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Ⅲ控制网测量作业指导书- 427 -
混凝土支承层及底座施工作业指导书- 441 - 轨道精调锁定作业指导书- 450 -
轨
道工 程
CPⅢ控制网测量作业指导书
1、目的
明确CPⅢ控制网测量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CPⅢ控制网测量。 2、编制依据
《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 10601-2009);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7-2006);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精密工程测量规范》(GB/T 15314-1994);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08314-2001)。 3、适用范围
CPⅢ控制网测量的范围:DK104+066至DK165+450无砟轨道; 4、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 4.1 CPⅢ控制点的测量标志
CPⅢ控制点应设立强制对中装置,测量棱镜应有相应的资质认证,标志连接件的加工误差不应大于0.05mm、CPⅢ棱镜组件的安装精度要求见下表1。
表1 CPⅢ测量棱镜组件安装精度要求
CPⅢ测量标志 X Y H 重复性安装误差(mm) 0.4 0.4 0.2 互换性安装误差(mm) 0.4 0.4 0.2 4.2 CPⅢ控制点的埋设与编号 4.2.1 CPⅢ控制点的埋设
CPⅢ控制点应沿线路布置在路基两侧的接触网杆或基础、桥梁防撞墙、隧道侧壁上,当CPⅢ控制点布置在桥梁防撞墙上时,点位应设置在桥墩固定支座端上方的防撞墙上。
CPⅢ控制点沿线路布置时纵向间距宜为60m左右,且不应大于70 m、横向间距不超过结构宽度。各CPⅢ点应大致等高,其高度应在设计轨道顶
面以上30cm的地方。 具体埋设方式见附件四所示。 4.2.2 CPⅢ控制点的编号
CPⅢ控制点编号的标注应全线统一采用大小为4cm的正楷字体刻绘,并用白色油漆抹底,绿色油漆填写编号字体。
CPⅢ控制点的编号定义如下:
CPⅢ的点号由七位数组成,从左到右前四位数表示CPⅢ点所在里程的整公里数,第五位是“3”表示是CPⅢ网点,后两位数字表示点的顺序号,点的顺序号为单数表示该点在里程增加方向的左侧,点的顺序号为双数表示该点在里程增加方向的右侧,当里程不足千、百、拾公里时,加“0”填充以保证CPⅢ的点号都是七位数齐全;CPⅢ网测量的自由设站点号也由七位数组成,从左到右第一位为大写英文字母“Z”表示测站,第二、三、四、五位数为CPⅢ点所在里程的整公里数,第六、七位数字表示测站的序号。当里程不足千、百、拾公里时,加“0”填充以保证CPⅢ的自由设站号都是七位数齐全。 举例如下:
点编号 含义 表示线路里程DK120范围0120301 内线路前进方向左侧的CPⅢ第1号点,“3”代表“CPⅢ” 表示线路里程DK120范围0120302 内线路前进方向右侧的CPⅢ第1号点,“3”代表“CPⅢ” (轨道右侧)偶数 0120302 2、4、6、8、10、12等 (轨道左侧)奇数 0120301 1、3、5、7、9、11等 数字代码 在里程内点的位置 自由设站点编号按“Z012001,Z012002…”沿线路里程增加方向编号。“Z”表示设站点,“0120”表示里程,“01”、“02”表示该里程的设站号。
4.3 CPⅢ控制网区段的划分和区段之间的连接
CPⅢ控制网的区段定义为在上一级控制网点约束下进行本次平差计算的CPⅢ网的范围。
CPⅢ控制网(包括平面网和高程网)可分区段分别进行观测和平差计算,区段的长度不宜低于4km。
CPⅢ平面网区段的两端必须起止在上一级控制网点(CPⅠ或CPⅡ)上,而且应保证有连续的三个自由设站与上一级控制网点联测。
CPⅢ高程网要满足区段中联测的上一级水准点的数量不得少于3个,而且CPⅢ高程网区段的两端必须起止在上一级水准点上。
CPⅢ网区段与区段之间,至少应该有四对(8个)CPⅢ点作为公共点在相邻的两区段中都要测量;这些点在各自区段中的观测和平差计算,应该满足CPⅢ网的精度要求;除此之外,还要满足各自区段平差后的公共点X、Y、H坐标较差应小于±2mm的要求;在达到上述要求后,前一区段CPⅢ网的平差结果不变,后一区段的CPⅢ网要再次平差,再次平差时除要约束本区段的上一级控制网点外,还要约束前一区段公共点中至少一个公共点的坐标;这样其他未约束的公共点在两个区段分别平差后的坐标差值应≤1.0mm,以确保CPⅢ网的整体精度。最后公共点的坐标,应该采用前一区段CPⅢ网的平差结果。 4.4 CPⅢ平面控制网测量
4.4.1 CPⅢ平面控制网的主要技术指标
表2 CPⅢ控制点的定位精度要求 (mm)
控制点 CPⅢ 测量方法 边角交会网 相对点位精度 1 同精度复测较差限差 3 4.4.2 CPⅢ平面控制网的测量设备与方法
测量设备
CPⅢ平面控制网测量的全站仪,应具有自动目标照准和程序控制自动测量的功能,其标称精度应满足:方向测量中误差不大于±1″,距离测量中误差不大于±(1mm+2ppm)。
每台仪器应至少配14个棱镜,其重复性安装误差和各标志点之间的互换性安装误差,在X、Y、H三方向的误差应均小于±0.3mm。用于进行气象改正的温度计,其测量精度应不低于±0.2℃。用于进行气象改正的气压计,其测量精度应不低于±5pa。
测量方法
CPⅢ控制网采用自由设站边角交会网的方法测量。
自由设站的设站距离为120m时,每个自由设站应观测12个CPⅢ点,全站仪前方和后方各6个(3对)CPⅢ点,每次测量应保证每个CPⅢ点被测量3次以上。测量方法见下图1所示。
测站(自由站点) CPⅢ控制点
向CPⅢ点进行的测量(方向、角度和距离) 图1 CPⅢ控制网自由设站边角交会网示意图
对于自由设站测量较为困难的地区(如曲线隧道),自由设站的设站距离可以为60m,每个自由设站应观测8个CPⅢ点,全站仪前方和后方各4个(2对)CPⅢ点,每次测量应保证每个CPⅢ点被测量4次以上。
CPⅢ控制点距离为60 m左右,且不应大于70 m,观测CPⅢ点允许的最远的目标距离为150 m左右,最大不超过180m。
测量前应记录每个测站的温度、气压,并将温度、气压输入仪器进行改正。
对于线路有长短链时,应注意区分重复里程及标记的编号。 水平方向观测
CPⅢ平面控制网的水平方向观测,应满足下表3的规定。 表3 水平方向观测的技术要求
控制网等级 仪测半零差 6″ 6″ 不同测2C互差 9″ 9″ 同一方向值较差 6″ 6″ 测回归回同一方向向归零后方器等级 回数 052 3 CPⅢ ″ 1″ 距离观测
CPⅢ平面控制网的距离测量,应采用以下的多测回距离观测法:盘左和盘右分别对同一个CPⅢ点进行距离测量,把盘左和盘右距离测量的平均
值作为一测回的距离测量值;每个CPⅢ点距离测量的测回数应与水平方向相同,各测回测量的距离较差应≤1.0mm。在全圆方向观测的同时,对CPⅢ点进行距离测量。
4.4.3 与CPⅠ、CPⅡ控制点联测
CPⅢⅢ平面控制网测量前,应确保线路两侧 CP
CPⅢ 50m范围内CPⅡ控制点的密度达到500m~800m,否则应同精度用GPS测量的方法加密CPⅡ控制点;
与CPⅠ、CPⅡ控制点联测,一般情况下应通过3个或以上线路上的自由设站进行联测,见下图2所示。联测高等级控制点时,应最少观测3个60m 完整测回数据。
CPⅡ CPⅢ
CPⅢ
测站(自由站点) CPⅢ控制点
向CPⅢ点进行的测量(方向、角度和距离) 图2 与CPⅠ、CPⅡ控制点联测示意图
与CPⅠ、CPⅡ控制点联测较为困难时,应至少通过2个线路上的自由设站进行联测,见下图3所示。
测站(自由站点) CPⅢ控制点
向CPⅢ点进行的测量(方向、角度和距离)
图3 与CPⅠ、CPⅡ控制点联测示意图
CPI、CP II 控制点 CPⅡ等级精度加密。 (1) 不能直接观测的CPⅡ点建议用GPS测量按
4.4.4 现场记录
采用全站仪自动观测数据采集软件进行外业数据的采集、记录和保存,所有观测数据应进行备份存储。
现场测量时,必须按“附件1 自由测站记录表” 记录各测站的实际情况,它是测量中的重要数据。 4.5 CPⅢ平面控制网数据处理
CPⅢ平面控制网数据处理可采用专业软件进行处理,采用的软件必须
通过铁道部相关部门正式鉴定。
对于测量数据的整理和保存,必须保证数据信息能够从测量一直到评估验收和存档都完整一致,手工校验的修正参数,必须记录在案。
CPⅢ平面控制网数据处理结果不能满足“表2 CPⅢ控制点的定位精度要求” 的指标时,应进行返工测量。
表4 CPⅢ平面控制网平差计算取位
等级 水平方向观测水平距离观方向改正数点位中误差距离改正数(mm) 值(″) 测值(mm) (″) (mm) 0.1 0.1 0.01 0.01 0.01 点位坐标(mm) 0.1 CPⅢ平面网 4.6 CPⅢ高程控制网测量
4.6.1 CPⅢ高程控制网主要技术要求
(1)精密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
表5 精密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mm)
水准测量 等 级 每千米水准测量偶然中误差M△ ≤2.0 每千米水准测量全中误差MW ≤4.0 限 差 检测已测段高差之差 12L 往返测 不符值 8L 附合路线或 环线闭合差 8左右路线 高差不符值 4L 精密水准 L 注:表中L为往返测段、附合或环线的水准路线长度,单位km。 (2) 精密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标准要求
表6 精密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标准
每千等级 米高差全中误差(mm) 精密水准 4 路线长度(km) 水准仪等级 观 测 次 数 水准尺 与已知点 联测 因瓦 往返 附合或环线 往返 往返较差 或闭合差 (mm) 2 DS1 8L 注:①结点之间或结点与高级点之间,其路线的长度,不应大于表中规定的0.7倍。 ②L为往返测段、附合或环线的水准路线长度,单位km。
(3) 精密水准观测应符合以下要求
表7 精密水准观测主要技术要求
水准等级 尺 类型 精密水准 水准仪 等级 DS1 视距 (m) ≤60 ≤65 前后视距差(m) 测段的前后视距累积差(m) 视线高度(m) 下丝读因瓦 DS05 ≤2.0 ≤4.0 数 ≥0.3 注:①L为往返测段、附合或环线的水准路线长度,单位km。 ②DS05表示每千米水准测量高差中误差为±0.5mm。
在观测数据存储之前,必须对观测数据作各项限差检验。检验不合格时,对不合格
测段整体重测,至合格为止。
4.6.2 CPⅢ高程控制网的测量设备与方法
(1)测量设备
用于CPⅢ高程控制网测量的水准仪,标称精度应满足每公里水准测量往返测高差中数测量的中误差不低于±1.0mm/km。
水准尺应采用整体因瓦水准标尺,与水准仪配套的尺垫,其重量应不低于3kg。与水准仪配套的脚架,应采用木质脚架。
(2)测量方法 方法一:
往测时以轨道一侧的CPⅢ水准点为主线贯通水准测量,另一侧的CPⅢ水准点在进行贯通水准测量摆站时就近观测;返测时以另一侧的CPⅢ水准点为主线贯通水准测量,对侧的水准点在摆站时就近联测。往测水准路线如下图4所示:
图4 往测水准路线示意图
返测水准路线如下图5所示:
图5 返测水准路线示意图
观测顺序: 1) 光学水准仪观测
奇数测站照准标尺分划顺序为: A 后视标尺基本分划; B 中视标尺基本分划; C 前视标尺基本分划; D 前视标尺辅助分划; E 中视标尺辅助分划; F 后视标尺辅助分划。 偶数测站照准标尺分划顺序为: G 前视标尺基本分划; H 中视标尺基本分划; I 后视标尺基本分划; J 后视标尺辅助分划; K 中视标尺辅助分划; L 前视标尺辅助分划。 2) 数字水准仪观测
奇数测站照准标尺分划顺序为: A 后视标尺; B 前视标尺; C 中视标尺; D 前视标尺; E 中视标尺; F 后视标尺。
偶数测站照准标尺分划顺序为: G 前视标尺; H 中视标尺; I 后视标尺; J 后视标尺; K 中视标尺; L 前视标尺。 方法二:
CPⅢ点与CPⅢ点之间的水准路线,采用下图6所示的水准路线形式进行。
CP3-1CP3-3CP3-5CP3-7CP3-9CP3-11CP3-13CP3-29CP3-31CP3-3310mCP3-260mCP3-4CP3-6CP3-8CP3-10CP3-12CP3-14CP3-30CP3-32CP3-34
图6 CPⅢ点与CPⅢ点之间的水准路线示意图
观测顺序: 1) 光学水准仪观测
奇数测站照准标尺分划顺序为: A 后视标尺基本分划; B 前视标尺基本分划; C 前视标尺辅助分划; D 后视标尺辅助分划。 偶数测站照准标尺分划顺序为:
E 前视标尺基本分划; F 后视标尺基本分划; G 后视标尺辅助分划; H 前视标尺辅助分划。 2) 数字水准仪观测
奇数测站照准标尺分划顺序为: A 后视标尺; B 前视标尺; C 前视标尺; D 后视标尺。
偶数测站照准标尺分划顺序为: E 前视标尺; F 后视标尺; G 后视标尺; H 前视标尺。
测站数为偶数,一般为6或8个。由往测转为返测时,两支标尺应互换位置,并应重新整置仪器。 4.7 CPⅢ高程控制网数据处理
CPⅢ控制点高程测量应采用严密平差,平差计算取位按下表中精密水准测量的规定执行。
表8 精密水准测量计算取位
往(返)等级 测距离总和(km) 精密 水准 0.01 往(返)测距离中数(km) 0.1 各测站高差(mm) 0.01 往(返)测高差总和(mm) 0.01 高往(返)测高差中数(mm) 程 (mm) 0.1 0.1 4.8 CPⅢ控制网的观测条件
(1)CPⅢ控制网外业观测应待线下工程沉降和变形满足要求、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通过后进行。
(2)CPⅢ观测应在气象条件相对比较稳定的天气下进行(温差变化较小,
湿度较小,如阴天),夜间观测应避免强热光源对观测的影响。 (3)CPⅢ观测时测程内不能有任何遮挡物,那怕一根细铁丝也会导致成果错误。
(4)CPⅢ观测时,场内不得有人体可以感受到的任何震动。 4.9 CPⅢ控制网的维护
由于CPⅢ网布设于桥梁上或由于线下工程的稳定性等原因的影响,为确保CPⅢ点的准确性,建议施工单位在使用CPⅢ点进行后续轨道安装测量时,应定期与周围其它点进行校核,特别是要与地面上布设的稳定的CPⅠ、CPⅡ点进行校核,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5 其它有关事宜
(1)测量计算软件的要求:CPⅢ网的平面和高程数据处理须采用鉴定合格的CPⅢ测量专用软件进行处理。
(2)其他未尽事项可以参考有关技术文件及测量手册。 6 上交资料
平面观测、高程观测网图; 平面观测、高程观测原始观测数据; 平面观测、高程观测手簿;
CPⅡ控制点、高等级水准点检核数据; 平面计算(边长、角度)表; 平面坐标平差表、各项精度统计表; 高差计算表(含尺长改正); 高程平差表、各项精度统计表; CPⅢ点平面和高程成果表; 技术设计书; 技术总结报告。
附件1 自由测站记录表
兰新铁路客运专线 LXS-3标 第 页 共 页 测量单位: 天气: 测量日期: 年 月 日
自由测站点编号 CPIII点编号 备注 温 度 CPIII点编号 气 压 备注 自由设站、CPIII点编号示意图 线路里程方向 说明:将自由测站点和CPⅢ点的编号标记于上述示意图中。每一测站均应填写一张表格。 观测: 记录: 测量时间: 时 分
附件2 CPⅢ测量标志的布设方式
(1) 路基地段应在路基上布置临时辅助立柱,设置时遇到有下锚拉线的地方,应设置在接触网基础另一侧。立柱上设置CPⅢ控制点标志,见下图1所示;
图1 路基地段临时辅助立柱上的CPⅢ控制点布设示意图
(2)桥梁上一般布置在桥梁固定支座端防护墙上,成对布置。在直线段CPⅢ基桩高出轨面300mm。CPⅢ预埋套管可在临时支柱灌注时预埋或后期打孔埋设。见下图2所示;
1515060PVC管外轨标高+300?150φ10钢筋φ8钢筋100防碴墙单位:mm
图2 桥梁地段CPⅢ控制点布设示意图
(3)在隧道底部两侧的边沟内边墙顶面中部,向下开凿铅垂方向的安装孔(孔径≥28毫米,孔深≥80毫米), 然后使用锚固CPIII棱镜组件,相邻两对CPIII点在里程上相距约60米。也可在浇筑边沟边墙时预埋棱镜组件。埋设位置图见图3。
图3 隧道地段CPⅢ控制点布设示意图
混凝土支承层及底座施工作业指导书
1.编制目的
明确双块式无砟轨道水稳层及底座板施工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水稳层及底座板作业施工。 2.编制依据
《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设计指南》(铁建设涵[2005]754号) 《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06]158号)
《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5]157号) 《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424-2003) 《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6-2007) 《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铁建设[2006]189号)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设计的《双块式轨道预埋件设计图》;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设计的《双块式式轨道预埋件设计图 》; 《双块式无砟轨道钢筋连接器设计图 》; 《双块式无砟轨道底座设计图 》;
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TZ216-2007;
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 铁建设【2007】85号;
高速铁路高速铁路双快式无砟轨道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 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 铁建设【2006】189号 3.适用范围
适用于新建兰新铁路第二双线LXS-3标双块式无砟轨道无砟轨道工程底座板施工(不含特殊结构)。本作业指导书包括施工准备(底座板施工单元划分)。钢筋制作与安装,底座板模板制作与安装,底座板混凝土浇筑。 4.施工工艺流程及技术要求
4.1混凝土支撑层及底座板施工工艺流程见下图。
底座板施工准备
铺设两布一膜滑动层 测量放样底座板边线 CPⅢ测量 铺设高强度挤塑板 路基、桥、隧面清扫
安装测温电偶 安装钢筋、连接器、剪力钉 钢筋笼、连接器、剪力钉制作 安装模板 底座板混凝土浇注 (振捣、收面、刷毛、养生) 保持所有后浇 带连接器螺母 松开状态 板温测量 张拉距离计算,底座板张 底座板后浇带浇注 下单元段连接施工 底座板施工完成 拉纵联 4.2技术要求 4.2.1环境及混凝土技术要求
①施工环境温度不低于5℃,雨天不宜施工。
② 新拌混凝土从出仓到用完一般不超过90 分钟,混凝土的自由落度不能大于1m。
③ 当工地最高气温超过30℃时,应采取夏季施工措施,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能超过30℃。
④底座板上轨道板覆盖区域2.55m宽的范围应刷子刷毛处理,深度1-2mm。
⑤ 侧向挡块位置处底座板不得有模板接缝。
⑥ 曲线地段的底座板应及时进行横向临时固定,避免底座板产生横向位移。临时侧挡装置要在底座砼两侧对称布置。
⑦ 后浇带与轨道板缝不得重叠,底座板浇筑后应及时进行后浇带的处理,清除浮浆,断面垂直。
⑧ 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用土工布或薄膜进行覆盖湿润养护,湿润养护时间不低于7天。
⑨ 混凝土的张拉连接必须严格按照临时端刺及常规区平面布置图进行。当一个施工单元的底座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必须测量常规区及临时端刺浇筑段的长度和温度,并加以记录(与下一施工单元连接时用)。 4.2.2钢筋笼技术要求
①钢筋笼桥下集中预制.吊装施工
钢筋在加工场加工成钢筋笼,利用钢筋笼运输台车运到现场, 用吊车整体吊上桥面,再进行人工绑扎连接后浇带和齿槽部位。
钢筋在钢筋场利用绑扎台座和模具绑扎成钢筋笼,严格控制钢筋绑扎间距。钢筋交叉处采用铁丝绑扎,绑扎铁丝的尾端伸向钢筋笼内部,不得侵入混凝土保护层。纵向钢筋连接采用搭接绑扎,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大于50%,搭接长度符合以下要求:φ16为1.05m,φ20为1.32m,φ25为1.64m。
在运往现场存放前,在钢筋笼端头挂标识牌,分别注明方向.左右线.前后位置.及墩号。
加工好的钢筋笼用运输台车运到桥下便道上,用吊车吊装上桥,然后根据弹好的底座板边线将钢筋笼居中摆放,先安装后浇带一侧的钢筋笼。安放时先在滑动层上安放垫块,垫块采用同底座板混凝土相同材质的混凝土垫块。垫块布置成梅花状,与滑动层的接触面积不得小于0.185m2纵向延米(垫块纵向间距约0.4m)。钢筋安装后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底座板顶面.侧面为45mm,底面为35mm。
吊装钢筋笼时应将钢筋笼轻轻放在大支撑面垫块上,不得损坏滑动层和桥面防水层,同时不得在桥面上焊接钢筋。
梁缝处即高强度挤塑板上的钢筋,根据设计图现场绑扎就位。此时务必注意:绑扎钢筋时不得对高强度挤塑板和其上的塑料薄膜造成损坏,此
外还需注意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和钢筋的搭接长度。
②钢筋笼绑扎施工
钢筋笼在现场采用可拆卸式胎具制作,纵横骨架通过螺栓连接。首先在施工部位进行胎具安装,然后通过相邻梁面上的弹线对胎具进行定位,最后利用胎具上的定位卡进行钢筋定位绑扎。 4.2.3剪力齿钉的施工
底座板施工前,必须对所有预埋剪力套筒进行高程测量,确定剪力钉的长度,特别是在曲线段,根据超高值合理的选择锚固钢筋的高度。然后进行剪力钉的加工。
剪力钉安装时必须将梁体内预埋套筒内的杂物清理干净,然后将剪力钉带丝牙一端拧入套筒内,为保证剪力钉拧入套筒内的长度满足要求,可根据剪力钉钢板尺寸自制简易工装配合扭矩扳手进行拧紧操作,扭矩不小于300Nm。 5.材料要求
原材料应该符合设计要求,进场后的施工材料按照相关的技术条件及时送检,合格后方可使用。钢筋保护层垫块抗压强度不低于底座混凝土的设计强度。底座板混凝土采用弹性模量不大于31.5Gpa的C30钢筋混凝土,其混凝土结构使用年限不小于60年,使用环境为T2。底座板宽2950mm,钢筋采用HRB500级。精度要求:顶面高程±5mm,中线±10mm,宽度0~+15mm,顶面平整度7mm/4mm。 6.机具配置及劳动力组织 6.1设备机具配置
表6-1 设备机具配置 序号 1 2 3 4 5 6 名 称 混凝土汽车泵 混凝土运输车 25t吊车 插入式振动棒 提浆整平机 悬臂龙门吊 单位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数量 1 3 1 4 2 1 用途 将底座混凝土由桥下泵至桥上 底座混凝土桥下运输 辅助吊装底座钢筋 底座混凝土振捣 底座混凝土表面振捣、整平 底座钢筋整体安装就位 备注 底座钢筋桥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钢筋绑扎台座 钢筋笼吊装架 扭矩扳手 开口扳手 可调式模板 铁抹子 木抹子 灰铲 铁锹 铁耙 毛刷 套 副 把 把 孔 把 把 把 把 把 把 2 2 12 12 10 4 4 4 4 2 2 底座钢筋场内整体绑扎 底座钢筋整体吊装 底座钢筋连接 底座钢筋连接 底座混凝土模板 底座混凝土表面收光、抹平 底座混凝土表面收浆、抹平 局部补灰 局部补灰 混凝土刨平 底座混凝土表面拉毛 下整体绑扎时使用 双线 6.2劳动力组织
表6-2 一个工作面(双线)每工作班人员配置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合计 工 种 测量工 技术人员 试验员 安全员 钢筋工 模板工 混凝土工 养护工 后浇带张拉工 普工 人数 4 2 3 1 10 8 10 2 6 10 52 工 作 内 容 负责底座放样 负责现场指导、交底、检查 负责底座混凝土现场试验 负责沿线安全防护 负责底座钢筋加工、绑扎、安装 负责底座模板安装 负责底座混凝土整平、振捣、抹平、拉毛 底座混凝土养护(浇水或覆盖) 后浇带钢筋张拉连接 配合各工种进行材料、机具搬运、清扫等 7.质量验收要求
不合格滑动层施工 滑动层施工验收 桥梁底座板施工 不合格8.质量控制的要点 8.1钢筋加工与安装检查 8.1.1.保证项目
①钢筋的材质.规格及焊条类型应符合钢筋工程的设计施工规范,有材质及产品合格证书和物理性能检验,对于进口钢材需增加化学性能检定,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
②钢筋的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间距.锚固长度.接头位置.保护层厚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③焊工必须持相应等级焊工证才允许上岗操作。
④在焊接前应预先用相同的材料.焊接条件及参数,制作二个抗拉试件,其试验结果大于该类别钢筋的抗拉强度时,才允许正式施焊,此时不可再从成品抽样取试件。
⑤钢筋.骨架绑扎,缺扣.松扣不超过应绑扎数量的5%,且不应集中。 ⑥钢筋弯钩的朝向正确,绑扎接头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搭接长度不小于规定值,钢筋绑扎.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钢筋间距。允许偏差±20mm;保护层厚度+5mm,0。
⑦ 钢筋是否没有浮锈或没有其它对粘结有负面影响的有害物质(例如:冰.油脂.油和污垢)
路基桥梁隧道底座板验收 合格 转入轨道板铺板施工 图7-1 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质量检验流程图
⑧钢筋的布置是否会妨碍混凝土的灌注和振捣密实
⑨所有焊接接头必须进行外观检验,其要求是:焊缝表面平顺,没有较明显的咬边.凹陷.焊瘤.夹渣及气孔,严禁有裂纹出现。
⑩钢板连接器焊接材质符合设计要求,焊接没有咬伤钢板.钢筋,焊缝在0.4d以上。
⑾安装锚固螺栓的转动力矩300N·m,螺栓旋入深度不少于42mm,锚固板与锚固筋焊接牢固。 8.2模板检查
模板安装完成后,在浇筑混凝土前以及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应对模板.钢筋骨架.预埋件加以检查,检查的内容包括下列内容:
①模板的截面尺寸。
②模板.支撑等结构的可靠程度。 ③预埋件的安装位置。 ④隔离剂涂刷情况。
⑤浇筑混凝土前应检查模板内是否存在杂物.钢筋上是否存在油污.模板之间是否存在缝隙和空洞等,应及时清楚模板内杂物或钢筋上的油污。当模板有缝隙和空洞时,应予堵塞,不得漏浆。
⑥模板安装时,以平面5mm和高程±2mm的精度进行放样。模板安装要平顺,相邻模板错台不超过1mm,确保接缝严密,模板稳固。 8.3混凝土
控制好混凝土的拌和时间,混凝土拌和时间正常情况下不少于120s,冬施期间不少于180s,并对原材料采用保温或升温措施。
严控混凝土入模温度,底座板混凝土入模温度不能超过30℃。在环境气温+5℃和-3℃之间浇筑混凝土时,其混凝土温度不得低于+5℃。气温如果在-3℃以下时,混凝土的最低温度为+10℃。
侧模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以上,方可拆模。
施工完成的底座板应满足验标相关要求,即中线位置允许偏差为10mm;顶面高程允许偏差为±5mm;宽度允许偏差为+15,0;平整度允许偏差为7mm/4m。
8.4物流组织
1. 底座板钢筋笼采用桥下集中预制的方式时,在预制场用门吊将钢筋笼吊至改装过的钢筋笼运输车上。运输车将钢筋笼运至桥下后,在桥 上用钢筋笼门吊或吊车将钢筋笼吊装至桥上,吊装到位。
2. 底座板钢筋笼采用桥上现场绑扎的方式时,钢筋用吊车吊至桥上,存放在未施工防水层的桥面上或分散存放在电缆槽内。钢筋存放采用架空覆盖。尽量不要污染已施工防水层的桥面。
3. 机具材料的转用在桥面上采用人工或汽车,汽车上桥时必须冲洗干净。尽量采用桥下转运的方式。
4. 底座板混凝土线下拌合站集中拌合,混凝土罐车桥下运输至施工现场,混凝土输送泵配合进行灌注。 9.安全控制的要点 9.1高空吊装安全防护
①起重机司机.起重工属于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专业安全技术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严禁酒后作业。
②作业前必须检查作业环境.吊索具.防护用品。吊装区域无闲散人员,障碍已排除。吊索具无缺陷,捆绑正确牢固,被吊物与其他物体无连接,确认安全后可作业。
③轮式或履带式起重机作业时必须确定吊装区域,并设警戒标志,必要时派人监护。
④大雨.大雪.大雾及风力六级以上(含六级)等恶劣天气,必须停止露天吊装作业;严禁在带电的高压线下或一侧作业。 ⑤作业时必须执行.听从统一指挥。
⑥使用起重机作业时,必须正确选择吊点的位置,合理穿挂索具,试吊;除指挥及挂钩人员外,严禁其他人员进入吊装作业区。
⑦装设进行高空作业的安全措施,尽量避免或减少在悬空状态下的作业。 9.2交通安全
①驾驶员在出车前应保持充足睡眠,严禁疲劳驾驶。
②任何人不得强迫驾驶员违法.违章驾车;严禁酒后驾车.疲劳驾驶或将车交给无证人员驾驶;不得开“病车”上路。
③车辆装载的货物必须绑扎牢固,严禁人.货混装。
④设专人对上桥车辆进行登记管理,桥面行车,注意施工人员;车辆调头时应避免在人员集中的地方。 9.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
①工地所有临时用电由专业电工(持证上岗)负责,其他人员禁止接驳电源。
②施工现场每个层面必须配备具有安全性的各式配电箱。
③临时用电,执行三相五线制和三级漏电保护。由专职电工进行检查和维护。
④所有临时线路必须使用护套线或海底线。必须架设牢固。 ⑤严禁用花线.铜芯线乱拉乱接,违者将被严厉处罚。 ⑥所有插头及插座应保持完好。电气开关不能一擎多用。 ⑦所有施工机械和电气设备不得带病运转和超负荷使用。 ⑧施工机械和电气设备及施工用金属平台必须要有可靠接地。 ⑨接驳电源应先切断电源。 9.4爬梯安全防护:
①爬梯必须搭设在牢固的地基上,各杆件连接牢固。 ②爬梯踏步控制合理,设置防滑条,扶手设置牢固。
③爬梯四周挂设安全防护网,防止落物伤人。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10.环保要求
① 底座板砼施工时两侧有专人进行混凝土摊铺,避免混凝土洒在模板外。不慎洒落时及时进行清理,避免污染桥面。
② 养护期间,施工用水及管线专人管理且合理布置,做到规范整齐,避免桥面积水或到处漫溢。
③ 养护期间,养护覆盖物覆盖规范整齐且压稳,避免吹翻或到处飞扬。养护结束后及时回收。
④ 底座板拆模后及时清理模板及脱落砼。做到模板堆放整齐,桥面干净利落。
⑤ 养护完成后对底座板表面进行冲洗,以保持桥面整洁。且避免积水或到处漫溢。
⑥ 桥面上收集的各种固体废弃物必须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或统一运输到指定弃渣场,避免洒落在桥下污染周边环境。
⑦无砟轨道施工机械在施工或修理过程中必须加强油料管理,避免洒落污染桥面,必要时进行回收处理。
⑧ 施工便道天气及路面状况及时洒水,避免尘土飞扬。
1 目的轨道精调锁定作业指导书
明确轨道精调锁定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轨道精调锁定施工作业,尽可能地减少精调误差,保证轨道精调的作业质量、安全。
2 编制依据
⑴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⑵ 《高速铁路施工测量规范》
⑶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施工测量暂行标准》 ⑷ 《WJ-7扣件安装说明书》 3 适用范围
适用于新建铁路兰州至乌鲁木齐第二双线甘青LXS-3标段轨道精调施工。
4 轨道精调锁定施工主要作业内容 4.1 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 轨道状态检查确认 轨道测量 模拟试算
4.2 施工准备
现场调整 轨道复测 轨道精调前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轨道板的复测、扣件安装、CPⅢ的复
测。
4.2.1轨道板的复测
为保证后期钢轨的铺设及轨道精调,轨道板灌浆后7天或砂浆强度达到0.7MPa后,及时对轨道板进行复测,复测内容包括:高程、中线位置、 CA砂浆四角离缝。其中高程、中线位置复测采用螺栓孔速调标架的方法(与精调方式同)。
轨道板复测后,应与前期精调数据及时进行分析对比,发现有下列情况者,必须揭板重新灌浆。
⑴轨道板横向或高程超差的;
⑵凸台树脂厚度、CA砂浆四角离缝超差的。 4.2.2扣件安装
WJ-7型扣件(见下图)由T型螺栓、螺母、平垫圈、弹条、绝缘块、铁垫板、轨下垫板、绝缘缓冲垫板、重型弹簧垫圈、平垫块、锚固螺栓和预埋套管组成,此外为了钢轨调高需要,还包括轨下调高垫板和铁垫板下调高垫板。
WJ-7型扣件
弹条分两种,即一般地段使用的W1型和小阻力地段使用的X2型,W1型弹条的直径为14mm,X2型弹条的直径为13mm。
轨下垫板分为两种,即一般地段使用的橡胶垫板和小阻力地段使用的复合垫板两种。
小阻力扣件布置图
绝缘块分9号和10号两种,正常安装时采用9号绝缘块,当绝缘块与铁垫板挡肩的缝隙大于1mm时更换为10号绝缘块。
绝缘缓冲垫板分2mm和6mm两种厚度,正常安装时采用6mm厚垫板,钢轨高低位置负调整时采用2mm厚垫板。
扣件安装顺序 (1)安装前准备工作
扣件安装前应将预埋套管内的积水和杂质清除。 (2)安放绝缘缓冲垫板
(3)安放铁垫板
安放铁垫板,使轨底坡朝向轨道内侧(按铁垫板上的箭头方向)。铁垫板的螺栓孔中心应与预埋套管中心对正。
(4)安放平垫块
将平垫块放在铁垫板上,并使平垫块距圆孔中心较长一侧朝内。
(5)安放重型弹簧垫圈和锚固螺栓
将锚固螺栓套上弹簧垫圈,锚固螺栓必须用铁路专用的防护油脂均匀涂抹,每颗螺栓用量约20g,完成后旋入预埋套管中。在锚固螺栓拧紧前调整铁垫板位置使铁垫板上标记线与平垫块上的标记线对齐,然后用可控制扭矩的电动扳手以300~350N·m的扭矩紧固锚固螺栓。
(6)安放T型螺栓平垫圈和螺母,紧固弹条
(7)扣件安装注意事项
①螺栓孔内不能有杂物及积水,长期的积水冻融会破坏预埋套管,使其失效。
②锚固螺栓必须用铁路专用的防护油脂均匀涂抹,每颗螺栓用量约20g,如不涂抹或涂抹不均匀会使锚固螺栓寿命降低。
③锚固螺栓的扭紧力必须达到300~350N.m,并使用可以测力的电动扳手安装,且用扭力扳手检查。
④铁垫板安装注意箭头朝向线路中心,保证轨低坡方向,如安装方向
错误,造成钢轨扭曲,静态检测难以发现,动态检查造成动力学指标超限,铺轨后改正困难。
⑤轨下橡胶垫板一定要落槽,防止钢轨空吊,影响动检结果。 ⑥扣件安装精度高,可大量减少后期轨道精调工作量。 4.2.3CPⅢ复测 4.2.3.1复测前准备
(1)对于已经分区段建网测设完成的CPⅢ控制网,应编写CPⅢ建网技术总结报告,汇总CPⅢ控制点成果。
(2)CPⅢ控制网复测前,应先检查原建网的CPⅢ控制点是否存在毁坏,对已毁坏的CPⅢ控制点进行恢复。
4.2.3.2 CPⅢ 复测要求
(1)CPⅢ平面网复测应联测与原测相同的CPⅠ、CP Ⅱ控制点(包括加密CP Ⅱ控制点),当CPⅠ、CP Ⅱ控制点破坏或不满足联测精度要求时,应采用稳定的CPⅢ点原测成果进行约束平差。
(2)CPⅢ平面网复测采用的网形和精度指标应与原测相同。CPⅢ点复测与原测成果的X、Y坐标较差应≤±3mm,且相邻点的复测与原测坐标增量△X 、△Y较差应≤±2mm,采用原成果。较差超限时应分析判断超限原因,确认复测成果无误后,应对超限的CPⅢ点采用同精度内插方式更新成果。
(3)CPⅢ高程复测采用的网形和精度指标应与原测相同。CPⅢ点复测与原测成果的高程较差≤±3mm,且相邻点的复测高差与原测高差较差≤±2mm时,采用原测成果。较差超限时应分析判断超限原因,确认复测成果无误后,应对超限的CPⅢ点采用同级扩展方式更新成果。
4.2.4 人员机具准备
一个班组人员
序号 1 2 3 4 5 6 7 8 作业内容 轨道测量 模拟试算 现场位置确定标识 现场指挥 工班长 普工 材料员 合计 工种 测量员 技术员 技术员 领工员 线路工 人数 3 1 1 1 2 20 1 29 备注 提供准确的测量数据 确定调整数据,提供报表 含轨道状态检查、复核 配合技术工作 松、紧扣件,更换调整垫板 负责清理和供应调整扣件及其他 技术4人,现场作业25人 一个班组机具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名称及规格 轨检车 电子道尺 30m磁力丈绳 YLB-700-I型液压双头螺栓扳手 片状塞尺 钢板尺 螺栓测力扭矩扳手 20t起道器 丁字扳手 电动扳手 单位 套 把 根 把 把 把 把 台 把 把 数量 1 2 1 2 4 4 2 2 2 4 备注 含全站仪及配套设备 检查水平、轨距 局部检测线路平顺 松紧T型螺栓 检查密贴 检查正矢、钢轨宽度等 配螺栓套筒 配螺栓扳手各2个 配螺栓套筒 11 12 13 14 15 5.5kw汽油发电机 撬棍 小平车 手锤 刷子 台 根 台 把 把 2 8 2 4 8 4.3轨道精调施工
4.3.1 施工准备
(1)全站仪、轨距尺和精调设备在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校,规范测量操作(特别是棱镜安装),否则采集数据不准,给后续施工带来困难。
(2)组建精调队伍,开展技术培训,使参与轨道精调人员全面掌握轨道精调的工艺、程序和标准。 (3)作业队伍要确保精调作业人员固定,保证轨道精调施工质量及进度。
(4)检查钢轨扣件的安装状态及完好性,纠正安装不正的扣件,更换或补充缺损件。轨道扣件锁定需整改的主要问题有:
①铁垫板安装方向颠倒 ②绝缘缓冲垫板安装方向颠倒 ③平垫块安装方向颠倒 ④轨下扣件中夹塑料布等杂物 ⑤锚固螺栓扭紧力不足等 ⑥ 绝缘块的安装颠倒 ⑦绝缘块缺失、散落在一旁 ⑧绝缘块安装偏位
⑨弹条松动、歪斜、或脱落,并有缺失现象 ⑩ T型螺栓有缺失现象
(5)精调前必须先用内燃螺栓扳手完成对钢轨扣件的复紧,保证测量数据真实。
(6)对精调线路每块轨道板进行编号,标注线路里程百米点、曲线起
讫点(ZH、HY、YH、HZ)及曲线要素、超高值。对精调线路的轨道板进行编号,轨道板号为6位数,前3位为里程号,后三位为流水号,流水号由小里程到大里程方向递增。如:1190131,表示里程为DK119,第013块轨道板的第1个承轨台。
(7)钢轨硬弯、变形、焊缝尺寸超标、附着污染物等应在精调准备工作中予以消除。
(8)精调前每个施工队伍提前从物资领绝缘垫板(2mm),调高垫板(0.5mm、1.0mm、2.0mm)等工程材料及精调中所需施工机械用具。
4.3.2 轨道几何状态检查
(1)将CPⅢ控制网成果及无砟轨道线型数据输入轨检小车系统软件。
(2)为保证外业数据的真实可靠,轨检小车外业采集数据应在阴天或夜间进行。作业环境温度在-10℃—+40 ℃,风速≤4级的环境内作业。采集方法对应承轨台位置,采用“隔一测一”的方法,对钢轨进行测量,一次设站测量长度不宜超过80m,连续测量不小于300m,前后两次测量的搭接区不少于5个测点,搭接偏差不超过1 mm。
4.3.3测量数据评估及调整量计算
(1)将外业采集数据导入长轨精调软件,根据:“先轨向,后轨距”,“先高低,后水平”, “先整体,后局部” 的原则进行调整。测量数据评估过程要反复优化,在保证轨道线形前提下,尽量减少轨向及高程的改动量。
(2)对计算的调整量进行核对优化后形成正式“调整量表”,用于指导现场调整。
平面位置:实际位置位于设计位置右侧时,偏差为 正,调整量为负。即调整量表中平面位置数据为负值时钢轨向左拨,正值时钢轨向右拨。
轨面高程:实际位置位于设计位置上方时,偏差为正,调整量为负。即调整量表中高程数据为负值时,表示应该降低轨道高程,应将6mm绝缘垫板换成2mm绝缘垫再根据具体调整值进行配置调高垫板,正值时表示应该提高轨道高程,根据具体的调整值进行配置调高垫板。
4.3.4 现场调整
现场调整对照调整量表,按“先高低,后水平;先方向,后轨距”的原则进行精调施工。每个作业面为提高工作效率宜分为两个调整小组,一组高程,一组轨向
(1)调整量现场标示方法
按照给出模拟调整量数据找到相对应的轨枕,进行标示,强调标识完成后一定要换人进行检查,防止发生标识错误产生轨道误调整。
①高程调整量写到对应承轨台的钢轨表面,向上调整为“+”,向下调整则为“-”,正调整量可不做符号标示。
②基本轨轨向调整量标识到对应承轨台钢轨的底面,用箭头标识调整方向,如调整量为“+”,箭头应指向线路中心方向,如调整量为“-”,则箭头应指向线路外侧。
③高程调整前应先测量出对应点的轨距数据,写到对应承轨台的旁边,以便在高程调整后将轨距恢复到原来值。
④基本轨轨向调整前用电子道尺对调整点轨距进行测量,根据调整量大小及调整前道尺度数计算出调整后尺度数(调整后尺读数=调整前尺读书-调整量),并将计算的结果紧挨着轨向调整量写在钢轨底面上,并用“,”隔开,用于检查轨向调整是否到位。
(2)根据现场的标示,把调整垫片准确无误的摆放在轨枕台的两侧。调整垫片摆放要有专人复核,摆放要整齐,以便于更换。
(3)轨下调高垫板厚度有0.5、1、2、5、8等5种规格,铁垫板下调高垫板厚度为8mm,绝缘缓冲垫板厚度有2mm、6mm两种, 通过更换不同厚度的轨下调高垫片调整,可实现钢轨高低调整,调整量为-4~+26mm。
(4)明确基本轨:平面位置以高轨(外轨)为基准,高程以低轨(内轨)为基准,直线区间上的基准轨参考大里程前方的曲线方向。
(5)基本轨高程调整,
①不能两个钢轨同时松开,应先固定一根钢轨作为参照,松开另外一根。每次松开扣件数量不得连续超过10个扣件。松开扣件之前应先用电子道尺检查轨距、水平相对关系并记录读数确定调整后的数据,用以检查调整是否到位。
②钢轨高低位置正调整时,采用轨下调高垫板进行,应先松开弹条,取出绝缘块,提升钢轨,在轨下垫板和铁垫板之间垫入所需厚度的轨下调高垫板。轨下调高垫板的总厚度不能超过10mm,数量不得超过2块,并应
把最薄的垫板放置在下面,以防轨下调高垫板窜出(当调高量需要0.5mm级别时,可贴近铁垫板承轨台面加垫0.5mm厚轨下调高垫板,数量可为3块)
③钢轨高低位置负调整时,应先卸下锚固螺栓提升钢轨,将铁垫板下6mm厚绝缘缓冲垫板更换为2mm厚的绝缘缓冲垫板钢轨复位后检查轨距和轨向。然后根据调整量,在轨下垫板和铁垫板之间垫入所需厚度的轨下调高垫板。
④高程调整完成后紧接着采用液压扳手、电动扳手把扣件锁紧,在锁紧扣件过程中存在螺栓漏紧、弹条偏位、平垫块漏放等情况,应特别注意,要组织专人检查。
(5)把换下来的标准件分类整理,收工时再带出线外,分类放在指定的位置,做到工完场清。
(6)轨向调整,松开扣件之前应先用电子道尺检查轨距相对关系并记录读数,确定调整后的数据,用以检查调整是否到位。然后松开锚固螺栓,用改道器卡住钢轨,横向移动铁垫板予以调整,使轨向达到要求。当铁垫板横向移动受到平垫块卡阻时应将平垫块掉头使用。
(7)基准轨调完之后,根据电子道尺或轨检小车数据用相同的方法调
整另外一根钢轨的水平及轨距。
4.4 轨道复测 (1)复测前准备
①对第一次调整记录整理,以便复测时复核。
②对调整区段的扣件、垫板进行全面检查,确认安装正确,扣压力达到标准。
(2)测量
复测的的外业采集和第一次测量方法一样,采用轨检小车进行,测量点位可跟第一次交叉进行。
(3)数据分析、二次调整
①对相同区段两次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对比,不满足要求的地段重新调整。
②通常无砟轨道的调整工作量与轨道板铺设精度与扣件安装精度有关,如安装精度高调整工作重复3~4次循环可达到要求,每次循环的调整量会越来越少。
4.5 质量验收要点
无砟轨道静态调整允许偏差
序号 1 项目 容许偏差 ±1mm 备注 相对于标准轨距1435mm 变化率 弦长10m 轨距 1/1500 2mm 2 轨向 2mm / 测点间基线长30(m) 距5(m) 10mm /测点间基线长300(m) 距 150(m) 2mm 弦长10m 3 高低 2mm / 测点间基线长30(m) 距5(m) 10mm /测点间基线长300(m) 距150(m) 1mm 2mm +4,-6mm 10mm +10,0 不包含曲线、缓和曲线上的超高值 基长6.25m,包含缓和曲线上由于超高顺坡所造成的扭曲量 与设计值比较,站台处的轨面高程不应低于设计值。 4 5 6 7 8 水平 扭曲 高程 中线 线间距 5 质量控制要点
1、重新测量前,认真核对CP3/4 坐标、轨道设计线型要素数输入正确, 确保测量仪器校核无误,设站精度达到要求,钢轨、扣件干净无污染,无缺少和损坏,轨枕无空吊现象,焊缝平顺(<0.2mm),扣件扭矩和扣压力达到设计要求。
2、测量一般选在阴天或夜间进行,严禁在高温、雨天、大雾、大风等条件下测量,避免测量误差过大和出现假数据。
3、测量数据模拟调整前,必须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性。调整原则:“先整体、后局部,先轨向、后轨距,先高低、后水平”,优先保证参考轨的平顺性,另外一股钢轨通过轨距和水平控制。一般轨距控制在±1mm以内;水平控制在1mm以内;轨向和高低控制在2mm以内,连续两根轨枕各
指标的变化率控制在0.5~0.7mm。特殊情况下,对于调整量突然变化较大的地段,需现场核对或重新测量后再做调整。
4、扣件更换前,认真核对现场轨道实际情况,找准需更换扣件的轨枕(结合枕木编号会使该项工作精确、高效),做出相应的标识,并用弦绳和道尺做必要的复核。现场按既有线施工规定做好防护。
5、更换扣件时,每次拆除扣件不得连续超过5 根枕木(防止胀轨),并且在更换扣件区段两端各松开1~2 根轨枕扣件(只是松开,不拆除),确保扣件更换能达到预期目的和平滑过渡。
6、扣件更换结束后,再次核对调整量和扣件规格,确认无误后按规定力矩上紧螺栓,回收调整下来的扣件,打扫干净道床表面(一般路基地段因回填级配碎石会有污染物,桥梁和隧道地段会较干净)。
7、再次复查调整效果。对于只是个别更换扣件地段,可以用弦绳和道尺复核即可,对于长大区段调整的,用精调小车测量检查比较高效。
8、测量一定要仔细,力争保证测量数据和现场实际基本吻合,否则很难准确将轨道调整到理想状态。
9、模拟调整试算时,面对大量的数据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严格把握调整原则,该调整的一定要调,不该调整的坚决不调,可调可不调的要针对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调整。一般该种情况主要是体现在变化率或是最大限值超限问题上,需结合前后的平顺性综合考虑是否需要调整。
6 安全控制要点
1、所有上线施工项目按既有线施工规定办法管理,必须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和安全防护知识培训,现场按规定做好防护,备齐防护用品。重点做好人身安全防护和设备安全防护。
2、更换扣件过程中,不得将手、脚放到钢轨下,避免挤伤或压伤。用起道器抬升钢轨时,注意防止摇把伤人,使用撬棍撬动钢轨或轨距挡块时,要防止撬棍脱落伤人。
3、施工过程中互相关照,互相提醒,做到不伤他人,也不被他人伤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