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政治包括社会形态、社会矛盾、制度建设、民族关系或中外关系、军事斗争和对外政策;经济包括经济形态、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发展动力、经济各个领域的表现、经济制度、政策;思想文化包括重大思想运动、教育、科技、文艺等,以下问题同上。
一、中国近现代史分为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请填写下表: 中国近现代史 时间 1949—1949 中国当代史 阶段 1840—1919: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近代史) 1919—1949: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现代史) 1949— 1949—1956: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 1956—1966: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时期 1966—1976:文化大革命十年 1978— :改革开放新时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 二、请比较中外在1840年前政治、经济和思想等方面情况。 政治 中国(清政府) 封建社会和封建专制日益腐朽;阶级矛盾尖锐;军制落后和军备废弛;闭关锁国政策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经济凋敝;资本主义萌芽和缓慢发展;自然灾害严重;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人们社会困苦; 文化专制政策;统治者愚昧无知和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 世界 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资产阶级革命成功并建立资产阶级代议制; 新航路开辟;工业革命开展和资本主义经济迅猛发展;进入工业时代;新式交通航运业和军事工业迅速发展;对外殖民扩张和海外贸易;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应用;寻找市场和原料产地;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促进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等思想的发展和传播;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应用; 经济 思想 三、19世纪40-60年代初,中国社会发生了剧烈转折。请概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以及
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史实或特征。
政治:列强入侵,发动两次鸦片战争和签订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及附件、《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破坏中国领土和主权完整、关税自主权、司法权和领海权;社会阶级结构变化;出现近代买办资产阶级和产业工人;社会主要矛盾变化;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并存;革命任务变为反封建和反侵略;革命性质变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加深。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和发展;
经济:外国资本主义(外资企业)入侵;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破坏
中国经济主权;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有一定发展;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和成为西方列强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传播了先进的经济制度和生产方式、生产技术;促使新的经济成份出现;促进民族工业的兴起;促进中国近代化进程;
思想:传统思想观念受西方文化冲击;向西方学习,开始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进程;代表人
物:林则徐和魏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搜集西方情报;编译书籍和报纸;著书和了解世界各国情况;没有引起知识分子的共鸣和没有付诸行动;
社会生活:西装传入、长袍马褂仍流行;旗袍;西餐;租界出现西式住宅;外国人在华开办
邮政业务;自行车传入中国;在华传教士办报;(注意引起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见资料书137页)
四、19c60-90年代,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一步加深时期,是中国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
阶段,试从经济、政治、思想以及社会生活的发展等方面概括该阶段的阶段特征或史实。
政治:列强继续发动侵华战争(中法战争、中日战争);签订不平等条约(《中法新约》《马
关条约》);出现边疆危机;瓜分狂潮;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大大加深;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进一步遭受破坏;帝国主义势力深入内地;允许列强在华设厂,侵略方式由以商品输出为主变为资本输出;列强对中国政治贷款;清政府出卖国家主权贷款偿还债务;洋务派发起洋务运动试图挽救清政府;民族资产阶级产生;早期维新派形成;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筹划海防、建立海军;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与学习西方相结合,掀起维新变法运动;
经济:列强在华设厂,资本输出,控制中国经济命脉;洋务运动和洋务经济发展和破产;清
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初步发展,出现民族工业的发展高潮;
思想: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思想、自强和求富;洋务派和顽固派的论战;早期维新思
想;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和梁启超、严复)思想;
社会生活:西菜馆开办、西餐成为时尚;维新派人士发起女权运动—废除缠足;铁路建设—
—唐胥铁路;航运业——1872年上海轮船招商局;邮政开办——1896大清邮政局;1877年有线电报开办;1882年电话传入;办报——1883《昭文新报》、维新派办报—《强学报》《中外纪闻》《事务报》;电影——1896年放映西洋影戏;
五、20c前20年(1919年五四运动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完成和深化时期,是中国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阶段,试从经济、政治、思想以及社会生活的发展等概括该阶段的阶段特征或史实。
政治:列强继续发动侵华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签订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半殖民地
半封建会形成和深化;清政府完全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列强侵华政策从“瓜分”转为“以华制华”,先后扶植清王朝、袁世凯和多派军阀作为殖民工具,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正式合流;清政府反动本质进一步暴露;清王朝的“新政”和“立宪”;义和团运动反帝反封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成立;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民主共和制确立;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和掀起尊孔复古逆流、复辟帝制;北洋政府的反动统治;孙中山反袁斗争—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 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春天;
思想:民主革命思想传播;三民主义;新文化运动和民主、科学的提出;
社会生活:西装流行;中山装;断发和不缠足运动开展;婚姻自主;丧礼简化;增加国庆、元旦等节日;
自行车大街小巷出没;有轨电车;中华邮局开办;报纸发展——《民报》;杂志—《新青年》;电话领域发展;国产电影发展;铁路—京张铁路修建;航空业起步—福建马尾造船厂研制水上飞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