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我至今还不知道水浮莲的学名是什么。我也没有去查过,我觉得那些都没有意义。就像村子里的一个人,人们喊他刘二,他会很自然地应一声,可如果你哪天喊他刘瑞喜,他可能会认为你是在喊别人而充耳不闻。水浮莲这个名字就是这样。
②母亲常跟我说,水浮莲是一种贱命。你不需要像庄稼那样给它施肥,给它锄草,你只是任由它长,任由它漂,只要有水,它就能长得满河都是,仿佛那是它一个人温暖的床,然后在这温暖的床上蔓延出一年四季青葱和嫩绿的美好心情。水浮莲就是这样一副随遇而安的样子。它只是自然地生长着,它的生长是最接近生活本质的,它只有一个想法,生出来,便活下去,便长起来。
③然而正是这样贱的一种植物,却最适合在乡村的水面上生长,只有乡村,才有那么多流动着的水。在我很小的时候,这些植物都一撮撮地绿在小河里,绿在水田里。那时的乡村,是一个四处野顾无人的地方,放眼望去的只是绿,只是挡住视线的水稻和麦子。这些绿就在其中游来荡去,像一叶叶扁舟。它们跟乡村一样,坚韧而长久。每每看到田埂边的浮萍时,母亲总会说上一句,多像水浮莲啊,只是比水浮莲要小,不厚实。
④其实,母亲想说的是,浮萍太不够分量,吃多少都吃不饱。不像水浮莲,一两个就能把肚子填饱。母亲这样说,是因为母亲吃过水浮莲。那是她在生产队的事情,那时母亲总是吃不饱。父亲就是在那样的日子里,给母亲偷玉米偷高粱偷山芋,在什么都偷不到的时候,就偷河里的水浮莲。母亲吃过许多水浮莲,然而庆幸的是没有被抓住过。我一直不相信,也许是母亲不愿意说出那些受过的苦吧。母亲一生经历的事情很多,然而她跟我们说的却很少,偶尔说一下,也是支离破碎的,不完整。
⑤在我开始懂事的时候,我总是陪着母亲去池塘里捞水浮莲。一根长长的竹竿,上面套着一小块鱼网,用绳子或者用铁丝扎好,我就这样一网一网地将这些植物打捞起来,然后洗干净了回来喂猪。母亲每次看见成堆成堆的水浮莲时,总是很高兴,说,猪有福了,水浮莲那么甜的。我知道母亲说这话时,她的脑海里一定也闪现出那些荒凉的记忆吧。不过猪确实是真的喜欢吃。很多时候母亲都不用煮熟,打捞回来直接就扔在猪圈里,那两头猪就争先恐后地抢着,生怕自己少吃了一口。
⑥终于有一天,我家再也不养猪了,那猪圈也用来改造成了杂屋,用来堆柴禾放农具放化肥什么的。我也很少能再见到水浮莲了。然而我一直记得母亲说的话,那东西命贱得很。其实我知道,母亲也是在说她自己。 18.第①自然段在全文中有哪些作用?(4分)
19.文中多次写水浮莲的命“贱”,它的命“贱”表现在哪些方面呢?(3分) 20.第③自然段中的画线句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3分)
21.文章通过对水浮莲及其相关事件的叙写,作者表达了哪些情感?(4分)
梧 桐 树
①寓楼的窗前有好几株梧桐树。这些都是邻家院子里的东西,但在形式上是我所有的。因为它们和我隔着适当的距离,好像是专门种给我看的。它们的主人,对于它们的局部状态也许比我看得清楚;但是对于它们的全体容貌恐怕始终没看清楚呢。因为这必须隔着相当的距离方才看见。唐人诗云“山远始为容”。我以为树亦如此。自初夏至今,这几株梧桐在我面前浓妆淡抹,显出了种种的容貌。
②当春尽夏初,我乐见新桐初乳的光景。那些嫩黄的小叶子一簇簇地顶在秃枝头上,好像一堂树灯,又好像小学生的剪贴图案,布置均匀而带幼稚气。植物的生叶,也有种种技巧。有的新陈代谢,瞒过了人的眼睛而在暗中偷换青黄。有的微乎其微,渐乎其渐,使人不觉察其由秃枝变成绿叶。只有梧桐树的生叶,技巧最为拙劣,但态度最为坦白。它们的枝头疏而粗,它们的叶子平而大。叶子一生,全树显然变容。
③在夏天,我又眼看见绿叶成阴的光景。那些团扇大的叶片,长得密密层层。望去不留一线空隙,好像一个大绿幛,又好像图案画中的一座青山,在我所常见的庭院植物中,叶子之大,除了芭蕉以外,恐怕无过于梧桐了。芭蕉叶形状虽大,数目不多,那丁香则要过好几天才展开一张叶子来,全树的叶子寥寥可数。梧桐叶虽不及它大,可是数目很多。那猪耳朵一般的东西,重重叠叠地挂着,一直从低枝上挂到树顶。窗前摆了几枝梧桐,我觉得绿意实在太多了。古人说“芭蕉分绿上窗纱”,眼光未免太低,只是阶前窗下的所见而已。若登楼眺望,芭蕉便落在眼底,应见“梧桐分绿上窗纱”了。
④一个月以来,我又眼看见梧桐叶落的光景。样子真凄惨呢!最初绿色黑暗起来,变成墨绿;后来又由墨绿转成焦黄;北风一起,它们大惊小怪地闹将起来,大大的黄叶子便开始辞枝——起初突然地落脱一两张来,后来成群地飞下一大批来,好像谁从高楼上丢下来的东西,枝头渐渐地虚空了,露出树后面的房屋来,终于只剩下几根枝头,回复了春初的面目。这几天它们空手站在我的窗前,好像曾经娶妻生子而家破人亡的光棍,样子怪可怜的!我想起了古人的诗:“高高山头树,风吹叶落去。一去数千里,何当还故处?”现在倘要搜集它们的一切落叶来,使它们一齐变绿,重还故枝,回复夏日的光景,即使仗了世间一切支配者的势力,尽了世间一切机械的效能,也是不可能的事了。回黄转绿世间多,但象征悲哀的莫如落叶,尤其是梧桐的落叶。落花也曾令人悲哀。但花的寿命短促,犹如婴儿初生即死,我们虽也怜惜他,但因对它关系未久,回忆不多,因之悲哀也不深。叶的寿命比花长得多,尤其是梧桐叶,自初生至落尽,占有大半年之久,况且这般繁茂,这般盛大!眼前高厚浓重的几堆大绿,一朝化为乌有!“无常”的象征,莫大于此了!
⑤但它们的主人,恐怕没有感到这种悲哀。因为他们虽然种植了它们,所以有了它们,但都没有看见上述的种种光景。他们只是坐在窗下瞧瞧它们的根
干,站在阶前仰望它们的枝叶,为它们扫扫落叶而己,何从看它们的容貌呢?何从感到它们的象征呢?可知自然是不能被占有的。可知艺术也是不能被占有的。这样想来也就释然了。
16、文章第①段说:“自初夏至今,这几株梧桐在我面前浓妆淡抹,显出了种种的容貌。”联系全文看,作者写了梧桐树的哪几种“容貌”?请简要概括。(3分)
答: 17、文章的第③段极力写了梧桐树的什么特点?结合全文分析这样写有什么用意?(3分)
答: 18、全文自始至终表露了作者鲜明的感情色彩,请具体说明作者情感的变化。(3分)
答: 19、本文结尾处,作者借“梧桐树”表达了一种深刻的哲理。请你用自己的话作简要
的阐述。(4分)
答:
园花寂寞红
季羡林
①楼前右边,前临池塘,背靠土山,有几间十分古老的平房。整整四十年以来,一直住着一对老夫妇:女的是德国人,北大教员;男的是中国人,钢铁学院教授。我在德国时,已经认识了他们,算起来到今天已经将近六十年了,我们算是老朋友了。三十年前,我们的楼建成,我是第一个搬进来住的,从那以后,老朋友又成了邻居。逢年过节,互相拜访,感情融洽。
②我每天到办公室去,总会看到这个个子不高的老人,蹲在门前临湖的小花园里,不是除草栽花,就是浇水施肥;再就是砍几竿门前屋后的竹子,扎成篱笆。嘴里叼着半只雪茄,笑眯眯的,忙忙碌碌,似乎乐在其中。他种花很有一些特点。除了一些常见的花以外,他喜欢种外国种的唐菖蒲,还有颜色不同的名贵的月季。最难得的是一种特大的牵牛花,比平常的牵牛花要大一倍,宛如小碗口一般。每年春天开花时,颇引起行人的注目。
③我是颇喜欢花的。但是我既少空闲,又无水平。买几盆名贵的花,总养不了多久,就呜呼哀哉。因此,为了满足自己的美感享受,我只能像北京人说的那样“蹭”花,现在有这样神奇的牵牛花,绚丽夺目的月季和唐菖蒲,就摆在眼前,我焉得不“蹭”呢?每天下班或者开会回来,看到老友在侍弄花,我总要停下脚步,聊上几句,看一看花。花美,地方也美,湖光如镜,杨柳依依,说不尽的旖旎风光,人在其中,顿觉尘世烦恼,一扫而光,仿佛遗世而独立了。
④但是,世事往往有出人意料者。两个月前,老友在夜里患了急病,不到几个小时,就离开了人间。我简直不敢相信,然而这又确是事实。我年届耄耋,阅历多矣,自谓已能做到“悲欢离合总无情”了。事实上并不是这样。我有情,有多
得超过了需要的情,老友之死,我焉能无动于衷呢?“当时只道是寻常”这一句浅显而实深刻的词,又萦绕在我心中。
⑤几天来,我每次走过那个小花园,眼前总仿佛看到老友的身影,嘴里叼着半根雪茄,笑眯眯的,蹲在那里,侍弄花草。这当然只是幻象。老友走了,永远永远地走了。我抬头看到那大朵的牵牛花和多姿多彩的月季花,她们失去了自己的主人,朵朵都低眉敛目,一脸寂寞相,好像“溅泪”的样子。她们似乎认出了我,知道我是自己主人的老友,知道我是自己的认真入迷的欣赏者,知道我是自己的知己。她们在微风中摇曳,仿佛向我点头,向我倾诉心中郁积的寂寞。 ⑥现在才只是夏末秋初。即使是寂寞吧,牵牛和月季仍然能够开花的。一旦秋风劲吹,落叶满山,牵牛和月季还能开下去吗?再过一些时候,冬天还会降临人间的。到了那时候,牵牛们和月季们只能被压在白皑皑的积雪下面的土里,做着春天的梦,连感到寂寞的机会都不会有了。
⑦明年,春天总会重返大地的。春天总还是春天,她能让万物复苏,让万物再充满了活力。但是,这小花园的月季和牵牛怎样呢?月季大概还能靠自己的力量长出芽来,也许还能开出几朵小花。然而护花的主人已不在人间。谁为她们施肥浇水呢?等待她们的不仅仅是寂寞,而是枯萎和死亡。至于牵牛花,没有主人播种,恐怕连幼芽也长不出来。她们将永远被埋在地中了。
⑧我一想到这里,就不禁悲从中来。眼前包围着月季和牵牛的寂寞,也包围住了我。我不想再看到春天,我不想看到春天来时行将枯萎的月季,我不想看到连幼芽都冒不出来的牵牛。我虔心默祷上苍,不要再让春天降临人间了。如果非降临不行的话,也希望把我楼前池边的这一个小花园放过去,让这一块小小的地方永远保留夏末秋初的景象,就像现在这样。
1.作者为什么在第①段叙述与一对老夫妇的交往过程?(2分)
2.文章前后两次描写老友在花园侍弄花草,写法有何变化?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
3.说说第③段“我焉得不‘蹭’呢”中的“蹭”在文中的含义及作用。(3分) 4.怎样理解第④段画线句中“浅显而实深刻”在文章中的意思是?(2分) 5.从全文看,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 “寂寞”之情的?(4分)
摇曳在血中的红叶(14分)
蒋 新
(1)我知道在我的躯体里,流动着苦菜、荠菜、青青菜的营养流,这些大自然中最柔弱的自由绿色,用它们的生命满足着不堪回首年代中一群不得不贪婪的眼睛和狼吞虎咽的胃口,我曾为这些野生界的植物而感动,谁想的到,那些充满诗情画意流淌在文人笔下的红叶的汁浆也流动在我的躯体里!
(2)十余年前,老家的房子要拆迁,父亲嘱我去拾掇拾掇。那房子也有二十多年不住了,平时除了在老家的堂兄存放一些杂物外,也就闲置着。因无让人眼睛发亮的东西,拾掇自然也就漫不经心,然而在尘封的厨房里竟发现了满满的一缸红叶,我先是惊讶父母的雅藏,既而又迅速的否定,这原始的\"收藏\"方式,
完全破坏了红叶的形美和色美,诗情与画意早已随着时间流走了,红色的叶子没有了灵气,只有那干脆、幼小和残缺的躯体像一枚枚干贝壳安静地躺在不大的空间里。当我小心的捧出几枚走到太阳下的时候,那几枚“木乃伊”似的红叶像是得到了大自然的召唤,借着深春的风悠悠的飘走了。 (3)我询问父母这一收藏的秘密。 (4)“什么收藏,那是粮食。” (5)我真的吃惊了。
(6)“把叶子煮烂,揉碎,淘净,和在地瓜干面里或者棒子面里蒸窝头。” (7)“你还吃过呢,涩口,不好咽。”
(8)年迈的父母一言一语地回忆着,比划着,我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出灿烂的红叶被我吃下的情景,然而,这毕竟是真的。从那以后,红叶在我的视野里,已不完全是赏心悦目的红叶,又增加了一层别人无法理解和品味到的内涵。 (9)于是,在每年\"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时候,都去静观红叶的大写意。 (10)家乡的红叶以黄栌为主,黄栌属灌木,其枝为黑色,脆而不韧,树蕊为黄色,含油性,叶圆而厚如娃娃的腮。这叶不似三笔宕开的枫树的红叶,给人留下一些空间和想象,而是完整的一枚,圆圆的流着喜人的稚气,结实得透着北方的厚实。叶上的经络分明,如小学生做的画,一笔一划清清楚楚,让人想起劳作者手上鼓起的青筋。我曾不止一次的端详它,询问它,把自己染红是生命的最后还是生命的开始?是炫耀还是辉煌?是按捺不住寂寞的浮躁还是该出手时就出手的壮举?它都静而不答,任我去想去问。它也有翠绿的时候,翠绿掩映在一切绿的中间,不显山露水,静静的无人注意,只为增添和浓厚着山间的绿,悄悄地挥洒着自己的生命。然而,大自然在从人们的视野里卷走绿色帷幔的时候,人们在萧瑟秋风中感到凄凉的时候,它则涂出了令人欢娱和山间妩媚的浓彩之笔,恰如静静的钱塘江,平静中突然涌出昂奋的奇观。无论是一株,一叶,还是漫山遍野,晚秋中的摇曳风姿都成为凝重的辉煌,四季丰收的绝唱。 (11)红叶的身骨平凡极了,既无杨树的伟岸挺拔,也无柳树的绰约多姿,它却有敢断而不弯的骨气和勇气。我曾经几次想将繁叶茂密的树枝弯成一个愉快的形状,然而每次它都以它的折断宣告我的失败,失败的我对胜利的它生出不可言状的无边敬意,我似乎明白它的叶为什么会红,红红的圆圆的叶子也许是大自然的一种巧合,但红红的圆圆的叶子不能不让人想到那是一颗颗在阐释风骨的心。
(12)我感激父母在我成长的时候让我吃下了不可思议的红叶,或许知道了吃下红叶的历史,才让我仔细地去品位和咀嚼与秋菊竞放的红叶。红叶是山间的隐士,绿色流动的时候,你看不到它的身影,即使看到了,谁为它谦虚的身材所注目?正如千年前的人们见到陶渊明或稽康,谁知道种菊南山下的老农和破衣烂衫裹着的躯体竟是些令世人仰慕的奇人!红叶又是山间我行我素的壮士。不流俗本身就是一种勇敢,当许许多多知名的和不知名的树纷纷落叶的时候,它却将自己点燃,与不急不躁竞开怒放的秋菊装点绿色后的世界。
(选自南方出版社《 时文选粹》 )
1.认真阅读全文,说说作者对“红叶”怀有哪几种感情?( 3 分)
2.“红红的圆圆的叶子不能不让人想到那是一颗在阐释风骨的心。”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红叶具有怎样的“风骨”? ( 3 分)
3.品读划线句,请你结合语境,代红叶写出一个恰当的回答。(不少于40 字)( 4分)
4.本文行文思路清晰,章法严谨,请具体分析第(9 )至(12)段的行文思路。(4 分)
(三)阳台上那一株青藤
①阳台,古朴中略带沧桑,好象在静静地追
忆着逝去的烟云!
②这样一个南方的小镇,这样一个偏僻的角
落,是丝毫留恋不了路人的眼波的吧!
③我本也是这样一位漠然而匆匆的路人。可
是莫名的,我的视线就瞟向了那儿,而后就被牢牢吸引,流连忘返!
④青藤,阳台上有一株青藤!稀稀疏疏的枝
丫恣意地在那儿伸展着,静静地鸟瞰着这个喧闹的世界!如一位禅悟后的智者!没有英俊小生的玉树临风,也没有小家碧玉的亭亭玉立,就那样随意而慵懒地伏着,却分明拥有了千般诗意万般风情,波谰不惊地撩拨着你心中的柔情,让你渐渐地陶醉,迷失……
⑤起风了。于是,一片片小巧玲珑的叶片便
兴奋地晃动着自己的小脑袋,似乎在争先恐后地向你打招呼:“嗨,我在这儿呢!”让你没法不感受到生命的激情!放眼望去,一汪绿意就那样水灵灵地在那个小小的阳台荡漾,在自己的心里波动!
⑥阳台与青藤,朴实与激情,就这样不可思
议的相得益彰:朴实沉淀着激情,激情诗话着朴实!
⑦待思绪在心灵的原野上尽情驰骋过后,再
次回眸,想作最后的道别!然而,另一幅景致瞬间便深深地震撼了自己渐渐粗糙的心灵!
⑧一对古稀老人,悄然出现在阳台,那样自
然而和谐,仿佛他们原本就是其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老太太快乐而爱怜地给那一株青藤浇着水,细心,周到,似乎每一片树叶都是她的子女,每一滴水珠都是她的梦想。浇着浇着,笑容和温情便情不自禁地浮上老太太的面孔,慈祥而美丽!老先生则坐在一把靠椅上,手拿一本书,在低声吟诵,专注,矍铄,为自己,也为妻子。在妻子听来,那或许也是天籁吧!偶尔读到中间,妻子会娇嗔地回头打趣几句,于是,惬意的笑声便会在风中传送。
⑨在笑声中,那一株青藤在轻轻摇曳,仿佛
也在传递着自己被感染的快乐!
⑩一种感动,情不自禁地在心中涌动:爱,
便如这青藤吧!在朴实中演绎,才绿意常存!
1、“这样一个南方的小镇,这样一个偏僻的角落,是丝毫留恋不了路人的眼波的吧!”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2分)
2、“我的视线就瞟向了那儿,而后就被牢牢吸引,流连忘返!”作者的视线被什么吸引?(2分)
3、本文语言细腻传神,请从第④⑤段中摘录一句进行品析。(2分)
4、“在妻子听来,那或许也是天籁吧。”说说你你对“天籁”一词的理解。(2分)
5、“然而,另一幅景致瞬间便深深地震撼了自己渐渐粗糙的心灵!”你的心灵粗糙了吗?请结合全文和你的感受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6、文章结尾,作者这样表达了他的感动:爱,便如这青藤吧!在朴实中演绎,才绿意常存!你有怎样的启示或感动?(3分)
(四)野菊花(陈创)
①野菊花!野菊花开在山野里。
②有谁见过这般豪放壮烈的花云,有谁闻过这么沉郁凝重的药香那样泼泼辣辣地开。一簇一簇,一滩一滩,一坡一坡,灿烂辉煌!
③花朵不过一分镍币大小,密密匝匝,重重叠叠,织造出淮河堤畔、大别山麓梦幻般神奇的织锦,分明是太阳和月亮灼目滚烫的合金,让造物主随意倾倒泼洒在这里,,叫人心灵久久震颤。
④几番秋风秋雨秋霜,山野早已敛去辽阔的绿氅(外套),只把灰褐的脊背袒露世间;曾经被悠逸的白云衬托得如此高远的天空,也被铅灰压缩了胸臆;紫燕和鸿雁归飞的呼唤,杳然寂灭在江南的路上,留下水牛与山羊的哞咩,在枯草败叶间低回……纵然是松柏也已减色,纵然是檀竹也已落魄,惟独野菊花,却以她野性的勇敢和进取,在这片天空下,这片山野上,举起开放的拓展的金旗,“欲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
⑤多少墨客骚人奉和酬唱,把菊魂菊意唱彻历朝历代;唱的大多是庭院、公园、花盆里的名菊。比起野菊花来,这些被驯化、供玩赏的同类,不免沾染着脂粉气、奶油味,显得矫饰和做作。宁愿入汤入药、成渣成泥,决不任人摆布、供人亵玩——这就是野菊花!
⑥野菊花自有野菊花不惑无悔的性格和气质。
⑦她不禁锢自己。有花就尽情地开,有香就尽情地放。这一朵迟迟不肯谢去,那一朵挣出半个脸来就开了,从茎顶,从胁下,一下子冒出那么多花骨朵,仿佛一夜之间被风雨唤醒,就一齐把眼睁开,睁得又圆又亮,再也不想闭去。白天盯住太阳,夜晚盯住星星月亮。那份野性,连日月星辰也只能轮番伺候;她把她金子般的本色毫不掩饰地宣泄成河成瀑,又把琥珀色的药香毫无保留地聚散如云如雾。这时,假若你静下心来,你会从袅袅升腾忽聚忽散的浓香里谛听到广东音乐《金蛇狂舞》的活跃,琵琶古曲《十面埋伏》的壮烈……
⑧她不固守现状。匍匐的枝条看似软弱,却从不攀缘依附。这枝被折去,更多的芽箭立即射出,迅速占领周围的地面,把墨玉般羽状分裂的叶片扩张开来,铺展如苍鹰冀翮(翅膀),拥护着黄花,风来想凌空而去,云过含不尽想往,活脱是一幅潘天寿饱含金石意味的《鹰瞵图》,从大别山巅垂挂到淮河水沿。当霜雪卷藏这轴宏篇巨构,她的宿根却在这片沉重而冷静的土地下酝酿谋划,将屈原“上下求索”的浩歌冻结在心,待时以蹿发。今年崖头岭上的几株,明年一定发展成簇;今年篱前坎下的数丛,明年一定繁衍成龙,星散的,要汇集;成块的,要连片。然后,在荒滩野坡,在贫瘠却是自由的土地上,左冲右突,向着四面八方扩张,挺进,步步为营,为营步步。不知是山野滋育了她的野性,还是她的野性诱发了山野的野味野情。
⑨哦,野菊花,这野性的精灵!这野性的勇敢和进取!想怎么开就怎么开,想在哪儿开就在哪儿开。你根本辖制不住她,她也从不约束自己。西风里,严霜下,万花纷谢的境遇中,孤军奋战,单一面嫩金、黄金、赤金锻造的大纛(古代军队的大旗),鲜明如火,嘹亮如歌,浓烈如酒,狂放如战胜者的开怀肆笑。 ⑩这是一种怎样野性的美啊!而这野性美又以其烛照天地的光芒,投射在她开放的态势和拓展的行动之中,于生命的运行里发现自我,表现自我,实现自我,叫人体味出一种人生境界,才有久久的震颤回荡在心……
1.①②③段是从哪些角度描绘野菊花的?请概括回答。(3分) 2.从全文看,野菊花的野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 ..
3.④⑤两段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请具体分析并说明其作用。(4分)
4.⑦⑧⑨集中描写了野菊花的性格和气质,从中找出—个你最喜爱的句子,分析其表达效果。(3分)
5.读完本文,结合你对生命意义和价值的理解,谈谈你从野菊花身上得到了哪.些启示。(3分) .
(一)园花寂寞红(答案)
1.(2分)突出了他们相识时间之长,感情之融洽(1分);为下文写老友猝然离世而感到悲伤寂寞作铺垫(1分)。
2.(3分)前一次是实写(0.5分),后一次是虚写(0.5分)。由实而虚,既突出了老友爱花、乐观的形象(1分),又形象地表现了作者对老友深切的怀念(1分)。
3.(3分)“蹭”是指作者自己不会养花,跑到老友的花园里去观赏老友种的花(1分),侧面突出了老友侍弄花的精心(1分)及他呵护下花开的茂盛、艳丽、诱人(1分)。
4.(2分)“浅显”是说这个道理是人尽皆知,浅显易懂的(1分);而“深刻”则是当它真正降临到自己身上的时候,才知道这个道理所包涵的无奈与哀思,表达他对老友去世的难以释怀,无法将此事轻易抹去(1分)。
5.(4分)①用往日的花美人乐来反衬今天花开人亡的寂寞。②用失主之花的低眉敛目来映衬作者失友的寂寞。③通过想象故人的园花在今冬明春的悲惨命
运,来表现内心的寂寞。④结尾用貌似不合情理的祈祷(不要再让春天降临人间)来强化寂寞(每点各1分)。
(二)摇曳在血中的红叶(答案)
1、(3分) 欣赏(赏心悦目),感激,敬意(答赞美,赞颂红叶般的劳动人民也给分)(每一种感情1 分)
①有欣赏之情,作者认为充满诗情画意流淌在文人笔下的红叶赏心悦目,人们在萧瑟秋风中感到凄凉的时候,它则涂出了令人欢娱和山间妩媚的浓彩之笔。 ②有感激之情,红叶的汁浆也流动在我的躯体里,让我仔细地去品位和咀嚼与秋菊竟放的红叶。
③有敬意(赞美)之情。红红的圆圆的叶子让人想到那是一颗颗在阐释风骨的心。
2、(3分)宁折不弯.谦虚,不流俗(我行我素、勇敢)(每一点1 分) ①宁折不弯。红叶的身骨平凡,它却有敢断而不弯的骨气和勇气。
②谦虚。红叶是山间的隐士,绿色流动的时候,谦虚的身材不被人注目。 ③不流俗(我行我素、勇敢)。红叶又是山间我行我素的壮士,当许许多多知名的和不知名树纷纷落叶的时候,它却将自己点燃,与不急不躁竟开怒放的秋菊装点绿色后的世界。 3、(4分)示例:我染红自己,是一个生命的结束,却也是另一个生命的开始。我穿着绿装,是在默默地积蓄生命的能量 ,当秋风卷走山的绿色帷幔之时,我便挺身而出,去装点大自然。(意思符合语境给3 分,句子通顺给1 分。只答“是生命的开始,是辉煌,是壮举。”只给l 分)
4、(4分) 第(9)段引出下文(1分),第(10)(11)段具体猫写故乡的红叶,赞红叶的精神(1分), 第(12)段照应上文,总括红叶精神,深化文章主题(2分)
(三)阳台上那一株青藤
13、欲扬先抑的作用,为下文“视线被牢牢吸引并在内心深深感动”做铺垫。 14、作者的视线被阳台上的青藤吸引。
15、示例:作者不经意间见到“阳台上的那一株青藤”以及“阳台上的那对古稀老人”,便迅速被深深感动,足见作者是一个能够感受生活的人。我们的身边有太多让自己感动的风景、人物……,而心灵粗糙与麻木的我们却常视而不见,没有任何的感受,似乎缺乏了感动的能力。其实,用心感受,生活会更美。 16、示例:于是,一片片小巧玲珑的叶片便兴奋地晃动着自己的小脑袋,似乎在争先恐后地向你打招呼:“嗨,我在这儿呢!”
运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青藤的旺盛生机。
17、“天籁”本指天上传来的声音,指音乐的最高境界。这里用来形容老先生低声吟咏的声音,体现的是妻子与老先生之间的浓浓爱意。
18、示例:一种感动,情不自禁地在心中涌动:生命和激情原来可以这样绽放!
(四)野菊花 参考答案
1.生长环境,开放态势,花的气味、形状、颜色、大小
评分:共5个要点,答对两个得1分,答对四个得2分,全对得3分。 2.①不任人摆布②不禁锢自己③不固守现状
评分:答对一个要点得1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
3.第④段描写秋后山野的灰褐、天空的铅灰、紫燕和鸿雁的归去、松柏的褪色、檀竹的落魄等,反衬出野菊花的勇敢和进取;第⑤段描写庭院、公园、花盆里被人驯化、供人玩赏的名菊,反衬出野菊花桀骜不驯的野性美。
4.答案示例:句子:西风里,严霜下,万花纷谢的境遇中,孤军奋战,举一面嫩金、黄金、赤金锻造的大纛,鲜明如火,嘹亮如歌,浓烈如酒,狂放如战胜者的开怀肆笑。
理由:本句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刻画出野菊花与恶劣环境不屈斗争、为胜利而自豪的战胜者的形象,表现了作者对野菊花的赞美之情,且排比句的运用使得语言节奏感很强,极富感染力。
5.人生要像野菊花一样有开放的态势和拓展的行动;要在生命的运行里发现自我,表现自我,实现自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