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一朝选择,一生追求——我的语文教学成长之路

2020-06-19 来源:汇智旅游网
1人物I 奎竺 塑 兰 柳咏梅江苏南京外国语学校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南 京市“第五届优秀青年教师”,第六届“语通杯”全国初中“十 佳教改新星”。第七届“四方杯”全国优秀“教师教研能手”。 江苏省第四期“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40多 篇文章发表在核心期刊,多篇文章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 载或索引。独立承担并完成省市级课题4项;以核心成员身 份参与国家级课题并参编出版了《中国基础教育学科年鉴》 (语文卷)多卷;主编出版了《南京地方文化》校本课程教材。 被北京大学语文所、江苏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以及中 国教师研修网、中国教育出版网聘为国家级、省级语文培训 课程专家。应全国中语会、人教社、北大语文所、北师大等单 位邀请在十多个省作多场语文教育教学专题讲座和示范 课。 个人博客“带露梅花爱语文”在中华语文网有较大影 响;被评为中华语文网“2010年度十佳人物”。 一朝选择,一生追求 我的语文教学成长之路 ◎柳咏梅 (南京外国语学校,江苏南京210000) 从小,我的梦想就是做一名教师。目标在前,我就 模”“二模’ 这些词都听不懂。因为不是新分配的大学 一步一步向前走。我常常以为,我是为教育而生的,没 生,学校是不给配师傅的,我只能一个人在语文之路 有什么话题会比谈论读书、教育、教学、学生更让我容 上摸索着前行。带着我x,-J-语文的理解,带着我对教育 易兴奋、满足和幸福的了。 的认识,我在课堂里做了许多美好的语文事情。课前 终于走上了-tlf:台 的听记训练,坚持日记写作,自办语文小报,背诵唐诗 1990年,在南京教育学院留校后,我的工作是行 宋词,每个学期用两周时间举办文化艺术节,每两天 政兼教学法、教师口语课程,每年都要带学生到中学 换一期黑板报,还有走出校园的逛公园菜市场访街巷 去教育实习。在下面听课,常常感叹:语文照这样下 ……这些活动不仅给学生带来快乐带来享受,更提高 去,还会有什么发展呢?语文是要有灵气的;语文教师 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要有更高的悟性、更饱满的热情,才能教出更精彩的 然而,反思自己的语文教学,却总有这样一种抹 语文。终于,不甘于仅仅限于思考,我终于迈出了实践 不去的感觉:教学形式的活泼、教学内容的丰富弥补 的步子——调动,到中学去1 2001年的春天,也是我 不了我解读3c:zls:和教学设计的明显缺陷。前几年的教 开始语文生活的春天! 学,我更多地是跟着感觉走。我也试图从教育学的书 初到中学,一切都是新的。起初我连“备课组”“一 中找出一些高于感觉的东西,好为自己的实践找到理 4 l语文戟掌通讯・初中l 2015.4 论依据或者用学得的理论指导自己的工作。但因为疏 于动笔,即使有一些思考,也随风飘走了,没有及时记 录更无法保存下来。我的课堂是活泼的,我的学生是 喜欢我的,学生的成绩是优秀的,那时我以为能做到 这些就合格了。 培训开启新旅程 2006年的暑假,我参加了南京市骨干教师培训 班的学习。这可真是一次“洗脑革命”。近距离地聆听 余映潮、黄厚江、李海林、严华银、魏本亚等全国名师 的讲座和课,他们片言只语的点拨和评价都会让我茅 塞顿开。从那以后,我开始给自己增加语文营养,读更 多的关于语文教育的书,阅读专业期刊,做读书笔记。 我知道,即便是独自摸索前行,也要有信念支撑,有思 想引导。 以后的暑假,我都会去旁听骨干班的课程。2008 年的骨干班,余映潮老师在讲座中说:“语文教师的第 一能力是文本解读能力。”我何曾注意过这个能力?从 那一天起,我下决心要学着独立解读文本。 假期中,我把《我的叔叔于勒》作为训练独自解读 文本的第一个对象。我放声朗读,每读一遍,就有新的 感受、新的收获。我把这些感受记录下来,然后进行提 炼整合,再进行教学设计,印象中这是我第一次如此 用心地面对我的教材。后来用这样的设计上课,课堂 效果非常好。我体会到了用心设计的快乐与幸福。从 那以后,独立琢磨教材并进行精心设计就成了我语文 教学中的一件乐事。 永远记得余老师说过的“走一步,再走一步”。这 每一步是怎样的,总要留下痕迹,日后回眸时才有了 依据。于是,从2008年8月6日起,我正式开始记录 每天的语文生活内容。这一习惯一直保持到现在。有 一段时间,竟然迷上了琢磨课文。我把自认为有点创 意的教学设计投向专业期刊,没想到很快就发表了。 这无疑给了我更大的鼓励。两三年的时间里,有多篇 文本解读和教学设计在《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教 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等刊物上发表。就这样,一篇 篇地解读,一篇篇地设计,不为其他,只为培养自己作 为语文教师应该具有的第一能力! 师友引领我前行 越来越专注教学,越来越投入研究,我的生活因 而更加丰富,视野也更加开阔,科研上也有了明显进 步,结识的同行朋友也多了。 2009年,是我语文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一年。3 月,我参加了“煮酒论语文”团队的活动。9位一线的 本版编辑/佩兰 1人物l 初中语文教师,展示了9节课型完全不同的课。整个 活动,大家轮流当主持人、评课人,在观、评他人教学 的同时更多地对照和反思自己的教学。这次活动,为 我打开了更为开阔的语文世界,让我享受到与同道之 人一起追梦的幸福1 2011年3月,我收获了语文路上最大的礼物。5 位来自初中语文教学一线的人在镇江的全国性语文 教学研讨活动中~见如故,五双手紧紧地握在一起, 从此不再分开。因为同属江苏,同教语文,有共同的愿 景,有共同的追求,因而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苏 语五人行”。5个人作为一个团队,走向江苏,走向全 国,在多次公益活动和支教活动中讲述自己的语文故 事,分享彼此的语文智慧。我和四位好兄弟(刘恩樵、 王益民、梁增红、丁卫军)有约:温暖相伴,携手同行。 三年多来,我们一起参加研讨活动,一起去乡村支教, 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分开的合作队伍。二三十次的活动 见证了我们团队的成长,《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和《江 苏教育》都对我们的“苏语五人行”进行了报道。 读写伴随我成长 伴着对研读教材和教学设计越来越浓的兴趣,我 读书的方向也发生了变化。我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阅 读和语文实践研究相关的书籍中。 从《中学语文教例品评100篇》《余映潮阅读教学 艺术50讲》《听余映潮老师讲课》到新近的《致语文教 师》《语文教学设计技法80讲》等,余映潮老师的著作 里汇聚了大量生动的案例,我读到的不仅仅是余老师 的教学艺术、教学智慧,更多的是余老师对语文事业 的热爱与执着。 对语文教师来说,钱理群先生、孙绍振先生的书 是一定要读的。钱先生这十多年来以他特殊的方式面 向中国教育,为基础教育奔走呼喊,关注最底层的教 师,发现、扶持和帮助“真正的教师”,和一线真正的教 师“在寂寞和孤独中相濡以沫”。他的《我的教师梦》 《名作重读》《对话语文》,我常读常新。孙绍振先生的 《名作细读》《如是解读作品》《文学性讲演录》《月迷津 渡——古典诗词个案微观分析》等,从美学、文艺理论 的角度指导我们如何去解读文本。当对文本的解读陷 入迷惑,找不到角度和方法时,孙绍振先生的著作让 我豁然开朗。 学院派专家的研究高屋建瓴,从理论上引领着语 文向前走。王荣生教授的《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 《语文科课程论基础》《语文教学内容重构》等,潘新和 教授的《语文:表现与存在》《存在与变革:穿越时空的 20"15.4 I语文戟学通讯・初中I 5 1人物I 本版编辑/佩兰 语文学》《反思与重构》《语文:回望与沉思——走近大 师》等,还有不少研究者的著作,都提出了很多新的观 点和成果,给缺乏理论基础的我带来了新的思考,推 动着我进一步地学习和研究。 一线语文同行的研究成果也常常是我阅读的对 象;语文核心期刊,则是我书桌上永远的客人。每个月 六七本的新期刊,让我了解到最真实最新鲜最前沿的 语文教育研究情况。 当然,除了读语文类、教育类的书,其他种类的 书,我也努力多读。一切有利于扩充知识、丰富学养、 修炼性情的书我都爱读。我深知:读书,不仅仅是我个 人成长的需要,也是我陪同学生一起成长的需要,不 读书,无以立。 阅读可以推进成长,写作更n-q"以锻炼硬本领。 写作是修炼内功、提升专业水平的一种很好的方 式和途径。再独特的思想、再深刻的理解,没有文字记 录和呈现,也会随风而逝。 与我的一些朋友相比,我的写作更多地呈无序状 态。我从不给自己布置写作目标,如一年要完成多少 与发表多少。在近四五年中,有一年几乎是颗粒无收, 而2010年发表了11篇,且有9篇是在核心期刊上。 尽管这样的凭感觉写作会让一个人失去对自己比较 准确的把握与判断,但我就是喜欢纯粹又简单地享受 将思考形成文字的这个过程。 近几年,为了有意地训练自己的内功,我写作的 主要内容是教材研读、教学设计、课堂实录品析。集中 力量的写作,带来的最大利益就是我在课堂上更加自 如,我的学生获得更多,我对站稳讲台越来越有信心。 这两年,我在对单篇文本研读与写作的基础上, 有意地加强了自己的综合研究能力,运用横联、纵联 等方式进行有角度的研究,同时对自己的作文教学进 行整理。2014年,在《中学语文教学》《语文教学通讯》 等期刊发表了以下文章:《“学习导语”指瑕——以人 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证明法:让语文教学更美 丽》《魅力背影——初中语文课文中人物背影赏析》 《巧用课文,让阅读和写作对接》《用高效的评讲培育 学生亲近作文》《生活有多广,素材就有多广》等。 教改实践见成效 人们喜欢用“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燃烧的蜡烛” “辛勤的园丁”等美好的称呼来评价教师工作的意义 和教师形象。我更喜欢用“电梯”这个词来形容我自己 的工作。 教师是电梯,与学生一起前进;根据学生的要求, 6}语文孰学通讯・初中l 2015.4 把学生送到各自选择的不同高度;完成使命后,再回 到底层接新的一批学生。在接送学生的过程中,教师 和学生是一个整体,教师要用心陪伴学生。之所以说 是电梯而不是其他的普通的梯子,还因为教师必须不 断地充电,有足够的电力把学生送达不同的目的地, 而不是一个仅仅可以提高相对高度的工具,更不是一 架搭好后任人踩踏渐久渐破损的竹木梯子。教师是学 生成长道路上的阶梯,但不是简单的人梯,而是一个 始终满含热情和激情的电梯。 我就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部电梯。这部电梯的 外墙写着“语文”,内壁刻着“情商”。 我的语文教育教学中贯穿着这样几个理念:经典 情商教育、听说读写并重、素养积累提升、主体意识培 养。我的语文教学重在积累,关注过程:以形成能力和 素质为前提,以丰富认识、提升境界为目标,在不着痕 迹的濡染渗透中传达我对语文的理解,对生活的理 解。所以,我一方面和学生在课堂上一起背诵《大学》 《札记》、唐诗宋词,积累古汉字,听记美文故事,另一 方面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如歇后语常识、诗歌 意象、对联常识、朗诵会、文史知识竞赛、中西方神话、 人名文化、影视欣赏、视频写作等活动;同时又把学习 的时空放大,带着学生在校园里品春意,赏雪景,树林 里、雪地上、花草边,我的学生们真切地观察奇妙的大 自然;带着学生一起走进农贸市场,让他们接触另一 种生活,了解社会上其他人的生活状况,丰富他们对 社会的了解和认识……有了这些体验,学生的语文学 习兴趣浓厚了,语文意识增强了,语文素养增加了,更 重要的是,内心变得更为柔软温润,情感变得更为细 腻高尚。 进人中学教学一线快十四年了。从2008年8月 6日正式记录语文生活算起,六年多的时间里,我充 分享受着语文教学与研究的美好与充实。我的一点点 成绩,全都是在这六年多里取得的。由纯粹当学生听 课,到现在被北师大、北大等多个高校邀请开课与作 讲座;由只是个读者,到现在文章在核心期刊发表并 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由只站在自己的教室里,到已 经应邀在多个省市的礼堂里甚至千人会场上授课与 作报告……我认认真真地对待每一天,踏踏实实地走 好每一步。数百万字的记录就是我与语文相遇后的 “生活史记”。 我享受着与语文相遇、相爱的日子。我相信,这 样的深情蜜意将伴随我未来的每一个日子,直到永 远…… 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