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20年江苏省高考语文冲刺试卷(五)(含答案解析)

2020-01-01 来源:汇智旅游网
2020年江苏省高考语文冲刺试卷(五)

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诗经•氓》中女主人公有感于自身经历,奉劝天下痴情女子不要沉溺爱情的肺腑之言是 ______ , ______ 。 杜牧的《阿房宫赋》,借阿房宫的兴毁引出对秦王朝兴亡的思考,并告诫后人“ ______ , ______ ”。

陆游《游山西村》中的“ ______ , ______ ”两句,充满哲理,给人以前进的力量。 二、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 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楼上① 杜甫

天地空搔首,频抽白玉簪。 皇舆三极北,身事五湖南。

恋阙劳肝肺,论材愧杞楠。 乱离难自救,终是老湘潭。

【注】①这首诗为唐代宗大历四、五年(769 770)诗人漂泊长沙时所作。②杞楠:都是高大乔木,材质坚硬,此指栋梁之材。 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首句立意高远,冠以“天地”二字,喻指搔首太息非为诗人的穷通,而是为了社稷苍生的安危。

B.颔联写远望之状,是全诗关键,领起三、四联。诗人漂泊五湖之南,离朝廷极远,白叹无补国事。

C.颈联从反面写恋阙之情,自愧不是栋梁之材,无力整顿乾坤,把忧国忧民希望寄托在皇帝身上。

D.全诗感情深婉悲切,取境阔大,描摹细腻,塑造出鲜明的抒情形象,是杜甫忧国忧民的真实反映。 明代王嗣爽在《杜臆》巾,称赞本诗的尾联“苦语次骨(即入骨)”。请赏析诗的尾联。 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共36.0分)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建筑人格长城的基础,就是道德。”道德不仅是和谐社会秩序的基石,对个体而言,也是自我修为的价值彰显、人格魅力的美丽呈现。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个人品德修养,一直强调“修、齐、治、平”传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个人层面提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要求弘扬个人品德、磨砺个体品行。《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推动践行以爱国奉献、明礼遵规、勤劳善良、宽厚正直、自强自律为主要内容的个人品德,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好品行。”这一鲜明主张,充分反映了新时代对公民个人品德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为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指明努力的方向。

个人品德是公民个人在修养身心、规范举止方面的道德依循,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形成了由全体到个体、由外在到身心的完整道德链条。“核潜艇之父”黄旭华执着于爱国奉献,“隐‘功’埋名三十载,终生报国不言悔”;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失去四肢和左眼的朱彦夫,几十年奋斗不止带领老百姓蹚出脱贫新路;“小巷总理”武荷香,把社区当成自己家,把社区居民当亲人……一个个榜样楷模,让人们感动于爱国奉献的家国大义,知晓了明礼遵规的文明法则,读懂了勤劳善良的奋斗之美,领略了宽厚正直的德性纯真,感受到自强自律的人格光辉。“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的背景衬托下反而更加美丽。”高尚的个人品德修养,足以让一

第1页,共17页

个人终身受益。

“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德不孤”,首要在于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发乎真心地讲道德、遵道德、守道德,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有人说得好:“一个人做了这样或那样一件合乎伦理的事,还不能说他是有德的,只有当这种行为方式成为他性格中的固定要素时,才可以说他是有德的。”这提醒人们,锤炼个人品德,必须时时处处地提升,持久不懈地发力。一两件事上挺身而出见义勇为值得点赞,一辈子崇德向善、践行道义更值得敬佩。让个人品德积累于一点一滴中,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善行义举必将蔚然成风。

自律之外,他律不可忽视。实践表明,放任自流不是文明养成之道,一个社会整体文明素养的演进,往往都是依法治理、持续管理的结果。“醉驾入刑”,推动“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蔚然成风;立法强制垃圾分类,节约资源渐成文明时尚;以法治破解高铁“霸座”,无赖行径受到严惩……好品行、好风尚,既需要个体主动作为,也需要榜样引领示范,还需要法律法规的强力托底。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发挥法治对道德建设的保障和促进作用,把道德导向贯穿法治建设全过程,方能以法治的力量维护道德、凝聚人心,推动全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

“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道德建设能否成风化人,有赖于多做细致入微的实功,不务大而空泛的虚名。每一个小我点亮一盏明德惟馨的心灯,簇起一团崇德向善之火,成就以德兴国的中国力量,必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

(摘编自《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好品行》)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自古及今,中华民族一直重视个人品德修养,其精髓一脉相承,其要求基本一致。 B.个人品德事关公民个人修养身心、规范举止,是完整道德链条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C.修养个人品德任重而道远,须严格自律,应发自真心,持久不懈,积累于点滴之中。 D.由好品行到好风尚,进而社会整体文明素养得以演进,这需要多种因素共同促成。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文章开头运用引证法,从道德的重要性谈起,引出“个人品德修养”这一中心论题。 B.文章从自律和他律两方面论述了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途径,是采用了对比式结构。 C.引证和例证是本文主要的论证方法,通过引用经典语句和列举典型事例证明观点。 D.文末把个人品德上升到国家治理和社会主义事业的高度,有力地深化了中心论点。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道德是和谐社会秩序的基石,因此,以德治国就是我们国家今后奋斗的主要方向。 B.黄旭华、朱彦夫、武荷香等人成为时代楷模,与他们高尚的个人品德修养密切相关。 C.只要每个人在做每一件事情时崇德向善、践行道义,就能推进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 D.法治对道德建设具有保障和促进作用,我们在进行道德建没之前首先要强化法治。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世界卫生组织在 2019年11月底发布了全球首份“青少年身体活动研究报告”。报告显示,目前全球大多数青少年身体活动不足,对青少年的健康十分不利,各国都迫切需要采取行动来改善这种状况。

据世卫组织介绍,此项研究历时15年,以全球146个国家和地区的160万名ll岁至17岁青少年学生为样本。研究发现,全球80%以上在校青少年没有达到世卫组

94%的青少年身体活动不足。织的建议运动量,也就是每天至少一小时的身体活动,

据了解,世卫组织的调查数据涵盖所有类型的身体活动,包括有计划的体育锻炼、步行、骑车以及游戏和做家务等。总体来看,目前全球 85%的女孩和78%的男孩都没有达标。

世卫组织指出,青少年身体活动不足,除了因为学业压力,电子设备的普及也是很

第2页,共17页

重要的因素。 世卫组织表示,如果青少年运动不足的趋势继续下去,那么联合国提出的“到 2030年将全球身体活动不足比率降至70%以下”的目标将无法实现,因此呼吁各国采取紧急行动,从学校、家庭、城市规划、道路安全等多方面着手,提供更多运动、游戏和娱乐的机会,促进青少年进行身体活动。

世卫组织强调,在青春期养成积极运动的生活方式对健康大有益处,包括改善心肺功能和控制体重等。此外,还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身体活动对认知的发展和社交也有积极影响,这些好处可以持续到成年。

(摘编自《全球超80%青少年缺乏运动世卫组织呼吁大家动起来》)材料二: 近视是造成青少年视力损害的主要原因之一,“善变”又敞亮的光线对眼睛更好。 2016年12月,第二届全国眼科循证医学与临床研究大会在广州召开,眼科专家提出近视眼控制新观点,认为模拟自然光的眼保健技术,将“户外动态变化的自然光”引入室内,在不需要青少年依从性的情况下,对他们的眼睛进行调节训练,提高调节功能,有利于控制其近视发生和发展。

“小升初”“初升高”这两个阶段是屈光不正患病率快速上升的阶段。此外,不良的用眼习惯与用眼环境对近视的发病概率有很大影响。近距离用眼负荷会诱发近视;学习压力加剧、电子屏幕的普及化和户外活动时间减少可能是导致近视高发且快速低龄化的最关键因素。

(摘编自《青少年近视近半,缺乏户外活动是原因》)材料三:

手机既是文明发展的产物,也是文明发展的大敌。近日, WHO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球80%的青少年缺乏足够的运动,女性比例高于男性,大部分人的精力都集中在了电子荧幕上。

据外媒报道, WHO在全球146个国家进行的研究显示,自2001年至今,11~17岁青少年的运动状况几乎没有改善,这使得去年WHO成员国承诺的到2030年将青少年缺乏运动的比例降低l5%,看起来像是句空话。

(摘编自《WHO:全球80%青少年缺乏运动,手机已成人类文明威胁?》)材料四:

随着国内户外运动的迅猛发展,青少年的户外运动参与度越来越高。然而由于专业人才的缺乏和培训的缺失,青少年运动伤害问题屡见不鲜。马欣祥博士表示,青少年参与户外运动有其自身年龄特点,培养青少年同样要有的放矢,切不能把青少年当作“缩小版的成人”。

……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户外运动参与者有不同的诉求,因此针对青少年不仅要有迥异于成年户外爱好者的培训理论,更要根据各年龄层人群的理解能力与运动能力编制教学计划,让青少年以享受运动为前提,获取参与户外运动的知识与技能。 (摘编自《专家:青少年参与户外运动不能被当成“缩小版的成人”》)

【注】“WHO”是“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的英文名称缩写。

下列对“青少年缺乏身体运动”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世卫组织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全球八成以上在校青少年没有达到每天身体活动至少一小时 的运动量。

B.因为青少年运动不足趋势持续,所以2030年全球身体活动不足比率降至70%以下的目标已无法实现。

C.事实证明,青春期养成积极运动的生活方式对健康大有益处,而且对认知的发展和社交也有积极影响。

D.调查显示,全球女性青少年缺乏足够身体运动的比例明显高于男性,并且精力大都集中在电子荧幕上。

第3页,共17页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目前,有计划的体育锻炼、步行、骑车和做家务等身体活动,全球大部分女孩和男孩都不达标。

B.将“户外动态变化的自然光”引入室内,对学生的眼睛进行调节,有利于控制近视的发生和发展。

C.学习压力加剧、电子屏幕普及和户外活动时间减少是导致近视高发且快速低龄化的最关键因素。

D.我同青少年户外运动迅猛发展,但专业人才的缺乏和培训的缺失,容易造成青少年受伤的后果。

针对青少年身体运动不足出现的问题,应该从哪些方面来加以改善?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

5.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霸王别姬(节选)

张爱玲她高举着蜡烛站在项王的榻前。他睡得很熟,身体微微蜷着,手塞在枕头底下,紧紧抓着一把金缕小刀。他是那种永远年轻的人们中的一个;虽然他那纷披在额前的乱发已经有几茎灰白色的,并且光阴的利刃已经在他坚凝的前额上划了几条深深的皱痕,他的睡熟的脸依旧含着一个婴孩的坦白和固执。他的粗眉毛微微皱着,鼻子带着倔强的神气,高贵的嘴唇略微下垂,仿佛是为了发命令而生的。

虞姬看着他 --不,不,她不能叫醒他告诉他悲惨的一切。他现在至少是愉快的;他在梦到援兵的来临,也许他还梦见内外夹攻把刘邦的大队杀得四散崩溃,也许他还梦见自己重新做了诸侯的领袖,梦见跨了乌骓整队进了咸阳,那不太残酷了么,假如他突然明白过来援军是永远不会来了?

虞姬脸上凝结了一颗一颗大汗珠。她瞥见了布篷上悬挂着的那把佩剑 --如果--如果他在梦到未来的光荣的时候忽然停止了呼吸--譬如说,那把宝剑忽然从篷顶上跌下来刺进了他的胸膛--她被她自己的思想骇住了。汗珠顺着她的美丽的青白色的面颊向下流。红烛的火光缩得只有蚕豆小。项王在床上翻了个身。 “大王,大王……”她听见她自己沙哑的声音在叫。 项王骨碌一声坐了起来,霍地一下把小刀拔出鞘来。 “怎么了,虞姬?有人来劫营了么?”

“没有,没有。可是有比这个更可怕的。大王,你听。’

他们立在帐篷的门边。《罗敷姐》已经成了尾声,然而合唱的兵士更多了,那悲哀的、简单的节拍从四面山脚下悠悠扬扬地传过来。

“是江东的俘虏在怀念着家乡?”在一阵沉默之后,项王说。 “大王,这歌声是从四面传来的。” “啊,汉军中的楚人这样--这样多么?”

在一阵死一般的沉寂里,只有远远的几声马嘶。 “难道--难道刘邦已经尽得楚地了?”

虞姬的心在绞痛,当她看见项王倔强的嘴唇转成了白色,他的眼珠发出冷冷的玻璃一样的光辉,那双眼睛向前瞪着的神气是那样的可怕,使她忍不住用她宽大的袖子去掩住它。她能够觉得他的睫毛在她的掌心急促地翼翼扇动,她又觉得一串冰凉的泪珠从她手里一直滚到她的臂弯里,这是她第一次知道那英雄的叛徒也是会流泪的动物。

“可怜的……可怜的……”底下的话听不出了,她的苍白的嘴唇轻轻翕动着。 他甩掉她的手,拖着沉重的脚步,歪歪斜斜走回帐篷里。 她跟了进来,看见他伛偻着腰坐在榻上,双手捧着头。蜡烛只点剩了拇指长的一截。残晓的清光已经透进了帷幔。“给我点酒。”他抬起眼来说。

当他提着满泛了琥珀的流光的酒盏在手里的时候,他把手撑在膝盖上,微笑地看着她。

第4页,共17页

“虞姬,我们完了。我早就有些怀疑,为什么江东没有运粮到垓下来。过去的事多说也无益。我们现在只有一件事可做--冲出去。看这情形,我们是注定了要做被包围的困兽了,可是我们不要做被猎的,我们要做猎人。明天--啊,不,今天--今天是我最后一次的行猎了。我要冲出一条血路,从汉军的军盔上面踏过去!哼,那刘邦,他以为我已经被他关进笼子里了吗?我至少还有一次畅快的围猎的机会,也许我的猎枪会刺穿他的心,像我刺穿一只贵重的紫貂一样。虞姬,披上你的波斯软甲,你得跟随我,直到最后一分钟。我们都要死在马背上。” “大王,我想你是懂得我的,”虞姬低着头,用手理着项王枕边的小刀的流苏。“这是你最后一次上战场,我愿意您充分地发挥你的神威,充分地享受战斗的快乐。我不会跟在您的背后,让您分心,顾虑我,保护我,使得江东的子弟兵讪笑您为了一个女人失去了战斗的能力。”

“噢,那你就留在后方,让汉军的士兵发现你,去把你献给刘邦吧!”

虞姬微笑。她很迅速地把小刀抽出了鞘,只一刺,就深深地刺进了她的胸膛。 项羽冲过去托住她的腰,她的手还紧紧抓着那镶金的刀柄,项羽俯下他的含泪的火一般明的大眼睛紧紧瞅着她。她张开她的眼,然后,仿佛受不住这样强烈的阳光似的,她又合上了它们。项羽把耳朵凑到她的颤动的唇边,他听见她在说一句他所不懂的话:

“我比较喜欢那样的收梢。”

等她的身体渐渐冷了之后,项王把她胸脯上的刀拔了出来,在他的军衣上揩抹掉血渍。然后,咬着牙,用一种沙哑的吼声似的声音,他喊叫: “军曹,吹起画角!吩咐备马,我们要冲下山去!” (节选自张爱玲短篇历史小说《霸王别姬》)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第一段中对项王的外貌描写,一方面刻画出了项王英武、倔强、自负的形象,另一方面通过虞姬的视角,反映了她对项王的深情。

B.小说不落俗套,作者避开一些世人皆知的故事情节,采用双线结构,将故事发生的时间定在虞姬自杀的那晚,地点在项羽和虞姬的帐篷。

C.本文篇幅不长,人物不多,场景不复杂,但通过作者的多角度描写我们仿佛看到了秦末垓下决战那残酷、激烈、血腥的战斗场景。

D.本文以虞姬为主线,通过她与项羽的对话以及她的所见所闻,深刻地揭示了虞姬的心理发展历程,为虞姬最后的自杀巧妙地做了铺陈。 请结合本文分析作者是如何具体塑造虞姬这一形象的。

虞姬选择自杀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发展历程?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见解。 四、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9.0分) 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朱云字游,鲁人也,徙平陵。少时通轻侠借客报仇长八尺余容貌甚壮以勇力闻年四十乃变节从博士白子友受《易》又事前将军萧望之受《论语》皆能传其业好倜傥大节,当世以是高之。元帝时,华阴守丞嘉上封事,言:“治道在于得贤。平陵朱云,..

兼资文武,忠正有智略,可使以六百石秩试守御史大夫,以尽其能。”上乃下其事....

问公卿。太子少傅匡衡对,以为:“大臣者,明王所慎择也。而嘉猥称云,欲令为御史大夫, 妄相称举,疑有奸心,宜下有司案验以明好恶。”嘉竟坐之。成帝时,安昌侯张禹以帝师位特进,甚尊重。云上书求见,曰:“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以厉其余。”上问:“谁也?”对日:“安昌侯张禹。”上大怒,曰:“小臣居下讪上,廷辱师傅,罪死不赦。御史将云下,云攀殿槛,槛折。云呼曰:“臣得下从龙逄、比干游于地下,足矣!未知圣朝何如耳?”御史遂将云去。于是左将军辛庆忌免冠解印绶,叩头殿下曰:“此臣素著狂直于世。使其言是,不可诛;其言非,固当容之。臣敢以死争。”庆忌叩头流血。上意解,然后得已。 及后当治槛,

第5页,共17页

上曰:“勿易!因而辑之,以旌直臣。”云自是之后不复仕,常居鄠田,教授诸生。时出乘牛车从诸生,所过皆敬事焉。薛宣为丞相,云往见之。宣备宾主礼,因留云宿,从容谓云曰:“在田野亡事,且留我东阁,可以观四方奇士。”云曰:“小生..乃欲相吏邪?”宣不敢复言。云年七十余,终于家。病不呼医饮药。遗言以身服敛,棺周于身,土周于椁,为丈五坟,葬平陵东郭外。 (节选自《汉书•卷六十七》,有删改)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少时通轻侠借客/报仇/长八尺余/容貌甚壮/以勇力闻/年四十/乃变节从博士白子友受《易》/又事前将军萧望之受《论语》/皆能传其业/

B.少时通/轻侠借客报仇/长八尺余/容貌甚壮/以勇力闻/年四十乃变节/从博士白子友受《易》/又事前将军萧望之受《论语》/皆能传其业/

C.少时通轻侠/借客报仇/长八尺余/容貌甚壮/以勇力闻年四十/乃变节/从博士白子友受《易》/又事前将军萧望之受《论语》/皆能传其业/

D.少时通轻侠/借客报仇/长八尺余/容貌甚壮/以勇力闻/年四十/乃变节从博士白子友受《易》/又事前将军萧望之受《论语》/皆能传其业/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易》,“五经”之一,深富哲理,是传播儒家思想的著作中最古老而深邃的经典。 B.封事,指密封的奏章,古时臣下上书陈奏秘密事项时,用皂囊封缄,以防泄密。 C.御史大夫,官职名,西汉时相当于副丞相,以协助丞相综理大政,偏重于监察执法。 D.东阁,在这里并非“开我东阁门”中的“东阁”,而是指宰相招致、款待宾客的地方。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朱云才兼文武,得到世人尊重。华阴守丞因为朱云忠正而有智谋,向朝廷请求任命他为御史大夫;朱云带领学生乘牛车出行时,探访的人都对他很敬重。

B.朱云直言谏诤,留下槛折佳话。朱云弹劾张禹,汉成帝很生气,御史拉他下殿,他攀住栏杆不走,直至栏杆被拉断;经大臣辛庆忌劝解,他才被饶恕。

C.朱云特立独行,好倜傥有大节。致仕后的朱云远离官场,居住在乡野,教授学生;与宰相薛宣交往,薛宣邀他留在承相府中,朱云谢绝了对方的好意。

D.朱云恬淡无欲,要求死后薄葬。朱云病重时未请医喝药,临终嘱咐用便服入殓,棺木只需容身,墓穴只需容棺即可,家人遵其嘱造了一丈五尺的小坟。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妄相称举,疑有奸心,宜下有司案验以明好恶。 ②及后当治槛,上日:“勿易!因而辑之,以旌直臣。”

左将军辛庆忌为什么能让皇上怒气消解,饶了朱云?请简要说明。 五、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60.0分) 7. 阅渎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你们真正做到了救死扶伤、大爱无疆。你们是光明的使者、希望的使者,是最美的天使,是真正的英雄!党和人民感谢你们!” 3月10日,国家领导人专门赴湖北省武汉市考察疫情防控工作,对奋战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给予高度的评价、热情的赞扬,称他(她)们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结合现实,写一篇文章,表达你对“新时代”疫情下的医务工作者的崇敬之情。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文体特征明显;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字。

六、其他(本大题共3小题,共20.0分)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新时代中国青年拥有的最亮丽青春底色是爱国,青年对国家发展信心强烈,青年勇于挺身而出 _______国家利益。新时代青年是当代中国伟大发展成就的_______见

第6页,共17页

证者 ,在成长过程中,使他们也目睹了一些境外势力否定、排斥、污蔑中国的一系列卑劣行径。敌对势力的所作所为,不仅没有“演变”中国青年的中国心,( ) 青年是时代的 _______,也是国家发展建设的生力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一代代青年把个人发展与国家前途紧密结合。进入新时代,“实力爱国”的中国青年一定是中华民族生气勃发、_______的排头兵,一定是中华民族加速迈向伟大复兴目标的蓬勃力量。新时代的中国青年,一定会在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为人类的伟大奉献中焕发更加绚丽的光彩!

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______ A.拥护 B.拥护 C.维护 D.维护

全方位 全天候 全天候 全方位

晴雨表 气压表 气压表 晴雨表

引吭高歌 高歌猛进 引吭高歌 高歌猛进

文巾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______

A.在成长过程中,他们也目睹了一些境外势力污蔑、否定、排斥中国的一系列卑劣行径。

B.在成长过程中,他们也目睹了一些境外势力否定、排斥、污蔑中国的一系列卑劣行径。 C.他们也日睹了在成长过程中一些境外势力否定、排斥、污蔑中国的一系列卑劣行径。 D.他们也目睹了在成长过程巾一些境外势力污蔑、否定、排斥巾国的一系列卑劣行径。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______ A.反而激发出中国青年更高涨的爱国热情与民族自豪感 B.中国青年反而激发出更高涨的爱国热情与民族自豪感 C.而且激发出中国青年更高涨的爱国热情与民族自豪感 D.中国青年而且激发出更高涨的爱国热情与民族自豪感

9.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

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 2个字。

血管里并没有所谓的毒素,①______。代谢废物是细胞在新陈代谢时产生的自然产物,正常情况下,会随着血液运输到特定器官,最终排出体外,并不会对身体造成任何伤害。比如代谢蛋白质之后产生的尿素、胍类化合物、酚类等产物,就会通过肾脏排出。②______,增加排尿,就可以帮助代谢废物加速清理。除此之外,任何保健品、排毒汤,③______。

10.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

过30个字。

截至目前,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普及率接近 80%,识字人口使用规范汉字的比例超过95%,文盲率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的80%以上下降至4%以下,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普及,极大地促进了国家经济建设和教育、科技、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为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7页,共17页

-------- 答案及解析 --------

1.答案:【小题1】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小题2】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小题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解析:故答案为:

(1)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重点字:耽)

(2)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重点字:鉴)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重点字:疑)

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本题属于理解性情境默写,要求学生平时要注意记忆、积累。在做题时首先要读懂题干,明确要求。其次要镇定作答,规范写字。此题要注意的易错字有:嗟、耽、鉴。 《诗经》中的名句辑录:

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 2.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3.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诗经小雅车辖》) 4.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经小雅小旻)

5.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6.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2.答案:【小题1】C 【小题2】

解析:(1)C.“从反面写恋阙之情”错,恋念朝廷常感到劳伤肝肺,是正面描写。 (2)尾联由“身事五湖南”领起,归结到诗人自己,诗人自叹身世飘泊,处乱离之际,此身飘飘如天地一沙鸥,只怕会老死湖南;从杜甫个人愿望来看,他希望天下太平,也希望自己能为救世救民尽绵薄之力,这正是杜甫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及知识分子的自觉意识使然,可是杜甫漂泊天涯,生计都要依靠朋友,自顾尚且不暇,不能为国为民做什么,因此诗人常愁苦不已,表达了诗人沉痛悲凉的离愁和身世之叹,塑造出鲜明的抒情形象,是杜甫忧国忧民胸怀的真实反映。

答案:(1)C

(2)尾联由“身事”句领起,归结到诗人自己,直抒胸臆;在动荡乱离中,诗人自己尚不能自救,更何以致舜尧,以何报国?最终只怕会老死在湘水之滨、潭州之地,表达了诗人沉痛悲凉的离愁和身世之叹,体现了诗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使登楼之际慷慨抒怀的抒情主人公形象立于读者面前。

译文:

站在楼头嘹望着残破的天地,我只能临风搔首,忧国忧民一筹莫展竟使人焦虑得不断地在抽拔着这白玉的发簪。想到君王乃是在这三极以北,而此一身却飘泊在五湖之南。恋念朝廷常感到劳伤肝肺,但论才能则又觉得有愧于那可作栋梁的杞楠。在乱离之中如今已经不能自救,而结果我恐怕还是要老死在这边远的湘潭。

赏析:

首联以“天地”二字点题,登楼四望,俯仰苍茫,念天地之悠悠,伤祸乱之未已;虽济世有心,而回天无力;于是搔首踟蹰,凄怆感发。这就是此诗首联的意境。“天地

第8页,共17页

空搔首”句,笼罩全篇,有涵盖乾坤之势。冠以“天地”二字,喻搔首太息非为一己之穷通,而是为了社稷苍生的安危,跟题“楼上”来,下着“空搔首”三字,上大下小,句法甚奇。立意既已高远,读来自觉苍茫浑厚。“空”,著此一字,体现了老杜空怀报国之志,沦弃草野,无可如何的心情。次句具体描绘搔首之状。古人束发戴簪。散发搔首,故抽簪。搔首本喻焦虑之状,频频抽簪,则更见焦虑之情切。在楼上俯仰天地,国家多难,竟一筹莫展,只有频抽簪搔头,而搔头无济于事,故说“空搔首”。语极淡而意愈悲。颔联承接登楼而写远望之状:朝廷远在三极之北,而自身处于五湖之南,极力拉开两地距离。在于叹息个人于国事无补,明搔首之故。由此写出首联细节的情意内涵,领起三四联,是全诗关键。陈寅恪《与刘叔雅论国文试题书》论上中下三等“对子”时曾指出:“必具正反合之三阶段”,“词类声调”,“能相当对”,“有正又有反”,所表现之意义,复能互相贯通,因得综合组织,别产生一新意义”。“此新意义”,虽不“显著于字句之上,但确可以想象得之。所谓言外之意是也。”此即对子中“最上等者”。对了解杜律佳处,有启发帮助。皇舆对身事,三极对五湖,北对南,平仄两两相对,铢两悉称,词类声调皆适当。朝廷在三极之北,关山阻隔;自己在五湖之南,身世飘零。分开看,两句各具一意义,一正一反。合起来看,则新意义出。两句虽无一动词,而意义贯通,诗人系心君国,爱而不见,搔首踟蹰之情毕现。“皇舆”、“身事”二语,包含了多少情事,虽不著于字句之上,但意在言外,可以想象得之。此联极尽对偶文字之能事。颈联正面表述恋阙之情,申足颔联之意。“恋阙”句从自己角度说。古人以君代国,爱君即是爱国,爱国之情出于肺腑,忧思之极,五内俱焚,故曰“劳肝肺”。“论材”句从朝廷角度说。“杞橹”当此非常之际,朝廷需材,而己非栋梁之任,故曰“愧”。关心国家人民,至于长劳肺肝,而自愧无大才力,整顿乾坤。见得诗人把忧国忧民的希望寄托在皇帝身上。此联由“皇舆”句领起。尾联由“身事”句领起,归结到自己,自叹身世飘泊,预料将老死湘潭。是其登楼搔首的另一原因。处乱离之际,此身飘飘如天地一沙鸥,自救不暇,不能致君尧舜。只能终老于湘水之滨、潭州之地,赍长恨以没世了,感叹极深,一结苍凉。结尾直抒胸臆,表达出沉痛悲凉的离愁,身世之事使登楼之际慷慨抒怀的抒情主人公形象立现于目前。杜甫时常处在一种矛盾与无奈之中,天地之间疮痍满目,一向以忧国忧民为己任的杜甫却莫可奈何,从杜甫个人愿望来看,他希望天下太平,也希望自己能为救世救民尽绵薄之力,这正是杜甫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及知识分子的自觉意识使然,可是杜甫漂泊天涯,生计都要依靠朋友,自顾尚且不暇,不能为国为民做什么。因此诗人常愁苦不已,往往频抽玉簪空搔首。皇舆三极北,指帝王、首都、心中的寄托在北方,身事五湖南,指自己却漂流南方,距离太遥远。心恋廷阙、国家、君主,故而肺肝劳伤,反观自身却愧无经世大才。因此矛盾而又无奈的杜甫,只有老死湘潭之地。

(1)本题考查鉴赏古诗的语言、表达技巧和评价古诗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考生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的内容,然后将内容与选项进行认真的比对分析。

(2)本题考查了鉴赏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抓意象,挖内涵,意象是情感的载体,意象所体现出来的色调是情感的反映;然后还要品诗句,悟感情,作者在诗词中常常会有情感的流露,这些自然流露的情感往往体现在只言片语上,要善于把握这样的词语,借此领悟感情。 诗歌选择题的解题方法: 要通读诗歌,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主旨和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回归诗歌,寻找答题点;最后精读相关诗句,看所给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诗歌中找到依据,或者是否能根据诗歌内容合理地推断出来或者是否正确。 3.答案:【小题1】A 【小题2】B 【小题3】B

第9页,共17页

解析:(1)A.“其要求基本一致”表述错误,原文第二段中有这样的表述“新时代对公民个人品德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

B.(2)文章在论述个人品德修养的途径时运用的是并列式结构,不是“对比式结构”。 A.C.(3)“奋斗的主要方向”于文无据,于实不符,文中提及道德与法治并行。“只要……就……”表述过于绝对,原文第五段为“自律之外,他律不可忽视。实践表明,放任自流不是文明养成之道,一个社会整体文明素养的演进,往往都是依法治理、持续管理的结果”。D.“在进行道德建设之前首先要强化法治”于文无据,道德与法治属相轴并行关系,原文倒数第二段为“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发挥法治对道德建设的保障和促进作用,把道德导向贯穿法治建设全过程,方能以法治的力量维护道德、凝聚人心,推动全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

答案: (1)A (2)B (3)B

(1)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答题时要找出词语相关的信息,然后与选项比较。

(2)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作答时注意把握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等。

(3)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要注意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原文中找到依据。

信息筛选题的答题步骤是:①把握全文主要内容,从整体和局部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形成整体印象,尤其要注意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②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③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4.答案:【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

解析:(1)B.强加因果。且将未然说成已然。原文“如果青少年运动不足的趋势继续下去。那么联合国提出的“到2030年将全球身体活动不足比率降至70%以下的目标将无法实现”是假设关系。

(2)C.原文是推测语气。说“学习压力加刷、电子屏幕的普及化和户外活动时间减少可能是导致近视高发且快速低龄化的最关键因素”。C项删去了“可能“。成了肯定的说法。故错误。

(3)“因此呼吁各国采取紧急行动,从学校、家庭、城市规划、道路安全等多方面着手,提供更多运动、游戏和娱乐的机会,促进青少年进行身体活动”这是从政府层面来说的,可以概括为“政府采取紧急行动。从学校、家庭、城市规划、道路安全等多方面着手,提供更多运动,游戏和娱乐的机会,促进青少年进行身体活动”。“不良的用眼习惯与用眼环境对近视的发病概率有很大影响”“学习压力加剧、电子屏幕的普及化和户外活动时间减少可能是导致近视高发且快速低龄化的最关键因素”,可以概括为“改善用眼环境。改变不良的用眼习惯,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控制近视的发生和发展”。“全球80%的青少年缺乏足够的运动,女性比例高于男性,大部分人的精力都集中在了电子荧幕上”可以概括为“控制手机及有关电子设备的使用时间,增加户外运动的时间”。 “马欣祥博士表示,青少年参与户外运动有其自身年龄特点,培养青少年同样要有的放矢”“针对青少年不仅要有迥异于成年户外爱好者的培训理论,更要根据各年龄层人群

第10页,共17页

的理解能力与运动能力编制教学计划,让青少年以享受运动为前提,获取参与户外运动的知识与技能”,可以概括为“根据青少年参与户外运动有其自身年龄特点,要有的放矢,编制教学计划,进行理论培训,让青少年享受户外运动,并获取参与户外运动的知识与技能”。

答案: (1)B (2)C

(3)①政府采取紧急行动。从学校、家庭、城市规划、道路安全等多方面着手,提供更多运动,游戏和娱乐的机会,促进青少年进行身体活动。②改善用眼环境。改变不良的用眼习惯,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控制近视的发生和发展。③控制手机及有关电子设备的使用时间,增加户外运动的时间。④根据青少年参与户外运动有其自身年龄特点,要有的放矢,编制教学计划,进行理论培训,让青少年享受户外运动,并获取参与户外运动的知识与技能。

(1)本题考查筛选、理解文章信息的能力,注意从文中找出选项对应的信息,比较得出答案。

(2)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注意选项内容在文中是否有具体的体现。 (3)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注意明确题目要求,筛选出正确信息,然后概括。

信息筛选题的答题步骤是:①把握全文主要内容,从整体和局部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形成整体印象,尤其要注意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②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③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5.答案:【小题1】B 【小题2】 【小题3】

B.解析:(1)情节发展并不是双线结构,而是以虞姬的心理发展历程为线索。故选B。

(2)①直接运用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手法刻画了刘邦的军队围困时虞姬对项羽深沉无奈的爱。如“虞姬脸上凝结了一颗一颗大汗珠……汗珠顺着她的美丽的青白色的面颊向下流”,运用肖像描写表现了面对楚兵压境虞姬紧张、担忧之情;如“我比较喜欢那样的收梢”,运用语言描写,表达虞姬宁可死去,也不苟且偷生,表达自己对项羽的挚爱;如“她高举着蜡烛站在项王的榻前”,运用动作描写写虞姬因为爱才会有深情的凝视;如“她能够觉得他的睫毛在她的掌心急促地翼翼扇动,她又觉得一串冰凉的泪珠从她手里一直滚到她的臂弯里”,运用心理描写表现虞姬对项羽的深爱和忧虑。

②对比衬托。文章中的虞姬是聪明的,美丽的,多情的,她早早地预知了情况不利,所以她忧虑项羽的处境,宁可自己死去,也不让项羽为自己担心,“我不会跟在您的背后,让您分心,顾虑我,保护我,使得江东的子弟兵讪笑您为了一个女人失去了战斗的能力”,表现了虞姬深明大义的一面。而文中的项羽是鲁莽的,憨直的,他不了情外面的军情,“啊,汉军中的楚人这样--这样多么?”“难道--难道刘邦已经尽得楚地了?”,这些都表现了项羽的头脑简单,以此衬托虞姬的心细和聪明;面对虞姬的决绝,项羽说“噢,那你就留在后方,让汉军的士兵发现你,去把你献给刘邦吧!”,以此衬托虞姬的多情。 (3)①深爱。文中很多地方都能表达虞姬对项羽深沉而无奈的爱,如“他的粗眉毛微微皱着,鼻子带着倔强的神气,高贵的嘴唇略微下垂,仿佛是为了发命令而生的”,虞姬眼里,项王仍是年轻、坦白、固执、倔强、高贵的。②忧虑。兵临城下,处境危险,

第11页,共17页

虞姬不愿让项王面对失败的痛苦,“她不能叫醒他告诉他悲惨的一切。他现在至少是愉快的”“那不太残酷了么,假如他突然明白过来援军是永远不会来了?”虞姬因不祥的预感备受折磨。③痛苦。虞姬深爱的人处于绝境让她心如刀绞,痛不欲生,她甚至想“那把宝剑忽然从篷顶上跌下来刺进了他的胸膛”,免得让心上人遭受战败被俘的屈辱。④体贴。虞姬不愿让项王分心、顾虑、保护,失去了战斗力,所以,她决定死,正如她对项羽说的,“我不会跟在您的背后,让您分心,顾虑我,保护我,使得江东的子弟兵讪笑您为了一个女人失去了战斗的能力”。⑤决绝。“虞姬微笑。她很迅速地把小刀抽出了鞘,只一刺,就深深地刺进了她的胸膛”,虞姬爱之切痛之深,义无反顾地牺牲自己,成全项王,她喜欢“那样的收梢”,以此表达对项羽的爱之深。

答案: (1)B

(2)①直接运用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手法刻画了刘邦的军队围困时虞姬对项羽深沉无奈的爱。②对比衬托。文章用项羽的鲁莽、憨直对比衬托了虞姬的多情、聪明、深明大义。

(3)①深爱:虞姬眼里,项王仍是年轻、坦白、固执、倔强、高贵的。②忧虑:虞姬不愿让项王面对失败的痛苦,因不祥的预感备受折磨。③痛苦:虞姬深爱的人处于绝境让她心如刀绞,痛不欲生。④体贴:虞姬不愿让项王分心、顾虑、保护,失去了战斗力。⑤决绝:虞姬爱之切痛之深,义无反顾地牺牲自己,成全项王。

(1)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能力。学生首先应对文本的整体内容有所把握,然后结合题目回到文中对具体语句进行具体分析。答题的关键是审读题干,把握命题意图,找出题干所在的语段,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分析。

(2)本题考查学生把握塑造人物表现手法的能力。表现手法指作者在艺术创造过程中为塑造艺术形象、表现审美情感时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手段。塑造人物的表现手法较为常见的有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手法,还要比喻、夸张、烘托、对比、反衬等修辞手法。

(3)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心理变化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目要求;然后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结合中心事件,梳理文章情节;再结合具体情节中人物的表现,即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认真揣摩人物心理变化;最后组织语言,按情节发展分点作答。

解答概括人物形象特点类试题,要掌握以下三种方法

1.摘要法。即直接从相关解题素材中摘录关键词。这里所说的“关键词”,主要是指文学作品中直接揭示人物品质、性格的形容词:一是作者对人物品质、性格的评价的形容词;二是作品中其他人物对试题要求分析概括的人物的品质、性格进行评价的形容词。 2.归纳法。即对分散的答案素材进行整理、合并。对分散在文章中的作者的评价、其他人物的评价等不同类型的关键词句,以人物品质、性格的不同侧面为序,进行重新组合。

3.提炼法。即从作品的故事叙述和人物描写中,提炼出人物的品质、性格特点等。从作品的情节、所叙事件里提炼人物性格特点与品质;从人物语言、动作描写以及细节描写里提炼人物的性格特点与品质。 6.答案:【小题1】D 【小题2】A 【小题3】A 【小题4】 【小题5】

第12页,共17页

解析:(1)“轻侠”作“通”的宾语,在其后断开,排除AB两项;“年四十”强调年龄,引领后文,之前断开,排除C项。

译文:年轻时结交轻捷豪健的侠客,依靠侠客帮人报仇。他身高八尺多,容貌壮伟,凭借勇力闻名。四十岁时,才改变节操跟随博士白子友学习《周易》,又跟随前将军萧望之学习《论语》,都能够传承《周易》和《论语》。 故选:D。

(2)A.“是传播儒家思想的著作中……”错误,道家和儒家学派成型之前,《周易》已经成书,后为道家和儒家所信奉。

(3)A.“忠正而有智谋”错误,原文“帝时,华阴守丞嘉上封事,言:‘治道在于得贤。平陵朱云,兼资文武,忠正有智略,可使以六百石秩试守御史大夫,以尽其能’”,这只是华阴守丞认为的,而且“试守”的意思是试任,并不是直接任命。

(4)①“相”,动作偏指一方,他;“举”,举荐;“有司”,有关部门;“案”,查验。

译文:虚妄地称颂举荐他,恐怕怀有奸邪的想法,应该交给有关部门查验来了解他的好坏。

②“治”,修治;“易”,换;“旌”,表彰。

译文:后来要修治栏杆,成帝说:“不要换了!就把旧栏杆修修,用它来表彰正直的臣子。”

(5)“于是左将军辛庆忌免冠解印绶,叩头殿下”,可知辛庆忌不顾自己的性命,冒死求情;“此臣素著狂直于世。使其言是,不可诛;其言非,固当容之。臣敢以死争”,可知朱云一向狂傲直率,并没有故意冒犯皇上,应该宽容;“臣得下从龙逄、比干游于地下,足矣!未知圣朝何如耳?”可知如果杀了他,皇上会被人认为是暴君。

答案: (1)D。 (2)A。 (3)A。

(4)①虚妄地称颂举荐他,恐怕怀有奸邪的想法,应该交给有关部门查验来了解他的好坏。

②后来要修治栏杆,成帝说:“不要换了!就把旧栏杆修修,用它来表彰正直的臣子。” (5)①辛庆忌不顾自己的性命,冒死求情。②朱云一向狂傲直率,并没有故意冒犯皇上,应该宽容。③如果杀了他,皇上会被人认为是暴君。

译文:

朱云,字游,鲁国(治今山东省曲阜市东)人,后迁居平陵。年轻时交结轻捷豪健的侠客,依靠侠客(替人)报仇。他身高八尺多,容貌壮伟,凭借勇力闻名。四十多岁时,才改变品行跟随博士白子友学习《周易》,又侍奉前将军萧望之学习《论语》,都能够传授《周易》和《论语》。喜欢倜傥洒脱的大节,当时社会上的人因此而很看重他。汉元帝时,华阴县丞嘉向皇帝上呈密封的奏章,说:“治理的办法在于得到贤才。平陵人朱云,文武兼备,忠正而有智谋,可以让他以六百石的官秩试任御史大夫,以尽显他的才能。”元帝于是把这建议交付公卿研究,征询意见。太子少傅匡衡在对策中认为:“大臣是国家的股肱,是万民景仰的对象,圣明的君王都谨慎地选择。可是嘉却曲意称颂朱云,想让他担任御史大夫,狂妄地互相称颂举荐,恐怕怀有奸邪的想法,这种欺诈行为不能助长,应该交给有司查验以明了他的好坏。”嘉竟因此获罪。到成帝王时,安昌侯张禹以皇帝老师的身份而得到破格提拔,很被尊重。朱云上书求见,说:“如今朝廷大臣对上不能匡扶君主,对下不能有益于百姓,都是空占职位、白领俸禄而不理事的人,就是孔子所说的:‘目光短浅的人不可以辅佐国君’,‘如果担心失去宠幸俸禄,就会言行僻邪,没有什么事做不出来’.臣希望皇上赐给我尚方斩马剑,斩断一名奸臣

第13页,共17页

的头来警戒其他官员。”皇上问:“你要斩的是谁呀?”朱云回答说:“安昌侯张禹。”成帝大怒,说:“你一个小官居于下位而指责长上,进而侮辱我的老师,罪死不赦!”御史拖朱云下殿,朱云死死攀住殿前的栏杆不走,结果栏杆被他拉断了。朱云喊道:“臣能到地下和关龙逢(夏桀时的忠臣,因谏被杀)、比干(商纣时忠臣,因谏被杀)交游,已经心满意足了,只是不知道国家前途会怎样?”御史最后拉着朱云走了。这时候左将军辛庆忌摘下帽子,解下印绶,在殿下叩头说:“这个臣子向来以狂放正直而闻名于世。假如他的话说的对,就不能杀他;他的话不对,本来也应该宽容他。臣敢用死相争。”辛庆忌叩头流血。成帝的怒气逐渐消解,终于免了朱云的死罪。等到后来修理栏杆时,成帝说:“不要调换了!照原样补好它,用来表彰刚烈正直的大臣。”朱云从此以后不再做官,经常住在鄠县的乡下,教育各位学生,传授学业,有时乘着牛车带着各位学生出门,经过的地方,人们很敬重他。薛宣做丞相。朱云前往拜见。薛宣尽备宾主之礼相待,于是留朱云住宿,从容对朱云说“您在乡下也没有事,暂且留在我的东阁中,可以看看天下的奇士。”朱云说:“(你)小子难道想让我做丞相(你的)小吏吗?”薛宣就不敢再提这事。朱云七十多岁的时候,在家中去世。他病重时不请医生不喝药。立下遗嘱说,穿着身上的衣服入殓,棺木只需容身,墓穴只需容棺,只造个一丈五尺的小坟,埋藏在平陵城的东门外。

(1)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可借助标志词“云”“曰”、人名官名地名等,熟练掌握文言句式、文学常识,进行断句。 (2)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分析和概括的能力。对于古代诗文的阅读对应到文言文内容理解题主要有两点要求:一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二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

(4)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注重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积累,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言特殊句式,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技巧。

(5)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和筛选文本信息并概括内容,考生要注意抓住文本中描写相关事件人物的语句,然后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

文言文翻译记清两原则,一是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所谓“直译”就是字字落实,不可凭大意去翻译。所谓“字字落实”,就是在翻译时,要将文言语句中的每个字都落实到译文中去,这是文言文翻译的最基本的要求。“直译为主”是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也是保证达到“字字落实”这一基本要求的最佳方法。“直译为主”是说对于大多数句子、大多数词语,可以采取直接翻译的方式来进行。二是意译为辅,文句通顺。所谓“意译为辅”就是在难以直译或直译后难以表达原文意蕴的时候,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文句通顺是语言表达的一般要求,凡是语言表达都必须遵从。考生一定要养成推敲语句的习惯。翻译成现代汉语以后一定要读一读,看看是否通顺、流畅。如果不通顺、不流畅,就要对它进行修改、润色,适当地进行意译。 7.答案:别让“白衣天使”流血又流泪

西晋思想家杨泉曾这样评价医生这一职业:“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其大致意思是,没有仁德的医生不值得托付,不聪明不讲道理的医生不值得信任,不朴素善良的医生不能相信。可见早在千百年前,先人们已意识到必须是朴素仁爱的人才能悬壶济世、治病救人。医者父母心,医务工作者是最崇高干净的职业,因为他们的服务对象是生命,他们的职责是为人们送去生的希望。如今,一场肆虐全国的疫情悄然而至,无数“白衣天使”奋战在基层一线,战病魔、斗病毒、护病人。他们是最可亲最可敬最可爱的人儿,我们不能让他们流血流汗又流泪。

别让“白衣天使”流血流汗又流泪,我们要给他们充分理解。近年来,各地医患矛

第14页,共17页

盾摩擦时有升温,演变出种种冲突,不光寒了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心,也在无形之中破坏了社会和谐。医务工作者们并非大罗神仙,他们也同我们一样,有着七情六欲,有着肉体凡胎。救死扶伤只是他们的工作职责,但却并非是他们生活的全部。如今的医疗水平虽然相对发达,但也远没有达到任何疾病都能完全治愈的地步。所以,我们要设身处地地为他们想一想,理解并尊重他们的工作,保护好他们就是维护好我们全社会的平安健康。

别让“白衣天使”流血流汗又流泪,我们要让他们上阵无忧。病毒可不分敌我,疫情面前,人人都必须保护好自己。而广大医务工作者作为前线的“战士”,理应配备上最好的装备。各地都要顺势而动,卫健部门要让各级医务工作者们无后顾之忧,生活保障与必要防护都要准备充分;医药行业要主动加足马力生产,努力保证市场上的医疗用品不断供;运输行业要为防疫情产品运输开设绿色通道,准时准点把产品送达。 别让“白衣天使”流血流汗又流泪,我们要让他们减轻负担。如今疫情肆虐,各地都在着力打好疫情阻击战。普通群众一定不能在此时给医务工作者们增烦添乱,要充分提高警惕,春节期间少出门、少串门,少走动拜年,尽量不要去人群密集场所。与此同时,要积极留心身边人,如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症状,应当及时向当地社区干部反映。只要每一个环节都不放松,每一个螺丝都拧紧,每一个钉子都砸实,我们就一定能战胜疫情。

2020年的谐音是“爱你爱你”,这是一个充满“爱”的年度,更是一个充满“爱”

2020的春节。我们要把满满的关爱送给广大医务工作者们,为他们的辛勤付出喝彩点赞。春节已过,春天就在眼前,相信春暖花开时,便是此次疫情阻击战大获全胜日!

解析:医务人员白衣执甲、逆行出征,不怕牺牲,勇挑重担、经受考验,用实际行动证

明了什么是责任、担当和价值。

广大医务工作者敬佑生命、救死扶伤,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展现了顽强的意志品质,张扬着强大的精神力量,展现了中国精神。“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医务人员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发挥了火线上的中流砥柱作用,英雄壮举为新时代中国青年树立了榜样。超过4万名医务人员驰援湖北,毫无畏惧地投入防控救治工作,彰显了中华民族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家国情怀。“用药如用兵,用宜如用将”,医务人员健康是战胜疫情的重要保障,务必高度重视对他们的保护、爱护。 参考立意:

1、最动人的逆行。

2、中国精神,顽强意志。 3、中华民族特有的家国情怀。 4、真正的榜样。

5、保护医务人员,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材料作文写作策略: ①引:恰当地引用材料,开头既要引述材料,在论证时还要回扣材料(不能全部照抄),对材料进行分析后,或摘要或概述,三言五语即可。

②议:是对材料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议论,对人物关系的分析,对结果的预测,对原因的追问等,目的是为了提出观点做铺垫,这部分不能太长,百字左右即可。 ③提:提出论点(或观点),文字简炼,一两句话就可以,观点明确。

④联:这是文章的关键,可由材料推开去,可联系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可联系现实生活,今人今事;可以正面举例也可以反面证明;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最少要举两个例子,一古一今或一正一反,多角度多侧面地把中心论点阐述得深刻有力,三四百字即可。

⑤深:深入分析。怎样深入分析?分析原因,说明好处(或危害),找出症结。 ⑥结:收敛全篇,总结全文,宜对论述的问题有所深化,不要故作惊人之语,强调精炼

第15页,共17页

有力,不要画蛇添足。 8.答案:【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A

解析:(1)维护:维持保护,使免于遭受破坏。拥护:对领袖、党派、政策、措施等表示赞成并全力支持。与“利益”搭配,应用“维护”。全方位:完整性,详细。全天候:不受天气限制,能适应各种复杂的天气气候条件可引申用于其他领域。文中是指“全面、完整”见证中国伟大发展成就,故用“全方位”。晴雨表:比喻能敏锐地反映某种变化的事物。气压表:测量大气压强的指示仪器。“气压表”没有比喻义,故用“晴雨表”。高歌猛进:形容在前进的道路上,充满乐观精神。引吭高歌:指放开喉咙高声歌唱。文中表达的是青年一代的精神风貌,故选“高歌猛进”。故选D。

(2)原句中“在成长过程中,使他们也目睹了一些境外势力否定、排斥、污蔑中国的一系列卑劣行径”主语残缺。A.“污蔑、否定、排斥”语序不当。C.“在成长过程”位置不当。D.“在成长过程中”位置不当,“污蔑、否定、排斥”语序不当。故选B。 (3)根据文章内容“在成长过程中,使他们也目睹了一些境外势力否定、排斥、污蔑中国的一系列卑劣行径。敌对势力的所作所为,不仅没有‘演变’中国青年的中国心”,“反而”与前句的“不仅没有”构成反递进关系,“而且”是正递进关系,故排除C.D.两项;考虑与前句分句主语保持一致,故排除B。

答案: (1)D (2)B (3)A

(1)本题考查近义词语的辨析能力。应对此类试题一定要结合语境,从近义词语的语意侧重点、语体色彩、感情色彩、语法功能等角度加以辨析。作答时,可先选择自己较为熟悉的成语来逐个排除选项,最终得出正确答案。

(2)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应对此试题要注意明确病句的类型,以及典型的错例,答题时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句子,对照错例,找到错误。

(3)本题考查语句连贯。填写衔接句一定要结合整个语段的语境,分析四个选项的不同,结合不同点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和谐的角度选取答案。 常见的辨析病句常方法有:

1、梳理枝干法。即用语法分析的方法,依次检句子的主干和修饰部分。

2、语感审读法。调动语感,看句子是否合于语言习惯。可与语法分析配合使用。 3、造句类比法。对语感判断或语法分析仍吃不准的句子,可仿原句的结构造一个日常用的句子,比较得出结论。

4、逻辑分析法。主要从概念、判断、推理等方面考虑句子是否得当,句间关系、前后顺序等是否合理。

9.答案:有的只是代谢废物,平时适当多喝水,都不能把它们清出身体

解析:语段介绍了血管里代谢废物的相关知识。第一处根据“血管里并没有所谓的毒素”、“代谢废物是细胞在新陈代谢时产生的自然产物”推断,应该是“有的只是代谢废物”;第二处根据“增加排尿,就可以帮助代谢废物加速清理”推断,应该是“平时适当多喝水”;第三处根据“可以帮助代谢废物加速清理。除此之外,任何保健品、排毒汤”推断,应该是“都不能把它们清出身体”。

第16页,共17页

答案:

①有的只是代谢废物; ②平时适当多喝水;

③都不能把它们清出身体。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中“简明”即语言表达要“简要”“明白”使人能明白无误地理解不会产生歧义。“连贯”是指语言表达时要注意句与句之间的组合与衔接,做到话题一致,句序合理,衔接自然。“得体”指能够根据语境恰当地使用语言,符合语境的要求。 答好语句补写题的关键词:

1.阅读:语句补写题虽说考的主要是语言连贯能力,但首先应是阅读能力。

2.推导:要从两个角度推导:一是据上下文逻辑的发展推导出所补写语句的内容,做到内容上扣得紧;二是由与上下文相关词语、句式的照应推导出所补写语句的句式及形式上的衔接语,做到形式上接得上。

3.检查:检查补写后内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语言是否连贯、有无语病、是否简洁等。要防止草率审题,盲目机械地答题,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纠错。最好在写好后代入原文读一读,看看是否真的连贯、贴切、严密。

10.答案:本题要求“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阅读语段,可发现这则新闻点明了“消息报道对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普及”,同时还陈述了“报道的事件”--“……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由此可以按照要求概况新闻的主要内容,还要注意字数要求。

答案: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普及成效显著,作用巨大。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内容要点的能力,首先应浏览语段,把握主要内容,然后根据题干的要求,对相关信息分析、归纳、得出答案。

提炼语意题解题步骤如下:①读懂原文,明确主要信息和侧重点,用提取要点法,归纳出内容要点并审清题目的要求;②分析阅读的语段,明确语段文体,划分层次,概括层意,弄清其内在的关系,辨明题型,确立压缩的角度;③明确阅读材料的表达方式,找出关键语句,概括信息要点;依照字数要求,决定取舍;④按题目要求,选择最佳句式,恰切表达,注意语言的连贯。

第17页,共17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