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肉鸭病毒性肝炎病研究进展

2022-10-14 来源:汇智旅游网


肉鸭病毒性肝炎病研究进展

提要:近年来肉鸭养殖业迅猛发展,鸭病毒性肝炎病的发病率也随之上升,发病规律有所变化,给肉鸭养殖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综合各地鸭病毒性肝炎病的最新研究进展,从病原、流行病学、临床诊断及鉴别、预防控制、治疗等方面对鸭病毒性肝炎病进行阐述。

关键词:肉鸭;病毒性肝炎病;研究;进展

鸭病毒性肝炎(Duck Viral Hepatitis. DHV)简称鸭肝炎(DH),是由鸭病毒性肝炎病毒(DHV)引起雏鸭的一种以肝脏呈现出血性炎症为特征的急性烈性高度致死性的病毒性传染病。临床上表现发病急、病程短、死亡率高、传播迅速,病理变化以肝脏明显出血为主要特征。病鸭在临死时常发生痉挛,头向背部后仰,呈“角弓反张”的特异姿势,俗称“背脖病”,病理变化特点是肝脏肿大,并有大小不等的出血斑、出血点。该病是危害养鸭业的主要疾病之一。OIE将其列为B类疫病。

1.病原学

病原为鸭肝炎病毒,分类上属于小核糖核酸病毒属。该病有三个血清型,分别有三种不同的病毒引起,即Ⅰ,II,III型鸭肝炎病毒。其中I型和Ⅲ型属微RNA病毒科肠病毒属成员,Ⅱ型为星状病毒。三个血清型无交叉免疫性,均能在鸭胚成纤维细胞和肾细胞上生长增殖,对各种动物的红细胞均无凝集作用。该病毒与人的肝炎病毒、乙肝病毒和大的传染性肝炎病毒无抗原相关性,也无公共卫生意义。

1.1.Ⅰ型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又称古典株,Ⅰ型鸭病毒性肝炎病毒无囊膜 ,单股RNA ,大小约20- 40nm ,球形 ,呈二十面体对称,其病毒 RNA具有感染性。I型DHV在1945年由Levine发现,并于1949年分离到病毒,命名为鸭肝炎病毒。1971年国际病毒命名委员会将其分类为小RNA病毒科的肠道病毒属.病毒不凝集任何动物和人的红细胞,亦不具有血细胞吸附特性。此病毒株流行甚广,国内外所报道的雏鸭病毒性肝炎绝大多数是由1型肝炎病毒引起。在国内,黄均建(1963)最早报道了DVH的发生。到目前为止 ,我国已有二十多个省市报道有该病发生 ,据北京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及其它一些研究单位的报道 ,流行的鸭肝炎病原为Ⅰ型DHV。

1.2.Ⅱ型鸭肝炎仅在英国有散发,而且自1980年代中期以后未再发生。Ⅲ型肝炎病毒是由美国的Toth于1969年首次分离,其致病性稍低,临床上死亡率往往不超过30%,人工感染的死亡率更低。程安春、刘兆宇等于1998年年底初次发现我国存在Ⅲ型鸭病毒性肝炎病毒。

1.3.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相继报道了DHV-Ⅰ型的变异情况。印度、埃及和美国等已发现Ⅰ型鸭肝炎病毒的变异株,表明该病毒有变异性 ,美国已对其

分离物进行了比较,证明其确为Ⅰ型鸭肝炎病毒的一个变异株,命名为 Barn-hardt株。苏敬良等从北京、广西等地疑似鸭肝炎的病死鸭体内分离到与Ⅰ型、Ⅲ型鸭肝炎病毒无血清学交叉免疫反应的小RNA病毒。2006年北京农业大学张大丙教授也报道了有Ⅰ型鸭肝炎病毒变异株的存在。

2.流行病学

2.1.发病日龄 Ⅰ型鸭肝炎病毒主要发生于6周龄以下的雏鸭,临床上以3周龄以内的雏鸭群为多发阶段,3~5周龄的雏鸭也可感染发病。成年鸭呈隐性感染,不影响产蛋率,但能排毒。感染成年种鸭可产生免疫应答,并可通过蛋黄传递给后代,使雏鸭获得母源抗体保护力。

2.2.发病季节 本病的发生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发病月份以5一6月和9一11月最高,这可能与鸭场饲养管理和环境卫生条件等应激因素条件有关。

2.3.传染源和传播途径本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的水平传播而发生感染,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可迅速传播给鸭群中的全部易感雏鸭。从发病场或有发病史的鸭场购入带毒雏鸭或外来人员的参观、饲养人员串舍以及污染的用具和车辆等也可引起传播。母源抗体的高低是本病发生的主要因素,而环境因素对本病发生有较大的影响.研究表明,直到感染后第8周,康复鸭仍然可从粪便中排毒,说明粪便对环境污染,在鸭病毒性肝炎的传播中起重要作用。鸭舍中的鼠类(棕色大鼠)可作为Ⅰ型鸭肝炎病毒的贮存宿主,在该病的流行病学上具有重要意义。

2.4.发病率与死亡率 正常潜伏期为1-4天,人工感染潜伏期为24小时,发病率可高达100%。死亡多集中发生于24-96小时。一旦发病,迅速传播,死亡率10%~100%不等。通常情况下,1周龄以内雏鸭病死率最高,2周龄~4周龄雏鸭次之,4周龄~5周龄雏鸭病死率较低,5周龄以上鸭基本不发生死亡,但近年来报道表明Ⅰ型鸭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日龄有增大的趋势。

3.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

3.1.临床症状 Ⅰ型鸭肝炎病毒病主要发生于1周龄~3周龄,发病急,传播快,一旦发病,死亡数量急剧上升,在2 d~3 d内达到死亡高峰,病死率高达90%甚至100%,中成年鸭一般不发病。发病初期病鸭精神委顿,食欲减退或废绝,眼半闭呈昏睡状,以头触地,12h~24h后出现神经症状,运动失调,身体倒向一侧或背部着地,转圈、下蹲,两脚呈痉挛性踢动,死前头向背部扭曲,呈角弓反张状,两腿伸直向后张开呈特殊姿势,又称“背脖病”。通常病鸭在出现神经症状后几小时或几分钟内死亡,喙端和爪尖淤血呈暗紫色,少数病鸭死前排黄白色和绿色稀粪。最急性病鸭,常未见任何异常,而突然抽搐痉挛死亡。发病后没有死亡的雏鸭,生长缓慢。

3.2.剖检症状 可见病变主要在肝脏和胆囊。肝脏显著肿大,出血,脆弱,质地松软,极易撕裂,被膜下有大小不等的出血点或出血斑。肝呈淡红色或外观呈

斑驳状,死鸭日龄不同,肝脏颜色也有差异。2-5日龄病雏的肝呈土黄色或红黄色,10-30日龄病雏的肝脏呈灰红色或黄红色。胆囊肿胀呈长卵圆形,内充满胆汁,胆汁呈褐色、淡茶色或淡绿色。脾脏也有不同程度的肿大,呈斑点状,被膜下有细小的出血点。肾脏肿大充血。胰脏充血,尿酸盐沉积呈粉红色。心肌质软,呈熟肉样,脑充血、水肿、软化。

Ⅰ型DVH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和变异株DVH表现稍有不同,主要表现为:11型DVH主要靶器官为肝脏和肾脏,肝肿大出血,肾脏肿胀,血管充血并凸于肾脏表面,脾脏肿胀.表面散布有白色病灶,形成“西米样”外观。

4.诊断

4.1.临床诊断可根据流行病学、典型症状及病理变化,即小鸭发病急、死亡快、死亡时间集中及肝脏有明显的出血点或出血斑等,即可做出初步诊断。临床上鸭病毒性肝炎还应注意与鸭瘟、鸭巴氏杆菌病、曲霉菌病等进行鉴别诊断。

4.1.1.与鸭瘟鉴别鸭瘟是由鸭瘟病毒引起鸭的一种高死亡率的急性传染病。虽然各种日龄的鸭均可感染发病,但3周龄以内的雏鸭较少发生死亡,而病毒性鸭肝炎对1-3周龄易感雏鸭有极高的发病率和致死率,超过3周龄雏鸭不发病;从患鸭瘟的鸭食道、泄殖胯和眼睑黏膜呈出血性溃疡和假膜为主要特征性病变,与鸭病毒性肝炎完全不同。

4.1.2.与鸭巴氏杆菌病鉴别鸭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青年鸭、成年鸭比雏鸭更易感,尤其是3周龄以内的雏鸭很少发生;鸭巴氏杆菌病的鸭肝脏肿大,有灰白色钊头大的坏死灶和心冠沟脂肪组织有出血斑,心包积液,十二指肠黏膜严重出血等特征性病变;肝脏触片,心包液涂片,革兰氏或美蓝染色见有许多两极染色的卵圆形小杆菌。用肝脏和心包液接种鲜血培养基能分离到巴氏杆菌,而鸭病毒性肝炎均为阴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