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北京第二十五中学高三生物月考试卷含解析

2024-07-11 来源:汇智旅游网
北京第二十五中学高三生物月考试卷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将纯种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所得的全部种子播种后,待长出的植株开花时,有的进行同株异花传粉,有的进行异株异花授粉,有的让其自花传粉。三种传粉方式所得的种子混合播种,长出的植株的表现型是

A.全部是高茎 B.高:矮=3:1 C.A、B均有可能 D.无法判断 参考答案: B

2. 医学家们正尝试利用干细胞治疗一些顽疾,用骨髓移植法有效治疗白血病便是成功的例证。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干细胞具有再生各种组织、器官的潜能 B.人体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能分化成各种血细胞 C.骨髓移植法治疗白血病可能会排斥反应

D.异体骨髓移植成功后,康复者血型不会受到影响 参考答案: D

3. 对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正确理解有 ①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适应性的变异

②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都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③环境引起的变异不能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④变异是定向的

⑤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

A. 0项 B. 1项 C. 2项 D. 3项

参考答案:

B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详解】生物的变异是不定性的,环境选择具有适应性变异的生物,①错误;生殖隔离都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②错误;环境引起的变异如果是可遗传的变异,可以为进化提供原材料,③错误;变异是不定向的,④错误;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⑤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是学习的重点知识。要注意辨析,新物种的产生必须要经过生殖隔离。生殖隔离的产生不一定要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如多倍体的形成。

4. 细胞周期包括G1期、S期、G2期和M期。抑素是细胞释放的、能抑制细胞分裂的物质,主要作用于细胞周期的G2期。 M 期细胞的细胞质中含有一种促进染色质凝集为染色体的物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S期时间较长的细胞更适合做“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材料 B.如果缺少氨基酸的供应,动物细胞一般会停留在细胞周期的S期 C .抑素抑制 DNA 复制所需蛋白质的合成,阻断细胞分裂 D.M期细胞与G1期细胞融合,可能不利于G1期细胞核中的DNA表达

参考答案:

D

5. 负反馈调节是维持生命系统平衡或稳态的重要调节机制。下列不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是 A. 长期服用睾丸酮会导致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含量减少 B. 大量猎杀草原食肉动物,导致食草动物的数量先升后降 C. 在酶促反应中,反应终产物过量致使酶的活性下降 D. 湖泊受污染后鱼类数量减少,鱼体死亡腐烂进一步加重污染

参考答案:

D

负反馈调节是指某一成分的变化所引起的一系列变化抑制或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正反馈调节是指某一生成的变化所引起的一系列变化促进或加强最初所发生的变化。长期服用睾丸酮会导致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含量减少,属于负反馈调节,A正确;大量猎杀草原食肉动物,导致

食草动物的数量先升后降,属于负反馈调节,B正确;在酶促反应中,反应终产物过量致使酶的活性下降,C正确;湖泊受污染后鱼类数量减少,鱼体死亡腐烂进一步加重污染,属于正反馈调节,D错误。

6. 如图为ATP分子的结构示意图,①~④表示相应虚线框内的物质结构,a、b、c表示有关的化学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是腺嘌呤核苷(腺苷),是ATP中A代表的物质 B.②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C.③是ADP,④是ATP,活细胞中ATP与ADP可以相互转化 D.a、b、c中都储存着大量能量,所以ATP被称为高能磷酸化合物

参考答案:

D

【考点】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

【分析】分析题图可知,①是由腺嘌呤和核糖构成的,为腺嘌呤核苷(腺苷),②是由腺嘌呤、磷酸和核糖构成的,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③是ADP,④是ATP,a为普通化学键,含有少量的化学能,b、c为高能磷酸键,都储存着大量能量.

【解答】解:A、①是由腺嘌呤和核糖构成的,为腺嘌呤核苷(腺苷),是ATP中A代表的物质,A正确;

B、②是由腺嘌呤、磷酸和核糖构成的,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B正确;

C、③是ADP,④是ATP,活细胞中ATP与ADP可以相互转化,C正确;

D、b、c为高能磷酸键,都储存着大量能量,所以ATP被称为高能磷酸化合物,a为普通化学键,含有少量的化学能,D错误. 故选:D.

7. 在一个DNA分子中,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数目的54%,其中一条链鸟嘌呤与胸腺嘧啶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22%和28%,则由该链转录的信使RNA中鸟嘌呤与尿嘧啶分别占碱基总数的

A. 22%和 28% B. 24%和 26% C.22^和 24% D. 23%和 27%

参考答案:

C

8. 一对夫妇表现正常,却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孩子,在妻子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中,白化病基因数目和分布情况最可能是:

A.1个,位于一个染色单体中 B.2个,分别位于姐妹染色单体中

C.2个,分别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D.4个,位于四分体的每个染色单体中

参考答案:

B

9. 下列各项与蛋白质分子多样性无关的是( ) A.氨基酸的种类和数目

B.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C.肽键的结构 D.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参考答案:

C

【考点】蛋白质分子结构多样性的原因.

【分析】蛋白质分子的多样性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有关.

【解答】解:A、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是蛋白质分子多样性的原因之一,A错误; B、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是决定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之一,B错误; C、肽键不具有多样性,蛋白质分子多样性与肽键无关,C正确; D、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与蛋白质分子多样性有关,D错误. 故选:C.

10. 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染色体主要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 B.乳酸菌、酵母菌细胞都含有核糖体和DNA C.只有含叶绿体的细胞才能进行有机物合成

D.抑制根细胞膜上载体活性或线粒体功能的毒素,都会阻碍其吸收无机盐

离子

参考答案: C

11. 下图表示某弃耕农田三个种群一天中CO2释放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a、b、c构成一条食物链,则c处于第二营养级 B.若a、b、c代表生态系统不同生物组分,则b是分解者 C.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生物a的种群密度 D.该弃耕农田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演替时间短

参考答案:

D

12. 设处于遗传平衡的某个种群,A基因频率为p,a基因频率为q,且2pq>p2=q2,若AA基因型个体不断被淘汰,则该种群AA、Aa、aa三种基因型频率的变化过程为

A.②→③→④ B.③→④→① C. 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 B

13. 下列有关生物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培养基中加入病原体的毒蛋白可诱导和筛选愈伤组织产生抗病性突变体 B.平衡激动素和细胞分裂素配比可调节愈伤组织生根或生芽 C.目的基因应插入质粒的“控制质粒DNA转移的基因”中

D.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只有在传代培养时才需要用胰蛋白酶处理

参考答案:

A

14. 下图表示用燕麦胚芽鞘做的实验,A、B不给照光,C、D照右侧光,能够向左弯曲生长的处理是( )

参考答案: C

15. 某研究小组进行一个有关大鼠甲状腺激素调节的实验,材料与方法如下:若干大鼠按实验要求分为2组。对甲组大鼠静脉滴注一定浓度甲状腺激素溶液,乙组滴注等量的0.9% NaCl溶液,从滴注开始测定2h内大鼠的耗氧量并记录。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预计甲、乙两组大鼠平均耗氧量为甲>乙

B.实验时甲组应选用雌性大鼠,乙组应选用雄性大鼠 C.实验设计时每组用多只大鼠可排除因个体差异造成的误差 D.本实验的给药方式也可用饲喂法代替静脉注射

参考答案:

B

16.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记忆细胞受抗原刺激后能产生大量的抗体

B.淋巴细胞都能产生抗体

C.有人常患流行性感冒是因为机体经常不能产生抗体 D.浆细胞和T细胞都能产生免疫活性物质

参考答案:

D

【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1、体液免疫过程为:

(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

(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 (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2、细胞免疫过程为:

(1)感应阶段: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

(2)反应阶段: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同时T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增强免疫功能. (3)效应阶段:效应T细胞发挥效应.

【解答】解:A、记忆细胞受抗原刺激后能产生大量的浆细胞,浆细胞在产生大量的抗体,A错误;

B、只有浆细胞能产生抗体,B错误;

C、有人常患流行性感冒是因为流感病毒的类型非常多,以及流感病毒的容易变异,C错误;

D、浆细胞(产生抗体)和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都能产生免疫活性物质,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功能,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能结合题干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17. 处于正常细胞分裂后期的某细胞内含有30个DNA分子(构成染色体的),下列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A.该细胞可能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B.该细胞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C.该细胞可能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D.产生该细胞的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可能是15条或30条 参考答案: C

18. 下图表示人体下丘脑参与调节的部分示意图,研究发现垂体分为腺垂体和神经垂体两部分,神 经垂体没有激素分泌能力,图中甲、乙表示结构,a?d 表示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属于腺垂体的是___________,物质b是___________,已知物质a是蛋白质类激素,若给动物饲喂含有物质a的食物,甲状 腺合成并分泌物质c的量将___________。

(2)物质c对下丘脑和甲的活动起调节作用,这种调节方式属于___________调节。 (3)当人体饮水过少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将升高,导致物质d的分泌量___________,在该过程中,感受器、神经中枢分别位于___________。

(4)A点受到适宜刺激后产生兴奋,该点细胞膜内的电位变化为___________,电流表将发生的偏转情况是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甲 (2). 促甲状腺激素 (3). 不变 (4). (负)反馈 (5). 增多 (6). 下丘脑、下丘脑 (7). 由负变正 (8). 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下丘脑和垂体功能的有关知识。

(1)由于神经垂体没有激素分泌能力,据图分析,甲为腺垂体,乙为神经垂体,据图中甲状腺与下丘脑和垂体的关系,推知a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为促甲状腺激素,c为甲状腺激素,d为抗利尿激素;若物质a是蛋白质类激素,若给动物饲喂含有物质a的食物,那么a在消化道被分解为氨基酸,不能起到a的作用;

(2)物质c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的一定程度时,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别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减弱对甲状腺的作用,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这种调控机制属于负反馈调

节;

(3)当人体饮水过少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将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产生兴奋,传到下丘脑渗透压调节中枢,经分析和综合,作用于垂体,使之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促使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分加强;

(4)A点受到适宜刺激后产生兴奋,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故该点细胞膜内的电位由负变为正;当兴奋传到左边电极处,膜外变为负电位,右边电极是正电位,电流从右流向左,指针向左偏转;当兴奋传到左右电极之间时,左右电极均为正电位,指针回到中间;当兴奋传到右边电极时,右边电极膜外变为负电位,电流从左电极流向右电极,指针向右偏转,所以电流表将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点睛】本题难点在于通过局部电流造成膜内外电位变化,正确分析出电流计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19. 将小鼠B 细胞注入家兔体内,产生免疫反应后,家兔血清能使小鼠T 细胞凝集成细胞集团。而未经免疫的家兔血清不能使小鼠T 细胞凝集成团。T 细胞凝集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 A. 小鼠B 细胞诱导家兔产生细胞免疫 B. 小鼠T 细胞诱导家兔产生体液免疫 C. 小鼠B 细胞和小鼠T 细胞有相同抗原 D. 小鼠T 细胞和家兔T 细胞有相同抗原

参考答案:

C

血清中含有抗体,将小鼠B细胞注入家兔体内,家兔体内会产生抗小鼠B细胞的抗体,而现在家兔的血清能使小鼠T细胞凝集成细胞集团,说明产生的抗体也能和小鼠T细胞结合,说明小鼠T细胞和小鼠B细胞具有相同的抗原,C正确。小鼠B细胞诱导家兔产生的应是体液免疫,A错误。小鼠B细胞诱导家兔产生了体液免疫,B错误。不能说明小鼠T细胞和家兔T细胞具有相同抗原,D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免疫调节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20. 在骨骼肌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是 ( )

A.水 B.无机盐 C.糖类 D.蛋白质 参考答案: A

21. 无机盐对于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蔬菜中的草酸不利于机体对食物中钙的吸收 B.缺铁会导致哺乳动物血液运输O2的能力下降

C.和ATP一样,KH2PO4也能为生物体提供能量 D.植物秸秆燃烧产生的灰烬中含有丰富的无机盐

参考答案:

C

【考点】1U:无机盐的主要存在形式和作用.

【分析】细胞内的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有些无机盐是细胞内某些复杂化合物的组成成分,如铁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镁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许多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有的无机盐还参与维持细胞酸碱平衡和渗透压.

【解答】解:A、蔬菜中的草酸与钙结合成草酸钙,影响钙的吸收,A正确;

B、铁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人体内缺铁会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导致哺乳动物血液运输O2的能力下降,B正确;

C、ATP能为生物体提供能量,但KH2PO4不能为生物体提供能量,C错误; D、植物秸秆燃烧产生的灰烬中含有丰富的无机盐,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无机盐的存在形式和功能的理解,意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22. 有一杂合子(Dd)在进行有丝分裂时,可看到每个染色体由两个染色单体组成。如果一个染色单体含有D遗传因子,一般情况下另一条染色单体上的遗传因子是( )

A.d B.D或d C.D D.d和D

参考答案:

C

23. (06天津卷)某种药物可以阻断蟾蜍屈肌反射活动。下图为该反射弧的模式图。A、B为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C为突触间隙。下列实验结果中,能够证明这种药物“在神经系统中仅对神经细胞间的兴奋传递有阻断作用”的是

①将药物放在A,刺激B,肌肉收缩 ②将药物放在B,刺激A,肌肉收缩 ③将药物放在C,刺激B,肌肉不收缩 ④将药物放在C,刺激A,肌肉收缩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参考答案:

答案:A

解析:本题要证明“药物在神经系统中仅对神经细胞间的兴奋传递有阻断作用”即该药仅在C处起阻断作用,A处和B处不能阻断。所以选A。

24. 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正确图是

参考答案: D

25. 下列关于染色体组、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B.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体细胞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叫二倍体 C.含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但单倍体不一定只含一个染色体组

D.人工诱导多倍体唯一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参考答案: D

26. .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 )

A.血红蛋白基因 B. ATP合成酶基因 C. DNA解旋酶基因 白基因

参考答案:

A

27. 图示细胞内某些重要物质的合成过程。该过程发生在

A.真核细胞内,一个mRNA分子上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肽链 B.原核细胞内,转录促使mRNA在核糖体上移动以便合成肽链 C.原核细胞内,转录还未结束便启动遗传信息的翻译

D.真核细胞内,转录的同时核糖体进入细胞核启动遗传信息的翻译

核糖体蛋 D.参考答案: C

28. 某农科所通过下图所示的育种过程培育成高品质的糯性水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育种过程中运用的遗传学原理是基因突变 B.图示的育种方式包括杂交育种和单倍体育种 C.人工条件下,选用卵细胞培育yR效果更好 D. a的操作比b简单,所以可以明显缩短了育种年限 参考答案: B

29. 下列有关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有关问题错误的是 A.视野中一草履虫向右游动,可向右移动装片进行追踪

B.如果用10倍物镜观察水绵玻片时,玻片与物镜的距离为0.5cm,若改用40倍物镜观察时,则玻片与物镜的距离应大于0.5cm

C.当用低倍镜看清楚物像后,转换成高倍镜后却看不到物像,其原因可能是被观察的物体未处于视野中央

D.若视野中有一异物,移动装片和转动物镜后异物不动,则异物应位于目镜上 参考答案: B

30. 下图中①②③④表示不同化学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若图中①为某种多聚体的基本单位,则①最可能是氨基酸 B. 若②可大量存在于皮下和内脏器官周围等部位,则②是脂肪 C. 若③是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则蓝藻细胞的③为RNA D. 若④主要在人体肝脏和肌肉内合成,则④最可能是糖原

参考答案:

C

①的组成元素是C、H、O、N,所以①最可能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A正确;②的组成元素只有C、H、O,且存在于皮下和内脏器官周围等部位,可能是脂肪,B正确;③的组成元素是C、H、O、N、P,且是细胞中的遗传物质,为DNA,C错误;④的组成元素只有C、H、O,且在肝脏和肌肉中贮能,可能是肝糖原和肌糖原,D正确。 31.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描述,正确的是

A.鉴定生物组织中的脂肪时,用酒精洗去浮色的原因是苏丹染料不溶于酒精 B.制作细胞的有丝分裂装片时,洋葱根尖解离后直接用龙胆紫溶液染色 C.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中,将大蒜根尖制成装片后再进行低温处理

D.“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变化” 实验用数学模型研究种群的增长规律,不需要另设对照试验

参考答案:

D

32. 如图是在晴朗白天植物叶肉细胞的需氧呼吸过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6来自叶绿体

B.3全部释放到大气中 C.产生的8主要用于合成ATP

D.催化2→3的酶存在于线粒体内膜上

参考答案:

A

【考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分析】由题意可知,晴朗的白天,植物叶肉细胞既进行光合作用也进行呼吸作用,且一般情况下,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分析题图可知,1是葡萄糖,2是丙酮酸,3是二氧化碳,5是还原氢,6是氧气,7是水,8是能量.

【解答】解:A、由于晴朗的白天,植物叶肉细胞既进行光合作用也进行呼吸作用,且一般情况下,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因此细胞有氧呼吸需要的氧气来自叶绿体光合作用产生,A正确; B、由于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细胞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被叶绿体吸收利用,B错误; C、有氧呼吸过程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C错误;

D、丙酮酸产生二氧化碳是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场所是线粒体基质,因此相关酶也存在于线粒体基质中,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有氧呼吸的过程、产生、产生的能量去路,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分析题干获取隐含信息及结合图判断有氧呼吸的具体过程是解题的突破口,对于呼吸作用的过程及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关系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 33. 下列对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酵母菌细胞在细胞质基质中将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 B.硝化细菌在细胞膜上完成能量转换和物质运输 C.蓝藻细胞在高尔基体上完成蛋白质加工 D.洋葱表皮细胞在细胞核中完成DNA复制

参考答案:

A

34. 下列有关基因表达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是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 B.每种氨基酸仅由一种密码子编码

C.该过程需要DNA聚合酶参与 D.转录和翻译过程中碱基配对方式有差异 参考答案:

D

35. 当快速牵拉图中骨骼肌时,会在d处记录到电位变化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a→d构成了完整的反射弧

B.牵拉骨骼肌时,c处组织液中可检测到神经递质 C.刺激骨骼肌产生的信号传到c处就会形成痛觉

D.兴奋到达b点时,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反 参考答案:

B

【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

【分析】a是感受器,b是传入神经,c是神经中枢,d是传出神经,据此答题.

【解答】解:A、a是感受器,b是传入神经,c是神经中枢,d是传出神经,完整的反射弧中还应该有效应器,A错误;

B、牵拉骨骼肌时,会在d处记录到电位变化过程,说明在c处突触部位有神经兴奋的传递,因而c处可检测到神经递质,B正确;

C、c是神经中枢,位于脊髓,而痛觉应该在大脑皮层产生,C错误;

D、兴奋到达b点时,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与膜外相反,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神经细胞膜电位变化及兴奋传递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6. 右图是一株栽培在温室中的广玉兰叶肉细胞内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过程简图。下列有关该图的描述准确的是( )

A.图中A所示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 B.图中C所示的场所是线粒体

C.处于光补偿点的一株广玉兰,其叶肉细胞中的ABC是平衡的 D.B过程实现了活跃化学能转变为有机物中的稳定化学能

参考答案: D

37. 用含18O 的葡萄糖跟踪有氧呼吸过程中的氧原子,18O 转移的途径是

A. 葡萄糖 —→ 丙酮酸 —→ 氧 B. 葡萄糖 —→ 丙酮酸 —→水

C. 葡萄糖 —→ 氧 —→ 水 D. 葡萄糖 —→ 丙酮酸 —→ 二氧化碳

参考答案:

D

38. 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 B. 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释放到内环境中,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 C. 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D. 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

参考答案:

D

试题分析: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故A正确。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通过血液运输到达靶细胞或靶器官,故B正确。正常情况下,通过调节,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故C正确。细胞的代谢主要场所是细胞内,故D错。

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39. 下列有关植物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光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中,最初电子供体和最初电子受体分别是水和NADP+ B.少数处于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吸收光能后被激发并得到电子 C.NADPH和ATP的形成都发生在叶绿体基粒囊状结构的薄膜上

D.NADPH在暗反应过程中,只能作还原剂,不提供能量

参考答案:

C

40. 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某品种番茄的花进行人工去雄后,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2,4—D涂抹子房,得到的无籽番茄果实平均重量见下表。

2,4—D浓度0 5 10 15 20 25 30 35 ( mg/L) 无籽番茄平均重0 13.5 26.2 46.5 53.6 53.7 43.0 30.2 量(g/个)

据表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2,4—D浓度超过25 mg/L,对果实的发育起抑制作用 B.2,4—D与生长素的作用效果相同 C. 2,4—D可以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D.2,4—D诱导无籽番茄的最适浓度范围为20—25 mg/L

参考答案:

D

二、 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

41. 石油是人类重要的化工原料之一,其在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陆地和海洋造成污染,下图是科研工作者分离能分解石油污染物的假单孢杆菌的过程。请根据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土壤取样→A→梯度稀释→涂布到培养基上→筛选目的菌株(假单孢杆菌)

(1)A过程为___________,目的是增加假单孢杆菌的浓度,该培养基中应当以___________为唯一碳源。该实验过程中需要设置完全培养液对照组,将菌液稀释相同的倍数,对照组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数目应明显___________(填“多于”或“少于”)选择培养基上的菌落数目,从而说明选择培养基具有筛选作用。

(2)实验中需要用___________对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浓度的菌液分别滴加到固体培养基的表面,用___________(器具)涂布均匀并进行培养,以便获得单个菌落。

(3)若实验中用103

倍的0.1mL的稀释液分别涂布三个平板,培养后分别形成了98、100和102个菌落,则每毫升原样液中含有假单胞杆菌___________个,实际值一般要比该测量值偏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扩大培养(或选择培养) 石油 多于 无菌水 涂布器 1×1O6 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利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出高效分解石油的细菌的相关知识,以及估算样品中菌株数的方法,需要考生理解、识记稀释涂布平板法的过程,可根据题意梳理相关知识,对各选项进行分析作答。

(1)图中A过程为扩大培养(或选择培养),以增加假单胞杆菌的浓度;由于要分离能分解石油污染物的假单孢杆菌,所以该培养基中应当以石油为唯一碳源;由于完全培养液中任何微生物都可以生长,因此对照组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数目应明显多于选择培养基上的菌落数目,从而说明选择培养基具有筛选作用。

(2)根据流程图可知本实验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包括系列稀释和涂布平板两个过程,涂布平板之前需要用无菌水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浓度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浓度的菌液分别滴加到固体培养基的表面,用涂布器涂布均匀并进行培养。

(3)根据题意可知,三个平板上生长的平均菌落数C=(98+100+102) ÷3=100个,涂布平板时所用的稀释液的体积V=0.1mL,稀释倍数M=103倍,所以每毫升原样液中含有假单胞杆菌数=(C÷V) ×M=(100÷0.1) ×103

=1×1O6

个;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所以实际值一般要比该测量值偏大。

42. 目前市场上果汁饮料越来越受到青睐。请根据所学的有关知识回答:

(1)果汁饮料的大多采用105℃高温瞬时灭菌技术,这样做的目的是 。 (2)在果汁加工过程中可添加 酶来提高出汁率和清澈度。 (3)苹果醋是很受欢迎的饮料之一,其生产过程中利用了 的发酵作用,该过程需控制的温度是 。

(4)在传统发酵技术中,果醋的制作往往在果酒制作基础上进行,请用相关反应式表

示 。为提高果醋的品质,需通过 培养基筛选得到纯净的醋酸菌菌种。

(5)在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中常常要进行消毒和灭菌的工作。灭菌是指使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 。

参考答案:

(1)既保证杀死引起果汁变坏的病原体,又不破坏果汁的品质(2分)

(2)纤维素酶和果胶(2分) (3)醋酸菌(2分) 30℃至35℃(2分)

(4)C2H5OH+O2

CH3COOH+H2O(3分) 选择(2分)

(5)芽孢和孢子(2分)

43. 在植物不同的发育阶段中,个体上不同部位的生长情况不同。在一定的时期,那些代谢旺盛、生

长势较强的部位被称为该时期的生长中心。当水稻在养料供应不足时,将( ) A.养分将平均分配而影响新形成中心的生长

B.新形成的生长中心将夺取前一生长中心的养料,抑制后者的生长 C.养分则继续供应原有中心的生长而抑制新形成中心的生长 D.养分则暂时在根部累积,待足够供应时运至中心供其生长

参考答案: B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