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聚众斗殴案件中,主犯的刑罚如何判定?

2021-07-20 来源:汇智旅游网

聚众斗殴轻伤以上需负刑事责任,涉嫌故意伤害罪可判有期徒刑,积极赔偿与受害人谅解可判缓刑。量刑考虑犯罪构成、动机、恶性、社会危害、累犯、自首、立功等因素。聚众斗殴罪指纠集众人结伙殴斗,人数至少3人,采用暴力搏斗,严重影响社会秩序。构成主体为16周岁以上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首要分子和积极参加者。犯罪动机是公然藐视法纪和社会公德,追求刺激或满足卑鄙欲念。

法律分析

聚众斗殴轻伤以上是负刑事责任以及处罚的。并且打架致人轻伤,涉嫌故意伤害罪,应当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积极赔偿,取得受害人的谅解,可以判缓刑。量刑要根据当事人是否构成犯罪,综合考虑犯罪动机、主观恶性、社会危害性、是否累犯、有无自首、立功等从轻减轻情节,以及当事人的认罪态度等因素确定。

聚众斗殴罪构成条件

聚众斗殴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纠集众人结伙殴斗的行为。聚众斗殴主要是指出于私仇、争霸或者其他不正当目的而成伙结帮地殴斗。聚众,一般是指人数众多,至少不得少于3人;斗殴,主要是指的采用暴力相互搏斗,但使用暴力的方式各有所别。聚众斗殴多表现为流氓团伙之间互相殴斗,少则几人、十几人,多则几十人,上百人,他们往往是约定时间、地点,拿刀动棒,大打出手,而且往往造成伤亡和社会秩序的混乱,是一种严重影响社会公共秩序的恶劣犯罪行为。

聚众斗殴罪的主体是,凡年满16周岁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聚众斗殴罪。但并非所有参加聚众斗殴者均构成聚众斗殴罪。只有聚众斗殴的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者,才能构成聚众斗殴罪主体。所谓首要分子,是指在聚众斗殴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所谓其他积极参加者,是指除首要分子以外的在聚众斗殴中起重要作用的犯罪分子。对于一般参加者,只能依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追究行政责任,不能构成聚众斗殴罪主体。

聚众斗殴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犯罪。犯罪的动机,一般不是完全为了某种个人的利害冲突,也不是单纯为了取得某种物质利益,而是公然藐视国家的法纪和社会公德,企图通过实施聚众斗殴活动来寻求刺激或者追求某种卑鄙欲念的满足。行为人在思想上已经丧失了道德观念和法制观念,是非荣辱标准已被颠倒。这种公然藐视社会公德和国家法纪的心理状态,是聚众斗殴犯罪故意的最明显的特点。

结语

聚众斗殴罪涉及负刑事责任及处罚,打架致人轻伤属故意伤害罪,可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积极赔偿并获谅解可判缓刑。量刑需考虑犯罪构成、动机、恶性程度、社会危害性、累犯情况、自首、立功等因素。聚众斗殴罪表现为纠集众人结伙殴斗,影响社会秩序。参与者需具备刑事责任能力,首要分子和积极参加者构成主体。犯罪动机为藐视法纪和公德,寻求刺激或满足卑鄙欲念。这种心态是聚众斗殴犯罪故意的明显特点。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六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一节 扰乱公共秩序罪 第二百九十一条 聚众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商场、公园、影剧院、展览会、运动场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聚众堵塞交通或者破坏交通秩序,抗拒、阻碍国家治安管理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情节严重的,对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六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二节 妨害司法罪 第三百零九条 有下列扰乱法庭秩序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一)聚众哄闹、冲击法庭的;

(二)殴打司法工作人员或者诉讼参与人的;

(三)侮辱、诽谤、威胁司法工作人员或者诉讼参与人,不听法庭制止,严重扰乱法庭秩序的;

(四)有毁坏法庭设施,抢夺、损毁诉讼文书、证据等扰乱法庭秩序行为,情节严重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六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一节 扰乱公共秩序罪 第二百九十三条之一 有下列情形之一,催收高利放贷等产生的非法债务,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一)使用暴力、胁迫方法的;

(二)限制他人人身自由或者侵入他人住宅的;

(三)恐吓、跟踪、骚扰他人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