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研究课课总结
根据我校2007——2008学年度上学期工作计划,本学期我们进行了以高一新课程研究课和全校青年教师汇报课为载体的教学研究活动。目的是进一步增强我们的新课程改革意识和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自觉性。利用这一教研活动形式搭建互动交流的平台,研究探讨新课程理念下教育教学目标的落实,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和学生评价方式的转变。交流学习新课程的体会,着重研究和解决共性及难点问题。培养青年教师,促进其快速成长,做好常规教学,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经过两个月的运做,新课程研究课及青年教师汇报课活动已经降下帷幕。在各个教研组、备课组的紧密配合及全体任课教师的团结合作下,本次活动圆满完成了预定的任务,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在本次活动中,有9位教师承担了研究课。27名青年教师做了汇报课。各个教研组备课组精心准备,组织全组教师参与研究课、青年教师进汇报课的备课、听课、评课。这次教学活动给广大青年教师提供了锻炼自我,展示自我的舞台。也从某个侧面再现了我校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展示了我校青年教师积极向上、锐意进取的良好的精神风貌。
本教学活动集中反映了如下特点:
一、作课教师的年青化。承担新课程研究课的老师,都是近年来成长起来的青年教师,他们在我校各类教学活动中经受锻炼,迅速成为我校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他们接受新信
息、新观念快,积极探索,勇挑重担的精神表现在做课过程中,的确应得到赞扬和鼓励。
二、各教研组和备课组的全体教师团结协作。大家共同钻研教材,探索教法,分析学情,资源共享,可以说,每位教师的教学过程都凝聚了全组教师的智慧和汗水。
三、每位教师在教学中都体现了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比如马建国老师的英
语课,有声有色,在整个教学过程表现老练,基本功比较强,特别是他的徒手画匠心独运,如彩线串联起知识的珍珠,给听课教师留下很深的印象。王俊吉老师教学思路清晰,课件丰富,知识的运用从容娴熟。李德老师能够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物理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学生自始至终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既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姜永吉把自己对新课程的理解和对教材的驾驭融汇在课堂教学里,给学生以充分的研讨空间,并利用精美课件的组合引人入胜。冷英俊老师坚持围绕一个中心,体现三个主线,即围绕明确的教学目标,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线来开展教学。利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并能熟练的驾驭教材,循序渐进,并能把思想教育寓于教学之中,使教与学很好的整合在一起。杜永贞的生物课能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在非常活跃的状态中,她的导言充满诗意,她引导学生动手做实验,启发学生总结,杜老师喜欢用“这个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怎样才能证明你的推测?”等问题激发学生,整个课堂充满民主氛围。房延军老师采用引导发现式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精心制作课件,创设情境,形成概念,探究问题,发现新知,合作学习的风气渐渐形成。韩秀凤老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合作交流式学习,体验式学习。并采用问题探索法、知识再现法、演绎归纳法:通过引导学生对各种感性材料进行分析与归纳,形成一定的理性认识,做到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辨证思维抽象思维等能力。李相花老师承担的地理研究课,在友好校青年教师竞赛课活动中再次得到检阅,一等奖证书的背后记录了她对新课程的探索所付出的努力。
孙庆超的语文课从整体设计到每个环节的落实,都颇见功夫,虽有些稚嫩,但一招一试有板有眼。车坤老师能够深入挖掘课文内容,注重在听说读写几方面对学生的培养和训练。吕菲菲精心设计问题,巧妙激发学生回答。
王德权老师利用小组合作学习、课前资料搜集等形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去探究,去发现问题,体现了学生的自我教育。牛亮能够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在教学内容上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教材,引导学生去认识、去感悟。
孙业老师的英语课,口语表达清晰、流畅。杨巍课件简单,适用。李方华思路清晰,口语流畅,注重细节,把握教材细致,训练集中。金黎黎导入自然新颖,课堂气氛活跃。周红课堂驾驭的好,学生能够积极地配合。张桂华初上高三却很老道,知识底蕴厚重,讲解细致入微。洪月能够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讲解清晰明了。尹丹梅能够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和学生一起分析,探讨,深入浅出。 刘继彬、于志国、赵鹏思维缜密,教学环环相扣。付建华、田晓微的课层次清晰且认真准备了课件、教具、题片等教辅工具,特别是付老师的课件,从实际出发,在班级电视演示效果很好。还有苗苗、张雷、宋玉敏、宋继威,在分析总结时,运用了由特殊到一般的研究规律。张海军老师从生活现象入手引导学生探究规律,使学生感到学习的轻松愉快。甘志伟老师的化学课实验教学贯穿课堂始终,对提升学生知识掌握的准确程度起到了很大辅助作用。金枝知识讲解准确到位,难点突破得法。倪暐华讲解清楚细致,循序渐进,注意了思维方法的培养。
四、成绩是显著的,但同时也有一些值得商榷之处,比如在课堂中按照设计意图设疑的方面较多,但探究过程中学生交流、讨论的情形较少。有的教者语言稍显平淡,缺乏激励性的语言和相应的语调,应注意保持学生思维的活跃状态,再有对学生的回答应给予一定的评价。在板书设计上体现板书的纲目作用不明显。知识的要求上还需严谨些。
不足或需要改进之处主要有:一是老师讲的多,放的不够,学生活动相对少些,有些问题完全可以启发学生回答,有些实验完全可由学生独立操作或合作完成,大概是我们老
师怕影响预定的进程,忽略了学生的自主性;二是我们大多数老师的课堂教学,讲究教法,而学法指导略嫌不足,教知识胜于培养能力,预设的多,生成的少。这两点有相通的地方,就是我们的教育观念尚未彻底转变,我们对新课程的学习和理解还存在盲点。
这次新课程研究课和青年教师汇报课结束了,但我们的学习探索还刚刚开始,业务进修是无止境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让我们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全面提升我校教学质量做出更大的努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