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开题报告

2023-04-21 来源:汇智旅游网
《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模式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名称

(一)课题的界定:

高效课堂: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体现: 一是效率的最大化。也就是在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受益量。主要表现在课堂容量,课内外学业负担等;二是效益的最优化。也就是学生受教育教学影响的积极程度。主要表现在兴趣培养、习惯养成、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与品质等诸多方面。

只有效率的最大化或只有效益的最优化的课堂,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只有二者的和谐统一,“高效课堂”才能形成。简言之,“高效课堂”至少在教学时间、教学任务量、教学效果等三个要素方面有突破,概括为:轻负担,低消耗,全维度,高质量。

高效课堂的一个中心: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快乐为根本。即在课堂中要做到四个关注:由追求知识的完整性、全面性到更加关注学生的性格、人格的健全;由注重知识能力的培养到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和精神成长;由传统共性和整齐划一的教育到更加关注学生的不同需求;由注重课堂环节、程序的编制到更加关注学情、氛围和师生、生生关系。

高效课堂的两个基本点:1、关注学生弱势群体,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人人成功才谓成功,唯有“水涨”才能“船高”;2、教材分析的“无边界原则”。不讲“进度”,只要“目标”,人人学会才是目标。用一种思路做十道题,不如一道题找出十种思路。揪住一个知识点“无限”放大,四处出击,形成上挂下联、左顾右盼。

高效课堂的终极目标:致力于学习能力的培养。从解决学生课堂精力流失率和提高学生高效学习率为抓手,通过高效课堂走向高效学习,从而实现终身学习,让学生的思维力、生成力、表达力全面提高。

有效教学: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和发展越来越强烈的呼唤有效教学,一方面有效教学是一种现代教学理念,反映了现代教学的基本特征:首先关注教学的有效性。一般地说,有效是指预期目的的实现或达成,这种预期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是衡量有效教学的重要尺度;其次以学生发展为主旨是有效教学的根本标准,有效无效是相对的,如果以分数的高低作为有效教学的标准,那么传统的“死灌”和强化练习也不失为有效教学。事实上,真正的有效教学关注的是学生的发展,以学生的发展和进步作为衡量有效教学的根本标准,而学生发展进步的内涵决不是分数的高低所能诠释的,学习能力的提高,体魄的强壮,智慧的形成,好习惯的养成、情感的丰富,心理的健康以及社会适应性的提升才是有效教学所关注的基本内涵;再次,有效教学还强调要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如果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就不会有科学的教学,就谈不上有效教学,这就需要一线的教师不能简单地以经验教学,经验离科学理论还有很大的差距,否则就会导致教学偏离有效,形成机械的重复;另外有效教学还提倡实现方式的多样化,有效教学这种理念呈现为一种行为或模式,那绝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的。

另一方面,有效教学还是一种教学实践活动。作为一种教学实践活动,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是有效教学的前提;目的性是有效教学的实质;教与学的统一是有效教学的关键。而这种教与学的统一是有丰富内涵的:首先从教学的主体来说是教师和学生的有效统一;其次从教学的内容来说,有效教学是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的统一;再次从教学目标来说,有效教学是

结果性目标和体验性目标的统一。另外,从学习方式的角度说,有效学习是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的统一;从教学组织的角度说,有效教学是班级授课制、小组合作学习、个别独立学习的统一。

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近年来已成为国内外教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只要教育存在,就存在提高质量的问题,以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学生和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的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因此成为一个永恒的课题。对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的探讨,强势介入教学研究的各个学科,不仅取得了理论上的碰撞与共鸣,也对教学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相关研究著述层出不穷,各教学研究机构还不断举办各种研讨会。我国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研究取得了许多值得肯定的成效,在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领域激起了越来越大的反响,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普及教学“新思维”、引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推进方向的作用。随着研究的深入,其所生成的质疑、反思及亟待解决的问题,也使其发展进入了新的时期。这种研究的走向,直接关系到我国教育发展的走向及成效。而且,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的相应研究,随着新课标的颁布,也越来越具有现实的意义。本课题所要解决的问题,依然是教学的核心命题:学生可持续发展与教学质量。然而,既然名为“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其重心就必然在于一个“效”字。如何在有限时间内取得最好的教学质量,做到教学效率高、教学效益优、教学效能强,摒除无效以及低效,实现有效进而高效,是本课题所研究的目的所在。目前国内对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的研究基本是各自为政,应该看到,实现高效课堂,有效教学模式是极具探究前景与实用价值的教学方式,结合有效教学模式来进行高效课堂的探讨和构建,实现有限时间内的教学质量最优化,有着其开拓意义,更有其合理性与急迫性。

(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模式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特别是在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后,引起了世界各国教育学者的关注。目前,国内外关于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果和宝贵经验,国外关于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模式的研究成果,现在影响较大的有效教学模式主要有: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模式,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实验模式,布鲁姆的掌握学习模式,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模式,洛扎诺夫的暗示教学模式,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模式、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阿莫纳什维利的“合作教学”模式等。

新课程实施以来,“高效课堂”、“有效教学”在我国方兴未艾。目前国内影响较大的、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课堂教学模式有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模式,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高效课堂,东庐中学的教学合一“讲学稿”课堂教学,文汇中学的“自然分材”模式等。

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高效问题虽研究者和研究面都较多,但各方面的研究都还不够深入,尚处于起步阶段,不少相关研究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或者宏观管理层面或单一研究而没有深入课堂,不少领域还有很多空白。况且,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也有较大差别,如果能结合校情将有效教学与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结合起来研究,则将会有较大的理论突破和教学实践意义。

(三)本课题研究背景:

1、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是教学工作的永恒主题。而当前我校各学科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是,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教师辛苦、学生受累,学生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提高课堂效率、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已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2、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提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态度。”这就要求课堂教学必须是:情感的课堂、要唤醒学生的学习欲望;是互动的课堂、合作的课堂;是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师生互动的课堂;是高效的课堂。

3、课堂的高效问题一直影响着教学的质量问题。在升学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许多教师为了提高学生成绩,搞题海战术,既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又牺牲了学生个性发展空间,

这样既违背了新课程理念,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又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成绩,不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4、在课改环境下,许多课堂呈现出“活而不实”、“实而不活”、“不实也不活”等现状,成为课改进一步发展的最大瓶颈。

5、一些名校的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模式成功,增强了我们对这一课题研究的信心,当然,其它学校经验只可借鉴,不可复制,因为不同学校的校情有着较大的差异,我校应当在借鉴名校做法的基础上探索出一套适合本校的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模式。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本课题所要解决的问题,依然是教学的核心命题:教学质量。然而,既然名为“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其重心就必然在于一个“效”字。如何在有限时间内取得最好的教学质量,做到教学效率高、教学效益优、教学效能强,摒除无效以及低效,实现有效进而高效,是本课题所研究的目的所在。可具体化为以下几点:

1、改善课堂教学模式,探索高效课堂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 2、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和学校的办学水平。

3、让学生想学习,会学习,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学习热情和学习动力,真正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4、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降低教师的工作强度,使课堂教学良性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如果达成预期研究目标,我相信会有以下突破:

1、开展高效课堂的研讨和研究会真正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教师教学效益和提高学生学业效益。

2、 通过对该课题的研究,让我校的教师以及学生明白高效课堂在现代教育中的决定作用,从而为我校的“特色教育”,“品牌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真正回归教育,培养出真正的人才。

3、该课题的研究有助于提高我校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和课堂教学水平,有助于提高我校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

三、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1、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课研与教改相结合的原则。把理论观点具体化为行动的准则,同时又指导具体的操作方法。

2、整体研究与分散研究相结合。实验教师依据自己实际开展研究的项目,课题组还将根据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所需,发挥集体优势,组织成员进行课题论证,集中开展培训和交流活动,从而使整体研究与分散研究相结合。

3、以人为本的教师发展的原则。教师不仅是促进学生发展、学校发展的重要因素,其本身也存在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深刻要求,教育不仅要实现学生的成长和成功,也必须实现教师的成长和成功。以教师的发展为前提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学生的发展为保障,是使学生、教师、学校共同协调发展理应遵循的逻辑内涵。

4、以点带面、整体推进。

5、评价考核跟进,骨干引领与评比激励相结合,个体与团队相结合(“班集体”、“学习小组”、“教研组”等团队)。

6、反思性原则。通过反思,不断地更新观念,改善实验行为,提升实验水平;通过反思和总结,及时地不断地调整实验走向,调整思路。

7、教育资源的最大优化原则。实验过程中,应发挥学校教育资源的优势,使之得以充分开发和利用,实现人力资源的开发和重组,实现各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本课题立足提高各科课堂教学效率,以建构主义理论和人本主义理论为理论基础,以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理念为指导,建立和完善课堂教学模式,将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理念内化为日常教学行为,避免课堂无效劳动,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我们希望通过借鉴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海阳中英文学校等名校的教改经验,深入分析反思当前我校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高效课堂的主要特点、基本模块和基本环节,努力构建起具有我校自身特色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教学效益,解决当前课堂效益较低的实际问题,进而逐步实现“和谐高效,思维对话”的生态课堂教学。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预计用三年时间达成如下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各学科探索出适合本学科特点和我校实际的高效课堂有效教学模式。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校教学质量。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出有效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积极参与,乐学、会学,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通过本课题研究,增强教师的教研意识,促使老师们加强学习和交流,打造一支爱学习、会研究的教师队伍。

5、在研究过程中,举办多种形式的学习交流活动,促进学习型校园的创建和积极向上的校园人文氛围的形成。

五、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1、通过问卷调查、现场听评课、教师访谈、学生座谈等途径,调查研究目前我校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通过学习与考察,做好高效课堂主要特点的研究、高效课堂基本模块的研究、高效课堂基本环节的研究、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3、研究教材,教材是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载体。研究对教材把握、处理的度和呈现形式。 4、研究学情,要分析学生现有的水平和对教育教学内容的思维能力、接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学习兴趣、动机、意志、情感等。

5、研究导学案制定。导学案被称为学生学习的“路线图”,导学案的制定要突出学生 “学”这一主体,教师在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设计导学案,在设计上要体现“知识问题化,问题探究化,探究层次化”。

6、研究学法和学习方式,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研究自学、帮扶、互学;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存异质疑、交流展示等学习方式的组织和引导要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7、研究教法。立足学情和教材,各学科不同内容和课型,运用什么样的课堂组织形式和教学策略,才能使学生高效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8、研究课堂评价。对学生实施有效的课堂评价是成功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过研究,初步制定出各学科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可持续作用”的、侧重于学生学习过程的课堂评价体系。

9、各学科通过学习、观摩、实践、研讨,探索出适合本学科的课堂教学方式,形成适合我校校情的各学科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模式。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

在本课题实施过程中,将主要采用以下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采用文献检索手段,从有关书籍、报刊、文献中收集相关资料,借鉴他人的经验教训,结合本校实际找到新的生长点。同时,了解同类课题研究的现状,为本课题研究提供借鉴,为创新性奠定基础。

2、教育调查法:通过调查、问卷、访谈,了解我校课堂存在的问题,做好记录,研究整理。

3、行动研究法:针对目前课堂不高效的原因,研究制定相应的机制以及教学模式,并进行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坚持边实践,边研究,边反思,从而在本校打造高效课堂。

4、案例研究法:收集典型教师典型课堂教学实录,并进行研究分析进行案例反思。 5、逻辑归纳法。在实践过程中总结、探讨该课题的一般教育理论与实践模式等。 6、总结研究法:及时对本课题每一阶段的调查、研究进行总结,及时整理研究过程资料,撰写研究小结,找出经验和教训以便指导下一阶段的实践研究;同时形成课题研究论文和课题结题报告。

七、课题研究的步骤和计划

第一阶段:调研、动员、组织学习阶段(2011年6月—2011年9月)

1、通过开展问卷调查、教师访谈、学生座谈、课堂观察等途径,了解我校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组织召开多种形式的教学改革讨论会,组织多种形式的学习交流活动。

3、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理论、教改动态,结合自身教学实际,话教改,谈困惑。 4、确定《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模式研究》为我校研究课题, 成立《构建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组,并制定研究计划,向市教育局申报立项;

5、撰写学习小结、学习心得。

第二阶段:初步探索实践阶段(2011年9月—2012年2月) 1、 制定课题实施方案,各学科科组制定子课题实施方案; 2、 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模式研究开题报告;

3、 课题组成员在课堂教学中改革实践,上研究课。各子课题组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研

究,不断实践、反思、学习、探讨、改进、再实践; 4、 开展优秀教学设计、教学学案、教学反思评比活动; 5、 制作各学科的教学实况录像资料,各学科组组织交流讨论。 第三阶段:深入实践阶段(2012年3月—2012年7月)

1、2011级七年级各班为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模式研究实验班,实验班的语文、数学、英语(八年级时增加物理科,九年级时增加化学、政治与历史三科)教学都要按各科的新模式来组织课堂教学。实验班老师加强学习和交流,课题组组织实验班老师每周开一次实验研究会,找问题,想措施,及时调整;

2、各子课题组全面、深入地开展课题研究。子课题组成员加强相互听课和研究。各子课题组负责人要带头上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模式研究课,课题组每周要推出至少两节组内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模式研究课,并及时评课、总结、改进、调整;

3、对实验班的学生与前几届同年级学生作对比研究;

4、学校定期开展新模式验收课活动,完善各学科各种课型的教学实况录像资料; 5、学校组织校级公开研讨课、课堂教学比赛、经验交流会、专家讲座、专题培训等多

种形式,不断提高教师的研究水平,改进实践模式课中存在的问题,追求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

6、各子课题组初步形成本学科的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模式和课堂评价体系。

第四阶段:全面实施阶段(2012年8月—2013年7月)

1、在全校全面开展新模式的课堂教学。各班各学科都要按各子课题组总结出来课堂教学模式来组织教学。

2、各子课题组及时总结改革中的成功经验,每周开展一次交流研讨会,推广经验,改进不足。

3、加强学习和交流,积累经验。学校每周组织二节校级示范课,推广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经验。使各学科不断改进、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

4、依据新的课堂教学评价表,组织开展人人上达标课活动,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5、各学科组完善课题工作各项资料,形成适合我校的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模式。 第五阶段:总结深化阶段(2013年8月—2014年7月)

1、在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学校及时总结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制定措施,深入开展研究,特别是对课堂教学模式中的细节问题加强研究。

2、学校及时总结推广课堂教学改革中的成功经验,以专题讲座、研讨会、观摩课等形式予以交流推广,供教师学习借鉴。

3、学校对全校课堂教学改革情况进行总结,结合学校实际,总结出具有我校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

4、表彰先进,深化完善。学校召开阶段性成果表彰会,对教学改革中表现突出的科组、优秀班级、备课组和教师个人进行表彰奖励。进一步深化完善我校课堂教学模式。

5、各课题组成员做好研究记录并进行阶段性反思,准备课题研究论文。 6、结题阶段(2014.4—2014.7) 1).进行课题总结、反思、完善材料;

2).各学科撰写《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研究论文; 3).撰写《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4).向市教育局申请课题结题和课题成果评审。

八、课题预期的成果与表现形式

1、各学科撰写一篇《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教学模式研究》课题论文; 2、一本教师围绕课题撰写的各类论文集(含案例研究);

3.、一篇《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4.、一部《黄麓镇中心学校高效魅力课堂》教学实录(音像制品); 5、一本《课题研究教师教案集》;

6、一本《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模式研究学案集》;

7、收集研讨会资料、专题学习资料,编写校本培训教材; 九、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

1、课题领导小组

组 长:张文宏 副组长:黄诗河 吴文斌

成 员:方三虎 王仁平 刘春潮 丁名新 王跃青 魏艳华 王二红 2、课题实施小组 组 长:张文宏

副组长:张文革 王跃青 魏艳华 王二红 刘家根 罗守华 张旻 成 员:

王跃青 郑腊平 许治平 负责子课题《初中语文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模式研究》 (2011年2月开始实施)

魏艳华 杨智刚 杨田中 黄书文 缪维珩 黄永红 负责子课题《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模式研究》 (2011年2月开始实施)

王二红 方文清 张红艳 负责子课题《初中英语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模式研究》 (2011年2月开始实施)

张文革 蒯超林 张敏 黄泽贵 负责子课题《初中物理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模式研究》(2012年9月开始实施)

刘家根 谢玉荣 方祥生 负责子课题《初中化学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模式研究》 (2013年9月开始实施)

罗守华(其他人员待定)等负责子课题《初中政治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模式研究》 (2013年9月开始实施)

张 旻(其他人员待定)等负责子课题《初中历史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模式研究》 (2013年9月开始实施) 十、完成课题的条件和保证

1、 我校自2008年以来,长期坚持课改,学校也多次组织教师外出学习,一直以来也

致力于高效课堂的打造,从而有一定的理论支撑与实践经验。 2、 领导重视,教师支持,有较浓的科研氛围,对参加课题研究的教师将减轻教学负担,

并配置课题研究所需的学习资料和课题研究中所需的各种辅助工具。 3、 组织保障:成立课题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课题研究的日常工作。 4、 指导保障:有一只科研能力强的科研队伍,同时有市教研室专家指导课题研究工作,

并与准备邀请洋思中学优秀教师作理论指导及进行观摩课教学。 5、 经费保障:科研活动经费3万元(不含资料费、外出培训费)。

6、 制度保障:将教育科研工作记入教师的工作量,平时工作业绩考核;设立专项课题

研究教育科研奖,根据教师撰写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质量、课题研究过程和结果的质量、阶段性研究报告进行奖励,安排下学期外出考察学习。子课题的结题验收以组为单位,一个子课题不能结题,整个课题就不能结题。

十一、 文献占有情况:

1、 《高效课堂的101个细节》,王跃,广东高教出版社2009年 2、 《高效课堂九大“教学范式”》李炳亭、 边淑清,山东文艺出版社2010年 3、 《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张海晨、 李炳亭,山东文艺出版社2010年 4、 《名师高效课堂的引导艺术》,邓涛、马立、 宋乃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 《有效教学》,崔允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6、 《有效教学最需要什么》,赵国忠,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7、 《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黎奇,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8、 《有效教学的理念与实施策略》,宋秋前,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 9、 《构建穿梭在历史与现实间的高效课堂》,徐娅,《教师》2011年第6期 10、 《如何建构新形势下的高效课堂》,陈健、张丽红,《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

2011年第1期

11、 《创设有效情境,打造高效课堂》,戴琴美,《吉林教育》,2011年第8期 12、 《对“和谐高效”课堂的几点思考》,李永强,《吉林教育》,2011年第8期 13、 《如何打造高效课堂》,高崴,《快乐阅读》,2010年第12期 14、 《高效课堂确立有效问题的对策》,汪慰红,《中学语文》,2011年第7期 15、 《新课改下的高效课堂》,王密珠,《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1年第2期 16、 《洞悉学生心理 完善有效教学准备》,刘亚平,《江西教育》,2011年第8期 17、 《有效教学概念重构探析》,潘超,《教学与管理》,2011年7期 18、 《开放性:有效教学的生长点》,宣正生,《教书育人》,2011年第8期 19、 《信息技术条件下实现有效教学的策略》, 李连祥,《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年第

2期

20、 《谈教师有效教学的基本功》,姚天荣,《教育革新》,2010年第10期

黄麓镇中心学校

2011/12/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