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元15世纪之前,中国的科学技术一直处于世界的前列,但历史进入15世纪之后,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西方,现代中国科技落后于西方,这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其中关于落后的起始时间许多人认为始于明清之际,大约从中国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至清乾隆(1736—1795)为止,中间有二百年左右的过度期。在此之前,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尤其在宋元时期,科学技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其中数学和三大发明(指南针﹑火药﹑印刷术)也是当时世界科学技术的最高峰。那为什么曾经闪耀于世界历史的中国科学技术滑落星空呢?
一、 中国传统文化因素的影响
中国古代科技具有鲜明的“务实”传统,各种领域的研究均为实用而展开,并主要表现为“绝对地以国家实用为主”。中国封建王朝的大一统是以“受命于天”为依据,以“以农立国”为策略,所以长久以来带有严格官方色彩的天文学研究,无论是立法的制定还是星宿的观测记录,其精确程度只要满足农业社会的需要,统治阶级就不会再去推动它的发展。其次,将自然现象与政治行为联系在一起的“天人感应”的理论,把天文学纳入了“应用的政治学轨道”的轨道,这必然阻碍天文学进入逻辑推理与科学抽象的殿堂。加上历代王朝严加控制历算研究禁止人民私学天文,造成了保守而封闭的学术环境,以致制约了天文学的进步。数学和地学偏向于算术和代数,计算的内容
与方式都与当时的社会生产密切相关。中国古代科技的这种实用性导致了对自然只求利用,不求改造的顺乎自然属性的热点,也就注定了中国古代科技不能静如更高层次,建构起独立的科学体系。我国的四大发明在欧洲近代文明产生之前陆续传入西方,成为“资产阶级发展的必要前提”(《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为资产阶级走上政治舞台提供了物质基础:印刷术的出现改变了只有僧侣才能读书和受高等教育的状况,便利了文化的传播;火药和火器的采用摧毁了封建城堡,帮助了资产阶级去封建贵族;指南针传到欧洲航海家的手里,使他们有可能发现美洲和实现环球航行,为资产阶级奠定了世界贸易和工场手工业发展的基础。四大发明,在人类科学文化史上留下了灿烂的一页。这些伟大的发明曾经影响并造福于全世界,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前进。但是,中国人却没有很好的利用自己的发明。发明了火药,却只会用来造烟花。以至于,枪炮,军舰等也不得不从西方国家进口。当西方列强,利用指南针环游世界,积极开发殖民地的时候,中国人却从明朝开始,就闭关锁国。
在科学诞生的最初时期,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往往靠直觉和猜测顿悟来实现,早熟的中国古代科技,不仅别无例外的烙上了这一印痕,而且一直伴随了两千年,以致最终严重阻碍了中国古代科技的长生和发展。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主张反观内省的直觉主义认识论,忽视对客观事物具体深入的逻辑分析和系统的科学实验,只求其然而不求其所以然,停留表面而不求甚解,含有很强的主观臆测。再则,众
所周知中国人在世界上以保守、含蓄而著称。这归结于几千年传统文化具有保守、从众、迷信等特点。经受了几千年儒家文化思想熏陶的中国人,从言语、行动方面乃至学术观点方面都小心翼翼谦虚谨慎,不肯轻易跨越雷池一步。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提倡\"三纲正常\"和\"中庸之道\",不善于追根结底的研究,不高兴标新立异的行为,尊师敬长,对前辈学者的学术推崇倍至。后辈学者就算是对前辈学者的观点有异议,也大多数采取一种宽容的态度,不愿意、不忍心指出其认为不妥之处,不愿意进行惊天动地的革落得个不敬不孝、刻薄无德的坏名声。儒家学说中有一些著名的观念,如\"父母在,不远游\"的观念,阻碍了许多人放弃了雄心勃勃的探险活动,扼杀了许多人对未知世界的种种幻想,使中国的地质力学自从张衡发明地动仪后就没有很大的建树。这种从众、保守与迷信的传统文化在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当然起着一种强抑制作用。
二、封建教育制度的影响
中国的教育制度,自从进入封建社会以来直至近代,都是实行私塾教学方式。到隋唐时期,又开始实行科举考试制度。私塾教学方式较之西方课堂整体教育方法差之甚远。并且教学方式,既不系统,又不规范,而且只求学生死记硬背,不求学生理解,更别提什么科技发明创造了,学生的总体知识收益甚微。至于科举制,虽然对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起过直接的促进作用.但随着历史车轮的推进,科举制度对近代的科学技术发展却越来越起着阻碍作用,其诸多弊病也日益显现。例如科举考试的内容、范国和形式十分狭窄;举制度只注重理论
而轻视实践,造成科技结构不平衡。无论是私塾教学方式,还是科举考试制度,都是中国封建社会的腐朽性、落后性在近代教育制度中的反映体现。这种腐朽性、落后性在封建社会末期即世界进入近代后,不仅没有得到消除或减弱,反而进一步加强。而西方教育在近代则大力提倡科学、实验、技术三者之间的相互联合与循环。与这种日益进步的教育制度相比,中国曾在世界上占有优势的传统科学不得不在近代被西方自然科学全面超越。
三、闭关自守政策的影响
15世纪下半叶到18世纪,西方科学技术的发展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而发生了本质性的大转折。18世纪开始了第一次科技革命,19世纪末又开始了第二次技术革命,在科学技术发展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与此相反,正当西方国家科学技术在日新月异进步的时候,中国除了落后的社会制度和生产方式没有改变之外,还开始实行闭关自守政策。闭关自守政策在一定历史时期是有实行的必要和进步意义的。因为明朝末期,东南沿海一带倭寇盛行,政府实行闭关自守政策,有利于防止海盗和保护东南沿海一带人民的生活安定。但在倭害灭除之后,中国政府并没有随即停止闭关政策,反而更加固步自封。尤其进入清朝后,清王朝虚骄自大,闭目塞听,一直做着\"天朝上日\"的迷梦。这使中国成了井底之蛙,与世界隔绝开来,远远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时代潮流。众所周知,社会发展和科技发展的历史证明,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是推动科学技术不断前进的最根本、最持久、最强大的力量,是生产的需要给科学研究提出了多方面的课题,
因而也会使科学技术取得重大进展和重大突破。但中国的近代科技既没有自身发展的欲望,又没有推动力,也没有外力刺激,所以它落伍于时代的列车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四、腐朽的社会制度和回家政治的影响
一个国家政治民主程度的大小、影响着这个回家科技发展水平的高低。专制和独裁是旧中国政治的突出表现,因而中国近代科技的发展缓慢是可想而知的。科学需要民主,民主促进科学,科学与民主相辅相成。自然科学研究是对未知的自然现象进行探索,科学技术知识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如实反映。它必须尊重客观事实,重视实验和实践,讲究理性思维,服从科学真理,并且需要能对问题进行自由探讨。科技领域的这种本性,自然要求民主和自由,没有学术民主和自由,科技事业是难以发展的。从西方开始文艺复兴运动,资本主义兴起,一直到资本主义大发展的本世纪四十年代末以前,中国都是在封建专制和国民党的独裁统治之下,西方的民主和自由大大超过了中国。资产阶级是喊着自由、民主、平等的口号起家的,在他们取得政权之后,建立的是代议制的所谓\"民主共和国\",虽然资产阶级的国家政治在本质上是资产阶级专政,但是资产阶级国家的民主范围形式,毕竞比封建社会大得多。所以,在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下,科技的发展比近代中国要快得多。
总之,中国自进入近代以来,科学技术无论是从外部因素、内部因素,还是从传统文化因素、科技结构因素来说,都存在着严重的缺陷。相对于古代科技发展的速度,近代科技的步伐已是大大减低了,再与同
时期西方发展的速度相比,中国的近代科技更显得缓慢不堪。直至今日,中国虽然在某些科技领域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但从总体均衡水平来说,中国还是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
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之际,我们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结合以上分析,我认为在新世纪我们应该在一下几个方面加快推进我们科学技术的发展。
第一、调整科技创新战略的指导思想,更加强调原始性创新,力争实现科学技术发展的跨越。
第二、要调整科技创新的管理体制,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观。 第三、要形成一个健康的教育体系,培养创新型人才 第四、全社会形成爱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气
40712121 朱怡 07工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