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讲主要内容】
文言实词
文言实词是高考语文测试的重要内容,本讲主要讲解文言实词高考考查的种类,正确推断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句中含义的方法。文言实词的数量较大,而且常常多义,用法较灵活,因此,确定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句中的含义就成为阅读文言文的第一个难关。
【知识掌握】
【知识点精析】 一、考纲要求
高考《考试说明》中对文言实词的要求是: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和用法的理解。
二、考纲解读
这项说明中需要注意的有两点:“常见”和“在文中”。“常见”是指文言实词考查的范围,一般地说,凡是中学教学中不止一次出现的古今词义不同的字均可算是文言常用实词。高中语文课本所列文言常用实词表共列了360个文言实词(准确数字为248个),这些应该是中学生起码要掌握的,2002年高考语文科说明确定为120个 。“在文中”是所给的条件,指的是根据具体语境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高考对实词考查常常是固定的唯一的意义,这就是需要具备根据语境理解、识别实词意义、用法的能力。
三、重点指津
1、文言常用实词的特点
单音性──单音词占绝大多数,双音词主要是联绵词、叠音词、象声词、 偏义复词以及外来词,为数不多。
多义性——这和现代汉语的一词多义原则上是一样的,但现代汉语用几个不同的词来表达的意义,在古代汉语中可以用一个词来表达。 近义性——现代汉语中有不太区分的概念,古代汉语中可能分得很细,形成一系列近义词,如关于“看”的动词有20多个;“马”的名词也有20个以上。
活用性——可以按习惯临时改变语法功能,用作其他词类,名词可用作动词、副词、形容词;动词形容词又可以活用为名词,又有使动、意动等特殊的动宾处置关系。
通假性——用语音相同,相近的字代替本字,这在今天看来类似于写错别字,但在古人是一种习惯。
2、近几年高考文言实词的命题规律
①放在文言文阅读的第一题中考,每年必考,分值为3分。
②题型:高考中文言实词的测试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直接判断加点词解释的正误,有单字和双字之分;一种是判断加点词与现代汉语的意义是否相同,只有双字形式。
3、特别提示——常见错误
文言实词翻译时学生最主要的错误是不能分清古义和今义,以今义附会古义,这也是文言阅读和翻译的大忌。纵观历年高考设题情况,这也是实词解释或句子翻译题迷惑性之所在,命题者也主要是从这方面来设题考查考生的。
四、考点归类总结
常见的文言实词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通假字:通假字是古汉语中较为常见的语言现象, 通假字就是古人在书写中用同音代替的办法写成的别字。“通假”的意思是通用、假借,就是用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有时形体也相似)的字来代替另一个字使用。通假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音同或音近。中学课本里讲的通假字包括三类:通用字、假借字、古今字。
1、通用字:凡两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也相通的字,古代可以写这个,也可以写那个 ,叫做通用。如: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
2、假借字:凡两个读音相同或相近而意义毫不相干的字,古代有时可以借代,叫做假借。如: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
3、古今字:古代只有某一个字,后来为了把这古字所表示的几个概念用不同的字形来区别,造出一个或几个今字,让原来的古字专表示另一个或另几个概念,叫做古今字。 如:至莫夜月明(古字:莫,今字:暮)。
(二)古今异义:
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有些基本词汇古今没有什么变化。有些词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有的随着旧事物、旧概念的消失而消失。这类词的词义的演变有以下几种情况: 1、词义扩大:如“江”古代专指长江,现在泛指一切大的河流:“好”古代指女子相貌好看,现在泛指一切美好的性质。
2、词义缩小:如“臭”古代表示好坏气味均可,现在只表示坏气味:“让”古代既可表示辞让谦让之意,又可表示责备之意,现在后一个意思不用了。 3、词义转移:如“涕”古代指眼泪,现在指鼻涕;“偷”古义是苛且、马虎、刻薄、不厚道,今义转移为偷窃。
4、词义弱化:如“很”古代同“凶狠”的“狠”,表示程度很高,现在用上“很”字,表示的程度也不怎么高了。
5、词义强化:如“恨”古代多表示遗憾、不满意,现在则表示仇恨、怀恨的意思。 6、感情色彩变化:如“卑鄙”古时表示地位低下,见识浅陋,并没有贬义,现在则指品质恶劣,变为贬义词。
7、名称说法改变:如“目”改称“眼睛”,“寡”改称为“少”意等。
(三)一词多义:
文言文中单音节词居多,一个词往往有好几个义项。一词多义,即一个词具有多种含义,乃至属于不同词类。一般地说,一词多义的各个义项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理解多义词,要把握它的本义,结合上下文来判断它在句中的含义。 如,以笔画最少的“一”字为例,常用义项就有六七个。 ①一人,一桌(《口技》) 数目 ②古今一也(《察今》) 相同,一样 ③六王毕,四海一(《阿房宫赋》) 统一 ④用心一也(《劝学》) 专一 ⑤上下天光,一碧万倾(《岳阳楼记》) 满,全 ⑥一至此乎(《史记· 滑稽列传》) 竟,乃
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 1、词的本义:
所谓词的本义,就是词的本来意义,即词产生时的最初的根本的意义。如“本”的本义
就是树木的根。“道”的本义就是指路途、道路。 2、词的引申义:
所谓词的引申义,就是词由本义派生出的与本义相关的其它意义。如“道”本义为“道路”,“方向、方法、道理”为其引申义。“本”的本义是树木的根,“根本、本来、原本、基本”就是它的引申义。 3、词的比喻义:
所谓词的比喻义,就是词建立在比喻基础上所产生的意义。如“爪牙”的本义是鸟兽的爪子和牙齿,比喻意义是“得力的帮手或武士”。 4、词的假借义:
此义在通假字现象中已作说明,此处略。
(四)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具体包括: 1、名词作状语
在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而言是不直接用作状语的,有些名词在文言文中却经常用作状语,在句中起修饰作用。如:“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中的“日”“月”,都是名词作状语,翻译成一天天、一月月,合起来引申为慢慢、逐渐。 2、名词用作动词 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会直接带宾语的,但文言文中却经常出现名词直接带宾语的现象,这就是名词用作动词。活用以后,名词变成相关的动词的意思。如:“始见中原气象,泰然不肉而肥矣”中的“肉”,就是吃肉的意思。 3、名词使动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宾语之后,表示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如:“而欲以力臣天下之主”中的“臣”,就是名词作动词,使臣服的意思。 4、名词意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主语把宾语当作是什么。如:“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中的“师”,就是“以……为老师”的意思。 5、动词用作名词
文言文中,动词往往用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有时又受“其”“之”等词语修饰限制,这使之具有了名词的特点。如:“追亡逐北,流血漂橹”中的“亡”“北”均为动词用作名词,意思是败逃的人。 6、动词使动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其发出者是后面的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这就是动词的使动用法。如:“项伯杀人,臣活之”中的“活”,就是“使……活命”的意思。 7、动词为动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是主语表示的人为了(因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而怎么样。如:“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中的“哀”,就是“为……哀怜”之意。
8、形容词用作名词
文言文中,当形容词担任主语或宾语时,它已不再表示事物的性质或特征,而是表示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的人或事物。如:“将军身披坚执锐”中的“坚”“锐”,指的是坚固的铠甲和锐利的兵器。 9、形容词用作动词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直接带宾语时,它不再表示事物性质,而是表示相应的动作行为
或变化发展。如:“其好游者不能穷也”中的“穷”,是走到尽头的意思。 10、形容词使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带宾语时,它表示附加某种特征于宾语所表示的事物上,这种活用方式,就是形容词使动用法。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绿”,就是“使……变绿”的意思。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愚:使……愚笨 11、形容词意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带上宾语时,它表示主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认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如:“登泰山而小天下”中的“小”,就是“认为……小”的意思。 12、数词用作动词(或形容词、名词)
在文言文中,数词往往用来担当谓语,陈说事情的状况,或表示具有某个数量的事物。如:“六王毕,四海一”中的“一”,就是统一的意思。
(五)偏义复词:
在文言中,有的合成词由两个意义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语素构成,而用义却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这个语素表示意义,另一个则起陪衬作用不表示意义,这就是文言中的偏义复词现象。
1、语义相对的偏义复词 如:“昼夜勤作息”(作息:偏义复词,劳作。作,是劳作;息,是休息。此句中只有“作”这个语素表示意义,“息”只做陪衬。) 2、语义相近的偏义复词 如:“今有一人入园圃,窃其桃李”(园圃:偏义复词,果园。园,是种树的地方;圃,是种菜的地方。此句中只有“园”这个语素表示意义,“圃”只做陪衬。)
【解题方法指导】 一、例题解析 1、(2006年天津市)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B. 有牧人御众之才 牧:统治 . 该句中的“牧”是一个左右结构的会意字,左为“牛(泛指牲畜)”,右为“人手中拿着一条鞭子”,把两者的意思联系起来,就是“放牧牲畜”;引申一下,对象如果是人,自然就是“统治,治理”之意了。所以该项的解释是正确的。 2、(2006年浙江省)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赋形受质 质:资质 . 该句中,“赋”和“受”对举,“形”和“质”对举。为此,我们可以借助“形(形体)”的意义,推断出与之相对的“质”的意义,应当为“实体、本质”,所以A项“资质”的解释是错误的。 3、(2006年安徽省)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D. 资生之业,靡不毕书 资:资财 . 通过对“资”所在的短语作结构分析,可以发现“资生”是一个动宾短语,“生(生活、生命)”为名词,充当“资”的宾语,“资”应是动词,而D项却把“资”解释成了名词“资财”。据此可以推断出D项的解释是错误的,正确的解释应为动词“资助,帮助”。
4、(2006年天津市)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南迫洛阳 迫:逼迫 . 审视该句语境“今河内带河为国,户口殷实,北通上党,南迫洛阳”可以看出,“南迫洛阳”一句是交代“河内”的地理位置,所以“迫”解释为“逼近”更符合上下文意。据此可以推断,该题A项的解释是不合语境的,因为“逼迫”的对象应为“人”,而该句中“迫”的对象是“物”(洛阳)。 5、(2006年全国卷Ⅱ)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季布匿濮阳周氏。 匿:隐瞒 . 成语“销声匿迹”中的“匿”义为“隐藏”,用在此句中恰好吻合。该句“匿”的后面省略了介词“于”,整个句子的意思为“季布隐藏在濮阳周氏家”;而按A答案的解释,整个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季布隐瞒濮阳周氏家(的真相)”,这显然有违上下文意。
二、解题思路与方法
近年来的高考文言文阅读题考查的实词,绝大多数源于教材,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高中生重点掌握的文言实词就多达120个,而且每一个实词还有诸多的义项,考生要完全掌握已非易事,更何况迁移和运用?因此,掌握一些文言实词词义的推断方法,对广大考生准确而快捷地解答高考文言文实词考查题无疑是大有裨益的。现将文言实词词义的常用推断方法举例如下: 1、字形推断法。
根据字形推断词义。汉字中的形声字占80%以上,会意字占12%以上,其义符为我们破译文言实词的词义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如:君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造”的形旁为“辶”,不难推断与处所关联的词义应是“到”、“去”的意思,“造”的其他意思“制造”、“成就”显然与文义不符。又如“诛”是形声字,从言朱声,本义是以言语批评,谴责人,声讨、讨伐,惩处、杀戮是它的引申义。
2、对句推断法。
根据相似语言结构推断词义。古人行文常讲究对称,处于对应位置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有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的特点 。我们可据之进行判断,求得词语正确的解释。
如“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句中“怙”的意义。“怙”对“恃”,根据相似结构意义相同的特点,可以推断“怙”即为依仗、凭借的意思。又如“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中的“忧劳”与“逸豫”构成对比,与“忧劳”义相反的“逸豫”就是安逸享乐之义了。再如,2001年北京春季试题“贫民虽平价不能籴”,“籴”从“入”从“米”,意义自然与此有关,再结合“粜”字的字义就不难推断出“买进粮食”的意思了。
3、语法推断法。
根据语法结构推断词义。语法分析推断法就是分析所要解的词在句中充当什么成分,然后根据成分推断其词性,进而推断出其意义。试看下面几个句子:A.烟涛微茫信难求。B.楚王贪而信张仪。C.信义著于四海。
在A句中可以推断出“难求”为谓语,而“信”修饰了“难求”,作状语。状语一般由副词和形容词充当,结合语境就可以推断出“信”是“实在”的意思。B句中“信张仪”是个动宾结构,因而断定“信”作“相信”讲。C句中“信义”是句中的主语,主语一般由名词、代词充当,由此可以推断“信”是名词,作“信用”讲。
4、课文迁移法。
根据学过的知识推断词义。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相互比照,辨其异同,以解决试题中的实词词义问题。如:(2001年全国高考题)“城之不拔者二耳”,题目所给的义项是:拔——被攻取。依据《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其后秦伐赵,拔十城”的“拔”当“攻取”讲,再结合语境,可以推断答案是正确的。
5、成语印证法。
根据成语意义来推断词义。在成语中,保留着大量的文言词义,因此考生借助熟知的成语中的实词词义来推断文言文中的实词词义,有时也能使解题“柳暗花明又一村”。如:①收天下之兵(我们可借助成语“短兵相接”中“兵”的意义去试解,可推断出 “兵器”之意),②势拔五岳掩赤城(我们可借助成语“出类拔萃”中“拔”的意义去试解,可推断出 “超出”之意)
6、语境推断法。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文”准确地阐释了语境推断法的内涵,要想推知实词的正确意思,必须结合语境认真揣摩,仔细分析。上下文之间的照应、解释或暗示关系,更为我们提供了一把准确推断实词词义的钥匙。 如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莫忘”句中,应根据此句为《孔雀东南飞》的尾句而断定“谢”该是“告诫”之义。
当然,解答高考文言文实词考查题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除了以上一些常见的方法之外,还有其他 一些方法。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你掌握的推断“武器”越多,你答题的准确率就越高。
【考点突破】
【考点指要】
1、了解近几年高考文言实词的命题规律
①放在文言文阅读的第一卷主观单选题中考,分值为3分,放在第二卷主观翻译中考,分值为5分,每年必考。
题型:A、要求考生直接判断词义的对错 B、判断古今同义或异义的情况。要求考生以比较来辨别词义的差异,求得正确 C、翻译文中划线句或独立小段中划线句
2、掌握解题方法 ①联系教材
高考试题中测试的词语用法大部分在教材中出现过,因此联系教材解题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
例1. 讽帝大征四方奇技 讽:劝告(2003年) “讽”字见于《邹忌讽齐王纳谏》,可推知解释正确。
例2. 恐为身祸,每遇人尽礼 遇:优待(2003年) “遇”字见于《廉颇蔺相如列传》,可推知解释错误。
例3. 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 结发:指刚成年的时候(2002年) “结发”见于《孔雀东南飞》,可推知解释正确。
例4. 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2001年)
教材《赤壁之战》中有“北面而事之”句,可推知“南面”是“面向南”,与现代汉语不同。
②分析语法特点
(1)出现在主语或宾语位置的词语应该是名词,如果解释成动词就是错的。
例5. 自放驴,取樵吹爨。樵:打柴。(2000年)“樵”作动词“取”的宾语,是名词,解释成动词“打柴”错误。
(2)名词用在“之”字前、用在“所”字后、用在副词后、用在介宾短语前、用在“而”字后(除并列关系)要解释为动词。
例6. 善才绳之。绳:捆绑。(1997年)“绳”是名词,用在“之”字前,要活用作动词,解释为“捆绑”正确。
(3)两个名词连用,其中一个要解释为动词,通常是指第一个字。
例7. 尘土积三尺,雨雪,泥没股。雨雪:下雪。(2001年春季)“雨雪”是两个名词连用,“雨”活用作动词,“雨雪”即“下雪”。
③利用构词特点
古汉语中不少词语是由并列成分构成的,意思或相近或相反,利用这种构词特点也可以正确地解答试题。
例8.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将:搀扶。“扶”与“将”是同义复词,都是“搀扶”之意,解释正确。
例9.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出:出去。“出入”在句中是偏义复词,“出”是衬字,无意义,解释为“出去”错误。
考场上能做到很快地联系教材,就要熟读背诵教材中的重点篇目,平时做好知识积累,掌握120个常见实词的用法,已列入考试范围但试卷中还没有出现过的词语尤其要注重。另外牢记课后的一词多义练习,像高考试题中的“给”“盛”“识”“适”“辞”“请”“致”等都在练习题中出现过。
【典型例题分析】
一、高考试卷中的文言实词考察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004北京卷) A. 数被嗟异 数:多次 .
B. 以功除岷州刺史 除:授予官职 .C. 尽用市药 市:买 .D. 讼者多两让而止 两:再次 .答案:D应指“诤讼者双方”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005江西卷) ...A. 坐谄事太子勇诛死 .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005浙江卷) A. 视其舟,则离散而胶 胶:搁浅。 .B. 庭除甚芜 除:废弃。 .C. 疆埸无侵削之虞 虞:忧虑。 .D. 条其言,书于褒城驿屋壁 条:整理。 .答案:B应为“台阶”
4、判断下列各句中加点词释义正误(均为2006高考题摘录) (1)(2006年全国卷Ⅰ)视贫细如子弟 . 视:爱抚 (2)(2006年四川省)环堵之中 .
堵:院子 (3)(2006年湖南省)北枕大江,南薄五岭 . 薄:接近 (4)(2006年福建省)我安适归矣 .
B. 临少与兄皎俱有令名 .D. 为狱者不当如此耶 ..
坐:获罪。 令:美好。 请假:请求休假。 为狱:主掌讼事。
C. 令因请假,临召因悉令归家耕种 ..
答案:C应为“请求他暂代县令”
适:往,到
答案:上述四例中实词的词义可分别依据成语“一视同仁”“观者如堵”“日薄西山”“无所适从”中加点的词的词义推断而出,通过比照可以看出,第(3)(4)例的解释是正确的,第(1)(2)例的解释是错误的,应分别解释为“看待”“墙”。 总结探究
二、高考文言实词丢分关键点
在高考文言文阅读中,无论是对文言实词的专项考查,还是对文句的翻译、文意的理解,都涉及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辐射面广,占分值大,失误率也较其他知识能力点要高。究其错因,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四种情况:
1. 不辨古今,以今义解释古义。从词义角度,将古代汉语的实词与现代汉语作比较,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词义完全相同,一类是完全不同,一类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高考重点考查的是第三类。这一类实词,从词义的古今变化来看,又可分为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感情色彩变化和名称说法改变等五种情况。所谓不辨古今,就是考生没有注意到词义的古今联系与区别,误将它们与现代汉语相应的词在词义上混为一谈,以今义去解释古义。
2. 不知通假,以通假字为本字。对古汉语中部分实词的通假现象,考生如果不能洞察,就不能按它们的本字去解释,而仍按字面义去解释,这就势必造成理解的错误。
3. 不明活用,未按活用类型解释词义。词类活用主要包括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
法,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用作动词,名词用作状语等四大类七种情况。如果不明白这些词类活用现象,不按活用的类型解释词义,而是望文生义,就势必造成理解的错误。 4. 不分单双,将两个单音字误作一个双音词。在文言文中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语言现象,就是两个连用的单音词恰好与现代汉语的一个双音词相同。如“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地”和“方”是两个单音词连用,释义时应分别解释为“土地”和“方圆”;如果把它们误作现代汉语的一个名词“地方”,句子就解释不通,释义也必然错误。
三、理解掌握实词应注意的问题 1. 注意词的古今义
文言实词,有的与现代汉语意义完全相同,有的完全不同。这两类词都可以不去管它,重点应放在古今既有联系又有差别的实词上。如“偷”,古义有苟且、马虎、刻薄等意,今为偷窃。理解时不能不辨古今差别而随便地以今义释古义。
2. 注意单音词和双音词 文言以单音词居多,汉语以双音词居多。不要把两个连用的单音词误判为白话文中的双音词,如“妻子”、“地方”、“指示”等。
3. 注意通假现象
古代汉语常有通假字。如 “以身徇国” ,“乃是天子报尔先人之徇命也”中的“徇”通“殉”,看不出来,就会解错。
4. 注意偏义复词现象
所谓古汉语常有偏义复词,如 “便可白公姥”中“公姥”只有“姥”的意义,如果不解依据上下文看出它们是“偏义”,就会理解错误。
5. 要注意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在文言中是常见的语言现象,应根据具体语境作辨别。如“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中的“举”是“全”的意思(与“独”相对);“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中的“举”,根据前后文,应解释为“攻取”。
【达标测试】
1. 选出对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 A. 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名望、名声) . B.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说出、说明白) . C.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著名、闻名) . D.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名字) .
2. 下列加点词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渌水荡漾清猿啼 .
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
B. 往往而死者相藉也 .
羸兵为马所蹈藉者甚众 .
C.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
D. 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 . 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
3. 阅读下列文段,比较文后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今有人于此,少见黑曰黑,多见黑曰白,则以此人为不知黑白之辨矣。少尝苦曰苦,多尝苦曰甘,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甘苦之别矣。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辨乎?是以知天下之君子辨义与不义之乱也。(《墨子·非攻》)
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 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辨乎 .. 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 是以知天下之君子辨义与不义之乱也 .. A. 两个“非”字不同,两个“辨”字相同。 B. 两个“非”字相同,两个“辨”字不同。 C. 两个“非”字相同,两个“辨”字也相同。 D. 两个“非”字不同,两个“辨”字也不同。
4. 选出对加点的词古今释义相同的一项( ) A.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 B. 亦雁荡具体而微者 .. C. 邂逅不如意,便还就孤 .. D.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
5. 下列加点的词古今词义相同的一项( ) ①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②赢得仓皇北顾。③斜阳草树,寻常巷陌。④颜色憔悴,........形容枯槁。⑤阡陌交通,鸡犬相闻。⑥处分适兄意。⑦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⑧存者且......
11初一交战,曹军不利。○12晋偷生,死者长已矣。⑨最喜小儿无赖。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13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14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15一时多少豪杰。 于是始墨。○........
12○14 11○13 A. ③⑧○B. ②⑥○15 15 C. ①⑤⑦○D. ②③⑧○
6. 从下列句子中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 A. 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 B. 至莫夜月明 C. 植其杖而芸
D.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7. 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 ) A. 驴不胜怒,蹄之。 .
B. 沛公欲王关中。 .
C. 常以身翼蔽沛公。 .
D. 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 .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小人寡欲则谨身节用,远罪丰家”的“远”、“丰”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①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②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 ... ③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 ④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 ⑤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⑥不如因善遇之。 .. ⑦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⑧于是废先王之道以愚黔首。 ..
A. ①②⑥⑦ B. ①④⑤⑧ C. ②③④⑧ D. ⑤⑥⑦⑧
9.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选出与例句中加点的“众寡”用法相同的一项( )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化,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 例句:而某不量敌之众寡。 .. A.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 B. 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 C. 山东豪杰遂并起。 .. D. 诚宜开张圣听。 ..
10. 下列各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每与吴人交兵,克日方战,不为掩袭之计(克:约定) . ②琼不理其语,密遣访获盗者(访:询问) .
③与吴人开布大信,降者欲去皆听之(开布:公开表达) .. ④夫寒者利短褐,而饥者甘糟糠(短褐:粗布衣) ..
⑤凿山阜,破砥碛,直截沟涧,防遏冲要,疏决雍积,十里立一门……(冲要:击中要..害)
⑥于是吴人翕然悦服,称为羊公,不之名也(名:呼名字) . A. ①③④⑤ C. ①②③⑥
B. ②④⑤⑥ D. ①③④⑥
【综合测试】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题。(2006年辽宁卷 )
王衷裒①,字伟元,城阳营陵人也。祖脩,有名魏世。父仪,高亮雅直,为文帝司马。东关之役,帝问于众日:“近日之事,谁任其咎?”仪对日:“责在元帅。”帝怒日:“司马欲委罪于孤邪!”遂引出斩之。
裒少立操尚,行己以礼,身长八尺四寸,容貌绝异,音声清亮,辞气雅正,博学多能。痛父非命,未尝西向而坐,示不臣朝廷也。于是隐居教授,三征七辟皆不就。庐于墓侧,旦夕常至墓所拜跪,攀柏悲号,涕泪著树,树为之枯。母性畏雷,母没,每雷,辄到墓日:“裒在此。”及读《诗》至“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未尝不三复流涕,门人受业者并废《蓼莪》
之篇。
家贫,躬耕,计口而田,度身而蚕。或有助之者,不听。诸生密为刈麦,裒遂弃之。知旧有致遗者,皆不受。门人为本县所役,裒告求属令。裒曰:“卿学不足以庇身,吾德薄不足以荫卿,属之何益!且吾不执笔己四十年矣。”乃步担干饭,儿负盐豉,草屩,送所役生到县,门徒随从者千余人。安丘令以为诣己,整衣出迎之。裒乃下道至土牛旁,磬折而立,云:“门生为县所役,故来送别。”因执手涕泣而去。令即放之,一县以为耻。 乡人管彦少有才而未知名裒独以为必当自达拔而友之男女各始生便共许为婚。彦后为西夷校尉,卒而葬于洛阳,裒后更嫁其女。彦弟馥问裒,裒曰:“吾薄志毕愿山薮,昔嫁姊妹皆远,吉凶断绝,每以此自誓。今贤兄子葬父于洛阳,此则京邑之人也,岂吾结好之本意哉!”馥曰:“嫂,齐人也,当还临淄。” 裒曰:“安有葬父河南而随母还齐!用意如此,何婚之有!”
北海邴春少立志操,寒苦自居,负笈游学,乡邑佥②以为邴原③复出。裒以春性险狭慕名,终必不成。其后春果无行,学业不终,有识以此归之。裒常以为人之所行期于当归善道,何必以所能而责人所不能。
及洛京倾覆,寇盗蜂起,亲族悉欲移渡江东,裒恋坟垄不去。贼大盛,方行,犹思慕不能进,遂为贼所害。 (选自《晋书•孝友传》) [注]①裒:音póu。 ②佥:皆。 ③邴原:汉末学者。 1. 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或有助之者,不听 听:听任 . B. 裒告求属令 属:联系 . C. 安丘令以为诣己 诣:造访 . D. 犹思慕不能进 慕:依恋 .
2.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乃步担干饭 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 .. B. 因执手涕泣而去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 C. 此则京邑之人也 无以,则王乎 ..
D. 安有葬父河南而随母还齐 某所,而母立于兹 ..
3. 以下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王裒有操行的一组是
①每雷,辄到墓日:“裒在此。” ②安丘令以为诣己,整衣出迎之 ③计口而田,度身而蚕 ④裒以春性险狭慕名,终必不成 ⑤安有葬父河南而随母还齐 ⑥辞气雅正,博学多能 A. ②④⑤ B. ②③⑥ C. ①④⑥ D. ①③⑤
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A. 王裒因父亲为文帝所杀痛而不仕。 B. 王裒对管彦做了校尉并不持否定态度。 C. 王裒改嫁其女是因为管彦去世。
D.王裒的学生怕触及老师的思亲之情而不读《蓼莪》一诗。
5. 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用“/”断句。(4分)
乡人管彦少有才而末知名裒独以为必当自达拔而友之男女各始生便共许为婚。
6. 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知旧有致遗者,皆不受。(2分) (2)吾德薄不足以荫卿。(2分)
(3)何必以所能而责人所不能。(2分)
【达标测试答案】
1. D(D项的“名”应释为“命名”)
2. D(A项分别解作“凄清”、“清亮”,B项分别为“枕压”、“踩踏”,C项分别为“险固”、“固守”,D项均为“接近”)
3. B(两个“非”都是“指责、批评”之意,第二个“非”后省略了代词宾语“之”;第一个“辨”意为“区别”,第二个“辨”意为“分辨”)
4. C(A项“亲戚”古义:父母、兄弟及亲人,今义:指旁系亲属;B项“具体”古义:形体具备,今义:细节等方面很明确;D项“牺牲”古义:指祭祀用的牛、羊和猪等牲口,今义:为正义事业而舍弃自己的生命;C项“邂逅”都是“不期而遇、偶然遇见”之意)
11○12○13○14句中加点词的古义分别是:“城邑、贸市”,“姿色、容5. D(①④⑤⑥⑦⑨⑩○
貌”,“交错、通连”,“处理”,“妻子、儿女”,“活泼好玩、调皮”,“用来、推广到”,“刚刚、开始”,“在此、从此”,“多加、告戒”,“言语举动适度得体”;今义略) 6. D(A项中“不”通“否”;B项中“莫”通“暮”;C项中“芸”通“耘”;D项无通假字)
7. C( A项中“蹄”、B项中“王”、D项中“绳”都是名词活用作动词,C项中“翼”属名词用作状语)
8. B(都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9. A(例句中的“众寡”是偏义复词,词义偏在“众”字上,B项中“口舌”、C项中“豪杰”、D项中“开张”均是并列式合成词,意思分别为“说话”、“英雄人物”、“广泛”,只有A项中“国家”是偏义复词,词义偏在“国”字上)
10. D(②句中的“访”应释为“查访”;⑤句中的“冲要”,借助前句“直截沟涧”和后句“疏决雍积”中的“沟涧”、“雍积”两词,推断出为“交通要道”的意思,用排除法即可得出答案)
【综合测试答案】
1. B 2. A 3. D 4. C
5. 乡人管彦少有才而未知名/裒独以为必当自达/拔而友之/男女各始生/便共许为婚。(断句共4处,每处1分,错1处扣1分)
6. (1)老朋友中有来送礼物的,他都不接受。 (2)我的德望轻微,还不够用来庇护你。
(3)何必用自己能做到的责求别人做不到的呢。 【参考译文】
王裒(póu)字伟元,是城阳营陵人,他的祖父王脩,在魏国时就是个名士,父亲王仪,有高风亮节,文雅正直,做文帝的司马。东关战役时,文帝向众人说:“最近的事情,谁应该承担罪责。”王仪回答说:“罪责在元帅身上。”文帝大怒说:“司马想把罪过加在我身上吗?”于是让人把他拉出去斩首。
王裒从小就具备良好的道德操行,按礼节行事,身高八尺四寸,容貌与众不同,说话声音清脆响亮,气质谈吐文雅刚正,博学多才能。痛恨父亲被杀,从不面向西面坐卧,以显示自己决不做朝廷巨子的决心。于是隐居起来教授学业,朝廷多次征召他做官,都不去任职。在父亲墓旁建草庐而居,从早到晚经常到墓前跪拜,攀上柏树上悲声哀号,泪水洒落在树上,树也为之干枯。母亲怕听雷声,母亲死后,每次打雷时,王裒就到母亲的墓前说:“我在此。”读《诗经》时读到“哀哀父母,生我够劳”时,总是多次痛哭流涕,他的学生怕触及老师的思亲之情,干脆不读《蓼莪》一诗。
家贫,亲身耕种,根据人来耕田,度量身材大小来养蚕,也不听任别人对他的帮助,他
的学生偷着为他割麦。王裒就放弃了这方面的耕作。老朋友中有来送礼物的,他都不接受。学生中有人被县里役使,就告诉老师王裒委托他向县令求情,王裒说:“你求得的学问不是用来庇护自己的。我的德望轻微,还不够用来庇护你,向县令求情没有什么用处!况且我不动笔已经有四十多年了。”于是担着干饭,让儿子背着盐巴、豆豉和草鞋,送那个被役使的学生到县里,跟随他的学生门徒有千余人。安丘县令以为是来拜访自己,就整好衣服来迎候他。王裒就走到趋土牢旁的道上,站在一块断裂的坚石上,说:“学生被县里役使,专门来为他送别。”于是握着学生的手哭着告别离去。县令就放了他,全县都为这事感到羞耻。
同乡人管晏少有才能却不被人知,唯独王裒认为他必定会名声显达起来。在众人中择他为友,正值两人的儿女刚出生,于是共同约定结为儿女亲家。管彦后来做西夷校尉,死后葬在洛阳,王裒后来又将女儿改嫁。管彦的弟弟管馥问王裒为什么这么做,王裒说:“我微薄的志向都寄托在偏远山野中,过去姐妹都远嫁,吉凶消息都听不到,我常发誓坚持按这种方式来嫁女。现在你的侄子把他父亲葬在洛阳。这说明他是属于京都人呀,哪里符合我当初和他结亲的本意呀!”管馥说:“我的嫂子,是齐地人,应当回到临淄去。”馥说:“哪里有把父亲葬在河南,却跟母亲回到齐国的道理!如此行事,我家与他家还能有什么婚姻关系!”
北海的邴春年少就很有志向节操,安于贫寒的生活窘境,背着书籍到处求学,乡里的人都以为他是汉末学者邴原的再生。王裒认为邴春性格狭隘贪慕虚名。最终定会一事无成。后果然邴春品行不端,学业不成。自此人都认为邴春是有识之人。王裒常主张人的品行只要回归善良的本性即可,何必用自己能做到的责求别人做不到的呢。
等到京城洛阳倾覆,贼寇强盗蜂拥而起时,亲族都想移渡到江东,王裒却极恋祖父的坟茔而不离开,等到贼人越来越多想要走时,还在留恋不舍导致没及时前行,于是被贼人所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