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ofWuhanInstituteofPhysiealEdueation No.1.1994 (Sum102)
《周易》的哲学思想和中国武术的运动原理 温力
(式汉体育学院) I摘要】《周易》对中国传统文化在哲学上有极其深刻的影响。式术得以存在 的运动的、刚健的和勇式制胜的技击思忽;拳理中阴阳变化的和谐的思怒;攻宁转 换过程中变化适时的思怒,都反映出了《周易》哲学思忽的光彩. 【关键词】武术;中国哲学;周易;技击
《周易》是中国很古老的一部占笼的书,它包括“经”和“传”两部分。经由笙、卦、交、 辞组成,据传后来孔子为其作了“传”,更加深刻地阐发了它的哲学思想,以后被奉为儒家的 经典之一。《周易》作为在中国历史上大部分时间占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经典,对中国传统文 化在哲学上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吕绍纲说:“《周易》是一部古老的书,中国文化的根可以 寻到它那里,构成中国文化特有的思维模式、伦理观念、审美意识、价值系统之诸要素都可 以从它那里找到自己的源。”①不难看出中国武术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必然要受到《周易》哲学 思想的影响,其表现也是多方面的。无论是武术得以存在的那种运动的、强健的、勇武制胜 的技击思想;还是其拳理中阴阳变化的、和谐的思想;以及在攻防转换过程中的变化适时的 思想,都反映出了《周易》哲学思想的光彩。所以阐明这种影响,不仅可以使我们从一个更 高的层次上了解、认识武术,而且能为探讨武术运动今后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中国传统文化有其自身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张岱年认为 “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精微的内在动力,也即是指导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
本思想”;这个基本精神体系的要素有四个方面,而“四者以刚健有为思想为纲,形成中国文 化基本思想的体系。”他认为这种“刚健有为的思想渊源于孔子,到战国时代的《周易大传》 已见成熟”;而“《周易大传》提出来的刚健有为思想包括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两个方面。”② 许多学者也都持相同的观点。吕绍纲说:“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后来成为儒家学派理想人格的 中心要求,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思想文化的精神基石。”③张立文也说:“《周易》贵刚主 动思想所包含的自强不息的观念,成为中华民族的心理要素,而影响深远。”④冯天瑜也认为: “《周易》一般被认为是整个儒家最基本,同时又最精粹的哲学典籍„„其中洋溢着儒家刚健 奋发气息”。⑤
收稿日期:1993一10一15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4年第1期
这种源于孔子的刚健有为的思想,在《周易》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象传》说:“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冲升》)。其意是说天体运行, 周而复始,运转不停,君子应效法天,自强不息,努力向上,永远前进;地的本性是顺天而 动,君子应效法地,有大地那样的胸怀,以宽厚的德行以待人。张岱年说:“《周易大传》所 主张的生活态度是积极、乐观、向上的。这种刚健自强乐观向上的人生观在中国历史上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激励着古往今来进步的政治家、思想家、科学家排除一切艰难险阻,奋勇前 进,并铸造了中华文化注重现实人生而不追求彼岸世界的性格基调。”⑥这样一种刚健有为的、 运动的精神在武术中必然得到充分地体现。因为武术首先是一种人体的运动,运动是其存在
的基本形式,不言而喻,崇尚运动是武术必不可少的。同时武术是一种技击技术,它必然崇 尚勇武,追求制胜,其中当然也就充嘴了刚健有为的精神。再加上其特有的立已立人的武德, 共同组成了人们常说的那种尚武的精神,这精神和《周易》的刚健有为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在传为宋周露子所撰的《角力记》中有这样的记载:“夫角力者,宣勇气,量巧智也, 然以决胜负,骋娇捷。使观之者远怯懦,成壮夫,已勇快也。”它就是为了使习者“勇”而 “智”,娇捷以取胜,不仅如此,它还使观者“远怯懦”而“成壮夫”,无论是对习者还是观者, 都倾注 一
了一种勇武顽强、一往无前的强者争胜的精神。
即使是以动作轻灵缓慢为特点的太极拳,在其拳理中也充分体现了这种刚健有为的思想。 清王宗岳在《太极拳释名》中说:“太极拳,一名长拳,又名十三势。长拳者,如长江大海, 滔滔不绝也。”他不仅以十三势比附八卦五行,_且说其拳势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而 不是轻柔的涓涓细流、潺潺溪水,颇有些阳刚之概。清武禹襄在《太极拳解》中说:“行气如 九曲珠,无微不到,运劲如百炼钢,何坚不摧?形如搏兔之鹊,神似捕鼠之猫~·„气以直养 而无害,劲以曲蓄而有余。”他所说的“直养而无害”的气,正是孟子所说的“浩然之气”。孟
子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公孙丑土》)。这种充分体现了刚健有为思想的“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不仅在演练 太极拳时要有所表现,并且成了其拳理的重要依据。陈鑫在论及此时更为直接,他说:“何谓 气,即‘夭行健’的一个行字。天体至健,而所以行此健者,气也。不滞不息,不乖不离,不
偏不倚,即中为气,加以直养无害工夫,即是乾坤之正气,亦即孟子所谓‘浩然之气’。”虽 然他还说:“浩然之气者大约涉于刚一边多,··„要拳者能以浩然之气行之技,亦过乎大半矣, 再加涵养功夫,则几乎中气矣。”⑦在这里陈鑫不仅完全以《周易》的“天行健”的刚健有为 的思想来阐发拳理,并且直接引用孟子的“浩然之气”.以其作为太极拳理论中的重要内容。 陈鑫在论述楼膝拗步这个动作时说:“此势得乾坤正气以运周身,外柔而内刚,实与乾健坤顺 相合。”⑧由此可见演练太极拳外形虽柔而内部实刚,正如拳谚所说“外示安闲,内宜鼓荡”。 离开了刚健有为,太极拳也就难以为技,其受《周易》的影响显而易见。
在论及这个问题时不能不提到明末学者颜元,他不仅以颜李学派而著称于世,且精通武 术。据他的学生王源在《颜习斋先生传》记载,他曾与商水大侠李子青较技,“折竹为刀舞, 相击数合,中子青腕。子青大惊,掷竹拜地,曰:‘吾谓君学者尔,技至此乎!’遂深相结,使
其三子拜,从游。”在他主待的淖南学院的课程中,即设置有“文事”、“武备”、“经史”、“艺 能”,其中武备即包活有兵法、营阵、陆水战法、射御技击。他的哲学思想和他的社会实践以 及对技击术的研究融为一体。他说:“养身莫善于习动,夙兴夜寐,振起精神,寻事去做,行 之有常,并不困疲,日益精壮。但说静息将养,便日就惰弱。”(《言行录·学人》)在他这种 总第102期温力:《周易》的哲学思怒和中国式术的运动原理
积极尚动思想的指导下,颜元不仅在其学院中开设武备课,并身体力行,研究技击之术且达 到了很高的水平是不足为怪的,在他六十二岁时仍“教弟子舞,举石习力”。颜元大声疾呼: “一身动则一身强,一家动则一家强,一国动则一国强,天一F动则夭下强”(《言行录·学 须》)。他的呼声至今仍使人感到振奋。
《周易》的刚健有为的思想是武术得以存在的最基本的思想,舍此就无从谈运动、勇武、 制胜。谁动谁强,自强不息,这是树人之道,兴家之道,立国立道,不也正是习武之道吗?
《周易》强调刚健有为,强调运动。运动就是变化,变易。唐孔颖达在《周易正义》中说: “夫易者变化之总名,改换之殊称。”宋程颐在《易传序》中说:“易,变易也,随时变易以从 道也。”正说明《周易》论说的就是这个变易。《系辞传》说:“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 矣。”变化是宇宙中的一个根本的事实,有象有形,有变忆可见。又说“生生之谓易”;“易穷 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其实中国古代许多学派的哲学思想都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在变化之中, 变化是宇宙中的,一个根本现象,只是在《周易》中论说得更为集中,更为详尽罢了。事物的
这种变化,在中国古代常被表述为阴阳变化。在《庄子·天下篇》中说“易以道阴阳”,说明 《周易》正是论说阴阳变化的,可谓一语中的。虽然在《易经》中没有一个字直接说阴阳,但
它用阴阳二艾构成了八卦。至《易传》因大大丰富了其哲学思想,’多处论说阴阳变化,《系辞
传》说:“乾坤其易之门邪?乾阳物也,坤阴物也。”又说“一阴一阳之谓道”.说明阴阳对立 而迭运变化,对立统一的双方是相互联结、相互转换、相互推移的。所谓“道”正是阴阳相 互转换的一般规律,任何事物都要遵循这种规律。正因为阴阳变化充满于人们生活中,所以 说“百姓日用而不知。”
这种阴阳的变化必然充满于武术之中。因为武术是一种攻防技术,所以这种阴阳变化不 仅表现为攻防双方由攻转为防,或由防转为攻,同时也表现为双方在这种转换中各自的每一 个具体动作之中。这样的例子在武术中是不胜枚举的。
如程宗酞在《耕余剩技》中说:“枪法亦不过二手持以阴阳,一仰一覆运用而已。”吴受 在《手臂录》中说:“练封闭时,两手阴阳互转,则机活而法圆。”他们以阴阳来描述动作,是
将阴阳之理用于武术的最简单的例子。
再如武术拳种甚多,几乎无不讲刚柔相济,既不能纯刚而僵,也不能纯柔而软。即使是 太极拳也是如此。王宗岳在’《太极拳论》中说:“须知阴阳”,“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 济,方能懂劲”。武禹襄在《太极拳解》中说:“往复须分阴阳,进退须有转合”;“曲中求直, 蓄而后发,收即是放,连而不断。极柔软,然后能极坚刚。”这都反映了《系辞传》中的“刚 柔相摩,八卦相荡”;“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说卦
传》中的“分阴分阳,迭用刚柔”的思想。刚柔相摩相推相易,才有事物的发展变化、这是 一般客观规律,所以在练习任何拳时,都要知刚知柔,用刚用柔,不能死守刚或死守柔,因 法而用,才能算是懂劲、知法。
在攻防的过程中,同样包含着阴阳相互渗透、相互转换的过程,须攻中有防,防中有攻, 这样才能攻防转换自如而不滞。吴受在《手臂录》中说:“盖世人之枪,戳则用直力,革则用 横力,横直之力,分而不合,故枪法破粹悠滞,不能圆通。敬岩真如不然,戳中有革,革中 有戳,力之直也能兼横,力之横也能兼直,其用枪尖,如有钩者然,能于彼掌中的挖而去之。 艺至此,惊犹鬼神矣。”这是将阴阳变化的思想在攻防中运用的典型例子。而戚继光在《纪效 新书》中说的“(杨家枪)之法有虚实,有奇正,有虚虚实实,有奇奇正正。其进锐,其退 式汉体育学院学报1994年第l期
速,其势险,其节短,不动如山,动如雷震”,更表现了在攻防中虚实奇正变化之妙,同样反 映了阴阳变化的思想。
古人在论及武术时常提到一个“神”字,如昊受在《手臂录》中说的“两腕封闭,阴阳
互转,百法藏于其中,神妙莫测,为枪之元神也”;“神化,我无所能,因敌成体,如水生波, 如火作焰”。戚继光在《纪效新书》中说的“熟则心能忘手,手能忘枪,圆神而不滞”;“遇敌
制胜,变化无穷。微妙莫测,窈焉冥焉,人木得窥者谓之神”;“变化莫测,神化无穷”。此处
的“神”字即源于《周易》,其意就是阴阳变化莫测。所谓“阴阳不测之谓神”,“知变化之道 者,其知神之所乎”(《系辞传》);“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说卦传》)。习武要想达
到很高的水平,能克敌制胜,就必须深切地了解对抗时阴阳变化之道,使其变化莫测,以求 达到“神”的境界。
《周易》在论述阴阳变化的时候,非常重视“时”。汉王弼在《周易略例》中说:“卦者时 也,艾者适时之变者也。”按《周易》来说,即使占卜并非说事情必然吉或必然凶,在吉凶之 间是可相互转换的。因为吉和凶不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否则,人们只须消极地等待福或祸 的降临,无须去主动地争取好的结果,也就抑制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这和《周易》的积极、乐
观、向上、刚健有为的思想是相矛盾的。在吉凶之间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人们可以发挥自 己的主观能动性,使事情向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所以《周易》要求人们掌握好时机以 避凶趋吉。《系辞传》说:“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一以动者尚其时·~一”;“变通者,趣时 也”。《象传·良卦》又说:“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所以说在阴 阳变化的过程中能把握住“时”便能收到积极的效果。
这个如何掌握时机的思想在武术的技击理论中非常重要,因为对抗的双方在攻防交替,动 静刚柔转换的过程中,决非随意而动,而是相机而行的。,机”也就是时机,看准时机或创造 时机。前人对此有过非常精彩的论述。戚继光在《纪效新书》中“录校”了俞大酞的《剑 经》,在《剑经》中有这样的话:“全书总要只是乘他‘旧力略过,新力未发,八字耳,至妙 至妙。”这八个字可以说是武术攻防战术的最基本原则,而这八个字说的正是一个“时”。在 程宗酞的《耕余剩技》中进一步说明了这个思想,他说:“‘旧力略过,新力未生’之法,此 等玄机,真千古不发之秘,能于此中解悟,权巧制敌,使彼进之不可,退之不能,束手畏服, 方为无敌。”可见掌握此八个字所说的那个“时”之重要。在双方对抗的过程中,其中某一方 使用一个方法,在其动作刚完成而尚不能改变姿势时,他正处于所谓“旧力略过,新力未 发”的“零点”状态,正是另一方进攻的最好时机;若一方进攻,也只有在其处于这种状态 时,才更便于另一方躲过其进攻进行反攻,是变不利为有利的最好时机,所以说是“至妙至 妙”的“千古不发之秘”.古人又说“知拍任君斗”,这个“拍”是节拍,也是“时”,所谓 “如曲中之拍位,妙不可言”(俞大敬语)。
要能适时而变,掌握好至妙的时机,而这个时机不能坐等,只有在运动中才能出现时机 或创造时机,继而利用时机。如果双方在对抗中都坐等时机而不动,相持不下,那也就无所 谓变,无所谓攻防了。《系辞传》中说:“以动者尚其变”,“动则观其变”,只有使对方动起来, 才有破绽,才有时机,这样的例子很多。如辑于《手臂录》中的《梦绿堂枪法》中说:“乱者, 乱而取之也。彼此立势,坚固静暇,若必伺其动而进,则久而气怠,又难必其动中无变。当 以梨花摆头、风点头之类„„使彼心手俱乱,而不知我之所向,则我可以因乱而进矣”;“定 者,以逸等劳也。如彼先发,必侯发满而应,若未满而应,则彼易于变换巧法,所谓隔水偷 总第102期温力:《周易》的哲学思怒和中国武术的运动原理l3
花也。若彼枪或左或右,或上或下,浅出浅入,是谓乱。我但须坚固两手,定而不动,待彼 久而力衰,我以养成猛力,因衰进攻,以逸待劳,无不胜矣。”特里虽然论及的是正好相反的 两种情况,和完全不同的处理方法,但其在动中趋时,;亡握时机以制胜的思想则是完全一致
的。《梦绿堂枪法》中又说“法曰:‘能乱人勿为人乱’”;《耕余剩技》中说“法有‘彼静我乱,
彼乱我静,静中用乱,乱中用静,,此取胜之妙用,学者当体认之。”在对抗的过程中谁能在 动中创造时机并适时地利用了时机,谁就能取胜。 吕绍纲说:“时的观念是《周易》哲学的中心观念。”⑨变化本身就是在时间中进行的,如 何制造时机、掌握时机,成了武术技击理论中极其重要的一环。 以上论述了《周易》的哲学思想对武术影响的几个主要方面。《周易》的影响是广泛而深 刻的。吴受在《手臂录·枪法微言)中第一句话就是“枪本为战阵而设,自为高人极深研几, 遂使战阵之枪,同于嚼蜡”,虽然他论说的是兵枪和游枪的关系,但不难看出,这几句话是从 《周易·系辞传》中“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研几也”而来,作者熟读《周易》并深受其影响
是可想而知的。 参考文献
①.⑧.⑨吕绍纲,周易用徽.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0:1.1“.193
②张岱年等.中国文化与文化论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17~18 ④张立文.中国哲学范礴发展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327 ⑤冯天珍等.中华文化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401
⑥张岱年等.中华的智惫—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精摔.上油: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8⑦.⑧陈鑫.陈式太极拳图说.上海:上海书社,1986137~14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