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技术及其性质
第一节 技术的性质及其巨大作用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现实生活相关的通用技术内容。 2、能力目标:让学生掌握一些设计方法的知识,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学习重点】:
1、学生了解面向生产与生活的实际,引导学生对两个必修模块的学习; 2、理解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 【学习难点】:
1、引导学生将课程学习的几个主题融为一体学习,把握好两个必修模块的内容;
2、针对典型的技术案例进行分析:该项技术对个人生活、经济、社会、环境、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影响。
【学习过程】: 【导读】:
1、学习一门新课,主要掌握好三个问题:学什么?为什么学?怎样学?《通用技术》是一门立足实践、注重创造、高度综合、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 2、课程结构及学分设置
必修模块:;《技术与设计1》(2学分)
《技术与设计2》(2学分)
选修模块:电子控制技术(2学分) 一、什么是通用技术?
通用技术:通用技术是指信息技术之外的,较为宽泛的,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并与专业技术相区别的技术。是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对广大同学的发展具有广泛影响和迁移价值的技术。
二、为什么要学《通用技术》?
1)、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技术日益成为我们生活中几乎无时不在,不处不在的客观存在,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因素。因此,技术素养是当代青少年的基本素养,通用技术课程是普通高中学生人人必须修学的课程.
a、运用科技手段可以改变物质材料的结构、性质或改变物质的种类。 b、运用科技手段可以变废为宝,将那些利用价值不高或没有利用价值或有害的物质变为有价值、高价值的物质。
从劳动者看------科技型人员成为主体劳动者。
第 1 页 共 40 页
通用技术必修1
我国的劳动力状况:一方面大量的缺乏专业技能的人员下岗失业,一方面急需大量的具有专业技能的技术工人。 2)、国际形式和我国的现状 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经济发展壮大,多数快速发展的行业受制与人(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成为“世界的加工厂”。现在我国沿海经济工业主要以来料加工为主,知识产权(技术)掌握在别人的手里,只赚取了低廉的加工费.我国工业的技术含量不高,如制衣行业,几亿件衣服还不值一架波音飞机。
[案例] 文章还以钢材为例说明中国对日本的依赖。日本生产的汽车用钢板质量世界第一,不用这种钢板的汽车就根本没有销路;“没有日本钢铁的支持,中国的汽车厂家就没法生存”;建筑用H钢的对华出口价比日本国内高20%,但中方却不得不买,“因为没有这种钢,中国的建筑公司就无法保障高层建筑骨架的安全”。
【小结】:通用技术是高中学生必修课程 ,技术素养是当代青少年的基本素养,通用技术课程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 三、怎样学习《通用技术》?
1)了解课程结构及学分设置
2)清楚这门课程的两个必修模块的学习内容 3)学会读目录和绪论
目录----总揽本书全局,了解本书整体结构和内容。 绪论----可以知道本书的主要精神、思想、方法等。
注意使用本书导读。明确学习目标,学习方向,做好心理准备。 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网络学习等多种方式,促进能力的提高。 四、技术源于什么
【导思】:技术是不是与生俱来?大家知道技术源于什么吗?
1)技术的萌芽阶段可追溯到 时代,人类使用带利刃的石块切割兽肉,用兽骨制成了骨针等等,从而得出,技术最早源于 , 和 等生存的基本需要。
【导练】:许多技术的进步源于人们改变自身生存条件,改造自然的愿望。 举例:
3)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
【导思】:在现代汉语中,技术与科学经常一起出现,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呢?人们常说“科学与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等于技术吗? 【导练】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科学回答“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
第 2 页 共 40 页
通用技术必修1
技术则更多地回答“怎么办”的问题; 科学是认识世界,技术是改造世界
举例:
五、技术的发展历史
技术的发展史可以分
为 、 、 、 。
技术至少已经引起了3次重大的历史变革: 第一次 14000年前农业的出现和发展;
第二次 来自18世纪的蒸汽机的发明和其他许多重要机器的研制,以及第一批工厂的建立;
第三次 来自数10年前功能强大的计算机和近10年来的高速通信网的发展。
六、技术的影响
技术给我们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但是任何一项技术如果使用不当都会带来负面的影响。
例如:计算机,网络
【学法指导】:
技术学习过程是主动构建知识,不断拓展能力的过程。也是富于生机、充满探究、生动活泼的活动过程。学习时运用多种学科知识,善于思考、动手;学中做,做中学。亲身经历体验设计过程。
本节主要使学生全面了解技术,因而本节详细介绍了技术的来源,技术的发展历史及技术的影响。希望同学们从总体上知道什么是技术。
第二节 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发明和革新的基本概念; (2)理解技术的发展需要发明和革新;
(3)知道知识产权(尤其是专利权)在技术领域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
(1)能够观察,了解产品的所应用到的技术;
(2)增强法制观念,能自觉抵制各种侵犯知识产权的现象,维护技术的正常发
展。
【学习重点】:
第 3 页 共 40 页
通用技术必修1
(1)通过对具体例子的分析与总结,从而理解“技术的发展需要发明与革新”
这一基本原理,从而加深对创新重要性的认识;
(2)知道知识产权(尤其是专利权)在技术领域的重要性。 【学习难点】:
(1)发明与革新的关系;
(2)对著作权、邻接权、商标权、商号权、商业秘密权、产地标记权、专利权、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等丰富内涵的理解。 【学习过程】:
【导读】:课本14页
【导思】:人类的技术水平是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得到发展的,技术创新是技术发展的灵魂。技术创新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是 ,一种是 。 一、技术发明 【导读】:
1、集成电路的发明
美国硅谷是微电子工业的发祥地和中心,轰动世界的集成电路,最早就是在这里发明的。美国贝尔实验室经过精心研究,发现了半导体的电流放大原理,并发明了可代替电子管的晶体管。1958年,硅谷的一家公司发明并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块用半导体硅制成的集成电路。此后,许多科技人员进行了无数次应用技术实验、研制出了从装有1000个以上晶体管的集成电路到自身具有完整功能单元的大规模集成电路,再到装有10万~100万个晶体管的集成度更高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轨迹,其实就是一个技术不断创新的过程。
集成电路的发明,促进了计算机的支新换代,同时对航空、航天、通信以及家用电器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可以说,20世纪60年代以后,全球技术发生的日新月异的变化,都离不开集成电路。 【讨论交流】:
通过实例说明技术发明对人类生活有哪些深刻的影响? 二、技术革新
【导读】:课本15页
【导思】:技术革新是技术创新的另一种形式。那么技术革新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呢?
技术革新都是立足于对原有技术加以 和 ,是技术创新的良好形式和途径。与技术发明一样,技术革新也是推动 进步的动力。 【问题思考】: 技术革新有哪些形式、才能用实例来说明吗? 三、技术创新的保护制度——知识产权 【导思】:1、什么是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是指对 所享有的占有使用、处理和收益的 ,是一种 财产权,是从事智力创造性活动,取得成果后 的权利。
① 广义包括:著作权、 、 、 、 、 、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和计算机程序著作权…… ② 狭义包括: 、 、 。
第 4 页 共 40 页
通用技术必修1
2、什么是著作权
。 举例: 。 3、什么是商标权?
商标权是指商标所有人在 的有效期内,对商标主管机关核准注册的商标享有的 、 和处分的权利。
【导练】:案例1.商标是先使用的受法律保护,还是注册的受法律保护?
[案情]某电视机厂甲厂生产的“菊花”牌电视机,质量优良,价格适中,售后服务好,深受广大用户欢迎。后该厂的一名技术人员受聘于邻省一家生产“中意”牌电视机的工厂,担任了乙厂的技术副厂长,为扭转乙厂亏损落后的生产局面,乙厂一方面在技术上加大力度进行革新改造; 另一方面希望通过改变产品名称打开销路。当得知甲厂的商标还未注册的情况下,便向商标局申请注册了“菊花”牌商标。此后,产品销路大有好转。甲厂得知这一情况后,以该品牌是自己首先创出,先使用为由,要求乙厂停止使用该商标。而乙厂则认为该产标自己已经注册,是有商标专用权,要求甲厂停止使用。为此,双方发生纠纷。
[问题]本案中谁是侵权人?理由?
[小结]注意区分商标与商标权的不同,商标作为一种产品或服务的标记,他的所有人不是有专用权,无排他性,而商标权即指商标专用权,是指商标注册之后,他的所有人只有自己专用并禁止其他使用人使用的权利。
4、什么是专利权
专利的种类有三种: 、外观设计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
发明专利:指技术含量高,花费创造性劳动多的新产品及其制造方法、使用方法。保护期限 年。
实用新型专利:指对产品构造、形状的技术改造。保护期限 年。
外观设计专利:指涉及产品的外形图案、色彩及其结合的、富有美感且适于工业上应用的新设计。保护期限 年。 【导练】:[案例分析1]
50 年前,美国施乐公司研发了复印机,掀起了一场划时代的办公室革命,许多公司在是使用后发出“纸张文件的 COPY 原来如此简单”的赞叹。施乐公司为了阻止同类竞争公司的搭顺风车,先后为其研发的复印机申请了 300 多项专利,含概了复印机的全部部件和所有关键技术环节。
由于施乐公司设置的专利壁垒,且该专利受法律保护 10 年,日本的佳能、理光等企业虽然具备大规模研发、生产、销售复印机能力,但也只得望 “ 机 ” 兴叹,施乐公司在这 10 年期间里掌控了复印机市场,获得了巨大的利润。
第三节 设计是技术的关键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设计是推动技术发展的驱动力,技术促进设计思维和设计手段
第 5 页 共 40 页
通用技术必修1
的发展,技术推动社会进步。 过程与方法:经历将人们的需求和愿望确认为值得解决的技术问题,并形成设计方案的过程,初步学会从技术的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展批判思维和创造性想像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感悟技术设计内在的价值和作用,启发学生对技术设计的兴趣,具有良好的合作交流的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理解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2、理解技术活动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知识。 三、教学策略与方法
教师的教着眼于学,教服务于学,教师与学生进行积极的交往、互动,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本堂课主要采取启发式和谈话式的教学方法,尽可能少地使用讲授法。
教师以引导者的身份创设一种民主、活跃、进取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主动地学习,让全体学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亲身经历观察、设计、思考等过程,展开他们的想象,大胆进行创新,这样不仅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并且有效地使学生的个性特点得以张扬。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技术的根本目的是解决实际问题,而设计正是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
设计可以是技术设计、艺术设计、工业设计、程序设计和教学设计等。本节讨论的主要是技术设计。
技术设计从来源上可分为两大类:
一是来源于有计划、有步骤的设计,如航天技术等。 结论:技术设计给技术的进步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
二是来源于偶然的发现,如抗生素药物的发现等。欣赏青霉素之父弗莱明。 启发:
弗莱明发现青霉素,似乎是偶然的,但却是他细心观察的必然结果。 让人又感到遗憾的是,当时青霉素还无法马上用于临床治疗,因为青霉素培养液中所含的青霉素太少了,很难从中提取足够的数量供治疗使用。因为弗莱明不是化学家,只好暂时停止了对青霉素的培养和研究工作。直到病理学家佛罗里和生物化学家钱恩的出现,共同努力,才得以成功。 结论:技术活动需要多方面的知识的综合运用。 (二)小组讨论活动:
(1) 以以前分的组为单位,请你们从身边找一件技术产品。 (2) 各组同学共同探讨你们的产品运用哪些技术?谈一谈产品的设计运用哪些方面的知识;说一说产品的发展史;是否可以对产品进行改进。 (3) 每组推荐一位代表讲述你们的探讨情况。探讨过程中注意把握这几个内容: (1)技术的实现要靠精心的设计来完成; (2)设计的改进推动技术的发展; (3)设计需要多种知识。 (三)讨论结果展示: (1)小组代表发言; (2)小组内成员补充;
第 6 页 共 40 页
通用技术必修1
(3)其他组同学评价; (4)教师补充和评价。 通用技术课技术活动记录 小组编号: 小组成员 产品名称 产品的发展史
产品所运用的知识 是否改进
推荐发言代表: 年 月 日
(四)小结:
任何一项技术的产生都可以看做是多种知识的综合。要想发明革新,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还要有坚忍不拔的刻苦精神。愿同学们不断努力,朝着这个方向前进。 (五)课外作业:
查阅有关资料,了解“航天技术”要综合运用到哪些知识。
第二章 设计的基础
一:教学说明:
主题1、本课程的基本理念;
内容标准:1、关注学生的发展,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
2、关注学生的创新潜能的开发,加强学生实践能力; 具体要求: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为重,促进学生共同能力的发展; 主题2、设计与交流;
内容标准:1、了解技术语言的应用,能识别一些基本的机械图、线路图、效果图等常见的技术图样,能绘制草图和简单的三视图;(对于现阶段的中学生,这点要求基本不太现实); 二、教学目标:
1、了解设计师所需具备的基本素质; 2、学习和应用优良的思维方法;
3、学习和应用开发智能和创新潜能的方法; 4、初步掌握设计,交流中的技术语言; 具体教学内容:
第一节,做一名优秀的设计师(1.5课时)
主要活动:1、调查优秀设计师所需素质;
2、进行思维方式训练,开发智能和创新潜能的训练; 教材内容分析:
一、优秀设计师应具备的素质:
鲁班发明锯子;蝙蝠与雷达;仿生学的充分运用;上述例子说明除了设计师需要具备基本素质外,还说明优秀的设计师必须有“不满足现状”,“努力积累知识和经验”,“有计划、踏实做事的作风”,
第 7 页 共 40 页
通用技术必修1
爱迪生发明电灯,除了说明发明创造者应有“坚忍不拔的精神”,不怕失败的性格,”不怕流血流汗“之外,还说明要有高远的志向和不迷信的权威;他对华莱士说的”朋友,我肯定会超过你,你的路子不对“。。。。 二、正确思维方式的培养: 1、发散性思维,应用发散性思维,解决交通拥挤问题(具体图示参考教材36页);发散性思维是一点到多点,是辐射状,这是区别于其他思维的要点(但这里提醒学生注意,不要刻意为了发散而发散)
2、定势思维,又叫思维定势;是最常见的,也是因为人的知识、经验等惯性,使人束缚而引导或强迫自己按习以为常的思路和方法去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比如“用火烤东西,火一定在下面”,而烘烤箱烤肉,则火在上面,或者周围;诸葛亮同志的“空城计”为啥能有效,这是因为司马懿认定“诸葛一生谨慎小心,绝对不敢冒险大开城门”所以,思维定势也伤害了他;课堂练习:运用不同思维方式解决问题:
1、市内交通太拥堵? 2、某同学学习成绩不好; 3、没有桥不能过河;
4、速度不快,无法跳过水沟;
3、逆向思维,又叫反向思维;比如喝红酒,软木塞很难去除,有人就非得弄出塞子倒酒,其实可以把塞子压进去;一样可以倒酒、乌鸦喝水的故事也告诉我们,乌鸦有时候比人聪明;还有现在的特种金属钢铁,本来我们认为越是纯的精钢,越好,可逆向思维是加入一些特殊元素的“杂质“,却出来了更加好的金属钢; (当然,有些思维是不能逆向发散的),可以要求同学举例子; 本节小结讨论:
1、人的智能先天遗传有关,后天培养也重要(伤仲永),但重要的是,每个人正确认识自己,有意培养和开发自己的各种智能; 课堂练习:38页判断题; 2、开发创造潜能
1、发现创造法;平时我们烧火做饭,家家有一根拔火棍,中国蜂窝煤的发明,王月山;
2、改进创造法,爱迪生改进电灯泡。
3、主体附加法洗衣机定时器,大门附加门铃,香烟附加过滤嘴, 4、联想创造法,“酒味西瓜”, 5、其他创造发明法,。。。。。。
影响技术发明和创新的诸多因素,主体因素,社会因素,科技文化因素,机会和机遇,其他因素;
6,课本第40页练习与活动;
第二节,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基础知识(1.5课时)
主要活动:1、调查符合设计原则、方法的例子; 2、进行模拟设计训练; 一、技术设计的种类:
1、原创性设计,螺旋开瓶器,也叫开发性设计;
第 8 页 共 40 页
通用技术必修1
2、改进型设计,原始的螺旋开瓶器,容易洒酒,也不容易拔出软木塞;将螺旋式开瓶器加入杠杆原理;P41页有视图; 3、综合(组合)性设计,
*外形组合设计;P42,多功能铁锤,多功能军用刀, *性能组合设计,如铁心铜线,漆包线等;
*原理组合设计,组合构成较复杂的技术系统,如喷气(流体力学)原理和燃气轮机技术组合,发明了喷气式飞机;
*功能组合设计,橡胶轮胎和其他构件组合,发明汽车等。。。剪刀的发明; *模块组合设计,比如家里的装潢设计;
*系统组合设计,比如监控、检测、航天技术,发射系统等等,组合成一次成功的卫星发射;
二、技术设计的原则、方法和标准 1、设计的原则,
科学性、创新性、需要和实用性、最优性、可靠性、安全性、工程心理学和生理学原则、法律道德规范原则、通用性标准型、时效性、可持续发展原则、 2、设计的方法,
*常规设计法,又包括借鉴法,应用标准器件法和技术实验法; *系统设计法 *功能设计法, *工效学设计法
*可靠性设计法,比如AK47针对M16的可靠性比较; *最优化设计法;(包括三层意思); 三,技术设计的一般过程; P49看现相关流程图;
P50,技术设计的一半过程举例;
第三节,设计和交流中的技术语言(3课时)
主要活动:1、联系画三视图;
2、联系识别一般的机械加工图、线路图; (一) 教学内容分析
1 课程标准对本节学习内容的要求:在设计过程和设计完成后,能够用恰当的方式与他人交流设计想法和成果,并在交流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能够了解技术语言的种类及其应用。 2 本节共分为两课时,这一节主要内容是:介绍技术语言及其种类和几种常见的技术语言(设计表现图类)的特征、种类,以及技术语言在不同场合的应用及三种设计表现图: 设计表现图 内容 草图 1草图的基本画法 2草图绘制的一般步骤 3 所处不同设计阶段草图的分类 效果图 不同效果图的识读 正等轴测图 绘制方法 3 本节内容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在设计的过程中,将设计的想法和成果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并与他人交流是设计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成功完成
第 9 页 共 40 页
通用技术必修1
设计过程的途径、方法保证。”因此,这一节的内容在课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经历了第三章对便携式小凳的设计过程的体验后,详细地介绍了将设计的想法和成果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并与他人交流的各种方式,进一步明确了对不同技术语言的理解使用。本节内容对第六章内容形成了知识铺垫,学完这一节后,学生会很顺利地进入第二节技术图样的学习而不会感到突然和无所适从。 (二) 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对生活常见的一些技术已有了一定的认识,只是不够明确这些内容就是技术语言,因此只需要教师引导配合大量案例结合学生讨论就可以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多年的美术课使大部分学生对常见物体的形体都能够作流畅而简单的描绘,但是对按设计在头脑中想象的形体进行表达还欠缺规范性,需要教师的示范引领以及学生在体验设计的过程中多次动手体会。
学生在高一《立体几何》中曾学习过斜二测图的画法,对平面几何图形水平放置后的画法基本能够掌握,简单的几何体也可以以立体图的形式表达清楚。但是学生对正等轴测图的画法从未接触过,因此教师的示范与讲解在这一部分非常重要。
(三)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了解技术语言的种类及其应用,能用恰当的方式与他人交流设计想法和成果。 2 掌握绘制草图的基本方法,能够规范地绘制出台灯的草图。 3 能识读效果图。
4 学习并掌握平面结构形体正等轴测图与圆的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二)过程与方法
教师通过指导学生读照相机说明书,了解技术语言的应用。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经历用草图与用正等轴测图来表达自己设计方案的过程,使学生能够初步掌握这两种技术语言,为今后与他人用恰当的语言进行技术交流打好基础。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了解到技术语言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对技术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以及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草图的绘制、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难点: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五)教学策略及手段
1.利用多媒体展示大量技术语言的案例,采取学生讨论与教师启发相结合的方式对技术语言的特点及其应用进行教学。
2.通过教师示范演示与学生亲历体会的方式带领学生学习草图的绘制方法与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六)课前准备
教师搜集各种技术语言的相关案例。 学生找家用相机的说明书。 (七)教学过程 教学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环节 第 10 页 共 40 页
通用技术必修1
引入 技术语言的种类及应用 展示学生所熟悉的相机功能按钮上的符号(如闪光、微距等)。 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技术语言: 技术活动中进行信息交流的特有的语言形式。 同时指出技术语言的特征:言简意赅、通俗直观。 请学生拿出相机的说明书,向学生提问:从表达意图方式的角度考虑,说明书中除了符号,还用到了何种类型的技术语言? 引导学生小结: 符号 语言文字 图样 图表 展示各种技术语言的图片,如图样、图表、模型,让学生对看到的图片归类。(同时添加技术语言的种类之模型) 向学生补充计算机、网络语言。 展示玩具小车图片,向学生提出问题: 请用语言描述它的特征。 让学生比较:图形与语言的共性与差异。 指出不同的技术语言有不同的应用范围,设计交流中需要多种语言的综合应用。 观看图片,回答问题 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到技术语言就在他们身边,技术语言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学生在生活实践中经常接触摄影,这些语言它们较为熟悉) 讨论分析,回答问题 锻炼学生分类、归纳的能力。 利用大量的图片让学生充分感受技术总结归纳 语言的魅力,同时锻炼学生归纳的能力。 让学生亲自体会不同技术语言的特点与局限性。 思考,回答问题 对适用范围及其功 能的理解有利于学 生学会用恰当的方式与他人交流设计第 11 页 共 40 页
通用技术必修1
草图的绘制 引导学生从这几类技术语言中总结出它们的适用范围及其功能。 符号:表达某种特定的含义。 语言文字:适用于交换设计想法以及对方案进行评价和对产品进行用视觉呈现所不能表达的方面进行说明。 图样:适用于对外观、结构等方面进行说明和陈述。 图表:用于分析或比较。 模型:用于呈现产品的设计方案。 计算机、网络语言:用于实现动态的远程的交流。 向学生提问:前面我们在设计台灯的过程中你应用了哪些技术语言与同学交流? 结合问题向学生指出草图是很常见的一种技术语言,同时引导学生说出草图的分类:构思草图、设计草图。 展示前面教学过程当中学生的设计草图作业与一些优秀的草图作品,让学生对比,指出自己作业中的缺点。 补充透视知识 介绍草图的绘制方法 1 展示握笔姿势图(让学生试握) 2展示徒手画线的图例(让学生试画) (竖直、水平、倾斜三个方向) 3 介绍网格法徒手画 4 带领学生进行基本图形画法的学习。(圆、圆柱、立方体、锥体) 同时指导学生 讨论分析,回答问题 想法和成果。 让学生能够在自己亲历的设计活动中来体会前面刚刚所学的知识。 思考,回答问题 让学生了解到草图与美术课上的任意发挥有所不同,应该有一定的规范性。同时激发学生绘制草图的兴趣。 便于学生绘制出准确的透视关系。 思考,回答问题 通过实践来领会草图绘制的要领以及它在技术表达中所起到的作用。 思考 练习 让学生进一步深化对技术语言的认识以及通过在台灯的设计活动中复习巩固刚学习过的知第 12 页 共 40 页
通用技术必修1
让学生亲自动手在画纸上练习 识。 画出自己台灯的透视线稿,且辅以光影效果。 教师指导评议。 小节 回顾本节课主要内容。 回忆 课后作上交一幅自己设计的台灯记录 业 的透视线稿,要求结构表达清晰,线条流畅。 一、设计和交流中的技术语言及其作用; 物理建模和数学建模;; 二、机械制图与试读基础;
1、投影和投影法;(投影线,投影面,投影) 2、正投影的基本特性; 三、三视图
(一)教材分析
通用技术必修模块“技术与设计1”第六章第二节《常见的技术图样》之“正投影与三视图”(苏教版)主要描述了正投影形成三视图的方法、原理,三视图的绘制(识读)方法和规律等。三视图作为一种技术图样是设计交流与表达的一种常用的技术语言形式。学生通过本节的学习,掌握“能绘制简单三视图”的知识和技能,学会一种设计交流的技术语言,本节内容也是后续知识“形体的尺寸标注”和“机械加工图”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章节的学习,高中学生能够较熟练地绘制(识读)平面图和正等轴测图,也有光线投射成影的感知和体验。数学课上学过三视图的知识,对三视图有一个的了解。教学可以从学生的现有知识和经验出发,按照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思辩求证的认识过程展开,建构正投影与三视图的知识体系。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投影法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掌握正投影法方法、特性及三视图成图原理和规律; (3)掌握三视图一般绘图规则。 (4)了解剖视图。 2.能力目标:
(1)掌握简单的三视图的绘制(识读); (2)学会规范作图的方法和技能。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技术交流中三视图的作用; (2)养成细致、严谨的态度。 (四)教学重点:
(1)掌握三视图成图原理和规律;
(2)掌握简单的三视图的绘制(识读)。 教学难点:
(1) 能规范绘制和识读简单的三视图。 (五)教学策略
第 13 页 共 40 页
课堂练习 通用技术必修1
运用实物观察、模仿练习的方法学习三视图的绘制和识读。 (六)教学准备
利用投影仪自制平行光源,利用厚胶纸制作多个透明的模型,绘图铅笔,橡皮、直尺、三角板。 (七)教学过程: 引言:前面学习的技术图不能直接用于机械加工,今天我们学习一种直接用于机械加工的技术图――三视图 一、 正投影与三视图
(一)投影:介绍几种投影
(1)、投影的概念:在电灯光的照射下,形体在地面上产生的影子 。这里灯光称为投影中心,光线称为射线,平面H称为投影面,这种得到形体的投影方法,称为投影法。
中心投影、平行投影、斜投影
(2)、平行正投影的特点:类似性 观察与思考:在正投影中,一般一个视图能不能完整地表达物体的形状和大小 ,能不能区分不同的物体?
如下图中两个不同的物体在同一投影面上的视图完全相同。因此,要反映物体的完整形状和大小,必须有几个不同投影方向得到的视图。
第 14 页 共 40 页
通用技术必修1
所以:根据对投影特点与投影物体位置关系的讨论,可以发现为确定物体结构形状,需要采用多面正投影。
(3)、视图的概念:根据有关标准和规定,用正投影法所绘制出的机件的图形,称为视图。
(二)三视图的形成:从不同的方向对产品进行投影
1、正面投影称为主视图,水平投影称为俯视图,侧面投影称为左视图, 统称为机件的三视图。如图所示。
2、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三等对应关系:
(1)主、俯视图中相应投影的长度相等,即主、俯视图长对正。 (2)主、中相应投影的高度相等,即主、左视图高平齐。 (3)左、俯视图中相应的宽度相等。 六向方位关系:
(1)主视图 上、下、左、右对应物体的上、下、左、右 (2)俯视图 上、下、左、右对应物体的后、前、左、右 (3)左视图上、下、左、右对应物体的上、下、后、前
第 15 页 共 40 页
通用技术必修1
(八)作业
已知物体三视图的外轮廓,构思该物体
四、草图及其画法
1、绘制草图的概念;
2、绘图的要求及方法:划线稳,图线清,目测准,比例匀称,速度快,字体工整;
3、草图的绘制
介绍草图的绘制方法――平面图 1、展示握笔姿势图
2、展示徒手画线的图例――圆和直线 3、带领学生进行基本图形画法的练习 练习:
让学生亲自动手在画纸上画出电视的正面草图 五、六:机械制图基本规范及机械加工图识读
第 16 页 共 40 页
通用技术必修1
参照课本P63-71,认知机械图的画法及识读; 七、电路图的识读;
引入教室电路的布线,现场进行走线选择,参照P72-74页的常用电器、电子元件符号,来初步绘出教室电路走线图;身边的电器(电饭煲)内部电路的设计,课堂作业;
第 17 页 共 40 页
通用技术必修1
第三章 怎样进行设计
第一节 发现与明确问题
教学目标:
(1)了解设计的基本知识; (2)熟悉设计的一般过程;
(3)初步掌握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4)能确定设计选题和制订完整的设计方案;
教学重点和难点:
在“节前语”的“观察与思考”中,如何引导学生正确思考;在“明确设计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上着重从宏观上讲述技术问题是否能够解决、是否当前可以解决、是否值得解决。
在“节前语”的“观察与思考”中,如何引导学生正确思考,否则,学生的思考很容易变成:书桌功能结构------书桌用途-------解决问题------满足需求。 教学方法:议论法、举例法等。 教学用具:WORD课件及有关仪器。
设计的第一步是发现与明确问题。 一、设计问题的来源
人类的需求与愿望是设计问题的来源 二、明确设计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明确设计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要弄清楚要设计的技术问题的所在,进而判断问题是否能够解决、是否当前可以解决、是否值得解决。 例1 设计问题的来源 1、调查项目 2、组织分工 3、调查方案 4、展示
5、交流与评价
[练习与活动]
弄清多功能拐杖设计的技术问题 [拓展与应用]
通过调查人们的需求,我们发现和明确了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但这还不够,在着手解决问题之前,我们对问题需作进一步了解,为季节决设计问题做好准备。
第二节 明确解决设计问题的能力、条件与要求
教学目标:
第 18 页 共 40 页
通用技术必修1
(1)了解设计的基本知识; (2)熟悉设计的一般过程;
(3)初步掌握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4)能确定设计选题和制订完整的设计方案;
(5)培养合作精神,提高审美情趣,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加深对设计的理解,增强 进行设计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明确设计的能力; 2、明确设计的条件 3、明确设计的要求
难点在于:明确设计的条件。教师除了应用教材的表格列举的例子外,还应有更多的例子来说明。
教学方法:议论法、举例法、讲练法等。 一、 明确解决设计问题的能力与条件 1、明确解决设计问题的能力
1)、设计的 能力指的是解决问题的技术能力
2)、设计的能力通常受到社会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的制约。
2、明确解决设计问题的条件
1)、时间条件指解决设计问题所需的时间 2)、经费条件指解决设计问题所需的经费
3)、设备条件指解决问题所需的科学仪器与机器设备 4)、其他条件。 二、明确实际的要求
明确设计的要求就是弄清设计要达到的标准和所受的限制 1、明确设计的标准
设计的标准是指设计的产品要达到的标准。 2、明确设计的限制
设计的限制是指设计产品的活动受到时间、成本、环境等的限制。 1)、时间限制指设计任务书所规定的完成设计的时间要求。 2)、成本限制指设计任务书所规定的完成设计的 成本要求。
例 明确多用途广告宣传灯的设计的能力、条件与要求 明确设计能力 明确设计条件 明确设计标准 明确设计的限制
第三节 信息的收集与整理
教学目标:
(1)了解设计的基本知识; (2)熟悉设计的一般过程;
第 19 页 共 40 页
通用技术必修1
(3)初步掌握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4)能确定设计选题和制订完整的设计方案;
(5)培养合作精神,提高审美情趣,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加深对设计的理解,增强进行设计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信息的收集; 2、信息的整理
难点在于:信息的收集。其中信息源与信息类型设计学生不易明白。 教学方法:议论法、举例法、讲练法等。 教学用具:WORD课件及有关仪器。
信息的收集与整理是制定设计方案的第一步。 一、 信息的收集
信息收集常见的方式有:实地调查,访问有关人员,借助媒体,互联网。对一般情形而言,信息收集都要求做到: 1、全面 2、准确 3、真实
二、信息的整理
信息整理是指对信息的加工处理。由于收集的信息是原始的信息,所以在利用前必须进一步整理,筛选出对设计有用的信息。 1、信息整理的常见方式 1)、归类 2)、去伪存真 3)、误差处理 4)、抓住重点
2、信息整理的常见方法 1)、分类法 2) 比较法 3)、核对法 4)、佐证法 5)、逻辑法 6)、文献法
例 多用途广告宣传灯设计的信息收集与管理
第四节 怎样挑选材料
教学目标:
(1)了解设计的基本知识; (2)熟悉设计的一般过程;
(3)初步掌握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第 20 页 共 40 页
通用技术必修1
(4)能确定设计选题和制订完整的设计方案;
(5)培养合作精神,提高审美情趣,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加深对设计的理解,增强进行设计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材料的分类与特性; 2、材料的选择与资源保护
难点在于:材料的加工。其中有的学生不易做到 教学方法:议论法、举例法、讲练法等。 怎样挑选材料
产品由各种材料做成。材料对产品的成本、价格、市场定位有重要的影响。根据设计对象和现有工作条件挑选材料是确定设计方案的第二步。 [观察与思考]
一、 材料机器标准件 1、材料的分类 1)、天然材料 2)、金属材料 3)、化学材料 4)、复合材料 5)、新材料 2、材料的特性 1)、塑性 2)、弹性 3)、耐腐蚀性
3、材料的性能实验
材料的性能通过技术事业来测定。 [设计与实践]
书桌面板材料的形变性能实验及其选择 4、标准件
第五节 技术试验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什么是技术试验,了解技术试验的重要性。 (2)了解技术试验的五种常用方法和广泛应用。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在对具体技术试验案例思考、分析的过程中认识到技术试验的重要性。 (2)在对具体案例的思考、分析、实践的过程中理解常用的技术试验方法。 (3)在具体技术试验方法应用案例的分析过程中,学会针对简单的试验选择正确的试验方法。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感受技术试验的魅力。
(2)增强对技术的兴趣、热情和创新意识。
第 21 页 共 40 页
通用技术必修1
(3)认识技术试验的内在价值和作用。
二、教学重点
了解五种常用的技术试验方法。 三、教学难点
针对简单的试验选择正确的试验方法。
四、教学过程
1. 提出问题
教师:同学们,老师设计了这款多功能小凳,给同学们旅游途中使用(边讲边演示)。那到底同学们能不能坐呢?这就涉及到我们技术里的试验问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三节内容技术试验及其方法
那什么是技术试验?
我们通常将技术活动中为了某种目的(如材料的弯曲强度、小桌的承载强度等)所进行的尝试、检验、优化等探索性实践活动称为技术试验。
要回答老师设计的小凳能不能做的问题,我们该怎么做? 学生1:叫某某同学(最大个)直接坐上去试一试好了。(其他同学笑,并表示反对,说不能直接坐上去。)
教师:为什么不能直接坐上去?
学生2:万一强度不够,人要摔倒受伤的。 学生3:用承载重物的方法对小板凳进行试验。 2.演示试验
教师演示小板凳强度试验。 学生观察
教师:小凳强度试验回答了能不能坐的问题。请(二人小组)讨论一下小凳试验使我们发现哪些具体问题?如果不经过试验就大批量投入生产将造成怎样的后果?
学生:是小凳的脚强度不够。如果不经过试验就大批量投入生产将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或者事故。
教师:对,通过试验,同学们首先看出的是凳脚的强度不够,其实凳面可能也有问题,需要进一步检验。
大家都知道,我们国家的宇航员杨利伟首次乘坐“神舟五号”上了天,之后又有“神舟六号”送费俊龙聂海胜上天,“神舟七号”再送翟志刚、景海鹏、刘伯明,其中翟志刚还进行了太空行走活动。2011年“神舟八、九、十号”也将相继上天。
设问:前面的四艘飞船为什么没有送人上天呢?它们去干什么了呢?(课件) “神舟一号”搭载10克左右的青椒、西瓜、玉米、大麦农作物种子等;“神舟二号”搭乘一批南通灵芝、冬虫夏草等,“神舟三号”乘载设备和完全模拟载人状态的一名矮小結实 的“小伙子”;“神舟四号”搭乘更多设备和一个模拟人。而在1990年10月,载着两只小白鼠和其他生物的卫星升上太空,开始了我国首次携带高等动物的空间轨道飞行试验。试验的圆满成功,为我国载人航天器生命保障系统的设计以及长期载人太空飞行获得了许多宝贵数据。
为什么要送小白鼠上天呢?
白鼠体积小,繁殖能力强,它们14天就能繁殖一代,可以在太空中受孕,回地面繁殖,也可以受孕后上天在太空中繁殖,还可以很快地了解太空飞行对其子孙后代的影响。
通过试验获得许多飞船设计的经验,使飞船的技术也不断更新,搭乘物品也不断增加,
第 22 页 共 40 页
通用技术必修1
才有了今天我们航天的辉煌成就。
3.案例分析
下面我们来阅读课本P36技术试验卫星,并进行案例分析。 教师:试验的目的是和作用是什么呢?
学生:考验卫星的技术性能,积累经验,掌握技术。 教师:现在请同学们归纳一下:技术试验的作用?
学生:技术试验在技术活动中,不仅是对技术成功与否的验证、更是发现问题、研究规律、优化技术的关键。技术试验使设计得以改进和完善,将设计风险和失误降到最低。并对技术应用的实现起到了有力的保障作用。
教师:所以,无论什么产品,大到航天飞机,小到吃穿用的生活用品,设计制造出来的产品都要进行一系列的试验,来检验你的设计是否合理,性能是否达到要求。下面我们进一步来学习有关技术试验的知识。
4.思考和比较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技术试验和科学实验的区别?
学生:科学实验是为了检验理论或假设是否正确。技术试验是为了发现问题,检验设计的可行性。
教师:科学实验是为了检验某种科学理论或假设而进行某种操作或从事某种活动。如化学反应实验。技术试验是为了察看某事的结果或某物的性能而从事某种活动。如,量子电话试验等。
教师:技术试验和科学实验的区别 验证内容 目的 验证内容 目的 技术试验 选择和优化 科学实验 甄别真伪 验证方案的可行性与合理性,并实现优化。 验证假设,行成结论 技术试验 科学实验 教师:我们用承载重物的方法对小板凳进行试验属于什么试验方法呢?
通过扩大对试验对象的作用,以提高试验效率的方法叫强化试验法。 教师:这些强化试验可以在专用的万能试验机上做。[图片] 5.试验活动
这一金属铝片需要来回折几次才会断裂? 下面我们进行金属铝的疲劳强度试验活动。
请同学们拿出材料试验,注意每次翻折的角度为90度,最后把翻折的次数纪录下来,全班同时公布。
学生拿出材料试验。 教师:准备好了吗? 学生:准备好了。 教师:开始心里计数。
学生试验、计数。最后同时公布次数,相差1~2次。 教师:为什么有所差异?
第 23 页 共 40 页
通用技术必修1
学生:因为我们的用力有大小,角度也存在误差。
教师:而试验机器就比我们精确。强化试验的应用很多,如箱梁静载试验、汽车的高温高湿试验、强化坏路行驶、盐水喷雾室、盐水搓板路等。
6.讨论
教师:请大家思考一下,李宁同学自己做了两个小试验来检验小凳的承重力和稳定性,你认为他的试验合理吗?
在小凳上逐步加重物,把重物将小凳压垮前的一次重力记录为小凳的承重力。
在小凳上固定一个特制的挡风屏障用电风扇在一定距离之外吹风,电扇由远及近移动,风力由小变大,记录屏障连同小凳一同倒下时电风扇与小凳之间的距离以及电风扇的风力。(课件)
学生:试验一合理,试验二不合理。 教师:为什么?
学生:小凳的作用力主要来自人的重力,而且直接作用在小凳上,所以后面一种方法不合理。
7.联系生活
生活中,我们许多情况下都会面临选择物品的问题,如选择学习用品。回忆一下,你是怎么选择购买水笔的?
学生:看上了,在纸上写一写,书写顺利的就买下,不然就不买。
教师:用这样的方法最后肯定能买上满意的笔。优选试验法在其它方面也应用广泛,如工业设计中通过随机抽取若干顶安全帽得出整批安全帽的性能。通过来回几个有代表性的温度试验得出最佳温度值。农业中如:袁隆平的同种水稻有没有施肥的对比试验。通过几组水稻的对比试验得出全部试验的结论。还有水稻选种对比试验等。在相同的自然环境和管理条件下,通过种植不同品种的棉花进行对比试验找到棉花的良种试验。(课件)
通过再现的形式来模拟现实发生情况的方法称为模拟试验法。如飞机风洞模拟试验、模拟太空飞行、月球车模拟落月试验、还有行人安全等模拟试验。现在我们看视频“模拟汽车撞击”。
学生观看。
教师:那为什么要用模拟人参加撞击试验 ?[图片] 学生:人会不会受伤也可以看出来。
教师:用模拟人试验可以检测在事故发生时对撞击人体造成的伤害,从而总结经验,改善汽车的安全性能设计,降低事故风险。
教师:模拟试验可以通过缩小或放大比例来模拟所设计的现场效果,如大坝模拟试验。 在很多高科技设计研究中,我们也利用计算机技术来虚拟现实中的技术设计原形并进行试验。这种试验方法称为虚拟试验法。如用计算机模拟“勇气号”火星探测仪登陆火星表面。现在我们观看视频: “勇气号”火星探测器3D虚拟登陆。
教师:采用虚拟试验方法有什么好处? 学生1:可以节省财力和物力。 学生2:还可以提高试验效率。
教师:采用虚拟试验技术,很多试验可以在计算机上完成,大大缩短研制周期与研制经费。虚拟人――研究者利用来源于自然人的解剖信息和生理信息,集成虚拟的数字化人体信息资源,经计算机模拟构造出虚拟人,可以开展无法在自然人身上进行的一系列诊断与治疗研究。
采用虚拟试验技术,很多试验可以在计算机上完成,大大缩短研制周期与研制经费。如虚拟人――研究者利用来源于自然人的解剖信息和生理信息,集成虚
第 24 页 共 40 页
通用技术必修1
拟的数字化人体信息资源,经计算机模拟构造出虚拟人,可以开展无法在自然人身上进行的一系列诊断与治疗研究。
问题:有人设计了人工心脏,把他移植到人身上的试验是什么试验呢? 学生:移植试验法。
教师:还有橘子移植试验等,同学们还知道哪些移植试验法的应用? 学生1:克隆器官移植试验。
学生2:用动物试验“非典”疫苗。 教师:除了以上这些常用的试验方法外,还有创新试验法、中间试验法、工业试验法等,并随着技术的发展还会有更多更好的试验方法。
8.马上行动
教师:好,下面我们来完成椅子测试内容和相应的试验操作连线。 学生:稳定性——用手左右晃一晃,看是否稳定; 舒适度——亲自坐在椅子上感受一下;
结构强度——放一些重物在椅子上,看是否能承受。
9.了解试验分类
技术试验的分类:(课件)
对技术试验,我们可以根据应用的范围不同进行分类,如应用于农业的试验归为农业试验、应用于工业的试验归为工业试验、应用于国防的试验归为国防试验、应用于科学技术研究的试验归为科学技术试验等。
还可以根据目的的不同进行分类,如想知道材料或产品的抗拉力、冲击力,耐高低温等所做的试验归为性能试验;想提高质量、产量、性能、效益等所做的试验归为优化试验;想知道受淋雨、撞击等的结果状态所做的试验归为预测试验;如为了研究设计行人保护装置进行采集数据等试验等归为信息试验等。
10.教师小结
教师:技术试验: 在技术活动中,为了某种目的所进行的尝试、检验、优化等探索性实践活动。试验类型可以有不同的分类。常用的技术试验方法有优选试验法、模拟试验法、虚拟试验法、强化试验法、移植试验法。在技术活动中,技术试验具有重要作用!
五、教学反思
本课主要演示试验入手展开教学,为确保教学效果,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应注意这样几点:
1. 注意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
2.要注意多功能“小凳”教具制作的巧妙性(参考方案:大号一次性杯子,可折叠纸扇,纸扇上另外固定一次性杯子的杯底,便于和做凳脚的杯子插接。) 3.学生试验材料备好让小组长负责发和收。
第四章:设计的实现---制作
第一节、工艺
一、 教学内容分析
主要内容是工艺的含义和种类。
《通用技术课程标准》对本章有以下要求: 1.知道工艺的含义和常用工艺的种类。
第 25 页 共 40 页
通用技术必修1
2.了解1至2类常用的工具和设备,学会一种材料的1至2种加工方法。 3.能根据设计方案和已有条件选择加工工艺,并能正确、安全地操作。 4.能根据设计方案制作一个简单产品的模型或原型。 5.制作成功后,能对产品的外观加以润色。
教材要求:知道工艺的含义和常用工艺的种类;了解金工常用的工具和设备,学会金属材料的锯割、锉削2种加工方法。
是学生在完成设计方案后,进行产品制作的关键一节。因此,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知道工艺的含义和分类,学会1-2种工具的使用并对一种材料进行加工的方法。这为学生提供了大量实践操作的机会,他们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切实提高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在亲历技能学习的实践过程中可以体验和领悟到技术操作的要领和方法。能体会到操作技能是实现案例产品转化中具有的一种能力,也是提高一个人自身技术素养所必不可少的。 二、 学情分析:
高中生对某些工具、设备曾经见过或略知一二,但大多数人则很少接触和使用,更谈不上正确的、安全的、使用常用的工具了。部分学生虽在初中劳技课中学过,在实际生活中使用也很少,因此本节课让他们了解更多的工具与设备并在实践中掌握1-2种工具的使用就是必须的。但是学生们是非常愿意学习操作技能的,他们也知道掌握一些基本技能会对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很大帮助。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给与正确的指导,形成严谨的做事态度,提高动手能力,注意安全。
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知道工艺的含义和常用工艺的种类。 (2) 了解金工常用的工具与设备。 (3) 学会金属材料的锯割、锉削加工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教材中图示和亲历技能学习过程,了解常用工具和设备。体验和领悟技术操作的要领和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学习操作技能过程中,加深对操作方法的理解,懂得技能是在反复的实践中才能得到的,掌握了正确的操作方法才能提高工作效率。逐步养成认真学习踏踏实实做事的习惯。
四、 重点、难点:
重点:锯割、锉削加工方法 难点:锯割、锉削的操作要领。 五、 教学策略和手段:
在认识工艺,了解一些常用的工具和设备的学习中,以课本展现的图示为主,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阅读。在加工方法学习中,采用模仿教学法的方式进行学习,在模仿中体验和领悟操作要领,提高操作技能。教学过程中对安全问题要高度重视,并对已发生安全问题的地方给安全操作监督。 六、 课前准备:实物投影、多媒体、锯、锉、原材料等 七、 课时安排:2课时 八、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第 26 页 共 40 页
通用技术必修1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一、 装门铃外壳 1.用固定螺丝钉按不同顺序固定新 底板盖。 课 2.归纳操作工艺。 导 入 授 新 课 授 新 课 学生活动 动手独立操作,观察不同的安装顺序下底板盖和底板的合拢紧密程度,并归纳出哪种工序拢合紧密度最高。 (二)认识工艺 1.你对工艺怎么理解? 你都知道哪些工艺? 我们身边常看到的民间能工巧回答问题 匠,如篾匠(竹加工工艺)、水 电工(装配工艺)、化验员(检认真思考 测工艺)、铁匠(铸造工艺)、 油漆匠(表面处理工艺)木匠(木 工工艺)、箍桶匠(铸造工艺等 等,实际上他们就是掌握一门工 艺专长的人。 讨论工艺对产品质量还有哪些影 响。 不同的作业、工种、工序往往有 其特定的工艺要求和严格的工艺 规范。 阅读讨论课本教师归纳:工艺对保证产品质量,121-130 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 用。它影响产品的功能、强度以 及外观等方面. 2.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加工工艺 金属材料的加工: (1)划线 (2)锯割 (3)削锉 (4)切削等 听讲观看 (三)了解常用工具 知道 1.虎钳 操作最适合的高度 从操作者的下颚到钳口的距离应听讲,思考 为一拳一肘高。 2.锉刀 种类:普通锉 特种 整形 模仿 3.手锯 第 27 页 共 40 页
教学意图 了解工艺的规范性,归纳操作工艺,激发学习欲望。 了解工艺的种类知道工艺对产品产生的作用 侧重了解加工工艺知道金属加工的一般步骤,为操作打下基础。 理解高度与工作的关系 了解锉的各种类型 知道装反后 的危害 掌握操作要领注意身体和手臂动作的协调。 通用技术必修1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锯条安装方法: 锯齿尖朝前、松紧适度 (四)使用方法 在实践中体验1.姿势: 操作练习 领悟并掌握锉2.锉削要领: 削方法,养成(1)握法 认真学习踏实(2)锉削力的运用 做事的习惯。 (3)方法 (4)注意事项 (五)操作练习 将以小块长方形金属表面锉成一个平面。 今天我们了解了金属材料的加工工艺和常用的工具,并体验了用锉课堂 加工金属的方法。工艺因目的和功能不同,有很多种。下节课我们小结 将继续了解锯割的加工方法。 预习教材锯割加工方法部分 作 业 模型或原型的制作——工 艺 1. 认识工艺 2. 金属材料的加工工艺: 板书 1.划线 2.锉削 设计反思 3. 常用加工工艺 4. 使用方法: 1.姿势 2.锉削要领 操作练习 反思 教学环节 新 课 导 入 教师活动 上节课,同学们认识了工艺,知道了金属材料的种类及其基本的加工工艺的一部分:划线和锯割。大家注意到切割面很粗糙,或实际长度与加工尺寸不符, 怎么办? 学生活动 简单讨论 教学意图 引入切削工艺 第 28 页 共 40 页
通用技术必修1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教师:太短不行,所以划线要有余地,听讲观察模仿 掌握操作方加工尺寸要时刻把握住。太长可以处 法,养成操理掉一些,那就涉及另一种加工工 作习惯 艺――切削。包括锉削、铣削和磨削 等。其中锉削加工操作简便,应用十 分广泛。 (一)锯削 1.姿势 2.握法 操作练习 3.起锯方法分为远起锯、近起锯 熟悉掌握锯 (1) 起锯角度要小 割要领 授 (2) 压力要轻 新 (3) 行程要短 课 (4) 注意频率、节奏 5. 练习 听讲观察思考 将5公分长的铁板锯断 (六)钻孔 钻床分为: 台式、立式、摇臂轮床 1.操作步骤: (1) 划线定位 (2) 装加工件 (3) 装加钻头 加强安全教 (4) 钻孔 育,提高安授 2.安全技术 全意识 (1)工件一定压紧,注意力要集中 操作练习完成划 (2)要戴防护眼镜,不准戴手套 线后可钻孔 新 (3)不能用手夹持小工件 (4)工作台面不准放其它东西 (八)连接 课 讲解:通过固定连接和半固定连接的 方法可以实现金属件之间的连接。产 品通常都是由多个不同构件通过连接 而组装起来的。构件往往又是由零件阅读、体会 连接而成的。根据要求,连接可分为 “可拆卸连接”和“不可拆卸连接”, 采取什么样的连接,取决于被连接的 材料及连接的场合。金属之间的不可 拆卸连接一般采用铆接、焊接和黏结; 金属之间的可拆卸连接一般采用螺栓 和螺母连接; 示范:用元宝螺帽、垫圈、弹簧垫圈 连接,注意顺序。 第 29 页 共 40 页
通用技术必修1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九)表面处理 教师讲解:为了防止金属制品表面生 锈腐蚀,提高产品的美观程度,通常操作:表面刷光 需要对金属表面进行处理。常见的金(可用上节课锯 属表面处理方法有表面刷光、喷涂油割过的金属管)。 漆和镀层等。 准备(清除毛刺和 铁屑)→粗处理体验表面处 (用细锉锉平金理过程 属表面)→细处理 (用精细级金刚 砂纸打磨)。 工艺体现生产活动中的知识和经验,并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入和经验的积课堂 累而不断地改进和发展。 小结 作业 继续完成未完成的练习 板书 设计 工艺 一、 认识工艺 (三)使用方法 1.工艺 1.姿势 2.加工工艺 2.力度 二、 常用工具设备 3.节奏 1.锉刀 (四)操作步骤 2.手锯 1、锉削 3.钻孔 3.钻床 2、锯削 (五)连接 (六)表面处理 1.分类 1.表面刷光 2.适用场合 2.喷涂油漆和镀层 反思 第二节 模型或原型的制作
第 30 页 共 40 页
通用技术必修1
一、原型和模型 [教学内容分析]
1.制作模型或原型是设计方案物化为产品所经历的制作和试验过程,是技术设计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本节内容是技术设计成果的生成过程,是全书教学内容的归宿。前两节模型和工艺的学习,为本节内容的学习打下了理论和实践的基础。本节内容又在实践中加强了学生对各种技术操作要领和方法的体验和领悟。 2.制作模型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根据已设计好的方案,制作出台灯的模型或原形,并对其加以润色。台灯案例贴近学生实际,学生通过实践,体验模型的制作过程,在亲切自然的氛围中获得知识。学生从中可以体验和领悟到技术操作的要领和方法,体验技术设计的艰辛,感悟技术设计的魅力。 3.动手制作模型需要大量的时间,在给定的课时内完成本节内容是比较紧张的。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模型制作的步骤,以制作模型为主线,结合前几节的教学内容,合理安排练习与课后作业,让学生提前做好准备。如:讲完第六章,就让学生参考课本152页-153页第一组方案绘制模型草图与各部件设计图;学习“模型”时,让学生进一步改进完成设计图;学习“工艺”后,让学生完成材料、工具的选择,并安排好简单工序。考虑到时间和安全因素,电子线路由教师提供。 4.本节是动手操作实践的章节,但也隐含着思想与方法。教师应指导学生运用前面所学的知识,选择合理的加工工艺,鼓励学生创新。由于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同,教师应加强巡视和指导,并强调操作的安全性。
[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章节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设计知识和动手操作能力。课前要求学生完成台灯的设计方案,画出各部件设计图,选择相应的材料及设计简单的制作步骤,这为本节课的教学做好了铺垫。由于各方面原因(家庭的、学校的、社会的),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很大差异。而台灯的制作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工艺流程,零部件较多,初学者对装配顺序不易把握,此外,零部件加工的精确度也影响到模型的装配。所以在指导学生确定制作模型时,要让学生充分考虑实际情况,积极地参与,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优势,做好小组分工,并做好安全防范。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进一步学习加工工艺。 2.加深对模型作用的认识。
3.能根据设计方案和已有的条件选择加工工艺,并能正确安全地操作。 4.能根据设计方案制作一个简单的产品模型或原型。 5.模型制作成功后,能对产品的外观加以润色。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在模型制作过程中,加深对设计过程的理解。
2.通过模型制作过程,改进加工工艺,在制作中有创新。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产品的润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培养合作意识,增加团队精神; 3.热爱设计,热爱动手进行模型制作。 [重点难点]
第 31 页 共 40 页
通用技术必修1
重点:模型的制作
难点:零部件加工及组装 [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
1.展示学生的设计作业与试验报告,不要求学生做出千篇一律的设计,鼓励学生设计具有创意的、富有个性化的台灯作品,让学生对自己的设计进行改进。 2.分组合作,学生讨论确定模型加工制作方案,合作完成产品。
3.在学生操作过程中,强调安全问题,要边巡视边观察学生操作,及时解决学生的疑难和困惑。
教学方法:合作学习、体验法 [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任务:台灯模型草图与各部件设计图,选择材料表。写出制作步骤报告。并把要用到的材料,如废、旧、易加工的材料:塑料瓶、易拉罐等和装饰性的材料带到学校。
2.教学媒体、资源的运用
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课件等。 3.教学器材。45人
公用工具:台钻、手电钻等。 小组配套工具如下:
划线工具:铅笔、直尺、角尺、橡皮 粘贴工具:双面胶、透明胶 裁剪工具:剪刀、刮纸刀
其他工具:手锯、钳子、螺丝刀、台钳、电工刀等各1把。
材料:木板、夹板、粗铁丝、半透明纸、螺丝螺帽、平底灯座、拨动开关、电子线路等。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自行准备好制作台灯的材料。 4.教学场地。 专用教室一间。 [课时安排]
2课时(两节连排)
[教学过程] 教学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 教师活动 第1课时 引入 (一 问题引入: 【投影】两到三个学生的设计方案 提问:台灯设计图样,哪一个有新意? 各部件设计图尺寸标注是否完整? 选择的材料、加工工具是否合理? 按照加工步骤是否能完成产品? 建议:选择废、旧、易加工的材料:塑料瓶、易拉罐等。选择装饰性强的材料等等。 积极思考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进入学习情境。 鼓励学生设计具有创意的、富有个性化的台灯作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第 32 页 共 40 页
通用技术必修1
)制定方案 (二)小组分工 (三)动手制作 【投影】(一)方案确定与改进 要求:根据方案的创意与制作难易程度、性能价格比等方面的考虑,每组选出一种制作方案,稍加改进,填写小组活动记录。(在原稿上改,剪裁下来,粘到小组活动记录上) 注意问题:(同上面提问问题) 【投影】(二)小组分工 按照方案的制作步骤,做小组分工。(按台灯的功能、组成部分、选用材料、加工工序等方面进行分工) 注意问题:1.在制作过程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安全问题? 2.为了以最少的时间完成台灯制作,制作过程与分工能不能再进行优化。 【投影】制作模型的一般步骤(总结) 注意问题:划线精确,需要组装的材料要有预留;加工过程中的精确度;使用工具中的规范操作,注意安全;安全用电。 (三)指导学生完成自己的台灯设计。 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在使用加工工具时注意安全,要规范操作。 提醒学生不随意浪费材料。 (一)指导学生完成自己的台灯设计。 巡视指导并提醒学生在使用加工工具时注意安全,要规范操作。 注意组装顺序的合理性和精确度 提醒学生节省时间,不随意浪费材料。 接通电源前老师检查电路。 (二)作品展示 各小组就创意、设计、分工、出现问按要求每个小组从已有的方案中选择出一种,稍加改进,填好小组活动记录。(见附录) 讨论小组分工,填写分工表; 讨论使用工具中的安全问题。 听讲 小组合作,动手制作台灯模型。完成材料的加工。 第2课时 (一)动手制作 (二)展 小组合作,动手组装台灯模型,并对模型加以润色 各组学生展示作品,互经历评价方案的过程,培养创新设计能力。强化学生对操作环节的重视,培养节约环保意识。 让学生经历合理的分工与合作过程,体会在制作过程中优化的好处。 加强安全教育,形成严谨的学习态度。 让学生初步形成工艺过程设计优化的思想。 让学生了解制作模型的一般步骤及操作过程中的注意问题。 经历台灯的制作过程,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形成认真严谨的做事态度,提高探究能力和创造能力。 经历台灯的制作过程,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形成认真严谨的做事态度,提高探究能力和创造能力。 通过结果的呈现,让学生体验成功第 33 页 共 40 页
通用技术必修1
示作品 小结 题及如何解决、产品特点等进行展示相交流、评的喜悦。 说明。 价, 鼓励有创意的作品。 选出最有创 意的作品。 小结:模型是技术设计的中的一个环节,模型制作离不开工艺。制作好模型或原型后,就要考虑在产品的使用过程中又有哪些问题需要提示给使用者呢?请搜集你接触到的产品说明书,下节课我们来研究这一问题。 [作业设计] 第三节 测试
更具上节内容,设计一个自动开关电路的制作设计实践进行测试; 第四节 优化
一、方案优化; 二、改进设计; 三、外观美化;
第五章 设计的交流与评价
第一节 设计的交流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广东版的《技术与设计1》第五章第一节的内容:《技术与设计1》主要包含:技术及其性质、设计的过程、设计的交流、设计的评价四个主题。其中设计的交流、设计的评价是设计过程的两个重要部分。设计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展现自己技术思想的过程,通过设计的交流,,可以让设计计更加优化。也可以让学生站在产品使用者的角度学会如何选择产品、使用产品,从而获得的设计在生活中的体验。引导学生在学中做和做中学。 教学重点:技术产品的使用、维护和保养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①了解设计交流的方式及其应用。
②懂得产品说明的必要性。
③掌握简单的产品说明书或用户手册的编写 难点:产品说明书或用户手册的编写。
三、教学过程:
教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设计意图 第 34 页 共 40 页
通用技术必修1
学 流 程 设 计 【引入】 用多媒体创设问题情景。 在前几节课中,我们制作了便携式小凳,在制作过程中,同学们亲历了画草图表达设计思想,权衡和比较了各种方案,选择出最优方案,制作出了作品,最后还对小凳进行了技术测试的过程。我们知道,设计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展现自己技术思想的过程,那么,如何让别人了解自己的设计思想呢?那就有必要进行设计的交流,这就是我们本节课的课题。 (二)提出问题: (1)你们小组的作品符合了哪一些设计原则和设计要求? (2)在对小板凳的设计和制作的过程中,你们应用了哪些知识? (3)你认为你们小组的作品有何创新之处? (4)在设计制作过程中,你们小组遇到了什么困难,你们是怎样解决的? (5)你对自己小组制作的小板凳最满意的是哪方面? (6)你们的作品还可以再加以改进吗? ⑺ 在设计的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是如何了解各自设计意图的? 听讲 思考、回答 学生小组讨论 互相讨论、交流 (5分钟) 在此基础上选派一位代表发言,共享讨论、交流后的结论。 由交流,引出设计的交流的概念。树立设计也离不开交流的观念。 通过小板凳的设计交流,引出设计交流的方式,由此让学生了解各种交流方式 第 35 页 共 40 页
通用技术必修1
【能力拓展】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展示学生制作的作品,这些小凳子,结构简单稳固,实用,安全,所采用的材料环保,质量轻,制作简单成本不高,且造型美观、有特色,色彩搭配自然,符合中学生生理、心理需求,如果推向市场肯定会大受欢迎,是不是所有的人都会使用这个产品呢?那么如何让其他人正确使用它呢?请同学们思考?由此引出产品的说明书 产品说明书的设计是产品设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消费者通过产品说明书可以了解产品的性能,了解产品的使用、维护和保养的方法等。科学地使用、维护和管理技术产品,不仅是每个消费者面对琳琅满目的技术产品应具有的基本素养,而且也是衡量人们技术素养的一项重要指标。 (视频展示)展示几种产品说明书(电话机、手机、数码相机、打火灶、药品等) 教师对此作点评、点拨,以保证交流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自主探究(学生讨论)下面请大家就“我眼中的产品说明书”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设计完成后与他人交流设计和设计思路。 拓展【说明书】的的知识,让学生了解自己作为一个消费者拥有哪些权利,让学生建立消费者权利的意识和保护消费者合法权利的观念。 第 36 页 共 40 页
通用技术必修1
设计的的交流贯穿于设计的一般过程,在发现与明确问题阶段,需要进行技术交流,通过与不同人群的交流,获得需要解决的问题,明确有价值的问题。在发现与明确问题的基础上,需要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小 交流,尽可能广泛地收集设计所需要的信息,提出各种设计想法,用结 草图来呈现自己的设计方案,在相互交流的基础上,依据一定的条件与 对各种想法进行筛选,确定最终的设计方案。在制作模型或原型阶段,练 要求绘制可以进行技术交流的技术图样,制作模型或原型进行展示。习 在测试评估和优化阶段,要重视公众的意见,与公众进行交流,对公众进行调查,以明确改进的方向并向专家、潜在客户、用户征集优化意见。 设计的交流 1.设计交流的意义 3.设计与用户的交流 板书设计 2.设计交流的方式 教学设计知识概要运用ppt课件展示,讲解演示十分清楚明确,通过实物展示亮点 和分组讨论,让学生更好的了解设计的交流。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把握好授课的节奏和时间,保证在限定的课时中完成教学目标。由此,有效地保障了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 教学反思
第二节 设计的评价
一、教材分析
1、本节主要内容介绍
教材首先用一句话“产品的质量始于设计,设计质量不高,即使制造质量再好,也无法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二设计质量则是靠设计过程的质量控制来保证”
第 37 页 共 40 页
通用技术必修1
做本节的开端。本节课程主要介绍产品设计过程和如何对产品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评价和总结,以及当前企业工厂对产品进行鉴定的方法。
本节内容重点是理解设计评价的特点、能够根据设计过程中每一阶段和要求评价,树立质量管理意识;能够根据设计要求对设计过程和最终产品进行多方面和评价;能够在设计过程中和设计完成后,用恰当方式与他人交流设计想法和成果,并能在交流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并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提高交流与表达能力,树立合作学习的意识。
二、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根据设计要求对设计过程和最终产品进行多方面的评价。 教学难点:能够根据不同作品制定出客观、准确的评价标准。
三、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合作探究】 (二)设计的评价: 1.什么是设计的评价: (1)由有用的笔引出对一支笔的评价:造型是否美观、手握是否舒适、书写是否流畅等。 设计的评价——依据一定的原则,采取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对设计所涉及的过程及结果进行事实判断和价值认定的活动。 2.设计的评价分类: 按评价对象分:设计过程评价、设计成果评价 按评价者分:自评、他评、互评 【二次评价】 3、最终产品的评价: (1)评价依据 参照“设计的一般原则”进行评价;按设计要求进学生活动 思考 思考、回答 听讲 听讲 阅读材料 小组制定评价标教学设计意图 引出设计的评价的概念。 得出学生对评价的感性认识及设计的评价标准。 不同的产品评价标准和内容可能不同。 学习了如何评价最终教 学 流 程 设 计 第 38 页 共 40 页
通用技术必修1
行评价。两者是相互结合的。 (2)评价方法:评价表、坐标图 (3)评价内容:功能、形态、效率、创新性、安全性、易操作性、性能价格比、美学因素、对社会环境资源的影响、市场应用前景等。 ﹡不同的产品,评价的内容、标准可能有所不同。 (4)进行分组 2、 设计过程评价: 结合教材P70“马上行动” (1)评价内容: ·设计过程是否完备 ·分工合作是否合理 ·采用的方法是否正确 ·每个环节任务是否完成 ·中间成果是否符合要求 ·全过程是否有质量控制、监督、改进措施 (2)设计过程评价的方式: 评价表、坐标图 (3)设计过程评价的特点:回顾性、反思性、即时性、阶段性 小结:没有良好的设计过程就不可能有良好的设计成果。加强设计过程的评价是实现设计目标的关键。 【总结】 5、设计评价的作用: 它对设计者树立质量管理意识、强化质量管理、高质量完成设计任务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有助于设计中的信息交流和工作反准, 展示作品并评价(自评、互评) ,比较两次评价标准与评分异同。 小组活动 共同探究 二次评价 针对本组设计小凳的过程,进行自评、互评。 阅读教材P70“马上行动”分析问题、讨论 阅读教材P70“马上行动” 听讲、思考 产品,在理论的指导下对小凳进行二次评价。并比较两次的评价的异同。 树立质量管理意识,提高质量意识 设计完成后与他人交流设计和设计思路。 归纳评价的意义。 第 39 页 共 40 页
通用技术必修1
思。 6、设计的评价与设计的交流 ·设计评价目的:相互交流信息、征求意见、共同研讨,完善设计方案。 ·设计与交流的关系:评价离不开交流,交流是评价的基础。 ·交流的多种方式:口头语言、文本、技术图样、图表、模型、计算机演示、网页等。 通过几节课的学习,大家尝试写出便携式通过练习,使学生掌了解了设计的一般过程,小凳的评价报告。 握相关知识。 通过设计小凳的过程,体验了遵循设计的一般原则,今天又从设计评价的新角度重新审视了我们自己的作品,希望大家学会交流、学会分享、学会评价!这样才能提高我们自身的技术素养。 设计的评价 1.什么是设计的评价 3.对设计过程的评价 2.对最终产品的评价 4.设计评价与设计交流 小 结 与 练 习 板书设计 教学设知识概要运用ppt课件,讲解演示十分清楚明确,让学生掌握从多角计亮点 度评价结构设计的方法和思路 作为会考科目,学校、教师和学生对本学科均重视程度不够,对通用技术这门学科仍没有明确的认识,学习积极性不高,我们应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着手,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学反思 第 40 页 共 40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