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L端粒酶活性检测的临床意义
2021-09-10
来源:汇智旅游网
…. .堂 垒皇箜 ==: 璺 ::篓 :望 塑 ::=::;曼:!; 妻焦 糖化血红蛋白和果糖胺之间的影响关系 魏【中图分类- ̄-]R446.1 梅刁方丽 热斯汉 【文章编号】1006—1959(2010)02—0212—01 液标本。④静脉抗凝标本如果出现凝结,请重新采集血液标本。 1.2.2标本测定:①果糖胺测定试剂盒。(四氮唑还原 法)。②糖血红蛋白采用Ⅱ型糖化m红蛋白快速定量检测 试剂。 2结果 【文献标识码】B 糖尿病是在多基因遗传基础上,引起胰岛素的分泌障碍和 胰岛素生物学效应不足,血糖正常但易得糖尿病者,有家族史、 肥胖、血糖增高、导致以高血糖症为基本生化特点的糖、脂肪、 蛋白质、水、电解质以及有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但处在早期 糖尿病人需做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两小时血糖增高和做糖耐 量试验服糖后两小时血糖增高,没有摄入任何热量至少8h,空 腹血糖≥7.Ommo[/L,作为诊断糖尿病新标准,同时有“三多一 少”的症状及尿糖阳性。口服相当于75g无水葡萄的水溶液,2h 血糖≥11.1mmol/L。血糖控制的指标反映了前一时间内血糖 的平均水平,我们常用的指标有下列两种:糖化血糖蛋白 (HbAlc)、果糖胺(FRUC)对于评价血糖控制状况是一个极有用 的试验,它反映前2~3周期血中平均葡萄糖水平及每3个月左 右的血糖平均水平和糖代谢情况,同时与糖尿病并发症是微血 管病变的关系密切,在糖尿病诊治上极有临床参考价值。 1材料与方法 果糖胺(糖化血清蛋白)是定量测定人血清中果糖胺的含 量。是在该蛋白质生命期中缓慢而持续形成,而血清蛋白占主 要成分的白蛋白半衰期为19d,因此果糖胺测定提供一个短期2 3周的平均血糖水平信息。而在多数血糖高于正常的糖尿病 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增高,对空腹血糖正常而糖耐量下降的病人 糖化血红蛋白也可增高。其主要原因是糖化血红蛋白可反映 过去3个月平均血糖浓度,其升高与一些临床事件的发生和预 ~后相关。 3讨论 糖尿病的监测最重要是定期性的进行血糖、血压、血脂、血 1.1材料:挪威Nycocard ReaderⅡ多功能全定量金标检 测仪、BS一300自动化生化分析仪、真空采血管及EDTA抗 凝管。 1.2方法 1.2.1标本的采集及注意事项:①糖化血清蛋白需空腹静 脉血2ml,3000r/min离心而糖化血红蛋白不需要限制空腹、餐 后及随机都可以。也不需要离心,只轻轻摇匀,采集静脉血分 别置人不同的采血管中。②最好是一次性采集,避免对采血部 位过度挤压。③静脉全血经EDTA或肝素抗凝,保存不超过 4h,不要使用溶血的静脉抗凝的全血标本,如有溶血应重新血 液粘稠度、体重等方面的检查,而且还进行良好的自我调理,糖 尿病是一个慢性的全身性的疾病,一旦得上很难根治,所以糖 尿病诊断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糖尿病时糖化血清蛋白增 加比糖化血红蛋自迅速,当血糖得到良好的控制时,糖化血清 蛋白下降比糖化血红蛋白迅速,及时提醒医生病人血糖控制的 监测情况。糖化血清蛋白的改变能较早的为临床医师提供血 糖控制的情况。 作者单位:834600新疆额敏县人民医院检验科 CML端粒酶活性检测的Il缶床意义 刘 薇毛齐学 刘淑香谢娟 王晓静李春雷 【摘要】端粒酶活性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端粒酶活性检测可以作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诊断、病程 监测及预后判断的一个有用的生物学指标。 【关键词】白血病;端粒酶活性检测 【中图分类号】R446.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959(2010)02—0212—02 环,72%保温3rain。PCR扩增产物经120g/L聚丙烯酰胺凝胶 电泳后,将凝胶置固定液(体积分数0.10的无水乙醇、体积分 数0.005的乙酸新鲜配制)中固定,经AgNO 染色10min,置显 色液(3Og/L的NaOH、4g/L的甲醛新鲜配制)中显色保存。端 粒酶阳性结果在凝胶上可见每隔6个核苷酸的梯形条带。用凝 胶成像分析软件处理,得出各标本的相对吸光度(A)值代表端 粒酶活性。并根据A值大小将端粒酶活性分为阴性、弱阳性、 阳性、强阳性4个等级。同时据A值大小将慢性期CML分为高 活性组(≥2.0)和低活性组(<2.0)。取骨髓经24h培养制备 染色体并采用R显带技术进行核型分析。 1.3统计学处理:数据以(i -s)表示,4采用t检验及方差 分析。 2检测结果 2.1 正常对照组端粒酶活性经凝胶成像分析系统分析。15 例正常对照者骨髓端粒酶活性为0.74±0.57,无1例阳性或强 阳性,均呈阴性或较低水平表达。良性血液病组骨髓细胞良性 增殖,端粒酶活性为0.73 4-0.42,无端粒酶阳性或强阳性者。 良性血液病组端粒酶活性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不增高(F=36. 38,q=0.18—0.36,P>0.05)。MA、ITP、IDA端粒酶活性分别 为0.85±0.54、0.81±0.61、0.64±0.53,良性血液病之间端粒 酶活性差异无显著性(q=0.09—0.44,P>0.05)。 2.2 CML病人端粒酶活性:CML慢性期及急性转化期端 粒酶活性分别为2.23±1.48、5.72±1.44,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均升高(F=36.38,q=5.84、16.33,P<0.01),与良性血液病对 为了解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不同阶段端粒酶的活化 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我们采用改良的TRAP一银染法检测了30 例CML病人骨髓单个核细胞(MNC)端粒酶活性水平,以探讨 端粒酶活性检测对cML的临床意。 1资料与方法 1.1对象及分组:3O例CML病人中,初诊的慢性期病人 20例,男lO例,女1O例,年龄23—64岁,平均(43.6 4-12.1) 岁;急性转化期(加速期或急变期)病人1O例,男7例,女3例, 年龄15—63岁,平均(35.2±16.2)岁。所有CML病人均经染 色体分析证实为Ph阳性CML。另取25例良性血液病病人及 15例正常人为对照。良性血液病包括缺铁性贫血(IDA)14例, 巨幼细胞贫血(MA)6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5例。 对照组年龄为18—6O岁,平均(3O.2±13.1)岁。所有病人诊断 均符合文献标准,正常对照均经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排除血 液病。 1.2实验方法:分离计数MNC取骨髓液标本常规分离 MNC。端粒酶提取的方法是取细胞悬液加适量裂解缓冲液[含 有10mmolfLTfis—HCi(pH7.5),1 mmol/LMgC1,.1 mm0L/LEGTA. 0.1mmol/LPMSF,5mm0L/ 一巯基乙醇、体积分数0.005的 CHAPS及体积分数0.10的甘油]调整细胞数为107/L,置一 2O℃保存。TRAP反应方法略加改进,50t ̄L反应体系[20reotol/ nris—HC1(pH8.3),1.0mmol/LMgC1,,63mmol/LKC1.0.05g/LT. ween20,lmmo]/LEGTA,501 ̄mol/LdNTPs0.1txgTS引物,0.1 L 牛血清清蛋白,2 端粒酶提取液,0.1 gCX引物,2UTaqDNA 聚合酶]3O℃孵育30rain后,94oC30s,55oC30s,72oC30s,30个循 ,一212一 医学信息 2010年2,9 第23卷 第2期 医学影像与检验 临床实验室医源性感染危险因素的分析 詹大庆魏玉红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实验室医源性感染危险因素与预防措施。方法:分析临床实验室可能存在的医源性感染危险因素。提出 改进预防措施。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最大限度控制临床实验室医源性感染。结论:健全各种故规章制度,加强学习和管理,严格 操作规程,有效预防控制实验室内医源性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盘床实验室;医源性感染;危险因素;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959(2010)02—0213—01 医学临床实验室是一个特殊的实验室,实验室的工作人员 员对医源性感染的认识,积极做好医院感染管理的预防控制 不仅要与患者直接接触,而且还要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 工作。 物、排泄物等接触,所以临床实验室极易受到医源性感染。为 2.2建立健全严格的实验室管理制度:实验室必须建立 有效地预防实验室医源性感染的发生,我科对医院感染危险因 严格的规章制度,制定各种存操作规程。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 素采取了相应措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行操作,工作中穿工作服,戴一次性手套,必要时要穿隔离衣、 1 危险因素 戴口罩、乳胶手套、防护性眼镜,禁止在实验室内饮水、进食、吸 1.1 自我保护意识淡漠:有的工作人员只重视实验室的 烟,禁止在实验室冰箱内存放食品u J。 检验质量,而忽视自我保护,操作中不戴防护手套、口罩、帽子 2.3重视实验器材用品的消毒:各种器具除已知无传染 和防护眼镜,在实验中途用污染的手接听电话,在实验室内饮 性的器材外,凡直接或间接接触检验标本的器材均视为有传染 水、进食、吸烟,穿工作服在值班室休息等。 性,应进行消毒处理 j。有关仪器、冰箱等定期清洗,用高效环 1.2对标本具有传染性缺乏认识和防护:临床实验室汇 保消毒剂消毒。 集各类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各种标本,这些标本 2.4做好实验室环境内的消毒:做到每天对空气、地面、各 带有不同种类的病原微生物,长期接触带有传染性的标本,可 种物体表面进行常规消毒。在进行实验时,应避免污染,如遇 能存在着被感染的危险,并且存在着实验室环境被污染的 有污染且具有传染性,应立即用消毒液消毒,防止扩散,有效防 危险。 止医源性传播。 1.3工作环境差:由于检验科房屋比较紧张,设计布局不 合理,没有区分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通风设备不足。工 2.5检验报告单的消毒:检验报告单必须放进熏箱消毒 候再发放,避免交叉感染。 作人员每天接触许多患有传染病患者的标本,标本离心时会产 2.6加强对实验室垃圾的管理:必须严格按照《医疗废物 生气溶胶,标本如有外溢会造成空气、台面和地面污染,增加了 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管理办法》的规定对 源性感染危险因素。 1.4实验室仪器污染:实验室用的仪器有的直接与标本 废弃物进行处理,使其无害化,做到生活垃圾与医疗垃圾分开存 放,固体废物做到先消毒然后集中焚毁,液体废物应消毒后再 接触,如血细胞分析仪、生化分析仪等,在仪器吸取标本时,容 做作废弃处理。 易造成仪器表面污染;离心机在离心时若试管破裂,液体外溢 2.7建立健全实验室工作人员档案:要求工作人员每年体 也易造成污染;其他如冰箱、培养箱、显微镜等都可能被污染, 若不及时消毒处理,也会引起工作人员感染。 检一次,及时接种疫苗。 综上所述,通过采取这些预防措施,提高了检验人员的自 1.5检验报告单的污染:检验报告单被临床标本污染或 我防范意识和预防医院感染的认识,加强了检验科医院感染方 被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手污染后,未经消毒交给临床医生或患 者,也增加了交叉感染的机会。 面的管理,使检验科医源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得到控制,避免污 染源流向社会,有效地保护了工作人员、患者和社会环境。 1.6试验室垃圾是重要传染源:实验后的垃圾如各种标 本、培养基、细菌鉴定条、药敏条、自动分析仪的废液等,这些都 参考文献 是传染源,若处理不好,不仅引起医院内交叉感染,流向社会后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S]北 果难以想象。 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0 2预防措施 [2] 宁尚民.检验科预防医院感染的消毒方法[J].中华医院 2.1 加强学习,提高试验室工作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 感染学杂志,2004,14(2):203 组织试验室工作人员学习《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 法》、《病原微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 作者单位:755000宁夏中卫市人民医院检验科 例》、《试验室生物安全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提高检验人 照组比较亦升高(q=3.80~16.42,P<0.05),且急性转化期端 血液病之间端粒酶活性无显著差异,说明端粒酶活性检测不能 粒酶活性高于慢性期(q=12.06,P<0.01)。cML急性转化期 用于良性血液病之间的鉴别。cML是临床上一种发展较为缓 端粒酶活性显著增高,平均端粒酶活性为5.72,约为正常对照 慢的骨髓增生性疾病。目前临床上尚无能预测CML病程进展 的6—7倍,阳性比例为80%(8/10),其中5例为强阳性。cML 的实验室指标。本研究的实验结果证实,在CML转化期端粒酶 慢性期端粒酶活性中等增高,平均端粒酶活性为2.23,约为正 阳性率高(80%),而在疾病的慢性阶段端粒酶阳性率低 常对照的2—3倍,阳性比例为35%(7/20),其中l例呈强阳 (35%),约2/3的病人端粒酶活性阴性或低水平表达,转化期 性。呈高端粒酶活性者7例,呈低端粒酶活性者l3例,两者白 端粒酶活性显著高于慢性期,进一步说明了端粒酶活性升高可 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量、血小板计数差异无显著性 能是肿瘤发生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同时说明端粒酶活 (t=0.145—0.928,P>0.05)。 性与CML临床分期、疾病进展有着密切关系,可能是CML进展 3讨论 过程中白血病细胞增殖的一个分子标志,因此端粒酶活性可以 人类大部分的体细胞缺乏端粒酶活性,而大多数的原发性 作为一个有用的标志物来评价CML病程的进展。 肿瘤和肿瘤细胞株及永生细胞系表达端粒酶活性,因此,端粒 酶活性可能反映了一个高度增生的状态,是一种新的肿瘤标记 参考文献 物,与肿瘤发生密切相关。本文结果显示,CML慢性期和转化 [1] 张之南,沈悌.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M].第2版.北 期端粒酶活性水平均升高,而IDA、MA、ITP等良性血液病及正 京: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258—267 常人端粒酶均阴性或低水平表达。这表明端粒酶活性与恶性 克隆增殖关系密切,有助于良恶性血液病的鉴别诊断。而良性 作者单位:161000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检验科 一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