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沧江流域人口生态特征及人口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2024-04-30
来源:汇智旅游网
第卷第期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年月澜沧江流域人口生态特征及人口资源开发利用研究吕昭河张震云南大学摘要澜沧江流域是云南省少数民族聚居的落后地区其人口资源区域开发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本文认为该流域开发和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协调好人口与环境的关系搞好人口资源的开发利用建立一个高效和诸的人类生态系统关键词润沦江流域人口生态环境一、问题的提出澜沧江流域是云南省少数民族聚居的落后地区长期以来定居着藏傈僳白彝低拉枯哈尼和傣等少数民族由于该流域自然生态环境的巨大差异性强烈地影响着各民族人们的生存方式形成了风格各异的人口生态特征全流域涉及云南省个县其中个是贫困县除大理和思茅市外农业产值均超过工业产值全流域人口的为农业人口从该流域人口活动的性质来说流域内人口生态关系主要集中在人口与农业生产各自然因子诸如土地光热水生物种群等方面农业生态系统为该流域社会一经济一自然复合系统的基础就现实而言该区域人口生态的主要问题是人口高增长及消费需求的增加与低效农业及落后的生产手段带来的生态破坏之间的矛盾由此该流域面临的最大开发障碍是难以建立低增长高质量人口系统和最大限度减少生态破坏的高效农业系统组合下的新型人口生态系统这对于整个流域的经济开发和持续发展是至关重要的第一该流域自然生态系统符合于其生态平衡规律和人类长远利用目的的保护措施是紧迫的否则对该流域自然环境的破坏导致的生态问题将日趋严重第二建立高效和谐的人类生态系统是本流域长远发展的需要这包括高效农业生态系统及在此系统支持下的城市生态系统的建立因此澜沧江流域作为一个统一的区域性人口生态系统是以人及人的活动为主体人口参加系统内的物质能流并以其独有的社会性成为系统内各作用因子相互关系乃至整个系统运动的主导因素人们以自身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目标及满足需要的手段的发展影响和改变着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就此而言澜沧江流域开发和持续发展战略就不能不以人口作为核心设置预期目标人口资源的开发利用将成为流域内资源开发自然生态平衡的保持及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条件本文立足于澜沧江流域复杂的生态环境条件研究人口与自然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区域人口生态关系而人在其中居于什么位置或者说澜沧江流域开发及持续发展的动力源在何处这是我们选择生态模式评价生态价值和确定生态活动类型的基本依据收稿日期一一一作者简介吕昭河云南大学人口研究所助研现为南开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在读博士生主要从事人口经济学的教学和云南少数民族人口的研究第期吕昭河等澜沧江流域人口生态特征及人口资源开发利用研究二一生存维持系统澜沧江流域人口生态特征据年统计数据全流域—低效农业构成的人口生态模式万人口中万人口为农业人口占从事农业及相关的生产劳动非农业人口比例最高的几个县市如思茅大理临沧等均是区域性经济文化政治中心的地州府所在地以此吸引了较多的人口在城镇从事非农业产业个农民平均纯收入高于或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县市和农民人均占有粮食最高的县市也基本分布在这几个地理条件较好经济发展基础较为优越的地区入和粮食占有水平很低而绝大多数地区经济落后农民人均纯收从整体上评价澜沧江流域是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并从中获取生存资料的传统农业区域农业吸引了绝大多数人口农业生态系统维系着其生存和发展这一农业生态系统最显著的特征是高增长低素质人口与低效农业的相互作用关系从本质上说这也是该流域人口生态问题的主要起因人口状况如何对区域内社会经济的发展有重大影响担忧的比全省而该流域内人口的基本状况是令人据。年人口普查资料个县岁及以上人口中文盲半文盲的比例为的平均水平高出从分县情况来看岁及以上人口中文盲半文盲率超过在其余的县有个即澜抢德钦双江耿马孟连永德兰坪沧源和维西文盲半文盲率之间的有南涧大理思茅昌宁弥渡丽江永平普洱巍山和剑川个县个县的文盲半文盲率均在一之间该区域文化教育的落后导致人口的科学技术及劳动技能的低下这是该流域农业生产技术落后和劳动效率不高的基本原因而低下的人口素质与快速增长的人口数量构成的非良性人口系统对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良不断施加压力为满足不断扩大的人口的基本生存需求这一压力在本流域的很多地区转化为对土地对自然资源的掠取了的生存手段在很多山区“刀耕火种轮歇抛荒的原始耕作方式仍然是山区民族弃舍不”限于山高坡陡的自然条件更限于人口的技术水平低下和生产手段的不足本流域的耕地类型仍然以坡地旱地为主据年云南省统计年鉴全流域个县的以上的有余万亩的耕地有县低于余万亩是旱地占高者达以上旱地在个仅限于几个坝子较大的县思茅地区轮歇地年占总耕地面积的据年土地普查资料西双版纳州轮歇地占总耕地面积的毁林开荒滥砍乱伐导致森林面积减少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等生态问题普遍存在于全流域地区西双版纳州森林面积大量减少年森林筱盖率下降为土壤冲刷量大幅度提高森林在生态平衡中的主体地位已经被削弱大理州由于森林面积大幅度减少导致平方公里占全州土地总面积的水土流失面积不断扩大年全州水土流失面积达旱涝洪灾害频繁类似的生态问题程度不同地存在于本流域的其它地区二两个典型的山居民族与坝居民族的比较该流域内山居民族与坝居民族的人口生态特征的差异最具显著性反映了不同的自然环境因子与人类手段和需要发展程度之间的相互关系水光热等气象因子及地质地表坡度土壤条件水利设施的差异构成不同的农业生产发展模式由此进一步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年活形成不同的人口生态特征澜沧江上游高寒山区的傈僳族与下游河谷的傣族在生产方式生活习俗方面的显著差别无疑是“自然的造化”属北热带的景洪坝与属中温带的兰坪及维西的光热水条件比较景洪农业发展条件好可一年三熟而兰坪位于山区大部分山地一年只能一熟适应各自的自然条件傣族从事水田耕作主食稻谷擅长水田作业及管理的耕作方式和生活习俗水成为傣族民族文化的主题相反居住在崇山峻岭气候寒冷地区的傈僳族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以陡坡旱地耕作为主主食玉米荞子等旱地作物以火掠取土地自然力保留了大量“刀耕火种轮歇抛荒”的耕作方式和与此密切相关的生活习俗火成为傈僳族民族文化的主题人口分布及乡村聚落特征同样显示了各自生态环境差异的影响景洪傣族大多数居住在海拔高度米的低宽河谷村落密布人口集中人口密度高这一人口地理特性基于该地地势平坦农业条件好土地人口承载力高的生态环境相反处于澜沧江上游的傈僳族山高坡陡地理环境很差很难形成集中成片的乡村聚落例如位于澜沧江上游的兰坪县傈僳族村寨小而分散超过户的村寨较为少见限于自然地理环境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土地生产率极其低下人口承载力极其有限故形成村落稀疏人口分散的格局人口分布的这些特点更导致了两种民族诸多生活习俗的不同村落密布人口集中交通便利的坝区傣族村落及人口间的社会交往频繁活动范围大人口生态圈为开放性系统而傈僳族受其地理条件的限制人口稀疏村落分散交通阻塞难以进行频繁的大范围的社会交往人口生态圈易于自闭为封闭型系统系统内人口少信息量不足这是傈僳族社会发展迟缓保留大量原始残余氏族组织血缘通婚等民族习俗的一个重要原因这种环境因素无疑仍旧在继续影响其基本的生存方式三澜沧江流域人口分布特征及变化一人口分布特征区域性根据资料统计我们依据人口的稠密程度把澜沧江流域分为三个部分北部包括德钦维西兰坪丽江云龙五县中部包括永平保山昌宁凤庆弥渡巍山漾淳洱源剑川大理南涧云县永德景东临沧十五个市县南部包括双江沧源耿马镇玩景谷思茅普洱澜沧孟连景洪励海勋腊江成十三个市县这样的划分至少在两方面满足人口分布区域性有关区内相似性和区间差异性的规定地理特征北部平均海拔为米处在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依海拔呈垂直分布的气候特征显著中部处在横断山脉南端平均海拔在一米属于低纬度高海拔的山地高原南部处于云贵高原西南边缘横断山脉南端余脉属于由澜沧江下游支流切割而成的中低山地平均海拔在米以下民族构成北部居住的主要少数民族是藏族和傈僳族以及部分白族习惯上称作高山地民族中部主要居住的少数民族有彝族和白族其中白族是传统的平坝民族彝族是半山区民族南部的主要民族有拉枯族傣族和哈尼族为半山区民族不平衡性由于自然条件历史社会经济民族风俗等原因北中南三部分的人口分布呈现极大的不平衡性中部仅占流域面积的却拥有近的人口而南部和北部占全流域面积的仅有的人口第期吕昭河等澜沧江流域人生态特征及人日资源仟发利用研究立体分布首先是流域内各民族依据海拔分高度的居住方式依据海拔叮分成毛个高度层高寒层中暖层和低热层其主要民族构成亦如众多研究中依据海拔所划定的民族类别其次各民族立体分布并不意味着高山地民族半山区民族以及平坝民族就严格地按海拔高度居住往往还表现为交错分布在澜沧江流域绝对高度相差甚远故绝对意义上的山地或平坝的界定意义并不是很大而相对高度差对某区域人口分布的决定作用却是更为重要的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相对高度往往隐含着山地与平坝的区别众所周知这种区别对居住其中的卜何民族自身的发展都有着重大的意义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内涵所在这种集海拔和相对高度而呈现的垂直分布也是公南少数二人口分布形成与变化的原因自然环境因素在澜沧江流域少数民族传统农业模式条件下特殊的地理条件对其人日分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低效率的传统经济决定了人类对自然界极大的依赖性人卜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所处的地理条件在此着重讨论地貌和气候条件在流域北部山高谷深平坝狭小高产稳产的耕地少而疏水资源丰富但可利用的水资源贫乏至少到目前仍处于这种状况因此所能提供的食物种类和数量较中部乃至南部都贫乏得多在此环境中长期形成的生活方式也不是外来者在短期内能够适应的这也就是说在北部维持人类生存的能量的获取难度很大程度地抑制了人口自身的发展和人日向该地区的迁移在流域南部由于大部分为横断山脉余脉以及澜沧江下游及其支流切割而成的中低山地丘陵广布山谷盆地或平坝相间排列而且气候温和日照充足为农业生产提供良好的条件所以人口密度较北部高但是历史上其低纬度湿热气候也为某些传染性疾病如疟疾的传播提供了条件对人类的生存构成威胁流域中部处于横断山脉的南端山势较缓区域内有面积为多数平方公里的坝子个占整个流域内面积大于平方公里坝子共个的绝大其中大理所在的洱海坝子农业生产条件优越稳产高产是全省粮食高产地区之社会经济条件中暖层的温和气候与便利的水资源相结合为中部的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澜沦江流域人口分布的历史变迁见图中可以看出流域内人口密度的低高低弓与“”的北中南三个部分一——一“‘“潮撇喇娜一仁兰二兰二二兰少德维钦西竺丽云永保吕风弥巍床润源人南云永景临双东抢耿镇马沉坪汀龙平山庆波山碑川理涧县德沧江源劫动矛斧茅沧攻洪海腊城景思澜从改图数据来源澜沧江流域人口密度变化年人口普查资料《云南年鉴》年卷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年的人口密度格局最终确立中部以大理保山为中心大理州内属于澜沧江流域的诸县为主体早在四千多年前白族先民就在大理地区繁衍生息唐宋时南诏大理国地方民族政权先后在此建都历时五百多年从唐代开始白族与汉族的文化交往日益频繁其优越的农业生产条件和政治的繁荣使得其封建经济极其兴盛明清两代大理封建地主经济迅速发展修渠开田农业生产较为先进近代国外资本主义冲破国门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刺激下交通比较便利的大理等地崛起了工商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至今其作为滇西经济中心的作用日益显著保击亦滇西故郡抗战时期修通的滇缅公路使保山的商业曾一度繁荣建国后开展的大规模农田水利建设为其农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简单地说澜沧江流域中部的高密度人口分布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一是地处滇西交通的要冲带动了商业资本的发展及积累二是长期以来经济文化交往的发展以及建国后滇西各地区政治中心的确立为其发展奠定了基础北部是以丽江为中心以滇藏贸易为其发展主线的地区明清时期其贸易网东到昆明西到拉萨北到康定南到思茅抗战时期作为后方的另一条重要的补给线也对其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南部以西双版纳地区为主体历史上同外界的交往由于高山的阻隔而受到抑制解放前马是最先进的交通工具另外其长期存在的农村公社形态所具有的独立闭塞性使其成为一个鲜为外界所了解的地区人口发展主要依赖于其自身的人口生产四澜沧江流域人口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人口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人口本身是宝贵的资源是一种不同于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的特殊资源同时也是自然资源的消费者和利用资源进行生产以创造财富的生产者具有生产和消费的两重性人口资源必须经过养育教育和培训等过程即人力资本投资此外人口资源具有累积性通过学习和创造使素质不断提高和耐用性不会在使用过程中被消耗掉人口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首先人口作为生产与消费的统一体其质量状况决定了对自然资源认识及利用的效率高低一方面对生态系统的运行构成影响另一方面则对社会综合发展起到促进或抑制的作用其次在生产过程中人口自身素质得到了提高和发展人口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从广义上说既包括现实人口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包括未来人口资源发展的战略规划在此层次上的人口资源的开发利用已被纳入人口发展宏观系统成为社会发展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相对于人口资源开发利用的长期性劳动力资源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则可视为此项工程的中期目标人力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要素之一其数量结构和质量的状况及发展变化都将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在此“开发”主要指劳动力的发掘发展即通过各种形式的文化教育技术教育及思想教育提高劳动力整体素质培养出实地所需的各层次人才“利用”是在对劳动力开发的基础上将这些劳动力要素同当地其它生产要素进行合理配置劳动力的开发利用涉及到在业与非在业两个部分的劳动力人口就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澜沧江流域而言劳动力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重点应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及开发利用这是因为与农业第期吕昭河等澜沧江流域人口生态特征及人口资源开发利用研究生产低效率相伴随的潜在性失业的客观现实劳动力资源不仅在规模数量上过剩而且在结构上的过剩与不足并存即表现为农业第一产业滞存了大量的过剩劳动力而适合于非农产业的劳动力却显不足而且这种劳动力在数量和结构上的过剩或不足在澜沧江流域的坪坝和山区有着性质和程度上的差别此外农业生产的季节性使劳动力过剩这一问题更为突出二功劳动力资源开发利用的模式及分析劳动力资源的开发利用模式就是指对现实和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劳动力资源进行相应的教育和培训使之适合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和未来发展需要以及实现充分就业而建立的一整套社会运行机制就参加的主体而言有国家集团群体家庭和个人就其所需要的社会职能部门而言则有教育体制劳动力配置机制和社会保障机制等同时劳动力的开发利用需要解决劳动力数量和结构关系这力素质是贯穿其中的核心一反映并影响社会经济运动的基本问题而劳动力质量即劳动此外劳动力的开发和利用与劳动力培养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范畴前者指因为现实劳动人口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及其在社会生产中的配置后者则指社会把一个新出生的人口培养成为一个具有平均熟练程度的劳动力的过程由此可见二者实施的对象不同在实施的费用上后者包括从母亲怀孕起到成长为劳动力的下限止所需的一切费用前者因为其具体实施过程的多样性费用的构成较为复杂是由于这种复杂性才使得对劳动力资源开发利用模式的分析与评价有其必要性正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具体实践中其可能的模式大多是可以预见的这也使分析评价有其可能性剩余劳动力从传统农业转移出来进入第二三产业这不仅仅是一个数量或结构上的问题首先大多数的非农产业对生产资料包括资金技术等的要求都比农业要高由于建国以来农村经济发展中生产积累的低水平和较少的存量使过剩劳动力的转移受到来自生产资本不足的阻碍其次是传统农业中较低的人口素质阻碍了过剩人口向较高素质要求的二三产业的转移而这种来自劳动力质量较低的阻碍是具实质性的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提高人口质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大于增加生产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这就产生一个经济发展与提高人口素质的优先次序问题对此的回答可分为两种截然相反的思想即待经济发展之后着手提高人口素质或先集中力量提高人口素质然后再发展经济如果要对二者进行评判那么很容易陷入一个循环最后得出提高人口素质是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且经济发展是提高人口素质的先决条件”“的怪论应该说二者同时并重是较为现实的选择接下来的问题是转移出来的剩余劳动力以怎样比例进入第二三产业实质上这是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从而也属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方面的问题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结果也就是区域经济结构在人力资本上的表现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那么剩余劳动力转入非农产业的比例如何也就主要决定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而此战略的制定依据是区域的历史传统现状和未来发展的要求因此就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也即劳动力资源的再配置来说区域内人口发展的过去现状和未来趋势是必须考虑的重要方面就澜沧江流域来说低效农业条件下的资金积累较为薄弱实现资金密集型结构的基础较差况且其本身所具有的排斥劳动力的性质也同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目的相违背而更高层次的结构如技术密集型在流域内的大多数地区是不可能实现的对这些地区而言较低知识含量或资金含量的劳动密集型经济则比较符合发展经济及扩大就业的目的对于澜沧江流域来说以大理保山为中心的流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年域中部经济发展程度较高历史上以发达的农耕作为基础发展至今已具备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其产业结构可望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其处于流域的中部可以联系流域两端带动两端的发展流域北南两部应抓住此契机加快劳动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同时建立反映自身优势的经济产业结构编辑田红参考文献」胡开明建设一个协调的经济生态环境见张传富《迎接挑战》中国统计出版社年「口刘隆等西双版纳国土经济考察报告云南人民出版社。年仁」曲格平中国的环境与发展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年仁〕王其藩系统动力学清华大学出版社年〔习张志良人「了承载力与人口迁移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年《」当代中国》丛书编辑委员会当代中国的云南当代中国出版社年〕省政研室省志办云南地州县概况丛书云南人民出版社年〔余谋昌生态学哲学云南人民出版社年仁叼《云南农业地理》编写组云南农业地理云南人民出版社年「〕李淳燕滇西国土综合规划缩写本云南人民出版社。年「〕高言弘民族发展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年〔幻胡焕庸胡焕庸人口地理选集中国财经出版社。年,夕、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