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古代俄罗斯文学

2020-10-04 来源:汇智旅游网


俄罗斯的古代文学,大体上就是中世纪的罗斯文学。由于种族演变等关系,这一时期的文学往往不是纯粹的俄罗斯文学,而实际上是包括后来演变为乌克兰文学、白俄罗斯文学等的文化基因在内的东斯拉夫文学。

公元822年,诺夫哥罗德王公奥列格攻占基辅,建立了一个大公国,即基辅罗斯。基辅罗斯地处北欧至拜占庭、东方至西欧这两大文化和经济交流线的十字交叉处,故经济和文化都得到了较为迅速的发展,形成了在世界文化之林中独树一帜的东斯拉夫文化。同时,拜占庭风格对基辅罗斯有深刻的渗透。公元988 年,罗斯受洗,正式将基督教定为国家,使俄罗斯在宗教上接近了基督教世界,贴近了西方文化,在意识形态上对当时的社会起到了一种统一的作用,同时将宗教的影响扩展到文化的各个层面。

基辅罗斯的文学,大致包括这么几个成份:仪典诗歌、史事诗、传说故事和王公侍从文学等。

编年史是按年代编排史实的著作,因编年史往往收集有大量的古代传说、现成的传记和书籍史料,故具有极高的史学和文学价值。编年史同时也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其作者不仅仅是冷静旁观的治史者,他们常出面对史实和事件进行评判,并提出其政治理想,号召读者参与行动。所以,俄罗斯古代的编年史,并不仅仅是珍贵的历史和文学文献,它更是一部当时社会精神文化生活和政治经济生活的百科全书,是留赠后世的一座座文化宝库。在所有的编年史中,最有价值的是《编年故事》。

史诗《伊戈尔远征记》是基辅时期文学、同时也是整个俄罗斯古代文学中最伟大的作品。在《伊戈尔远征记》成书的年代里,在欧洲还出现了另外几部史诗,它们就是法国的《罗兰之歌》、西班牙的《熙德之歌》和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这几部史诗曾被并称为欧洲中世纪的“四大英雄史诗”。

十三至十五世纪,是俄罗斯民族历史上一个沉重、屈辱的时期,长达二百七十余年的蒙古鞑靼人的统治,中断了俄罗斯民族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进程。

这一时期,在民间创作中出现了一个新的体载,即史歌。与史事诗不同,史歌中的事件和人物都是真实的,所述事件也是在较近的时间里发生的。蒙古鞑靼人占领时期,编年史的写作大多中断了,只在莫斯科等地出现了规模较大、价值较高的编年史。这一时期书面文学中最醒目的一个体裁,是所谓的“战事故事”。

十五世纪末至十七世纪的俄罗斯国家称之为“莫斯科国家”。在驱逐蒙古鞑靼人的斗争中,莫斯科公国起了重大作用,逐渐地,莫斯科成了统一的俄罗斯国家的中心。在这一时期所包含的两个世纪中,十六世纪的文学带有强烈的政论性,文学近似乎政论,所关注的焦点是民族统一方式、国家发展道路的问题;十七世纪,是俄罗斯中世纪结束的世纪,在十七世纪后半期,随着商业、贸易和手工业的发展,社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萌芽,社会生活中出现了深刻的变革,文学的民主化、世俗化、个性化色彩日愈浓重,讽刺文学、个人传记、作品中的杜撰情节、自由诗体等等的出现,就是这一倾向的体现。

讽刺文学的出现,是十七世纪俄罗斯文学民主化、世俗化的一个重要标志。讽刺文学,体现着新兴的市民阶层和手工业者的思想感情,在创作上与民间文学联系较深,其产生和发展,促进了口头创作和书面文学之间的不断接近。

综观长达数世纪的俄罗斯古代文学,可以发现以下一些特点:在整体风格上,俄罗斯古代文学表现出一种重传统精神的保守风格,这是相对落后的生产方式和长期的封建割据的结果。

同时,在文学的内容上,一个总的主题就是反对异族压迫、呼吁罗斯统一的主题,这一主题不仅贯穿俄罗斯古代文学的发展历史,同时也为后来的俄罗斯文学所继承。

从构成上看,俄罗斯的古代文学是一个综合体,其中包括民间创作、宗教文学和王公侍卫阶层的文学等。这些成份既互相渗透,也有所排斥。其中,宗教文化和世俗文化的冲突,就是中世纪文化发展中的突出特征之一。

俄罗斯的古代文学,尚未能完全地从宗教、历史、民间仪典等范畴中独立出来,因此,这一时期的文学多是上述多范畴之一部分,俄罗斯古代的文学作品,也往往同时是历史的、政治的、伦理的杰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