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期 中古期 近古期 三古、七段的具体划分如下:
上古期:先秦两汉(公元3世纪以前) 第一段:先秦 第二段:秦汉
中古期:魏晋至明中叶(公元3世纪至16世纪) 第三段:魏晋至唐中叶(天宝末) 第四段:唐中叶至南宋末
第五段:元初至明中叶(正德末)
近古期:明中叶至“五四”运动(公元16世纪至20世纪初期) 第六段:明嘉靖初至鸦片战争(1840)
第七段: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1919)
第一篇 先秦文学
先秦文学作品简述先秦文学是我国文学发展的最早阶段,它指秦代以前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学,先秦文学主要是周代文学,尤其是东周即春秋战国时代的文学,包括我国古代神话和上古歌谣,以《诗经》、《尚书》、《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论语》等开创性的文学作品以及影响深远的《楚辞》等优秀作品,奠定了我国2000多年文学发展的坚定基础。
先秦即秦代以前,指公元前221年秦朝统—天下以前的历史,包括中国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早期封建社会三种社会形态。先秦文学是我国古代文学发生发展的最早阶段,它包括秦代以前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学。 一 上古歌谣和神话
1)文字产生之前的歌谣和神话传说
远古时期的歌谣和神话传说,在古籍中时有记载。据说是神农时代出现的 2)文字产生之后的书面文学的萌芽
文字产生以后,中国文学才脱离了传说时期。甲骨文字和部分青铜器上的铭文,是现在所知最古的文字。甲骨文和金文的产生为口耳相传的文学发展成为书面文学提供了条件,标志着中国书面文学的萌芽。 二 先秦散文分类 历史散文:
第一阶段以《尚书》和《春秋》为代表。 第二阶段以《左传》和《国语》为代表。 第三阶段以《战国策》为代表。 诸子散文:
春秋战国之交:以《论语》、《墨子》、《老子》为代表。
战国中期:以《孟子》、《庄子》为代表。 战国末期:以《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为代表。 三 楚辞
战国时期出现的楚辞,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特殊的意义。
第一节 上古歌谣与神话
•原始社会至夏代的歌谣和神话传说都是口耳相传,属于口头文学,被保存在后世的
著述之中。虽然在流传的过程中多有篡改,或加上了流传时代的烙印,但就其内容的本质而言,与原始社会的其他文化艺术有惊人的相似相通之处,是中国文学的萌芽。
•一百余年前殷墟甲骨卜辞的出土,揭示了中国最早的文字之谜。中国古代的书面文
学肇始于殷商时代。 一 上古歌谣
上古歌谣:上古时期的民歌、民谣,是 民间文学 的一种。上古歌谣是先民表达思想、抒发感情、促进生产的重要工具,是在生产力极为低下的原始时代产生的,是出现最早的文学样式。因为上古劳动动作简单,劳动节奏短促、鲜明,因而伴随劳动动作产生的诗歌节奏自然也不复杂。 二、例文分析 一)《弹歌》分析
该诗反映的是原始人制造弹弓和狩猎的过程,语言古朴,但已经具有韵律,显然是一首十分古老的歌谣。
二)据《帝王世纪》载,“帝尧之世,天下太和,百姓无事,有老人击壤而歌。” 击壤歌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帝力于我何有哉!
人类未造文字之前,先有语言,《毛诗序》曰:“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上古时期抒情言志全部以歌谣为主。 清代沈德潜《古诗源》中收录很多歌谣。例如《击壤歌》《康衢谣》《采薇歌》等。 采薇歌
三)《史记》: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采薇首阳
山,饿且死,作歌。
采薇歌
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吾适安归矣。吁xu嗟徂cú兮,命之衰矣。
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
译文:登上那西山啊, 采摘野豌豆聊以充饥。 用凶暴取代凶暴啊,
伐纣的武王分不清是和非。 神农虞夏古代圣君转瞬即逝啊, 我要去的乐土又在哪里? 多么可悲啊,即将身赴黄泉, 看来是命中注定活该我们倒霉!
《采薇歌》是一首袒露心迹、毫不矫饰的抒情诗,也是一首爱憎分明、议论风发的政治诗。
四) 《越人歌》
今夕何夕兮,搴qiān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zǐ诟耻。 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这首歌应该是最早写恋情的诗歌。 载于汉刘向《说苑》,卷十一,善说篇,第十三段。
关于《越人歌》,有两种说法: 其一:《越人歌》相传是中国第一首译诗。鄂君子皙泛舟河中,打桨的越女爱慕他,用越语唱了一首歌,鄂君请人用楚语译出,就是这一首美丽的情诗。有人说鄂君在听懂了这首歌,明白了越女的心之后,就微笑着把她带回去了。(席慕蓉诗《在黑暗的河流上》)
其二:公元前 528年,楚国令尹鄂君子皙举行舟游盛会,百官缙绅,冠盖如云。在盛会上,越人歌手对鄂君拥楫而歌。一位懂得楚语的越人给子皙翻译道:“今夕何夕兮?搴洲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子皙被这真诚的歌声所感动,按照楚人的礼节,双手扶了扶越人的双肩,又庄重地把一幅绣满美丽花纹的绸缎被面披在他身上。
《越人歌》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明确歌颂同性恋情的诗歌,它和楚国的其他民间诗歌一起成为《楚辞》的艺术源头。 近代学者对《越人歌》原词之译读
其一: 夜啊,欢乐会晤的夜晚!我多么害羞啊,我又很能摇船。慢悠悠地摇船横渡啊,满怀喜欢! 污秽的我啊,尊敬的王子殿下竟然相识了。藏在心底的,是我始终不渝的思恋。
第二章 神话
同自然力和权威进行抗争的神话
精卫填海
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山海经》
•有座山叫发鸠山,山上长了很多柘树。有一种鸟,它的形状像乌鸦,头部有花纹,
白色的嘴,红色的脚,名叫精卫,它的叫声像在呼唤自己的名字。传说这种鸟是炎帝小女儿的化身,名叫女娃。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泳,被溺死了,再也没有回来,所以化为精卫鸟。经常口衔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浊漳河就发源于发鸠山,向东流去,注入黄河。 后羿射日:
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脩蛇,皆为民害。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丘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脩蛇于洞庭,禽封豨于桑林。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
—— 《淮南子·本经训》
•到了尧统治的时候,有十个太阳一同出来。灼热的阳光晒焦了庄稼,花草树木干死,
老百姓连吃的东西都没有。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均为祸害人民。(于是)尧派使后羿去为民除害到南方泽地荒野去,在北方的凶水杀灭九婴,在东方的大泽青邱系着丝绳的箭来射大风,射十个太阳(射下来九个),接着又杀死猰貐,在洞庭湖砍断修蛇,在中原一带桑林擒获封豨。后羿把那些灾害一一清除。民众都非常开心,并推举尧为领导人(天子)。
第二节 《诗 经》
一、《诗经》的编定 (一)《诗经》的名称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或称“诗三百”,共有305篇,另有6篇笙诗,有目无辞。 (二)《诗经》涵盖的时代 全书主要收集了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最后编定成书,大约在公元前6世纪。
(三)产生的地域 约相当于今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及湖北北部一带。 (四)作者 贵族、平民及社会各个阶层的人士,绝大部分已不可考。 (五)《诗经》的编集
“采诗说”——汉代人认为周代设采诗之官到民间采诗,献于朝廷以了解民情。
“献诗说”——周代公卿列士献诗、陈诗,以颂美或讽谏,有史籍可考的。
“删诗说——” 汉人认为经过孔子的删定。事实上,早在孔子的时代,已有与今本《诗经》相近的“诗三百篇”的存在。 孔子对“诗”作过“正乐”的工作,甚至也可能对“诗”的内容和文字有些加工整理。但说《诗经》由他删选而成,则是不可信的。 二、《诗经》的分类:
《诗经》按风、雅、颂分为三类,“诗”最初都是乐歌,只是由于古乐失传,后人已无法了解风、雅、颂各自在音乐上的特色了。
“风”即音乐曲调,国风即各地区的乐调。国是地区、方域之意。十五国风160篇包括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 周南、召南、豳都是地名,王是指东周王畿洛阳,其余是诸侯国名,十五国风即这些地区的地方土乐。国风中,豳风全部是西周作品,其他除少数产生于西周外,大部分是东周作品。 “雅”即正,指朝廷正乐,西周王畿的乐调。“雅”分为大雅和小雅。大雅31篇是西周的作品,大部分作于西周初期,小部分作于西周末期,小雅共74篇,除少数篇目可能是东周作品外,其余都是西周晚期的作品。大雅的作者,主要是上层贵族;小雅的作者,既有上层贵族,也有下层贵族和地位低微者。
“颂”是宗庙祭祀之乐,许多都是舞曲,音乐可能比较舒缓。 周颂31篇,是西周初期的诗。周颂不同于其他诗的体例,不是由数章构成,每篇只有一章。 鲁颂4篇,产生于春秋中叶鲁僖公时,都是颂美鲁僖公之作,《泮水》、《閟宫》 体裁近乎雅诗,《有駜》、《駉》则近于国风。可见颂诗演变之迹。商颂5篇,大约是殷商中后期的作品。从内容上可分为两类:《那》、《烈祖》、《玄鸟》明显是祭歌,主要是写歌舞娱神和对祖先的赞颂。《长发》和《殷武》的祭祀意 味不浓,可能是一种祝颂诗,主要写商部族的历史传说和神话。前三篇不分章, 后二篇分章,风格近于“雅”,可能比前三篇晚出。 三、《诗经》的内容
《诗经》中的作品内容十分广泛,包括祭祖颂歌和周族史诗、农事、燕飨、怨刺、战争、徭役、婚姻爱情等内容,深刻反映了殷周时期,尤其是西周初至春秋中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诗经》可以说是一轴巨幅画卷,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以及世态人情、民俗风习等等,在其中都有形象的表现。 一)、祭祖颂歌和周族史诗 从《生民》到《大明》,周人由产生到逐步强大,最后灭商,建立统一王朝的历史过程,得到了完整的表现。五篇史诗,反映了周人征服大自然的伟大业绩,社会制度由原始公社向奴隶制国家的转化,以及推翻商人统治的斗争,是他们壮大发展的历史写照。因此,它们与后世的庙堂文学有明显的区别。如《生民》这样写后稷出生时的神奇经历:“厥初生民,时维姜嫄。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无子。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载震载夙,载生载育,时维后稷。诞弥厥月,先生如达,不坼不副,无灾无害,以赫厥灵。上帝不宁,不康禋祀,居然生子。诞置之隘巷,牛羊腓字之;诞置之平林,会伐平林;诞置之寒冰,鸟覆翼之。 鸟乃去矣,后稷呱矣。实覃实訏,厥声载路。” 履帝迹生子的神话,实际上是只知有母而不知有父的母系社会的折射。姜嫄弃子的原因歧说很多。这种描写,使后稷的诞生,充满神话色彩
和人类童年的纯真气质。他是感天而生,一出世就经受了种种磨难。后五章写后稷懂得耕作,栽培五谷,在农业上取得很大成就,又创立了祀典。全诗不仅生动地写出了周人始祖后稷一生的事迹,而且反映了由母系社会进入父系社会的历史背景。其他祭祖颂歌,也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殷周时期的历史图景,以及人们敬天祭祖的宗教观念,是特定历史背景、哲学思想、伦理道德、美学观念的产物。 二)、农事诗
《诗经》中的《臣工》、《噫嘻》、《丰年》、《载芟》、《良耜》等作品,就是耕种藉田,春夏祈谷、秋冬报祭时的祭祀乐歌。如《周颂•丰年》是秋收后祭祀祖先时所唱的乐歌,诗中这样描写周初农业大丰收的情景:“丰年多黍多稌,亦有高廪,万亿及秭。”《载芟》、《噫嘻》中则写了“千耦其耘”、“十千维耦”的盛大劳动场面。《诗经》中的这类作品,真实地记录了与周人农业生产相关的宗教活动和风俗礼制,反映了周初的生产方式、生产规模,周初农业经济繁荣,以及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三)、宴飨诗
《诗经》中还有以君臣、亲朋欢聚宴享为主要内容的燕飨诗,更多地反映了上层社会的欢乐、和谐。如《小雅•鹿鸣》就是天子宴群臣嘉宾之诗,后来也被用于贵族宴会宾客。其第一章云:“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这样的欢聚宴饮,热闹祥和。群臣赞美周王,并进谏有益的治国方策。周代上层社会,很多场合都有宴饮,燕飨诗正是这种社会生活的真实反击。 四)、怨刺诗
西周中叶以后,特别是西周末期,周室衰微,朝纲废弛,社会动荡,政治黑暗,大量反映丧乱、针砭时政的怨刺诗出现了。怨刺诗主要保存在“二雅”和国风中,如大雅中的《民劳》、《板》、《荡》、《桑柔》、《瞻卬》,小雅中的《节南山》、《正月》、《十月之交》、《雨无正》、《小旻》、《巧言》、《巷伯》等等,反映了厉王、幽王时赋税苛重,政治黑暗腐朽,社会弊端丛生,民不聊生的现实。 国风中的《魏风•伐檀》、《魏风•硕鼠》、《邶风•新台》、《鄘风•墙有茨》、《鄘风•相鼠》、《齐风•南山》、《陈风•株林》,或讽刺不劳而获,贪得无厌者,或揭露统治者的无耻与丑恶,辛辣的讽刺中寓有强烈的怨愤和不平。 五)、战争徭役诗
《诗经》中有些战争诗,从正面描写了天子、诸侯的武功,表现了强烈的自豪感,充满乐观精神,大雅中的《江汉》,《常武》,小雅中的《出车》、《六月》、《采芑》等等,大都反映了宣王时期的武功。
《诗经》中的战争徭役诗,不仅写战争和徭役的承担者征夫士卒的痛苦,还有以战争、徭役为背景,写夫妻离散的思妇哀歌。如《卫风•伯兮》,即写一位妇女由于思念远戌的丈夫而痛苦不堪,其第二章云:“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女为悦己者容,所爱的人不在面前,梳妆打扮还有什么意义呢?率真质朴地写出了思妇内心的相思哀痛。《王风•君子于役》也以思妇的口吻抒发了对役政的不满。黄昏时候,牛羊等禽畜都按时回家,而自己的丈夫却不能回来,即景生情,因情寓意,在田园牧歌式的农村小景中,渗透了思妇的无尽相思和悲哀。 《诗经》战争徭役诗有丰富复杂的内容和情感取向,无论是颂记战功,叙写军威,还是征夫厌战,思妇闺怨,在后代诗歌史上都不乏回响。
六)、爱情婚姻诗
《诗经》中的情诗,广泛反映了那个时代男女爱情生活的幸福欢乐和挫折痛苦,充满坦诚、真挚的情感。《周南•关睢》就是写男子对女子的爱幕之情,前三章表现了一个贵族青年对淑女的追求,和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心情。 四、《诗经》的艺术特点
《诗经》关注现实,抒发现实生活触发的真情实感,这种创作态度,使其具有强烈深厚的艺术魅力。无论是在形式体裁、语言技巧,还是在艺术形象和表现手法上,都显示出我国最早的诗歌作品在艺术上的巨大成就。 赋、比、兴的手法
赋、比、兴的运用,既是《诗经》艺术特征的重要标志,也开启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手法。赋就是铺陈直叙,即诗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比就是比方,以彼物比此物,诗人有本事或情感,借一个事物来作比喻。兴则是触物兴词,客观事物触发了诗人的情感,引起诗人歌唱,所以大多在诗歌的发端。赋、比、兴三种手法,在诗歌创作中,往往交相使用,共同创造了诗歌的艺术形象,抒发了诗人的情感,
《诗经》中赋、比、兴手法运用得最为圆熟的作品,已达到了情景交融、物我相谐的艺术境界,对后世诗歌意境的创造,有直接的启发, 如《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毛传”认为是兴,硃熹《诗集传》则认为是赋,实际二者并不矛盾,是起兴后再以赋法叙写。河滨芦苇的露水凝结为霜,触动了诗人思念“伊人”之情,而三章兴句写景物的细微变化,不仅点出了诗人追求“伊人”的时间地点,渲染出三幅深秋清晨河滨的图景,而且烘托了诗人由于时间的推移,越来越迫切地怀想“伊人”的心情。在铺叙中,诗人反复咏叹由于河水的阻隔,意中人可望而不可即,可求而不可得的凄凉伤感心情,凄清的秋景与感伤的情绪浑然一体,构成了凄迷恍惚、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例文解说: 1、相鼠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 •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
•人而无止,不死何俟?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
•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2、《黍离》 创作背景
《黍离》选自《诗经·王风》,采于民间,是周代社会生活中的民间歌谣,基本产生于西周初叶至春秋中叶,距今三千年左右。关于它的缘起,毛诗序称:“《黍离》,
闵宗周也。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宗庙公室,尽为黍离。闵宗周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这种解说在后代得到普遍接受,黍离之悲成为重要典故,用以指亡国之痛。 黍离赏析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五谷
•五谷:通常指稻、黍、稷、麦、菽。 •黍:小米、谷子、粟、禾。 •稷:高粱。 •菽:大豆。
黍图与稷图见PPT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1.黍 :一种农作物,即糜子,子实去皮后叫黄米,有粘性可以酿酒、做糕等。 • 2.离离:茂盛的样子。(1)果实累累的样子; (2)庄稼一行行整齐排列的样子。
•3.稷 :高粱。一说小米。 郝懿行《尔雅义疏》:“以今北方验之,黍为大黄米,稷为谷子,其米为小米。” •4.行:道;迈:行;行迈:道上走。 •5.靡靡:迟迟、缓慢的样子。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6.中心:即“心中”。
•7.摇摇:“愮愮”的假借字,心神不宁的样子。 •8.谓:说。
•9.求:寻找。
•10.悠悠:遥远的样子。
•11.此何人哉:这(指故国沦亡的凄凉景象)是谁造成的呢?\\致此颠覆者是什么
人?
译文:那糜子一行行地排列,那高粱生出苗儿来。缓慢地走着,心中恍惚不安。了解我的人说我有忧愁,不了解我的人说我有所求。遥远的的苍天啊,这都是谁造成的呢?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译文:那糜子一行行地排列,那高粱抽出穗儿来。缓慢地走着,心中如酒醉般昏昏沉沉。了解我的人说我有忧愁,不了解我的人说我有所求。遥远的的苍天啊,这都是谁造成的呢?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实:果实。噎(音同“耶”):塞住。
译文:那糜子一行行地排列,那高粱结出粒儿来。缓慢地走着,心中难过,哽咽难言。了解我的人说我有忧愁,不了解我的人说我有所求。遥远的苍天啊,这都是谁造成的呢?
•《毛诗序》:
《黍离》,闵(悯)宗周也。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闵周室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 •申培《诗说》:
幽王伐申,申侯逆战于戏,射王弑之。立平王于申,自申迁洛,命秦伯帅师逐犬戎于镐京,寻遣尹伯封犒秦伯之师,过故宗庙宫室,秦人皆垦为田,咸生禾黍,旁皇不忍去,故作此诗,赋也。 •冯沅君《诗史》:
这是写迁都时心中的难受。
全诗共三章,每章十句。三章间结构相同,取同一物象不同时间的表现形式完成时间流逝、情景转换、心绪压抑三个方面的发展,在迂回往复之间表现出主人公不胜忧郁之状,“三章只换六字,而一往情深,低回无限”(方玉润《诗经原始》)。 第二章和第三章,基本场景未变,但“稷苗”已成“稷穗”和“稷实”。稷黍成长的过程颇有象征意味,与此相随的是诗人从“中心摇摇”到“如醉”、“如噎”的深化。而每章后半部分的感叹和呼号虽然在形式上完全一样,但在一次次反覆中加深了沉郁之气,这是歌唱,更是痛定思痛之后的长歌当哭。 《王风·黍离》的艺术特色重章叠句 分章换韵
反复咏叹 悲情淋漓 拓展知识:
(1)黍离之悲
出自《诗经》“王风”,历来被视为是悲悼故国的代表作,说的是两千多年前的一个夏天,周大夫行役路过镐京,看到埋没在荒草中的旧时宗庙遗址,有感于周室的被颠覆,悲伤而作【黍离】。描述了当一个人看到心中的理想大厦坍塌埋没于苗草中时的难受心情,这首诗两千年来不断被传唱着。以至于人们把发自心底的、失落的悲哀称作‘黍离之悲’,通常指国家昔盛今衰。 (2)包含“黍离之悲”的诗句
姜夔 《扬州慢》“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刘禹锡《石头城》: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李白“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 李煜《虞美人》:“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桃花扇》最后一折,“哀江南” 。
(3)
在《史记·宋微子世家》中,记载着商纣王的叔叔箕子的《麦秀歌》:“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彼狡童兮,不与我好兮。”商纣王残暴无道,箕子因直言相劝而被纣王囚禁,周武王灭商后,将箕子释放。在箕子前去朝周的路上,路过殷商废墟,引发了故国情思,创作了这首诗。相距300余年,《黍离》与《麦秀歌》的创作动机,创作过程以及诗中所寄托的深切的亡国之痛,都惊人的相似,故后人常以“黍离”“麦秀”之悲来表现亡国之痛。如向秀在《思旧赋》中写道:“叹《黍离》之愍周兮,悲《麦秀》于殷墟。”王安石在《金陵怀古·之一》中也有“黍离麦秀从来事,且置兴亡近酒缸”的诗句。
(4)
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胸怀祖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但大凡心智高于常人者都是悲哀的,比如箕子,比如屈原,他们总是处于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尴尬境地,知音难觅,知己难求,不被世人所理解。他们终究只是少数,力量绵薄,因而奔走呼号仍不能使统治者觉醒,只能看着历史一次次重演,悲剧一幕幕发生。千百回的痛定思痛之后仍有千百回的长歌当哭。这曾令多少人不胜忧愁,《黍离》将这忧愁激愤的情绪抒发的淋漓尽致,成为了凭吊诗中之绝唱。
今人有以“黍离”为题者,自创了一首《黍离》。 黍离
风也奇,雨也奇,风雨之中话黍离。 黍离声声不忍闻,闻之含泪皆离席。 风也奇,雨也奇,纵横四海无强敌。 看淡人间生与死,坦然面对枪林逼。 风也奇,雨也奇,甘以鲜血溅胡逆。 苍天为你唱挽歌,大地为你致悼辞。 风也奇,雨也奇,留下此恨恨无极。 来生亲率百万兵,长白山下雪国耻。 风也奇,雨也奇,神州因你而风靡。 振古铄金百万年,今日风靡又一时。
第三章 先秦诸子
春秋战国时代: 前770-前476和前475-前221 诗的时代进入了理性散文的时代
第一节 诸子概说
一 诸子的涵义
•“子”字原指男子,以后作为男子的美称。古代士大夫的嫡子以下,皆称为夫子。
从孔子起,开始有私人讲学活动,孔子的门人尊称孔子为“夫子”,简称“子”。自此相沿成风,弟子纂述老师言行思想的书便以“子”为称呼,这便是子书命名的由来。
•这一类的书渐多,古代的史学家、目录学家为了记录的方便,就概括称为“诸子”。
以后研究诸子的学问称为“诸子学”,省称为“诸子”或“子学”。 一般与经学﹑史学并提。所谓“经史子集”。
二、“学在官府”与学术下到民间的转变以及诸子百家的形成
•(一)学在官府
•商周时期,官府垄断了学校教育和一切学术文化。那时,只有贵族才有机会接受教
育,平民百姓不能进入校门。这种官学合一的现象,被称为“学在官府”。
•“学在官府”是西周教育的显著特点。是对西周教育制度的高度概括,也是我国奴
隶社会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学术和教育为官方所把持,国家有文字记录的法规、典籍文献以及祭祀典礼的礼器全部掌握在官府。
•主要体现
•①礼不下庶人,学术和教育为王宫及各级政府把持,礼器也全由官府掌握,民间没
有条件举行学术活动,更无学校。
•②官师不分,学校设在官府之中,官吏既是教育官员,也是学校教师。 •③政教合一,教育机构与行政机构不分,教育与行政合一。
•由于只有官府有学,民间无学术,所以要学习专门知识只有到官府之中才有可能。
•(二)从“学在官府”到学术下到民间
•周平王东迁,天子的地位衰微,出现了“礼坏乐崩”的形势。一些“王官”便散入各诸侯国,有的则流落民间。
• 在动乱中,他们分别逃到齐、楚、蔡、秦等国;有的入居于黄河或汉水之滨,有的则处于海边。这样他们就把本来属于官府的文化传播到民间。正如孔子向郯子学官之后对旁人说:“‘天子失官,官学在四夷’,犹信。(天子丧失了自己的职守,官守的学术散落到东夷、西戎、南蛮、北狄所处之地”)《左传》卷四十八《昭公十七年》。
•
随着“学在官府”局面的打破,私人办学兴起了。入学条件比西周时大为改变,像孔子所办的私学提倡“有教无类”,《论语》卷十五《卫灵公》。
• 《论语·述而》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
•即教育的对象不分贵贱等级,只要学生送给他“束脩”(一串肉干)作为学费,就可
以了。
•
这样便大大扩大了受教育者的范围,因而有学问的人多了起来。这些人就是
“士”。“士”的成分很复杂。他们分属各个阶级。“士”可以经人推荐而担任官职。《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就记载,中牟的地方官壬登(原文误为正登)在一天之内推荐两位学问渊博的人(即“士”)当上了中大夫,并赏赐了田宅。因此,中牟的人纷纷抛弃自己耕种的田地,出卖了房屋与园圃,“而随文学者邑之半”。即改学文学的人竟多达中牟人数的一半。由此可见,当时弃农为“士”的人数不少。当然“士”的来源还有多种途径,而私人办学的发达,则是最主要的。
•(三)“养士”之风的盛行与“士”的活跃 • 春秋时代已经开始“养士”,而战国时期更为盛行。各诸侯或大夫除了在政治、
经济、军事等方面加强自己的实力外。为了逐鹿中原,统一中国,十分需要借助士的力量,因此纷纷“养士 ”,形成了一种社会风气。
•如春秋晚期,齐国的田常,早在齐景公时就施惠于“士”。每杀一头牛,仅取“一
豆(四升)肉”,其余的都用来供“士”食用。每到年底,田常仅取“二制”,即两匹(共长三丈六尺)布帛,其余的分给“士”做衣服穿。《韩非子》卷十三《外储说右上》。
•战国后期秦国的吕不韦,有“食客三干”。
•春秋战国诸侯、大夫、贵族的“养士”之风,使“士”受到重视,不仅生活有了保
障,而且学术活动有了方便的条件。
•
春秋中后期至战国时期社会的各阶级、阶层的思想家,都能够自由地著书立说和四处奔走宣传自己的思想和主张。并不受到地主阶级统治思想的排挤和束缚。而一旦地主阶级统治思想确立,封建大一统的国家形成,就很难再出现春秋战国时期那样的“百家争鸣”的盛况了。
•春秋战国诸侯对“士”的宽容政策,允许其“合者留,不合则去”。“士”就好象
自由的鸟那样,可以“择木而棲”,从而促进了各国的人才流动。 三 百家争鸣
• 春秋是我国奴隶制瓦解和向封建制过渡的时期,战国是封建社会的开端。春秋战国是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的时期,经历着剧烈的社会变革。由于农业的发展,手工业与商业也发展起来,城市也随之大批兴起,出现了如临淄、安邑、邯郸、咸阳、定陶等繁华的大都市。
• 伴随着地主阶级的产生,大量的奴隶获得解放,而成为耕种私田的农民,或者成为小块土地私有者,即自耕农。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成为社会上对立的两大基本阶级。然而奴隶主阶级还存在,奴隶也还大量存在着,官营手工业作坊私家的奴隶仍然没有获得解放,只是在农业生产中已经不使用奴隶了。个体工匠和商人在城市和乡镇中占有相当的数量。当时的社会阶级关系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状况。
• •
西汉史官司马谈著《论六家要指》,首次提出先秦、汉初学术上的六个主要派别:阴阳、儒家、墨家、名家、法家和道家。
刘歆在六家之外,又加农家、纵横家、杂家、小说家;共计十家。曰:“其可观者,九家而已。”故又称为:“九流十家”。(“自成一家”“不入流”“末流”)
秦诸子散文的发展约可分为三阶段
•第一阶段:春秋末年和战国初年,主要有《论语》、《老子》和《墨子》。多为语录
体,语言简朴、警策。
•第二阶段:战国中叶,主要有《孟子》、《庄子》。由语录体向对话式论辩文和专题
论文过渡。论点明确,说理透彻,层次清楚,文辞生动。
•第三阶段:战国末年,主要有《荀子》、《韩非子》。代表性的文章都是长篇专论,
逻辑严密,结构缜密,文辞富赡。
第二节《论语》
一、《论语》 1、《论语》概况:
(1)编定: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 (2)体例:语录体 (3)篇数:二十 (4)内容: (5)《论语》流传情况:
因秦始皇-焚书坑儒(虽说是焚书坑儒,但是活埋的其实是一些方士),到西汉时期仅有口头传授及从孔子住宅夹壁中所得的本子,计有:鲁人口头传授的《鲁论语》20篇,齐人口头传授的《齐论语》22篇,从孔子住宅夹壁中发现的《古论语》21篇。西汉末年,帝师张禹精治《论语》,并根据《鲁论语》,参照《齐论语》,另成一论,称为《张侯论》。此本成为当时的权威读本,据《汉书·张禹传》记载:“诸儒为之语曰:‘欲为《论》,念张文。’由是学者多从张氏,馀家寝微。”《齐论语》《古论语》不久亡佚。现存《论语》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 •2、孔子的生平:
•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英文:Confucius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在家族中年龄排行第二,故也有人称为孔老二,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人,汉族,享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南岸即今日孔林所在地。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
• 孔子幼年时极为聪明好学,二十岁的时候,学识就已经非常渊博,被当时人称赞为“博学好礼”。同时,鲜为人知的是孔子继承了父亲叔梁纥的英勇,身高九尺六寸,今1.9米以上,具体是196.8cm。臂力过人,远非后世某些人认为的文弱书生的形象。并且,孔子酒量超凡,据说从来没有喝醉过。但孔子从不以武勇和酒量为豪。
•孔子的父亲为叔梁纥(叔梁为字,纥为名,音hé),母亲为颜徵在。叔梁纥是当时鲁国有名的武士,他人品出众,曾建立过两次战功,因曾单臂托住悬门让冲进城池的部队撤出而闻名。曾任陬邑大夫。叔梁纥先娶妻施氏,生9女,无子。又娶妾,生一子,取名伯尼,又称孟皮。孟皮脚有毛病,依照当时的礼仪不宜继嗣,于是又与年轻女子颜徵在生孔子。 公元前551年(鲁襄公二十二年),孔子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曲阜市东南)。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孔
子三岁时,叔梁纥卒,孔子母子也不为施氏(叔梁纥的正妻)所容,孔母颜徵在只好携孔子与孟皮移居曲阜阙里,生活艰难。孔子17岁时,孔母颜徵在卒,他服了三年丧。
• 孔子十九岁时娶宋国人丌(ji)官氏为妻,一年后丌官氏生子,鲁昭公曾派人送鲤鱼表示祝贺,孔子感到十分荣幸,故给儿子取名为鲤,字伯鱼。鲁哀公十年(公元前485年),孔子夫人丌官氏去世。
•孔子早年丧父,家境衰落。他曾说过:‘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年轻时做过委吏(管理粮仓)与乘田(管理牲畜)。他虽然生活贫苦,但好学上进善于取法他人,曾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由于他知识渊博,开始授徒讲学,是私人讲学之风的开创者,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进一步促进了学术下移,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 北宋政治家赵普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此书在中国古代社会所发挥的作用与影响之大。
• “孔子对后世影响深远,虽说他“述而不作”,但他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后世并尊称他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万世师表”,认为他曾修《诗》《书》,《礼》 《乐》,序《周易》(称《易经》十翼,或称易传),著《春秋》。《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而且古代,小孩进学堂第一个拜的就是孔子。 •
• 美国诗人、哲学家爱默生认为“孔子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光荣”。
•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在巴黎集会,会议结束后发表联合宣言,呼吁全世界“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500年前,去孔子那里汲取智慧。”他有众多弟子,如子贡、子路、颜渊等。被后世尊为“亚圣”的孟子是他孙子孔伋(字子思)的弟子。 3、孔子的主要思想: (1)希望以西周的礼乐制度为蓝图,进行温和改良,维护等级名分,消除社会动乱。 (2)提倡“仁”的道德标准和施政原则,反对暴君苛政,调和阶级矛盾。
(3)主张“有教无类”,开创私人讲学之风,提出了一系列有关教育的精到见解。 (4)重视文艺的政治教化作用,重视文采,提倡文质兼备。
•政治思想
• 其核心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实际上已打破了传统的礼不下庶人的信条,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
• 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义,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
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
•教育思想
• 孔子首次提出“有教无类”,认为世界上一切人都享有受教育的的权利。在教
育实践上他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应该“诲人不倦”,“循循善诱”,“因材施教”。他认为学生应该有好的学习方法如“举一反三”、“温故而知新”;学习还要结合思考“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好学“三人行必有我师”;学习态度要端正。孔子的教育思想,至今仍然有启发和教育的重要意义。
•文艺思想
• 孔子的文艺思想核心为“美”和“善”的统一,也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孔子提倡“诗教”,即把文学艺术和政治道德结合起来,把文学艺术当作改变社会和政治的手段,陶冶情操的重要方式。并且孔子认为,一个完人,应该在诗、礼、乐修身成性。孔子的美学思想对后世的文艺理论影响巨大。
论语名言警句:
1、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君子不会致力于饮食及居住环境上追求安饱,努力勤快地做事而且谨慎地说话,又能主动地向志向行为高尚的人请求教导指正,这样就可以称得上是好学的人了。) 2、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说:我十五岁时,便立定志向于学习之上;三十岁时,能立身处世;四十岁时,可以免于迷惑;五十岁时,已经能够领悟天命;六十岁时,就可以顺从天命;七十岁时,终于能做到随心所欲而行,且所为都能合于规矩的境界了。) •4、朝闻道,夕死可矣。
•(如果在一个国家里,如果一个人早上能达成了一直坚持的理想。实施了自己的政治主张(仁政),那么他就算晚上死去那也是值得的。) •5、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了解义,行事也以义为标准。小人了解利,所以行事易追逐利益。 ) 6、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父母在世的时候,不出远门去求学、做官,万一要出远门,必须有一定的去处。 ) 7、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腐烂的木头不能雕刻,粪土一样的墙壁不能粉刷。) 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9、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1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1、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2、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3、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1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君子心胸宽广坦荡,小人经常心绪不宁。) 1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三军虽众,人心不一,则其将帅可夺而取之;匹夫虽微,苟守其志,不可得而夺也。军队可以被夺去主帅,男子汉却不可被夺去志气 ) 16、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仁者不忧愁,智者不迷惑,勇者不畏惧。 ) 17、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有失礼教的东西不看,有失礼教的传闻不听,有失礼教的话语不说,有失礼教的事情不做。)
18、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君子助人成就善事,不助人成就恶事。小人与这相反。 ) 19、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君子以诗书礼乐之文结交朋友,以朋友辅助增进仁德,可谓得其交友之道。) 20、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名分不正,说起话来就不顺当合理,说话不顺当合理,事情就办不成。) 2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22、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23、言必信,行必果。 24、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25、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品德高尚的人遇事沉着冷静不骄不躁,气量狭隘的人遇事焦躁不安,不能气定神闲。)
26、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工匠要做好工作,必须先磨快工具。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 27、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小人习惯于在对问题的看法上迎合别人的心理、附和别人的言论.但在内心深处却并不抱有一种和谐友善的态度。 ) 28、既来之,则安之。 29、小不忍,则乱大谋。(在小事情上不忍耐让步,就会打乱今后的一些大计划。) 30、道不同,不相为谋。(志向不同,不在一起谋划共事。) 31、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每天能学到一些自己没有的知识,每月不忘自己已掌握的知识,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32、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君子的过错就像日食月食一样:有过错时,人人都 看得见;改正的时候,人人都仰望着。)
第三节 老子
•老子,又称老聃(dan)、李耳,字伯阳,楚国苦县曲仁里(今河南鹿邑县太清宫镇)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认为始祖,唐高宗亲临鹿邑拜谒, 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唐皇武后封为太上老君,而苦县也因老子被皇帝先后更名为真源县、卫真县、鹿邑县,并在鹿邑留下许多与老子相关的珍贵文物。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祖。
•1、老子出生
• 据传,被道教奉为太上老君的老子是彭祖的后裔,在商朝阳甲年,公神化气,老子寄胎于玄妙王之女理氏腹中。
• 理氏在村头的河边洗衣服,忽见上游飘下一个黄澄澄的李子。理氏忙用树枝将这个拳头大小的黄李子捞了上来。到了中午,理氏又热又渴,便将这个李子吃了下去。从此,理氏怀了身孕。
• 理氏怀了81年的胎,生下一个男孩。这男孩一生下就白眉白发,白白的大胡子。因此,理氏给他取的名子叫“老子”。老子生下来就会说话,他指着院子中的一棵李子树,说:“李就是我的姓”。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道德经分上下两
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独一无二的,道本身包含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相交而形成一种适匀的状态,万物在这种状态中产生。)“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即道效法或遵循自然,也就是说万事万物的运行法则都是遵守自然规律的。)“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老子》书中有着朴素的唯物主义的观点。
•此外,《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
“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 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此外,
•书中也有大量的民本思想:“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
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人民之所以轻生冒死,是由于统治者为了奉养自己,把民脂民膏都搜刮净了,所以人民觉得死了不算什么”)。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
刻影响。 2、《老子》的主要内容: (1)关于“道”的学说。
(2)自然无为的政治主张和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 (3)抨击仁义礼乐,“绝圣弃智”。 (4)朴素的辩证观点。 (5)谦退不争的人生态度。 3、《老子》的写作特点:
(1)精警凝炼,言简意深,富于哲理。
(2)比喻新颖,善于描绘形容,富于形象性。 (3)句多排偶,文多用韵,酷似散文诗。 例文赏析 三章
•不尚贤①,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②,使民不为盗③;不见可欲④,使民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⑤,实其腹,弱其志⑥,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⑦、为无为⑧,则无不治矣⑨。
•不推崇有才德的人,导使老百姓不互相争夺;不珍爱难得的财物,导使老百姓不去
偷窃;不显耀足以引起贪心的事物,导使民心不被迷乱。因此,圣人的治理原则是:排空百姓的心机,填饱百姓的肚腹,减弱百姓的竞争意图,增强百姓的筋骨体魄,经常使老百姓没有智巧,没有欲望。致使那些有才智的人也不敢妄为造事。圣人按照“无为”的原则去做,办事顺应自然,那么,天才就不会不太平了。
•持而盈之①,不如其已②;揣而锐之③,不可长保④。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
而骄,自遗其咎⑤。功成身退⑥,天之道也⑦。
•执持盈满,不如适时停止;显露锋芒,锐势难以保持长久。金玉满堂,无法守藏;
如果富贵到了骄横的程度,那是自己留下了祸根。一件事情做的圆满了,就要含藏收敛,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道理。
•这一章正面讲一般人的为人之道,主旨是要留有余地,不要把事情做得太过,不要
被胜利冲昏头脑。老子认为,不论做什么事都不可过度,而应该适可即止,锋芒毕露,富贵而骄,居功贪位,都是过度的表现,难免招致灾祸。一般人遇到名利当头的时候,没有不心醉神往的,没有不趋之若鹜的。老子在这里说出了知进而不知退、善争而不善让的祸害,希望人们把握好度,适可而止。
•五色①令人目盲②;五音③令人耳聋④;五味⑤令人口爽⑥;驰骋⑦畋猎⑧,令人
心发狂⑨;难得之货,令人行妨⑩;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⑾,故去彼取此⑿。
•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嘈杂的音调,使人听觉失灵;丰盛的食物,使人舌不
知味;纵情狩猎,使人心情放荡发狂;稀有的物品,使人行为不轨。因此,圣人但求吃饱肚子而不追逐声色之娱,所以摒弃物欲的诱惑而保持安定知足的生活方式。
•人之生也柔弱①,其死也坚强②。草木③之生也柔脆④,其死也枯槁⑤。故坚强者
死之徒⑥,柔弱者生之徒⑦。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⑧。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死了以后身体就变得僵硬。草木生长时是柔软脆弱的,
死了以后就变得干硬枯槁了。所以坚强的东西属于死亡的一类,柔弱的东西属于生长的一类。因此,用兵逞强就会遭到灭亡,树木强大了就会遭到砍伐摧折。凡是强大的,总是处于下位,凡是柔弱的,反而居于上位。
•信言①不美,美言不信。善者②不辩③,辩者不善。知者不博④,博者不知。圣人
不积⑤,既以为人己愈有⑥,既以与人己愈多⑦。天之道,利而不害⑧。圣人之道⑨,为而不争。
•真实可信的话不漂亮,漂亮的话不真实。善良的人不巧说,巧说的人不善良。真正
有知识的人不卖弄,卖弄自己懂得多的人不是真有知识。圣人是不存占有之心的,而是尽力照顾别人,他自己也更为充足;他尽力给予别人,自己反而更丰富。自然的规律是让万事万物都得到好处,而不伤害它们。圣人的行为准则是,做什么事都不跟别人争夺。
第四节 《孟子》散文的艺术成就 一、孟子的生平: 二、《孟子》的作者、篇数和主要内容: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战国时期鲁国人,鲁国庆父后裔。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孟子本为“鲁国三桓”之后,父名激,母仉氏。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家
道衰微,从鲁国迁居邹国。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 ,是后世母教之典范。孟子的出生距孔子之死(前479)大约百年左右。 第二节 《孟子》散文的艺术成就 三、孟子的思想主张: 1、仁政学说。
2、民贵君轻的思想。
3、反对不义战争和横征暴敛,同情百姓苦难。 4、性善论。
5、“居仁由义”(内怀仁爱之心,行事遵循义理 )、“尽心”、“养气”的道德修养论。
6、“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等文艺见解。
•仁政学说
•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
孟子的政治论,是以仁政为内容的王道,其本质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
• 仁,据孟子解释,就是“人心”。怎样才算是仁呢?根据《孟子》一书可以概括为:
•第一、亲亲。孟子主张统治者要“与百姓同之”,“与民同乐”。 •第二、用贤良。“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滕文公上》)“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公孙丑》上)“贤者在位,能者在职;明其政刑。”
•第三、尊人权。孟子公开宣扬“民为贵”、“君为轻”的口号,提倡在一定的范围调和统治者和劳动人民的关系。
•第四、同情心。要求统治者拿“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办法来治民。认为这样做便能得到人民的欢迎和拥护,从而达到“无敌于天下”。
•第五、杀无道之者,也是仁,而且是最大的仁。孟子要求对一切残民以逞的暴君污吏进行严正的谴责,力图把现实的社会发展到“保民而王”的政治轨道上来。
•民本思想
• 孟子根据战国时期的经验,总结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精华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如何对待人民这一问题,对于国家的治乱兴亡,具有极端的重要性。孟子十分重视民心的向背,通过大量历史事例反复阐述这是关乎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关键问题。
•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意思是说,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孟子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孟子赞同若君主无道,人民有权推翻政权。正因此原因,《汉书》「艺文志」仅仅把《孟子》放在诸子略中,视为子书,没有得到应有的地位。到南宋的孝宗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并成为「十三经」之一,《孟子》的地位才被推到了高峰。 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因不满孟子的民本思想,曾命人删节《孟子》中的有关内容。
•性善论
• 孟子的主要哲学思想,是他的人类性善论。“性善论”是孟子谈人生和谈政治的理论根据,在他的思想体系中是一个中心环节。
•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shuo)我也,我固有之也。”(《告子》上)
知人论世、以意逆志
•孟子“知人论世”的主张,与“以意逆志”一样,成为传统文学批评的重要方法,也奠定了孟子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重要地位。事实上,直到今天,无论现代主义以来的新兴文学批评方式方法已走得有多远,多新奇,但在我们的中小学课堂上,大学讲台上,以及占主导地位的文学批评实践中,依然在主要使用着的,还是“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的方式方法。所谓“时代背景分析”、“作者介绍”、“中心思想”、“主题”等等,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概念,无一不是“知人论世”或“以意逆志”的产物。由此足以见出孟子对于中国文学批评的深远影响。 •例文赏析:
•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①。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
•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②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③也;为民上而不
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齐宣王在别墅雪宫里接见孟子。宣王说:“贤人也有在这样的别墅里居住游玩的快
乐吗?”
•孟子回答说:“有。人们要是得不到这种快乐,就会埋怨他们的国君。得不到这种
快乐就埋怨国君是不对的;可是作为老百姓的领导人而不与民同乐也是不对的。国君以老百姓的忧愁为忧愁,老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忧愁为忧愁。以天下人的快乐为快乐,以天下人的忧愁为忧愁,这样还不能够使天下归服,是没有过的。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孟子说:“有利的时机和气候不如有利的地势,有利的地势不如人的齐心协力。一个三里内城墙、七里外城墙的小城,四面围 攻都不能够攻破。既然四面围攻,总有遇到好时机或好天气的时候,但还是攻不破,这说明有利的时机和气候不如有利的地势。另 一种情况是,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兵器和甲胄不是 极利和坚固,粮草也不是不充足,但还是弃城而逃了,这就说明有利的地势不如人的齐心协力。所以说:老百姓不是靠封锁边 境线就可以限制住的,国家不是靠山川险阻就可以保住的,扬威天下也不是靠锐利的兵器就可以做到的。拥有道义的人得到的帮助就多,失去道义的人得到的帮助就少。帮助的人少到极点时,连亲戚也会叛离;帮助的人多到极点时,全人下的人都会顺从。以全天下人都顺从的力量去攻打连亲戚都会叛离的人,必然是不战则已,战无不胜的了。” 第二节 《孟子》散文的艺术成就
四、《孟子》的文章形式:对话体的论辩文。 五、《孟子》的艺术成就:丰富多彩、纯熟老练的论辩技巧;感情充沛,气势强劲,个性鲜明;善用比喻和寓言故事,深入浅出,精彩传神;语言通俗自然,明快畅达。
第五节 《庄子》哲学思想的诗意表现 一、庄子的生平: 二、《庄子》的作者、篇数及内、外、杂篇的区分: 生平:
•庄子(约前369-前286)。战国时哲学家,庄氏,名周,(一说子沐)。汉族,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一说今安徽蒙城县)人。做过蒙地方的漆园吏。庄子是我国先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原系楚国公族,楚庄王后裔,后因乱迁至宋国蒙,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然文采更胜老子。代表作《庄子》并被尊崇者演绎出多种版本,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
•精神品质
• 庄子看起来是一个愤世嫉俗的人,他生活在战国时期,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约比孟轲的年龄略小,曾做过蒙邑的漆园小吏,生活很穷困,却不接受楚威王的重金聘请,在道德上其实是一位非常廉洁、正直,有相当棱角和锋芒的人。
• 虽然他一生淡泊名利,主张修身养性、清静无为,在他的内心深处则充满着对当时世态的悲愤与绝望,从他哲学有着退隐、不争、率性的表象上,可以看出庄子是一个对现实世界有着强烈爱恨的人。
•正因为世道污浊,所以他才退隐;正因为有黄雀在后的经历,所以他才与世无争;正因为人生有太多不自由,所以他才强调率性。庄子是以率性而凸显其特立的人格魅力的。正因为爱的热烈,所以他才恨的彻底,他认为做官戕害人的自然本性,不如在贫贱生活中自得其乐,其实就是对现实情形过于黑暗污浊的一种强烈的觉醒与反弹。
• 庄子是主张精神上的逍遥自在的,所以在形体上,他也试图达到一种不需要依赖外力而能成就的一种逍遥自在境界;庄子是主张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具有平等的性质,人融入于万物之中,从而与宇宙相终始;庄子提倡护养生命的主宰亦即人的精神是要顺从自然的法则,要安时而处顺;庄子要求重视内在德性的修养,德性充足,生命自然流注出一种自足的精神的力量。
•《庄子》共三十三篇,分“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一般认为“内篇”的七篇文字肯定是庄子所写的,“外篇”十五篇一般认为是庄子的弟子们所写,或者说是庄子与他的弟子一起合作写成的,它反映的是庄子真实的思想;“杂篇”十一篇的情形就要复杂些,应当是庄子学派或者后来的学者所写,有一些篇幅就认为肯定不是庄子学派所有的思想,如《盗跖zhi》、《说剑》等。内篇最集中表现庄
子哲学的是《齐物论》、《逍遥游》、《大宗师》等。 第三节 《庄子》哲学思想的诗意表现 三、《庄子》的主要思想:
1、“逍遥游”的精神自由境界。 “天地与人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庄子从齐物我,同死生的观念出发,幻想出一个不受任何条件限制而绝对自由的精神世界,以达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境界。”他幻想人的精神一旦冲出渺小的个体,短暂的人生便融入宇宙万物之间,翱翔于“无何有之乡”,穿越时空局限,进入无古今、无死生、超然感知的“坐忘”境界。
2、顺应自然,安命无为的生活态度。
• 。 《 庄子 》 的哲学思想源于老子,而又发展了老子的思想。“ 道” 是其哲
学的基础和最高范畴,他认为“ 道” 是“ 先天地生” ,实有而无形,自然而永恒的,又是神秘莫测、不可知的。因而他崇尚自然,宣扬天道无为,反对人对自然界的作用,人只能消极顺应,听天由命。
3、辩证思想向相对主义和诡辩论发展。
他否认事物差异,否认是非标准。他曾说:假若我与你辩论,你辩不过我,就能证明我“是”、你“非”吗?或者证明你“是”、我“非”吗?由谁来判定呢?与我意见相同的人,或与你意见相同的人,或者与你、我意见都不同的人,都不能判定谁是谁非。所以说是非无标准。不仅如此,他还认为生与死、小与大、寿与夭、贫与富、美与丑等都是无差别的。这实际上是抹杀事物存在差异性的诡辩论。
4、对现实黑暗和仁义礼乐的猛烈抨击。
庄子并未如他所说真正忘怀政治,而实际上是心系天下。《庄子》一书,仍多愤激之言。如“方今之时,仅免刑焉”(《人间世》),“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胠箧》)等等,正是出于对现实的无比厌恶。只不过庄子选择的是消极逃避方式,主张“绝圣弃智”,并勾画出一幅“至德之世”的社会蓝图。
5、“绝圣弃智”的主张和“至德之世”的理想。 他批评儒家“以仁义撄人之心”,这样会导致 “天下脊脊大乱。而君主的专制统治和对知识的爱好,只会使人心更加败坏,“民之于利甚勤,子有杀父,臣有杀君,正昼为盗,日中穴阫(pei)。”
•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 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夫子 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 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明日 ,弟子问于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
年;今主人之 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 。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 然,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一上一下,以和 为量,浮游乎万物之祖。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此神农 、黄帝之法则也。若夫万物之情,人伦之传则不然:合则离,成则毁 ,廉则挫,尊则议,有为则亏,贤则谋,不肖则欺。胡可得而必乎哉 !悲夫,弟子志之,其唯道德之乡乎!”
•庄子行走于山中,看见一棵大树枝叶十分茂盛,伐木的人停留在树旁却不去动手砍伐。问他们是什么原因,说:“没有什么用处。”庄子说:“这棵树就是因为不成材而能够终享天年啊!”庄子走出山来,留宿在朋友家中。朋友高兴,叫童仆杀鹅款待他。童仆问主人:“一只能叫,一只不能叫,请问杀哪一只呢?”主人说:“杀那只不能叫的。”第二天,弟子问庄子:“昨日遇见山中的大树,因为不成材而能终享天年,如今主人的鹅,因为不成材而被杀掉;先生你将怎样对待呢?” 庄子笑道:“我将处于成材与不成材之间。处于成材与不成材之间,好像合于大道却并非真正与大道相合,所以这样不能免于拘束与劳累。假如能顺应自然而自由自在地游乐也就不是这样。没有赞誉没有诋毁,时而像龙一样腾飞时而像蛇一样蜇伏,跟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而不愿偏滞于某一方面;时而进取时而退缩,一切以顺和作为度量,优游自得地生活在万物的初始状态,役使外物,却不被外物所役使,那么,怎么会受到外物的拘束和劳累呢?这就是神农、黄帝的处世原则。至于说到万物的真情,人类的传习,就不是这样的。有聚合也就有离析,有成功也就有毁败;棱角锐利就会受到挫折,尊显就会受到倾覆,有为就会受到亏损,贤能就会受到谋算,而无能也会受到欺侮,怎么可以一定要偏滞于某一方面呢!可悲啊!弟子们记住了,恐怕还只有归向于自然吧!” 四、《庄子》的艺术成就:
1、 注重表现生活理想和人生境界,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和抒情性,达到了哲理与诗意的交融;
2、大量运用比喻和寓言讲述道理,其寓言注重细节刻划和夸张渲染,具有寓真实于诡诞、超乎言意之表的特点。 四、《庄子》的艺术成就:
3、大胆借鉴神话传说,突破常规性思维的局限,展开奇异丰富的想象,富于浪漫色彩;
4、文章汪洋恣肆,行文跌宕开阖,变化多端,语言奇峭富丽,生动泼辣,有时用韵,颇富有诗意。
《庄子》代表了诸子散文的最高成就。 第六节 《荀子》和《韩非子》的议论文 一、《荀子》: 1、荀子的生平: 2、《荀子》的书名、作者、编定及篇数。 第四节 《荀子》和《韩非子》的议论文 3、荀子的思想特点:
发展了儒家学说,总结了百家争鸣的理论成果。即尊崇礼义,又提倡法制,主张“天下为一”。“性恶论”。反对天命迷信的唯物思想。
第四节 《荀子》和《韩非子》的议论文 2、《荀子》的写作特点:
(1)文章独立成篇,结构严谨,论证详密,全书有完整的体系。
(2)比喻层出不穷,辞藻繁富,大量运用排比对偶句式,韵散间出,有渊雅醇厚的学者气。 3、《赋篇》与《成相》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二、《韩非子》 1、韩非的生平: 2、《韩非子》的篇数及作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