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青年》:1915年9月,由陈独秀主编的《青年杂志》(1916年9月第二卷起更名为《新青年》)创刊。这个小小的刊物创造了石破天惊的举动,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的新文化运动,《新青年》杂志既是呼唤“文学革命”的最初舞台,又是培育新文学创作的第一个园地,以《新青年》为核心形成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新文学创作群体,最早的白话新诗,白话体散文,白话小说和话剧剧本都是在这个摇篮里诞生的。
2、《文学改良刍议》:“文学革命”正式发难的标志,发表于1917年1月的《新青年》上,胡适在文章中针对中国旧文学的八大罪状,具体阐述了他的“八事”。在阐述中击中了旧文学的种种弊害,触及到文学的真实性、独创性、时代性、内容和形式的关系等重大问题,特别是主张以白话文取代文言文作为新文学的工具,比晚晴白话文运动时期的主张更富于彻底性,因而此文成为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的正式的宣言书。
3、《文学革命论》 发表于1917年2月的《新青年》上,陈独秀高举“文学革命军”的大旗,提出了文学革命的“三大主义”,陈文以文艺复兴以来欧洲文明的进化为参照系,其动机是想让文学的革命成为中国政治、文化、民族性格、伦理道德等一切事物革命的先导,他认为中国旧文学所包含的陈腐的思想内容与国民劣根性互为因果,所以革新政治就必须要革新与之相关的文学。 4、初期创作尝试
(1)《尝试集》:1920年3月出版,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新诗集。从审美角度来看,《尝试集》的艺术价值远远低于它的文学史价值,胡适本人缺乏诗人的禀赋,他的诗体解放,带有明显的过渡性。尝试集的开拓性贡献有三:一是运用明白易晓、自然现成的白话语言,不避俗字和口语;二是讲究自然的音节,不求对仗和旧韵;三是破坏格律,追求“诗体的大解放”。
(2)《终身大事》胡适作品,1919年3月,胡适推出了中国话剧剧本的开山之作《终身大事》(发表于1919年3月《新青年》第六卷上,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话剧文学剧本)剧本把老少两代在婚姻问题上的矛盾安排在一个半新半旧,中西合璧的家庭里,使戏剧冲突的内涵超出了一般的反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主题范围,作品在形式上显然深受易卜生的《玩偶之家》影响,但在内容上切中五四时期青年最关心的时代问题,因而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反响。若就戏剧艺术而论,《终身大事》实在缺乏戏剧特有的审美力量,然而若从中国话剧文学史的角度看,它毕竟宣告了中国人自己创作的话剧剧本的诞生,而且带动了此后的社会问题剧创作。
(3)《狂人日记》鲁迅小说作品,发表于1918年5月的新青年上,是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从内容到形式都实现了现代化的创作成品。小说以狂人的病情和意识流动为具体内容。从三个层面上展开对于封建道德“吃人”本质的揭示:首先,从外部环境上,揭示“吃人”的普遍性;第二,从家庭内部着眼,透视封建礼教所依存的基础——家族制度;第三,从对自己也在无意中吃过人的怀疑入手,
剖析整个封建礼教氛围对所有社会成员无形的同化,个人也便成了旧道德的罪恶的载体和导体,最后这一层面的思考和剖析是最深刻,最犀利的,它也成为后来鲁迅创作思想中悲凉,孤独,绝望,“彷徨于无地”的生命感受的萌芽。《狂人日记》对封建礼教和封建文化“吃人”本质的揭示,实际上构成了领挈其后所有作品基本主题意向的总纲,成为其余各篇小说的总主题。 5、社会流派
(1)学衡派:以《学衡》杂志而得名,杂志总编辑吴宓,主要撰稿人有胡先啸、梅光迪等人,这是东南大和《学衡》为根据地的新文化保守主义势力,他们反对对中国传统文化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主张“言文分离”,强调书面语言的约定性和正宗地位,从文学的道德内容出发从文学的精神功用出发,强调要维护内容中恒定的精神价值,认为只有继承传统才能创造出新的文学,学衡派对新文化主流派的反拨确有历史的合理性,但这种反拨在新思潮立足未稳的情势下有可能导致复古主义的回潮。
(2)甲寅派:以《甲寅》周刊得名,其首领是章士钊,甲寅派主张号召青年人“读经救国”,他们攻击的对象还是两个老问题:新文化运动和对传统道德的整体破坏和白话文的提倡。其最有影响的文章是章士钊的《评新文化运动》和《评新文学运动》,甲寅派提出“厘正文体”的口号,甚至要取消“白话文学”这一概念,遭到新文化阵营各派的反对,甲寅派伴随着段祺瑞政府的倒台而退出了决斗场 6、五四文学精神
五四文学留给后世的,主要不是具体的创作法则和文学规范,而是一种文学精神,这种文学精神是指五四作家以文学形式表现出来的人的思想——情感方式,具有以下突出特征: (1)“重新估定一切”的叛逆精神
五四文学革命之所以不同于中国历史上的任何一次文学革命,其首要原因是它从一开始就找到了最有效的突破口,即文学价值观念体系的更新,正是由于他们对一切中国传统观念做出了大胆的叛逆和对西方文化艺术观念的大胆“拿来”,才使新的文学观念不是旧模式的修补,而是新体系的确立,但是,全盘性地反传统主义,也造成了负面效应,主要是造成了社会中“卡里斯马权威”的失落和“支援意识”的贫乏,以致发展到“文革”时期的恶性膨胀。 (2)“人的文学”的个性精神
“人”的发现,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收获,是中国文化由传统走进现代的标志,在文学创作方面,最完整、最本质地体现五四“人的文学”精神的是鲁迅的小说和杂文。以文学研究会作家为代表的“为人生”的文学创作,是五四“人的文学”观念的普遍实践。 (3)忧国忧民的悲剧精神
①五四新文学家的悲剧精神首先表现为悲剧意识的觉醒。他们认为,只有真实的悲剧才能产生思想深沉,感人肺腑,发人猛省的真正的新文学。因而,悲剧意识支配着这一代作家把握人生的艺术方式。 ②五四新文学的悲剧精神,又是一代觉醒者孤独心态的折光。五四先哲们以“改造国民性”为基本主题,用各式各样的悲剧艺术传达人民
的疾苦,再现旧中国的罪恶,以期唤醒国人的觉醒。 (4)“拿来主义”的开放精神
在吸收和借鉴西方文化和西方文学的问题上,五四文学家采取了兼收并蓄,择取百家的态度,从西方文学世界里他们看到了全新的审美理想和千姿百态的艺术形式,从而掀起了文体解放的潮流,他们在破坏传统旧文学形式的同时,仿照西方文学的体裁分类样式,重建了中国文学的形式格局。
7、新文化主流派和学衡派的论争
不是“革新”与“守旧”的差异,而是新文化激进主义和文学保守主义在文学观念和方法论上的差异。①在文言和白话问题上,一个“言文合一”,一个“言文分离”,根源来自于“启蒙主义”的功利目的与“人文主义”的终极关怀之间的冲突。②在“文学进化”问题上,一个坚持,有进化,一个坚持只有发展之可能。实质是一个从文体形式出发,从社会功能出发,主张以文学推动社会改造,一个从精神道德内容出发,从精神内容出发,强调维护内容中恒定的精神价值。③在“创造与模仿”问题上,一个主张创造新形势,新内容的新文学,一个主张文学有自身的连续性,是蜕旧出新的演化,实质是如何对待文学遗产,一个反对模拟古代文学,一个认为只有继承传统才能创造出新的文学(主张在继承中创造)。
失败原因:①主观,学衡派的人文主义理想缺乏具体而有效的操作手段和切入途径。②客观上,新文化的泛功利主义已形成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使得“学衡派”反拨五四新文化激进主义的历史要求暂时没
有实现的可能。 二、文学研究会与创造社
1、文学研究会:成立于1921年1月,发起人有周作人、沈雁冰、郑振铎、孙伏园等12人,后来发展成员达170人,他们以《小说月报》作为机关刊物,后又相继出版了《文学旬刊》、《文学周报》等,成立目的,一是反对旧文学,二是建设新文学。从以后的文学实践来看,文学研究会确实是一个不尚空谈,重在实绩的文学社团,在创作上,他们提倡“为人生”的艺术,所谓“为人生”,一是要真实地表现人生,二是要批评人生,三是要改造人生。这是文学研究会文学思想的核心和根本特征,也是大多数会员在创作中自觉遵循的原则。 2、创造社:1921年7月在东京成立,最初成员有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成仿吾等,都是在日本留学时的学生,先后办有《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等十余种刊物,创造社初期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具有“重表现”“尊天才”“非功利”等艺术倾向,创作具有浓重的浪漫主义倾向,集中体现了五四反封建,追求个性解放的时代精神,创造社前后活动近十年,它与文学研究会一起为新文学做出了巨大贡献,并对现代文学不同流派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新月社:是一个兼有政治、思想、学术、文化等艺术性质的文学社团,1923年在北京成立,成员有胡适,徐志摩,梁实秋,闻一多等,以一批英美留学生为该社主骨人物,该社在文学上的活动和贡献主要在诗歌方面。1926年春,以徐志摩、闻一多为骨干聚集了一群诗人,倡导新格律诗,从而形成新文学史上一个重要流派——新月诗
派,又称“新格律诗派”。新月派诗人都有明显的绅士文化倾向,因而他们的诗一般都能体现高雅不俗,堂皇富丽的风致。 4、鲁迅
(1)《呐喊》《彷徨》的艺术创新
①最先打破了古典小说以人物彼此之间的故事为中心情节的模式,开创了以塑造人物,表现思想感情为意图的小说模式,自由安排情节。 ②在结构形式上,打破了古典小说按纵向时间叙述的方式,单一的第三人称自由地组织结构,运用顺叙、倒叙和插叙,自由选择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在叙事的同时,心理刻画与外部描写有机结合。 ③选材严,挖掘深,通过对“国民性”弱点的艺术发现而达到批评和揭露传统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文化本质的目的。
④将现实主义的典型化特征应用于小说创作,并注意与其他创作方法的融合,创造了独具特色的现代小说文体。
《呐喊》《彷徨》是为20世纪中国新文学奠基的杰作。 (2)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类型
①食人者系列包括三类:A、封建统治者及“上等人”形象。如《阿Q正传》中的赵太爷和假洋鬼子。《祝福》中的鲁四老爷。《离婚》中的七大人等。封建道德的本质特征在他们身上有着最集中的体现:性格上的冷酷自私,虚伪愚妄。B、封建卫道士,即维护封建礼教的旧知识分子形象。如《肥皂》中的四铭。《高老夫子》中的高老夫子等。他们在表面上似乎完全处于公众利益考虑而不是为自己的实利作打算,而在灵魂深处,在潜意识层面上恰恰与表面现象相反。C、看客
群像。他们是旧伦理思想和封建文化的盲目维护者,也是在盲目的维护中参与盲目的“吃人”。如《狂人日记》中的路人,《孔乙己》中的酒客,《药》中的茶客等,鲁迅以白描手法勾勒出这些看客的群像,他们构成了封建吃人礼教的舆论传播场。
②被食者系列包括两类:A反封建的先觉者形象。如《药》中的夏瑜,《狂人日记》中的“狂人”,描写的最充分也最富有代表性的是一些进步的新知识分子形象。如《在酒楼上》中的吕纬甫,《伤逝》中的涓生和子君等,他们认识到封建文化的愚妄,但在行动上受到传统势力的强大扼制,理想最终被环境吞噬。B、小人物,即底层劳动者与下层知识分子形象。如《孔乙己》中的孔乙己,《阿Q正传》中的阿Q,《祝福》中的祥林嫂等,他们是在不觉悟中从精神到肉体被旧伦理道德和封建文化思想全面“吃掉”的悲剧主人公。
③鲁迅的人性理想中的“自然人”形象。如《一件小事》中的车夫,《故乡》与《社戏》中的孩子们,有着无私的友爱和纯真的品质。但鲁迅也通过闰土成人后的变化寓示了社会环境对自然状态人性的必然扭曲。
(3)《阿Q正传》:创作于1921年12月至1922年2月间,是《呐喊》中篇幅最长,最有分量的小说,也是鲁迅作品中最著名的小说,它最有价值之处在于它成功的塑造了阿Q这个凝聚着“国民性”的典型形象。小说以此全面而深刻地画出了国民的灵魂,集中揭露了封建文化对民众从物质到精神戕害的严重性,使人们痛切地感受到改造“国民性”,进行全民性的新文化启蒙的迫切性和重要性。《阿Q正传》在艺
术上也取得了极高的成就,利用了“革命”及其前后的社会波动和人物的时尚表现来表达深远的主题,阿Q的性格与命运是以强烈的喜剧性来体现深刻的悲剧性的,在现代小说创作中体现了“反讽”艺术的魅力。
精神胜利法:阿Q的性格核心,指弱者在强者面前得不到物质上的胜利(得到的只是欺侮与压迫),又不去以自强的行动去争取这种胜利之时,而采用的以一种虚妄,想象的精神安慰来缓解和冲淡心灵痛苦的方式,是一种消极的自我麻醉,具有欺软怕硬,自欺之人,自我解嘲,自甘屈辱而又妄自尊大等特征。“精神胜利法”也是“食人”阶层的通病,相对于更强大的物质力量,他们也同样暴露出“国民的弱点”。
(4)后期杂文特征:(前期杂文偏重于探究文化思想问题和社会现象的本质问题,直接具体的现实社会的目的性并不占主体地位) ①以具体的现实生活现象来形象地引出或涵纳整体的社会思考,得出切实的思想及对社会历史的深入认识
②形象性与理性原则的内在统一,两者彼此融汇,巧妙地用暗示,借喻和关联 的手法,寓理性判断于形象事例之中,使理性逻辑获得形象地展开
③强烈的感情,鲜明的道德倾向与深湛的理性思考融为一体,互为促进,鲁迅个人的心灵勇气在这一特色中得到了充分体现,给人一种内在心灵上的亲和力和震撼力
④现实战斗精神与艺术审美功能的统一。这一点使鲁迅的杂文成为活
的思想和行动的艺术,成为鲁迅作为一个怀有民族良心的伟大作家的人格写照。
鲁迅杂文,是民族性与现代性兼具的创造性文体,无论其认识价值还是其艺术价值,都堪为20世纪中国文学的高标。
(5)《故事新编》:鲁迅后期创作的历史小说集,出版于1936年1月,是五四以来历史小说中最重要的成果,各篇都是“神话、传说及史实的演义”,将现实生活的某些细节加入到历史题材之中,达到讽世的目的。
《故事新编》的艺术特色:
①融今人今事于历史故事,达到社会批判的目的,鲁迅为适应现实斗争的需要,从史书上选取类似的古人故事“只取一点因由,随意点染”,既以历史来批判现实,又用历史人物寄托理想,构成“历史——现实——未来”的动态结合,为恰切地参与现实斗争找到了一个新的支点。 ②在细节描写与人物塑造方面,不求精致,但求神肖,不惜以夸张的手法使某些特征凸显出来,粗线条勾勒的手法也减少了融入现实的障碍。
③讽刺的艺术功能更加丰富,整体效果更加强烈,古今对照的新颖手法使讽刺的功能能发挥得更为深远,作者的主观情感态度借助于讽刺对象的古今延续,表达得更有穿透力;现实批评功能附着在古已有之的故事框架内而显得不突兀,也是“讽刺”的功劳;讽刺而不是直接批判,也使作者的主观情绪得到缓解,从而能够积极地从整体上理解讽刺对象的典型意义。
(6)《朝花夕拾》:创作于1926年2月至11月间,初发《莽原》半月刊时,总题为《旧事重提》,这10篇“从记忆中抄出来”的散文是对作者青少年时期生活片段的回忆。《朝花夕拾》侧重于世态人情的描画,既侧重于生机盎然的自然情境(“百草园”),与满含生趣的少年行动(《社戏》)的真切记述,又侧重于带着宽厚的亲情刻画活生生的人物(藤野先生),相形之下,在《朝花夕拾》中,对旧日生活中枯燥,荒谬愚妄的世相不满,则显得并不突出。旧日的美与爱,既可看作是鲁迅思想苦闷时的精神避难所,也可视为他“为现在抗争”的疲累身心的憩园。
(7)《野草》:创作于1924年至1926年间
①《野草》的基本精神特征是苦闷中求索,失望中抗争,孤独中前行。 ②《野草》与鲁迅其他作品相比,其独特处在于强烈的主观性,是自我情绪的集中表现。从情绪类型上看,《野草》表现了一下几种倾向:A自我灵魂拷问中国的犹疑与痛苦;B孤苦的自我价值认定中的决绝与感恩;C向着内心理想对立面的厌恶与抗争;D还有如《我的失恋》《希望》这样表现对待他人的情感态度的作品,前者是对一种时尚文体的嘲讽,后者是面对热情消沉的青年的殷殷期望。
③《野草》总的艺术特征是内敛的抒情倾向,它所表露的是灵魂的“真”与“深”,是对于“人”自身存在困境的自觉体验与突围,鲁迅借鉴吸收并成功运用了象征主义手法,它以表现主题的不确定性,几乎包含了鲁迅情绪,性格甚至整个内心世界的各个侧面,它更是启蒙时期的文化批判者鲁迅向启蒙时期后的战斗者转折过渡阶段的心灵史。
三、郭沫若与郁达夫
1、自叙传小说:郁达夫等人提倡的小说观念,首先被视为一种抒情小说,其次,“自叙传”小说观念是以创作主体为艺术中心,使得这类小说不可避免地带有自传性,故又称为“身边小说”。其三,侧重表现主人公的心境,大胆地袒露创作者的灵魂,甚至敢于对自己青春性心理作露骨的刻画,所以,又称为“心境小说”或“自我暴露小说”。其四,在小说文体上,追求小说创作者,叙述者和作品主人公三者的共在性和同一性。“自叙传”小说要求作品中的一切服从于作者的文化心态指令;多用“第一人称”叙述,或虽用“第三人称”也主要取材于创作者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情感经验;塑造与创作者身份和经历相似的人物形象,从而形成创作者,叙述者和作品主人公三位一体的形式特征。
2、郁达夫自叙传小说的特点
(1)、内容上,常表现人物“性的苦闷”与“生的苦闷”
以《沉沦》为代表的郁达夫早期小说,几乎每一篇都是在诉说中国留日青年学生的“性的苦闷”。这些作品对这种苦闷情感的排泄,越发显示出对中国传统伦理观念的有意反抗。郁达夫从日本回国以后,小说创作内容发生了较大变化,从“性的苦闷”转向了对“生的苦闷”的表现。这时期的代表作是《春风沉醉的晚上》,以1927年发表的《过去》为标志,郁达夫小说创作再次出现从内容到风格的转折,虽然还是面对“灵与肉”冲突的题材,但作者的理想抑制了作品主人公的情欲,达到灵魂净化的境界,此时的郁达夫充满了人到中年的感怀,但
郁达夫“自叙传”的创作追求仍没有改变。 (2)独标一帜的艺术个性
①独特的题材。郁达夫题材的独特性,不仅在于它取材于域外留学生生活,更在于它侧重于刻画青年人的青春期心理,尤其是展示青春期的性心理活动,把“灵与肉”的冲突写出了空前的深度,让国人第一次听到了青春期心灵最深处的声音,是中国传统的“无性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②独特的人物。郁达夫人物塑造的独特性,是他独创的那一个个“零余者”形象,这些形象,充满作者作为艺术家的情感内涵,是需要慰藉而得不到慰藉的多情游子的孤独,郁达夫塑造的“零余者”形象多是自卑症患者,是解剖“先天不足”的青年知识者自身。
③独特的表现形态。以郁达夫为代表的前期创造社小说,为中国现代文学创造了一种独特的小说艺术模式——心理情绪模式,他不注重在小说中构置完整有序的故事,主要是以创作者或作品中人物的心里演变和情感流动来编制情节的发展,从而导致形式上的散文化特点,造成了郁达夫小说缺乏故事的生动性,然而,以此为代价换来的是小说中的情感力度和人性表现深度大大增值。
3、《女神》:郭沫若作品,是中国旧诗与新诗分野的真正界碑,无论内容还是形式,它都是中国新诗真正的奠基之作。
(1)从表现内容看,他的突出贡献是以对五四时代精神的诗化开了一代诗风。《女神》对五四时代精神的成功诗化,是以郭沫若有效地运用了泛神的掌握世界的艺术方式为前提的,这一方式把“自我”与
表现的对象沟通在一起,把生命与创造联结在一起,这才使反抗专制的个性解放精神进入《女神》中可以无限张扬的“自我”,这才使与传统决裂的叛逆精神化入《女神》涅槃更生的“凤凰”,这才使走向世界的开放精神飞扬在《女神》中“四面的天郊”,为《女神》诗化五四精神提供了最有利的诗学基础。
(2)从艺术形式来说,它主要以“内在律”的发现和创造开了一代诗风。郭沫若发现并创造了适应现代人思想情感表现的新诗的艺术法规——“内在律”,依照“内在律”创作的《女神》,在意象、想象、节奏等诗体方面,为后世中国新诗树立了成功的艺术典范。《女神》的“内在律”,以庞大有力的意象,丰富奇特的想象,火山爆发的激情,心潮澎湃的节奏和不受外在因素规范的形体,创造了与五四时代氛围相契合的宏大艺术气派。《女神》的主导风格是暴躁凌厉,其成功主要在于为“五四”新生的一代人提供了痛快的情绪宣泄,满足了当时的审美追求。
四、文学观念和文学格局的调整
1、革命浪漫蒂克:20年代末30年代初左翼文学创作上的一股文学风潮,所谓“革命浪漫蒂克”,一般认为具有如下特征:(1)他们的创作往往对革命进行简单化、浪漫化甚至粗暴化描写;或者把革命当作一种时髦和刺激;或者把革命宣泄成一种左倾盲动主义的产物,或者把参加革命看成极其容易的事情,只要凭着一念之举,一个小资产阶级便可以一夜间成为一个革命者。(2)在创作者将自我、个性和大众、革命来一番调和,“革命+恋爱”就成了一种理想的创作模式,或
者写为恋爱而革命,或者写革命与恋爱的矛盾。“革命+恋爱”的创作模式曾被丁玲说成是“光赤式的陷阱”,代表作家是蒋光慈,主要作品有《新梦》《菊芬》《最后的微笑》《短裤党》。 2、语丝派的创作
《语丝》是一个以发表散文为主的文艺刊物,语丝派的作家也多以散文创作见长,他们为我国现代散文的发展起了较大的作用,对后来散文繁荣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1)前期创作,以杂文为主,特点:
①内容上,注意直面人生,针砭社会和抨击腐朽事物,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有着进步和战斗的倾向。
②艺术形式上,长于讽刺,嬉笑怒骂,冷嘲热讽,任意而谈,无所顾忌,由此发展成了一种独特的文体——“语丝体”,代表作家首推鲁迅,周作人,林语堂也是不容忽视的骨干人物,此外,还有刘半农和钱玄同。
(2)后期创作,以现代小品文为主,特点:
不同于杂文,也不同于文学研究会成员的那些关于叙事,抒情的文章,而是有叙有议熔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追求平和和冲淡,具有洗练的文风和闲适的情趣,有人称曰“名士小品”或“学者散文”。周作人是名士派小品文的始作俑者和积极倡导者,实践者,俞伯平,钟敬文,孙伏园,江绍原等是语丝派散文的重要作家。
总之,语丝派由“周氏兄弟”将散文的两个重要品类杂文和小品散文,分别推到了较高的位置,并以前后期为界,凸现了语丝派散文创作的
主要贡献,完整地勾勒出其发展脉络,以鲁迅为代表的“语丝体”杂文创一种战斗而风趣的文风,以周作人为旗手的名士小品散文辟一种文学审美的新境界。这正是他们真正的价值和贡献,追随其后的许多现代散文作家已经用他们的作品予以说明。 3、周作人前期小品散文的艺术特点
(1)“以个人为本位”来创作,即纯粹从个人表现出发的个性化的文学观。这是他摆脱旧文学束缚的一个基础,他吸取明末小品的反礼教态度和“不拘格套,独抒性灵”的创造,精神借鉴了美国“Essay”的“美文”特色,而这些抉取,主要还是由于本人特有的思想情调和艺术趣味而决定的。因此说,他的小品散文是在继承与借鉴基础上的独创。
(2)真诚而随意的创作态度。这是对于百年来古文正统的否定,无论取材,立意还是行文,都从自己的真情实感出发,任意而谈,在主张创作自由上,比此时其他人更激烈彻底,不必凡庸浅陋,只求“真表现”,比如《初恋》里自己把少年时对异性的“一种无所求的朦胧的喜乐”和“淡淡的一种恋慕”,毫不掩饰地表现了出来,不怕人们哂笑,更不怕道德家“呕吐”。
(3)朴实自然的风格,周作人作文态度平易,对于知识的引用也是从生活和艺术的情趣出发,能做到适度,在知识性、趣味性统一的基础上体现朴实自然的风格,在语言上,提倡“俗语文”,做到了“涩味与简单味”的统一。
(4)特有的冲淡闲适的韵致。周作人崇尚冲淡闲适与其人平和、中
庸的性情有关,朱光潜认为周作文文章的特质为“第一是清,第二是冷,第三是简洁”。到了30年代及以后,“敦厚温和之气”笼罩了他,使他的小品文走向彻底的“闲适一路”,逐渐由盛而衰。 五、象征派
1、《现代》月刊:创办于1932年5月,是上海“一、二八”运动后出现的大型文学刊物。其主要编辑者是施蛰存,杜衡,戴望舒等,《现代》杂志的编辑者期望走一条纯文学之路,在这个杂志上发表作品的包括具有不同思想与艺术倾向的作家。1934年,杜衡等人在《现代》上刊出了“美国文学专号”,他们主张作家应忠于自己在生活中的感觉,并真实地表现这种感觉,而不能离开这种感觉去宣传某种思想与主义。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他们致力于艺术创新,有意识地提倡现代主义文学,推动了现代诗歌的发展,并别具一格地创作了一批新感觉小说。
2、现代诗派:《现代》诗人首推戴望舒,其次是施蛰存,在他们的影响下,很快形成了引人注目的现代诗体,其特点是尊重情绪的抑扬顿挫,是自由流动的自由体,朦胧而不神秘,含蓄而不晦涩,寓某种情绪、感觉于朦胧的意象中,从而为西方现代诗的东方化迈出了重要一步。 3、李金发
(1)诗歌主题(李金发早期三部诗集《微雨》《食客与凶年》《为幸福而歌》主题):①生命的哀歌,孤独,绝望和死亡构成了他作品的基本的情感内容,如《我背负了》《弃妇》《死》。②自然和爱情。如
《燕羽剪断春愁》《心愿》《春思》。③怀恋故国家乡追思童年生活。如《故乡的梁下》《一无所有》《雨》
(2)贡献:①他的一种“陌生化的震动”,这是他的诗对新诗方向产生影响所凭借的一个基础。②神秘,迷离,闪烁和晦奥的审美特征,对于扭转新诗过于浅显直白的局面,也具有有效作用。 4、戴望舒创作分期:
(1)20年代受早期象征主义影响的时期。《旧锦囊》《雨巷》,多为“少年作”,表现出一种优雅与成熟的气质。(2)“知性写作”时期,20年代末到30年代后期的《我的记忆》第三辑《望舒草》《灾难的岁月》前几首,更多注重诗的内在思想与美学要素。(3)后期,走出了个人的情感与经验世界,而与时代和社会实现了结合。《我用残损的手掌》。
5、沉钟社:前身是浅草社,1925年,杨晦,冯至,陈炜谟,陈翔鹤四人在北京创办《沉钟》刊物,沉钟社由此得名,它以翻译与创作并重
6、曹禺《雷雨》《日出》人物及艺术特点
(1)反封建和个性解放的思想主题在他剧作中得以不断深化和发展,而这种思想主题的体现,则是通过人物独特的性格和命运,听过人物之间的尖锐的性格冲突完成的,例如《雷雨》描写了一个资产阶级式的封建家庭的悲剧,在一天内展示了周鲁两家历时30年的生活史。通过家庭成员之间情爱与血缘关系的纠葛表现封建家庭的不合理关系所造成的罪恶和悲剧,并由此揭示出黑暗的封建制度必然崩溃的趋
势,而这一主题正是通过人物性格冲突体现出来的,作为周朴园的续弦繁漪聪明美丽,强烈追求自由和爱情,她十分憎恶周朴园的自私伪善和专制,并对周家令人窒息的生活,阴沉的气氛及精神上的压抑感到痛苦和难以忍受,环境的压迫使其性格变得忧郁,脆弱甚至有些阴鸷。她反抗这种环境从而加速了家庭悲剧的发生,而《日出》中的陈白露由“爱生活”到“厌恶生活”,她自甘沉沦,最后被黑暗吞噬。 (2)作为一个卓越的悲剧艺术家,曹禺善于感受和体会家庭生活与爱情生活中的悲剧内涵,开掘任务内在的悲剧因素,从而使他笔下的悲剧人物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并由此揭示出悲剧丰富深刻的社会意义。如繁漪的性格冲突主要是她对封建专制,封建伦理的反抗,而陈白露则是黑暗现实与自我追求的冲突,与繁漪不同,她的自我追求失败于黑暗现实。
(3)曹禺在话剧语言的运用上能做到准确生动,精炼传神,而且还能使之既具有动作性,又具有抒情性和哲理意味。
(4)曹禺在艺术形式和结构上也作了多方面大胆探索。①如《雷雨》采用“回溯式”结构,即将“过去的戏剧”和“现在的戏剧”有机结合起来,并用前者不断推动后者的急剧发展,从而把几条线索交织在一起,最终使“现在的戏剧”奔向高潮。《日出》采用的是片段式的戏剧结构,不再集中于几个人身上,而用多个人生的零碎来阐明一个观念: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②艺术审视的目光从历史注目于现实,从家庭投向社会,从精心设计家庭关系的纠葛到看似随意却暗含匠心地构筑社会小景,这种由纵到横的社会剖析的艺术审视的转变,更显
示了作者使话剧创作更贴近现实,更具现实批判力量的良苦用心。 曹禺话剧艺术的特征:(1)浓郁的情感色彩和主观因素,从轰轰烈烈地烧一场的《雷雨》到强烈浓重,充满野性的呐喊的《原野》到情感的激流转入了地下,但依然如岩浆运行,随时可能爆发的《北京人》《家》。曹禺为我们表现了一个色彩斑斓的戏剧情感世界,那其中有种种难以解脱的情感冲突,人与人之间的心里抗衡形成的持久张力,曹禺所有成功的剧作,都是他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2)象征性意象。①以场景、道具方式呈现的象征性意象。如《雷雨》中 死气沉沉的周公馆,《原野》中的黑林子。②以人物性格方式呈现的象征性意象。如繁漪,她那种极端和矛盾的性格与狂躁郁热的“雷雨”的象征意蕴吻合。③由作品命名构成的象征性意象。如“雷雨”“日出”“原野”既是一个实存之物,同时又是某种观念的象征。(3)超越客观真实的表现性和多义性。(在曹禺戏剧情节的起伏和冲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的冥想力。)对于人的生存困境的形场上的探索,落实到创作中,剧中人无论是有罪还是无罪总是悲欢无常,生死无据,他们在人世间的际遇根本没有绝对的理由可言,也许正是 八、京、海派小说的对立发展
1、京派:20年代末39年代初,文学活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后,一批活动在京津地区的学者型文人,如周作人,沈从文,萧乾,废名等,以《骆驼草》,《大公报》文艺副刊,《水星》,《文学杂志》等为阵地,创作的作品主要反映了乡土生活的诗情画意和都市绅士的龃龉,具有浓厚的道家文化传统,强调文学与时代政治的疏离,追求
文学的独立性与永恒价值,呈现出和谐,静美,诚朴的创作风格,它是诗歌写实的,是充满了现代人文精神的文化小说流派。
2、海派:崛起于上海,人们一般把以施蛰存、刘呐鸥、穆时英等为代表的新感觉小说家和以张资平、叶灵凤等人专写爱情小说的新海派通称为30年代的海派。40年代的海派小说是这两派的继承和发展,推出了张爱玲、苏青、徐訏等人,海派作家创作追求大众化趣味,侧重于对大城市生活的描写,感官特征明显,一部分作家自觉地接受外国现代派文学的影响进行小说形式的创新,引起人们注意。 3、京、海派特征比较
京派:(1)对淳朴的乡情民俗,民间文化具有独特的审美敏感,常常反省这个民族过去的伟大之处与目前的堕落之处,不断探求民族品德的消失与重建,他们的文化取向选择乡村,排斥城市,在审美追求和谐、圆润、静美。如沈从文的湘西世界,汪曾祺的苏北乡镇世界。 (2)作品平和自然,情节不复杂,故事不离奇,矛盾冲突不尖锐,常常把经过节制和淡化的感情融于白描或印象式的人间画面,形成以民俗为背景的抒情小说,趋向生活化、散文化。
(3)京派作家继承了五四文学“为人生”的诚朴写实态度,忠于现实,既面向人生,又企图远离政治,始终有着从容矜持的学者风范和艺术虔诚的文人风度,是诗意写实的,充满了现代人文精神的文化小说流派。
海派:(1)描写都会的文化生活,使都市真正成为了独立的审美对象,叶灵凤,刘呐鸥,穆时英引进了新的都市文化价值观念,描写上海的
街市之美,动态的流线型城市之美,夜都会之美,人工愉悦和机械对人的压榨等等。
(2)追求大中性趣味,世态人情,悲欢离合是海派小说传奇故事的通俗定式,同时又在狂欢生命中加进凄凉的调子,加进“寻觅”“失落”的文化韵味
(3)大胆地运用刺激感官的词语,铺张渲染,出奇制胜的意象,回到市井笔意,由雅入俗,尽情发挥才智和创造能力。
(4)开放性、先锋性、自觉接受外围现代派文学的影响,进行小说形式的更新。
京海派的对立与论争,并非两种文学主张或流派的对立与论争,乃是两种文化的对立与论争。一般说来,北京市明清帝都,更多地保留了古老的农业文明和传统文化习惯,上海市半殖半封的现代都市,弥漫的是一种洋场文化,分处在这两个地域的作家受不同文化的浸染,当然会有不同的文化心理习惯和审美趣味,京派作家更多地执着于现实人生,并把人生理想寄寓于自然美、人性美,来与现实丑恶相对抗,海派作家则更重感官刺激,与西方现代文学审美思潮保持更近的关系。从文化的角度看,京海之争不但涉及当时中国文化现状,更关乎未来中国文化走向,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京海之争说明,30年代文坛形式不但为政治所左右,而且在更深层次上还受着文化的制约,只不过这两种制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更多的时候以一种政治——文化力量的形式表现出来而已。 4、沈从文:
湘西世界的生存状态和生命意识
(1)“湘西世界”是沈从文理想人生的缩影,是他现实与梦幻的交织,这梦幻难免与现实持有距离,但作者的目的似乎是从人性道德的视角去透视一个民族可能的生存状态及未来走向、沈从文是具有现代意识作家,他在思索“湘常态”一面的同时,也在反思变动的一面。他一面试图在文本中挽留湘西的神话,另一方面在作品中已经预见到“湘”的无法挽回的历史命运,在暴风雨之夜猝然倒掉又重修的白塔,象征着一个原始而古老的湘西的终结和对重造湘西未来的渴望。 (2)《边城》展现的就是一个完美而自足的“湘”,在这个世界里,沈从文正面提取了未被现代文明浸润扭曲的人生形式,这种人生形式表现的极致,便是对“神性”的赞美。在沈从文的美学观中,“神性”就是“爱”和“美”的结合,这是一种具有泛神论色彩的美学观念。“神”、“爱”与“美”三者一体,因此沈从文作品中神性就是最高的人性,如《龙朱》,《月下小景》从现代文明之前的历史中寻绎理想的人生形式,而所赞美的爱和美都上升到人性的极致。在《边城》里美丽天真的翠翠,她的殉情的双亲,侠骨柔肠的外祖父,豪爽慷慨的顺顺,都具有作家所向往的“人性”美。在那几乎与世隔绝的角落古风犹存,人们身上更多一些淳朴,作家也对它作了美化,用以表现对“人性”美的向往与追求。沈从文把《边城》看成是一座供奉着人性的“希腊小庙”,而翠翠便是这种自然人性的化身,是沈从文理想人物。在这些理想人物身上,闪耀着一种神性之光,既体现着人性庄严,健康美丽虔诚的一面,也反映了沈从文身上的浪漫主义和古典主义式的情
怀,自然本真,健康合理的生命形式是沈从文最高的人生境界和审美指归。 5、新感觉派:
30年代诞生在上海,它是在西方现代主义思潮,尤其是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学说影响下,以李呐鸥、穆时英、施蛰存等为代表作家,以刊物《无轨列车》《新文艺》《现代》为创作阵地,反映现代大都市生活,尤其以都市病态生活为主要表现对象,突出感官反应的一个现代主义小说流派,它上接20年代末张资平、叶灵凤等性爱小说的余绪,下联40年代以张爱玲为代表的沪港市民传奇,是海派文学承上启下的一个重要文学流派。因效法并推崇日本的新感觉派而被命名,是中国最完整的的一支现代派小说,它的出现,表明了现代主义文学在中国的引入已经超过初期并取得了独立的地位。 6、新感觉派创作的主要特色:
(1)在快节奏中表现半殖半封大都市的生活,尤其是突出现代生活的病态氛围。如穆时英的《上海的狐步舞》由无数条线索,无数个互不相干的故事构成,彼此没有直接的连续性,个个电影镜头似的闪过,采用“蒙太奇的语法”组接。
(2)刻意追求主观感觉印象,反映的生活是感觉折射后的生活,有的甚至是幻觉。如施蛰存的《魔道》《夜叉》
(3)追求小说形式技巧的创新。如穆时英用有色彩的象征、跃动的结构、充满速率和曲折度的表达方式,是空的叠合交错,来表现城市的繁华,金钱,性,罪恶。
(4)突出人物的潜意识与隐意识,有的甚至开掘出了人物的变态心理,从而也被称为中国的心理分析小说,这方面首推施蛰存。如《鸠摩罗什》《石秀》等开始有意识地用精神分析来刻画人物。 九、多枝竞秀的文坛 1、论语派:
30年代的一个散文流派,主要人物是林语堂,主要刊物有《论语》,《人间世》《宇宙风》,以刊登小品文为主,提倡幽默,闲适,性灵,主张“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笔调”,采取与政治保持距离的自由主义立场。《论语》前期文章尚能触及时弊,幽默中含有讽刺,1934年之后,讽刺锋芒日益减弱,幽默也流于说笑话,寻开心,由此引发了左翼作家与其的论争。 2、臧克家《烙印》:
出版于1933年,收集了他早期的诗作《难民》《神女》《老马》《洋车夫》等26篇,在这些作品中,作者饱含深情地刻画了一个个劳苦群众形象,表现出明显的现实主义倾向,体现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勤劳质朴、忍辱负重、坚强不屈的品格的认同和赞美,就诗歌艺术而言,臧克家早期诗谨严、含蓄、凝练。 3、汉园三诗人:
30年代中国现代派诗歌创作中三位风格独异的诗人何其芳、李广田、卞之琳。1936年出版了合集《汉园集》,内收何其芳的《燕泥集》、李广田的《行云集》卞之琳的《数行集》,因此而得名。他们注重以诗歌传达独特的气质,何其芳主要表现青年人朦胧的理想和淡淡的忧
伤,李广田的诗歌,风格质朴,蕴藉深沉,卞之琳善于在不露声色中深含着情感与哲理,对现代诗歌的客观化,非个人化等艺术手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文字奇巧。 4、艾青自由诗的创做成就: (1)善于营造诗的意象。
首先,艾青善于以意象这种“具体化了的感觉”,将主观感情和客观形象相契合,借以抒情,从而使感情具体可感,具有“真实的形体与璀璨的颜色”,毫无架空之感。在他的名诗《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题目就是一幅生动可感的景致,诗人由雪景而联想到寒冷,有寒冷联想到多舛的国家命运,也由此将大雪纷飞幻化为当时中国的写照,而在诗中不断出现的带着皮帽的农夫,蓬头垢面的少妇,乌篷船里的船民,蜷伏着的年老的母亲,形成了鲜明的、丰美的意象群,诗意也因此显得丰富饱满。
其次,在艾青意象营造中,有一些意象反复出现,不断回旋,并贯穿始终。如“光明”表达了一如既往的至诚的礼赞。
再次,艾青诗中的形象是“意象”,它既有外在可感的形象性,比如色彩、光泽、构图、线条或声响等,又含蓄蕴藉,象征或隐喻着深厚的内在涵义,如《手推车》就是这样一幅融景、情、光、色、图乃至声等为一体的完美和谐的画卷,从中形象地感受到了北国人民的悲哀。 (2)提倡诗歌语言口语化。艾青语言,既含蓄蕴藉又简约、明朗、自然,力避艰涩和含混。
(3)诗中意象繁倡,意境深邃,但并不拘泥于外在形式的束缚,也
很少讲究诗句的韵脚或字数格式的划一、诗节的匀称等。他以一种自由散文化的形式结构全诗,加之语言的口语化,从而建立了一种较为成熟和典型的自由体诗歌范式,为中国诗歌开辟了新的广阔路径。 十、国统区文学
1、七月派: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在国统区形成的一个以诗歌和小说创作为主的文学流派。1937年9月,胡风主编的《七月》创刊,以七月社的名义编辑与发行,这就形成了以胡风为中心,以艾青、田间的诗歌,邱东平、路翎等人的小说为代表的一批风格相仿的作家群,代表诗人还有阿拔、绿原、牛汉等,他们以提倡革命现实主义和自由体诗歌创作为主,以朴素流畅的预言抒写时代情绪,形成了奔放、粗犷、健壮的现代自由诗体的新格局,小说则在文体上把现实主义小说推进到心理现实主义阶段。(较之于小说创作,七月派的诗歌创作在文学史上更引人注目) 2、九叶派:
40年代出现在国统区诗坛的一个现代主义青年诗人群,有辛笛、穆旦、郑敏等,他们主要以《诗创造》和《中国新诗》为阵地。在内容上,既坚持了30年代新诗反映重大社会问题的传统,又保留了抒发个人心绪波澜的自由,还力求个人情感和大众心态相通。在艺术上,力求智性与感情之融合,注意运用象征和想象,往往将思想感情寄托在活泼的想象和新颖的意象中,通过烘托对比来取得总的艺术效果,借以增强诗篇的厚度、密度和韧性。1987年出版了九人合集——《九叶集》,后被称为“九叶派”
特点:
(1) 对新诗历史与现状的反思与超越,是九叶派诗人的诗艺探索的
起点。
(2) 寻求感性与知性的溶合,抽象玄思与官能感觉的统一,将内在
经验转化为内蕴深厚的意象,是九叶诗人追求的一种新的经验方式
(3) 新诗戏剧化,是九叶诗人提出的实现新诗现代化的主要方案。 3、《围城》
钱钟书的代表作,发表于1946年,小说以方鸿渐与四个性格迥异的女性:鲍小姐、苏文纨、唐晓芙、孙柔嘉发生的意味深长的瓜葛纠纷为主线,大学界的投机家李梅亭、顾尔谦等人“加盟”,组成一幅《儒林外史》式的“白丑图”。小说采用的是旅行者游记式的结构,语言机智幽默,富有哲理,是一部知识度密集的现代“学人小说”。小说的意义不再局限于中国知识分子阶层和结婚等事的层面,而是涵盖了整个人生,表现出对人类困境的感受与精神孤独的感情。 4、《传奇》
张爱玲最有影响的小说集之一,1944年8月在上海出版,包括以《沉香屑·第一炉香》和《茉莉香片》为代表的“香港传奇”和以《金锁记》、《红玫瑰与白玫瑰》《花凋》等为代表的“上海传奇”。为人们打开了审视沦陷前后上海和香港中上层社会病态的带有传奇色彩的生活和畸形心态的窗口,在挖掘人性的弱质时,张爱玲以冷峻的目光审视着金钱与变态情欲主宰的两性关系和婚姻关系,展示了沪、港洋场
上众人的空虚、腐烂、堕落、变态的灵魂,与悲凉的主题相一致,《传奇》的基调是“荒凉”的。 5、《倾城之恋》
是最具张爱玲风格的中篇小说代表作,是一个上海与香港间的双城故事。看上去,像是一则爱情传奇,而且有一个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大团圆式的结局,但故事表面下却蕴含着深重的悲哀,金钱的逻辑吞没了白公馆里的手足情、母女爱,流苏的离婚再嫁,也不是寻找“真爱”,只是费尽心机要把自己“卖”一个好价钱,柳原对流苏的时远时近,欲擒故纵,又何尝不是疑惑与衡量他的付出是否“物有所值”?如果说,这是万恶的金钱社会造就的悲剧,那么更大的悲剧却在于人自身的渺小,流苏的悲剧是她自己无能为力的,而她的“幸运”也完全不能由自己掌握,自己获取。“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但是在这不可理喻的世界里,谁知道什么是因,什么是果?”正是基于对人类生存困境的深刻理解,张爱玲对她笔下的人物总是充满一种悲天悯人的同情心,在冷峻的背后隐藏着的却是一颗恻隐之心,道是无情却有情,表面是一种弃绝,骨子里却是由衷的眷顾。 6、路翎的《财主的儿女们》:
是一部流浪者之歌,这部89万言的长篇小说,融叙事、抒情、议论为一体,形成了路式的浑厚而悲壮的交响曲,也是作者倾心探索知识分子命运、道路的优秀作品,小说在“一·二八”到“七七”后这一历史背景下,通过苏州首产蒋捷三家的分崩离析及蒋家第二代蒋蔚祖、蒋少祖、蒋纯祖三人不同的思想历程,试图表现“以青年知识分子为
辐射中心的现代中国历史底动态”,小说对人物心理描写尤为出色,使中国的现实主义小说和世界文学潮流更接近,在我国小说艺术发展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7、徐訏:
字伯訏,东方既白等,浙江慈溪人,是后期现代派的代表,代表作有中篇小说《鬼恋》长篇小说《风萧萧》等
(1) 徐訏的小说创作坚持大众化的理念,善于把爱情故事编织得奇
幻虚渺并富传奇性,可读性极强。
(2) 作为一个注重浪漫色彩的现代派小说家,徐訏小说的风格更接
近西方现代主义的特色,作品总有一种挥之不去的宗教玄理,浓厚的异国情调和神秘色彩,间或也让人感受到一些东方式的宗教轮回气息和时代强音,如民族意识的喷发。
(3) 他的作品倚重情节而又超越情节,把惊险的情节化入由声、光、
味、触、色等感觉产生的氛围中,而不失紧张力度,对情节和环境的把握有其独到的理解
(4) 但由于作者过度重视对各种感觉气氛的渲染,对人物与情节的
处理过于理想化,因而有些人物的性格模糊漂浮,情节发展主观随意性强,这就削弱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当代文学 一、小说创作
(一)十七年创作:“青山保林,三红一创”
1、《青春之歌》:
杨沫代表作,“青春三部曲”——《青春之歌》、《英华之歌》、《芳菲之歌》之一,从取材上说,《青春之歌》带有自传性质。小说以“九·一八”事变和“一二·九”运动这一时期的爱国学生运动为背景,塑造了林道静这样一个从个人反抗到走上革命道路的知识青年的艺术典型和形形色色的知识分子形象,反映了在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尖锐激烈的动荡年代,知识分子的觉醒和分化,展现出一代知识青年在共产党的领导教育下的成长过程,歌颂了他们壮丽的青春,小说核心主题: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在艺术风格上,《青春之歌》主观视角的采用和大量的感受性叙述,尤其对人物内心情感世界细致入微的刻画,比较适合知识分子读者的口味。《青春之歌》作为一部将作者自我的人生经验织入宏大叙事而获得成功的作品,其艺术上的魅力,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于作者作为知识女性特有的坎坷多艰的个人经历与个人化的情感体验,而小说的明显不足——入党后的林道静缺乏入党前的性格光彩,也是由于作者缺乏亲身经历。 2、《保卫延安》:
杜鹏程,是我国第一部规模宏大、气势磅礴、从正面战场表现革命战争的长篇小说,反映了解放战争中的延安保卫战,以西北野战军的一个连队参加青化砭、盘龙镇、沙家店战役为主线,以刘大勇事迹为中心,围绕西北战场我军主力与敌人的浴血战斗,塑造了彭德怀元帅的形象,描绘了一幅人民战争的历史画卷。作者以写实、严谨的态度,将哲理和诗情融注于战争和人中,显出了一种庄严和悲壮。《保卫延
安》继承了传统现实主义精雕细琢、创造典型的特点,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最早被誉为史诗的长篇小说,小说的不足之处在于战争的背景(只以一个连队为主)比较狭小,人物的内心世界缺少开掘。 3、《红旗谱》:
《红旗谱》三部曲——《红旗谱》《播火记》《烽烟图》,梁斌作品,被誉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革命运动的壮丽史诗,小说对中国农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斗争历程和历史命运进行了气势磅礴的史诗式再现,概括了中国农民的“苦难史、斗争史、革命史”,展现了冀中人民的血泪生活史和光荣斗争史,塑造了朱老忠这样一个农民英雄形象,被认为是继阿Q之后我国新文学史上有一个光辉的艺术典型,同时,作品有着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作品对北方的风土人情,自然景色的描绘,雄浑凝重。结构布局上,作者以新式小说改造旧式章回小说的方法,采用相对集中的短章节结构手法,每章六七千字,故事完整连贯,又相对独立。在刻画人物上,作者在比较克制地运用现代小说心理描写的基础上,努力吸取我国古典小说侧重于通过戏剧性和动作性的情节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既使人物音容笑貌跃然纸上,又不乏一定的心理深度。 4、《红岩》
作者是罗广斌和杨益言,被誉为“共产党人的正气歌”的《红岩》是“十七年”小说中发行量最大、社会反响最强大的作品之一。小说写了民主革命斗争的最后一幕,作者驾重就轻地将英勇悲壮的斗争,光彩照人的形象,气势宏伟的结构,忠于历史的严谨作为小说的主旨,
使它在崇高悲壮之中蕴含着理想主义的光辉,这就使它的格调高于一般的同类小说。在艺术上的缺点是倾向性过于鲜明,语言不够精炼,作者不时情不自禁的站到前台来对人物事件加以多余的褒贬。 5、《创业史》
柳青的长篇小说,通过对蛤蟆湾这一典型环境的真是描写和对农村各阶层的精心塑造,展示了农民社会主义革命的最初历程,歌颂了社会主义新人,细致入微地刻画了各阶层人物在合作化的运动中的行动和心理变化过程,并由此预示了社会历史的发展趋势,作者紧紧抓住“创业”这一主题,浓墨重彩地描绘了五种农民的创业史:作为小农代表的梁山老汉的创业史,作为先进农民代表的梁生宝的创业史,作为中农代表的郭世富的创业史,作为富农代表的姚世杰的创业史和作为暴发户代表的郭振山的创业史。这五种创业史,集中概括了中国农民的生活理想与生存状态,因而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典型性。作者引入西方小说的心理描写,并且在小说中经常抒发人生哲理议论,为全书增添了超拔的气势。 6、山药蛋派:
五六十年代,赵树理小说的艺术风格影响到许多作家,特别是山西作家,如马烽、西戎、孙谦、束为、胡正等,这些作家以《山西文艺》,《火花》为主要阵地,在小说创作方面与赵树理相仿,既注重把创作同农村的“实际工作”联系起来,又保持了山西浓郁的地域特色;既及时去表现新的天地的人群,又注重作品的通俗化和大众化,就连给人物取外号,写“中间人物”,以及小说的幽默的轻喜剧风格也颇像
赵树理,因而被称为“山药蛋派”。特点:(1)带有鲜明而浓郁的地方色彩和乡土气息,作品真实地体现了山西农民的生活、情感和审美趣味;(2)创作上以大众化、民族化为主要的追求方向,语言文字上趋于通俗易懂;(3)对农民及其精神弱点的善意嘲讽,对落后自私心理的嘲讽,对保守落后的思想局限、目光短浅的揭示,对只图虚名的浮夸风的批评,这几点构成山药蛋派作家对农民思想局限的认识,把它放在农业化的过程中,显示出生活发展的逻辑。(4)诙谐幽默的轻喜剧风格,选择喜剧性情节和细节表现人物性格,幽默风趣的语言,善于给人起绰号。 7、荷花淀派:
50年代在河北地区形成的以孙犁为代表的作家群。他们的作品具有清新优美的相似风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对河北农村生活的诗意描绘,具有明显的地方色彩和浓厚的生
活气息,充分展示民风之淳朴,风情之浓馥,民俗之温馨。 (2) 善于从平凡的生活场景中发掘美的意蕴,表现出注入了新的时
代和阶级内容的人性美和人情美,讴歌光明,引人向善,充溢着高尚的道德力量,具有欢乐明动的情调。
(3) 善于刻画青年妇女形象,这些女性形象多具有如下品质:细腻、
轻柔、单纯、明净、开朗。 二、新时期小说 1、伤痕文学:
以刘心武1977年末发表的《班主任》为开场,由卢新华的小说《伤
痕》而命名,其创作一直延续到80年代初期,其主要思想倾向于揭露和批评“文革”这些灾难性内乱所造成的影响,展现文革给人民带来的精神和肉体上的创伤,宣泄心中的愤懑情绪。突出的审美特征是:(1)恢复了现实主义传统,勇于写真事、抒真情、描具象,通过展示人的悲剧、人的被摧残、人性的被扭曲,而为人、人性呐喊呼吁。(2)表现人的主体意识觉醒和人道主义精神。 (3)恢复并强化了文学的社会批判功能。
“伤痕小说”率先打破了旧有的文学陈规,唤起了全民族对过去的艰辛思索,使人们的精神面貌和文学面貌为之一新,促进了新时期小说的繁荣,从“伤痕小说”中,我们能看到的不仅是个人的遭遇和忏悔,而且是一个民族的整体反思,它引起了“反思文学”的出现,使我们的文学最终走上了一条广阔的现实主义道路。
2、反思文学:在“伤痕文学”的基础上,对中国革命和中国社会进行了跟深入的反思。1979年,发表的茹志娟的《剪辑错了的故事》是“反思文学”出现的标志。“反思文学”主要是从不同的角度反思新中国建立以来的生活,揭露了左倾思想的危害,追溯了文革中极左狂热的根源。在艺术表现上,“反思文学”兼收并蓄,求新求变,作者对人物的展示由外部叙述转向内心开掘,人物性格由单一化转向复杂化,这是新时期现实主义文学的重要成就,多种艺术表现手法的运用,如茹志娟的《剪辑错了的故事》借鉴电影“蒙太奇手法”。“反思文学”以其广阔的社会内容和深厚的思想内涵,为我们提供了一部中国当代社会的活的历史。它在艺术上的成就和自觉意识,给新时期文
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王蒙的《春之声》张洁的《爱是不能忘记的》
反思小说涉及到的社会内容:按照反思对象的不同可分为三类: (1) 农村和农民问题为反思对象,如高晓声的《陈奂生上城》古华
《芙蓉镇》
(2) 知识分子为反思对象。如张贤亮《灵与肉》 (3) 以革命干部为反思对象。如王蒙《蝴蝶》 3、改革文学:
当代文坛上反映改革风云,描绘改革开放年代从体制变革到普通人生活与情感、思想与心理变革壮丽图景的文学,它兴起于70年代末,在80年代前半期盛极一时。“改革文学”真实地反映了历史的变革在神州大地上引起的回响,多层面多角度地展示了改革开放的壮丽画面,成功地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改革者形象,给当代文学的人物画廊增添了新的艺术形象,并且设置了改革者何守旧者的矛盾冲突,具有理想色彩,雄健豪放之风。“改革文学”也存在一些问题:由于有些“革命文学”作品是急就章,难免有粗糙之笔。《沉重的翅膀》中的过多议论,《新星》中流露出的“清官意识”都曾受到评论界的批评,代表作是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 4、寻根文学:
80年代初,传统文化热的高涨,促使文化寻根文学的出现。主要特征:对统一的伦理情感的描绘和民间文化的刻画,批判了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因素,对其仁爱礼让、亲和统一的伦理情感却有着自觉的认同,
并对传统美学意识进行弘扬,韩少功,阿城时期主要代表作家,它在新时期文学中有着重要意义。首先,在文化寻根意识上,寻根作家对于文化意识的重视,使新时期文学对人的认识进入到文化心理层次,促进了新时期文学质的飞跃。其次,在审美意识上,寻根作家对传统美学经验的重视,复活了民族传统的批判净胜,为新时期文学提供了新鲜的艺术经验。“寻根文学”在总体精神上表现出浪漫主义倾向,但其艺术取向都是多元的,糅合了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的多种表现手法。其实,“寻根文学”也表现出现代人的文化困惑以及因困惑而引发的焦躁心态,虽然它企图借助传统来解答现代人的文化困惑,但它并没有弄清楚传统就是流动的现实,就是过去与现实的不断融合仅仅沉迷在古老的传统中,很难对现代社会所面临的问题做出有力的回应。 《废都》是贾平凹第一部正面描写城市生活的长篇小说,流露出的对城市本能排斥和回归乡土的心理十分明显。 5、先锋文学:
80年代中后期,一批受到西方后现代主义影响的先锋作家走上文坛,他们是马原、洪峰、残雪、余华等,他们对后现代注意的借鉴,主要是从文本模拟开始的,多是学习后现代主义艺术的形式:高度重视形式技巧的营造,强化语言的自指功能,力图通过陌生化的语言形式阻断作品与生活的联系,拖延能指对所指的追踪,以技术化的叙事瓦解文本的深度模式等,由于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引进,新时期先锋小说打破了现实主义的一统天下,拓展了了创作视野,丰富了当代文学的艺术方法与技巧,推动了当代小说的多元发展,但它也有明显的局限性,
由于中国作家的本土体验与外来形式之间存在难以弥合的阻隔,因此他们的创作一直显得做作与不自然,模仿的印记难以抹去。(在内容上,他们的作品有强烈的生命意识和明显的宿命色彩,在形式上,他们讲究叙述,很注意讲故事。) 6、新写实主义文学:
最早萌生于1987年,1987年之后成为占据主流的文学现象,注重对普通人生的体验,描绘出一幅幅灰色的人生图景,写出了一幕幕几乎无事的悲剧,这些小说真实地反映现实,却逃避了小说应当净化人的心灵的作用,新写实主义文学是发展艰难的现实主义文学受阻而退缩之后的文学选择,它虽有写实的外貌,但与传统的现实主义相去甚远,它表现出更多的自然主义特征,高度世俗化,写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琐事,远离英雄及其业绩,注目于普通小人物的生存困境,被动状态及其无奈。艺术处理上的拒绝传统现实主义式的“提炼”和“净化”,坚持反映生活的原汤原汁原生态,追求主观倾向的彻底隐蔽和“感情的零度介入”。叙事低调化,拒绝虚幻理想,在生存中培植新的理想根苗,现实和理想的对立关系在这里得到了某种缓冲。代表作有池莉的《烦恼人生》,方方的《风景》,刘震云的《一地鸡毛》 新写实小说与革命现实主义相比:
第一, 革命现实主义中“大写的人”为“小写的人”所取代。 第二, 革命现实主义中“生活的故事”为“活着的故事”所取代。 第三, 革命现实主义中的典型化、纵深化被零散化、平面感所取代。 第四, 革命现实主义中的细节真实为自然主义式的真实细节所取代。
第五, 革命现实主义充满激情的理想主义为冷静的客观主义所取代。 7、新历史小说:P345 《蝴蝶》:
王蒙的中篇小说,通过一个身份几经变迁的高级干部张思远重访自己劳动过的小山村的经历和思绪,记叙了他在30多年的政治风云变幻中,思想的异化和复归的过程,发出了一种庄生梦蝶式的感叹,表达了对建国后极左路线统治下人们无法驾驭自己命运的荒谬现实的反思,这是一篇哲思与意境十分和谐,结构和章法十分讲究十分自由的作品。(通过主体意识的活动,历史和现实社会与个体存在的多重主题得到了统一和深刻地呈现。)它提示读者:造成人物命运悲剧的并不是我们这个制度本身,而恰恰是这个制度受到了破坏,作者抓住张思远的意识活动的线索,表现了他一生的苦闷、哀伤、痛苦和内疚,写出了一个知识者兼政治家的心灵史,显示了“意识流”在当代小说创作中的极大成功。 《活动变人形》:
王蒙的一部专注于文学反思,具有较大历史深度的长篇小说,作品描写了旧中国一个家庭的成员之间(以倪吾诚为一方,以姜氏母女三人为另一方)由于文化背景与性格上的差异而导致的不共戴天的斗争与厮杀,展现了一座惨淡的精神地域,深刻揭示了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与隔膜,批判了封建文化的落后,顽固以及对人性的扼杀。作者通过对倪吾诚的刻画揭示了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作者对倪吾诚的刻画,没有就事论事地谈论倪吾诚的性格,而是将他放在中西
文化啊冲突的大背景定位,展示了他的生存悲剧,同时也显示了西方文化的影响在中国强大封建势力面前的软弱和有限。小说既发挥了王蒙一贯擅长的象征、隐喻、荒诞夸张以及意识流等现代主义手段,同时也显示了他早先更擅长的现实主义笔法注意了情节的发展,典型的刻画和细节的描写。 8、《钟鼓楼》:
刘心武“京城都市小说”的代表作,也代表了他小说创作的高峰。作品全景式地描写北京普通市民的生态世相,采用橘瓣式的结构,截取1982年某一天北京城钟鼓楼旁边一座四合院内居民生活的一个剖面,以薛家老二薛纪跃的一场婚礼为中心线索。散点聚焦式对地描绘了四合院内薛大娘等十户普通人家几十个各具风貌的人物,在他们的忙碌、碰撞、冲突、忧喜中穿插了一系列琐屑而可叹的生活故事,展现出北京城芸芸众生的生存状态,无奈的历史名园和迷茫而动荡的心态。(在改革伊始,万象更新之际,他们却背负着历史的因袭和难以抹掉的伤痕,面对现代文明的诱惑,他们却割不断对传统的依恋,因而在对未来的追求中交织着原始的欲望冲动,在扭曲的鄙陋世相中不乏善的人性,种种矛盾纠葛终能化解于同情互助,从而在这些渺小平凡的人物身上揭示出灵魂深处的隐秘。)这些万花筒式的生活场景共同组合成一幅具有现实感和历史感的文化百态图,有如《清明上河图》式的社会风俗画,透露出浓郁的本土风味和凝重的生活色彩。 刘习武小说特点:
一是他特别关注社会问题,着力描写身边的世相人生,具有高度的社
会责任感和作家的敏感。二是热忱地赞美人性,呼唤人道主义,关注小人物的命运,表现出宽广博爱的胸怀。三是始终保持理性思考和启蒙意识,以写实风格对社会现象冷静地剖析。 9、《你别无选择》:
刘索拉,在小说中,作者从反传统立场出发,放弃了传统现实主义观照与反映生活的方式,不再去苦苦设计曲折完整的故事情节、典型的人物,而是杂乱地写了一所音乐学院几个教师和一群学生的生活,作者有意在这些从事音乐艺术的“新潮”人物身上,用黑色幽默式的调侃语言,勾画出了一种新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态度,他们以游戏看待一切,包括艺术,他们慵懒、邋遢、看破红尘,他们谈情说爱,不负责任,他们不讲卫生,语言肮脏,他们满腔华调,玩世不恭……这群音乐学府的师生在精神似乎已经接近了西方的“嬉皮士”,表现了他们在刻板环境中痛苦、压抑、孤独的心态。小说明显地表现了一种荒诞意识,即生活并无逻辑可言,人的主观努力并不一定就能得到想要的结果。小说中一边是充满理想与创造精神的森森、孟野等人,另一边是带着庸俗气息的齐白与董客。通过人物的对比,作者明确地表明了自己的价值观点与情感态度,显示了她在否定中的肯定和玩世不恭中的那份真诚。 10、《透明的胡萝卜》:
先锋小说家莫言的一篇代表作,小说以奇异的想象与体验的笔法,从一个农村孩子对困难的沉默和坚忍中展现出超常的敏锐和特异的魔幻世界,透明的胡萝卜作为象征,表明小黑孩对光明和温暖的向往,
小说充满了来自作者童年生活记忆的温情的撞击和弗洛伊德的心理学说的深层启迪,通过这种细腻的感觉刻写和超现实的灵视与魔幻笔法,写出了一个感伤美丽,充满诗意的有关人性、人的生存本能的主题,刻写了一个少年的微妙而质朴,纯洁而反复的情感世界与意识结构,其意蕴可谓单纯而又言说不尽,从艺术上说,它亦称得上是莫言小说最浑然天成的精品。 11、《北方的河》:
张承志,通过一个大学毕业生对北方河流的考察、追忆和神往,以开阔的意境,壮美的风格,充沛的诗情描绘了5条河流,并使每一条河流都富有人生品格的象征意味:黄河是传统的象征,湟水中的彩陶碎片是缺憾的象征,额尔齐斯河是青春力量的象征,永定河是坚忍的象征,黑龙江是理想的象徵。通过一个大学毕业生对这些河流的考察,追忆和神往,显示出青年一代征服命运,搏击人生的力量,人的个性精神在与大自然搏斗的律动中获得了淋漓尽致的伸张和激扬,具有苍劲、雄浑、热烈的风格。 12、《白鹿原》:
陈忠实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也是中国乡土小说发展史上里程碑式作品,小说的时空跨度宏阔,起笔于辛亥革命,终迄于解放战争,借关中平原上白鹿两大家族三代人的明争暗斗、恩怨情仇,将中国近现代史上所经历的诸多政治大事件囊括其中,作者以家族的兴衰沉浮来浓缩中国社会和民族历史的变迁,以当代性的艺术思考去穿透历史纵深,写民族秘史,悲怆国史、隐秘心史,再现历史艰难曲折的延伸与挺进,
展示民族文化的深邃与厚重,从而获得凝重、大气、深沉的史诗性品格,成功塑造了一批形象鲜明、性格饱满而又富有历史文化的内涵的人物,如白嘉轩、鹿子霖、朱先生等,在艺术上,小说虽在总体上体现了传统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但又吸纳了魔幻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手法,给小说增添了独特的审美意识,也为乡土文学创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13、《台北人》:
白先勇60年代创作的一部短篇小说集,描写了步入政治末途,流落台湾的特殊阶层的神秘世界,被称为“台北人”的这一系列,从将军、部长到士兵职员、歌姬舞女,没有一个真正的台北人,这个具有讽刺意味的小说总题目,揭示出一个无可奈何的历史阶层,他们都为历史浪潮所冲刷,并注定要终老在这个小岛上的过时人物,这就决定了作品的总的基调——怀旧,这就使作品笼罩在悲凉无望的历史衰忘感之中。作者对他笔下人物的没落表示了无限同情和惋惜,但在描写这些人物的生活时却是严肃认真的,以现实主义手法描写出历史和生活的真实面貌,从而使作品具有深刻的社会内容和认识价值。 二、诗歌 1、朦胧诗
1980年前后,公开的诗歌刊物上出现了一种具有新的审美只求与审美特征的诗歌作品,这些作品大都以回首十年动乱留下的心灵伤痕,反思极左路线统治下社会和个人的历史悲剧为主题。在艺术视角上,大豆采用心里独白和和倾诉的视角,采用较为曲折的象征、暗示和隐
喻的表现手法,注重形象、意象的刻画与表现,形式和语言大都具有明显的“陌生化”效果,由于其意义的模糊含混,被人称为“朦胧诗”。代表人物有芒克、北岛、舒婷、江河、顾城等。
总的来看,“朦胧诗”的发展以它的“命名”为分界,分为“前朦胧的诗”阶段和命名后的论争和影响阶段。“朦胧诗”的思想和艺术特征代表了80没年代初期诗歌的整体水平,具有较大的主题深度和较高深的艺术水平,其内容特征主要表现在:①从人道主义、个性主义的价值角度对动乱年代的苦难历史,人性毁灭,理性沦丧惊醒了深刻的反思和批判。如北岛写于1976年天安门是个运动的《回答》②作为人的觉醒,对自由人格的追求和对奴性人格的否定,对个体价值的肯定和对主题情感的宣泄,表现了新的一代在走出传统人格模式过程中的痛苦蜕变与自我反思,以及完成这一过程的强烈愿望与信念。③价值与信念的重建 审美艺术特征:
首先,对现实主义审美模式的突破,有写实转向写意,由具体转向抽象,由物象转向意象,由明晰转向模糊。其次,打破过去诗歌线性因果或单项直抒的传统方式,以主体情感和情绪流动的内在曲线结构作品,情感呈散点辐射状态,主题的多义性和情感的多向性代替了过去的平面状态。第三,近似于早期象征主义的艺术方法。 1、沙叶新《陈毅市长》:从四个方面塑造陈毅形象
⑴表现出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历史转变时期,立志改造旧世界,建设新世界,面对上海满目疮痍、百废待兴的复杂局面,陈毅以全部精神投
入到了恢复和发展上海经济的伟大斗争。紧扣市长身份,揭示出陈市长可贵的社会公仆精神,他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体察民情,关心人民疾苦,他以身作则,严以律己,坚持原则,清正廉洁,他正确地执行党对民族资产阶级的政策,尊重知识分子,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建设新上海而努力,充分表现陈毅的诗人气质和他在文学艺术上的修养,陈毅谈吐诙谐风趣,妙语连珠,如在资本家傅一乐夫人面前,他自称是“上海市的大老板”,并与之谈生意经;在化学家齐仰之面前,自称是“敝人是上海市的父母官,本市的市长”。
⑵努力把陈毅写成平易近人的普通人,剧作中的陈毅是一个有着喜怒哀乐、人情味十足的普通人,剧中的陈毅性格豪爽、开朗,他在哪里出现哪里便笑声不断。
⑶沙叶新立足当下社会现实,从一个新的角度塑造了陈毅市长的形象,成功的再现了陈毅当年的丰功伟绩,为陈毅伟大而崇高的精神献上了一曲赞歌。 冰糖葫芦式的结构:
沙叶新的《陈毅市长》采用“冰糖葫芦”式的结构形式,将彼此并不连贯的16个片段、10件事集中在陈毅身上,且前后关联,照应,浑然一体。没有贯穿始终的中心事件和矛盾冲突,每场是独立发展的,各有中心事件和戏剧中心,围绕着陈毅这一中心人物,讲述了十几个小故事,突破了传统的一人一事,有头有尾的结构原则,为了不产生零碎的感觉,在每一场尾部都用几句台词或一个情节来为下一场做一个铺垫,这种结构具有线性结构和板块结构相结合的特点。
2、《野人》:
1985年演出,高行健的话剧代表作
⑴以生态保护为主题的三幕剧,以生态学家去原始森林考察为线索,表现了现代人与原始文化,人与自然,人与历史的关系,并揭示出如果人类不很好地保护大自然,将来人将变成野人。“野人”在剧中的描写根本上是“虚化”的,它具有双重意义,意识它所载负的自然意义,它是自然生态的生命现象;同时它也暗含人类与自然的密切关系,野人也是人,它有着与人类相似的情感与人性。从一定意义上说,它代表了人类祖先的生存境遇特征,而对自然环境的毁坏和对野人的“不人道”行为,实际上就是象征人类对自身历史与生存的犯罪,“野人”形象所负载的主题意蕴主要应在这里。
⑵《野人》在艺术上具有更复杂的特征,它把几个主题(生态问题,找野人,现代人的悲剧,诗诗《黑暗传》的呈现)以“复调”形式糅于一体,还插入了古歌、民谣、舞蹈和朗诵,结构是十分庞杂的,但作者以生态学家的“意识流动”作为贯穿形式,就以虚化的方式将它们统一起来,有条不紊,而且富有层次感。
⑶从舞台观念和技巧上看,《野人》更具开放性和大胆实验的特点,如通过灯光、场景置换与舞台设计所构成的类似于电影的效果,如歌舞对白的插入、方言的运用、想象的结构作用和舞台艺术呈现、布景道具的多功能化等等,都是这部剧作更加丰富、成熟和具有可观赏的艺术魅力。 一、戏剧
1、新编历史剧:
60年代初,陆续出现了一批游离于时代主旋律的历史剧作,这些剧作以古鉴今,古为今用,从历史中挖掘对现实有一定启迪意义的东西,表达自己对现实的关注和对人生的感喟,大都注意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批判历史,臧否人物,力求达到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由此引发的有关历史剧问题的证明与讨论,广泛地探讨了历史剧的本质特征、时代精神、社会意义以及发展规律的诸问题,为沉闷的理论界吹进了清新活跃的学术争鸣的空气,代表作有吴晗的《海瑞罢官》,田汉的《谢瑶环》,《关汉卿》 2、老舍剧作的特点
老舍的剧作多取材于北京市民的平凡生活,以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和富有京味儿的文学语言真实地描绘了近现代中国的社会风貌和民族心理,塑造了一批几乎囊括北京三教九流,五行八作的各色人物形象。 ⑴含蓄朴素的风格,在如话家常般的描述中透露出深刻的社会意义,善于从小人物命运中让人们感受到时代脉搏的跳动,老舍的剧作是生活美与艺术美的结合,生活化与戏剧化的统一,无论是戏剧结构还是对戏剧冲突的处理,都从生活出发,惨淡经营,从而达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显示出东方戏剧特有的神韵与魅力。如《龙须沟》真实反映了龙须沟及其居民的今昔变化,谱写了一曲新时代、新社会的颂歌。 ⑵刻画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并不注重戏剧情节。如《茶馆》中人物达70人之多,其中有世袭的茶馆掌柜,有吃皇粮的旗人,办实业的资本家,清官太监,信洋教的教士,国会议员,以及特务,打手,警察,
兵痞,相面的,拉纤的,读书的,女招待等等,三教九流,形形色色,人物对多,但每个人物都通过各自特有的语言和动作,显示出迥异的性格,从不同侧面折射出时代风貌,老舍摆脱传统戏剧作法的老套子,围绕茶馆的变迁反映时代变迁,用无数人物速写的“人物展览式”结构汇成时代的波澜,反映大时代的风雨,这正是老舍创新之所在。 ⑶精练生动而又性格化,幽默诙谐的语言。老舍把幽默和讽刺有机结合在一起,化为“绕在脖子骂”,给旧制度及其吸血鬼,害人虫们以无情的鞭挞和辛辣的嘲讽。如有《茶馆》第三幕中王利发对茶客说“茶钱先付”,并说着“省得麻烦”,茶客说“我穷哪,不喝更省事!”,借喝茶来嘲讽那个社会,令人感到痛快淋漓。 二、散文
1、50年代——90 年代的散文
①50年代中期以前的散文创作,新闻性、政治性的通讯报告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巍峨的朝鲜通讯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②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新时代的散文家门开始比较自觉地探索散文的艺术性,逐渐出现以杨朔、刘白羽、秦牧为代表的一批典型的当代散文家杨朔的散文,糅古典诗画意境入现代生活,同时又带有现代通讯报道的特点,较好地体现了颂歌时代对散文的要求。刘白羽的散文则将个人的生命激情和意识形态的阐释紧密地集合起来,代表作《长江三日》。秦牧散文以知识性、趣味性见长,是随笔文体在新时代的发展。
③70年代末随着社会生活中的拨乱反正,散文写作也出现了新的特
点:首先是抒情意识的回复,批判精神,自省意识,忧患意识,在新时期文学开初几年的散文中都得到充分体现,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现了一大批反思往事,悼念亡人的散文作品,如巴金《随想录》,杨绛《干校六记》。
④80年代的散文界,开始探寻散文的“纯”文学性,有人提出“艺术散文”概念,有人重新举起“美文”旗帜,但理论与实际有距离。80年代的“抒情散文”作者有不少是小说家,如汪曾祺,宗璞,王蒙等,80年代初期,以徐迟的《歌德巴赫猜想》,黄宗英的《大雁情》为代表的传记性报告文学产生巨大反响。80年代中期以来表现中心由人物转向事件,出现了所谓全方位,多角度立体报道社会事件,透视社会问题的大型作品,如《唐山大地震》等。
⑤90年代以后,散文创作开始出现一些比较浑厚雄健的笔触,如周涛、张承志、史铁生等。90年代,另一值得重视的倾向,是所谓“学者散文”,“文化散文”的出现,如金克木、季羡林、余秋雨等。 2、全景式报告文学:
80年代中期“报告文学热”中出现的一种综合性全景式的报告文学。特点:①纪实性明显增强,信息量大大增加。②作家开始重视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宏观再现,写法上突破了单角度,纵向的写作格局,而采取了多角度、全方位、全景式的结构,再现了当代中国社会许多重大变化,并聚集哲学、历史、文化、伦理等层次上的思考,艺术地表现出来。③具有新闻性,资料性,文学性,信息性的特点。如霍达的《国殇》、赵瑜的《强国梦》、钱刚的《唐山大地震》等。
3、新历史小说:
全盛期是从1987年到1991年前后的几年,苏童、格非、叶兆言、余华、北村等都写了为数可观的历史小说。特点:①侧重表现文化、人性与生存范畴中的历史,把历史的具体历史形态与外观予以打碎,而找出其中那些基本元素,予以重新组构,如苏童 ②对“官吏”历史观与主流文化立场的有意反叛,而代之以“野史”、“稗史”与“民间史”的视角,如叶兆言《状元境》 ③对历史施予某种解构活动,把具有客在长度与时空特性的历史变构成某种形式或者寓言,这里同前两者一样含有当下主体对历史客体的哲学把握与抽象体验,但不同的是它们更具有外在的“解构”痕迹与虚拟意味。这一点,在格非和余华的小说中表现尤为突出。在新历史小说运动后期,即1989以后,以苏童的《武则天》为标志,新历史小说的“新”越来越与无数迎合于大众口味与商业规则的“旧”小说重合,标志着这场带有历史与文化乌托邦性质的艺术运动的衰变与终结。 4、《随想录》:
1978年底到1986年9月完成,巴金新时期散文的代表作,也是作长期探索、深刻反思的真实记录,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它是继鲁迅散文后的又一个高峰,它不仅是巴金晚年呕心沥血建成的一个丰碑,而且是中国当代散文史上的一块丰碑。①讲真话,抒真情,以赤诚的赤子之心勇敢地探求真理,是贯穿全书的基本精神,巴金以鲁迅为楷模,讲真话,把心交给读者,“借用先生的解剖刀来解剖自己的灵魂”。②反思“文化大革命”,批判“文化大革命”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是《随
想录》的一个重要内容,巴金以冷峻的笔调真实地反映了人民所受的苦难,记下了中国一代知识分子经受折磨、痛苦的心灵轨迹,明确提出最好要建立一座“文革”博物馆,让“子子孙孙、世世代代牢记十年惨痛的教训”,这种反思历史的精神,具有警示今人、教育后代的作用。③《随想录》还有一种极为可贵的自审意识和与民族共忏悔意识。在不少篇章中,巴金对自己的就剖几乎达到冷酷的地步,巴金从自己做起,不讲责任推给别人,充分显示出作家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民族的自信心。巴金与时代同忧患,与民族共忏悔的内省,表现出民族的自审意识在觉醒。④在艺术表现上,自然天成、返璞归真是《随想录》的鲜明热色,《随想录》擅长直笔,往往直陈其事,寓深沉于平淡之中,铸热忱于静穆,求真情于笔端,在平实的细说之中引发出议论,使叙事、抒情、议论融合,浑然天成,语言质朴无华,精湛圆满,清新明朗,感情炽烈。总之,巴金的《随想录》是一部体现了作家智慧和才华的大书,是“一部在思想上,艺术上都是十年文学中具有文献价值、思想价值、艺术价值的重要的著作”,它的永久价值将随着时代的进展而显示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5、《随想录》:
巴金在1987年到1986年的八年间写作了150篇随笔,总称为《随想录》,这套散文集在80年代引起很大的震动,被称为“说真话的大书”。《随想录》文字朴实,记述流畅,没有经营雕琢的痕迹,巴金在严肃的自我反省和社会批判中,表现了令人感动的人格美,他不仅仅作为一个历史活动的见证人和亲历者,同时也怀着一个知识分子的责任感,
带着强烈的自省意识,在揭露和谴责“文革”的残酷和荒诞时,对自己的心理和行为进行无情的解剖。 6、路遥《平凡的世界》:
展现了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当代农村生活的巨变。作家通过孙、田、金三家农民的命运变迁与矛盾纠葛,表达了自己对社会的沉思,对故乡的依恋,对普通人艰苦奋斗精神的讴歌,在孙少安、孙少平兄弟的奋斗历程中,作者赞颂了不同于高加林浮躁的求真务实精神,他们既渴望走出传统的生活方式,又在与命运的抗争中保持了传统的美德,在艰苦的生活和复杂的社会矛盾汇总,孙少安朴实坚忍,立足于脚下的土地艰苦奋斗,最终成为一位农民企业家;孙少平热情执着地走出了乡土,在煤矿的劳作中出淤泥而不染,作品充满深沉的道德力量,追求恢宏的史诗品格,另一方面,作家还刻画了几个生动而富于历史感的人物形象:如大队党支部书记张志高、田福堂,从艰苦奋斗的创业者到错误政策随波逐流的执行者和以权谋私者,并最终成为改革的阻挠者,是部分农村干部的缩影,其中对张志高在政治运动中练就一副好口才的描写和对田福堂时而深谙世事、精明干练,时而异想天开、盲目蛮干性格的刻画,又各有特色。另一位干部孙玉亭有文化,但生性好逸恶劳,一面谋求在政治上发展,“忍受着饥饿投身于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在“精神上享受这一种无边的快活”;另一方面又在面对别人的富裕生活的时候感到内心的失落,在这个人物身上,作家深刻揭示了一部分人参加革命的复杂动机,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使人感到不足的是,小说没能开掘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人物性格的
塑造也不够丰满,情节推进迟缓,过于琐碎的细节描写也妨碍了作家提炼更丰厚的情节,开掘更深广的主题。 7、乡土小说:
在文学表现对象啥昂纳,乡土小说率先突破了文学的陈规,以犀利的批判精神楔入了当代现实生活,不仅大胆揭示了“文革”带给中国农民的厄运,而且深刻反思了“大跃进”等政治运动给中国乡村及农民所造成的种种伤害,特别是对历史遗留下来的封建观念,以及极左思潮沉积在人们心灵深处的沉疴给予鞭辟入里的揭露和剖析,由于作家的艺术视野、价值取向、审美趣味、写作意图的不同,乡土小说大致可分为:风俗乡土小说,如刘绍棠《蒲柳人家》,文化乡土小说,现实乡土小说如古华《芙蓉镇》高晓声《李顺大造屋》周克芳《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 8、汪曾祺小说:
①艺术地再现美,再现健康的人性是汪曾祺创作的审美追求。例如《受戒》;②汪曾祺擅长描摹带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征的乡土民情,奇风异俗,以及由此构成的独特的文化景观和文化氛围。③松散自由的结构式汪曾祺小说文体主要特点。④语言:淡泊悠闲,叙若家常,体现出洁净、质朴、精练、典雅的特点,多采用白描和短句,以看似平常的语言,组合起美的意象,显示清逸冲淡的情致,作者还汲取文言和方言口语的长处形成自成一体的语言特色,将一种淡而有韵味的语言风格发挥到极致。
9、陈忠实《白鹿原》、张炜《古船》
《古船》是一部具有史诗品格的长篇力作,也是迄今为止张炜长篇小说中最为厚重的一部作品,小说叙写了胶东半岛洼狸镇上隋、赵、李三大家族厮斗浮沉的历史,展现了建国前后40年的社会风云,洼狸镇人所经历的历史场面,包括土改历史时期复查运动中的“乱打乱杀”,自然灾害中制造谎言的荒唐景象和随后的大饥荒,“文革”中对人性的空前践踏以及经济改革初期人们所经历的痛苦等,小说浓缩了国家走过的艰难曲折的发展道路,以及我们民族经历的心路历程,张炜将过去、现在、未来合在一起,融入了对历史与人生的深刻反思,对中国几千年封建的宗法残余及农民文化心理进行深入的剖析,打造了“民族心史的一块厚重的碑石”。 10、历史小说:
①历史的真实性和小说的虚构性得到较好的统一。
②历史人物塑造取得了突出成就,人物性格显示出更多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③在表现手法上,继承传统又有所创新,出现了各具特色且有丰富文化与审美内涵的历史小说。姚雪垠历史小说《李自成》凌厉长篇系列小说《百年辉煌》包括《少年天子》《倾城倾国》《暮鼓晨钟——少年康熙》刘斯奋《白门柳》《夕阳芳草》《秋露危城》《鸡鸣风雨》唐浩明《曾国藩》(《血祭》《黑雨》《野焚》三卷) 二月河:“帝王系列”《康熙大帝》《雍正大帝》《乾隆大帝》 11、归来诗人:
粉碎“四人帮”后,一批在新中国诗坛上一度被冤屈而消失了的诗人
重返诗坛,唱起了“归来”的歌,他们被称为“归来诗人”,其名得之于艾青的诗集《归来的歌》。“归来诗人”有广义和狭义之别,广义的说法还包括“文革”中被打倒、受批判的诗人,我们这里仅指50年代中期到“文革”以前的政治运动中受到错误批判的受害者。呼唤真实,恢复诗歌的真实性传统,是归来诗人重获创作权利之后最初的呼声。歌咏“归来”,诉说冤情,袒露心智,是归来诗人创作的共同主题。回忆“自我”,反思历史,将鲜明的艺术形象与强烈的批判精神和理性思辨融为一体没是归来诗人诗作的又一特征。在诗的艺术风格上,归来诗人大多继承了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并在融合中外诗歌精粹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变化。 12、新边塞诗:
80年代初期,在朦胧诗潮的渐渐平息,消减之后,先锋诗歌处在又一场实验和换幕之中,在这时,一些长期生活在茫茫大西北的边塞诗人,如昌耀、杨牧、林染等,以边塞人的气质、情感,生活体验,将边塞的历史和现实,过去和未来糅合在一起,使雪山和荒原、戈壁和绿洲,骆驼和红柳组合成诗歌风景线,谱写了一曲又一曲新的边塞交响曲——新边塞诗。
“新边塞诗”是相对于古典边塞诗而言的,它反映了80年代新的边塞生活和边塞风物,并由此表现出边塞人的新感情和新的思想意识;在艺术理想和艺术追求上也呈现出新的审美倾向。地域性——最基本特征,孤独意识,在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审美观照中构成一种崇高美。 13、先锋小说第二个潮头:新历史主义及其他
新历史小说全盛期从1987年到1991前后的几年,共同特点: ⑴它们侧重表现的是文化、人性与生存范畴中的历史,把历史的具体历时形态与外观予以打碎而描写其中的那些基本元素,予以重新组构。 苏童①1987年和才988年《1934年的逃亡》《罂粟之家》②1989年后,《妻妾成群》《红粉》③后期苏童历史小说:《我的帝王生涯》《武则天》 苏童“枫杨树系列”《1934年逃亡》《罂粟之家》《枫杨树之家》
⑵新历史小说的第二个特点,是对“官吏”历史观和主流文化立场的有意反叛,而代之以“野史”“稗史”与“民间史”。
叶兆言“夜泊秦淮”系列中篇。《状元境》《追月楼》《半边营》《十字铺》
⑶对历史施予某种解构活动,把具有客在长度与时空特征的历史变构成某种形式或者寓言。格非《迷舟》《故人》余华《鲜血梅花》《古典爱情》 以苏童《武则天》为标志,新历史小说的“新”似乎越来越与无数迎合于大众口味与商业规则对的“旧”小说重合,这标志着这场带有历史与文化乌托邦性质的艺术运动的衰变与终结。 14、女性小说:
八九十年代女性作家群体的涌现,是文坛上一道引人注目的景观。她们上承“五四”时期女作家的自主精神,下应当代兴起的女性主义思潮,自觉地以女性身份看取人生,构建女性写作空间,向男性中心话语挑战,在创作中充分地表现出女性意识,形成前所未有的女性作家群体。她们的小说创作被称为女性小说。
70年代后期以来女性小说的演变主要是围绕女性意识的表现、女性本质的探寻和女性话语的构建而展开的。在这种演变中呈现出女性小说,特别是90年代女性小说的如下特征。首先,女性小说强烈地表现女性作家的女性意识,并且逐步深化。张洁《爱,是不能忘记的》《方舟》 林白的《一个人的战争》、陈染的《私人生活》 其次,90那年代的女性小说出现的另一个特征是对以男性话语为中心的文化的质疑。第三,女性小说在发展深化中力图构建自己的女性活动。 总之,70年代后期至90年代以来,女性小说演变的核心是“女人”的充分觉醒,女作家们不再戴着男性的面具写作,而是主动地以女性身份看取人生、社会和文明,多角度地完成对女性本质的体认,解构爱情神话,颠覆男性话语,并力图构建男性话语之外的女性写作空间,在表现女性意识和探寻女性本质方面体现了女性小说的成熟。王安忆《长恨歌》、铁凝《没有纽扣的红衬衫》 现当代文学第二学期考试要点整理
一、古典戏剧“三一律”是什么?《雷雨》如何印证的?其优缺点又是什么?1.三一律【是西方戏剧结构理论之一,是一种关于戏剧结构的规则】。先由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戏剧理论家提出,后由法国古典主义戏剧家确定和推行。三一律【规定剧本创作必须遵守时间、地点和行动的一致,即一部剧本只允许写单一的故事情节,戏剧行动必须发生在一天之内和一个地点】。法国古典主义戏剧理论家布瓦洛把它解释为“要用一地、一天内完成的一个故事从开头直到末尾维持着舞台充实。”
2.《雷雨》剧作完全运用了三一律,写的是两个家庭八个人物在短短一天之内发生的故事,牵扯了过去的种种恩怨。【剧作从事件的危机开始,在后果的激烈爆发中交代出了复杂的前因,将现在进行的事件和过去发生的事件巧妙地交织在一起,并以过去发生的事来推动现在的事态,而所有的矛盾冲突,都浓缩在早晨至半夜的二十四小时之内,集中在周公馆的客厅和鲁贵的家中发生。可以说是“三一律”的典型代表作】。仔细观察发现,主题、时间遵守三一律是毫无疑问的。而关于地点,虽发生在周公馆以及鲁家两个场景,看似未遵守三一律,但按照高乃依的理解,它满足了用发生在同一城市的两三处特定地点的行动来满足地点一致的要求。所以仍是满足三一律的。
3.优点:剧情集中,紧凑;缺点:对剧本创作有严重束缚,局限性太大。人物类型化、千篇一律、千人一面。
二、分析《雷雨》的艺术特色,以及其中的一位人物性格
艺术特色:①雷雨的“诗意”(艺术上最大的特征):如细节上的模糊处理(经不起推敲)、跳跃性的结构和片段式的叙事方式、主题理解上的多义性、多解性等。②浓郁的感情色彩:如蘩漪爱恨的极端。 ③象征性意象的使用:通过场景、道具的方式呈现,如压抑的周公馆;还有人物象征。④超越客观真实的表现性和多义性⑤强烈的命运观:李健吾提出《雷雨》中的命运观。不是浅层的“天意”,宿命论。而是由人物性格决定,是“心意”。
人物性格分析【要结合文章内容,无唯一答案】:①最具“雷雨”特性的人物——蘩漪:极端、反抗精神、敢爱敢恨。②周朴园:自私、
虚伪、专利,资本家特性。对亲情的渴望、负责。
【参考资料】:周朴园是一位既有资产阶级自由平等思想,又有封建专制思想的新兴资本家形象。他的性格特征,主要是通过他与侍萍、蘩漪两位女性形象以及他与鲁大海等人物的关系表现出来的。周朴园与侍萍的关系以及感情问题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以前一般认为,周朴园从一开始就只是封建家庭的纨裤子弟,他与侍萍的关系充分暴露了他虚伪的本质,他的行为也就是“始乱终弃”的典型,先诱骗了侍萍,后又为了与门当户对的小姐结婚而抛弃了她,只是当他知道侍萍投河自杀后才为了自己的良心而产生了忏悔之情。但现在一般认为,周朴园在年轻的时候也是受新思想影响的年轻人,也曾有过想挣脱封建家庭的束缚,要追求自由恋爱和婚姻的理想,因此,他对侍萍的爱是有过真情实感的,只是同《家》中的觉新等许多封建家庭的子弟一样,性格中也有懦弱的一面,不能与自己出身的阶级彻底决裂,最终又回到封建的阵营之中,背叛了侍萍,也背叛了自己的理想。因此,他对侍萍的思念也不能就说是一种虚伪的表现。而当侍萍出现在他面前时的翻脸,也正是他不敢面对现实,也不想改变自己现状的懦弱的表现。作家通过周朴园与侍萍的关系,主要考察了他的历史,而通过他与蘩漪的关系,则集中展示了他在现实中作为一个封建专制家长的表现。而他与鲁大海,以及与鲁贵等人的关系,又从不同的侧面补充了他作为一个资本家的本质特点。
蘩漪与周朴园一样,也是一位新旧结合的人物,按剧中的提示,她是一位“受过一点新式教育的旧式女人”,这对于认识这个人物的所作
所为十分重要。正因为如此,她才既渴望自由的爱情,又无力摆脱家庭的牢笼,甘愿受周朴园的凌辱。蘩漪虽然是周朴园明媒正娶的妻子,但只是他的第三任妻子(第一任是侍萍,第二任是赶走侍萍后娶的名门小姐),两人只有夫妻之份,并没有夫妻之情,周朴园当着周萍、周冲两个儿子的面*她喝药的细节就是明证。在这样一个新旧渗半的女性身上,作家有意识地强调了“原始的野性”,而点燃这一野性的火种,就是五四时期所有年轻人都向往和渴望的“爱情”。我们也可以看到,蘩漪之所以像几乎所有的大宅院中的姨太太一样阴差阳错地爱上了丈夫前妻生的大少爷,并不是因为她天生的**,而是环境所迫,在她平时接触的人中,无人可爱。而她从来就没打算走出家庭(在这一点,她实际上并不如娜拉勇敢),也与她是一个“旧式女人”有关,她不愿也不敢走出家庭,一方面是因为她没有自立的能力(这与社会有关,娜拉的教训是很好的前车之鉴),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她不愿放弃养尊处优的太太生活。因此,从这个意义上看,在蘩漪身上,作家并没有像五四时期的许多作品一样,要体现“反封建与个性解放的主题”,她与周萍的相爱,并不是为了反封建,也不是为了追求个性解放,除了满足自己的情欲之外,更重要的是为了对自己丈夫不尊重自己的一种报复。而在她的思想深处,有许多沉重的无法消除的封建思想意识,如她很看重“名分”,即使是与周萍相爱也有一种想摆脱摆不脱的“犯罪感”,对周冲与四凤的相爱,也觉得门不当户不对,自己已经是封建婚姻的牺牲品,但仍然用封建婚姻的标准去要求(实际上也就是残害)下一代。蘩漪的种种表现可以清楚地表明,这个人物
并不是曹禺理想中的人物,但作家却对她充满感情,特别是对她的身上表现来的“蛮性”的原始力量加以礼赞,则显然与作家自己的人生经历和阅历有关。他从小受到的家庭压制和由此形成的软弱性格,在蘩漪身上,都找到了可以寄托的载体。人总是越缺乏什么,越是希望得到什么。
三、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的讲话》主旨,文艺方向如何完成转变?中心问题“是一个为群众的问题和一个如何为群众的问题”。目的在于求得文艺对革命的有力配合。把知识分子打压到一个边缘位置,突出了知识分子的劣根性,要求小资产阶级的情感必须向工农兵方向转变;强调文艺家思想统一,与工农兵结合,向工农兵方向转变。提出文艺工作者要从思想感情上作彻底的转变,必须“深入工农兵群众,深入实际斗争”,“和工农兵的思想情感打成一片”。既解决了思想统一的问题,又解决了创作源头的问题。 四、文学界对赵树理评价的转变
40年代,对赵树理小说给予很高评价,提出“赵树理方向”;40年代末50年代初,评价褒贬不一,被批为“海派”;60年代初被誉为描写农村的“圣手”、“铁笔”;60年代文革时期,被划为“文艺黑线”代表,饱受摧残。对其作品也进行激烈攻击;70年代末80年代初重新被追捧;90年代,文学界从民俗学这个新角度,通过文化与文学的链接开始重新认识赵树理的作品,高度褒奖。 五、当代文学的分期以及标志性事件
1949-1978年;“十七年文学”,随着第一次文代会召开,长期分离在
解放区与国统区的文学工作者得以会师,确立中国文艺新方向,标志着当代文学的伟大开端。1978-1989年;1978年8月,《伤痕》的发表,伤痕文学兴起,掀起了当代文学的新篇章。1989-今;“共名”状态被淡化,出现了“无名”现象。在文学创作上体现为作家放弃了宏大历史叙事,转向个人化的叙事立场,特别是由此走向了对于民间立场的重新发现与主动认同.。新文学的传统在90年代表现出新的活力。 六、《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故事内容(主人公、故事梗概、主人公心理转变)
【自己总结。要包含题目中的三点要素。】【参考资料】:三月,小学教师林震到区委组织部报到。在这里碰到了以前认识的赵慧文,他很高兴第一天就遇到了熟人。他兴奋地走进组织部第一副部长的办公室,刘世吾热情而得体地接待了他,在严肃地讲述了一番组织工作的重要性之后,分配了他的工作。具体指导林震工作的是工厂建党组组长韩常新。此人身材高大,衣着整洁,平时夸夸其谈,且能迅速提高到原则上去分析问题和教训别人,给人一种比领导干部还像领导干部的印象。上班第四天,林震去通华麻袋厂了解发展党员的情况。他预备了半天的提纲,和厂组织委员魏鹤鸣只谈了五分钟就用光了,这使他很窘。但他却意外地了解到该厂厂长兼支部书记王清泉独断专行、官僚主义作风的情况。他鼓励魏鹤鸣向上级反映,魏说已反映多次,不但没用反被批评不尊重领导。吃过午饭,林震汇报麻袋厂的问题,韩常新不以为然,反倒劝他不要陷进去。第二天,韩常新带林震去麻袋厂,意在让他见习见习。林震发现韩只对数字和具体事例感兴趣。回来以
后,韩常新便写了份“简报”,林震看后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给林震印象最深的是刘世吾。他可以一面听取汇报,一面翻阅材料,又能突然指出对方的错误。他还经常爱说“就那么回事”,好象把一切都看得很透。一天晚上,林震找刘世吾谈了对韩常新写的“简报”与区委工作缺点的看法,对方却发表了不少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议论。走出办公室,林震感到更加惶惑。不久,在党小组会上,林震受到了严厉的批评。原因是他擅自作主支持魏鹤鸣召开工人座谈会,搜集对厂长的意见。林震据理力争。刘世吾却批评他过高估计自己,想当娜斯嘉式的英雄,林震感到气愤和痛苦。星期六晚上,赵慧文约林震到家里去坐坐。她坦率地说出了心中的苦闷:开始,他也想同区委工作中的缺点作斗争,但感到力不胜任,只好埋头于事务工作。接着还一一谈了对韩常新、刘世吾等人的看法。林震深受启发并鼓励她:“人应该在斗争中使自己变得正确,而不能等到正确了才去斗争!”五月中旬,《北京日报》以鲜明的标题登出揭发王清泉官僚主义作风的群众来信,区委书记也过问此事。刘世吾马上雷厉风行地着手解决。不到十天,王清泉就被撤职。有一次,刘世吾和林震到工厂附近小饭铺吃馄饨,刘世吾感慨地谈起过去,继而闷闷地说:“我们创造了新生活,结果生活反倒不能激动我们。”他还提醒林震,赵慧文对他的感情不太正常。林震回到宿舍后心里有种说不出的难过。区委常委开会批准了对麻袋厂问题的处理意见。列席会议的林震发言,建议对区委组织工作中的缺点进行检查。会场上出现轻微的骚动。韩常新、刘世吾均为自己辩护,而区委书记也批评林震太感情用事。第二天,林震
应约再次来到赵慧文家里。赵慧文向他介绍了自己家庭的情况,表示要把林震当做弟弟看待。她还让林震看自己写的对组织部工作存在问题意见的草稿。林震离开赵家时夜已深了,一阵莫名其妙的思绪涌上心头。他要正确对待友谊与爱情,并使自己更坚强。他迫不及待地敲响了深夜还在工作的区委书记办公室的门。
七、《永远的尹雪艳》中可以把尹雪艳喻为什么?理由?
仁者见仁,言之成理即可。{参考答案}:将尹雪艳比作镜子。与其交往之人皆可折射出自己的状态,如曾经的繁华,今日的沧桑等。比如曾经的银行总经理吴经理,头发全白了,眼圈溃烂了,却还能在尹雪艳的一句“干爹才是老当益壮呢!”下恢复一些自信,想起当年的意气风发。
八、短诗(朦胧诗)分析一则
【要求更多从诗歌语言表达及内容来分析。结合80年代初期的诗歌创作背景及人物(舒婷、顾城)】以下为参考资料,请自行组织语言或补充。背景:①“复出诗人”:主要指由于政治及其相关的原因,50年代中期以来被迫终止创作或根本不能公开发表作品,到70年代又陆续回到诗坛的诗人。如牛汉、艾青、流沙河、郑敏等。②新诗潮:20世纪70年代中国诗坛出现了大批的优秀青年诗人。他们对当代诗歌传统规范进行挑战,先后大量发表了当时无法让“正规”诗坛接受的充满新风格的诗,他们通过创作诗歌来反思人的本质问题,以一系列琐碎的意象来含蓄地表达出对社会的不满与鄙弃,开拓了现代意象诗的新天地,新空间。他们由地下秘密写作、交流转入公开写作和集
会活动,形成了一个新诗潮诗歌运动。③朦胧诗是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是伴随着文学全面复苏而出现的一个新的诗歌艺术潮流。它以“叛逆”的精神,打破了当时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一统诗坛的局面,为诗歌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同时也给新时期文学带来了一次意义深远的变革。(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一批年轻诗人开始崛起于诗坛,给诗苑带来了一股新异的诗风,引起了社会的广泛注意。他们中的主要代表有:食指、北岛、舒婷、顾城、江河、杨炼、梁小斌等。这批年轻诗人所引发的新诗潮之所以在70年代末出现在中国诗坛上,是由特定的时代语境和历史积淀所形成的。就其发展过程而言,最早可溯源到“文革”时期60年代末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当时许多知识青年普遍怀有一种模糊而又强烈的情绪:不解、怀疑、愤怒、无奈、对抗等交织在一起,一种被抛弃的失落感以及对幻灭了的理想的沮丧和坚执,对失去家园的牵系等,成了这一代人的主导情绪和情感基调。)
关于朦胧诗(可参照这个来写分析):
①食指、北岛、顾城、舒婷、梁小斌、江河、杨炼是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他们在诗作中以现实意识思考人的本质,肯定人的自我价值和尊严,注重创作主体内心情感的抒发,在艺术上大量运用隐喻、暗示、通感等手法,丰富了诗的内涵,增强了诗歌的想象空间。“朦胧诗”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组织形式,也未曾发表宣言,然而却以各自独立又呈现出共性的艺术主张和创作实绩,构成一个“崛起的诗群”。关于朦胧诗曾在当时文坛引起论争。“朦胧诗”精神内涵的三个层面是:
一是揭露和批判黑暗的社会,二是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反思与探求意识以及浓厚的英雄主义色彩,三是在人道主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对“人”的特别关注。“朦胧诗”改写了以往诗歌单纯描摹“现实”与图解政策的传统模式,把诗歌作为探求人生的重要方式,在哲学意义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从某种意义上讲,“朦胧诗”的崛起,也是中国文学生命之树的崛起。②朦胧诗的特点,可概括为:意象化、象征化、立体化。
1.注重诗的观念省略和诗的主题暗示,使朦胧诗作品的主题具隐约性和多义性。朦胧诗人采用这种若隐若现的表现形式,再加上象征、意象、通感、暗示、隐喻、变形等多种艺术手段的运用,从而使作品的主题体现了“不即不离,捉摸不行”的隐约性、“诗无达诂”的多义性。
2.注重以象征手法为中心的艺术创作方法,一反传统的以比喻手法为中心的诗歌创作方法。诗人在凝神观照中,拆除开所观照的对象,把自己的生命输送到没有生命的生物之中,赋以静止的生命与灵魂,由物我两忘进到物我同一的境界。这种“移情说”应用到文艺创作便产生了象征手法。象征附丽并寄托着朦胧诗人自己漂泊不定的想象,具有着无可替代的暗指性,常用于表达多层主题,表达复杂感情,表达抽象的意识和情绪。
3.注重意象化手法和意象层面的立体组合,常常采用艺术通感(移觉)手法和艺术变形手法。
4.注重跳跃性情绪节奏和自由化的内在结构与韵律,以表达情绪为目
的,以喧泄心灵为宗旨,因而不看重外在结构。不拘于只借助外部的声音循环作为诗的韵律美,而是重视诗行中的内在声音美以及其他各种内在的韵律美。尤其重视把外部的韵律和内部的韵律结合起来,从而使诗歌的韵律美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顾城:①上课说的:童话诗人,诗意的敏感,人文的关怀;②查阅资料:(1)被称为当代的唯灵浪漫主义诗人,早期的诗歌有孩子般的纯稚风格、梦幻情绪,用直觉和印象式的语句来咏唱童话般的少年生活。(2)顾城诗的最大的特点是意象的呈现,最常用的是象征隐喻法。 舒婷:①上课说的:坚韧与温柔、偏爱修饰性辞藻、迷茫后的寻求解脱的心理过程②查阅资料:舒婷诗歌特有女性的细腻和敏感,如她对爱的细腻感受,以及对人生的苦难的体悟,充盈着浪漫主义和理想色彩,对祖国、对人生、对爱情、对土地的爱,既温馨平和又潜动着激情。她的诗擅长运用比喻、象征、联想等艺术手法表达内心感受,在朦胧的氛围中流露出理性的思考,朦胧而不晦涩,是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风格相结合的产物。
舒婷的诗,有明丽隽美的意象,缜密流畅的思维逻辑,从这方面说,她的诗并不“朦胧”。只是多数诗的手法采用隐喻、局部或整体象征,很少用直抒告白的方式,表达的意象有一定的多义性。通过古典与现代,融会素直与曲婉,深入时代与人生的潜流,找寻个我生命经验和群体情愫的契合而直启社会心理潮汐之触点:现实感伤,情志追怀,理想诉求,于清隽蕴藉之诗意境界,传达她独自深入的灵魂的歌吟,和被这歌吟洗亮了的诗性人生——传统面影与现代气质的完美融合,
常态写作与个在探求的经典体现。 九、列举先锋小说的若干作家作品
马原:《冈底斯的诱惑》、《西海的无帆船》、《虚构》莫言:《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残雪:《山上的小屋》、《苍老的浮云》余华:《四月三日事件》、《河边的错误》、《现实一种》、《难逃劫数》孙甘露:《信使之函》、《访问梦境》、《请女人猜谜》、《我是少年酒坛子》苏童:《一九三四年的逃亡》、《妻妾成群》格非:《褐色鸟群》、《迷舟》洪峰:《生命之流》、《湮没》叶兆言:《烛光舞会》、《一九三七年的爱情》刘索拉:《你别无选择》、《寻找歌王》徐星:《无主题变奏》、《饥饿的老鼠》
十、90年代大众文学(郑妈妈说如果这题没出,第五题出了,就要把这题简略下也一起写到第五题里去~)
时代背景:90年代经济改革,对社会、文化领域都造成影响。图书市场、电视电影制作进一步市场化,大众文学崛起。市场、大众、评论家等因素都对大众文学起推动作用。
表现:①流行性文学读物的兴起:休闲性读物,非主流的现代小说再版;红色文学的再版。②精英文学的泛大众化:(1)1933年“陕军东征”:贾平凹《废都》、陈忠实《白鹿原》(2)留学生文学:《北京人在纽约》(3)女性作家对身体禁忌放开(4)市场的运作和策划:春风文艺布老虎丛书——王朔、王小波;文学和市场全面接轨;平面的创作年代没有大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