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论地震带的划分及活动特点

2022-09-29 来源:汇智旅游网
・12・ 科技论坛 论地震带的划分及活动特点 张彦吉 (哈尔滨市地震局通河地震台,黑龙江通河150900) 摘要:通过对地震带进行划分,可明显看出地震较集中区域,这对于防灾减灾等工作有很大帮助。我国在地震带的划分上经历了大致五个 阶段,前两个阶段的划分主要是依据确定性方法,而后三个则主要依据概率性方法。概率性方法自从1968年被国外科学家提出以来,逐渐得到世 界范围内广泛的认可和接受,成为国内外地震区划编图的主导方法。本文对目前地震带的划分进行了具体分析,并对其活动特点也做了一些探 讨,希望对我国地震研究事业的快速发碾有所帮助。 关键词:地震带;划分;活动特点 1地震及地震带概述 的基本框架作为基础,还对该区域划图的其他划分方案的合理部分 地震属于地壳运动的表现之一,由于地质的构造、受力方式比 进行了整合和吸收。 较复杂,地壳介质不均匀,再加上同样复杂的环境因素,便使某些地 2.2.3潜在震源区划分原则。第一点,要可以识别出在地震带内 区容易导致地震的发生。地震区指的是现代构造应力场、地震构造 发震模型有差别的区域,从而有助于对类比进行构造,更易于判别 特征和地球动力学环境相一致的区域,而由其进行细分则可得到一 潜在的震源区;第二点,要可以识别出在地震带内的背景有差别的 系列地震亚区。而地震带指的是地震区的次级地震活动区域,其特 区域;第三点,当背景地震没有差别时,要可以判别其年发生频率是 点是,在某一个地震带中,地震活动具有一致的活动周期和孕震发 否有差别,若有的话则将其划分为不同的地震构造区;第四点,要对 展过程,在三维立体空间上形成带状分布,同时受到较大的活动构 构造活动性以及研究程度方面的差异也进行考虑,针对资料较少研 造带的控制。在对地震的危险程度进行概率性分析时,地震带可用 究程度相对较低的西部地区,可加大地震构造的范围,,其背景地震 于确定地震年平均发生概率,以及用于划分潜在震源区和确定地震 的不确定等级也可以调高一些,这并不会产生较大的实质性影响。 空间分布函数。 2.2.4潜在震源区划分存在的问题。在潜在震源区划分方式中, 2地震带的划分 主要有以下问题:地震统计区范围过大,使得地震构造模型差别较 地震带的划分方式有很多种,不同的地震带划分将同时导致地 大;在构造类比时,不确定性较难控制;高震级潜源的划分需要模型 震活动性参数方案的不同,最终使地震区划分结果也有所不同。在 支撑;中强潜源的划分需要具备地震构造样式。 我国,地震活动具有较明显的分区性特点,地震资料样本之间有较 2.3根据地震地貌学划分 大的差异。 地震地貌学属于地震沉积学的重要分支之一,而地震沉积学主 2.1根据断层划分。根据断层来进行地震带的划分有较早的历 要是通过利用以往的地震资料来对沉积岩进行科学的研究的学科, 史。将断层的几何形态和结构特点作为划分依据,可简单概括为断 该学科主要是通过将三维的资料向地质年代域进行转换,然后再进 层形态的几何学分段、结构分段、破裂分段以及活动性分段四个类 行沉积分析的方式来进行研究的。通过该种方式来划分,可使地震 型。另外,还有学者提出了多级分段的概念,即以大地的构造单元和 资料的各种尺度的信息得到展示:沉积构造和层理特征方面的信 断裂特点作为第一、二级的划分依据,以全新世断裂和地震破裂作 息;地层对比结构方面的信息;岩性、厚度方面的信息;区域沉积方  . 为第二、三级的划分依据,在长度范围上,一级分段长约数十万米, 面的信息。二级分段长数万米,而三级分段则只有数百米或数千米。 3活动特点 2.2根据潜在震源区划分 地震的划分方式不同,则强、弱地震的空间分布也不相同,而其 2.2.1潜在震源区概述。潜在震源区是由国外科学家在1968年 活动特点自然也有较大差别。活动特点的不同主要表现在地震的时 根据历史数据记载,不同的地区其地震活动的主体也不 提出的,属于概率地震危险陛分析结果中比较关键的控制因素,它 间序列上,的确定已成为编制地震区划图的关键一环。在国内,相关部门基于 相同,但一般分布在第三活动期和第四活动期,而有些地区则自始 断层不同的性质类型以及强震机制的时空过程等提出了不同类型 至终未出现较明显活动区,还有的区域会以一定的时间问隔多次发 潜在震源区的识别方法,对断层的分段性进行了较好的加强,同时 生震级相差较小的主震,部分地区在主震的发生前后会伴随地震平 还在其中应用了强震复发模型,对强、弱地震的差异也考虑其中,采 静或震级升降的特点。另外,当出现主震复发周期长,震级强度较 高,持续时间较短的表现时,为主震型特点;而当出现震级不是非常 用嵌套的方式,很好的反映了构造的层次。 2.2.2潜在震源区划分特色。第一,考虑到对地震活动的不均匀 高,但间隔期较短,持续时间较长的表现时,为多震型特点。这两种 性和深化构造的突出,潜在震源区细分了三种不同的划分思路:首 特点主要是由于地震带在不同区段的构造特征以及地震的活动相  先,将地震带划分出来,以达到对地震活动性参数进行统计的目的; 差较大而导致的。其次,将地震构造区划分出来,以突出地震活动特征的背景;最后, 4结论 总而言之,随着科技的进步,对于地震带的划分越来越详细,划 将潜在震源区从上一步的地震构造区中划分出来。第二,通过潜在 震源区的划分方式,可大大提高基础资料的全面性和可靠性。此种 分的准确度也越来越高,未来将逐渐从更加微观的角度对地震构造 划分方式由于要用到地球物理场、地震以及地质等多种基础资料, 区等进行细致区别,从而清楚的对地震构造和其活动的差异有更好 是要让人们对于地震有更好的了 同时还要对这些资料进行科学的修订和补充,必要时还会通过卫星 的了解。研究地震带的主要意义,影像来对发震构造进行破解。第三,潜在震源区的划分方式与之前 解,为地震的预测建立一定的科学基础,最大程度减少地震灾害发 的中国地震参数区划图所采用的编图基准相比,更加精确和可靠, 生时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本文对地震带的划分进行了仔细分 并客观详细地探讨了其活动特点,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了一定 从而有效提高了地震构造模型对高震级别的潜在震源区的识别率, 析, 将不确定的因素大幅度减少,保证了该种划分方式的有效性。第四, 帮助。潜在震源区的划分方法全面的对各个地区的情况都进行了考虑,包 参考文献 】王聪霞.城市居住环境污染问题及治理对策探讨[J1.民营科技, 括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之间的环境差异、强震区的构造划分以及依 [1 据的侧重点等。在西部的划分中,更加注重了不同级别的活动地质 2013.2】姜爱林,陈海秋.城市环境治理的若干模式及其实践措施初探【J J l块对于划分的具体控制作用,并构造了不同的发震模型,同时以类 【2014(18):20. 比原则来对模块框架充分运用,尽可能的对潜在的新区以及高震级 学习与实践,3]樊根耀.我国环境治理制度创新的基本取向【J】.求索,2013(17): 别震源区进行了划分,而在东部的划分中,主要加强了对中震构造 [ 带的判别,同时将划分的依据进行了补充。第五,潜在震源区的划分 115一】】7.还对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进行了考虑,同时将其综合方案以划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