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坚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在《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乡村振兴远期目标为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在乡村振兴战略中,要坚持农村农业优先发展,把产业兴旺作为支撑乡村振兴的首要要求。然而,对于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便、各项发展资源并不突出的广大偏远贫困山村而言,产业振兴道路弥之艰难,返贫现象不时出现,难以取得可持续性的振兴成果,是实现乡村振兴目标的“硬骨头”,能否让剩下的数千万最贫困山村真正实现脱贫致富关系到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更关系到美好中国梦的实现。本文从贫困山村产业发展困境的原因出发,结合国内外发达地区乡村产业发展实践,探讨贫困山村产业振兴困境的内在原因,提出贫困山村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以期能为贫困山村的发展助力。 关键词:贫困山村;产业发展;政策建议 绪 论
学界对于乡村产业的发展已有较为全面的研究,主要有如下几种主张:一是奎奈等学者提出的通过自有贸易、自由竞争的自有放任式来发展农业;二是张培刚等学者提出的农村、农业工业化发展道路;三是樊纲等学者提出的以城市化来带动农村发展;四是苏丽云等学者提出的通过农业技术升级来推动农业的发展;五是张五常、林毅夫等学者提出的制度创新来推动农村发展;六是张文宝等学者提出的通过农村教育的现代化来推动农村发展;七是以牛若峰、厉以宁等学者提出的公司、农户、组织、基地等相结合的农业产业化道路模式。[1]
以上学者所提出的各类乡村发展模式在近几年的乡村振兴实施政策中都有涉及,在具体实践中有一部分得到较好落实,如大中城市边缘地区的乡村因土地资源丰富、交通区位良好而通常采用农业工业化道路逐步转向城市,公司+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得到推广等。
而对于交通市政等基础设施落后、位置偏远、没有特色产业资源的普通山村而言,学界相关理论研究相对滞后,本文探讨了贫困山村产业发展路径和关键的政策措施,通过提出一系列政策创新举措来丰富乡村振兴理论体系,寄希望于为贫困山村的振兴之路提供启发。 1.国内外乡村发展概况
1.1西方发达国家乡村振兴实践
欧美发达国家乡村发展水平已经进入较高阶段。主要体现在一是高水平的城镇化率,二是城乡经济与人口结构相一致。以2018年数据为例,英国城镇化率为83%,美国为82%,法国为80%。以2016年数据为例,英国乡村国民生产增加值占比为16.4%,而同期乡村人口占比为16.95%,城乡经济结构与人口结构相一致。[2]
1.2国内乡村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8年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城镇化率)为59.58%,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为2.69,城乡收入差距最小的沿海发达省份浙江省同期城乡可支配收入比为2.0。
中国城镇化率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仍将保持快速,乡村人口向城镇地区转移的总体趋势不会改变。
2.贫困山村产业兴旺的重要性
2.1产业发展是贫困山村振兴的基础
在党十九大提出的20字方针中,产业兴旺被摆在突出位置,产业发展是贫困山村发展的基石,依靠每年的政府财政补助终究不是贫困山村发展的长久之计,只有产业得到振兴,村民就业得到保障,乡村才会充满活力,才能真正实现振兴。 2.2贫困山村产业发展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必经之路
根据十九大提出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分两个阶段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远期目标任务——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3]
山村地区是中国城乡的重要组成部分,除少数靠*原地带交通便利外,更多山村都是交通不便,产业特色不突出的传统山村。而要实现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目标,必须充分解决村民的就业问题,让广大山区群众有可观的收入。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一定是依靠农村产业的兴旺为前提的。 3.贫困山村产业难以发展的根本原因 3.1山村教育体系的落后
一部分农民将目标投向特色种养殖上来,也经常受到乡村领导的鼓励和支持,但从实践来看,因技术欠缺导致前期大量的投入付之一炬的案例不在少数;此外,近年来乡村旅游成为农村发展的热门,因缺乏专业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当前农村旅游项目单一是通病,因旅游服务内容单调枯燥,游客游玩时间短、旅游体验差,导致山村旅游发展缓慢。当前国内农业教育板块依然是整个教育体系的短板,致力于三农事业的职业教育未成气候,村民技能培训、村民文化素质提升、乡村管理水平提升等未受到相关部门重视。我国乡村发展靠传统的教育来推动是远远不够的,更不是仅仅建立一两个图书室来供领导参观的。 3.2山村基本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健全
在山村返贫农户中,相当一部分为因孩子教育致贫、因病致贫的,没有稳定中高收入的中青年村民不得不远离家乡到城市地区务工。教育、医疗等社会保障在全国农村范围内基本无差别化,导致需要重点扶助的山村困难农户在面临生活困境时束手无策。
3.3山村产业扶持力度不足
以黄冈市为例,乡村振兴资金主要投入在水电市政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委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上,同时对于景观打造,如景观亭、文化墙、景观小品、景观树等的建设也是不遗余力的。对于产业的扶持,基本只在交通条件优越或文化旅游资源极为丰富的少数村庄进行企业引进,更多的传统乡村是得不到产业发展上的政策扶持的。
由于城镇郊区物流成本相对较低,自然和人文资源与传统山村无明显化差异,因而在比较利益的驱使下,偏远山村自然不会有企业进驻了。 4.贫困山村产业振兴的政策创新 4.1完善农村教育体系
乡村地区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领域,过去的农村生产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新时期农村发展要求,传统农业在不断向服务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农业发展,此外,新型农村的现代化管理也要求必须重视对农村教育的投入。 在山村地区,应将专业大户和返乡农民工作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的主要对象[4],这一群体对乡村更为熟悉,学习热情度更高,是山村发展的主要动力。建立科技工作站仅仅是农业科技支持开始,而因地制宜地建立完善的常态化农村教育体系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要措施。 4.2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
随着村村通工程的基本完成,山村地区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但道路错车困难、网络邮政不畅通等基础设施相比其他地区依然存在较大差距。从欧美发达国家来看,国家对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完善的投入是持续性的、长期性的。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不仅为山区交通出行和生产生活带来便利,同时也有力地解决了相当一部分留村农民的就业问题,也是化解目前相关行业生产过剩的一项有效手段。 4.3转变政府财政扶持方向
山村地区的振兴发展离不开政府财政的支持,而当前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的投入方向基本由政府和部门决定,在面对具体村庄时,其所需要的财政投入方向是不同的,这就常常造成财政资金的浪费。还有一部分资金用在“面子工程”和“政绩工程”中。提升财政效率必须结合各山村发展实际,从长远考虑,重视改善民生和增加村民收入。
财政扶持的另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是对有意愿投资建设新农村的个人和企业实行税收、租金减免等各项优惠政策,通过降低山村地区开发成本来吸引企业入驻。 参考文献:
[1]张菊梅,张子龙.学界关于农村发展模式的研究综述[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9卷第12期).
[2]英美乡村演变特征、政策及对我国乡村振兴的启示[J].江西社会科学,2018年第4期:P216.
[3]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Z].2017-12-29.
[4]李明,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教育发展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产业支撑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8.P44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