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不寐78例
2020-10-21
来源:汇智旅游网
上海针灸杂志2008年lO月箍27卷笫 塑 35· 文章编号:1005-0957(2008)10-0035-01 临床报道· 针灸治疗不寐78例 程慧芳 (湖北省红安县人民医院针灸理疗科,湖北438400) 【关键词】针灸疗法;不寐;失眠症;辨证论治 【中图分类号】R246.6 【文献标识码】B 不寐,又称失眠,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轻者入 睡困难,重者彻夜不能成寐,严重影响患者日常工作和身心 健康,笔者近10年来采用针灸治疗该病78例,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78例中,男37例,女41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 70岁;病程最短半个月,最长l8年。 1.2辨证分型 心脾两虚多梦易醒,心悸健忘,头昏乏力,面色苍白, 纳呆,舌淡,脉细弱。占25例。 心肾不交心烦不寐,心悸不安,口干津少,腰酸软,月 经紊乱,舌尖红,脉细数。占34例。 肝火上扰不寐,急躁易怒,面红目赤,口干苦,便秘,尿 黄,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占19例。 2治疗方法 主穴取申脉、照海。心脾两虚型加百会;心肾不交型加 大陵、太溪;肝火上扰型加行间、风池。 除百会穴外,其余均行穴位针刺治疗,选用0.25 mm× 40 n'll/l毫针,穴位常规消毒后快速进针。申脉穴采用泻法, 提插与捻转手法相结合;照海穴用补法,亦用提插与捻转手 法;太溪穴用补法;大陵、行间均用泻法,提插与捻转手法相 结合;风池穴行捻转平补平泻手法。针刺每次30—40 min, 每10 min行针一次,加强针感,每天1次。治疗期间停用一 切药物。百会穴行艾条温和灸,每次灸加rain,每天1~2 次,但每晚睡前必灸一次,注意不要灼伤头发及皮肤。治疗 每天1次,1O次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2天。 3治疗效果 3.1疗效标准 治愈睡眠恢复正常,其他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 好转睡眠明显改善,每晚能入睡4 h以上,其他症状 亦减轻或部分消失。 无效治疗后睡眠及其他症状无改善者。 作者简介:程慧芳(1975一),女,主治医师 3.2治疗结果 78例患者中,治愈48例,占61.5%;好转27例,占 34.6%;无效3例,占3.9%。总有效率达96.1%。治疗最 短者1个疗程,最长者8个疗程,平均2~4个疗程。从分型 与疗效的关系表中可看出肝火上扰型和心肾不交型疗效高 于心脾两虚型。详见表1。 表1各分型与疗效关系 【n(%)] 4讨论 不寐,又称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瞑,俗称失眠。中医学 认为不寐是由于营卫气血运行失常,导致阴阳失调,心神失 宁所致,卫气运行是靠阴阳跷脉而散布全身。《灵枢·大惑 论》载:“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 满则阳跷脉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矣”,进一步 从经络辨证角度,闸述了卫气运行失常导致阴阳跷脉的偏盛 偏衰,是产生不寐的根本原因。针对这种病理机制,采取补 其不足,泻其有余,平衡阴阳便达治疗目的。申脉和照海均 属八脉交会穴,分别通入阳跷脉和阴跷脉。在《奇经八脉 考》中载:“阳跷为足太阳之别,起于跟中,出于外踝下足太 阳申脉穴;阴跷脉为足少阴之别……循内踝下照海穴”,所以 选用申脉和照海穴,运用补泻手法以补阴跷之不足,泻阳跷 之有余,调其虚实,交通阴阳,宁心安神,以达治疗目的。 不寐有虚实之分,根据辨证分型来看,该证主要与心肝 脾肾关系密切,所以心脾两虚者加灸百会穴。百会又名“三 阳五会”,灸之能滋补气血,升提清阳之气,使气血上奉于心 脑诸窍,心神得安则寐。肝火上扰者加行间和风池。行间为 荥穴,“荥主身热”,针刺行间能清泄肝经上扰之郁火,有“上 病下取”之含义,风池为胆经腧穴,与行间相配,属表里经配 穴,能清泄上扰之郁火,达安神养脑之功。心肾不交者针大 陵和太溪,二穴均为原穴,“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针刺 原穴能通达三焦原气,正气存内,抗御病邪,大陵降心火,太 溪滋肾阴,使心肾相交,水火济济。 总之,针灸治疗不寐方法简单,实用性强,易为患者所接 受,无任何毒副反应,值得临床选用。 收稿日期2008-()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