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盐类的水解原理及其应用
(一)、盐类水解的定义和实质
1、定义:盐电离产生的某一种或多种离子与水电离出来的H + 或OH - 生成弱电解质的反 应。
2、盐类水解的实质:盐类的水解是盐跟水之间的化学反应,水解(反应)的实质是生成弱电解质使水的电离平衡被破坏而建立起新的平衡。
3、盐类水解的条件:(1)、盐必须溶于水中;(2)、盐中必须有弱酸根阴离子或弱碱阳离子。 4、盐类水解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1)、一般盐类水解程度很小,水解产物也很少,通常不生成沉淀或气体,书写水解方程式 时,一般不用“↓”或“↑”,盐类水解是可逆反应,写可逆号。
(2)、多元弱酸根的正酸根离子的水解是分步进行的,其水解离子方程式要分步写。 (3)、双水解反应:弱酸根和弱碱阳离子相互促进水解,直至完全的反应。
如: Al3+ + 3 HCO3- = Al(OH)3↓ + 3 CO2↑
注意:常见的能发生双水解反应的离子,Al3+ 与 CO32-、HCO3-、S2-、HS-、AlO2-等;Fe3+与CO32-、HCO3- 、AlO2-;NH4+与SiO32-等。
(二)、盐类水解平衡的影响因素
1、内因:盐本身的性质
(1)、弱碱越弱,其阳离子的水解程度就越大,溶液酸性越强。 (2)、弱酸越弱,其阴离子的水解程度就越大,溶液碱性越强。
即:有弱才水解,都弱都水解,越弱越水解,谁强显谁性。 2、外因
(1)、温度:升高温度,水解平衡正向移动,水解程度增大。 (2)、浓度:
①、增大盐溶液的浓度,水解平衡正向移动,水解程度减小,但水解产生的离子浓度增大;②、加水稀释,水解平衡正向移动,水解程度增大,但水解产生的离子浓度减小。 ③、增大c(H + ),促进强碱弱酸盐的水解,抑制强酸弱碱盐的水解;增大c(OH-),促进 强酸弱碱盐的水解,抑制强碱弱酸盐的水解。
(三)、盐类水解原理的应用 1、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
2、判断盐溶液中离子种类及其浓度大小关系。
3、判断溶液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时,有时要考虑水解,如Al3+、Fe3+ 与HCO3-、CO32-、AlO2- 等不能大量共存。
4、盐参加反应时,有时要考虑盐的水解,如Mg加到NH4Cl溶液中。
5、加热浓缩某些盐溶液时,要考虑水解,如浓缩AlCl3、FeCl3溶液,蒸干得氢氧化物,灼烧得金属氧化物。
6、保存某些盐溶液时,要考虑盐的水解,如FeCl3溶液中加入少量盐酸来抑制水解,保存Na2CO3等碱性盐溶液不能用磨口玻璃瓶,保存NH4F溶液不能用玻璃瓶。 7、某些胶体的制备利用水解原理,如实验室制备Fe(OH)3胶体。 8、纯碱溶液越热去污能力越强,加热溶液中c(OH-)增大。
二、比较离子浓度大小的方法和规律
(一)、酸溶液或碱溶液
酸溶液中C(H +)最大,碱溶液中C(OH )最大,其余离子浓度应根据酸或碱的电离程度比 较。多元弱酸以第一步电离为主。
-
(二)、盐溶液
1、多元弱酸的酸根分步水解,但以第一步水解为主。
如:Na2CO3溶液中,c(Na+)> c(CO32-) > c(OH-) > c(HCO3-)> c (H2CO3) 2、明确酸式酸根离子电离程度、水解程度的相对大小。
如:NaHCO3溶液中,c(Na+)> c(HCO3-)> c(OH-)> c(H+) > c(CO32-)
注意:常见显酸性的弱酸酸式根离子有:HSO3-、H2PO4-;显碱性的有:HCO3-、HS-、HPO42-
3、比较同一离子的浓度时,要注意其他离子对该离子的影响。
如:同浓度的a、NH4Cl b、CH3COONH4 c、NH4HSO4 三种溶液中c(NH4+)由大到小 的顺序是 c > a > b 。 (三)、混合溶液
先考虑是否反应,若反应,先确定反应后的物质及各物质的浓度,再考虑电离、水解等因 素。如:
1、等浓度、等体积的NaOH溶液和CH3COOH溶液混合
浓度顺序:c (Na+)> c(CH3COO-)> c(OH-)> c(H +) 2、同浓度的NH4Cl和氨水混合液中,离子顺序为:
c(NH4+) > c(Cl-) > c(OH-) > c(H+) (氨水的电离因素 > NH4+ 的水解因素)
三、电解质溶液中离子之间的定量关系
1、微粒数守恒(即物料守恒)
如纯碱溶液中 c(Na+)= 2c(CO32-)变化前= 2c(CO32-)+ 2c(HCO3-)+ 2c(H2CO3) 2、电荷数守恒关系(即电荷守恒)
如纯碱溶液中 c(Na+)+ c(H+)=c(HCO3-)+ 2c(CO32-)+ c(OH-) 3、水电离的离子数守恒(即质子守恒)
如纯碱溶液中 c(H+)水 = c(OH-)水, 而c(H+)水 = c(HCO3-)+ 2c(H2CO3)+ c(H+) 所以 c(OH-)水 = c(HCO3-)+ 2c(H2CO3)+ c(H+)
四、盐溶液蒸干后所得物质的判断
1、考虑盐是否分解。如加热蒸干Ca(HCO3)2溶液,所得固体应是CaCO3 。 2、考虑氧化还原反应。如蒸干Na2SO3溶液,所得固体应是Na2SO4 。
3、盐水解生成挥发性酸时,蒸干后一般得弱碱。如蒸干AlCl3溶液,得Al(OH)3。盐水 解生成不挥发性酸时,蒸干后一般仍为原物质。如蒸干Al2(SO4)3溶液,得Al2(SO4)3固体。 4、盐水解生成强碱时,蒸干后一般得到原物质。如Na2CO3等。有时要多方考虑,如加热蒸干NaClO溶液时,既要考虑ClO- 的水解,又要考虑生成的HClO的分解,所以蒸干后所得固体是NaCl。
五、沉淀溶解平衡及其应用
(一)、溶解度(S):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中的溶解度。 类别 溶解度 例子 易溶 > 10 g AgNO3 NaCl 可溶 1 ~ 10 g NaHCO3 微溶 0.01 ~ 1 g CaSO4 Ca(OH)2 难溶 < 0.01 g CaCO3 AgCl (二)、溶解平衡
1、溶质溶解的过程是一个可逆过程:固体溶质溶解,溶液溶质结晶。 2、溶解平衡的特点:动、等、定、变。
(三)、溶度积(Ksp)
1、溶度积常数:一定温度下难溶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中,各组分离子浓度幂的乘积为一常数。 2、表达式:对于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平衡:AmBn(s)⇌ m An+(aq) + n Bm-(aq), Ksp = c(An+)m·c(Bm-)n
3、意义:溶度积反映了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Ksp的数值越大,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越强。
4、影响因素:与其它的平衡常数一样,Ksp的大小只受温度的影响。 5、溶度积规则
某难溶电解质的溶液中任一情况下有关离子浓度幂的乘积Qc(离子积): 当Qc < Ksp时,溶液不饱和,无沉淀析出;
当Qc Ksp时,溶液达到饱和,沉淀与溶解处于平衡状态; 当Qc > Ksp时,溶液过饱和,有沉淀析出,直至达到新的平衡。
(四)、影响沉淀溶解平衡的因素
1、内因:难溶电解质本身的性质。 2、外因
(1)、浓度:加水稀释,向溶解方向移动。
(2)、温度:大多数,升温,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少数,升温,平衡向沉淀方向移动,如
Ca(OH)2 。
(3)、同离子效应:加相同的离子,向沉淀方向移动。
(五)、沉淀反应的应用
1、沉淀的溶解和生成 2、沉淀的转化
(1)、实质: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通常,两种难溶物溶解能力差别越大,转化趋势就越大。 (2)、实例:ZnS (s) + Cu2+ (aq) = CuS (s) + Zn2+ (aq)
基础练习
1、下列化学方程式中,属于水解反应的是 ( ) A、H2O+H2O=H3O+OH
+
-
B、HCO3+OH=H2O+CO32
-
-
-
---
C、CO2+H2O=H2CO3 D、CO32+H2O=HCO3+OH
2、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三种盐NaX、NaY和NaZ的溶液,其pH依次为8、9、10,则HX、HY、HZ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 A、HX,HZ,HY B、HX,HY,HZ C、HZ,HY,HX D、HY,HZ,HX
3、MOH强碱溶液和等体积、等浓度的HA弱酸溶液混合后,溶液中有关离子的浓度应满足的关系是( )
A、c(M)>c(OH)>c(A)>c(H) B、c(M)>c(A)>c(H)>c(OH) C、c(M)>c(A)>c(OH)>c(H) D、c(M)>c(H)>c(A)>c(OH)
4、为了除去MgCl2酸性溶液中的Fe3+,可在加热搅拌的条件下加入一种试剂过滤后,再加入适量的盐酸,这种试剂是( )
A、NH3·H2O B、NaOH C、Na2CO3 D、MgCO3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质的溶解性为难溶,则该物质不溶于水 B、不溶于水的物质溶解度为0 C、绝对不溶解的物质是不存在的
D、某离子被沉淀完全是指该离子在溶液中的浓度为0
6、以MnO2为原料制得的MnCl2溶液中常含有Cu2、Pb2、Cd2等金属离子,通过添加过量难溶电解质MnS,可使这些金属离子形成硫化物沉淀,经过滤除去包括MnS在内的沉淀,再经蒸发、结晶,可得纯净的MnCl2。
根据上述实验事实,可推知MnS具有的相关性质是 ( )
A、具有吸附性 B、溶解度与CuS、PbS、CdS等相同 C、溶解度大于CuS、PbS、CdS D、溶解度小于CuS、PbS、CdS
7、将AgCl与AgBr的饱和溶液等体积混合,再加入足量浓AgNO3溶液,则 ( ) A、只有AgBr沉淀生成 B、AgCl和AgBr沉淀等量生成 C、AgCl和AgBr沉淀都有,但以AgCl沉淀为主 D、AgCl和AgBr沉淀都有,但以AgBr沉淀为主
+
+
+
+
-
-
+
+
+
-
-
+
-
-
+
+
-
+
-
8、在一元强碱MOH溶液中加入一元酸HA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呈中性。甲同学认为溶液中c(A)=c(M),而乙同学认为c(A)与c(M)是否相等,要看一元酸HA是强酸还是弱酸。你认为 同学的说法正确,理由是 。
9、SOCl2是一种液态化合物,沸点为77 ℃。向盛有10 mL水的锥形瓶中,小心滴加8~10滴SOCl2,可观察到剧烈反应,液面上有雾形成,并有带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逸出,该气体中含有可使品红溶液褪色的SO2。轻轻振荡锥形瓶,待白雾消失后,往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有不溶于HNO3的白色沉淀析出。
(1)根据实验现象,写出SOCl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蒸干AlCl3溶液不能得到无水AlCl3,使SOCl2与AlCl3·6H2O混合并加热,可得到无水AlCl3,试解释原因。
10、实验室可利用SbCl3的水解反应制取Sb2O3(SbCl3的水解分三步进行,中间产物有SbOCl等)其总反应可表示为:2SbCl3+3H2O=Sb2O3+6HCl
为了得到较多、较纯的Sb2O3,操作时要将SbCl3徐徐加入大量水中,反应后期还要加入少量氨水。试利用平衡移动原理说明这两项操作的作用。
11、已知MgCl2·6H2O受热时发生水解:MgCl2·6H2O = Mg(OH)Cl + HCl↑ + 5H2O 而MgSO4·7H2O受热不易发生水解。试解释原因。 提升训练
1、对于常温下pH为2的盐酸,叙述正确的是 (双选) ( )
A、c(H+)=c(Cl-)+c(OH-)
B、与等体积pH=12的氨水混合后所得溶液显酸性 C、由H2O电离出的c(H+)= 1.0 × 10-12 mol·L-1
D、与等体积0.01 mol·L-1乙酸钠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中:c(Cl-)=c(CH3COO-)
2、已知温度T时水的离子积常数为KW,该温度下,将浓度为a mol·L-1的一元酸HA与b mol·L-1的一元
碱BOH等体积混合,可判定该溶液呈中性的依据是 ( ) A.、a=b B、混合溶液的PH=7
C、混合溶液中,c(H+)=kwmolL D、混合溶液中,c(H+)+ c(B+)= c(OH-)+ c(A-) 3、常温下a mol/L CH3COOH溶液和b mol/L KOH稀溶液等体积混合,下列判断一定错误的
-1-
+
-
+
是 ( ) A、若c(OH) > c(H+),a = b B、若c(K+) > c(CH3COO),a > b C、若c(OH) = c(H+),a > b D、若c(K+) <c(CH3COO),a < b 4、常温下,下列溶液中的微粒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 A、新制氯水中加入固体NaOH:c(Na+) = c(Cl-) + c(ClO-) + c(OH-) B、pH = 8.3的NaHCO3溶液:c(Na+) > c(HCO3-) > c(CO32-) > c(H2CO3)
C、pH = 11的氨水与pH = 3的盐酸等体积混合:c(Cl-) = c(NH4+) > c(OH-) = c(H+) D、0.2mol/LCH3COOH溶液与0.1mol/L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 2c(H+) – 2c(OH-) = c(CH3COO-) – c(CH3COOH)
5、对于0.1mol·L-1 Na2SO3溶液,正确的是 ( ) A、升高温度,溶液的pH降低
B、c(Na)=2c(SO32-)+ c(HSO3-)+ c(H2SO3) C、c(Na)+c(H)=2 c(SO32-)+ 2c(HSO3-)+ c(OH-) D、加入少量NaOH固体,c(SO32-)与c(Na+)均增大
6、下列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 A、氯水中:c (Cl2)= 2[ c (ClO-) + c (Cl-) + c (HClO) ] B、氯水中:c (Cl-) > c (H+) > c (OH-) > c (ClO-)
C、等体积等浓度的氢氧化钠与醋酸混合:c (Na+) = c(CH3COO-)
D、Na2CO3溶液中:c(Na+)> c(CO32-) > c(OH-)> c(HCO3-)> c(H+) 7、室温下,将一元酸HA的溶液和KOH溶液等体积混合(忽略体积变化),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编号 ① ② 起始浓度/(mol/L) 反应后溶液的pH c(HA) 0.1 X C(KOH) 0.1 0.2 9 7 +
+
+
-
-
-
-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 ...A、实验①反应后的溶液中:c(K+) > c(A) > c(OH) > c(H+) B、实验①反应后的溶液中:c(OH) = c(K+) - c(A) = C、实验②反应后的溶液中:c (A) + c (HA) > 0.1 mol/L
--
-
-
-
Kw -9110D、实验②反应后的溶液中:c (K+) = c (A) > c (OH) = c(H+)
8、已知Ksp(AgCl)=1.56×10-10,Ksp(AgBr)=7.7×10-13,Ksp(Ag2CrO4)=9.0×10-12。某溶液中含有
Cl-、Br - 和CrO2L-1,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0.010mol·L-1的AgNO3溶4,浓度均为0.010mol·
--
液时,三种阴离子产生沉淀的先后顺序为( )
2-- A、Cl-、Br -、CrO24 B、CrO4、Br 、Cl2--C、Br -、Cl-、CrO24 D、Br 、CrO4、Cl
9、已知室温下,Al(OH)3的Ksp或溶解度远大于Fe(OH)3。向浓度均为0.1mol·L-1的Fe(NO3)3
和Al(NO3)3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下列示意图表示生成Al(OH)3的物质的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的关系,合理的是 ( )
0 v(NaOH) 0 v(NaOH) A B
0 v(NaOH) 0 v(NaOH) C D
n [Al(OH)3 ]
10、某温度下,向一定体积0.1mol·L
-1
的醋酸溶液中逐滴加入等浓
度的NaOH溶液,溶液中pOH ( pOH = -lg[OH-])与p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 ( ) A、M点所示溶液的导电能力强于Q点
B、 N点 所示溶液中c(CH3COO -)>c(Na+) C、M点和N点所示溶液中H2O的电离程度相同 D、Q点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等于醋酸溶液的体积
n [Al(OH)3 ] n [Al(OH)3 ] n [Al(OH)3 ] 11、一定温度下,三种碳酸盐MCO3 ( M:Mg2+、Ca2+、Mn2+ )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下图
--
所示。已知: pM = - lg c(M),p(CO32) = - lg c (CO32)。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双选) ( )
A、MgCO3、CaCO3、MnCO3 的Ksp依次增大 B、a 点可表示MnCO3 的饱和溶液,且
c (Mn2+) = c (CO32-)
C、b 点可表示CaCO3 的饱和溶液,且
c (Ca2+) < c (CO32-)
D、c 点可表示MgCO3 的不饱和溶液,且
c (Mg2+) < c (CO3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