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寓含的哲理和反映的社会现实
《西游记》作为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究其原因,离不开孙悟空、猪八戒的生动形象刻画和全书的主题的影响。但《西游记》一书中寓含的哲理和所反映的社会现实也值得我们去探讨、研究。
孙悟空取经路上降妖伏魔的故事寓含了某种人生哲理,告诉人们世界上的万物都是相生相克的;绝对的,没有任何限制的自由是没有的。这条真理并没有在生活中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有些人只顾自己,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这样,在一定的时空里,确实放纵了自己,却给社会,给自己带来了无穷的恶果。全书花费了大量笔墨,列举了一系列的事例来说明这一道理。
孙悟空的名字也意味着对妖魔的格杀勿论。他善于斗争、神通广大,法力无边,具有“降龙伏虎、踢天弄开”的本领。所有妖魔以及玉皇大帝和诸多神仙对他都是心有余悸,有点闻风丧胆的味道,然而令人难以置信的是那懦弱无能、胆小如鼠,一碰上妖魔就吓得滚鞍下马、涕泪交流的唐僧却是让孙悟空最害怕的人物。他不分明非,对于保护他的孙悟空,为扫清西行路上的障碍而诛灭妖精,却一再斥责为惹祸生事,甚至骂孙悟空为“无心向善之辈,有意作恶之人。”本来他自己害怕妖怪,却又阻挠别人消灭妖怪,动不动就闭起眼睛大念紧箍咒,把孙行者勒得耳红面赤,眼胀头昏,在地下打滚,只教“莫念!莫念!”可那唐长老还念个不停,可怜行者翻筋斗、竖蜻蜓,十分疼痛难忍。从上可以看出,唐僧、孙悟空和各妖魔之间的关系相互制约、相生相克。在全书中,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它们都说明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在生长、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着相生相克的自然规律,绝对的,不受任何限制的自由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
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鲁迅先生曾指出:“《西游记》讽刺揶揄则取当时世态”。
作者把他对社会、对人生的看法和态度寄寓于小说中,随处可见的富有讽喻性和幽默感的语言之中,随时对当时世态和社会人生加以锋利而又深刻的揭露和抨击。
另一方面,通过对取经路上各类妖魔协同作恶的描写,揭露了封建官场中官官相护的黑暗。而且,小说通过取经途中的人间国度和最高统治者“昏”的表现,讽刺了明代最高统治者的无能。
作者描写的人间国度,大多是“文也不贤,武也不良,国君也不是有道。”因此这些国度中的政治生活和政策措施总是阴阳错乱,颠颠倒倒,稀奇古怪,呈现出不祥的气氛。那里的人民生活,则由于水旱频繁、政治腐败,而“一连三载遇干荒,草子不生绝五谷。大小人家买卖难,十门九户俱啼哭。三停饿死二停人,一停还似风中烛。”这些国度中的君主,绝大多数都有“昏”之表现,他们不理朝政,沉溺声色。他们一般都特别信仰宗教,荒芜政务。而书中所描写的道士、无一例外都是别有用心的妖精所幻化。
《西游记》深刻哲理的揭示以及社会现实的反映,都统一在孙悟空这个中国人民所热爱的理想主义英雄形象之中,这是作者写《西游记》的最成功之处。
在全书中也不可避免地流露出了作者的封建正统思想。他只希望改良政治,却不想推翻这吃人的制度;因为这部作品写于封建君主专制高度集中的明朝,作者的这点思想局限,是受各种客观因素影响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