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和适应问题论文

2022-03-17 来源:汇智旅游网
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和适应问题

摘要: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不仅影响到他们自身的发展,而且也关系到全民

族素质的提高,更关系到跨世纪人才的培养,大量调查表明,目前我国大学生发病率高的主要原因是心理障碍,精神疾病已成为大学生的主要疾病。具体表现为恐怖、焦虑、强迫、抑郁和情感危机、神经衰弱等,鉴于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不容忽视。

本论文结合当前大学生心理问题现状,探究影响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并以此为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可行建议。

关键词:心理健康 适应环境 健康积极情绪 一.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出现背景

在目前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竞争加剧的大背景下,大学生作为青年中

知识层次较高、很有发展潜力和创造性的群体,是关系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所以大学生心理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大学生作为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并且大学生正处于知识储备、潜能开发、就职择业、交友恋爱的人生关键时期,容易发生较多的心理冲突。部分大学生不能科学理性的对待,且由于心理冲突调适能力较差,对心理咨询难以启齿,忽视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产生心理烦恼和困惑,甚至出现心理障碍。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系统地向大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解析心理异常现象,传授心理调适方法,介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方法和途径,从而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课程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还指导大学生加强对心理冲突调适能力的提高,使大学生学会进行自我心理调适,有效消除心理困惑,提高承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有助于改善大学生目前的心理状况。

二. 大学生面临的心理问题

(一) 对生活环境发生改变产生的不适应

现在的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自理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较差,面对环境的巨变,会面临不同的适应问题。

首先是盲目自满与自我陶醉。因考取了大学,老师表扬,同学羡慕,亲友夸奖,父母庆贺,部分学生在这种自我陶醉中渐渐松懈了斗志,终日悠哉游哉,认为自己是中学的尖子,大学里成绩也不会差,从而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盲目自满,并出现了松气心理和歇脚情绪,难以再前进。 其次是有的学生入学前把大学生活过于理想化、神秘化,入学后感到理想与现实差距太大,因而产生失望感,有的学生曾是中学的尖子,是家庭与学校的重点保护对象,进入大学一下子不受重视了,就会产生失宠感。

最后,还有不少同学因为环境变化而瞻前顾后畏缩不前,社会活动不参加,运动场不光顾。整日除了学习之外,无所事事,生活单一,长此以

往有碍个性发展。 (二) 回避现实

有的学生入学前把大学生活过于理想化、神秘化,入学后感到理想与现实差距太大,因而产生失望感,有的学生曾是中学的尖子,是家庭与学校的重点保护对象,进入大学一下子不受重视了,就会产生失宠感。 加上当前教育体制的缺陷使得大学生在学校和专业选择上缺乏自主性,很多学生并不能选择自己喜欢的学校和专业,这使得他们由于梦想和现实的矛盾对现在的专业学习产生了懈怠和逃避,这不仅严重阻碍了学生独立意识的发展,还使得学生在学习上缺乏长远的规划,使得学习和人生失去了方向性和目标性,感情容易变得脆弱,在遇到挫折和失败时容易不知所措、自暴自弃,长此以往,会对学习和人生产生一种逃避心理。

(三) 个性缺陷

不同于中学时期,大学里的人际关系较中学时代更为复杂。中学时代多以应试教育为教育的核心和重点,缺少对学生的心理教育,造成学生心理和个性的多样化,并且大部分新生在中学时期居住的比较集中,熟悉的面孔、相似的语言和习俗构成了熟悉的生活氛围。跨进大学,意味着与不同地区、不同语言、不同习俗的人交往,新生们的个性多样化往往会造成人际交往和集体生活中的摩擦,而有个性孤僻、急躁易怒、斤斤计较等个性缺陷的同学在大学生活中比个性开朗、阳光活泼的人更容易受到各种心理问题的困扰。 (四) 社会工作和就业求职问题

大学生对待社会工作的态度不同于中学时期,中学的工作和活动多由老师指导完成,而大学则强调学生的自我管理,大学生除了要注重自身学习外,还要担负一定的社会工作,关心班级和社团的集体建设,不少新生不适应这种工作量较大的生活,缺乏工作积极性,不知道如何合理分配时间,感到压力倍增。

除此之外,由于近年来高校的迅猛扩招使得大学教育从精英化逐渐向大众化转变,造成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严重。因为各种客观原因造成的就业形势严峻和就业压力的加重也使得很多大学生毕业后难以找到满意的工作,进而对自我和人生产生怀疑,变得消极悲观,产生心理障碍,甚至心理扭曲。

三. 引起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 家庭因素

家庭环境给孩子带来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方式、父母本身的价值观和态度、父母的人格特征、父母的社会交往和关系、家庭的经济和氛围都会给大学生造成重要的心理影响。如轻松愉快的家庭氛围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相比专制、居高临下的方式,开明、民主、平等的教养方式和教养态度更有利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单亲家庭、重新组合家庭必然

会对大学生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

综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忽视家庭因素的作用。

(二) 社会因素

当今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市场经济带来物质产品的巨大丰富、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贫富差距拉大,同时伴随的是文化、价值观的多样化,要求个体做出选择,社会的变迁同时也反映了一种心理态度,人生价值观和思想行为的更新、定位和变革的过程,这些对于刚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都是巨大的冲击,势必会造成大学生们的适应困难。另外,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尚处于形成、修正阶段,可塑性强,网络时代的信息良莠不齐,而大学生由于思想不成熟、缺乏经验、信息加工处理能力不强,容易导致理论与现实的激烈冲突,这些冲突和压力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就会产生心理问题。

(三) 个体心理因素

一方面,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虽然生理已发育成熟,但心理仍处于走向成熟的阶段中,心理与生理的落差很容易导致心理失衡。 另一方面,大学生人格中的不良因素与心理障碍呈正相关关系,部分性格内向、抑郁性高、自信心不强自卑感严重的大学生对社会现实和所处环境难以适应,活动范围狭小,易导致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

(四) 学校教育因素

随着高等教育逐步适应市场,专业拓宽,重视学生的适应力和能力的培养,应试教育逐步弱化,学生缴费上学,自主择业,市场增加了对高校和学生的约束机制;同时大学生学习的内容、方式等方面的变化都对大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直接冲击着大学生的心理。

四.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对策

(一) 掌握心理卫生知识

大学生应增强心理卫生意识,了解心理卫生的知识,掌握心理问题的鉴别方法,和常用的心理状态的调解技巧,了解寻求心理帮助的各种常规途径,同时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丰富生活体验,增加社会阅历,广泛交往,开阔视野,提高大学生自身的心理自助及助人能力。

(二) 调节不良的情绪

积极愉快的情绪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特征之一,而不良的情绪容易使人产生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大学生可以通过对自身不良情绪的调节来改变自身消极的心理状态。解决方法包括:解决问题法、合理宣泄法、转移注意法和语言调节法。

(三)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既是心理健康的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增进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在人际交往中要遵循真诚待人、尊重对方,善于赞美、学会宽容等基本原则,同时要掌握一定的交往技巧。和谐的人际关系是青年人人生成长的护卫舰。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心理问题也不断发生着变化,为此,我们还要紧紧抓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个主题,积极、及时的发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新苗头、新趋势、新内容和新形式,真正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个长期工程,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实现新的提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