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文论复习资料
一、 背诵并默写
1、 《毛诗序》: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2、《典论·论文》:夫文本同而未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唯通才能备其体。 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
3、《文心·深思》: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绎辞。
4、《戏为六绝句》 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
未及前贤更勿疑,逮相祖述复先谁。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5、《与元九书》: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
二、填空
1、“诗言志”最早出现于【尚书·尧典】,朱自清称之为我国古代文论的“开山之纲领”
2、孔子评价《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3、墨子立言著文的标准【言有三表】为原则,即:本、原、用。
4、荀子认为“辩”可以分为【小人之辨,士君子之辨,圣人之辨】
5、毛诗序将音乐分为【治世之音,乱世之音,亡国之音】
6、毛诗序认为《诗经》的功能【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7、《太史公自序》主要提出的文学观点【发愤著书】
8、《楚辞章句序》的作者王逸 认为《离骚》对屈原的作用是【上以讽谏,下以自慰】他批判班固,因为班固认为屈原是“露才扬己,华而不实”。
9、“建安七子”最早出自于曹丕的【《典论·论文》】
10、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11、《文心·时序》的文学观【歌谣文理,与世推移,或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文学随时代而发展。
12、陆机认为作家创作面临的问题是【意不称物,文不逮义】
13、钟荣认为永嘉时期诗歌特点为【理过其辞,淡乎寡味】
14、刘勰引用了庄子的【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来概括《神思》的特点。
15、钟荣认为元嘉时期的诗人代表【谢灵运、颜延年】
16、陈子昂在其《修竹篇序》中提出【汉魏风骨,晋宋莫传、彩丽竟繁,兴寄都绝】的问题。
17、【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出自白居易的《与元九书》
18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用【率不过嘲风雪、弄花草而已】评价齐梁时诗歌。
19、【陈言务去】出自于韩愈的《答李翊书》。
三、名词解释
1、言有三表(17页第二段)
“言有三表”是墨子提出的,三表即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本就是: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原指的是: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用指:废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此所谓言有三表也。
2、 六义
《毛诗大序》的诗\"六义\"说:《毛诗大序》说:\"古文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是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政有小大,故有小雅焉。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
3、 文气说
是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的。这里的“气”主要是指作家的个性,气质。
他说: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
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
4、滋味说
是钟嵘在《诗品序》中提出的。他认为五言诗是最有滋味的诗歌形式,他在文中说到“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他认为要闳斯诗的三义,即赋,比,兴,“酌而用之,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这样才能“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在创作时才能达到使诗歌“指事造形,穷情写物”这样有滋味的效果。
4、 词别是一家(17页)
是李清照在《论词》中提出来的。就是说诗与词应该分家,力主区分词和诗的界限。她认为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诗,词声律要求不同。诗的声律要求简单粗疏,而词得音律要求严格,并且要求词要简雅,讲铺叙,重故实,要浑成,典重。
四、简答
1、毛诗序是如何论述情志与诗、乐、舞之间的关系的?(30页第二段)
(1)《毛诗序》中所说“诗者志之所之也”的志和“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的情是二而一的东西。孔颖达在《左传》中昭公二十五年《正义》所说:“在己为情,情动为志,情志一也。”《毛诗序》把志与情结合起来谈,更清楚说明了诗歌的特征。
(2)《毛诗序》中说“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是说情感要借助声音来表达,而声音成为宫、商、角、徵、羽之调,就是音乐,表现出了情与声音与音乐之间的密切关系。同时,诗自古就有言志的说法。“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而“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又揭示出了诗与志,情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诗用来表达志向,表达情感,当其不足以表达时,就会吁嗟叹息,长声歌咏,进而情不自禁的手舞足蹈。因此,志是发言为诗,诗是志之所之,情是动与中而形于言,而言不足可嗟叹,嗟叹不足可咏歌,咏歌不足可手舞足蹈,这便是情志与诗,乐,舞之间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
2、刘勰《文心·时序》的文学史观?(95页)
(1)刘勰《时序》中的文学史观是:“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既是说文学作品的演变和兴衰与社会情况和时代动态密切相关。
(2)““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是刘勰的一个重要的文学史观,他认为社会现实影响,决定文学的发展;时代的政治必然要反映在文学创作中,从这一观点出发,刘勰论述了十个时代的文学,举出了一些代表作家,代表作品来说明每个历史时期的文学面貌和特色,以此证明文学作品是深深打上了时代烙印的。比如,他指出陶唐时期由于“德盛
化钧”,“政阜民暇”,所以出现了“心乐而声泰”的作品;而建安时由于“世纪乱离”“风衰俗怨”,所以文学呈现的特点是“雅好慷慨”,“梗概多气”。因此,他说“蔚然十代,辞采九变。枢中所动,环流无倦。质文沿时,崇替在选,终古虽远,旷焉如面”。在这十个朝代中文学经历了多次变化,说明时代是中心,文学是围绕着它不断演进的,进一步综述了“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的发展规律。
3、滋味说简述。
(1)钟嵘在《诗品序》中提出了诗歌创作上的滋味说。他认为好的诗歌必须要有“滋味”。诗的“滋味”就是指“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即是在造形,写物时要做到描写细致深刻。
(2)要做到诗歌有“滋味”,首先就在于要运用好赋比兴的方法。钟嵘说要“宏斯三义,酌而用之,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就是说要综合运用赋比兴的创作手法,他将兴放在第一位,认为只有做到了这些才可以达到“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的效果,也才能使创作的诗歌具有滋味。
(3)钟嵘认为“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所以在诗歌创作形式上他极力主张采用五言的形式而不采用“文约”的四言和“文繁”的骚体。
4、刘勰认为临篇缀虑,必有二患,其中“二患”指的是?(85页)
(1)“二患”指的是:理郁者苦贫,辞溺者伤乱。表示在做文章时,思理不畅的人写出的文章常常内容贫乏,文辞过滥的人写出的文章常常又杂乱无序,这是作家在创作构思时容易出现的两种毛病。
(2)要克服这种毛病就要“博见”“贯一”;刘勰说“博见为馈贫之粮,贯一为拯乱之药”“博而能一,亦有助乎心力矣”。创作活动不仅要增进见识,还要能突出重点,同时做到见识广博而又突出重点就可以克服文辞过于贫乏和杂乱的缺点了。
5、 陆机的“五弊”表现了什么美学理想?
(1) 陆机在《文赋》中指出了文章存在的五种弊病:唱而扉应,应而不和,和而不悲,悲而不雅,雅而不艳。既是说有些文章篇幅短小,不足以成文,无法引起前后照应;或者有照应但又不和谐;或和谐但又不悲,重词轻情,流于空泛;或迎合时好,格调不高;或清空疏缓,缺少真味,这样就会使文章的意和辞得不到充分的表现。
(2)为了克服这些缺点,使文章词意得到充分体现陆机提出了他的五种美学思想。A、要唱而应,即意和辞要互相配合,还要相互和谐。B、要应而和,意与辞不仅要相互照应,还要相互和谐。C、要和而悲,就是要让文章具有和谐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即言语要有真情,能充分体现鲜明的爱憎感情。D、悲而雅,要求文辞不仅要表达出真情实感,还要极力做到雅正。E、雅而艳,艳指文辞的美丽,文章应是文质相半,雅艳相资,而不能文少质多,雅而不艳,强调文学要有很高的艺术美。
6、 钟荣认为创作时如何运用赋比兴的手法?
(1)钟嵘在《诗品》中说:“故诗有三义焉,一曰兴,二曰比,三曰赋。文已尽而意有馀,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
(2)他认为对于赋比兴应该酌而用之。“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这样才能做到“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才能达到“诗之至”的效果。“若单用赋体,患在意浮,意浮
则文散,嬉成流移,文无止泊,有芜漫之累矣”,认为若在文章中只单一用赋体作文,就会使文章轻浮油滑,无归宿;同时“若专用比兴,患在意深,意深则词踬”,是说,单用比兴作文会使文章给人一种意深难懂不顺畅的感觉。因此要赋比兴都综合运用与创作之中才能做出好的文章,即他说的“宏斯三义,酌而用之”。他将“兴”放在第一位,比赋同用,以明朗刚健的风格和质朴有力的语言为骨干,用竞丽的词藻加以润色,这样就能写出让听者动心,评者一唱三叹的好诗了。
五、论述
1、白居易根据什么评价李杜诗歌?
(1)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表达了诗歌应具有“救济人病,裨补时阙”的特点的文学观。在他看来文学不仅仅是消极地反映社会生活,而且应该和当前的政治斗争相联系,积极干预生活。反复阐明诗歌应该发挥其“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要求诗人应对当时的社会弊病作出如实的揭发和批判。即他所说的“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而为事而作”,批判政治,反映现实,使诗歌能“惟歌生民病”,从而达到“愿得天子知”的效果。而不是以为的去专写风花雪月,流连光景,逃避现实。
(2)唐代二百多年,其间诗人数不胜数,其中“诗之豪者,世称李杜”。李白和杜甫是最有影响力的唐代诗人。然而人们所做的无数诗歌中能达到白居易“救济人病,裨补时阙”效果的却屈指可数,白居易说:“李之作,才矣奇矣,人不逮矣。索风雅比兴,十无一焉。”说李白的诗之才,之奇无人能比,但有风雅比兴的八十首中却是十无一焉。而:杜诗最多,可传者千余首,至于贯穿今古,,尔缕格律,尽工尽善,又过于李。然起《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塞芦子》《柳花门》之章,“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句,亦不过三四十首,《诗三百篇》以后,白居易最推崇的就是杜甫,而杜甫的众多诗作中他所称赞
的也不过八十首,他正是以“救济人病,裨补时缺”的标准去衡量他们创作的诗的价值的。
(3)白居易强调诗歌要“为时”,“为事”,“为民”“为物”而作。他主要目的归根到底是“为臣”“为君”,为了“愿得天子知”,表现出的是他的阶级与时代的局限性。他以此来衡量李白,杜甫的诗歌,认为他们的众多诗歌中可以“救济人病,裨补时缺”的甚少,同时表现出对这类诗歌之外的其他诗歌文风的讽刺。他对李白,杜甫等的批判显得偏激狭隘。文学源于生活同时又高于生活,诗歌也是如此。在反映现实的同时可以带有些许理想主义色彩的,而并不是一味的只是去干预生活,批判政治,揭露现实。诗歌一直具有“言志”的传统,即表达志向,抒发情感,所以白居易在极力倡导诗歌“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时,还应看到诗歌表达志向理趣,抒发情感的功能。诗歌是一种文学艺术,它可以陶冶情操,如果只是一味的去用“救济人病,裨补时政”的标准去衡量,未免显得过于世俗,枯燥和功利。因此,白居易对李白,杜甫的批判明显带有偏激狭隘和主观的色彩。
2、谈谈你对“物感说”的认识。
(1)物感说是中国传统文论中最有影响的一种文学创作理论,是魏晋文论中的重要学说,论述的是作家创作中的“物”与“情”的关系。物感说这一理论通过陆机,刘勰,钟嵘等一批著名理论家的探讨与研究后在六朝时期达到了成熟。这些理论家不仅在前人的基础上扩展了“物”的内涵,还重点阐述了情与景,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从内部揭示了物感说的原理,并开启了中国诗学中的情景交融的意境说。陆机在《文赋》中论述了作家有感于四时景物而产生创作的冲动;刘勰将“物”的内涵扩展为一切客观外物并强调了“物”与“情”的互动关系;钟嵘则进一步将社会生活纳入“物”的范畴并将“情”推到了至高的地位。因此这里所说的“物”不仅指客观自然事物,还包括客观社会事物。
(2)陆机的“物感说”。陆机“物感说”最突出的是强调自然事物对诗人之心的感发
作用;“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 叶於劲秋,喜柔条於芳春”,四季交替而慨叹时光消逝,观察万物而思绪纷纷;为芳春生欢喜,因劲秋而悲伤,因此有感而发,他不但看到了现实生活的事物能感发作家心灵,还指出形诸文字的古代典籍,前人文章也能启示今人,引发创作冲动,所谓“咏世德之骏烈,诵先人之清芬。游文章之 林府,嘉丽藻之彬彬。慨投篇而援笔,聊宣之乎斯文”。
(3)刘勰的“物感说”。刘勰对“物感说”理论做出了许多创新,首先他明确指出山水自然是创作灵感的源泉;他强调文学创作构思活动中想象的重要性,而想象并不是来自凌虚蹈空的主观冥想,而是来自对客观物象的观察感受,从而把想象活动置于现实的基础上。其次是在肯定人心“感于物而动”的同时,又强调了诗人积极主动地去“感物”,去创作。再次,形象说明了心与物的双向交流,会通交融的关系,即是他所说的“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达到“神与物游”的境界。
(4)钟嵘的“物感说”。钟嵘在《诗品序》中认为写作动机的激发,有赖于客观事物的感召:“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现实世界中既有自然现象又有社会现象。(作者继“四候之感诸诗”之后,又阐述了社会环境对诗人的感召)。“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这是作者感召于自然之物,“骨横朔野,魂逐飞蓬,或负戈外戍,杀气雄边。塞客衣单,孀闺泪尽·“·凡斯种种,感荡心灵”这是作者感昭于客观社会之物。钟嵘注意到这些事实,主张通过诗歌来反映,根据抒情诗歌的特征,通过个人的抒情以表达对遭遇相同者的同情,从而使读者也能进一步的认识社会的面貌。
综上所述,陆机,刘勰,钟嵘三人将“物感说”理论进一步完善了,使“物”不仅是具有客观自然之物的内涵,同时还有客观,社会之物的内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