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指令:是一种经过编码的操作命令,它指定需要进行的操作,支配计算机中的信息传递 12、 字长:一个数据字中包含的位数,反应了计算机并行计算的能力。一般为8位、16位、32位或64位。
13、 地址:给主存器中不同的存储位置指定的一个二进制编号。
25、 操作系统:主要的系统软件,控制其它程序的运行,管理系统资源并且为用户提供操作界面。
30、 系统软件:计算机系统的一部分,进行命令解释、操作管理、系统维护、网络通信、软件开发和输入输出管理的软件,与具体的应用领域无关。
31、 应用软件:完成应用功能的软件,专门为解决某个应用领域中的具体任务而编写。
11、 规格化数:在浮点数据编码中,为使浮点数具有唯一的表示方式所作的规定,规定尾数部分用纯小数形式给出,而且尾数的绝对值应大于1/R,即小数点后的第一位不为零。
13、 海明距离:在信息编码中,两个合法代码对应位上编码不同的位数。
17、 海明码:一种常见的纠错码,能检测出两位错误,并能纠正一位错误。
1、 RAM:随机访问存储器,能够快速方便的访问地址中的内容,访问的速度与存储位置无关。
2,总线周期;主设备占用总线进行一次数据传输的时间。
3,Cache命中;cpu访问主存的数据存在cache中的现象称为cache命中。
4.刷新;将各存储单元中的数据读出后再写回,对各存储单元中的电容器进行充电。
14、 直接映象:cache的一种地址映象方式,一个主存块只能映象到cache中的唯一一个指定块。
15、 全相联映象:cache的一种地址映象方式,一个主存块可映象到任何cache块。
16、 组相联映象:cache的一种地址映象方式,将存储空间分成若干组,各组之间用直接映象,组内各块之间用全相联映象。 21、 虚拟存储器:在内存与外存间建立的层次体系,使得程序能够像访问主存储器一样访问外部存储器,主要用于解决计算机中主存储器的容量问题。 23、 访问时间:从启动访问存储器操作到操作完成的时间。 24、 访问周期时间:从一次访问存储的操作到操作完成后可启动下一次操作的时间。
25、 带宽:存储器在连续访问时的数据吞吐率。
32、 固件:固化在硬件中的固定不变的常用软件。
1、 指令系统:计算机中各种指令的集合
2、 计算机指令:计算机硬件能识别并能直接执行操作的命令,描述一个基本操作.
3、 指令编码:将指令分成操作码和操作数地址码的几个字段来编码.
4、 指令格式:指定指令字段的个数,字段编码的位数和编码的方式.
5、 立即数:在指令中直接给出的操作数
6、 指令字长度:一个指令字所占有的位数.
7、 助记符:用容易记忆的符号来表示指令中的操作码和操作数.
8、 汇编语言:采用文字方式(助记符)表示的程序设计语言,其中大部分指令和机器语言中的指令一一对应,但是不能被计算机的硬件直接识别。
9、 伪指令:汇编语言程序所提供的装入内存中的位置信息,表示程序段和数据段开始信息及结束信息等.且不转换成2进制机器指令.
10、 小数端:将最低字节存到小地址位置.
11、 堆栈:数据的写入写出不需要地址,按先进后出的顺序读取数据的存储区.
12、 操作数寻址方式:指令中地址码的内容及编码方式. 13、 系统指令:改变计算机系统的工作状态的指令.
14、 特权指令:改变执行特权的指令,用于操作系统对系统资源的控制.
15、 自陷指令:特殊的处理程序,又叫中断指令.
16、寻址方式:对指令的地址码进行编码,以得到操作数在存储器中的地十的方式。
1、 指令周期:从一条指令的启动到下一条指令的启动的间隔时间。
6、 微程序:存储在控制存储中的完成指令功能的程序,由微指令组成。
4、 波特率:码元传输速率,每秒通过信道传输的码元数。(传的是信号)
5、 比特率:信息位传输速率,每秒钟通过信道传输的有效信息量。(传的是信息)
7、 主设备:获得总线控制权的设备
8、 从设备:被主设备访问的设备。
9、 总线事务:从总线的请求到完成总线的使用的操作序列。 10、 总线协议:总线通信同步方式规则,规定实现总线数据传输的定时规则。
16、 串行传输:是指数据的传输在一条线路上按位进行。(只需一条数据传输线,线路的成本低,适合于长距离的数据传输) 17、 并行传输:每个数据位都需要单独一条传输线,所有的数据位同时进行传输。(在采用并行传输方式的总线中,除了有传输数据的线路外,还可以具有传输地址和控制信号的线路,地址线用于选择存储单元和设备,控制线用于传递操作信号)
1、 统一编址:就是将外围设备
中的控制寄存器、数据寄存器、状态寄存器和内存单元一起编排地址。
2、 单独编址:采用内存地址空
间和外围设备的地址空间分开编排地址。
3、 中断:是一种在发生了一个
外部的事件时调用相应的处理程序的过程。
4、 多级中断:计算机在处理中
断的过程中也能够禁止某些外部中断请求而允许另一些中断请求。
5、 中断屏蔽:在处理中断时阻
止其他中断的过程。 6、 DMA:称为直接存储器访
问,是指数据在主存与外设之间传输,不需要由CPU来对每个字的传输进行控制。
7、 现场保护:将程序计数器
PC中以及有关的寄存器的内容存储起来,使中断结束后能恢复到原来的状态继续执行程序的过程。 8、 中断向量方式:是指发生中
断请求的外围设备通过输入输出总线主动向CPU发出一个识别代码,CPU根据这个代码就可以识别出请求中断的外围设备的中断方式。
9、 自陷:由CPU内部因素引
起的中断(内部中断)。 10、软件中断:由专门的指令引起的中断。
11、通道:是一个具有输入输出处理器的输入输出接口。
12、通道命令:通道自己专门用来处理输入输出事务的指令。 5、 分辨率:衡量显示器显示清晰度的指标,以象素的个数为标志。
6、 灰度级:显示器所显示的象素点的亮度差别。
3、数字计算机的硬件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单元和输出单元。
6、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可以分成:高级语言、汇编语言和机器语言。
2、宽字存储器有什么特点? 答:宽字存储器是将存储器的位数扩展到多个字的宽度,访问存储器时可以同时对对个字进行访问,从而提高数据访问的吞吐量。
3、多体交叉存储器有什么特点?
答:多体交叉存储器是由对个相互独立的存储体构成。每个存储器是一个独立操作的单位,有自己的操作控制电路和存放地址的寄存器,可以分别进行数据读写操作,各个存储体的读写过程重叠进行。
4、什么是相联存储器?它有什么特点?
答:相联存储器是一种按内容访问的存储器。在相联存储器中,每个存储的信息单元都是固定长度的字。相联存储器的特点是整个存储器阵列同时进行数据的匹配操作。
5、简述CPU通过高速缓存
Cache对主存的数据存取过程。 答:CPU第一次访问主存时,由于Cache中没有数据或者程序代码,所有,CPU直接去访问存储器,从主存中读取所需要的数据或者程序代码,并同时写入Cache中,形成主存数据的一个拷贝。在以后的访问中,CPU首先访问Cache,如果数据在Cache中,称为Cache命中,读取数据。如果数据不在Cache中,称为Cache失效,这时,CPU读主存中的数据,并将数据写入Cache中。
6、什么是Cache的地址映象?有哪些地址映象?
答:Cache的地址映象是指根据主存的地址来构成Cache的地址。地址映象的方式有直接映象方式、全相联映象方式和组相联映象方式。
7、什么是Cache的替换策略?有哪些策略?
答:Cache的替换策略是指CPU在访问主存后将数据写入Cache时,Cache满了采用的替换数据的策略。Cache的替换策略有随机法、先进先出法和近期最少使用法。 13、静态存储器的读操作和写操作:
1) 读操作:①送地址
②设置读信号(WE*置高电平、CS*和OE*置低电平)
③读数据 2) 写操作:①送地址
②送数据 ③设置读信号(OE*置高电平、CS*和WE*置低电平)
14、RAM和ROM的区别?
答:RAM和ROM的区别主要有:
①RAM的造价成本比ROM的高;
②RAM的存取速度比ROM的要快;
③RAM具有掉电易失性,是挥发性存储器,而ROM具有掉电不易失性,是非挥发性存储器;
1、计算机指令中一般包含哪些字段?各有什么作用?计算机指令为什么要有一定的格式? 答:计算机指令一般有操作码和地址码组成,操作码主要是用来指明指令的操作类型,地址码是用来标识操作数存储位置的字段。计算机指令需要一定格式是因为,指令格式指定了指令中编码字段的个数、各个字段的位数以及各个字段的编码方式。 4、计算机中常用寻址方式:
①
隐含寻址方式②立即数寻址方式③寄存器寻址方式
④直接寻址方式⑤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⑥存储器间接寻址方式
⑦
相对寻址方式⑧变址和基址寻址方式⑨复合寻址方式
5、常见的指令系统类型: 答: ①数据传送指令 ②算术运算指令③逻辑运算指令④程序流程控制指令
⑤输出输入操作指令⑥堆栈操作指令⑦字符串处理指令⑧系统指令
1、中央处理器的功能: 1) 指令控制 2) 操作控制 3) 数据运算
4) 异常处理和中断处理
另外,还有存储管理、总线管理和电源管理等功能。
2、中央处理器的组成:由控制器和运算器组成。
3、计算机中有哪些类型的寄存器?各有什么功能?
1) 指令寄存器,是用来存放
当前正在执行的指令。 2) 程序计数器,是用来存放
下一条指令的地址。 3) 数据寄存器,是用来存放
操作数、运算结果和运算中间结果。
4)
地址寄存器,是用来存放操作数的地址。
5) 状态寄存器,是用来存放
运算中的状态。
4、数据通路有哪两种形成的方法?各有什么特点?
1) 总线结构,该数据通路的
方式下,结构简单,但指令执行的效率不高。 2) 专用通路,该数据通路的
方式下,结构复杂,由于采用为每一条指令执行设置相应的部件和连接线路,因此,指令执行的效率高。
9、微程序控制的基本思想: 答:是把指令执行所需要的所有控制信号存放在一个存储器中,需要时从这个存储器中读取,在计算机运行时,一条有一条地读出这些微指令,从而产生各种操作控制信号。 10、一条微指令分为哪些部分?各起什么作用?
答:由操作控制部分和顺序控制部分构成,操作控制部分主要是提供控制字,顺序控制部分又分成转移控制字段和转移地址字段,其中转移控制字段主要是表示转移条件,转移地址字段是指定下一条微指令的地址。
1、总线的基本特性:物理特性、功能特性和电气特性。
6、同步通信和异步通信的区别?它们分别实用在什么场合?
答:同步通信的数据传输以一定的速度传输,数据发送和接收的时间是约定好的在传输过程中不需要控制机制;异步通信的数据传输是随时发送的,发送方需要一种机制通知接收方对数据的接收时刻。
同步通信适用于系统中歌设备各种总线操作的速度固定且一致的场合;异步通信适用于慢速设备的输入输出的传输。 7、总线事务时什么?总线事务的内容包含哪些?
答:总线事务是指从请求总线到完成总线使用的操作序列。它包括:请求操作、裁决操作、地址传输、数据传输和总线释放操作。
8、总线控制方式有:①集中控制方式:链式查询方式、计数器查询方式和独立请求方式。
②分布控制方式
9、系统总线接口的基本功能: 1) 控制功能 2) 数据缓存 3) 状态设置 4) 数据转换 5) 整理功能 6) 程序中断
10、UART的接口的组成:接收器、发送器、控制电路和状态寄存器。
11、提高并行总线信号速度的主要措施有:
1) 增加总线宽度
2) 增加传输数据的长度 3) 缩短总线的长度 4) 降低信号电平 5) 采用差分信号 6) 采用多条总线
1、CPU与外设进行通信有三种类型:
1) CPU向外设发出控制命令 2) 外设向CPU提供状态信息 3) 数据在CPU与外设之间的
传递
2、CPU对外设的寻址方式有:统一编址和单独编址。
3、外设的定时方式有:同步传输方式和异步传输方式。
4、按照数据传输的方式不同,外设可以分成:字设备和块设备。
5、实现输入输出数据传输的方式有:程序控制方式、DMA方式和通道方式。
6、在程序查询方式下,CPU对外设的输入输出操作的过程是: 1) CPU向外设接口的控制寄
存器中写入控制信息。 2) 外设设置状态寄存器。 3) CPU读取外设的状态寄存
器,查询外设是否就绪。 4) 外设如果就绪,则读/写外
设接口数据寄存器,否则,继续查询。
5) 在完成一次数据传输后,
继续查询外设状态寄存器。
7、中断调用与子程序调用的区别:
答:中断可以随时发生;中断服务程序与中断时正在执行的程序是相互独立的;中断时正在运行的程序可能是属于不同用户的应用程序,而处理中断的服务程序一般是操作系统的模块。
8、CPU响应中断的步骤:
①关中断 ②保护现场 ③识别中断 ④执行中断服务程序 ⑤恢复现场 ⑥开中断
9、CPU怎样根据设备的识别代码求得中断处理程序的入口地址?
答:外设的中断码可以用于选择相应设备中断的服务程序的起始地址。对于每一个中断请求,CPU用一个相应的程序进行服务,一个中断识别代码对应于一个中断服务程序起始地址,计算机将各种中断处理程序的入口地址放在中断向量表中,中断识别代码作为查这个表的索引,在响应中断请求时根据识别代码从表中找到处理程序的入口地址,并将其装入PC中。 10、实现中断裁决的方式有:轮询方式、菊花链方式和独立请求方式。
11、在多重中断系统中,CPU响应中断的步骤:
①关中断 ②保护现场 ③识别中断 ④开中断 ⑤执行中断服务程序 ⑥关中断 ⑦恢复现场 ⑧开中断 12、中断方式的外设接口控制器的功能:
1、外围设备可以分为: 输出输入设备和外部存储器设备。 2、打印机可以分成:击打式和非击打式(喷墨式、激光式和热转印式)
3、磁盘记录方式有:归零制、不归零制、调相制和调频制。 4、磁盘存储设备的主要技术指标:存储密度、存储容量、寻址时间和数据传输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