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对扩大我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现实思考

2022-10-31 来源:汇智旅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4卷第2期 经济与社会发展 V0L.4.No.2 2006年2月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FEB.2o06 对扩大我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现实思考 王瑞芳,吕景城 (中共淄博市委党校党建部,山东淄博255033) [摘要]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当前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但目前我国静民有序政治 参与的制度化水平较低,个别地方甚至出现无序状态。因此,必须通过加强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制度化建 设、保护公民知情权、健全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培养各类非政府组织以及加强公民意识培养等途径 来逐步提高我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程度。 [关键词]政治文明;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D62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6)02—0040—03 公民政治参与是指“普通公民通过一定方式去 通过合法的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直接或间接影响政府决定或与政府活动相关的公 一共政治生活的政治行为”… H’。 、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构建和谐 公民政治参与必须有序进行,这就要求:(1) 社会的必然要求 政治参与应当适度。在制度化程度低、政治参与渠 1.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 道闭塞的政治系统中,公民的要求和不满由于没有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公民的主体意识、权利意识 相应的表达途径,最终必然会因为长期不满情绪的 和参与意识不断增强,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参与型公 蓄积而演化为大规模的体制外暴力。公民适度的 民。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公民的受教育程度,提供了 政治参与,能够促使政治系统增强适应性和整合. 多样化的就业机会,增强了公民的参政能力。但经 性,为经济制度创新留下广阔的空间和时间。(2) 济的发展必然会使社会利益关系不断分化,各种利 政治参与应当具有尽可能高的代表性。它不仅应 益主体的群体意识也随之出现。这些群体之间日 当体现在社会的阶层结构方面,还应体现在不同的 益频繁的社会互动在不断强化着他们对自身利益 地域之间。因为社会上层和经济发达地区在政治 要求的主体性意识,使他们在思想意识中产生了通 系统内的影响力是社会下层和经济落后地区无法 过政治参与要求政治系统维护本阶层利益的诉求。 匹配的。如果政治参与没有较高的代表性,个别地 随着经济的发展,政府对社会经济生活影响程度的 区和阶层的过分参与对政治系统的民主化进程无 加深,公民和社会各利益群体受政府活动的影响越 疑会产生消极影响。(3)政治参与应当是组织化 来越大,“这些集团就越清楚地看到政府与他们自 的。“没有组织的政治参与将堕落为群众运 己的目的的关系,因而就变得越为积极地要努力去 动”_2 J( ,是对民主的直接破坏。(4)政治参与应 影响政府的政策”l3 J(脚)。如果缺乏有效的政治参 当依法化。应当把公民的民主权利制度化、法律 与,随着经济发展成长起来的社会各利益集团不能 化,引导公民通过法律程序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 通过有效的组织化建制被融合并被同化进政治体 [收稿日期]2005—12—26 [作者简介]王瑞芳(1966一),女,山东招远人,中共淄博市委党校党建部副教授,研究方向:党史与党 的建设;吕景城(1962一),男,山东安邱人,中共淄博市委党校党建部副教授,研究方向: 党的建设。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制中,他们就会成为反体制的潜在力量,会影响社 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 时,社会财富的不平等往往会加剧,如果政治系统缺 乏相应的适应性,经济上的不平等很容易演化为政 治上的不平等,政治权力的运作逻辑有可能为市场 逻辑所取代,公共权力就会变成少数利益集团谋取 私利的工具。因此,有序的政治参与有助于公民对 公共权力实施有效的监督,防止公共权力的异化。 2.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促进民主政治的发展。 政治参与是现代民主政治的一个根本特征。公民 通过广泛的参与,对政治事务施加影响,是现代社 会与传统社会的重大区别。政治现代化最重要的 一个方面就是要使全社会的公众得以参政,现代民 主国家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水平要远远高于专制型 国家,它是政治关系中公民政治权利得以实现的重 要方式之一,反映着公民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 和作用,体现着政治关系的本质。通过政治参与, 公民不仅可以表达对政府政策的意愿和要求,使政 府的行为符合民意,而且可以通过政治参与学习民 主的知识、技能以及现代民主不可或缺的公民精 神。因此,没有公民的政治参与,就没有政治民主。 3.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有利于实现杜会公平。 追求公平是现代社会进行制度安排和制度创新的 重要依据,是协调社会各阶层关系的基本准则。政 治参与是人们表达愿望要求的过程,它可以使社会 利益分配的政策符合公民的愿望和要求。当公民 的愿望得不到满足时,就会产生强烈的挫折感,人 们就会对政府施加压力,以争取自身利益的实现。 不平等和挫折感既是政治参与的推动力,又是政治 参与所要克服的问题。“事实证明,较高水平的政 治参与常常导致国民产品更公平的分配。”-2 J(胛 社会经济平等程度主要取决于该社会政治参与的 广度。社会弱势群体福利的改善,并不是社会强势 群体和政策制定者的良心发现,而是公民有序政治 参与的结果。通过制度安排,扩大弱势群体的有序 政治参与,让他们能够以组织化的形式表达自己的 利益,逐步形成同社会强势群体讨价还价的能力。 这样可以避免政府的决策受到强势群体的挚肘,从 而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平。 二、当前我国公民政治参与存在的主要 问题 从总体上来看。我国公民政治参与在朝着良性 的方向发展,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 1.政治参与的制度化水平低。“政治稳定主要 取决于政治制度化与政治参与的关系。”_4](吲’政 治参与的制度化水平直接关系到社会各阶层之间 的利益协调状况。有效的制度安排能够保障社会 各阶层进行利益表达,缓和各阶层之间的利益冲 突,使不同利虢阶层的竞争倾向于“正和博弈”,为 社会提供良好的秩序和环境。制度化的政治参与 决定了政治体系必然倾听社会各阶层的利益表达, 避免了社会各阶层尤其是弱势群体被剥夺感的产 生。在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意识逐渐增强并开始大 规模主动地参与政治的情况下,由于制度化水平 低,参与渠道缺乏。现有的政治体制难以承受过度 的政治输入压力,民众对政府提出的一些要求无法 在现有的政治体系中得到满足,人们必然会转向非 制度化的参与渠道,出现所谓的参与危机,政治稳 定将面临严峻的考验。 从理论上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能够最 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各阶层日益高涨的政治参与期 望。但是,由于我国现阶段经济政治发展水平和社 会发育程度不高,各项制度的运行机制不健全,使 不断分化出的社会各阶层无法在现有的政治体制 中找到有效的利益表达渠道:(1)人大的选举制度 还很不完善,其权威与宪政规定还有很大的差距; (2)政治协商制度出现了“行政化”的趋势,群众基 础不够深厚,缺乏完善的监督机制;(3)群众团体 缺乏自主性,不具备一般社团的影响力和功能,独 立参政的能力较弱;(4)公民政治参与方面的法律 制度建设滞后,参与权利缺少制度和程序上的保障。 2.社会阶层分化不合理。合理的社会阶层分 化是政治参与的社会基础。我国现阶段阶层分化 日益明显,不同阶层之间的经济地位的差别不断扩 大,表现为低收入阶层太多,而作为缓和社会阶层 之问冲突的中等收入阶层太少,高收入阶层则占有 了较多的财富。由于不同社会阶层的公民在占有 社会资源方面的差异,不同阶层的人们在政治生活 中通过政治参与行使政治影响力的能力是不均等 的。优势地位阶层日益成为政治参与的显著力量, 弱势群体政治参与感明显不足,游离于国家政治生 活之外。 3.社会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的组织化程度低。 在现代社会里。有序、高效的政治参与是通过社会 组织来实现的。社会组织是政治沟通的主体,它将 各种分散的社会利益群体组织起来,将各种政治力 量整合进政治体系,将可以发生的政治对抗消融在 政治生活中,实现政治沟通在国家与社会之间的良 性循环。现阶段,我国社会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的组 41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织化程度低的问题比较突出,例如农民阶层缺少一 个真正代表他们利益的社会组织,城市农民工群体 也没有专门的组织来表达他们的利益与要求.。 三、现阶段扩大我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的思考与对策 1.加强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制度化、程序化建 设。在现代民主国家,公民有序政治参与需要制度 的保障才能实现。要通过立法手段推动公民有序 政治参与的进程,通过制度建设保障公民有序政治 参与的权利。要在充分尊重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 的政治权利和自由的前提下,建立必要的法律制 度,对公民政治参与的内容、程序、方式和途径作出 明确的规定,对公民的政治参与进行必要的法律确 认和规范,使其可以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操作,使 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实现制度化、秩序化。 2.加强对公民知情权的保护。信息公开是公 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前提,信息公开的程度和获取信 息的途径直接影响公民政治参与的广度和深度。 加强公民知情权制度建设的主要内容有:(1)要实 行政治的公开、公正和透明。政务公开要求政府及 其部门将除涉及政府秘密之外的信息公开,要求人 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将其具体工作过程、立法过 程公开,要求司法公开。(2)要建立和完善听证制 度。听证制度是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一种较好方 式。要加强立法听证、司法听证、行政听证等制度 建设,使听证制度逐步制度化、法律化。(3)要推 进具体制度的建设。推行电子政务,建立公正透 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完善了解民情、反映 民意、集中民智的决策机制;建立社情民意反映制 度;建立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社会公示 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完善专家咨询制度等。通过 这些制度的建立,让普通公民了解决策的过程,使 公民的政治参与真正成为一个有序的行动过程。 3.健全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进一 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制度。选举权是公民有 序参与政治的最重要、最直接、最广泛的政治权利。 要逐步扩大人大代表直接选举的范围,保证选民对 候选人有充分的了解和选择,保证选民能够充分按 照自己的意愿选出代表自己意愿的代表;要建立健 全人大代表与选民的联系制度,使人人代表能经常 化地联系选民,及时反映选民的意见和要求,更好 地向选民负责;要完善选民对人大代表的监督和罢 免制度,使人大代表自觉接受选民的监督和制约。 (2)进一步完善公民旁听制度。实行公民旁听人 42 大及其常委会会议制度,是对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方 式的创新,耍逐步以立法的形式使这一形式制度 化、法律化。(3)完善公民对立法的参与制度。公 民参与讨论法律草案的过程,是充分反映民意的过 程,是公民政治参与的极好方式。(4)完善信访制 度。信访是公民有序参与的一种方式,也是人大及 其常委会联系民众的重要渠道。必须改变现有的 人大信访工作模式,让人大常委会委员、人大代表 直接参与信访工作。 4.积极培养各类非政府组织。提高社会的组织 化程度。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非政府组织大量涌 现,其独立性、社会性日益加强,并成为公民有序政 治参与的有效渠道。非政府组织综合所代表成员 的利益并向政府反映,为公民向政府进行利益表达 提供了一种缓冲机制,起着充当公民与政府之间桥 梁和纽带的作用。培养各类非政府组织:(1)要改 革我国社团和中介组织的成立制度,实行登记备案 制。(2)为保证社团和中介组织的民问性、独立 性,应取消“挂靠制”,改变社团依附于政府有关部 门的状况。(3)应积极发展公民自治,扩大公民自 己管理自己事务的范围,鼓励公民积极参与与自身 利益相关的事务的决策和管理。发展公民自治,关 键要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完善基层组织自治制度, 逐步实现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 5.进一步培养公民意识。提高公民的参政能 力。公民意识不仅强调主体意识的增强,而且意味 着公民自觉履行法律义务的责任感,构成了公民有 序政治参与的心理基础,是实现有效参与的前提。 在我国,由于历史的原因,民众的公民意识较为淡 漠。尽管近年来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我国公众 公民意识的增强,但总体看来情况并不理想。增强 公民意识,最主要的是提高社会的教育水平,对公 民进行必要的政治知识、规则和技能的培训,使公 民权利的实现真正与自身的利益紧密联系起来,使 公民感受到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杨光斌.政治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社.2004. [2][关]塞缪尔・P・亨延顿.难以抉择:发展中国 家的政治参与[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 [3][美]格林斯坦.政治学手册精选:下卷[M].北 京:商务印书馆,1996. [4][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 秩序[M].北京:三联书店,1989. [责任编辑:桑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