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的兴建,是从奴隶经济相当发达的商殷时期开始, 当畋猎不再是社会生产的主要劳动,为了重温过去的生活方式,畋猎成为当时脱离生产的贵族们的一种礼仪化、娱乐化的行事。园林的最初形式的囿,其主要内容是畋猎和游乐。通常在选定地域后划出范围,或筑界垣。囿中草木鸟兽自然滋生繁育。
先秦时期园林的特点
先秦时期的园林,已有了组成风景的设施:穿沼凿池,土山筑台,自然山水的造园风格初现霓端;
另外此时的园林已不仅仅是简单的囿了:构亭营桥,植花树木,园林的组成要素已具备。
秦汉园林之特点
(1)秦汉的苑是在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苑是继承了囿的狩猎传统,但主要内容已不仅是供狩猎,而是利用自然与改造自然,并布置众多建筑群形成临朝、居住、游览等多功能结合的园林形式;同时汉代宫苑建设在雄伟豪壮的气魄中表现出完善的风貌,它在风景艺术设施方面对以后园林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2)秦汉不仅有成熟的帝王宫苑,而且已经有了私人性质的私家园林。皇家禁苑与私家园林的内容、形式及造园手法等并没有什么根本的区别,只是规模大小有所不同,造园的气派亦十分宏大,包罗万象,尽量显示豪华富有。
(3)汉代在造园技术有了很大发展,营造工程浩大,宏伟的宫室建筑等等建造技术都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并开创了我国人工堆山的技术,挖池筑山,修渠筑堤,引水注池等山池之景的创作,为后世构筑假山石洞奠定了基础。
(4)汉代势力所及四面八方从各地搜集来大量树木,从关于上林苑中树木的记载来看,草木名称多达两千余种,数量确实惊人,在苑中栽植技术,从《三辅皇图》中得知,驰道种植松树,汉长安城内槐、榆大片栽植,宫中植树柳、竹、梨、梧桐、女贞、葡萄等,沟边植杨树,墓地植柏树,庭院池中种荷花,池边种柳树,“太液芙蓉末央柳”说明汉时已注意风景点上的植物配植。
魏晋南北朝时期园林的特点
魏晋南北朝时期,思想文化、艺术活动十分活跃,中国山水园林艺术已形成独特的创作思想和方法,升华到较高的水平;在开发自然美的规律,创造环境美的技巧及陶冶人的个性美等方面均很大进步。为隋唐宋时造园进入全盛期奠定了基础。中国古典园林形成了私家、皇家、寺观三大类型并行发展的局面。
(1)皇家园林的建设纳入都城的总体规划之中,大内御苑居于都城的中轴线上成为城市中心区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苑中狩猎、求仙、通神的功能已基本消失或者仅保留某象征的意义,游赏活动成为主导的甚至唯一的功能。
(2)私家园林出现两种明显的倾向:一种是以贵族、官僚为代表的祟尚华丽,争奇斗富的倾向; 另一种是以文人名士为代表的表现隐逸、山林泉石之怡性畅情的倾向,追求视觉景观的美的享受成为后世文人园林的先声。
(3)寺观园林的出现开拓了造园活动的领域,并对风景名胜区的开发起主导性作用。
(4)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园林发展史上一个承先启后的转折时期,自然式山水园林普遍吸收山水画的特色,以摹仿自然山水风景而再现于有限空间的造园手法,园林的规划由粗放转为较自觉细致的设计经营。造园活动已升华到艺术创作的境界。
(5)建筑作为一个造园要素,与其他的自然诸要素取得了密切的谐调关系。
隋唐园林的特点
一、隋唐皇家园林的“皇家气派”已经完全形成,不仅规模宏大,而且注重园林总体的布置和局部的设计处理,宫廷规制的完善、帝王园居活动的频繁和多样化,标志着以皇权为核心的集权政治的进一步巩固和封建经济、文化的繁荣,出现了像西苑、华清宫、九成宫等这样一些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
二、私家园林的艺术性较之上代又有所升华,通过山水景物诱发游赏者因画成景、以诗入园的联想活动,但意境的塑造还处于朦胧状态;此外,儒道佛的哲学思想合流融汇于少数知识分子的造
园思想之中从而形成独特的园林观,为一部分私家园林的创作注入了新鲜血液,成为宋、明文人园林兴盛的启蒙。
三、寺观园林的普及是宗教世俗化的结果,同时也反过来促进了宗教和宗教建筑的进一步世俗化。城市寺观具有城市公共交往中心的作用,相应地发挥了城市公共园林的职能;郊野地带的宗教园林与风景建筑在更高的层次上相结合,促成了山岳风景名胜区的普遍开发,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生态环境。
四、隋唐园林基本已形成完整的中国古典园林体系:发扬了秦汉的大气磅礴的闳放风度,又在精致的艺术经营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另外,隋唐园林在世界上崭露头角,影响遍及于亚洲汉文化圈内的广大地域。
从隋唐开始中国古典园林进入全盛时代,其发展到宋代,在两宋特定的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下,终于瓜熟蒂落,开始了中国古典园林的成熟时期。
两宋时期造园的特点
一,私家、皇家、寺观三大园林类型都已完全具备中国风景式园林的主要的特点;文人园林经唐代的启蒙,兴起于两宋,文人园林的兴
起和极盛,成为中国古典园林已经达到成熟境地的标志。 二,这个时期,园林的创作方法逐渐向写意转化,再加上诸如“小中见大”“须弥芥”,“壶中天地”之类的美学观念的影响,对写意园林的兴起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皇家园林出现了接近私家园林的倾向。这种倾向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两宋封建政治的一定程度的开明性和文化政策的一定程度的宽容性。
四,由于封建社会内部资本主义因素的成长,工商业繁荣,市民文化勃兴,市民园林亦随之而兴盛起来。它作为一种社会力量浸润于私家造园艺术,又出现文人园林的多种变体,民间遣园活动广泛普及,结合于各地的人文条件和自然条件而产生各种地方风格的乡土园林,这些。又导致民间的私家园林呈现为前所未有的百花争艳的局面。
五、佛教禅宗与儒学结合,文人禅锐之风,僧道的文人化等因素促成了寺观园林由世俗化更进一步地文人化,文人园林的风格也涵
盖了绝大部分寺观的造园活动。同时,寺观园林更多地发挥其城市公共园林的职能,对于全国范围内的风景名胜区尤其是山岳风景名胜区的再度大开发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宋代,随着佛教禅宗传入日本,中国的造园艺术继唐代以后再度影响日本,促成了盛极一时的禅宗园林,如枯山水、茶庭等的相继兴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