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议惠明茶区域品牌建设制约因素及对策

2023-07-28 来源:汇智旅游网
1202018年第6期生态产业

浅议惠明茶区域品牌建设制约因素及对策

潘慕华

(景宁畲族自治县农业局,浙江 景宁 323500)

摘 要:惠明茶是景宁县域茶叶品牌。介绍了惠明茶品牌建设现状,对惠明茶品牌建设中的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

在此基础上提出景宁惠明茶品牌建设对策。

关键词:惠明茶;品牌建设;制约因素;对策文章编号:ISSN2096-0743/2018-06-0120

惠明茶,产自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景宁。惠明茶核心产区敕木山惠明寺一带,海拔600余米,土质肥沃,云雾缭绕,造就了惠明茶“兰香果韵”的独特品质。景宁县围绕“做大千年惠明茶、做强百年金奖品牌”的战略目的,茶园面积从2010年的4万亩扩大到目前的6.5万亩,产值突破4亿元大关,先后荣获“中国名茶之乡”“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全国重点产茶县”等称号。

1.惠明茶区域品牌建设现状

景宁惠明茶是景宁畲族自治县的一块瑰宝。县内现有茶园面积6.5万亩,年产量2555吨,产值4.1亿元。

1.1惠明茶区域品牌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十·五”至期间,惠明茶走上产业化发展之路,先后实施了“万名畲民万亩惠明茶”、“现代茶叶科技示范园”及“惠明茶产业化发展”科技富民强县项目。2006年实现“一县一品”,统一“金奖惠明”品牌,健全完善景宁畲族自治县惠明茶行业协会,实行品牌管理制度。

1.2惠明茶品牌荣誉全县共享。2009年惠明茶荣获第二届“浙江省十大名茶称号,景宁畲族自治县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评为“全国重点产茶县”;2010年,在上海举办的世博会上,惠明茶再次荣获金奖。近年来,“惠明”牌惠明茶先后荣获浙江省著名商标、驰名商标、浙江省知号商号、浙江省老字号、中华老字号等荣誉品牌称号。

1.3多渠道共推惠明茶区域品牌建设。积极借力景宁“超市经济”开展惠明茶区域品牌推广活动,大力鼓励扶持企业、茶商走出景宁,在市外拓展市场,同时积极开展了惠明茶开茶节、品鉴会、敬老茶会、斗茶大赛、惠明茶推介会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品牌推广活动。

2.惠明茶区域品牌建设的制约因素

2.1基础薄弱,品牌意识不强。县内从事惠明茶生产的主体大多是个体农户,生产规模小经济技术力量薄弱,抗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同时茶叶生产经营主体品牌意识不强,对品牌建设的积极主动性不高。

2.2门槛较低,品牌维护较难。目前县内从事惠明茶生产经营的主体有近百余家,因缺乏区域品牌管理的“准入、准出”机制,部分茶农、生产经营主体品牌意识淡薄,为了实现短期利益最大化,不够全局,损害整个区域品牌形象。

2.3缺乏监管,品质良莠不齐。景宁县地处浙南山区,茶叶生产经营主体文化水平普遍不高,部分茶叶经营者为追求利益,不顾惠明茶质量标准要求,在种植过程中违反操作标准使用化肥、农药,影响茶叶的品质和安全。

·120·

3.惠明茶区域品牌建设对策

3.1提高茶农、茶企品牌意识,树立大品牌思想。要维护好“惠明茶”这个区域公用品牌,必须提高茶农和茶企品牌意识,对其进行品牌意识、质量意识教育,使大家认清形势,统一认识,树立大品牌思想。

3.2 加强队伍建设,将技术标准和质量标准落实到位。加强“惠明茶”企业标准化、质量管理、认证认可、品牌推广等专业人才培训,建立完善由培训机构、实训基地、农技站和行业协会等共同参与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为打造“惠明茶”品牌输送一大批高素质产业技术人才。

3.3构建惠明茶质量标准。统一规范惠明茶在生长环境、种植管理、生产加工、贮运操作、文化内涵、销售方式等六大方面的基本要求,积极构建惠明茶产品标准体系和覆盖生产经营全过程的“景宁惠明茶”管理标准体系。

3.4优化惠明茶品牌营销模式

3.4.1多渠道推广。加强惠明茶全媒体宣传推广,以农耕体验、休闲旅游、农旅融合热潮为推手,线上以“淘宝”、“天猫”、微店等为切入口,线下以景宁旅游景区(星级酒店)售货点、超市销售点、城市品牌加盟店等方式推广。

3.4.2 文化带动推广。以惠明茶历史文化为基础,以创意为辅助,在宣传文化的过程中,开展品牌宣传,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品牌文化底蕴。

3.4.3 政府助力推广。通过主流媒体、自媒体、农博会、品牌推介会等渠道,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品牌宣传活动。结合农合联“三位一体”试点工作,安排落实必要的资金、人员和载体,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开展品牌的推广与宣传,使政府、部门和企业形成合力,推动品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邱红彬.关于品牌定位几个理论问题的探讨[J] .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2

[2]毛振福. 基于产业优势的区域品牌培育策略研究[J].科学与管理,2009

[3]干经天,李莉莎.论区域品牌农业[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3

[4]郑小怀,张红芳.区域品牌建设探究[J].科技广场,2009[5]杨雪莲.区域品牌形成过程概念模型研究[J].现代商业,2009

[6]陈文胜.论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着力着——以区域地标品牌为战略调整农业结构[J].农村经济,2016[7]朱思文、刘中红.农业区域品牌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科技和产业,2008

“十一·五”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