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升传解词版:
范升字辩卿,代郡人也。少孤【死了父亲】,依外家居。九岁通【通晓】《论语》、《孝经》,及长,习【学习】《梁丘易》、《老子》,教授后生。
王莽大司空王邑辟【征召】升为议曹史。时莽频【频繁】发【调发】兵役,征赋繁兴【繁多】。升乃【于是】奏记邑曰:“今天下之事,昭昭于【比】日月,震震【宏大响亮】于雷霆,而朝云不见,公云不闻,则元元【老百姓】焉【哪里】所呼天,方春【现在正是】岁首,而【可是】动发【发动】远役,藜藿【粗劣的饭菜】不充【吃饱】,田荒不耕,谷价腾跃【飞涨】,斛至数千。吏人【官吏百姓】陷于汤火之中,非国家之人也。如此,则青、徐之寇在于帷帐【近在身旁】矣。升有一言,可以解【解除】天下倒县【倒悬之忧】,免元元之急【急难】,不可书传,愿【希望】蒙【蒙受】引见,极陈所怀。”邑虽【虽然】然【认为……是对的】其言,而竟【最终】不用。升称病乞身【请求辞职】,邑不听,令乘传使上党。升遂与汉兵会,因留不还。
建武二年,光武征【征召】诣【到】怀宫,拜议郎,迁【升为】博士,上疏让【推辞】曰:“臣与博士梁恭、山阳太守吕羌俱修【学过】《梁丘易》。二臣年并耆艾【年老】,经学深明【精通】,而臣不以时【及时】退,与恭并立【同位】,深知羌学,又不能达【推荐】,惭负二老,无颜于世。诵【陈说】而不行,知而【却】不言,不可开口以为人师,愿【希望】推博士以避【回避】恭、羌。”帝不许,然由是【从此】重【重视】之,数诏引见,每有大议,辄【常常】见访问【咨询他】。
时,尚书令韩歆上疏,欲为《费氏易》、《左氏春秋》立博士,诏【下诏】下其议【让大家讨论】。四年正月,朝【朝见】公卿、大夫、博士,见于云台。帝曰:“范博士可前【上
前】平说【陈说评论】。”升起【起身】对曰:“《左氏》不祖孔子,而出于丘明,师徒相传,又无其人,且【况且】非【不是】先帝所存【遗存】,无因得【可以,能够】立【设立博士】。”遂与韩歆及太中大夫许淑等互相辩难【辩驳问难】,日中乃罢。时难者以太史公多引《左氏》,升又上太史公违戾【违背】《五经》,谬【错误理解】孔子言,及《左氏春秋》不可录三十一事。诏以下博士【交给博士讨论】。
永平中,为聊城令,坐【因为】事免【免职】,卒于家。
原题版:
范升字辩卿,代郡人也。少孤,依外家居。九岁通《论语》、《孝经》,及长,习《梁丘易》、《老子》,教授后生。
王莽大司空王邑辟升为议曹史。时莽频发兵役征赋繁兴升乃奏记邑曰今天下之事昭昭于日月震震于雷霆而朝云不见公云不闻则元元焉所呼天方春岁首,而动发远役,藜藿不充,田荒不耕,谷价腾跃,斛至数千。吏人陷于汤火之中,非国家之人也。如此,则青、徐之寇在于帷帐矣。升有一言,可以解天下倒县,免元元之急,不可书传,愿蒙引见,极陈所怀。”邑虽然其言,而竞不用。升称病乞身,邑不听,令乘传使上党。升遂与汉兵会,因留不还。
建武二年,光武征诣怀宫,拜议郎,迁博士,上疏让曰:“臣与博士梁恭、山阳太守吕羌俱修《梁丘易》。二臣年并耆艾,经学深明,而臣不以时退,与恭并立,深知羌学,又不能达,惭负二老,无颜于世。诵而不行,知而不言,不可开口以为人师,愿推博士以避恭、羌。”帝不许,然由是重之,数诏引见,每有大议,辄见访问。
时,尚书令韩歆上疏,欲为《费氏易》、《左氏春秋》立博士,诏下其议。四年正月,朝公卿、大夫、博士,见于云台。帝曰:“范博士可前平说。”升起对曰:“《左氏》不祖孔子,而出于丘明,师徒相传,又无其人,且非先帝所存,无因得立。”遂与韩歆及太中大夫许淑等互相辩难,日中乃罢。时难者以太史公多引《左氏》,升又上太史公违戾《五经》,谬孔子言,及《左氏春秋》不可录三十一事。诏以下博士。
永平中,为聊城令,坐事免,卒于家。(选自《后汉书》,有删节)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时莽频发兵役/征赋繁兴/升乃奏记邑曰/今天下之事/昭昭于日月/震震于雷霆/而朝云不见/公云不闻/则元元焉所呼天
B.时莽频发/兵役征赋繁兴/升乃奏记邑曰/今天下之事昭昭/于日月震震/于雷霆而朝/云不见公/云不闻/则元元焉所呼天
C.时莽频发兵役/征赋繁兴/升乃奏记邑曰/今天下之事昭昭/于日月震震/于雷霆而朝云/不见公/云不闻/则元元焉所呼天
D.时莽频发/兵役征赋繁兴/升乃奏记邑曰/今天下之事/昭昭于日月/震震于雷霆/而朝云不见/公云不闻/则元元焉所呼天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元元,古时用以称庶民百姓,杜甫诗句“穷年忧黎元”中的“黎元”与此意思相同。
B.乘传,古文中指朝廷派出官员乘车发布文书、命令等,也有传檄、移书等说法。
C.博士,古代一种官职,任职者往往在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有教授生徒的职责。
D.耆艾,古以六十岁为耆,五十岁为艾,泛指老年人,相关词语还有耄耋、期颐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范升心忧国事,有志匡救。王莽之时,战争频仍,赋税繁重,他上奏朝廷,历数国家的种种乱象,表达了自己献计献策、拯救危难的愿望。
B.范升研习经典,治学授业。他虽年少丧父,寄居于外家中,却早通经典。成年后教授后生以及为官经历也与其精通经史的特点不无关系。
C.范升为人谦逊,礼让贤者。光武帝提拔他为博士,他上疏推让。在奏疏中,他赞美同僚梁恭、吕羌才学过人,希望让博士之位于他们。
D.范升富有见解,不随俗流。在如何看待《左氏春秋》的问题上,他并没有因为太史公司马迁多引书中之语就轻易认同。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吏人陷于汤火之中,非国家之人也。如此,则青、徐之寇在于帷帐矣。
(2)《左氏》不祖孔子,而出于丘明,师徒相传,又无其人,且非先帝所存,无因得立。
10.A
11.B(“乘传”意为乘坐驿车出使)
12.C(“让博士之位于他们”不合原文)
13.(1)官员百姓陷入水深火热的境地中,不再是国家的臣民。像这样,那么青州、徐州的贼寇就在身边作乱了。(关键词语:吏人、汤火、帷帐)
(2)《左氏春秋》不尊奉孔子,而是出于左丘明之手。师徒传承,又没有传人,并且它不是先帝所留存的经书,没有理由能设立博士。(关键词语:祖、所存、因、立)
范升字辩卿,代郡人也。少孤【死了父亲】,依外家居。九岁通【通晓】《论语》、《孝经》,及长,习【学习】《梁丘易》、《老子》,教授后生。
范升,宇辩卿,代郡人。少年时死了父亲,依靠外祖父家生活。九岁时通晓《论语》、《孝经》,到年长时,学习《梁丘易》、《老子》,并教授学生。
王莽大司空王邑辟【征召】升为议曹史。时莽频【频繁】发【调发】兵役,征赋繁兴【繁多】。升乃【于是】奏记邑曰:“今天下之事,昭昭于【比】日月,震震【宏大响亮】于雷霆,而朝云不见,公云不闻,则元元【老百姓】焉【哪里】所呼天,方春【现在正是】岁首,而【可是】动发【发动】远役,藜藿【粗劣的饭菜】不充【吃饱】,田荒不耕,谷价腾跃【飞涨】,斛至数千。吏人【官吏百姓】陷于汤火之中,非国家之人也。如此,则青、徐之寇在于帷帐【近在身旁】矣。升有一言,可以解【解除】天下倒县【倒悬之忧】,免元元之急【急难】,不可书传,愿【希望】蒙【蒙受】引见,极陈所怀。”邑虽【虽然】然【认
为……是对的】其言,而竟【最终】不用。升称病乞身【请求辞职】,邑不听,令乘传使上党。升遂与汉兵会,因留不还。
王莽的大司空王邑征召范升做议曹史。当时王莽频繁调发兵役,征收赋税繁多,范升于是向王邑书面提意见道:“现在天下的事情,比太阳月亮还明亮,比雷庭还宏大响亮,可是朝廷却说看不见,您也说听不见,那么老百姓向哪里呼唤苍天呢? 现在正是春天,是一年开始的时候,却发动百姓到远方服役,粗劣的饭菜也不能吃饱,田地荒芜无人耕种,谷价飞涨,每斛涨至数千,官吏百姓陷于水深火热之中,不再是国家的吏民。这样,青州、徐州的强盗就近在身旁了。我有一句话,可以解除天下人倒悬之忧,免去百姓的急难,不能用书信传递,希望能得到引见,全部陈述我的想法。”王邑虽然认为范升的话是对的,但最终没有采用。范升借口生病请求辞职,王邑不同意,派他乘传车出使上党。范升就与汉兵相遇,于是留下来没回去。
建武二年,光武征【征召】诣【到】怀宫,拜议郎,迁【升为】博士,上疏让【推辞】曰:“臣与博士梁恭、山阳太守吕羌俱修【学过】《梁丘易》。二臣年并耆艾【年老】,经学深明【精通】,而臣不以时【及时】退,与恭并立【同位】,深知羌学,又不能达【推荐】,惭负二老,无颜于世。诵【陈说】而不行,知而【却】不言,不可开口以为人师,愿【希望】推博士以避【回避】恭、羌。”帝不许,然由是【从此】重【重视】之,数诏引见,每有大议,辄【常常】见访问【咨询他】。
建武二年,光武帝征召范升到怀宫,封为议郎,升为博士。范升上疏推辞道:“臣和博士梁恭、山阳太守吕羌都学过《梁丘易》。他们二人年纪都老了,对经学精通,可我不及时退下来,与梁恭同位,我十分了解吕羌的学问,又不能推荐,对二老深感惭愧,没脸面见世人。陈说却不去做,知道却不说,不能开口去做别人的师长,我希望推辞博士的职位来回避梁恭、吕羌。”皇上不同意,但从此更重视他,数次下诏接见,每有朝廷的重大决策,
常常咨询他。
时,尚书令韩歆上疏,欲为《费氏易》、《左氏春秋》立博士,诏【下诏】下其议【让大家讨论】。四年正月,朝【朝见】公卿、大夫、博士,见于云台。帝曰:“范博士可前【上前】平说【陈说评论】。”升起【起身】对曰:“《左氏》不祖孔子,而出于丘明,师徒相传,又无其人,且【况且】非【不是】先帝所存【遗存】,无因得【可以,能够】立【设立博士】。”遂与韩歆及太中大夫许淑等互相辩难【辩驳问难】,日中乃罢。时难者以太史公多引《左氏》,升又上太史公违戾【违背】《五经》,谬【错误理解】孔子言,及《左氏春秋》不可录三十一事。诏以下博士【交给博士讨论】。
当时,尚书令韩歆上疏,想为《费氏易》、《左氏春秋》设立博士,皇上下诏让大家讨论。四年正月,皇帝在云台朝见公卿、大夫、博士。皇帝说:“范博士可上前陈说评论。”范升起身回答道:“《左氏》不承袭孔子,而是出于左丘明之手,若是师徒相传,又没有这样的人,况且又不是先帝所遗存下来的,没有理由可设立博士。”于是和韩歆及太中大夫许淑等互相辩驳问难,到了中午才停止。当时问难的认为太史公多引《左氏》,范氏又上书说太史公违背《五经》,错误理解孔子的话,以及《左氏春秋》不可录用的三十一事。诏书把他的意见下交给博士讨论。
永平中,为聊城令,坐【因为】事免【免职】,卒于家。
永平年间,做聊城令,因事获罪免职,死在家中。
(选自《后汉书》,有删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