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论述题)高频考点模拟试卷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20-11-01 来源:汇智旅游网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论述题)高频考点模拟试卷5 (题后含答

案及解析)

题型有:1.

1. 谈谈你对现代学校管理发展趋势的认识。

正确答案:(1)学校管理法治化。依法治校就是把学校管理纳入法治轨道,依法对学校进行管理。依法治校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依法管理和规范学校行为,另一方面是学校管理者依法管理学校的各项内部事务。如何推进依法治校工作,学校管理者应采取以下措施:第一,转变行政管理职能,切实依法行政。第二,加强制度建设,依法加强管理。第三,推进民主建设,完善民主监督。第四,加强法制教育,提高法律素质。第五,严格教师管理,维护教师权益。第六,完善学校保护机制,依法保护学生权益。(2)学校管理人性化。人性化管理是指学校管理工作要关注人的情感、满足人的需要、崇尚人的价值、开发人的潜能、尊重人的主体人格和地位。实行人性化管理,要做好以下工作。第一,要考虑人的因素,一切从人的实际出发。第二,在分配工作任务时,要考虑人的个体差异。第三,要强调人的内在价值,把满足需要作为工作的起点,通过激励的方式来提高工作效率。第四,要努力构建一种充满尊重、理解和信任的人际环境,增强教职工和学生的集体归属感。第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管理和育人功能。第六,要转变管理观念,改变管理方式,贯彻管理即育人、管理即服务的思想。(3)学校管理校本化。校本管理是指学校在教育方针与法规的指引下,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要来自主确定发展目标和方向,自主进行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换言之,就是以学校为本位的管理。实施校本管理应做好以下工作。第一,教育行政部门要简政放权。第二,倡导集体参与、共同决策。第三,开展校本研究,提高学校管理者的决策能力。(4)学校管理信息化。管理信息化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校对信息技术的开发和使用,把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等现代技术运用到学校管理上来以提高管理的实效;另一方面是学校管理方式和内容的信息化,由过去的“人一人”管理、“人一物”管理转变为“人一机”管理,即注重对有关信息资源的管理。信息化管理应做好以下工作。第一,加强硬件投入与软件开发,为学校管理信息化提供物质基础。第二,改进培训内容和方式,提高学校教职员工的信息管理素养。第三,完善学校信息化管理的政策和规章制度。 涉及知识点:学校管理

2. 结合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谈一谈影响课程改革的主要因素。

正确答案:2001年6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通知,揭开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序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主要针对我国基础教育总体水平不高,在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背景下进行的。 课程改革主要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 (1)政治因素 首先,政治制约课程变革的目标。统治阶级根据自己的利益、愿望和要求,制定教

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实际上也就意味着对课程目标的政治选择和规定,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政治性实际上也体现着课程目标的政治制约性。 其次,政治制约课程变革的内容选择。课程渗透了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 最后,政治制约着课程的编制过程。教学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编写都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否则,统治阶级很难实现自己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 (2)经济因素 首先,提高劳动力素质的客观要求制约着课程目标。 其次,经济的地区差异制约着课程变革。课程变革既要与我国经济发展总体相适应,也要考虑各地经济发展的差异因地制宜,为各地区经济发展服务,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最后,市场经济对课程有着直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课程价值取向的变化、课程目标的综合性和课程结构的优化等多个方面。 (3)文化因素 首先,文化模式与课程变革。不同的民族文化有着不同的文化特质。民族文化的基本模式要求学校变革课程时,依据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质,设置与不同民族文化相适应的课程,在课程内容、实施、评价等方面考虑和体现民族特色。 其次,文化变迁与课程变革。学校课程作为传递、传播和创造文化的载体,应随着文化的变迁作相应的调整。在科技突飞猛进、文化变迁较为激烈的时期,学校课程应进行较大的变革,在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实施等方面都要调整,或大量增减科目。 最后,文化多元与课程变革。现代社会的文化日益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学校课程如何体现文化间的差异,并在尊重各少数民族、各社会阶层文化的同时,将不同文化整合起来,成为课程面临的重要现实问题。 (4)科技革新 首先,科技革新制约着课程变革的目标。 其次,科技革新推动着课程结构的变革。 最后,科技革新影响课程变革的速度。 (5)学生发展 首先,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性与课程变革。课程变革的目标要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特性。各门课程要互相协调,注重课程结构的整体优化。 其次,学生需要与课程变革。学校课程变革必须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全面需要,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影响课程改革的主要因素的理解与掌握程度,重在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并考查学生对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关注程度。对于此问题首先要回答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相关常识,主要包括课程改革的时间、文件,改革的背景,改革的主要内容。其次,回答课程改革的影响因素。关于影响课程改革的因素,可以结合教育的社会制约性这一部分来理解。这样就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分别给予回答。 知识模块:教育学原理

3. 评析下列案例中教师所运用的教育教学原则。 在模范班主任毛老师的班上,举行“我们是红军的新一代”诗歌朗诵比赛,一个有先天生理缺陷,吐字不清的学生小孙在同学的带动下走上讲台,她一口气吐出“长征路上”四个字后,好不容易才把“百花开”三个字进出来,这时,毛老师发现坐在本班末排的一个同学努着嘴在学她,眼看她再继续朗诵下去就会引起哄堂大笑,既会影响比赛效果,又会伤害朗诵的同学的自尊心。毛老师立刻用眼神示意同学们鼓掌,掌声一停,毛老师鼓励大家说:“同学们,小孙同学决心学习红军不怕难的精神,上台来朗诵,这很好。看到同学们有困难,我们应该怎么办?”“帮助她!”同学们大声回答。“对!一个人有困难,大家来帮助,这才是红军的好作风。好,我们大家一起和她来朗诵。”顿时整个教室响起响亮的朗诵声。小孙的声音融汇在大家的声音里。朗诵完毕,小孙激动地走回自己的座位。

正确答案:教学原则是人们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遵循教学规律而制定的对

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是指导教学活动的一般原理。在此案例中,班主任毛老师灵活地运用了因材施教原则、启发性原则以及量力性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不同受教育对象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不同的教育,即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最适合他自己的发展。坚持因材施教原则要求教师要了解学生,科学地对待学生的个别差异,针对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措施。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动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坚持启发性原则要求教师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并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量力性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量力性原则要求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发展水平,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并考虑学生认识发展的时代特点。 毛老师在对全班学生的个性特征的了解尤其是对小孙同学身心情况了解的基础上,通过对学生心理活动的敏锐观察,照顾到了小孙同学语言表达方面的缺陷,适当降低要求,并给予了适当的鼓励,坚持了量力性原则和因材施教原则;毛老师运用红军不怕困难和互相帮助的精神,把即将发生的同学们对小孙同学的嘲笑及时转化为对小孙同学的鼓励,运用了启发性原则。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教学原则的理解与掌握程度。教学原则既指导教师的教,也指导学生的学,应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和始终。我国中小学的教学原则主要有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性原则、量力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等。在分析案例时,要考虑每一种原则的含义及要求。 知识模块:教育学原理

4. 谈谈你对教育起源问题的认识。

正确答案:(1)关于教育起源问题的探讨最早是由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利托尔诺提出的,他从庸俗进化论的观点来解释教育的起源,断言教育起源于生存竞争的本能。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等人也持这种观点。美国教育家孟禄从心理学的角度,提出儿童对成人的模仿乃是教育的基础。前苏联教育界在对上述观点进行批判的同时,提出了“教育起源于劳动”的观点。这对我国教育界曾产生了较大的影响。(2)近些年来,我国教育界在深入研究这个问题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到教育起源不仅与劳动有关,还与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并且也涉及人类自身生产的需要。简而言之,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教育起源于人类参与社会生活的需要和人类自身身心发展的需要。(3)教育活动是一种交往活动,原始人的群居生活为成员之间的交流提供了基本条件,有利于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传授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的知识经验,使他们的身心获得发展。原始社会的教育内容与原始生活的需要和生产技能是相应的。原始人类的教育意识是一个逐步加强的过程。在原始社会初期,人类将知识传授给别人、向别人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都很低,但随着人类的进化、社会的发展,以及知识的发现和积累,教育的意识性、目的性、计划性不断得到加强,最终摆脱教育与生活混同的状态。(4)人类社会进入父系氏族公社后,政治、经济的变革推动着文化、教育不断发生变化,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的教育逐渐分化出来,出现了学校的萌芽。 涉及知识点:中外教育史

5. 有观点认为目前我国的学制保留了壬成学制的框架,请评析这个观点。

正确答案:(1)1922年新学制的学制系统是:小学六年,中等教育分初级、高级两个阶段,各3年。1922年新学制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美国的六三三制,但并不盲从美制。从它产生的整个过程来看,是经过教育界长期酝酿讨论,并经许多省市认真施行,最终集思广益的结果。正如陶行知所说:它是“应时而生的制度”,是“颇有独到之处”的。 (2)1922年学制的特点有:第一,根据学龄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划分教育阶段。“六三三学制”中各教育阶段,基本上依据我国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来划分的,这在中国近代学制发展史上是第一次。第二,初等教育阶段趋于合理,更加务实。它缩短了小学年限,改7年为6年,小学分为两级,初级小学4年为义务教育阶段,高级小学2年,有利于初等教育的普及。幼稚园也纳入初等教育阶段,使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得以衔接,确立了幼儿教育在中国教育史上的地位。第三,中等教育阶段是改制的核心,是新学制中的精粹。①延长了中学年限,改4年为6年,提高了中学教育的程度,克服了旧学制中中学只有4年而造成基础知识浅的缺点,改善了中学与大学的衔接关系。②中学分成初、高中两级,不仅增加了地方办学的伸缩余地,而且也增加了学生选择的余地。③在中学开始施行选课制和分科制,力求使学生有较大发展余地,适应不同学生发展水平学生的需要。④新学制增强了职业教育,兼顾了升学与就业。⑤在师范教育方面,种类得以增多,程度相应提高,而且设置灵活。⑥在高等教育阶段,缩短了高等教育的年限,取消了大学预科,使大学不再担任普通教育的任务,有利于大学进行专业教育和科学研究。此外,还有附则两条,一是注重天才教育;二是注意特种教育。 (3)这个学制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后来经过1928年、1932年、1940年多次修补,除在某些方面有所改动,总体框架一直延续下来,基本沿用到新中国成立。新中国成立后,重建教育,1922年学制这个适合我国国情的学制系统总体框架被采纳。在新中国成立60余年的历史阶段里,虽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有所改变,但总体最终仍然保留了1922年学制系统的总体框架。 (4)目前我国亟须研究制定新的学制:①一国的学制反映了这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和它的教育方针政策、教育结构、人才培养模式等。②学制需要符合儿童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如今的儿童已经和60年或90年前的儿童有很大的区别。今天的儿童发育比半个世纪前要早,如我们现在的入学起始年龄已经由20世纪80年代的7岁调整为6岁。③90年前、60年前,我国文盲众多,当时的学制一方面要考虑教育的普及,又要培养专门人才。④现在是数字化时代、学习化社会。我国要走入人力资源强国,终身教育体制的建立是必由之路,新的学制应该反映终身教育的新理念。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1922年学制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对我国目前学制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考查的是考生是否具有较强的比较分析能力和较恰当的历史观。 知识模块:中外教育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苏格拉底要求学生列出两行,正义归于一行,非正义归于另一行。首先问“虚伪”归于哪一行?学生答,归于非正义一行。苏格拉底又问,偷盗、欺骗、奴役等应归于哪一行?学生答,归于非正义的一行。苏格拉底反驳道,如果将军惩罚了敌人,奴役了敌人,战争中偷走了敌人的财物,或作战时欺骗了敌人,这些行为是否是非正义的呢?学生最后得出结论,认为这

些都是正义的,而只有对朋友这样做是非正义的。苏格拉底又提出,在战争中,将军为了鼓舞士气,以援军快到了的谎言欺骗士兵。制止了士兵的消沉;父亲以欺骗的手段哄自己的孩子吃药,使自己的孩子恢复了健康;一个人因怕朋友自杀,而将朋友的剑偷去,这些行为又归于哪一行呢?学生得出结论,认为这些行为都是正义的,最后迫使他收回了自己原来的主张。

6. 此材料反映了苏格拉底的何种思想?

正确答案:反映了苏格拉底的德育论,即“德行可教”的主张和苏格拉底法 涉及知识点:外国古代教育

7. 论述这些思想的含义,并评述之。

正确答案:“德行可教”和苏格拉底法的具体含义 ①“知识即道德”是苏格拉底伦理学最重要的命题,也可以说是苏格拉底道德教育思想的核心。在苏格拉底看来,人的行为之善恶,主要取决于他是否具有有关的知识。人只有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才能趋善避恶。 ②从“知识即道德”的观点出发,苏格拉底提出了“德行可教”的主张。既然道德不是出自于人的天性,而是以知识或智慧为基础,那么,德行是可教的。通过传授知识、发展智慧,就可以培养有道德的人。因此,在他看来,姗识教育是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 ③为了有效地传授知识,以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苏格拉底提出了著名的教学法——苏格拉底法。苏格拉底法是指在与学生谈话的过程中,并不直截了当地把学生所知道的知识告诉他,而是通过讨论问题甚至辩论的方式来揭露对方认识中的矛盾,逐步引导学生自己最后得出正确答案的方法。由于苏格拉底把教师比喻为“知识的产婆”。因此,苏格拉底法也被人们称为是“产婆术”。这是一种学生和教师共同讨论、共同寻求正确答案的方法。它有助于激发和推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评价 ①苏格拉底的德行可教的观点在教育实践卜具有重要意义。既然正确行为基于正确认识,那么,对人进行道德教育就是可能的。这对后世建立道德意识、道德判断是德育的重要任务有重要的影响。但“德行可教”也有其不完善之处,如亚里士多德批评说“说美德就是知识,这是不对的;但是说美德不能没有识见(不能没有知识),这句话却有道理”。 ②苏格拉底法的优点是没有将现成的结论硬性灌输、强加给对方,而是与对方共同讨论,通过不断提问诱导对方认识并承认自己的错误,自然而然地得到正确的结论。但需要明确的是这一方法是在当时没有教材、教科书、成熟的教育制度的条件下的有效方法。但是它不是万能的教学方法,只能在一定条件下和适度范围内做参照。因此,在当今的教学论中对于苏格拉底法的采用要注意其适用条件。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在评价时学生需要明确“德行可教”这一观点的正反两方面意义。一方面,既然正确行为基于正确认识,对人进行道德教育就是可能的。这对后世建立道德意识、道德判断是德育的重要任务是有重要的影响的。另一方面,“德行可教”也有其不完善之处,如亚里士多德批评说“说美德就是知识,这是不对的;但是说美德不能没有识见(不能没有知识),这句话却有道理”。在评价苏格拉底法时学生需要明确的是苏格拉底的问答法是苏格拉底探讨伦理哲学的研究方法,也是他的教学方

法。这一方法的优点是没有将现成的结论硬性灌输、强加给对方,而是与对方共同讨论,通过不断提问诱导对方认识并承认自己的错误,自然而然地得到正确的结论。但我们需要明确的是这一方法在当时没有教材、教科书、成熟的教育制度的条件下的有效方法。它不是万能的教学方法,只能在一定条件F和适度范围内做参照。首先,受教育者必须有探求真理、追求知识的愿望和热情。其次,受教育者必须就所讨论的问题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否则问答便无法进行。再次,苏格拉底谈话的对象是已经具有了一定知识基础和推理能力的成年人,这种方法不能机械地用于幼年儿童。 知识模块:外国古代教育

8. 影响有意义学习的条件有哪些?

正确答案:(1)外部条件为学习材料本身的性质,内部条件为学习者自身的因素。从客观条件看,有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要有逻辑意义,在学生心理上是可以理解的,在其学习能力范围之内的,符合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学生可以通过对它的理解获得知识所具有的意义。从主观条件看,首先,学习者要有主动学习的倾向。学生必须想要通过理解、通过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去获得这些知识,而不是只想死记硬背。 (2)其次,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这是理解新知识、使新旧知识产生相互作用或同化作用的重要基础。对于一个具有逻辑意义的新知识,如果学生认知结构中没有相应的旧知识或适当观念,要想掌握这种新知识实际也是不可能的。 (3)最后,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新知识与已有的旧知识发生联系。加强对新知识的理解,这种相互作用越是充分,越有利于掌握新知识,使新知识获得实际的意义,也就是使其具有个人的心理意义,把外在的知识变成学生自己的知识。 涉及知识点:教育心理学

9. 论述罗杰斯的学习观。

正确答案:(1)学习是有意义的心理过程。罗杰斯认为学习不是机械的刺激和反应联结的总和,个人学习的主要因素是心理过程,是个人对知觉的解释。罗杰斯曾举例说明,具有不同经验的两个人在知觉同一事物时,其反应是不一致的。罗杰斯认为两个人因对知觉的解释不同,所以他们所认识的世界以及对这个世界的反应也不同。因此,要了解一个人,要考察一种学习过程,只了解外界情境或外界刺激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学习者对外界情境或刺激的解释或看法。 (2)学习是学习者内在潜能的自我实现。在对学习的起因和学习动机的看法上,罗杰斯认为,人类具有学习的自然倾向或学习的内在潜能。人类的学习是一种自发的、有目的、有选择的学习过程。罗杰斯还认为学习过程对于学习者来说应该是一个愉快的过程,在教学中不应把惩罚、强迫和种种要求或约束作为促进学生学习的方法。罗杰斯认为,人的学习具有主动性和自觉性,但认为这种主动性和自觉性来源于人的本能或所谓内在的潜能,在罗杰斯的观点中特别强调人的自然发展,而否定环境和教育的重要决定作用。 (3)学习的内容应该是对学习者有用的、有价值的经验。在学习的内容上,罗杰斯强调学生学习的内容应该是学习者认为是有价值、有意义的知识或经验。罗杰斯认为,只有当学生正确地了解到所学内容的用处时,学习才成为最好的、最有效的学习。罗杰斯的这种尊重学生学习自由的观点是可取的,但是,这种自由应该是相对的,而不应该像罗杰斯

所认为的那样一一给予学习的绝对自由。 (4)最有用的学习是学会如何学习。罗杰斯特别强调学习方法的学习和掌握,强调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和经验。罗杰斯认为,很多有意义的知识或经验不是从现成的知识中学到的,而是在做的过程中获得的。罗杰斯还强调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获得如何进行学习的方法或经验。这些方法和经验可以运用到以后的学习中去。罗杰斯的这种在“做”中学和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如何学习的观点是可取的。我们提倡在实践活动中学习,但并不否定书本知识的作用和价值。 涉及知识点:学习的主要理论

10. 分析总结“二战”后欧洲各国教育改革的基本趋势。

正确答案:每个时期,由于处在一个国际大环境下,各个国家在教育上都会出现一些大体上相似的举措或政策,因而,每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各国教育都有一些共同的趋势。“二战”后,世界暂时进人一个相对和平的历史时期,并且各国开始在经济、军事等领域开始一轮新的竞争,欧洲各国竞相开始教育改革,经总结可以发现,这些国家的教育大体上都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积极普及义务教育。 经过长期的较量,各国都意识的发展教育的重要性,这一时期各国竞相颁布普及义务教育的法案,并且把义务教育的年限不断地延长。例如英国的《巴特勒教育法》、法国的《教育改革法》,德国的《汉堡协定》,等等,都是以此为主要内容的法案。 (2)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各国都意识到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性,纷纷颁布有关的法令,把职业教育作为战后教育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例如1906年,美国成立“全国职业教育促进会”,其目的在于制定一个能对全国的职业教育提供财政补助的法律,通过了《史密斯—休斯法》,决定由联邦政府拨款补助各州大力发展大学程度以下的职业教育;联邦政府与各州合作,提供工业、农业、商业和家政等方面科目的师资训练;在公立学校设立职业课,把传统的专为升学服务的中学改为兼具升学和就业的综合中学。法国也通过了《哈比法案》,把职业教育的建设作为教育改革的重点。其他国家也先后实施这样的决策,可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也是战后各国教育改革的一个突出特色。 (3)重视师范教育的建设。 师范教育的建设也开始受到各国重视,好几个国家都对师范教育的发展做出了规定,例如英国的《巴特勒教育法》提出加强师范教育建设;美国《’国家在危机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特地强调改进教师的培养,提高教师的专业训练标准、地位和待遇,等等。 (4)对中小学进行课程改革。 对学校,尤其是中小学进行课程改革,也是这一时期各国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向,英国1988年制定的课程改革,法国中学的课程改革,等等,都反映了各国对学生在基础学科、科学、实用知识方面的期望。 (5)高等教育渐渐成为发展的重心。 随着各国教育体制的逐渐完善,教育发展的重点也渐渐由低往高上升,高等教育中的课程领域逐渐拓宽,专业设置日益完善,其教育对象也越来越普及化,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英国创办的“开放大学”,以成人教育为对象,反映了社会对终身教育的需求,成为战后欧洲各国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6)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越来越有各自的特色。 对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永远是教育改革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各国不断地在改变,在这个过程中各自总结了许多经验,也根据自身的特色形成了各不相同的管理体制。例如,英国原本是中央、地方两级管理,《巴特勒教育法》则开始加强中央对教育的控制权;法国则体现出教育权下放的趋向。可见,各国在根据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开始取长补短。 以上这些,就是第二次

世界大战后,各国教育改革表现出来的一些共同趋向,其中义务教育年限的延长、职业教育的加强是最明显的两个方面,体现了“二战”后的整个国际环境是对知识、科技的需求非常急切,教育成为决定一国国际地位的重要因素,因而,发展教育事业是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中能否成功的重要决定因素。 涉及知识点:外国现代教育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