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浅谈分析

2020-04-09 来源:汇智旅游网
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浅谈分析

基础设施简介

1.基础设施是指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工程设施,是用于保证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它是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一般物质条件。“基础设施”不仅包括公路、铁路、机场、通讯、水电煤气等公共设施,即俗称的基础建设,而且包括教育、科技、医疗卫生、体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即“社会性基础设施”。基础设施可以按其所在地域或使用性质划分为农村基础设施和城市基础设施。

2.基础设施的意义: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所谓“乘数效应”,政府每增加一笔支出△G,经济就相应增加了K倍于△G的国民收入,即能带来几倍于投资额的社会总需求和国民收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基础设施是否完善,是其经济是否可以长期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为了应对由于全球性金融危机及国内诸多因素造成的经济下滑的巨大风险,中国政府推出“四万亿”投资的经济刺激计划,“四万亿”经济刺激预计每年拉动经济增长约1个百分点,其中近一半资金投向交通基础设施和城乡电网建设,这不仅可以使中国加快摆脱全球金融危机所带来的负面作用,还可以扩大内需,刺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消费的增长。

3.基础设施的特点

先行性和基础性:基础设施所提供的公共服务是所有的商品与服务的生产所必不可少。若缺少这些公共服务,其他商品与服务(主要指直接生产经营活动)便难以生产或提供。

不可贸易性:绝大部分基础设施所提供的服务几乎是不能通过贸易进口的。一个国家可以从国外融资和引进技术设备,但要从国外直接整体引进机场、公路、水厂是难以想象的。

整体不可分性:通常情况下,基础设施只有达到一定规模时才能提供服务或有效的提供服务,象公路、机场、港口、电信、水厂等这样的行业,小规模的投资是不能发挥作用的。如电站大坝不能只建到河中间、机场跑道不能留半截不修完、连接两城市的轻轨不能只建一

半等等

准公共物品性:有一部分的基础设施提供的服务具有相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类似于公共物品。非竞争性是指:物品的生产成本不会随着物品消费地增加而增加,即边际成本为零。比如国防这种公共物品,每年的国防费用都是固定的不会因为今年一个新出生的婴儿而增加国防费用。非排他性是指:当某人使用基础设施所提供的服务时,不可能禁止他人使用;或要在花费很高的成本后才能禁止,对这样的服务,实际上任何人都不可能将另外的人排除在外即存在免费搭车。

4.基础设施发展模式:是指世界各国和各地区在制定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经济增长战略时,安排基础设施建设与直接生产部门发展顺序的过程。从世界经济发展史来看,基础设施发展模式主要分为超前型、同步型和滞后型三类。

超前型是指基础设施建设相对于直接生产活动超前一个时期,代表国家如英国;

同步型是指基础设施与生产消费引起的需要相适应,直接生产部门与基础设施的形成和扩大同步发展,代表国家如美国、加拿大和瑞典;

滞后型指基础设施发展滞后于直接生产部门,代表国家如前苏联、东欧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5.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作用

第一审定和监管市政公用产品和服务价格。在充分考虑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保证社会公共利益的前提下,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根据行业平均成本并兼顾企业合理利润确定市政公用产品或服务的价格(收费)标准。

第二保障市政公用企业通过合法经营获得合理回报。若为满足社会公众利益需要,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定价低于成本,或企业为完成政府公益性目标而承担政府指令性任务,政府应给予相应的补贴。

第三以法律的形式明确投资者、经营者和管理者的权力、义务和责任,明确政府及其主

管部门与投资者、经营者之间的法律关系。

第四通过规定的程序公开向社会招标选择投资者和经营者。 由于基础设施分类较广,范围较大,所以仅就目前城市基础设施情况加以分析。

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浅谈分析 (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特征:

基础性——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基本必要条件。公众服务性——城市基础设施最基本的功能是为社会公众服务,不仅服务对象具有非特定性(即城市中任何自然人和非自然人都能享受到这些服务),而且服务还具有不可选择性(即任何社会公众都不能拒绝这种服务)和难以计量性。先导性——城市基础设施能吸引和促进其它设施的建设,要求城市基础设施自身建设适度超前,为吸引其它行业投资建设,满足社会公众需要提前做好准备。政府行为性——建设决策行为、建设筹资行为、建设协调行为、设施所有权和支配权行为,这些都是政府行为,有相应的权威性和强制力。

(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1.城市基础设施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它的产品是具有生产性和非生产性使用价值的建设项目和单项工程,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四个能动作用。

2.对空间环境的改善作用。城市基础设施建成的直接结果,首先是该设施区位空间环境的改观。这一能动作用非常明显,可以直接观察和感受到。如上海外滩、南宁民族大道等的综合整治,就是典型的例子。

3.对资金的集聚、增值、转换作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结果,改善了设施区位空间环境,激发其他行业更多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在这一区位空间的集中投入和使用,使原投入和集聚的资金实现增值。增值效益又将随该空间环境的使用再次转化成资金。政府依照其对城市基础设施具有的所有权、支配权和采取对城市空间实施有偿使用的原则,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细致有效的协调,可以将商业使用方的部分增值效益重新转化为市政设施建设资金。

4.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目前,由于大量的生产资料和消费品

已经供求平衡或供大于求,如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再增加一般加工工业的投资,势必造成重复建设;同时,短期内要选择高新技术产业和技术装备产业等结构升级的项目难度也很大。而2000亿资金投向以上六个领域的基础设施,既可缓解交通、电网、城市基础设施等长期滞后现象,按有关资料测算,又可带动国民生产总值800亿元,解决400万人的就业问题,消费钢材、水泥、木材、沥青、砂石等原材料,带动重型机械、机电产品、装饰材料等相关产业,而这些相关产业的兴旺又为轻工业、服务业及第三产业注入生机。

5.具有推动城市文明的作用。城市基础设施所体现出来的环境质量、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都直接影响和反映着一个城市的整体风貌,从这个意义上说,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文明的窗口、管理的窗口、服务的窗口,乃至对外开放的窗口。因此,加强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市民提

通过30年的大规模投资建设,我国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生产能力和水平大幅提高,为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曾经是国民经济“瓶颈”的基础产业生产能力和基础设施服务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城乡面貌极大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经济运行基础更加牢固,经济发展潜力不断增强。

1.农田水利建设投资不断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巩固

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要用不足世界7%的土地养活占世界1/5的人口。为保证粮

食产量稳步增长,国家不断加强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农业的基础地位得到加强。

2.能源工业生产能力极大提高,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保障作用显著增强

3.交通运输建设突飞猛进,由铁路、公路、民用航空、水运和管道组成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四通八达

4.信息通信和邮政基础网络发展迅速,信息网络规模和用户数均居全球之首

5.城市公共交通、绿化、污水处理、供水供气等设施条件明显改善

6.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蓬勃发展 (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类型:

第一种是完全市场型的行业,如出租汽车、石油液化等。第二种是半市场、半政府行业,如自来水、排水、管道煤气、供热、供电、通讯、公共交通等。第三种是完全政府型行业,如园林绿化、路灯、环卫、城市道路、城市防洪等。

(四)城市化与基础设施建设发展阶段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快速增长。1979-2007年,全国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累计达到297985亿元,占同期全社会投资的38.4%,年均增长19.9%,比同期国民经济年均增幅高4.2个百分点。改革开放以来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可以分为以下三个发展阶段。

一.1978-1989年:起步阶段,集中力量加大重点行业投入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经济、社会百废待兴,全社会投资规模较小,虽大部分投资都用于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但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仍十分薄弱。为改变这一状况,1979-1989年的11年间,国家利用有限资金加大了对重点行业的投入,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基本建设累计完成投资5479亿元,年均增长10.7%。

这一时期建成了“三北”防护林一期工程、一大批商品粮生产基地和大型水利工程;建成了葛洲坝水电站、平朔露天煤矿等153个重点能源项目;建成了冀东水泥厂等88个重点原材料项目;建成了大秦电气化铁路一期工程、秦皇岛煤码头三期工程、北京-武汉-广州同轴电缆载波工程等125个重点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项目。1988年我国第一条高速公路——长度为18.5公里的上海至嘉定高速公路建成通车;1985年上海宝山钢铁总厂一期工程投产;1984年吉林白山水电站一期工程建成投产,新增发电机组90万千瓦;1984年河北冀东水泥厂建成投产,新增水泥生产能力155万吨/年;1981年襄樊至重庆的襄渝线建成投入使用,新增营业里程895公里。这些项目的建成投产,缓解了能源、原材料、交通、通讯等行业供应紧张状况,改善了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偏重工业、轻轻工业和社会基础产业的投资结构,为下

一步国民经济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1990-2002年:迅猛发展阶段,国债投资极大促进了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上世纪90年代以后,为了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对农业、水利、能源、交通、邮电通信、原材料等行业的发展做出了明确的部署,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投资迅速增长。1990-2002年,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基本建设累计完成投资80249亿元,年均增长26%,比1979至1989年年均增幅高15.3个百分点,比同期全社会投资年均增幅高4.5个百分点。

1990年至2002年,是我国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时期,一大批重大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成投产,并开始发挥效益。全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黑龙江和内蒙古100亿斤商品粮基地等项目使我国农林牧渔业基础设施水平得到改善;神府东胜矿区、新疆塔里木油田、大亚湾核电站、岭澳核电站一期工程、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二滩水电站等工程缓解了能源紧张状况;京九铁路、

北京西客站、上海浦东和广州白云新机场、上海地铁二号线等项目投产,沈大高速建成通车,高速公路建设进入如火如荼阶段,现代化交通网络开始形成;水利方面进行了长江、黄河等主要干流、湖泊的防洪堤建设,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开始启动。

三.2003-2007年:稳固发展阶段,能源和基础原材料工业投资增长加快,国家资金继续向中西部地区倾斜,资金来源渠道呈现多样化

党的十六大以来,国家一方面采取积极措施加大政府对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另一方面,鼓励外资和民营资本对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项目投资,使我国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水平又有了大幅提高,人民生活环境和城乡面貌得到明显改善。2003年到2007年的5年间,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总额182703亿元,是1978年到2002年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基本建设投资的1.6倍。

这一时期的投资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能源和基础原材料投资快速增长。2003年到2007年5年间能源工业投资年均增长28.7%

二是国家在政策、资金上注重加强对中西部的扶持,中西部地区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投资快速增长。国家资金的大量注入,缓解了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乏的矛盾,带动了其他资金对中西部地区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的投入,使中西部地区建成了一大批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项目,如三峡工程、青藏铁路,渝怀线铁路,甘肃宝天高速公路,陕西黄延高速公路,贵州黔西电厂,陕西宝鸡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工程,内蒙古锡盟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等等。这些项目的建成投产,极大地改善了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的面貌,为提高中西部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是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的投资主体和资金来源渠道开始多样化。改革开放初期,用于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投资的资金中,基本上都是国家资金,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外资和民间资本在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上起的作用越来越大,较好地解决了国家资金不足的问题。

四是先后建成了一批关系国计民生的项目。如西气东输管道基建项目,西电东送工程,大庆油田开发产能建设工程,中海油海上油气田勘探开发投资项目,青藏线、宁西线、渝怀线、株六复线、浙赣线、朔黄线、内昆线等铁路项目。2008年底前三峡工程全部机组也将

交付使用。

(五)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发展现状

城市供水能力和供水普及率不断提高,供水水质得到改善。到1997年底,累计投入供水建设资金736.1亿元,日供水能力达到2. 0565亿立方米,城市用水普及率达95.16%,城市供水管道长度累计21.50万公里。同时,最重要的管网水质指标(细菌、大肠杆菌等)综合合格率,所有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都超99%。

城市道路和桥梁建设是建国以来发展最快的时期。不仅在数量上大幅度增长,在设施规模和技术水平方面也发生巨大变化。人均城市道

路面积由6.2平方米提高到7.84平方米。

城市燃气和集中供热成效显著。到1997年底,全国城市煤气、天然气供应总量达193.2亿立方米,液化石油气达579万吨。城市居民用气人口1.48亿人,燃气普及率达75.71%。全国集中供热面积达8. 08亿平方米。

公共交通事业发展迅速。到1997年底,全国城市公共汽车、电车共有16.91万标台,轮渡船1177艘,出租汽车68. 37万辆。继北京、天津之后又有上海和广州两城市地铁建成并投入运行。

住宅建设持续快速增长。1997年全国城镇住宅建设竣工面积为2.24亿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已由1978年的3.6平方米提高到1997年的8.83平方米。

民用飞机达到770架,民航航线里程142.5万公里;沿海主要港口新增码头泊位1201个,新增万吨级泊位312个。

其他各项城市功能日益完善。建成园林城市12个,全国人均绿地面积由4. 2平方米提高到5.54平方米,城市公园形式多样,许多城市在寸土寸金的中心位置开辟大片绿地供居民休憩,城市绿地系统更加美化。城市排水管网普及率为66.2%,污水处理率由17.3增长到25.84%。垃圾粪便无害处理率由25.1%提高到55.4%。城市市容环境卫生事业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行业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

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几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围绕水、交通和环境治理三个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效,大大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条件,改善了投资环境,对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引进外资、促进国家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保证作用。然而尽管发展速度很快,但绝对增长值较低,从与其他国家80年代初的设施水平进行对比就可以看出来。

(五)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近年来中国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程度显著提高,新技术、新手段得到大量应用,基础设施功能日益增加,承载能力、系统性和效率都有了显著的进步,推动了城市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条件改善。

1.基础设施领域拓展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城市基础设施除了交通、能源、饮水、

通讯等的供给外,已经扩展到环境保护、生命支持、信息网络等新的领域。

一是城市信息网络设施建设日益受到重视。数字化建设成为城市建设新宠,信息网络构成城市发展的基础性条件。以移动通讯和互联网为代表,城市移动通讯和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异军突起。2006年全国城镇用于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786亿元。在北京市总体规划修编中,通信网络的专项规划覆盖辖区1.67万平方公里,五年拟建设4000沟公里通信管道,总投资达20多亿元。

二是防灾减灾、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建设受到重视。城市紧急避险平台、消防和人防设施、紧急医疗救护设施等成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新的重点。城市基础设施不仅要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还要保证在特殊情况下不中断。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安全保障系数,建设供电双回路及多回路、备用水源、备用气源、备用热源、备用通道等得到加强。

三是基础设施构成明显变化。除增加信息网络、城市应急设施和备用设施外,环境保护设施和电力、天然气等洁净能源建设份额明显加大。原有设施的改造、升级和换代成为重要建设内容。

四是基础设施的技术条件进步显著。新技术、新材料不断得到应用,技术和装备水平普遍提升,例如为了提高饮用水的水质标准,自来水厂进行净水工艺技术改造,除常规处理工艺外,实施预处理工艺,同时对供水管网、供水检测、供水计量、再生水生产等普遍进行技术更新和升级。

2.城市基础设施科学合理规划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发展的均衡协调是保证城市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前提。这种均衡协调包括基础设施与城市规模、功能和空间的均衡,与城市发展阶段和城市外部环境的均衡,城市基础设施系统本身以及各个子系统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各子系统之间的均衡和协调等等。在强调均衡的基础上,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必须适度超前,避免建设滞后和盲目性。所以科学合理的城市基础设施发展规划是重要前提。以城市供水为例,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的资料显示,要基本满足约3.5亿人口在饮用水数量和质量上的需要,解决全国近

400座城市的供水紧张矛盾,估计到2010年约需供水投资2000亿元。建设部以2004年为

现状水平年,以2010年为规划近期,以2020年为规划远期,编制了城市给水系统布局、净水厂改造和建设、供水管网改造和建设、再生水设施建设等规划。这一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不仅将满足全国城市发展对供水的需求,还将大幅度地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水平。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建设部提出2007年底前基本完成对运行超过50年及老城区严重漏损的供水管网改造工作,到2010年全国城市供水普及率达到95%。

3.加强节水设施建设

随着城市容量的扩张和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对水的需求量与日俱增,缺水已经成为制约中国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障碍,节约用水、提高用水效率和加强水资源的再利用成为新形势下城市水务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中国城镇万元工业增加值水效率较低,城镇供水管网漏损率达20%左右。提升节水能力,增加水资源再利用设施是节水重要环节,“十五”期间,中国城市每年平均节水约35亿立方米以上,2005年达38亿立方米。2005年全国城市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到83.6%;人均日生活用水量由2000年的220.21升减少到204.1升, 呈稳中有降的趋势,用水结构朝着合理的方向调整。在城市供水管网改造力度不断加大的同时,中国全面推进节水型技术、设备的研究和应用,加强用水设备的日常维护管理,推进中水回用、雨水收集等水资源再利用基础设施建设。

4.推进节能设施建设

“十一五”规划确定全国单位GDP能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城市耗能是中国能源消耗的主体,实现“十一五”能耗降低目标首先取决于城市基础设施的升级和改造。城市冬季供暖和夏季制冷是城市节能的主战场。目前建筑能耗占全国能源消费的20%左右,而采暖和空调能耗约占建筑能耗的65%左右,供热采暖年耗能约为1.3亿吨标煤。按“十一”规划要求,全国节能2.4亿吨标煤,其中建筑节能

1.01亿吨,供热采暖须承担至少1/3。集中供热比分散小锅炉供热效率高50%。适应中国能源条件和居民居住状况,加快城市集中热源和管网等供热基础设施的建设,运用先进适用技术改进和完善集中供热系统,在满足居民采暖需要的同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改善环境质量。据美国1995年对商用楼宇终端能耗消费的统计,CHP的供热只能解决29%的用能及提供电力,而CCHP可以提供47%的用能及电力。近年来中国CHP在大城市中发展较快,北京、武汉、上海等有天然气供应的中心城市,严格限制煤炭使用,天然气热电联供正在逐渐兴起。部分城市在拥有燃煤热电厂的基础上正在建立CCHP系统。与此同时一些城市在开发和利用地热、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及清洁能源供热等方面取得了进展。

(六)当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国的城市基础设施发展整体水平还是很低。人均拥有道路面积,从全国来看同世界80年代初的差距并不是很大,但是大城市的水平只及国外的13~1 2%。每万人拥有公交车辆是国外的12%,人均日生活用水量是国外的12%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污水处理率是世界其他一些城市80年代初的1 5~1 2%。暂且不考虑我国垃圾无害化处理的真实性,单从目前的统计数字看,也只及国外的13~12%。

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发展整体水平较低有各种原因,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投资的巨额性与直接回收的有限性。由于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进一步增大了对资金的需求,而且服务对象的非特定性和服务难以计量性,决定了建设投资在一般情况下是不能直接回收的。逐步推开的市政设施有偿使用目前也只局限于特定的一些设施,收费对象也是特定的,因而能直接回收投资的设施范围和资金数量都是有限的。

二是建设协调的广泛性与艰难性。城市基础设施尤其是大型工程项目建设,从决策、立

项、勘察、设计、征地拆迁、安置、七通一平等前期工作到组织施工、竣工交付使用等全过程,需要和上至中央、省区、县、乡镇各级

政府及其相关的部委办局发生行政关系,需要和众多的企事业单位、城乡居民发生民事关系,因此,协调的头绪多、时空跨度大,同时,由于行政条块的分割以及历史遗留等问题,又使协调具有很大的难度。

三是建设资金的滞后性和社会需求的超前性。由于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还很低,绝大多数城市政府还只是“吃财政饭”,多年以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特别是政府公用事业建设只靠城市建设维护税单一来源,致使基础设施差、历史欠帐多,严重滞后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而城市基础设施(尤其是道路宽度、管径等)普遍具有固定性、系统性、长期使用性,因此它的建设要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做到适当超前,而超前规划和建设所需要的资金更扩大了供求之间的矛盾。

我国当前的基础设施中也同样存在一定的问题 1.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

虽然近年来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但由于历史欠账多,投资不足和设施建设滞后的矛盾仍然突出。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对污水、垃圾处理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十一五”期间建设任务将更加繁重,建设资金紧张的矛盾将进一步加剧。

由于对环境保护的紧迫性认识不到位,对推进污水处理设施管理体制改革及产业化经营缺乏自主性和积极性,一些地方的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政企不分,权利、义务、责任界定不清,效率低下,加之污水处理费征收不足或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滞后,造成污水处理厂建成后不能正常发挥效益,有的停停开开,有的甚至长时间闲置。

2.县城供水能力不足,供水安全保障率亟待提高

2003年以来,国家开始安排国债资金支持各地缺水县城的供水设施建设,切实解决了一些县城的居民“吃水难”问题。但由于县一级财政困难,长期缺少投入,县城供水能力不足的矛盾仍然较为普遍。此外,由于多数县城只有一座净水厂,运行年限普遍较长,工艺简单,多年来虽然陆续投入资金进行改造,但净水工艺仍然落后,再加上供水管网大都存在老化和腐蚀问题,容易引起供水二次污染,供水安全受到威胁。

3.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张,城市集聚的人口也快速膨胀,一些特大城市的常规公共交通方式难已满足客运需求,市内交通日趋紧张,加之近年来私家车的迅速增加,城区车流不畅、交通堵塞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当前,如何缓解大城市尤其是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的日趋严重的交通紧张状况,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解决目标:

1.继续加大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重点流域和区域的污染治理

以“三河三湖”、环渤海、南水北调沿线、三峡库区、首都水资源保护以及西部中心城市等流域和区域为重点,加大对污水、垃圾处理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强城市污水管网、燃气管网及供热管网等地下管线的统筹建设,城市污染综合防治能力进一步提高,城市环境继续改善。

2.加快城市供水设施改造和节水设施建设

继续加强对旧城区严重老化和漏损严重供水管网的改造,进一步加大贫困地区缺水县城的供水设施建设投入,居民“吃水难”的问题得到一定缓解。加快了城市净水厂改造及生活污水再生利用设施建设,水资源综合利用率有所提高。

3.以“疏解卡口、保持畅通”为目标,加强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

坚持优先发展公共交通,鼓励发展大运量快速的城市公共汽车运营系统。推动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发展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完善轨道交通线网结构。到2005年末,全国的城市

快速轨道交通运营线路合计里程达到395公里。随着这些城市的快速轨道交通网络逐步完善,中心城区的交通拥堵得到一定缓解。

与此同时,一些人却认为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资过热

2008年底,为避免一场全球性经济衰退的影响,中国通过了一项财政刺激计划,自那以来,中国开始大兴土木,包括新建高速公路、高速铁路、

桥梁、城市地铁系统、机场航站楼以

及新机场。

北京和上海之间的一条新高速铁路将两地之间的旅行时间缩短到5小时。全长41.58

公里的胶州湾跨海大桥于今年6月底通车,它是世界上最长的水上桥梁。中国的高速公路里程也将很快超过美国。

但是中国的大兴土木引起了一些疑问。多少基础设施算“过多”呢?中国为建设世界上

最快的铁路、最长的桥梁和最大的高速公路网负债过多了吗? 政府的中央计划体系面临更加严格的审查,特别是来自媒体的审视。多数大型基础设施

工程是自上而下地策划和实施的,几乎没有征求公众意见。结果造成一系列无用的工程,例如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内无人居住的“鬼城”康巴什,或者西部城市里旅客寥寥无几的大型机场

航站楼。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赵坚认为,虽然这个发展中国家需要基础设施,但是它并不需要最现

代化和最费钱的基础设施,因为多数老百姓承受不起。

即使最便宜的高铁车票也比最贵的老式火车车票贵很多,旅客对高铁的需求不高。在慢

速火车被取代的线路上,许多春节回家过年的中国旅客现在选择乘小轿车或大巴,而不愿意

付钱购买高铁车票。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许小年说:“我认为,我们建设的基础设施太多了。我所说的太多是指超前于经济发展,超前于需求。”

其他经济学家则提出相反的理由——一个有13亿以上人口的迅速发展的国家现在可能不需要这些基础设施,但是今后会需要。例如,他们指出北京建设的一系列环形公路。当三环路、四环路和五环路建设的时候,汽车不多,看上去像是浪费。现在,多数环路不论白天黑夜

都拥挤不堪。

中国和西方的许多经济学家说,虽然无节制的开支近年来帮助中国维持了令人羡慕的经

济增长率,并帮助这个国家基本上避免了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但是它也放慢了中国增长模式从出口带动向消费开支维持的转变速度。

中国领导人已经开始公开谈论增长动力需要从投资向消费转变。这是政府最近公布的五年规划的一部分。与此同时,发展的速度发生了变化。在温州动车事故之后,高铁的发展放慢,

高铁也降低了时速。但是,建筑热中的许多项目仍在继续。 (七)现有城市基础上设施建设资金的来源方式及其问题 目前,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实际上还是政府资金,包括政府直接控制的资金,如政府财政拨款、国有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贷款和国债,也包括政府担保的商业金融机构的贷款。实际上,我国地方政府的或有负债,已经构成了我国目前经济发展中的最严重的风险之一。许多城市政府,为了显示政绩,不顾自身经济实力的限制,盲目扩大投融资

的规模,虽然迅速提高了我国城市化的水平,但却为资金的利用和偿还留下了巨大的隐患。

由于城市政府控制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仅仅导致了城市政府资金使用效率的低下,实际上,也为腐败提供了巨大的活动空间。而腐败一旦形成,就会形成一种势力,使城市政府腐败分子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控制越来越强,更难以使其它资本力量进入这一领域,从而必然导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严重短缺。而且,由于城市基础设施天然具有

垄断性,通过垄断经营,可以为经营者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因此,虽然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进行得轰轰烈烈,但在城市基础设施的经营上,却迟迟没有进行有效的改革。垄断必然导致了资金使用效率的低下和服务水平的停滞不前,而这反过来又必然导致城市居民对城市基础设施需求的持续高涨。

因此,现有的城市政府控制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的方式,

必然导致三个严重的后果:第一,资金的利用效率严重低下;第二,腐败横生;第三,建成的城市基础设施总是达不到预期的目标。这种模式,严重限制了已经迅速发展起来的国内民间资金的流动,也妨碍了巨额外资的进一步利用,也不利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未来发展方向 一、加快项目建设、运营的市场化改革步伐

加快基础设施投资及经营管理体制的创新,首先是按照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改组、改造现有基础设施经营管理机构,使之由政府的附属机构转变成为独立核算的经营企业。其次是探讨现有存量资产明晰产权关系,通过公开招标等手段委托企业负责经营,加快其市场化、产业化进程,提高运行效率。第三是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积极探索实行公用产品供应和销售的分开经营、独立核算,形成开放式、多元化、竞争性的建设运营格局。在推动市政公用、公路交通等基础设施行业改革的同时,不断强化政府的行业管理职能,在服务质量、价格管理等方面加强监督和指导。

二、改革投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吸纳社会投资 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公平的市场运行环境和合理的投资回报机制。为解决基础设施投资不足和效率不高的问题,首先是必须明确界定公益性和经营性基础设施的范围,凡经营性设施项目都要按照市场经营的方式进行操作,拓宽融资渠道,允许民间投资参服建设和经营,探索尝试以拍卖、租赁、托管、特许权经营、资产证券化等多种方式,吸纳各类社会资金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提高基础设施的运营效率。

三、继续加大政府投入

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大、周期长、回报低,在推进体制创新的初期,还需政府加大投入。政府财政投资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带动各方面资金的投入,以促进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四、建立健全政策法规体系

加强相关政策、法规体系建设,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既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加入WTO作出的

承诺,更是保持经济发展良好势头的必要保证。我们将继续致力于修订、健全、完善基础设施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政策制度,努力建立合理的市场运行规则和公平的市场环境。通过依法行政,严格执法,规范市场行为,保护公平竞争。

五、改进政府管理,简化行政审批程序

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合理界定政府行政审批的范围。在不影响国家生产力布局和生产、生活安全的前提下,凡能由企业自主决定的、能由中介机构提供服务的,政府要坚决退出、取消审批。政府管理着眼于提高运作效率,切实改变重审批、轻管理的状况,政府管理重点由事前审批转向过程监督和管理,积极探索符合市场经济的管理办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