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设计依据与构想:
新课程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课堂教学要求一切为了学生服务。评价的标准不再是学生学了多么多、多么深的知识,而是学生是否对所学的知识投入了最大的热情;是否能用所学的知识指导生活和生产实践;是否能独立自主的完成知识的生成和重建。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注重的是:(一)、创设情境,激活思维,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积极性。(二)、掌握知识的同时,注重技能的培养,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认识知识的本质和联系。(三)、通过师生、生生间的互动合作获取知识,体现团队意识,使学生体验到探究学习的乐趣。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中的作用和地位:
第二单元所要观察的细胞的结构是微观世界的物质,内容比较抽象,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够观察得到。而且,能够熟练使用显微镜是初中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生物学技能,所以,探索生命的器具这节课在生物教学中占有及其重要的作用和地位。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显微镜各部分的结构名称及作用,练习使用显微镜。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小组间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取人之长的能力。
情感目标:学生养成观察、思考、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以及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严谨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点: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难点:熟练使用显微镜,并且能够观察到清晰的物像。 三、教学方法:
本节课采用自主探究法和实验指导法两种方法的结合,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之间的团体合作精神,教师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仅仅起到指导、点拨的作用。
四、学习方法:
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讨论去发现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同时通过课堂上小组间的合作探究和课上交流,体会获得知识的过程,感悟科学探究的方法,体验小组合作的魅力,尝试探究活动的乐趣。
五、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活思维,导入新课。
通过播放多媒体视频资料,让学生认识到要想观察到微观世界的物质,必须借助显微镜,由此引出课题——探索生命的器具。
第二环节:自主探究,团结合作,探索新知。 一、认识显微镜和使用显微镜。 1. 取镜和安放。
这一内容,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取镜和安放的操作。此步骤中教师要强调:取镜时,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拖住镜座。
(1)认识显微镜的构造:
学生课前分成几个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对照视频资料认识显微镜的各部分结构名称和作用。(学生会很兴奋,跃跃欲试)。教师随机抽测,达到人人认识显微镜的各部分名称,从而为显微镜的使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2)显微镜的使用:
学生早就有了用显微镜观察实物的欲望了,教师应及时加以鼓励。教师出示课前准备好的动、植物玻片标本或与学生一起制作的带有字母或者数字的小纸片,学生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进行实物的观察。
学生们的积极性会很高,小组边讨论边进行实验操作。
教师巡视,发现普遍存在的问题之后,补充对光和观察这两个步骤的注意事项。 2.对光:
教师可以边演示、边强调:对光时,要用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转换器的手法要正确(这里要对学生进行爱护显微镜的教育);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要睁开;转动反光镜,直到视野明亮起来,对光成功。
3. 观察:
教师边演示、边强调:所观察的标本要放置于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正对通光孔;镜筒缓缓下降时,眼睛一定要注视物镜,镜筒下降到接近玻片标本为止;左眼注视目镜,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晰物像为止。
教师演示完毕,明确注意事项后,学生再次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在反复进行操作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显微镜的使用步骤:1.取镜和安放。2.对光。3.观察。
二、其他常用的探究器具
学生阅读教科书,自行了解其他探究器具。(本步骤旨在进一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同时学会阅读教科书,理解教科书的用途。)
第三环节:归纳总结
学生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畅所欲言,归纳总结,教师适时评价。 第四环节:练习 引入竞争机制:
1.教师阐明评分标准,限定学生2分钟之内找到物像。
2.教师随机抽测显微镜的使用操作,小组形式参与,其他小组根据标准评价。 3.教师提出思维扩展性问题,小组形式抢答:显微镜使用完毕后应如何处理? (学生讨论、分析,参考书的注意事项,得出结论,动手操作,将显微镜复位后放入箱中。)
第五环节:板书
第二章 第一节 探索生命的器具 一.认识显微镜:
1.目的
2.器材 3.实验步骤 (讨论:显微镜各部分结构作用?) 二.显微镜的使用:
1.目的
2.器材 3.实验步骤
(讨论:使用显微镜时应特别注意什么?) 三.其他常用的探究器具 教学感悟:
本节课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基本实现了培养学生基本技能的教学目标,实现了保护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初衷。学生带着期望去学习,自觉探究,获得知识,充分体验到了探究性学习的乐趣。但也有部分学生不能跟上其他同学的步伐,自主探究能力、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和培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