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孩子厌学根源在父母和教师

2021-05-30 来源:汇智旅游网
孩子厌学根源在父母和教师

孩子厌学怎么办?大多数寻求帮助的家长眼里透着焦虑和无助,孩子有的强硬,有的楚楚可怜,但要求只有一个:不去上学了。孩子软硬不吃,就是不去。

中国孩子的厌学不是一个两个,不是一天两天的了。从小,4、5岁开始,被开始强制学习所谓小学课程,被强制学习钢琴、舞蹈一大堆玩意。一旦被强制,寓教于乐这么简单的教育理念就被彻底的颠覆,这个孩子的心理开始惧怕讨厌甚至憎恶所有要求他学习的事情,道理很简单,这违背孩子的天性。这时候的家长在做什么?在害怕,是因为和其他孩子的比较导致的害怕,因为他们的眼里,周围每个同龄孩子似乎都那么“自觉”好学,唯独他们的孩子对学习不感兴趣。尽管是自己的孩子,但是他们真的没有试着去发现孩子,去读懂孩子,他们只会要求孩子,这样简单,不费时间。那些所谓的问题孩子,也许是有天分的,只是要给他们一点时间,或者需要家长更多地变点花样,陪他们玩一会,逗他们开心一下,哪怕把学习隐藏在游戏活动中,但是通常家长们都省略了,他们如此地功利,孩子唯有听话才能令他们满意。所以大多数类似的孩子将来也很难发展出令自己愉悦的个人兴趣和爱好,因为从小他们接受了教训,爱好很容易被家长利用,被逼迫成专业要求。要么爱好很早就被抹杀,因为和“学习”冲突。

中国教育体制的诟病在严重扼杀孩子学习的兴趣。但凡升学率和老师的收益一旦挂钩,所有教育行为都将开始变形。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地方是利用孩子的学习成绩来赚钱的教育机构,但中国几乎所有的教育机构都以此来操作。这样又颠覆了一个浅显的教育理念:因人施教。

我没有听说过哪个中小学老师在布置作业时,给同学三种不同的作业量:基本完成量,自己要求的量,有兴趣的量,并且不带歧视地表扬完成作业的孩子。一个残酷的理念一直被老师和家长很受用地接受,并一直成为操作指导思想:孩子要赢在起跑线上,并且要一直领跑。那些极少数的孩子能胜任这样的使命,暂且不论他们的压力。绝大多数孩子在陪衬中,缺乏老师的关注,家长的理解,得到的几乎都是永不满意的“加油”。他们其实没有智力上的差距,他们也许综合素质很好,他们也许需要自己的发育节奏和学习节奏,但是从学校到家庭,不给他们机会,他们感觉到受冷落,不公平对待,那些大计量的作业不完成还要受罚,因为这是好坏学生的测试计。最后学习落下这么多的痛苦经验,你让他努力学习,由衷的自发地学习,这不是天方夜谭吗?伴随着痛苦经验,自尊感的一落千丈,高度负面标签的自我暗示,厌学,远离学校,逃之唯恐不快,这不是自然而然的结果吗?一则新闻:成都某重点

高中,高考完成后,集体撕毁高中课本以表达高兴,这种行为不能让老师反思一下吗?你的教育成就有那么高吗?

我很同情这些厌学的孩子,和我接触过的这些孩子基本上都天资聪颖,他们缺失的就是简单的快乐学习的土壤,乃至于最后缺失了人生的快乐。在中国,独生子女是带有先天焦虑的人群,因为在这个唯一的基因载体上,哪个家长不是秉承“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信条?这是人性的自然,不管他们自己意识或没有意识,但这些孩子的发育和成长,注定和自然的节奏不太一样,家长需要更多地学习,你的孩子和你生活的生态环境不一样了,别以你的成长经历来套你的孩子;别拿他和别的孩子比较,你都不认定他是独特的一份,即使他成功了,也是淹没在人群中的“成功”。当说教失去作用时,别顽固地坚持重复无用的方式,不妨先安静自己的情绪,找到更深层次的原因。你的孩子永远比不过你的顽固,他们在叛逆的外表下,其实都特别脆弱,或者是对你们深深地失望。

本文源于:咨询中国(http://www.psyzg.com/?psyzg_z=134)——中国最专业的心理咨询平台!如需转载,请您注明出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