之前存在着雅利安民族和雅利安共同语(印欧语)。
马科斯·谬勒:“太阳神话说”:人类的共同神话是太阳神话。
谬勒:神话是“语言的疾病”。
(二)人类学派
安德鲁·朗,弗雷泽,哈特兰
(三)芬兰学派(历史地理学派)
卡尔·科隆:其父老科隆把流传在民间的同一故事的异文,按内容和流传的年代、地域加以排列比较,卡尔·科隆用这种方法研究了《聪明狐狸的故事》,发现芬兰的多数民间故事是从俄国和瑞典传来的。
AT分类法:安蒂·阿尔奈(科隆的学生)创造出一套十分精确的民间文学的分类方法,并出版《故事类型指南》一书。
美国民俗学家斯蒂思·汤普森增补修订阿尔奈的索引,引入世界范围内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民间故事,作了大量的、更加艰苦细致的分析比较工作。
(四)心理分析学派
弗洛伊德派用泛性观的模式研究一切民间作品。
荣格派提出若干原型。
(五)结构主义
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的《神话的结构研究》(单元/“神话元”)
弗拉基米尔·普罗普《民间故事形态学》(1728)比较研究100个俄国民间故事,归纳出31种功能
第二节 文类学
1.文类学研究概述
2.西方文学分类史:
柏拉图《理想国》:“单纯叙述”(喜剧和悲剧)、“模仿叙述”(合唱队的颂歌)、“混合叙述”(史诗)三种说故事的叙述方式。
亚里士多德《诗学》:文学作品“因为模仿的媒介不同,所取的对象不同,所采用的方式不同而划分为史诗、悲剧、喜剧和酒神颂”。
歌德《诗歌的自然形式》:文学“真正的自然形态有三种:‘叙述清楚的’、‘热烈激动的’、‘个人表现的’——史诗、抒情诗和戏剧”。
施莱格尔兄弟《论戏剧艺术与文学》:“抒情的、史诗的、戏剧的这些概念都是文学名词,用来表示人类一般存在的基本的可能性。”
西方文学三分法:叙事类(史诗类)、抒情类(诗歌类)、戏剧类
3.中国文学分类史:
《诗经》:风,雅,颂
《尚书》:典,谟,誓,诰,等等。
曹丕《典论·论文》“四科八类”:奏议,书论,铭诔,诗赋。
陆机《文赋》十类:诗,赋,碑,诔,铭,箴,颂,论,奏,说。
刘勰《文心雕龙》:韵文十七种,无韵文十八种。《文心雕龙》论各种文类遵循的法式(……)PPT
中国的二分法、三分法、四分法
古代:有韵文(“诗”)与无韵文(“文”)。
稍后“四分法”:诗歌、散文、小说、戏剧。
五四时期接受西方分类标准,三分法(抒情类、叙事类、戏剧类)与四分法并存。
4.缺类:一种文类在某国或某民族文学中存在但在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学中却没有。
5.中外文类比较研究方法举隅
(一)印度佛教-中国小说
佛教变文对唐代传奇小说的影响
季羡林:《印度文学在中国》 我国六朝时代志人志怪小说,篇幅短,每篇一个故事,平铺直叙。唐初王度《古镜记》结构大变,在一个主要的故事中穿插许多小故事
(二)十四行诗
(三)小说文体比较
Romance:“爱情故事”、“传奇小说”, 如:The Arabian Nights and Treasure lsland are romances.(《一千零一夜》和《金银岛》都是传奇故事。)
novel :“有情节、有人物、有动作、有对话的长篇故事”, 如:the novels of Dickens(狄更斯的小说)
fiction :小说总称, 特指“虚构的、杜撰的故事”, 如:We want facts, not fictions.(我们需要事实, 不要杜撰的故事。)
西方小说发展三阶段:史诗-中古传奇-长篇小说
中国小说源流:[魏晋南北朝]志人志怪—[唐]传奇—[宋]话本—[元明清]小说
(四)悲剧
中西悲剧比较
第三节 主题学
1.主题学的定义
2.主题学的发展历程
(一)产生:德国的民俗学研究
19世纪初,德国学者弗里德里希·史雷格尔和雅科布·格林、威廉·格林等开始研究民俗学。
(二)发展
法国梵·第根将比较文学研究范畴分类时,把题材、主题、典型的研究类别称为“主题学”,即“流传学”,强调主题学研究要对对象的渊源性、相互之间的流传、关联和影响等进行实证探究,形成法国学派的“影响研究”的特征。
1929年至1937年,法国学者保尔·梅克尔编辑了一套主题学丛书。二战后,德国学者弗伦泽尔开始编纂文学主题词典,1962年出版主题学专着《文学史的丛剖面》,1966年出版主题学理论专着《题材与主题史》等。
1968年,美国的哈利·列文发表专论《主题学和文学批评》。他认为作家对题材的选择是一种审美决定,观念性的观点是结构模式的决定性因素,信息是媒介中固有的。
美国的维斯坦因《比较文学和文学理论》(1968)、弗朗索瓦·约斯特《比较文学导论》(1974),专章论述主题学。
由此,主题学在美国比较文学学界立足,成为比较文学学界热门的研究方法之一。
(三)中国的主题学研究
发端于民俗学。
1924年,顾颉刚在《北京大学歌谣周刊》上发表《孟姜女故事的转变》文章。
钟敬文的《中国印欧民间故事之相似》(1928)、赵景深的《中西童话之比较》(1927)
70年代末,钱钟书的《管锥编》为我国主题学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对主题学研究的质疑
意大利的克罗齐认为所谓主题学研究是“旧批评最喜爱的题材”,根本不值得展开。法国的巴尔登斯贝格认为主题学研究缺乏科学性。美国的雷纳·韦勒克把主题学视为历时研究的外部研究,采取排斥态度。在美国比较文学界广泛流行的《比较文学:方法与展望》(1961年)没有收录有关主题学的论文。
确立研究地位:1954年,基亚出版《法国小说中的大不列颠:1914—1940》
3.主题学研究四个层次:
题材研究、人物研究 (情节、人物和一定的艺术形式)、母题研究、主题研究
(一)母题 母题与主题
(二)题材:题材是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或情节的素材,其中包括人物及相宜的姓名,它是摆在读者眼前的生活的一个侧面,或是实实在在的生活,或是想象中的生活。
(三)其他术语:
情境:文学作品中(也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典型的格局。母题和主题是文学作品的潜在部分,情境(以及结构等)是作品的外现部分。每一个特定的情境必然蕴含着一个母题。
意象:主题学中的意象,指某一民族、某一国家中具有的特定意义的文学形象或文化形象。只有当意象作为一种中心象征,与作品的主题发生紧密联系时,才可以成为主题学研究的对象。
第四节 媒介学
1.媒介与媒介学:
(1)媒介的定义
(2)媒介的分类:个人媒介、团体与环境媒介、文字与材料媒介(人们主要通过翻译来介绍和传播外国文学,也主要通过译本来接受外国文学的影响。所以,对于翻译的研究是媒介学的核心,形成“译介学”或“翻译研究”)
(3)翻译研究:翻译史的研究;翻译理论的研究;某些具有重要地位的译者、译作和翻译风格的研究,同一作品不同译本的比较研究。
两种语言、两种文学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贯穿在上述研究的过程中。
广义的翻译:以今译古和以内译外(以外译内)。以内译外是指翻译外国的作品,翻译少数民族的作品。
2.翻译史
(一)汉译佛典
(二)近代中国的翻译活动
晚清:1862年,京师同文馆成立,到20世纪初,建立了一批翻译机构和翻译刊物。晚清最初所译多为兵政类、医学类,后来逐渐增加文学类。
“五四”以后,翻译事业出现空前繁荣的局面,不仅译作的数量大大增加,质量也较前有显着提高。
(三)欧美翻译史
三次大规模的翻译活动
3.翻译理论
(1)比较文学视角:翻译是沟通不同民族和人民心灵的桥梁,为文学影响的传播提供了媒介。只有承认翻译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研究它作为一种媒介产生的影响才有价值和意义。
(2)译介学发展主要事件:
1931年,梵·第根在《比较文学论》中正式讨论“译本和翻译者”的问题,首先关心的是译本是否完全、准确地反映原文内容,提出译者为达到这一目的而应完成的工作。
1951年,基亚在《比较文学》中提出研究译者和译作中有很多“心理的”、“历史的工作”可做,重视翻译研究。
1982年,布吕奈尔、毕修瓦、卢梭合着的《什么是比较文学》中说,“和其他艺术一样,文学首先翻译现实、生活、自然,然后是公众对它无休止地翻译。所以,在无数的变动作品和读者间的距离的方式中,比较文学更喜欢对翻译这种方式进行研究。”“翻译不仅仅是表面上使读者的数量增加,而且还是发明创造的学校。”
1993年,苏珊·巴斯奈特的《比较文学批评导论》(或《比较文学:批判性介绍》)最后一章“从比较文学到翻译研究”中提出,翻译研究已经由比较文学的一个分支,在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成长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已经过时。女性研究、后殖民主义和文化研究中的跨文化研究已经从总体上改变了文学研究的面目。从现在起,我们应该把翻译研究视作一门主导学科,而把比较文学当做它的一个有价值的、但是处于从属地位的研究领域。”
(3)传统的翻译研究–比较文学的翻译研究(……)
(4)比较文学的翻译学研究
缺乏对应词:logos,道,功夫,饺子……
文化信息的增添、失落、歪曲:
山 —— hill, mountain
River —— 江,河
江 + 山 = 国家
数字在不同文化中的特殊意义。
特定文化意象的传递:龙,the Milky Way……
人称、时态差异
4. 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传统翻译认为原文与译文之间的等值关系(equivalence)是必要的,其评判准则是严复提出的“信、达、雅”。
法国埃斯卡皮(1918-2000)在《文学社会学》(1970)中提出“翻译总是一种创造性叛逆”,但他理解中的“创造性叛逆”仅仅是语言环境与语言外壳的转换。
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译者、读者、接受环境都是其主体。
(一)译者的创造性叛逆
1.个性化翻译
“归化”:表面上是用极其自然、流畅的译语去表达原着的内容,其深处是程度不等地用译语文化“吞并”原着文化
“异化”:译语文化“屈从”原着文化。
2.误译与漏译
无意识型的创造性叛逆。
误译是译者对另一种文化的误解或误释,是文化或文学交流中的阻滞点,反映出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扭曲与变形。
有意的误译:译者为迎合本民族读者的文化心态和接受习惯,故意不用正确手段进行翻译。或译者为了强行引入或介绍外来文化的模式和语言方式而误译。
有意漏译与无意漏译
3.节译与编译
有意识型创造性叛逆。
4.转译与改编
特殊型创造性叛逆,共同特点是都使原作经受“两度变形”。
转译(又称重译):借助一种语言去翻译另一语种的文学作品。改编是作品文学样式、体裁的改变,语言文字的转换。
(二)接受者的创造性叛逆
(三)接受环境的创造性叛逆
5.译者
朱生豪译莎士比亚剧作;傅雷译巴尔扎克。
6.翻译文学与翻译文学史
翻译文学:原作生命的延伸。 译者:原作的读者,译作的作者。
中外共识:翻译文学是民族(国别)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翻译文学史:一部文学史,具备一般文学史的三个基本要素,即作家、作品和事件。
作家:翻译家、已经被“同化”了的外国作家。
作品:被翻译了的外国文学作品。
事件 :文学翻译事件,翻译文学作品的传播、接受和影响的事件。
第五节 形象学
1.形象学研究概述
1896年,路易-保尔·贝茨指出,比较文学的任务之一便是“探索民族和民族是怎样互相观察的:赞赏和指责,接受或抵制,模仿和歪曲,理解或不理解,口陈肝胆或虚与委蛇。”
20世纪初,巴尔登斯贝格(1871-1958)的《法国文学中的英国和英国人》示范了形象学研究的具体操作方法。
让-马丽·卡雷(1887-1958)在《法国作家和德国幻象,1800-1940》(1947)中定义形象研究为:“各民族间的、各种游记、想象间的相互诠释。”被后人视为“形象学”奠基者。
1951年,卡雷的学生基亚在《比较文学》一书中专辟一章研究“人们所看到的外国”,概述法国的形象学研究。
受到批评……弊端……(PPT)
发展(理论与实践)
2. 后殖民主义与形象学
后殖民主义:从原殖民地文化出发,反思过去帝国主义、殖民主义长期形成的一整套思想体系,解构文化殖民主义和文化霸权主义。它认为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形成的种种规范、观念已经潜移默化,深深扎根在人们的思想意识中,无形中制约着当今人文科学的各个领域。
爱德华·萨义德的《东方学》:解剖西方人眼中作为“他者”的“东方”形象。(PPT)
后殖民主义理论催生的族群研究,重视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关系、多数民族与少数民族关系在各种文本中的复杂表现,与形象学相通。
3.女性主义批评与形象学
4.中国文学中的异国异族
5.西方文学中的异国异族 西方作家笔下的中国形象
6.套话:一个民族在长时间内反复使用、用来描写异国或异国人的约定俗成的词组,是在民族心理定势推动下的一种不由分说的表述。
7.社会整体想象物
文学作品中的异国异族形象是整个社会想象力参与创造的结晶。
社会想象实践的两极:意识形态和乌托邦
(1)作品/作者 — 整体想象物
把神话强加给公众舆论;传播一个已在舆论中存在的神话;与集体描述背道而驰
(2)意识形态:作家在依据本国占统治地位的文化范型表现异国,对异国文明持否定态度。偏向于认同性,强化本群体的身份。
(3)乌托邦:偏向于相异性。背离了自身文化观念。
(4)法国文学中的第三世界
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
以让-玛丽·勒克莱齐奥的《荒漠》为代表的小说把它想象成一个对立于现代异化的都市社会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原始空间;
以让·拉斯巴耶的《诸圣的阵营》为代表的小说把它想象成一个与文明、现代的西方世界相对立的野蛮落后的危险的空间。
(5)中国再生式故事情节
(6)“美洲的发现”
英国清教徒对美洲大陆的想象和预见唤起巨大的激情和推动力,他们在各种各样的宗教小册子、布道文、清教哀诉中把欧洲人的殖民掠夺行为合法化、神圣化,并最终积淀为美国精神的一部分。
发明一整套宗教语汇……
第六节 比较诗学
1.“诗学”
(1)“诗学”一词最早见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陈中梅认为,此处“诗学”指“关于作诗的艺术”,诗人是“制作者”,一首诗是“制成品”。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Poetics)一书中探讨诗的种类、功能、性质,也探讨了其他艺术理论以及悲剧、模仿等美学理论。
古罗马最重要的文艺理论着作是贺拉斯的《诗艺》(Ars Poetica)。
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理论的经典之作是布瓦洛的《诗的艺术》(L’art Poetique)。
因此,诗学(poetics)即一般的文艺理论。
比较诗学(Comparative poetics)是近20年来比较文学研究中新提出的名称,指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体系的文学理论的比较研究。
(2)七艺:“三艺”:文法、修辞、辩证、逻辑;“四艺”: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古希腊创立,4世纪被公认为学校的课程,中世纪教会学校列入基础教育部分。五世纪的教士卡佩拉(Martinus Capella)首先为七艺命名。
2. 比较诗学研究史
1963年,艾田伯(René Etiemble,1909-2002)在《比较不是理由》一书中首次提出“从比较文学到比较诗学”的设想。“历史的探寻和批判的或美学的沉思,这两种方法以为它们自己是势不两立的对头,而事实上,它们必须互相补充;如果能将两者结合起来,比较文学便会不可违拗地被导向比较诗学”。
3.大陆的先行者
中国现代比较文学与比较诗学的先行者梁启超。
王国维:直接援用西方文论阐释中国文学与诗学的先驱。
朱光潜:1942年出版的《诗论》是中国四十年代四大诗论之一,比较诗学的经典之作。他的《文艺心理学》也是融贯中西的经典着作。
钱钟书:《谈艺录》是中国诗话里集大成的一部巨着,也是第一部广采西洋批评来译注中国诗学的创新之作;《管锥编》(1979)是钱钟书在1960和70年代写作的古文笔记采用中西方文化的比较研究方法,进行了详尽的缜密的考疏。书中引述四千位着作家的上万种着作中的数万条书证,兼及大量的社会科学、人文学科。
(管锥编个例…… 大陆其他研究成果……)
4.刘向愚
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任教,写出第一部中西比较诗学代表作《中国的文学理论》
1953年的《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提出的艺术四要素(作品[work]、宇宙[universe]、作家[artist]、读者[audience]),将中国文学理论归结为六种:“形而上学的理论”、“决定的理论”、“表现的理论”、“技巧的理论”、“审美的理论”、“实用的理论”。他让中国传统的文学理论与其他理论传统进行比较,目的是“对一个最后可能的普遍的世界性的文学理论的形成有所贡献”。
刘:“我希望西方的比较文学家和文学理论家注意到本书提出的中国文学理论,而不再仅仅以西方的文学经验为基础去建构一般的文学理论。”
(艺术四要素间的关系 PPT)
5. 台湾:叶维廉
1983年,叶维廉的《比较诗学》在台湾东大图书有限公司出版,全书由五篇论文组成,也是作者主持的《比较文学论丛》之一。
叶维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与刘若愚类似,主张比较诗学的基本目标就在于寻求跨文化、跨国家的“共同文学规律(Poetics)”、“共同的美学据点(Grounds)”。他认为比较诗学的研究不应仅仅停留在表层上,而是要深入到文化模子(思维模式)的层面,找到不同体系文学“汇通”的“据点”。在《中西比较文学中模子的应用》一文中,叶指出:“要寻求‘共相’,我们必须放弃死守一个模子的固执,我们必须要以两个‘模子’同时进行,而且必须寻根探固,必须从其本身的文化立场去看,然后加以比较和对比,始可以得到两者的面貌。”实际上,叶维廉自身亦未能真正跳出西方文论的框架。
中西比较诗学的基本态度
比较是为了探求不同文化体系文学“汇通”的据点,而不是用一种理论去强求另一种理论。
这样的比较研究不是比高低,而是比特点;不是为证明某方比另一方高明,用这一方来否定另一方,而是为进一步的综合打基础,为互相之间的学习与借鉴寻找客观的根据。
6.中西方文艺理论体系的差异
(1)西方文艺理论自从亚里士多德以来一脉相承,具有分析性、逻辑性等特点,讲究完整的体系,术语运用也有一定的规范。
中国的批评家多半是实践家和鉴赏家,在文学批评实践中创造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术语概念,如“神韵”、“性灵”、“境界”、“风骨”、“气”等,具有直观性、多义性的特点。
(2)中西比较诗学中的术语与范畴比较
先找出对应的范畴和术语,比较它们含义上的异同之处,总结这些对应范畴的联系与区别,然后把这种比较所得上升为理论,得到一种综合性的意见,从中引申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并用现代科学的语言来加以阐述。
钱钟书考察“神韵说”
王元化《刘勰的譬喻说与歌德的意蕴说》
(3)周来祥:西方偏再现,东方偏表现
东方和西方都以古典的和谐美作为美的理想,但西方偏重于形式的和谐,东方则偏重于伦理内容的和谐;
“东方和西方都强调再现与表现的结合,但西方更偏重再现、摹仿、写实;东方则更侧重表现、抒情、言志。”
东方和西方虽然都强调描写具有普遍性、必然性的事情,强调类型性的典型化原则,但西方再现艺术(戏剧、小说)特别发达,相应地发展了艺术典型的理论,我国由于表现艺术的繁荣,相应地创造了艺术意境的理论。情与理的结合成为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优良传统,艺术意境的理论是中国古典美学对世界美学思想的一个可贵的贡献;
东方和西方都强调真善美的统一,但西方侧重真与美的结合,中国更侧重美与善的结合,强调文艺的教化作用。
(4)厄尔·迈纳的《比较诗学》
“模仿—情感”是西方文学史的发展模式。其他诗学都是建立在抒情诗的文类之上,形成“情感—表现”的诗学。(PPT)
(5)其他中西美学表现形态比较研究……
第七节 文学思潮与文学运动的比较研究
1.概述
文学流派:由有着共同审美追求与相似艺术风格的作家组成的一种群体性结构。
(学派……宗派……)
文学思潮: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出现在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受一定的社会思潮、哲学思潮所推动,在文学上形成的某种思想倾向和潮流。
(文学思潮与文学发展……)
2. 西方思潮流派比较研究
比较文学研究的兴趣点……
(一)文艺复兴之前
古希腊罗马文化与文学
中世纪封建时期文学
两次“前文艺复兴”
1.加洛林文艺复兴:奠定西欧统一的基督教文化基础[查理大帝768年称王,800年称帝]
2.12世纪的文艺复兴:创造中世纪学术
(二)文艺复兴
传播路线:
意大利:但丁,彼特拉克 ,薄伽丘
法国:拉伯雷,“七星诗社”(16世纪)
西班牙:塞万提斯
英国:“大学才子派”(16世纪80年代),莎士比亚
德国:马丁·路德领导宗教改革运动
鹿特丹的伊拉斯谟: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最着名的人文主义者。
对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的思想有巨大的影响,但两人最终交恶。
终生都是天主教徒,但尖锐地批评了他认为骄奢过度的当时的罗马教会,甚至拒绝接受后者授予的红衣主教地位。
影响最大的活动是1516年印刷发行希腊文新约圣经。
为了抢在西班牙主教之前出版,伊拉斯谟没有做详细考据,只是把手上的希腊文手稿编排出来,如有异文便选看来最流畅的。他找不到启示录的最后一部分,便用三世纪时武甘大拉丁文圣经倒译出来。此圣经后来被马丁·路德译为德文,成为基督教世界的第一本民族语圣经。
(三)17世纪巴洛克潮流
巴洛克风格、巴洛克文学
沃尔弗林《艺术史的基本概念》
(四)古典主义
席勒、施莱格尔兄弟、歌德、圣伯夫
韦勒克:《文学史上的古典主义概念》
(五)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作为与“古典主义”相对的一个特殊术语使用
产生于法国大革命之后
(六)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三标准:客观性、典型性、历史性
(七)象征主义
一个流派:1886年9月18日,法国诗人让·莫里亚斯在《费加罗报》发表“象征主义”宣言。1891年9月14日,莫里亚斯宣布“象征主义”已经死亡。
一场法国的文学运动:以波德莱尔为开端,以魏尔伦和马拉美为活跃期,以莫里亚斯标举“象征主义”为确立期,以瓦雷里的“新象征主义”为结束。
欧洲文学史上的一个时期和运动:上承现实主义时期和运动,下启以未来主义、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表现主义等为开端的现代主义运动。时间上,从19世纪80年代中期到“一战”前夕。空间上,以法国为中心,辐射欧美各国。
3.西方文艺思潮与中国现当代文学
“五四”文学:
新潮社、文学研究会:西方写实主义、自然主义、易卜生个性主义。
创造社:西方浪漫主义。以日本留学生为主。
“新月派”:维多利亚诗风,英国湖畔派。
20世纪30年代:
“普罗文学”:苏联“岗位派”、日本共产党福本和夫左倾路线的理论、苏共“拉普”、日共“纳普”。创造社,太阳社。
“新感觉派”:日本新感觉派,法国都会文学。
(1)西方现实主义思潮-中国现代文学思潮
“五四”文学独尊现实主义
(2)西方浪漫主义思潮-五四浪漫主义文学
(3)西方现代主义思潮-中国现当代文学
第五章 跨学科的文学研究——文学和艺术
1.原始艺术的同源混生
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
原始人的意识和外界的万事万物呈现出一种混溶和互渗的神秘状态,一切客体和自然现象在
原始人的心目中都像他们自己一样具有生命和灵魂,他们的感知和意识系统具有一种原始表象和前逻辑的形式。(《原始思维》)
2.文学与艺术的相互借鉴
歌剧、纯音乐、绘画作品……
(1)综合的艺术形式:电影
叙事、表演、声音、造型等多种艺术的综合。
超越戏剧艺术,接近叙事文学。
电影以活动的图像为表现手段,通过外在形象作用于观众的感官,是直观、外在的艺术;文学作品是通过叙事的形象描写作用于读者的心灵,是思考、内在的艺术。
电影以造型艺术为基础,它综合戏剧表演、叙事性文学、音乐等其他艺术的能力仍是有限的。
题画诗
(3)文学从艺术借取意境
(4)文学从艺术借取形式(具象诗、回文诗)
3.文学与艺术的差异及互补
文学—造型艺术
诗—画
诗歌—音乐(时间艺术)
4.审美理想与创作原则的共性
形象思维(“意在笔先”)
想象力
追求神似(道家影响)
形神辩证关系(“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师法古人和前辈
(1)形象思维:各种艺术创作过程中共同的出发点和基本线索。(2)想象力:为形象思维插上翅膀,使之自由翱翔。
追求“形似”之外的“神似”
中国审美理论的道家渊源
“意在笔先”
艺术创造中的形神之间的辩证法
二、名词解释
1.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是一种开放式的文学研究,它具有宏观的视野和国际的角度,以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界限的各种文学关系为研究对象,在理论和方法上具有比较的自觉意识和兼容并包的特色。是一种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的文学研究。
研究对象是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界限和跨学科界限的各种文学关系。它的性质是文学研究的一支,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不单纯是一种研究方法,具有开放性、宏观性的特征。
2.格义
传佛教术语,是南北朝时期流行的一种佛教诠释学,相传始于东晋僧人竺法雅,风行一时,受到同时代的道安等人批判,渐被废弃。“格义”之法以中国儒家、道家等着作中的思想来解释佛典中的内容,目的在于助人了解佛教思想,但客观上误解了原文,窜改佛经佛意,使之转型变换为中国化的东西。
3.影响
比较文学的“影响”主要是指一个民族的文学演变过程中,或一个作家、一个作品中所显示出来的外来因素,这种因素是从本民族的传统和作家本人过去的创作中无法作出解释的;这些外来的因素经过吸收、消化,已经渗透到民族文学之中,参与了艺术创造和民族文学发展的过程,并成为它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
4.影响研究
影响研究开始于19世纪后期的法国,主要由法国学者巴尔登斯伯格建立其学术观点和研究方法。是用充分可靠的材料来阐明各民族文学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事实,探讨其中的规律,获取文学交流中可资借鉴的经验教训。
主要有流传学、渊源学、媒介学三种类型。
研究范围是研究一个民族的文学或者一种思潮运动对另一个民族文学的影响或研究一个民族的作家和作品对另一个民族的作家和作品的影响。
影响研究分为影响存在的提出、材料的搜求和考订、假设的证明、影响的深入研究(从各个侧面研究一个作家所受的外国影响。)四个步骤。
5.平行研究
二战后由美国学者韦勒克等人提出,要求对那些没有事实联系的不同民族的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进行研究,发现和辨析其异同,发掘文学作品的美学价值,探讨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文学的共同规律以及它们各自的民族特性。
主要有文类学、主题学、比较诗学、形象学。
6.历史类型学
源于19世纪末期俄罗斯“历史比较学派”创始人维谢洛夫斯基,20世纪二三十年代日尔蒙斯基提出这一概念。他们认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共同过程具有一致性和规律性,在相同的社
会历史发展阶段上生成了类似的文学现象,比较这些并无直接关系的文学现象可以充分揭示各民族文学发展的规律性和一致性,揭示文学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并确定作为比较文学典型的各种文学的民族特性。
7.阐发研究
近代以来中国比较学者的创造。1976年,台湾学者古添洪和陈慧桦主编的《比较文学的垦拓在台湾》序言中提出这一概念,其后大陆学者完善了这个概念。它是用一种民族文学的理论和批评方法去解释另一种民族文学的理论和作品,它可以是理论对作品的阐发,也可以是理论与理论之间的相互阐发,甚至是其他学科与文学之间的相互阐发。
8.文类学
文类学研究不同民族如何对文学进行分类,研究各种文类在不同民族文学中如何相互影响与演变,研究不同民族文学中文类的相似与差异,等等。是文学批评的一支。文类学研究的范围和对象大致可分以下五方面:文学的分类、文学体裁研究、文类理论批评、文类实用批评、文学风格研究。文类原义是“种类”或“类型”。文学批评中指按照形式、技巧或者题材而将文学作品组合而成的不同文学种类或类型。
9.主题学
主题学是比较文学的一个门类,它主要研究同一题材、主题、母题、情节、人物、意象等在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学作品之间的流传、演变和成因,以及它们在不同民族和国家的不同作家笔下的不同处理,从而理解这些作家们的各自风格以及这些民族和国家相互之间的交往、影响及其文化。重点在于研究对象的外部,即手段和形式。一条线,甚至一个面。
10.媒介
在文学交流过程中起着传递作用的人和事物,它把一个民族的文学(包括作家、作品、文论、文学思潮乃至文学运动)介绍和传播到另一个民族,使文学的流传和影响得以实现。一般把媒介分为个人媒介、团体与环境媒介、文字材料媒介三大类。
11.媒介学
属于比较文学范畴,研究不同民族文学之间产生联系和影响的具体途径和手段。它是法国学派影响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按照梵。第根的观点,在两种民族文学发生相互关系的“经过路线”中,从“放送者”到“接受者”,“那经过路线往往是由一个媒介者来沟通的。”这媒介者即是“传递者”,他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
12.形象学
比较文学学科中的一个门类,研究某国某民族文学作品中的异国异族形象,探索这些异国异族形象的创造过程和规律,分析其社会心理背景和深层文化意蕴。
关注作家在他们的作品中如何理解、描述、阐释作为他者的异国异族,但不要求从史实和现实统计资料出发,求证这些形象的真实性。
由于不同国家、民族在文化上的巨大差异,作者必然曲解、夸饰和想象着他者。
三、简答
1.中西悲剧比较
西方悲剧形成于公元前6世纪;产生于酒神颂;多取材于神话;主人公具有高贵血统,现代悲剧中主人公才由古典英雄变成普通人;除希腊悲剧使用合唱队和偶有歌唱外,基本上以对白为主。
中国悲剧形成于元杂剧;在古代民间流传的讲唱文学和舞曲歌词的基础上演变而成;取材广泛;主人公多是普通人;以歌唱为主,多是唱白相生的戏曲形式。结构规模庞大,内容复杂,不受“三一律”的束缚。
2.母题与主题的关系
(1)母题是一篇文学作品中不能再分解的组成部分,通常指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人类的基本行为、精神现象以及人类关于周围世界的概念,等等。主题常常通过若干母题的组合表现出来。
(2)母题有较多的客观性,不提出任何问题;主题有较强的主观色彩,上升到问题的高度。
(3)主题是母题的具体体现;母题是潜在的主题,是主题赖以生长的基础,同时,母题又在主题中获得新生。
(4)母题数目有限,主题数目无限。
3.欧美翻译史中三次大规模的翻译活动
(1)圣经的翻译;从中古时代以后的数百年间,出现过英、德、法等语种的各种圣经译本。后来马丁·路德1534年的德译本,廷德尔1535年的英译本被公认为权威性版本。马丁·路德将圣经翻译为德语,让德国人能够读圣经,避免受教会摆布,成为德国现代文学的起源。后来民族语言才抬头,各国开始翻译圣经。
(2)文艺复兴时期开始的对古典作品的翻译;以蒲伯译的荷马史诗、德莱登译的维吉尔全集最着名。
(3)近四五百年来欧洲各国文学间的互译,此次规模较前两次大。
3.中国“五四”文学独尊现实主义的原因
(1)“五四”文学发展观以文学进化论为主要依据;
(2)“五四”文学出于改造社会现实的需要进行取舍;
(3)“为人生”的文学传统制约现实文学的走向。
“五四”文学认同“为人生”的观念和“写实”的态度,忽视现实主义的美学内涵。混淆现实主义与自然主义。
4.文学与造型艺术的差异
文学:时间艺术;描写时间上先后承续的事件和动作;题材宽泛,可描写无限广阔深邃的社会人生经验;可以写美,也可写丑;可以写崇高,也可以写卑微;可以写悲剧,也可以写喜剧。
使用媒介:语言文字,具有符号性,易于表现时间流动中的意象。
感官心理功能:主要诉诸听觉和思考,须较多地依赖记忆和想象。
造型艺术:空间艺术;描摹空间中的物体和形象;题材局限于可见的、有限的自然物象;通
常描摹“美的事物”
使用媒介:一般采用点、线、面、色彩以及其他材料,具有自然和物质的性质,易于表现空间景象。
感官心理功能:诉诸视觉,往往可一览无余,不必过多借助想象。
5.诗与画的差异
绘画表现的空间感和视觉感,诗歌不可企及;绘画和雕塑能表达的诗意不如诗歌本身那样悠远、绵长、耐人寻味,而且有些诗意是绘画和雕塑无法表达的。
绘画中不易描摹的运动和颇具感情色彩的景物,诗歌中却很容易表达出来。
绘画只能表现极富包容性的瞬间。画家运笔之前,要像诗人一样充满感情,以情写物,托物寄情;画家使用的线条和色块必须注意远近高下,起伏跌宕,使作品具有诗歌般的韵律和节奏;画家还要讲究“兴会神到”,追求“不似之似”,尽量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