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针灸学考试复习资料整理 精华版和系统版

2020-11-26 来源:汇智旅游网


针灸学复习资料整理 第一部分 精华版

(以下内容为精华总结,篇幅少而精)

针灸总论

腧穴总论

1腧穴的概念和分类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 “腧穴”是对穴位的统称;“输穴”是对五输穴中的第三个穴位的专称;俞穴,专指特定穴中的背俞穴。

分类: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三类。

1)十四经穴:是指具有固定的名称和位置,且归属于十二经和任脉、督脉的腧穴。主治本经病症的共同作用。(361穴)

2)奇穴:是指既有一定的名称,又有明确的位置,但尚未归入或不便归入十四经系统的腧穴。这类多数对某些病证有特殊的疗效。又称为“经外奇穴”。

3)阿是穴:是指既无固定名称,亦无固定位置,而是以压痛点或病变部位或其他反应点等作为针灸施术部位的一类腧穴,又称“天应穴”、“不定穴”、“压痛点”等。 2腧穴的治疗及主治规律。

作用:1)近治作用:是指腧穴具有治疗其所在部位局部及邻近组织、器官病证的作用。这是一切腧穴主治作用所具有的共同特点。

2)远治作用:是指腧穴具有治疗其远隔部位的脏腑、组织病证的作用。十四经穴,尤其是十二经脉中位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经穴,远治作用尤为突出。

3)特殊作用,是指某些腧穴具有双向的良性调节作用和相对的特异治疗作用。例如:天枢穴:腹泻——止泻,便秘——通便。 主治规律:1)分经主治规律 手三阴经 经名 手太阴经 手厥阴经 手少阴经 手三阳经 经名 手阳明经 手少阳经 手太阳经 足三阳经 经名 足阳明经 足少阳经 足太阳经

本经主治特点 肺、喉病 心、胃病 心病 本经主治特点 侧头、胁肋病 后头、肩胛病 本经主治特点 二经相同主治 神志病 三经相同主治 胸部病 二经相同点 目病、耳病 三经相同主治 咽喉病、热病 前头、鼻、口、齿病 三经相同点 前头、口齿、咽喉病、眼病、神志病、热病 胃肠病 侧头、耳病、胁肋病 后头、腰背病(背俞1

并治脏腑病) 足三阴经 经名 足太阴经 足厥阴经 足少阴经 任督二脉 经名 任脉 督脉 本经主治特点 回阳、固脱、有强壮作用 中风、昏迷、热病、头面病 二经相同主治 神志病、脏腑病、妇科病 本经主治特点 脾胃病 肝病 肾病、肺病、咽喉病 三经相同主治 前阴病、妇科病 2)分部主治规律(略)

3)四肢部经穴以分经主治为主,头身部经穴以分部主治为主。 3特定穴

1)特定穴的意义:十四经中具有特殊性能和治疗作用并有特定称号的腧穴。 2)特定穴的分类和特点:

a、五输穴:井穴——分布在指或趾末端,为经气初出。

荥穴——分布于掌指或柘趾关节之前,为经气开始流动。 输穴——分布于掌指或柘趾关节之后,为经气渐盛。

经穴——多位于腕、踝关节以上之前臂、胫部,其经气盛大流行。 合穴——位于肘膝关节附近,其经气冲盛且合于脏腑。 b、原穴、络穴:

脏腑原气输注、经过和留止于十二经脉四肢部的腧穴,称为原穴。十二原穴多分布与腕踝关节的附近。

十五络穴从经脉分出处各有一个腧穴,称为络穴,又称“十五络穴”。十二经脉的络穴位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任脉络穴鸠尾位于上腹部;督脉络穴长强位于尾骶部;脾之大络大包穴位于胸胁部。

c、郄穴: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中的阴蹻、阳蹻、阴维、阳维脉之经气深聚的部位。郄穴共有16个,除胃经的梁丘之外,都分布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 d、背俞穴、募穴

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称为“背俞穴”共12个 背俞穴均位于背腰部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上,大体依脏腑位置的高低而上下排列,并分为冠以脏腑之名。 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称为“募穴”,又称为“腹募穴”,共有12个。募穴位于胸腹部有关经脉上,其位置与相关脏腑所处部位相近。

e、下合穴:六腑之气下合于下肢足三阳经的腧穴,称为“下合穴”又称“六腑下合穴”其中胃、胆、膀胱的下合穴位于本经,大肠、小肠的下合穴同位于胃经,三焦的下合穴位于膀胱经。

d、八会穴: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等精气聚会的8个腧穴,称为八会穴。八会穴分散在躯干和四肢部,其中脏、腑、气、血、骨之会穴位于躯干部;筋、脉、髓之会穴位于四肢部。

e、八脉交会穴: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相通的8个腧穴,又称“交经八穴”均位于腕踝关节的上下。

2

f、交会穴:两经或数经相交会的腧穴。多分布于头面、躯干部。 4腧穴的定位方法 部位 头面部 起止点 前发际正中至后发际正中 眉间(印堂)至前发际正中 头面部 第七颈椎棘突下至后发际正中 眉间至后发际正中第7颈椎棘突下 前两额发角(头维)之间 耳后两乳突(完骨)之间 部位 胸 腹 胁 部 起止点 折量寸 度量发 直寸 说明 用于确定胸部任脉经穴的纵向距离 用于确定上腹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用于确定下腹部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横寸 直寸 用于确定胸腹部经穴的横向距离 用于确定胁肋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用于确定背腰部经穴的横向距离 用于确定肩背部经穴的横向距离 直寸 用于确定上臂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用于确定前臂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用于确定下肢内侧足三阴经穴的纵向距离 3

折量寸 12 3 3 折量法 直寸 说明 用于确定头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直寸 用于确定前或后发际及其头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18 9 9 横寸 用于确定头前部经穴的横向距离 用于确定头后部经穴的横向距离 胸骨上窝(天突)9 至胸剑联合中点 胸剑联合中点至脐中 脐中至耻骨联合上缘(曲骨) 两乳头之间 腋窝顶点至第11肋游离缘端(章门) 8 5 8 12 背腰部 肩胛骨内缘(近脊柱侧点)至后正中线 肩峰缘至后正中线 3 横寸 8 上肢部 下肢部 腋前、后纹头至9 肘横纹(平肘尖) 肘横纹至腕掌(背)侧横纹 12 耻骨联合上缘至18 股骨內上踝上缘

胫骨内侧踝下方至内踝间 股骨大转子至腘横纹 13 19 用于确定下肢外后侧足三阳经穴的纵向距离 用于确定下肢外后侧足三阳经穴的纵向距离 腘横纹至外踝间 16 习题 A型题

1.腧穴大体上可分为三类,这三类是 [ C ] A.十二经穴、经外奇穴、阿是穴 B十四经穴、经外奇穴、特定穴 C.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 D.经穴、络穴、阿是穴 E.络穴、郄穴、五输穴

2.足三阳经腧穴主治病证相同的是 [ A ] A.神志病 B.胃肠病 C.胸部病 D.咽喉病 E.前阴病

3.足三阴经腧穴主治病证相同的是 [ E ] A.神志病 B.胃肠病 C.胸部病 D.咽喉病 E.前阴病

4.任督两脉穴位都可以治疗 [ D ] A.热病 B.头面病 C.腰背病 D.妇科病 E.咽喉病

5.现时采用的骨度分寸上以哪本书为基础 [ E ] A.《素问》 B.《针灸甲乙经》 C.《千金要方》 D.《难经》 E.《难经》 6.根据骨度分寸法,下列哪项两者距离不是9寸 [ D ]

A. 两完骨间 B.天突至歧骨 C.腋前后纹头至肘横纹 D.歧骨至脐中 E.两头维之间 7.根据骨度分寸法,印堂至大椎为 [ A ] A.18寸 B.15寸 C.12寸 D.10寸 E.8寸

8根据骨度分寸法,股骨大转子至腘横纹为 [ E ] A.12寸 B.13寸 C.16寸 D.18寸 E.19寸

9.一夫法是指将患者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四指的宽度为3寸,其量取标准应按以下 [ E ]

A.食指远端指节横纹 B.中指远端指节横纹 C.无名指远端指节横纹 D.小指近端指节横纹 E.以上都不是

10.两手虎口自然平直交叉取列缺,属于 [ C ] A.活动标志定位法 B.中指同身寸法 C.简便定位法 D.拇指同身寸法 E.骨度分寸定位法 B型题

A.16寸 B.19寸 C.12寸 D.13寸 E.18寸

1.眉间至后发际正中第7颈椎棘突下 [ E ] 2.肘横纹至腕横纹 [ C ] 3.耻骨联合上缘至股骨内上髁上缘 [ E ] 4.腘横纹至外踝尖 [ A ]

X型题

4

1.腧穴的主治特点是 [ABE] A.近治作用 B.远治作用 C.局部治疗作用 D.相对特异治疗作用 E.特殊作用

2.可主治神志病的经脉有 [ACD] A.手厥阴、手少阴 B.手三阳经 C.足三阳经 D.任督二脉 E.特殊作用 大纲要求

1、 十二经腧穴的主治概要。

2、 下列常用经穴的定位、主治及刺灸方法。

(1) 手太阴肺经:尺泽、孔最、列缺、太渊、鱼际、少商。 (2) 手阳明大肠经:合谷、曲池、肩髃、迎香。

(3) 足阳明胃经:承泣、地仓、颊车、头维、下关、梁门、天枢、梁丘、犊鼻、足三里、条口、丰隆、内庭、厉兑。

(4) 足太阴脾经:隐白、医学.全在线.太白、公孙、三阴交、阴陵泉、地机、血海、大包。 (5) 手少阴心经:少海、通里、神门、少府、少冲。

(6) 手太阳小肠经:少泽、后溪、养老、小海、天宗、颧髎、听宫。

(7) 足太阳膀胱经:睛明、攒竹、天柱、风门、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肾俞、大肠俞、膀胱俞、次髎、委中、志室、秩边、承山、飞扬、昆仑、申脉、至阴。 (8) 足少阴肾经:涌泉、太溪、照海、复溜。

(9) 手厥阴心包经:曲泽、郄门、间使、内关、大陵、劳宫、中冲。 (10) 手少阳三焦经:关冲、中渚、外关、支沟、肩髎、翳风、丝竹空。

(11) 足少阳胆经:瞳子髎、率谷、头临泣、风池、肩井、日月、环跳、风市、阳陵泉、悬钟、丘墟、足临泣、足窍阴。

(12) 足厥阴肝经:大敦、行间、太冲、蠡沟、章门、期门。 (13) 任脉:中极、关元、气海、神阙、中脘、膻中、廉泉。

(14) 督脉:腰阳关、命门、大椎、哑门、风府、百会、神庭、水沟。 3、 下列常用奇穴的定位、主治及刺灸方法。

四神聪、印堂、太阳、定喘、夹脊、胃脘下俞、腰眼、十宣、八邪、外劳宫、膝眼、胆囊穴、阑尾穴。

针灸各论

手太阴肺经:咳、喘、咳血、咽喉痛等肺系疾患,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尺泽(合穴)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中

1.咳嗽、气喘、咳血、咽喉肿痛等肺系实热性病证 2.肘臂挛痛 2.急性吐泻、中暑、小儿惊风等急症 直刺0.8-1.2寸,或点刺出血

孔最(郄穴)尺泽与太渊穴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 1.咳血、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肺系病证2.肘臂挛痛 直刺0.5-1寸

列缺(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任脉)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5

1.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肺系病证 2.头痛、齿痛、项强、口眼歪斜等头项疾患 向上斜刺0.5-0.8寸

太渊(输穴;原穴;八会穴之脉会)腕掌横侧纹桡侧,桡A的桡侧凹陷中 1.咳嗽、气喘等肺系疾患 2.无脉症 3腕臂痛 避开桡A,直刺0.3-0.5寸

鱼际(荥穴)第一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1.咳嗽、咳血、咽干、咽喉肿痛、失音等肺系热性病证 2.小儿疳积 少商(井穴)拇指桡侧指甲跟角旁0.1寸

1.咽喉肿痛、鼻衄、高热、昏迷等肺系实热证 2.癫狂 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手阳明大肠经:主治头面五官疾患、热病、皮肤病、肠胃病、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合谷(原穴)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1.头面五官诸病:头痛、目赤肿痛、齿痛、鼻衄、齿痛、口眼歪斜、耳聋等 2.发热、恶寒等外感病证,热病无汗或多汗 3.经闭、滞产等妇产科病证 直刺0.5-1寸,手半握拳,孕妇禁

曲池(合穴)屈肘成直角,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1.手臂痹痛,上肢不遂等上肢病证 2.热病 3.高血压 4.、癫狂

5.腹痛、吐泻等肠胃病证 6.咽喉肿痛,目赤肿痛,齿痛等五官热性病证 7.癮疹、湿疹、瘰疬等皮、外科疾病 直刺0.5-1寸

肩髃 肩峰端下缘,当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三角肌上部中央。臂外展或平举时,肩部出现两个凹陷,当肩峰前下方凹陷处

1.肩臂挛痛,上肢不遂等上肢系病证 2.瘾疹 肩周炎宜直刺,上肢不遂宜向三角肌方向斜刺 迎香 鼻翼外缘中点旁开0.5寸,当鼻唇沟中 1.鼻塞,鼽衄,口歪等局部病证 2.胆道蛔虫症 略向内上方斜刺或平刺0.3-0.5寸

足阳明胃经:胃肠病,头面五官病,神志病,皮肤病、热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承泣 目正视,瞳孔直下,当眼球与眶下缘之间。

1. 眼睑瞤动,迎风流泪,夜盲,近视等目疾 2.口眼歪斜,面肌痉挛

以左手拇指向上轻推眼球,紧靠眶缘缓慢直刺0.5—1.5寸,不宜提插,以防刺破血管,引起血肿,出针时稍加按压,防出血

地仓 口角旁约0.4寸,上直对瞳孔

口角歪斜、流涎、三叉神经痛等面局部病证 斜刺或平刺0.5-0.8寸,可向颊车穴透刺

颊车 下颌角前上方约1横指,按之凹陷处,当咀嚼时咬肌隆起最高点处 齿痛、牙关不利、颊肿、口角歪斜等局部病证

直刺0.3-0.5寸,或平刺0.5—1寸,可向地仓透刺

下关 在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前方,当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合口有孔,张口即闭,宜闭口取穴

1.牙关不利、三叉神经痛、齿痛、口眼歪斜等面口病证 耳聋、耳鸣、聤耳等耳疾

6

头维 额角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4.5寸 头痛、目眩、目痛等头目病证 平刺0.5-1.0寸

梁门 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 纳少、胃痛、呕吐等胃疾

直刺0.8—1.2寸,过饱者禁针,肝肿大者慎或禁,不宜大幅度提插 天枢(大肠募穴)脐中旁开2寸

1.腹痛,腹胀,便秘,腹泻,痢疾等胃肠病证 2.月经不调、痛经等妇科疾患 直刺1-1.5寸,孕妇不可灸

梁丘(郄穴)屈膝,髂前上棘与髌骨外上缘连线上,髌骨外上缘上2寸 1.急性胃病 2.膝肿痛、下肢不遂等下肢病证 乳痈、乳痛等乳疾 直刺1~1.2寸

犊鼻 外膝眼 屈膝,髌韧带外侧凹陷中

膝痛、屈伸不利、下肢麻痹等下肢、膝关节疾患 足三里(合穴;胃下合穴)犊鼻下3寸,胫骨前嵴1横指

1.胃肠病证:胃痛、呕吐、噎膈、腹胀、腹泻、痢疾、便秘等 2.下肢:痿痹证 3.癫狂等神志病 4.乳痈、肠痈等外科疾患 虚劳诸证,强壮保健要穴(温灸) 直刺1~2寸

条口 上巨虚穴下2寸,犊鼻下8寸,足三里下5寸 1.下肢痿痹,转筋 2.肩臂痛 3.脘腹疼痛 直刺1—1.5寸

丰隆(络穴)外踝尖上8寸,条口外1寸,胫骨前嵴外2横指 1.头痛、眩晕 2.癫狂 3.咳嗽痰多等痰饮病证 4.下肢痿痹 腹胀、便秘 直刺1—1.5寸

内庭(荥穴)足背第2、3趾间缝纹端

1.五官热性病证:齿痛、咽喉肿痛、鼻衄 2.热病 3.吐酸、腹泻、痢疾、便秘等肠胃病 足背肿痛、跖趾关节痛 直刺或斜刺0.5-0.8寸

厉兑(井穴)第2趾外侧趾甲根角旁约0.1寸 1.实热性五官病:鼻衄、齿痛、咽喉肿痛 2.热病 多梦、癫狂等神志病患

足太阴脾经:脾胃病,妇科、前阴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隐白(井穴)足大趾内侧,趾甲根角旁O.1寸

1.月经过多、崩漏 等妇科病 2.便血、尿血等慢性出血证 3.癫狂、多梦 4.惊风 5.腹满、暴泄 浅刺0.1寸

太白(输穴;原穴)第1跖骨小头后缘,赤白肉际凹陷处 1.肠鸣、腹胀、腹泻、胃痛、便秘等脾胃病证 2.体重节痛 直刺0.5~0.8寸

公孙(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冲脉)第1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赤白肉际处

7

1.胃痛、呕吐、腹痛、腹泻、痢疾等脾胃肠腑病证 2.心烦失眠、狂证等神志病证 逆气里急、气上冲心(奔豚气)等冲脉病证 直刺0.6~1.2寸

三阴交 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 1.肠鸣腹胀、腹泻等脾胃虚弱诸证

2.月经不调、带下、阴挺、不孕、滞产等妇产科病证(经、带、产、胎) 3.遗精、阳痿、遗尿、等生殖泌尿系统疾患 4.心悸、失眠、高血压 5.下肢瘘痹 6.阴虚诸证 直刺1.0~1.5寸,孕妇禁

地机(郄穴)内踝尖与阴陵泉的连线上,阴陵泉下3寸 1.痛经、崩漏、月经不调等妇科病 2.腹痛、腹泻等脾胃病证 水肿、小便不利等脾不运化水湿病证 阴陵泉(合穴)胫骨内侧髁下方凹陷处

1.脾不运化水湿:腹胀、腹泻、水肿、黄疸、小便不利 膝痛

直刺1.0-2.0寸

血海 屈膝,髌骨内上缘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隆起处

1.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等妇科月经病 2.瘾疹、湿疹、丹毒等血热性皮肤病 大包(脾之大络)在侧胸部腋中线上,当第6肋间隙处 1.气喘 2.胸胁痛 3.全身疼痛 4.疝气 5.四肢无力 手少阴心经:心、胸、神志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少海(合穴)屈肘,肘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的中点处(曲池相对)

1.心痛、癔病等心病、神志病 2.肘臂挛痛、臂麻手颤 3.头项痛、胸胁部痛 4.瘰疬 直刺0.5—1.0寸

通里(络穴)腕横纹上1寸,尺侧腕屈肌腱桡侧缘 1. 心悸,怔忡等心病 2.舌强不语、暴喑 3.腕臂痛

直刺0.3—0.5寸,不宜深刺,留针时,不可做屈腕动作

神门(输穴;原穴)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桡侧凹陷处(太渊相对) 1.心与神志病证:心痛,心烦,惊悸,怔忡,健忘,失眠,痴呆,癫狂痫 2.高血压 3.胸胁痛 直刺0.3-0.5寸

少府(荥穴)手掌面第4、5掌骨之间,握拳时当小指与无名指指端之间 1.心悸,胸痛等心胸病 2.阴痒、阴痛 3.痈疡 4.小指挛痛 直刺0.3-0.5寸

少冲(井穴)小指桡侧,指甲根角旁0.1寸

1.心悸,心痛,癫狂,昏迷等心及神志病 2.热病 3.胸胁痛 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手太阳小肠经:头面五官病,热病,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少泽 小指尺侧,指甲根角旁0.1寸

1.乳痈,乳汁少等乳疾 2.昏迷、热病等急症、热证 3.头痛,目翳,咽喉肿痛等头面五官病证

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孕慎

后溪(输穴;八脉交会穴,通督脉)微握拳,在第5指掌关节后尺侧的远侧,掌横纹赤白肉际处

8

1.头痛项强、腰背痛及手指、肘臂挛痛等痛证 2.耳聋,目赤 3.癫狂痫 4.疟疾 直刺0.5-1.0寸,治手指挛痛可透刺合谷穴

养老(郄穴)手掌面向胸,当尺骨茎突桡侧骨缝凹陷中 1.目视不明 2.肩、背、肘、臂酸痛

直刺或斜刺0.5-0.8寸,强身保健可用温和灸

小海(合穴)屈肘,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间凹陷处 1.肘臂疼痛、麻木 2.癫痫 直刺0.3—0.5寸

天宗 肩胛骨冈下窝中央凹陷处,约当肩胛骨冈下缘与肩胛下角之间的上1/3折点处取穴 1.肩胛疼痛、肩背损伤等局部病证 2..气喘 直刺或斜刺0.5—1.0寸

颧髎 目外眦直下,颧骨下缘凹陷处

口眼歪斜,眼睑閏动,齿痛,三叉神经痛等面部病证 直刺0.3-0.5寸,斜/平刺0.5—1.0寸

听宫 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后方,张口呈凹陷处 1.耳疾:耳鸣,耳聋,聤耳等 2.齿痛 张口,直刺1.0-1.5寸

足太阳膀胱经:头面五官病、项、背、腰、下肢病及神志病,位于背部两条侧线的背俞穴及其他腧穴主治相应的脏腑病证和有关的组织器官病证 睛明 目内眦角稍内上方凹陷处

1.目疾:目赤肿痛,流泪,视物不清,目眩,近视,夜盲,色盲 2.急性腰扭伤、坐骨神经痛 3..心动过速

紧靠眶缘直刺0.5-1.0寸,不捻缓、提插。禁灸 攒竹 眉头凹陷中,约在目内眦直上

1.头痛、眉棱骨痛 2.眼睑闰动、眼睑下垂、口眼歪斜、目视不明、流泪、目赤肿痛等目部病证 3.呃逆

向眉中/眼眶内缘平/斜刺0.5-0.8寸,禁灸

天柱 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哑门穴),旁开1.3寸,当斜方肌外缘凹陷中 1.后头痛、项痛、肩背腰痛等痹证 2.鼻塞 3.。癫狂痫 4.热病 直刺或斜刺0.5-0.8寸。不可向内上方深刺 风门 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1.感冒、咳嗽、发热、头痛等外感病证2.项强、胸背痛 斜刺0.5-0.8寸

肺俞(肺背俞穴)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1.咳嗽,气喘,咯血等肺疾 2.骨蒸潮热,盗汗等阴虚病证 斜刺0.5-0.8寸

心俞(心背俞穴)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1.心与神志病变:心痛,惊悸,失眠,健忘,癫痫 2.咳嗽,吐血 3.盗汗,遗精 斜刺0.5—0.8寸

膈俞(八会穴之血会)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1.呕吐,呃逆,气喘等上逆之证 2.贫血 3.潮热,盗汗 4.癮疹,皮肤瘙痒 \\斜刺0.5—0.8寸

肝俞(肝背俞穴)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1.胁痛、黄疸等肝胆病证 2.目赤,目视不明,夜盲,迎风流泪等目疾 3.癫狂痫 4.脊背痛

9

斜刺0.5—0.8寸

胆俞(胆背俞穴)第10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1.黄疸,口苦,胁痛等肝胆病证 2.肺痨,潮热 斜刺0.5-0.8寸

脾俞(脾背俞穴)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胃俞(胃背俞穴)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胃脘痛,呕吐,腹胀,肠鸣等胃疾 斜刺0.5—0.8寸

肾俞(肾背俞穴)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1.头晕,耳鸣,耳聋,腰酸痛等肾虚病证

2.遗尿,阳痿,遗精,早泄,不育等生殖泌尿系疾患 3.月经不调,带下,不孕等妇科病证 直刺0.5-1.0寸

大肠俞(大肠背俞穴)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1.腰腿痛 2.腹胀,腹泻,便秘等胃肠病证 直刺0.8—1.2寸

膀胱俞(膀胱背俞穴)第2骶椎棘突下,旁开1.5寸,约平第2骶后孔 1.小便不利,遗尿等膀胱气化功能失调病证 2.腰骶痛 3.腹泻、便秘 直/斜刺0.8-1.2寸

次髎 第2骶后孔中,约当髂后上棘下与后正中线之间

1.妇科病证:痛经,月经不调,带下等 2.小便不利 3.遗精 4.疝气 5.腰骶痛、下肢痿痹 直刺1.0-1.5寸

委中(合穴;膀胱下合穴)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腱中间

1.腰背痛,下肢痿痹等腰及下肢病证 2.腹痛,急性吐泻 3.遗尿,小便不利 4.丹毒 直刺1.0-1.5寸,或用三棱针点刺腘静脉出血 志室 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3寸

1.遗精,阳痿等肾虚病证 2.小便不利,水肿 3.腰脊强痛 斜刺0.5—0.8寸

秩边 平第4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3寸

1.腰骶痛,下肢痿痹等腰及下肢病证 2.小便不利 3.便秘,痔疾 4.阴痛 直刺1.5-2寸

承山 腓肠肌两肌腹之间凹陷的顶端处,约在委中穴与昆仑穴之间中点 1.腰腿拘急、疼痛 2.痔疾,便秘 直刺1.0-2.0寸,不宜强刺激

飞扬(络穴)昆仑穴直上7寸,承山穴外下方1寸 1.头痛,目眩 2.腰腿疼痛 3.痔疾 直刺1—1.5寸

昆仑 外踝尖与跟腱间凹陷处

1.后头痛,项强,腰骶疼痛,足踝肿痛等痛证 2.癫痫 3.滞产 直刺0.5—0.8寸,孕禁,经期慎用

申脉(八脉交会穴,通阳蹻脉)外踝直下方凹陷中

1.头痛,眩晕 2.癫狂痫证,失眠等神志疾患 3.腰腿酸痛 直刺0.3—0.5寸

至阴(井穴)足小趾外侧,趾甲根角旁0.1寸

10

1.胎位不正,滞产 2.头痛,目痛 3.鼻塞,鼻衄 浅刺0.1寸,胎位不正用灸法

足少阴肾经:妇科病、前阴病、肾脏病,以及与肾有关的肺、心、肝、脑病及咽喉、舌等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涌泉(井穴)足趾跖屈,约当足底(去趾)前1/3处凹陷处

1.昏厥、中暑、小儿惊风,癫狂痫等急症及神志疾病 2头痛,头昏,失眠,目眩 3.咳血、咽喉肿痛、喉痹等肺系病证 4.大便难,小便不利 5.奔豚气 6.足心热 直刺0.5-0.8寸,降邪宜灸/药物贴敷

太溪(输穴;原穴)内踝高点与跟腱后缘连线的中点凹陷处

1.头痛,目眩,失眠,健忘,遗精,阳痿等肾虚证 2.咽喉肿痛,齿痛,耳聋,耳鸣等阴虚性五官病

3.咳嗽,气喘,咳血,胸痛等肺部疾患 4.消渴,小便频数,便秘 5.月经不调 6.腰脊痛,下肢厥冷

直刺0.5-0.8寸

照海(八脉交会穴,通阴蹻脉)内踝高点正下缘凹陷处

1.失眠,癫痫等精神、神志疾患 2.咽喉干痛,目赤肿痛等五官热性疾患 3.月经不调,带下,阴挺等妇科病证 4.小便频数,癃闭 直刺0.5-0.8寸

复溜(经穴)太溪穴上2寸,当跟腱前缘

1.水肿,汗证(多汗或无汗)等津液输布失调疾患 2.腹胀,腹泻等胃肠疾患 3.腰脊强痛,下肢痿痹 直刺0.5-1.0寸

手厥阴心包经:心、心包、胸、胃、神志病,以及经脉循行经过部位的其他病证 曲泽(合穴)肘微屈,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尺侧缘

1.心痛,心悸,善惊等心系病证 2.胃痛,呕吐,呕血等热性胃疾 3.暑热病 4.肘臂挛痛 直刺1-1.5寸,或点刺出血

郄门(郄穴)腕横纹上5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1.急性心悸,心痛,心烦,胸痛等心疾 2.呕血,咯血,衄血等热性出血证 3.疔疮 4.癫痫 直刺0.5-1寸

间使(经穴)腕横纹上3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1.心痛,心悸等心疾 2.胃痛,呕吐等热性胃病 3.热病,疟疾 4.癫狂痫 直刺0.5—1.0寸

内关(络穴;八脉交会穴,通阴维脉)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1.心痛,胸闷,心动过速或过缓等心疾 2.胃痛,呕吐,呃逆等胃腑病证

2.中风 3.失眠,郁证,癫狂痫等神志病证 4.眩晕证,如晕车、晕船、耳源性眩晕 5.肘臂挛痛

直刺0.5-1.0寸

大陵(输穴,原穴)腕横纹中央,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1.心痛,心悸胸胁满痛 2.胃痛,呕吐,口臭等胃腑病证 3.喜笑悲怒、癫狂痫等神志疾患 4.臂、手挛痛

直刺0.3—0.5寸

劳宫(荥穴)掌心横纹中,第2、3掌骨中间

1.中风昏迷、中暑等急症 2.心痛、烦闷、癫狂痫等神志病 3.口疮,口臭 4.鹅掌风 直刺0.3—0.5寸

11

中冲(井穴)中指尖端中央

中风昏迷,舌强不语,中暑,昏厥,小儿惊风等急症 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手少阳三焦经:头、耳、目、颊、胸胁、咽喉病和热病,以及经脉循行经过部位的其他病证 关冲(井穴)无名指尺侧指甲根角旁0.1寸

1.头痛,目赤,耳鸣,耳聋,喉痹,舌强等头面五官病证 2.热病、中暑 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中渚(输穴)手背第4、5掌骨小头后缘之间凹陷中

1.头痛,目赤,耳鸣,耳聋,喉痹等头面五官病证 2.热病 3.肩背肘臂酸痛,手指不能屈伸

直刺0.3—0.5寸

外关(络穴;入脉交会穴,通阳维脉)\\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正中间

1.热病 2.头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等头面五官病证 3.瘰疬 4.胁肋痛 5.上肢痿痹不遂

直刺0.5—1.0寸

支沟(经穴)腕背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正中间

1.便秘 2.耳鸣,耳聋 3.暴喑 4.瘰疬 5.胁肋疼痛 6.热病 直刺0.5—1寸

肩髎 肩峰后下方,上臂外展时,当肩髃穴后寸许凹陷中 肩臂挛痛不遂 直刺1—1.5寸

翳风 乳突前下方与下颌角之间凹陷中

1.耳鸣,耳聋等耳疾 2.口眼歪斜,面风,牙关紧闭,颊肿等面、口病证 3.瘰疬 直刺0.5—1寸

丝竹空 眉梢凹陷中

1.癫痫 2.头痛,目眩,目赤肿痛,眼睑闰动等头目病证 3.齿痛 平刺0.3-0.5寸

足少阳胆经:肝胆病,侧头、目、耳、咽喉、胸胁病,以及经脉循行经过部位的其他病证 瞳子髎 目外眦外侧0.5寸,眶骨外缘凹陷中

1.头痛 2.目赤肿痛,羞明流泪,内障,目翳等目疾 平刺0.3-0.5寸,或三棱针点刺出血 率谷 耳尖直上,入发际1.5寸 1.头痛,眩晕 2.小儿急慢惊风 平刺0.5-0.8寸

头临泣 目正视,瞳孔直上入前发际0.5寸,神庭与头维连线中点 1.头痛 2.目痛,目眩,流泪,目翳等目疾 平刺0.5-0.8寸

风池 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凹陷中,平风府穴

1.癫痫,中风,头痛,眩晕,耳鸣,耳聋等内风所致的病证

2.感冒,鼻塞,鼽衄,目赤肿痛,口眼歪斜等外风所致的病证 3.颈项强痛 针尖微下,向鼻尖斜刺0.8—1.2寸,或平刺透风府穴 肩井 肩上,大椎穴与肩峰连线中点

1.颈项强痛、肩背疼痛,上肢不遂 2.难产,乳痈,乳汁不下,乳癖等妇产科及乳房疾患 3.

12

瘰疬

直刺0.5—0.8寸,慎不可深刺,孕禁 日月(胆之募穴)乳头直下,第7肋间隙

1.黄疸,胁肋疼痛等肝胆病证 2.呕吐,吞酸,呃逆等肝胆犯胃病证 斜刺或平刺0.5-0.8寸,不可深刺

环跳 侧卧屈股,当股骨大转子高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内2/3交点 1.腰胯疼痛,半身不遂,下肢痿痹等腰腿疾患 2.风疹 直刺2-3寸

风市 大腿外侧正中,腘横纹上7寸

1.半身不遂,下肢痿痹、麻木等下肢疾患 2.遍身瘙痒 直刺1-1.5寸

阳陵泉(合穴;胆下合穴;八会穴之筋会)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 1.黄疸,胁痛,口苦,呕吐,吞酸等肝胆犯胃病证 2.膝肿痛、下肢痿痹及麻木等下肢、膝关节疾患 3.小儿惊风 直刺l.0~1.5寸

悬钟(八会穴之髓会)外踝高点上3寸,腓骨前缘

1.痴呆、中风等髓海不足疾患 2.颈项强痛、胸胁满痛,下肢痿痹 直刺0.5-0.8寸

丘墟(原穴)外踝前下方,趾长伸肌腱外侧凹陷中

1.目赤肿痛、目翳等目疾 2.颈项痛,腋下肿,胸胁痛,外踝肿痛等痛证 3.足内翻,足下垂

直刺0,5—0.8寸

足临泣(输穴;八脉交会穴,通于带脉)

1.偏头痛,目赤肿痛,胁肋疼痛,足跗疼痛等痛证 2.月经不调,乳痈 3.瘰疬 直刺0.5—0.8寸

足窍阴(井穴)第4趾外侧趾甲根角旁0.1寸

1.头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咽喉肿痛等头面五官实热病证 2.胸胁痛,足跗肿痛 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足厥阴肝经:肝、胆、脾、胃病,妇科,少腹、前阴病,以及经脉循行经过部位的其他病证 大敦(井穴)足大趾外侧趾甲根角旁0.1寸

1.疝气,少腹痛 2.遗尿,癃闭,五淋,尿血等泌尿系病证

3.月经不调,崩漏,阴缩,阴中痛,阴挺等月经病及前阴病证 4.癫痫,善寐 斜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

行间(荥穴)足背第1、2趾间的趾蹼缘上方纹头处

1.中风,癫痫,头痛,目眩,目赤肿痛,青盲,口歪等肝经风热头目病证 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崩漏,带下等妇科经带病证

2.阴中痛,疝气 3.遗尿、癃闭、五淋等泌尿系病证 4.胸胁满痛 直刺0.5-0.8寸 太冲(输穴;原穴)

1.中风,癫狂痫,小儿惊风,头痛,眩晕,耳鸣,目赤肿痛,口歪,咽痛等肝经风热病证 2.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带下等妇科经带病证 3.黄疸,胁痛,腹胀,呕逆等肝胃病证

4.癃闭,遗尿 5.下肢痿痹,足跗肿痛 直刺0.5-0.8寸

13

蠡沟(络穴)内踝尖上5寸,胫骨内侧面中央

1.月经不调,赤白带下,阴挺,阴痒等妇科病证 2.小便不利 3.疝气,睾丸肿痛 平刺0.5-0.8寸

章门(脾之募穴;八会穴之脏会)第11肋游离端下际

1.腹痛,腹胀,肠鸣,腹泻,呕吐等胃肠病证 2.胁痛,黄疸,痞块(肝脏肿大)等肝脾病证

直刺0.8-1寸

期门(肝之募穴)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1.胸胁胀痛,呕吐,吞酸,呃逆,腹胀,腹泻等肝胃病证 2.奔豚气 3.乳痈 斜刺或平刺0.5—0.8寸,不可深刺

督脉:神志病,热病,腰骶、背、头项等局部病证,及相应内脏病证 腰阳关 后正中线上,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约与髂嵴相平

1.腰骶疼痛,下肢痿痹 2.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等妇科病证 3.遗精,阳痿等男科病证 向上斜刺0.5-1寸,多灸

命门 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1.腰脊强痛,下肢痿痹 2.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痛经,经闭,不孕等妇科病证 3.遗精,阳痿,精冷不育,小便频数等男性肾阳不足病证 4.小腹冷痛,腹泻 向上斜刺0.5-1寸,多灸

太椎 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1.热病,疟疾,恶寒发热,咳嗽,气喘等外感病证 2.骨蒸潮热 3.癫狂痫证,小儿惊风等神志病证 4.项强,脊痛 5.风疹,痤疮 向上斜刺0..5~1寸

哑门 第1颈椎下,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处

1.暴暗,舌缓不语 2.癫狂痫,癔病等神志病证 3.头痛,颈项强痛

向下颌方向刺0.5~1寸。不可向上深刺,以免伤及延髓 风府 正坐,头微前倾,后正中线上,入后发际上l寸 1.癫狂,中风,癔病等内风为患的神志病证

2.头痛,颈项强痛,眩晕,咽喉肿痛,失音,目痛,鼻衄等内外风为患 刺法同哑门

百会 后发际正中直上7寸,或当头部正中线与耳尖连线交点处

1.痴呆,中风,失语,失眠,瘈疭,健忘,癫狂痫证,癔病等神志病证 2.头风,头痛,眩晕,耳鸣等头面病证

3.脱肛,阴挺,胃下垂,肾下垂等气失固摄而致的下陷性病证 平刺0.5-0.8寸,升阳举陷灸 神庭 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

1.癫狂痫,失眠,惊悸 2.头痛,目眩,目赤,目翳,鼻渊,鼻衄等头面五官病 2.失眠,惊悸等神志病证 平刺0.5—0.8寸

水沟 人中沟的上1/3与下2/3交点处

1.昏迷,晕厥,中风,中暑,休克,呼吸衰竭等急危重症,急救要穴之一

2.癔病,癫狂痫,急慢性惊风等神志病 3.鼻塞,鼻衄,面肿,口歪,齿痛,牙关紧闭等面鼻口部病证 4.闪挫腰痛

向上斜刺0.3-0.5寸,强刺激或指甲按掐

14

任脉:少腹、脐腹、胃脘、胸、颈、头面的局部病证和相应的内脏病证,部分腧穴有强壮作 用或可治疗神志病

中极(膀胱募穴)前正中线上,脐下4寸

1.遗尿,小便不利,癃闭等泌尿系病证 2.遗精,阳痿,不育等男性病证 2.月经不调,崩漏,阴挺,阴痒,不孕,产后恶露不尽,带下等妇科病证 直刺1-1.5寸。孕慎

关元(小肠募穴)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

1.中风脱证,虚劳冷惫,羸瘦无力等元气虚损病证 2.少腹疼痛,疝气

3.腹泻,痢疾,脱肛,便血等肠腑病证 4.五淋,尿血,尿闭,尿频等泌尿系病证 2.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带下,阴挺,恶露不尽,胞衣不下等妇科病 直刺1.0—1.5寸;多灸。孕慎

气海(肓之原穴)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

1.虚脱,形体羸瘦,脏器衰惫,乏力等气虚病证 2.水谷不化,绕脐疼痛,腹泻,痢疾,便秘等肠腑病证

3。小便不利,遗尿 4.疝气,遗精,阳痿

5.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带下,阴挺,产后恶露不止,胞衣不下等妇科病证 直刺1-1.5寸;多灸。孕慎用 神阙 脐窝中央

1.虚脱,中风脱证等元阳暴脱 2.腹痛,腹胀,腹泻,痢疾,便秘,脱肛等肠腑病证 3.水肿,小便不利

一般不针,艾灸或艾炷隔盐灸

中脘(胃之募穴;八会穴之腑会)前正中线,脐上4寸,脐与胸剑联合连线中点

1.胃痛,腹胀,纳呆,呕吐,吞酸,呃逆,小儿疳积等脾胃病证 2.黄疸 3.癫狂,脏燥 直刺1~1.5寸

膻中(心包募穴;八会穴之气会)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隙,两乳头连线与前正中线交点 1.咳嗽,气喘,胸闷,心痛,噎膈,呃逆等胸中气机不畅的病证 2.产后乳少,乳痈,乳癖等胸乳病证

平刺0.3-0.5寸

廉泉 微仰头,喉结上方,当舌骨体上缘中点

中风失语,暴暗,吞咽困难,舌下肿痛,舌缓流涎,口舌生疮,喉痹等口舌病证 向舌根斜刺0.5-0.8寸 常用奇穴

四神聪 头顶部,百会前、后、左、右各1寸,共4穴 1.头痛,眩晕,失眠,健忘,癫痫等神志病 2.目疾 平刺0.5—0.8寸 印堂 额部,两眉中间

1.痴呆,痫证,失眠,健忘等神志病证 2.头痛,眩晕 3.鼻衄,鼻渊 4.小儿惊风,产后血晕,子痫

\\提捏局部皮肤,平刺0.3-0.5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太阳 颞部,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1横指凹陷处 1.头痛 2.目疾 3.面瘫

直刺或斜刺0.3-0.5寸,或点刺出血

定喘 背上部,第7颈椎棘突下旁开0.5寸

15

1.哮喘,咳嗽 2.肩背痛,落枕 直刺0.5—0.8寸

夹脊 背腰部,第1胸椎至第5腰椎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 上胸部治上肢和心肺疾病 下胸部治胃肠疾病

腰部治腰、腹和下肢疾病

斜刺0.3—0.5寸,或梅花针叩刺

胃脘下俞 背部,第8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1.胃痛,腹痛,胸胁痛 2.消渴 斜刺0.3-0.5寸

腰眼 腰部,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3.5寸凹陷中 1.腰痛 2.虚劳 3.月经不调,带下 直刺1-1.5寸

外劳宫 左手背侧,第2、第3掌骨间,指掌关节后约0.5寸处 1.落枕,手臂肿痛 2.脐风 直刺0.5-0.8寸

八邪 手背侧第1至第5指间,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左右共8穴 1.手背肿痛,手指麻木 2.烦热,目痛3.毒蛇咬伤 斜刺0.5—0.8寸,或点刺出血

十宣 手十指尖端,距指甲游离缘0.1寸,共10穴 1.昏迷 2.癫痫 3.高热,咽喉肿痛 4.手指麻木 浅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 膝眼 屈膝,在髌韧带两侧凹陷处 1.膝痛,腿痛 2.脚气

向膝中斜刺0.5—1寸,或透刺对侧膝眼

胆囊 小腿外侧上部,当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

1.急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等胆腑病证 2.下肢痿痹 直刺1-2寸

阑尾 小腿前侧上部,当犊鼻下5寸,胫骨前缘旁开1横指 1.急慢性阑尾炎 2.消化不良 3.下肢痿痹 直刺1.5-2寸 习题 A型题

1.位于腕上7寸,主治肺部急性疾患的穴位是 [ C ] A.手三里 B.列缺 C.孔最 D.偏历 E.曲池

2.不位于瞳子直下的腧穴是 [ E ] A.承泣 B.四白 C.巨髎 D.地仓 E.颧髎

3.脾经中用于治疗妇科疾病的常用穴位是 [ B ] A.阴陵泉 B.地机 C.公孙 D.商丘 E.大横

4.下列哪一项与公孙穴无关 [ D ] A.络穴 B.八脉交会穴 C.足太阴经腧穴 D.位于第1跖骨基底后下方 E.主治脾胃、神志等病证

5.与手太阳经相通,主治舌强不语的穴位是 [ C ]

16

A.廉泉 B.哑门 C.通里 D.神门 E.养老

6.平第2骶后孔,督脉旁开1.5寸的穴位是 [ B ] A.小肠俞 B.膀胱俞 C.中膂俞 D.胞肓 E.秩边

7.十四椎下旁开3寸的穴位是 [ D ] A.气海俞 B.大肠俞 C.肾俞 D.志室 E.三焦俞

8.承山治疗肛门疾患主要通过哪部分的内在联系 [ C ] A.经脉 B.络脉 C.经别 D.经筋 E.皮部

9.下列足太阳膀胱经穴,除哪项外均位于背部距督脉3寸的侧线上 [ C ] A.魄户 B.阳纲 C.风门 D.志室 E.胞肓

10.根据“治风先治血”的理论,治疗风疹可以配用 [ C ] A.合谷 B.肝俞 C.膈俞 D.脾俞 E.天井

11.在下列井穴中,治疗胎位不正应选用 [ C ] A.足窍阴 B.中冲 C.至阴 D.少冲 E.厉兑

12.腕横纹中央,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的穴位是 [ A ] A.大陵 B.内关 C.间使 D.阳溪 E.阳谷

13.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尺侧缘的穴位是 [ B ] A.曲池 B.曲泽 C.尺泽 D.少海 E.肘髎

14.下列各组穴,治疗便秘较好的是 [ D ] A.公孙、丰隆 B.中脘、下巨虚 C.水分、上巨虚 D.支沟、天枢 E.下脘、陷谷医.学.全.在线.网.站.提供

15.足少阳胆经足跗部支脉是从何穴处分出 [ B ] A.丘墟 B.足临泣 C.地五会 D.侠溪 E.以上均不是

16.丘墟深刺时,可以透向 [ B ] A.然骨 B.照海 C.公孙 D.解溪 E.太溪

17.“耳前三穴”(耳门、听宫、听会)其归经由上至下分别是 [ A ] A.三焦经、小肠经、胆经 B.小肠经、胆经、三焦经 C.胆经、三焦经、小肠经 D.三焦经、胆经、小肠经 E.胆经、小肠经、三焦经

18.风池穴操作错误者为 [ D ] A.向前直刺 B.透对侧风池或平刺透风府 C.可灸 D.针尖微向前上方,朝眉心方向斜刺0.8~1.2寸 E.针尖微向前下方,朝鼻尖方向斜刺0.8~1.2寸

19.针刺环跳的最好体位是 [ B ] A.侧卧位,双下肢平伸 B.侧卧位,屈上腿伸下腿 C.侧卧位,屈下腿伸上腿 D.侧卧位,双下肢都弯曲 E.以上都不对

20.大椎与肩峰连线中点的穴位是 [ C ] A.曲垣 B.天髎 C.肩井 D.秉风 E.巨骨

21.水沟位于 医学全.在线.网.站.提供 [ B ]

A.人中沟的中点 B.人中沟的上1/3与下2/3的交点

C.人中沟的上2/3与下1/3的交点 D.人中沟的中1/3与下1/3的交点 E.以上都不是

22.关元穴位于脐中下几寸 [ D ]

17

A.1 B.1.5 C.2 D.3 E.4

B型题

A.阴陵泉 B.地机 C.公孙 D.三阴交 E.大横

1.治疗月经不调的首选腧穴是 [ D ] 2.位于踝以下的腧穴是 [ C ] 3.属于八脉交会穴的是 [ C ] A.尺泽 B.曲泽 C.小海 D.少海 E.曲池

4.属于手少阴经合穴的腧穴是 [ D ]

5.位于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的腧穴 [ A ] 6.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凹陷处的腧穴是 [ C ] A.腰腿痛 B.疝气 C.水肿 D. 小便频数或不利、遗尿 E.带下病、月经不调 7.大肠俞主治 [ A ] 8.膀胱俞主治 [ D ]

A.黄疸、胁痛 B.水肿、小便不利 C.赤白带下 D.疝气 E.坐骨神经痛 9.日月主治 [ A ] 10.环跳主治 [ E ]

X型题

1.丰隆穴具有以下哪些特性 [ADE] A.足阳明络穴 B.孕妇禁针 C.位于外踝尖上8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 D.治疗头痛、眩晕 E.治疗咳嗽痰多

2.属于足太阴经脉的穴位有 [ADE] A.血海 B.梁丘 C.梁门 D.大包 E.商丘

3.平第2腰椎棘突下的穴位是 [BDE] A.腰阳关 B.志室 C.气海俞 D.肾俞 E.命门

4.足太阳膀胱经腧穴共同主治 医学全.在线网.站.提供 [ABCDE] A.头项痛 B.背腰部痛 C.下肢病 D.脏腑病 E.神志病

5.治疗难产的足太阳膀胱经腧穴为 [ CD] A.承山 B.委中 C. 昆仑 D.至阴 E.申脉

6.属于胆经的腧穴有 [ABCDE] A.头临泣 B.足临泣 C.头窍阴 D.足窍阴 E.完骨

7.百会穴的定位是 [ADE]

A.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 B.前发际正中直上7寸 C.后发际正中直上5寸 D.后发际正中直上7寸 E.头部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

8.属于任脉的穴位有 [ACD] A.廉泉 B.水沟 C.中脘 D.会阴 E.长强

9.水沟穴的主治证有 医学全.在线网.站.提供 [ABCD]

A.晕厥、中风、中暑 B.癔病、急慢惊风 C.鼻塞 D.闪挫腰痛 E.遗精 10.关元穴的主治证有 [ABCDE]

A.中风脱证 B.腹泻、痢疾 C.月经不调、痛经 D.遗精、阳痿 E.少腹疼痛

刺灸法

18

大纲要求 1、 毫针刺法

(1) 针刺前的准备:选择体位、消毒。 (2) 进针法。

(3) 针刺的角度、深度:针刺角度与深度的概念;针对不同部位、病情的体质针刺角度、深度的选择。

(4) 行针法:基本手法及辅助手法。 (5) 得气的表现及临床意义。 (6) 常用单式补泻手法。

(7) 晕针、滞针、血肿等常见针刺异常情况的处理及预防。 (8) 针刺的注意事项。 2、 灸法

(1) 灸法的种类。 (2) 灸法的作用。

(3) 下列常用灸法的操作方法、适应证:瘢痕灸、无瘢痕灸、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隔附子饼灸、温和灸、雀啄灸、温针灸。 3、 拔罐法

闪罐法、留罐法、走罐法、刺络拔罐法的操作方法和适应证。 4、 三棱针法的操作方法、适应证。

5、皮肤针法的操作方法、叩刺部位、适应证及注意事项。

一、毫针刺法

1、针刺前的准备:

临床上针刺的常用体位主要有:仰卧位、侧卧位、俯卧位、仰靠坐位、俯伏坐位、侧伏坐位。 体位 仰卧位 侧卧位 俯卧位 仰靠坐位 俯伏坐位 侧伏坐位 消毒

高压蒸汽灭菌法 98~147pa的压强。115°~123°的高温下,保持30分钟以上。 药物浸泡消毒法 75%的酒精内浸泡30~60分钟 煮沸消毒法 沸水中15~20分钟 适用部位 头面胸腹部腧穴和上下肢部分腧穴 身体侧面少阳 头、项、脊背、腰骶部腧穴和下肢背侧及上肢部分腧穴 前头、颜面和颈前等部位的腧穴 后头和项、背部腧穴 头部的一侧、面颊及耳前后部位的腧穴 2、进针法

押手的作用:主要用于固定腧穴的位置,夹持针身,协助刺手进针,使针身有所依附,保持针身垂直,力达针尖,以利于进针,减少针痛和协助调节,控制针感。具体的进针法: A、单手进针:多用于较短的毫针。尤其适宜于双穴同时进针。 B、双手进针:1)指切进针(爪切进针)适宜于短针的进针。 2)夹持进针(骈指进针)适宜于长针进针。

19

3)舒张进针:主要用于皮肤松弛部位的腧穴.。 4)提捏进针:主要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 C、针管进针:多用于儿童和惧针者 3、针刺的角度:

A、深度:a年龄:年老体弱,气血衰退,小儿不宜深刺

b体质:对形瘦体弱者,宜相应浅刺;形盛体强者,宜深刺。 c病情:阳证、新病宜浅刺,阴证、久病宜深刺。

d部位:头面、胸腹及皮薄肉少处的腧穴宜浅刺;四肢、臂、腹及肌肉丰处的腧穴宜深刺。

B、角度:a直刺:适宜于人体大部分腧穴。

b斜刺:45° 适宜于肌肉浅薄处货内有重要脏器,或者不宜直刺、深刺的腧穴。 c平刺:15° 适宜于皮薄肉少部位的腧穴。 4、行针法:

1)基本手法:A、提插法:行针时提插的幅度大,频率快,刺激量就大,反之就是刺激量小

B、捻转法:捻转角度大,频率快,其刺激量就大;反之刺激量就小。 2)辅助手法:促使得气和加强针。

A、循法:推动气血,激发经气,促使针后易于得气。 B、弹法:催气、行气

C、刮法:针刺不得气的时用之可激发经气,若已得气可以加强针刺感应的传导和扩散。 D、摇法:一是直立针身而摇,以加强得气的感应;一是卧倒针身而摇,使经气向一定的方向传导。

E、飞法:催气、行气,并使针刺感应增强。 F、震颤法:促使针下得气,增强针刺感应。 5得气的表现和临床意义

1)得气的表现:患者感觉酸、困、麻、胀、热、凉、触电、蚁行等 2)意义:与疗效的关系、与疾病预后的关系、与补泻手法的关系 6、常用的单式补泻的手法

1)基本补泻:A、捻转补泻:针下得气后,捻转角度小、用力轻、频率慢,操作时间短,结合拇指向前,食指向后者为补法;反之为泻法。

B、提插补泻:针下得气后,先浅后深,重插轻提,提插幅度小,频率慢,操作时间短,以下插用力为主为补法;反之为泻法。 2)其他补泻

A、疾徐补泻:进针时徐徐进入,少捻转,疾速出针者为补法;反之为泻法。

B、迎随补泻:进针时针尖随着经脉循行去的方向刺入为补法;针尖迎着经脉循行来的方向刺入为泻法。

C、呼吸补泻:病人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为补法;反之为泻法。

D、开阖补泻:出针时迅速按针孔为补法;出针时摇大针孔而不按为泻法。 E、平补平泻:进针得气后均匀的提插、捻转后即可出针。

7、晕针、滞针、血肿等常见针刺异常情况的处理和预防;针刺的注意事项。见书152—155页

8. 针刺异常情况的处理与预防 晕针

晕针是在针刺过程中病人发生的晕厥现象。这是可以避免的,医者应该注意防止。

20

处理

立即停止针刺,将针全部起出。使患者平卧,注意保暖,轻者仰卧片刻,给饮温开水或糖水后,即可恢复正常。重者在上述处理基础上,可刺人中、素髎、内关、足三里、灸百会、关元、气海等穴,即可恢复。若仍不省人事,呼吸细微,脉细弱者,可考虑配合其他治疗或采用急救措施。 预防

对于晕针应注重于预防。如初次接受针刺治疗或精神过度紧张,身体虚弱者,应先做好解释,消除对针刺的顾虑,同时选择舒适持久的体位,最好采用卧位,选穴宜少,手法要轻。若饥饿、疲劳、大渴时,应令进食、休息、饮水后再予针刺,医者在针刺治疗过程中,要精神专一,随时注意观察病人的神色,询问病人的感觉,一旦有不适等晕针先兆,可及早采取处理措施,防患于未然。 滞针

滞针是指在行针时或留针后医者感觉针下涩滞,捻转、提插、出针均感困难而病人则感觉痛剧时,称为滞针。 处理

若病人精神紧张,局部肌肉过度收缩时,可稍延长留针时间,或于滞针腧穴附近,进行循按或用叩弹针柄,或在附近再刺一针,以宣散气血,而缓解肌肉的紧张。若行针不当,或单向捻针而致者,可向相反方向将针捻回,并用刮柄、弹柄法,使缠绕的肌纤维回释,即可消除滞针。

对精神紧张者,应先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不必要的顾虑。注意行针的操作手法和避免单向捻转,若用搓法时,应注意与提插法的配合,则可避免肌纤维缠绕针身而防止滞针的发生。 弯针

弯针是指进针时或将针刺入腧穴后,针身在体内形成弯曲,称为弯针。 处理

出现弯针后,即不得再行提插、捻转等手法。如系轻微弯曲,应慢慢将针起出。若弯曲角度过大时,应顺着弯曲方向将针起出。若由病人移动体位所致,应使患者慢慢恢复原来体位,局部肌肉放松后,再将针缓缓起出,切忌强行拔针,以免将针断入体内。 预防

医者进针手法要熟练,指力要均匀,并要避免进针过速、过猛。选择适当体位,在留针过程中,嘱患者不要随意更动体位,注意保护针刺部位,针柄不得受外物碰撞和压迫。 断针

断针或称折针,是指针体折断在人体内。若能术前做好针具的检修和施术时加以应有的注意,是可以避免的。 处理

医者态度必须从容镇静,嘱患者切勿更动原有体位,以防断针向肌肉深部陷入。若残端部分针身显露于体外时,可用手指或镊子将针起出。若断端与皮肤相平或稍凹陷于体内者,可用左手拇、食二指垂直向下挤压针孔两侧,使断针暴露于体外,右手持镊子将针取出。若断针完全深入皮下或肌肉深层时,应在X线下定位,手术取出。 预防

为了防止折针,应认真仔细地检查针具,对认为不符合质量要求的针具,应剔出不用。避免过猛、过强的行针。在行针或留针时,应嘱患者不要随意更换体位。针刺时更不宜将针身全部刺入腧穴,应留部分针身在体外,以便于针根折断时取针。在进针行针过程中,如发现弯针时,应立即出针,切不可强行刺入、行针。对于滞针等亦应及时正确的处理,不可强行硬拔。

21

血肿

血肿是指针刺部位出现的皮下出血而引起的肿痛,称为血肿。 处理

若微量的皮下出血而局部小块青紫时,一般不必处理,可以自行消退。若局部肿胀疼痛较剧,青紫面积大而且影响到活动功能时,可先作冷敷止血后,再做热敷或在局部轻轻揉按,以促使局部瘀血消散吸收。 预防

仔细检查针具,熟悉人体解剖部位,避开血管针刺,出针时立即用消毒干棉球揉按压迫针孔。 9. 针刺的注意事项

患者在过于饥饿、疲劳,精神过度紧张时,不宜立即进行针刺。对身体瘦弱,气虚血亏的患者,进行针刺时手法不宜过强,并应尽量选用卧位。

妇女怀孕三个月者,不宜针刺小腹部的腧穴。若怀孕三个月以上者,腹部、腰骶部腧穴也不宜针刺。至于三阴交、合谷、昆仑、至阴等一些通经活血的腧穴,在怀孕期亦应予禁刺。如妇女行经时,若非为了调经,亦不应针刺。 小儿囟门未合时,头顶部的腧穴不宜针刺。

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针刺。 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的部位,不宜针刺。

对胸、胁、腰、背脏腑所内居之处的腧穴,不宜直刺、深刺。肝、脾肿大、肺气肿患者更应注意。

针刺眼区和项部的风府、哑门等穴以及脊椎部的腧穴,要注意掌握一定的角度,更不宜大幅度的提插、捻转和长时间的留针,以免伤及重要组织器官,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

对尿潴留等患者在针刺小腹部腧穴时,也应掌握适当的针刺方向、角度、深度等,以免误伤膀胱等器官出现意外的事故。 习题 A型题

1.下列腧穴可以直刺、深刺的是 [ C ] A.缺盆 B.膻中 C.条口 D.中封 E.期门

2.下列腧穴中不具有补虚功能的是 [ C ] A.气海 B.命门 C.中冲 D.关元 E.膏肓

3.行针的目的是不包括 [ B ] A.激发经气 B.防止晕针 C.调节针感 D.催气速行 E.补虚泻实 4.中风脱证时可选用 医学全.在线.网.站.提供 [ C ] A.隔姜灸 B.隔蒜灸 C.隔盐灸 D.隔附子饼灸 E.以上都不对

5.下列不属于艾条灸的是 [ B ] A.温和灸 B.温针灸 C.太乙针灸 D.回旋灸 E.雀啄灸

6.用于治疗局部皮肤麻木、疼痛或功能减退等疾患,可首选 [ C ] A.留罐法 B.走罐法 C.闪罐法 D.刺血拔罐法 E.留针拔罐法

7.下列哪些疾病首选刺血拔罐法 [ D ] A.咳嗽 B.腹泻 C.牙痛 D.丹毒 E.咽痛

8.下列哪项不是三棱针的操作方法 [ D ] A.点刺法 B.散刺法 C.刺络法 D.横刺法 E.挑刺法

9.下列何病证不宜三棱针放血 [ B ] A.高热惊厥 B.中风脱证 C.中暑昏迷 D.急性腰扭伤 E.乳蛾 B型题

22

A.仰卧位 B.俯伏坐位 C.俯卧位 D.侧伏坐位 E.仰靠坐位

1.针刺双侧环跳时体位宜为 [ C ] 2.针刺单侧听宫时体位宜为 [ D ] 3.针刺双侧风池时体位宜为 [ B ] 4.针刺天突时体位宜为 [ E ]

A. 指切进针法 B.夹持进针法 C.提捏进针法 D.舒张进针法 E.单手进针法 5.针刺印堂时宜选 [ C ] 6.针刺大巨时宜选 [ D ] 7.针刺环跳时宜选 [ B ] A.风寒痹痛 B.肿疡初起 C.阳痿早泄 D.便秘 E.中风脱证 8.隔姜灸可用于治疗 [ A ]

9.隔盐灸可用于治疗 [ E ] 10.隔附子饼灸可用于治疗 [ C ] 11.隔蒜灸可用于治疗 [ B ] A.留罐法 B.走罐法 C.闪罐法 D.刺血拔罐法 E.留针拔罐法

12.面积较大、肌肉丰厚部位处拔罐可选用 [ B ] 13.用于治疗丹毒、扭伤时常用 [ D ] 14.不宜于留罐处的拔罐可选用 [ C ] A.三棱针法 B.皮肤针法 C.皮内针法 D.电针法 E.穴位注射法 15.中暑发热多选用 [ A ] 16.斑秃多选用 [ B ] X型题

1.疾徐补泻的操作方法是 [CD] A.徐徐进针,徐徐出针为补;疾速进针,疾速出针为泻 B.疾速进针,徐徐出针为补 C.徐徐进针,疾速出针为泻 D.徐徐进针,疾速出针为泻

2.呼吸补泻的操作方法是 [BE] A. 患者吸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为补;患者呼气时进针,呼气时出针为泻 B. 患者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为补 C. 患者吸气时进针,呼气出针为补 D. 患者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为泻 E. 患者吸气时进针,呼气时出针为泻

3.捻转泻法的操作方法是 [BC] A.拇指向前,食指向后,左转为主 B.拇指向后,食指向前,右转为主 C.捻转角度大,频率快,操作时间长 D.捻转角度小,频率慢,操作时间长 E.捻转角度大,频率快,操作时间短

4.提插补法的操作方法是 [CE] A.先深后浅,重插轻提 B.先浅后深,轻插重提 C.先浅后深,重插轻提 D.提插幅度小,频率慢,时间长 E.提插幅度小,频率慢,时间短 5.医者手指消毒的操作方法是 [BD] A.在75%的乙醇内浸泡30分钟 B.用肥皂水洗刷干净

C.在1:1000戊二醇溶液内浸泡30分钟 D.用75%酒精棉球认真涂擦 E.自来水冲洗干净即可医学全.在线.网.站.提供

6.影响针刺补泻效应的因素有 [ABCDE]

23

A.腧穴特异性 B.施术手法 C.机体的机能状态 D.施术时间 E.针具的粗细、长短

7.确定针刺深度的因素是 [ABCD] A.患者体质 B.患者年龄 C.病情 D.病灶位置 E.患者体位

8.隔姜灸的作用主要是 [ CE ] A.回阳救逆 B.温阳补肾 C.温胃止呕 D.解毒杀虫 E.散寒止痛

9.下列穴位中禁止瘢痕灸的是 [ABCDE] A.迎香 B.委中 C.曲泽 D.下关 E.太渊 10.拔罐法一般适用于 [ABCDE]

A.风寒湿痹 B.呕吐泄泻 C.咳喘 D.中风偏枯 E.伤风感冒

11.下列病证不宜用用皮肤针的有 [ACE] A.皮肤溃疡 B.神经性皮炎 C.急腹症 D.斑秃 E.急性传染病

12.皮肤针叩刺部位分为 [BDE] A.强叩刺 B.循经叩刺 C.弱叩刺 D.穴位叩刺 E.局部叩刺

二、灸法

1、灸法的种类:见书156

2、灸法的作用:温经散寒、扶阳固脱、散瘀消肿、防病保健 3、下列常见灸法的操作方法:

A、瘢痕灸:适用于哮喘、肺痨、瘰疬等慢性顽疾。 B、无瘢痕灸:适用于虚寒性疾患

C、隔姜灸:常用于因寒而致的呕吐、腹痛以及风寒痹痛等有温胃止呕、散寒止痛的作用。 D、隔蒜灸:治疗瘰疬、肺痨及初起的肿疡等病证,有清热解毒、杀虫的作用。

E、隔盐灸:用于治疗伤寒阴证或吐泻交作、中风脱证等,有回阳、救逆、固脱的作用。 F、隔附子饼灸:治疗命门火衰而致的阳痿、早泄或疮疡久溃不敛等,有温补肾阳的作用。 G、温和灸:治疗慢性病

H、雀啄灸和回旋灸治疗急性病

I、温针灸:既适合于艾灸又需要留着的患者 三、拔罐法

1、火吸法有:闪火法、投火法、贴棉法、滴酒法 2、拔罐方法:

A、留罐法:一般疾病均可

B、走罐法:面积较大,肌肉丰厚的部位,如脊背、腰臀、大腿等

C、闪罐法:用于局部皮肤麻木、疼痛或功能减退等疾患,尤其适用于不宜留罐的患者。 D、刺血拔罐法:用于治疗丹毒、乳痈、扭伤等 3三棱针的操作方法和适应证

1)操作方法:点刺法:多用于指趾末端的十宣、十二井穴和耳尖及头面部攒竹、上星、太阳等穴

散刺法:主要适用于局部瘀血、血肿或水肿、顽癣等,有去瘀生新、通经活络的作用 刺络法:多用于曲泽、委中等穴,治疗急性吐泻、中暑、发热等

挑刺法:常用于肩周炎、胃痛、颈椎病、失眠、支气管哮喘、血管神经星头疼等

2)适应证:三棱针放血疗法具有通经活络、开窍泻热、消肿止痛等作用,多用于实证、热证、瘀血、疼痛等,亦用于的常见病:昏厥、中暑、中风闭证、咽喉肿痛、目赤肿痛、顽癣、

24

顽痹等

4皮肤针法: A扣刺部位:循经扣刺(常用于项背腰骶的督脉和足太阳经,其次是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经络),穴位扣刺(各种特定穴、华佗夹脊穴、阿是穴等),局部扣刺

使用范围:近视、视神经萎缩、急性扁桃体炎、感冒、咳嗽、慢性肠胃病、便秘、头疼、腰疼等

针灸治疗

总论(略)较重要,好好看书191~202 各论: 头痛:

外感头痛:祛风通络,止痛。督、足少阳、手太阴 主穴:列缺、太阳、百会、风池

配穴:阳明头痛配印堂、攒竹、合谷、内庭,少阳头痛配率谷、外关足临泣,太阳头痛配天柱、后溪、申脉,厥阴头痛配四神聪、太冲、内关;风热配曲池、大椎点刺出血,风寒配风门拔罐或艾灸,风湿配阴陵泉 余穴泻法

方义:百会、太阳疏导头部经气,风池祛风活血,通络止痛,列缺宣肺解表,祛风通络 内热头痛

实证:疏通经络,清利头窍。督、足阳明、足少阳 主穴:百会、风池、头维

配穴:肝阳上亢加太冲、太溪、侠溪,痰浊头痛加太阳、丰隆、阴陵泉,瘀血头痛加阿是穴、血海、膈俞、内关 泻法

方义:百会、头维收通头部经络气血,风池活血通经,清利头目,调和气血 虚证:疏通经络,滋养脑髓。督、足阳明、足少阳 主穴:百会、风池、足三里

配穴:血虚加三阴交、肝俞、脾俞,肾虚加肾俞、太溪、悬钟 风池平补平泻,余穴补法

方义:百会疏调气血以养脑髓,风池活血通经,调和气血,足三里补益气血,滋养脑髓 皮肤针叩刺太阳、印堂及头痛处,出血少量——外感头痛 面痛

治法:疏通经络,祛风止痛。足太阳、手足阳明经 主穴:攒竹、四白、下关、地仓、合谷、风池

配穴:眼痛加丝竹空、阳白、外关,上领痛配颧髎、迎香,下颁部位痛配承浆、颊车、翳风、内庭,风寒配列缺,风热证加曲池、尺泽,气血瘀滞加太冲、三阴交 泻法,先取远端穴,局部穴位在急性发作期宜轻刺

方义:前四穴疏通面部经络,合谷为原穴加风池可祛风、通络、止痛 落枕

治法:舒筋通络,活血止痛。阿是穴、手太阳、足少阳 主穴:外劳宫、肩井、后溪、悬钟、阿是穴

配穴:风寒袭络加风池、合谷,气血瘀滞加内关、阿是穴,肩痛加肩髃、外关,背痛加天宗 泻法

方义:外劳宫是经验穴,后溪、悬钟、阿是穴疏通颈部经络气血,舒筋通络止痛 漏肩风

25

治法:通经活血,祛风止痛。阿是穴、手三阳经 主穴:肩髃、肩髎、肩贞、肩井、阿是穴 配穴:手太阳经证加后溪,手阳明经证加合谷,手少阳经证加外关,外邪内侵加合谷、风池,气滞血瘀加内关、膈俞,气血虚弱加足三里、气海(补法) 余穴泻法

方义:肩髃、肩髎、肩贞、阿是穴、肩前可疏通肩部经络气血,活血祛风止痛 腰痛

治法:活血通经。阿是穴、足太阳经 主穴:阿是穴、大肠俞、委中

配穴:寒湿配腰阳关,瘀血者配膈俞,肾虚者配肾俞、命门、志室 主穴泻法,寒湿灸法,瘀血刺络拔罐,肾虚补法,肾阳虚加灸法

方义:阿是穴、大肠俞疏通气血,通经止痛,委中疏调背部膀胱经之气血 梅花针叩刺出血,加拔火罐寒湿和瘀血 痹证

治法:通痹止痛。阿是穴、循经及辩证选穴 主穴:阿是穴、局部经穴

配穴:行痹加膈俞、血海,痛痹加肾俞、关元,着痹加阴陵泉、足三里,热痹加大椎、曲池 泻法或平补平泻。寒痹、湿痹灸法,大椎、曲池点刺出血,局部穴位可拔罐法 内科病症 中风

中经络:醒脑开窍,滋补肝肾,疏通经络。手厥阴、督脉、足太阴 主穴:内关、水沟、三阴交、极泉、尺泽、委中

配穴:肝阳暴亢加太冲、太溪,风痰阻络加丰隆、合谷,痰热腑实加曲池、丰隆、内庭,气虚血瘀加足三里、气海,阴虚风动加太溪、风池,口角斜加颊车、地仓,上肢不遂加肩髃、手三里、合谷,下肢不遂加环跳、阳陵泉、阴陵泉、风市,头晕加风池、完骨、天柱,足内翻加丘墟透照海,便秘加水道、归来、丰隆、支沟,复视加风池、天柱、晴明、球后,尿失禁,尿潴留加中极、曲骨、关元

操作:内关泻法,水沟雀啄法,三阴交沿胫骨内侧缘与皮肤成45°角,提插补法,极泉在原穴位置上下2寸取穴,直刺进针,提插泻法,尺泽、委中直刺提插泻法,余穴按虚补实泻操作

方义:内关调理心神,疏通气血,水沟醒脑开窍、调神导气,三阴交滋补肝肾,极泉、尺泽、委中疏通肢体经络

中脏腑:醒脑开窍,启闭固脱。手厥阴、督脉 主穴:内关、水沟

配穴:闭证加十二井穴、太冲、合谷,脱证加关元、气海、神阙

操作:内关、水沟同前,十二井穴三棱针点刺出血,太冲、合谷泻,强刺激,关元、气海艾灸,神阙隔盐灸

方义:内关调心神,水沟醒脑开窍,十二井调和阴阳,加太冲、合谷平肝熄风,关元灸之可辅助元阳,神阙、气海益气固本,回阳固脱 眩晕

实证:平肝化痰,定眩。督、足少阳经、手足厥阴 主穴:风池、百会、内关、太冲

配穴:肝阳上亢加行间、太溪、侠溪,痰湿中阻加中脘、头维、丰隆、阴陵泉 泻法

26

方义:风池、太冲清泻肝胆,平抑肝阳,内关宽胸理气,和中化痰止呕,百会清利脑窍定眩 虚证:益气养血,定眩。督、足少阳经、相应背俞穴 主穴:风池、百会、肝俞、肾俞、足三里

配穴:气血两虚加气海、脾俞、胃俞,肾精亏虚加悬钟、太溪、三阴交 操作:风池平补平泻,肝、肾俞、足三里等补法

方义:肝肾俞滋补肝肾,养血益精,培元固本,足三里补益气血,风池疏调头部气血,百会升提气血,二穴配合充养脑髓,缓急治标 面瘫

治法:祛风通络,疏调经筋。手足阳明、手足太阳

主穴:攒竹、鱼腰、阳白、四白、颧髎、颊车、地仓、合谷、昆仑

配穴:风寒加风池,风热加曲池,恢复期加足三里,人中沟歪斜加水沟,鼻唇沟浅加迎香 操作:面部腧穴平补平泻,恢复期灸法,肢体远端腧穴行泻法,手法宜重,恢复期肢体远端足三里补法,合谷、昆仑平补平泻,余穴泻法

方义:面部腧穴疏调局部经络气血,活血通络,合谷、昆仑循经远端选穴,急性期用泻法可祛除阳明、太阳筋络之邪气,祛风通络,恢复期,足三里补法可补益气血,濡养经筋 痿证

治法:祛邪通络,濡养筋脉。手足阳明、夹脊穴

主穴:上肢:肩髃、曲池、合谷,下肢:髀关、伏兔、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腰部夹脊穴

配穴:肺热伤津加尺泽、肺俞、二间,湿热袭络加阳陵泉、大椎、内庭,脾胃虚弱加太白、中脘、关元,肝肾亏虚加太溪、肾俞、肝俞,上肢肌肉萎缩加手阳明经排刺,下肢肌肉萎缩加足阳明经排刺

操作:足三里、三阴交补法,余穴泻或平补平泻

方义:上下肢阳明经疏通经络,调理气血,夹脊穴调肝腑阴阳,行气血,三阴交健脾益肾,濡养筋脉,阳陵泉调疏经络 痫病

发作期:醒脑开窍。手厥阴、督、足少阴 主穴:内关、百会、水沟、后溪、涌泉 水沟雀啄,以眼球充血为度。泻

方义:内关调理心神,水沟、百会为督脉穴,后溪通督脉,醒脑开窍,涌泉激发肾气,促进脑神恢复

间歇期:化痰熄风。督、任、足厥阴 主穴:印堂、鸠尾、间使、太冲、丰隆

配穴:痰火扰神加曲池、神门、内庭,风痰闭阻加合谷、阴陵泉、风池,心脾两虚加心俞、脾俞、肝肾阴虚加肝俞、肾俞、太溪、三阴交,瘀阻脑络加膈俞、内关 主穴泻,配穴虚补实泻

方义:印堂调神开窍,鸠尾调理阴阳,平抑风阳,间使调心神,理气血,太冲平熄肝风,丰隆豁痰化浊 不寐

治法:调理蹻脉,安神利眠。相应八脉交会穴、手少阴、督 主穴:照海、申脉、四神聪、神门、印堂、安眠

配穴:肝火扰心加行间、侠溪,痰热内扰加丰隆、内庭、曲池,心脾两虚配心俞、脾俞、足三里,心肾不交配心俞、脾俞、太溪、水泉,心胆气虚配心俞、丘墟、内关,脾胃不和配足三里、太白、公孙、内关

27

操作:神门、印堂、四神聪平补平泻,对重者,四神聪留针过夜,照海补,申脉泻,配穴虚补实泻

方义:心藏神,神门为心经原穴,印堂调理脑神,二穴相配安神利眠,四神聪、安眠镇静安神,照海、申脉蹻脉,主睡眠

郁证:调神理气,疏肝解郁。督、手足厥阴、手少阴 主穴:水沟、内关、神门、太冲

配穴:肝气郁结加曲泉、膻中、期门,气郁化火加行间、侠溪、外关,痰气郁结加丰隆、阴陵泉、天突、廉泉,心神惑乱加通里、心俞、三阴交、太溪,心脾两虚加心俞、脾俞、足三里、三阴交,肝肾亏虚加肝俞、太溪、三阴交

水沟雀啄,神门平补平泻,内关、太冲泻法,配穴实泻虚补

方义:水沟醒脑调神,神门、内关调心神定志,内关宽胸理气,太冲疏肝解郁 心悸:调理心神,安神定悸。手厥阴、手少阴 主穴:内关、郄门、神门、厥阴俞、巨阙

配穴:心胆虚怯加胆俞,心脾两虚加脾俞、足三里,阴虚火旺加肾俞、太溪,水气凌心加膻中、气海,心脉瘀阻加膻中、膈俞,善惊加大陵,耳鸣加中渚、太溪,多汗加膏肓,浮肿加水分、中极,烦热加劳宫 平补平泻

方义:内关、郄门调理心气,疏导气血,神门宁心安神定悸,厥阴俞、巨阙益心气,宁心神,理气机

感冒:祛风解表。手太阴、手阳明、督 主穴:列缺、合谷、大椎、太阳、风池

配穴:风寒感冒加风门、肺俞,风热感冒加曲池、尺泽、鱼际,鼻塞加迎香,体虚加足三里,咽喉肿痛加少商,全身酸痛加身柱,夹湿加阴陵泉,夹署加委中

操作:主穴泻,大椎风寒灸,风热刺络拔罐,足三里平补平泻或补,少商、委中点刺出血,余穴泻

方义:列缺、合谷祛邪解表,督脉大椎灸可通阳散寒,刺络可清泻热邪,风池为足少阳与阳维交会穴,散风邪,利头目 咳嗽

外感:疏风解表,宣肺止咳。手太阴、手阳明 主穴:肺俞、列缺、合谷

配穴:风寒加风门,风热加大椎,咽喉痛少商放血

泻法,风热疾刺,风寒留针或针灸并用或针后在背部腧穴拔罐

方义:列缺散风祛邪,宣肺解表,选合谷加强宣肺解表之功,肺俞通肺气 内伤:肃肺理气,止咳化痰。手足太阴经 主穴:太渊、三阴交、肺俞

配穴:痰湿侵肺加丰隆、阴陵泉,肝火灼肺加行间,肝阴亏加膏肓,咯血加孔最 主穴平补平泻或加灸,配穴虚补实泻

方义:肺俞调理肺气,太渊肃理肺气,三阴交疏肝健脾,化痰止咳 哮喘:实:祛邪肃肺,化痰平喘。手太阴、相应背俞 主穴:列缺、肺俞、膻中、尺泽、定喘

配穴:风寒者配风门,风热者配大椎、曲池,痰热者配丰隆,喘甚者配天突 泻法,风寒可灸,定喘刺络拔罐

方义:列缺宣通肺气,祛邪外出,尺泽肃肺化痰,降逆平喘,膻中宽胸理气,舒展气机,肺俞宣肺祛痰,定喘平喘

28

虚:补益肺肾,止哮平喘。相应背俞、手太阴、足少阴 主穴:肺俞、肾俞、膏肓、太渊、定喘、太溪、足三里 配穴:肺气虚配气海,肾气虚配阴谷、关元 定喘刺络拔罐,余穴补

方义:肺俞、膏肓针灸并用,补肺气,肾俞补纳肾气,太渊、太溪补肺肾之气,足三里调和胃气,定喘平喘之效穴

呕吐:和胃降逆,理气止呕。手厥阴、足阳明、相应募穴 主穴:中脘、内关、足三里

配穴:寒吐配胃俞、上脘,热吐配合谷,并用金津、玉液点刺出血,痰饮配膻中、丰隆,食滞配梁门、天枢,肝气犯胃配阳陵泉、太冲,脾胃虚寒配脾俞、胃俞,腹胀配天枢,肠鸣配脾俞、大肠俞,泛酸干呕配公孙

足三里平补平泻,内关、中脘泻,配穴虚补实泻,虚寒灸

方义:内关宽胸利气,降逆止呕,足三里疏理胃肠气机,中脘理气和胃止呕 胃痛:和胃止痛。足阳明、手厥阴、相应募穴 主穴:中脘、内关、足三里

配穴:寒邪犯胃配胃俞,饮食停滞配下脘、梁门,肝气犯胃配太冲,气滞血瘀配膈俞,脾胃虚寒配气海、关元、脾俞、胃俞,胃阴不足配三阴交、内庭 足三里平补平泻,内关、中脘泻,配虚补实泻

方义:足三里疏调胃腑气机,和胃止痛,中脘健运中州,调理气机,内关宽胸解郁,行气止痛

腹痛:通调腑气,缓急止痛。足阳明、足太阴、足厥阴、任 主穴:足三里、中脘、天枢、三阴交、太冲

配穴:寒加神阙、公孙,湿热加阴陵泉、内庭,气滞血瘀加曲泉、血海,脾阳不振加脾俞、胃俞、章门

太冲泻,余主穴平补平泻,配穴虚补实泻,寒灸 方义:足三里(肚腹三里留)、中脘、天枢通调腑气,三阴交调理足三阴经之气血,太冲疏肝理气

泄泻:急性:除湿导滞,通调腑气。足阳明、足太阴 主穴:天枢、阴陵泉、上巨虚

配穴:寒湿加神阙,湿热配内庭,食滞配中脘 泻,神阙隔姜灸

方义:天枢调理肠胃气机,上巨虚运化湿滞,阴陵泉健脾化湿,水分利小便,实大便、 慢性:健脾温肾,固本止泻。任、足阳明、足太阴 主穴:神阙、天枢、足三里、公孙

配穴:脾虚加脾俞、太白,肝郁配太冲,肾虚配肾俞、命门 神阙灸,天枢平补平泻,足三里、公孙补,配穴虚补实泻

方义:灸神阙温补元阳,固本止泻,天枢调理肠胃气机,足三里、公孙健脾益胃 便秘:调理肠胃,行滞通便。足阳明、手少阳 主穴:天枢、支沟、水道、归来、丰隆

配穴:热秘加内庭、合谷,气秘加太冲、中脘,气虚加脾俞、气海,血虚配足三里、三阴交,阳虚加神阙、关元

方义:天枢疏通大肠腑气,支沟宣通三焦气机,水道、归来、丰隆调理脾胃,行滞通腑 癃闭

实:清热利湿,行气活血。足太阳、足太阴、相应募穴

29

主穴:秩边、中极、膀胱俞、三阴交、阴陵泉

配穴:湿热加委阳,邪热壅肺配尺泽,肝郁气滞配太冲、大敦,瘀血阻滞配曲骨、次髎、血海

泻法,秩边深刺2.5-3寸,中极应先叩诊,检查膀胱膨胀程度,不能直刺

方义:秩边疏导膀胱气机,三阴交通调足三阴经气血,消除瘀滞,阴陵泉清热利湿,而通小便,中极、膀胱俞促进气化

虚:温补脾肾,益气启闭。足太阳、任、相应背俞穴 主穴:秩边、肾俞、脾俞、三焦俞、关元

配穴:肾气亏虚配太溪、复溜,中气不足配气海、足三里,无尿意或无力排尿加气海、曲骨 秩边泻法同上,余穴补,亦可温针灸,1-2次/日

方义:秩边疏导膀胱气机,关节温补下元,鼓舞膀胱气化,脾俞、肾俞补益脾肾,三焦俞通调三焦,促膀胱气化 妇儿科病证

月经不调:(1)经早:清热调经。任、足太阴 主穴:关元、三阴交、血海 配穴:实热配太冲或行间,虚热配太溪,气虚配足三里、脾俞,月经过多配隐白,腰骶疼痛加肾俞、次髎

操作:关元、三阴交平补平泻,血海泻,配穴虚补实泻,气虚加灸或温针灸

方义:本方主功是清热和血,调理冲任,关元调冲任之要穴,血海清泻血分之热,三阴交调理肝脾肾,调经之要穴

(2)经迟:温经散寒,和血调经。任、足太阴、足阳明 主穴:气海\\三阴交、归来

配穴:寒实加子宫,虚实加命门、腰阳关

操作:气海、三阴交毫针补法,灸,归来泻,配穴虚补实泻,灸或温针灸

方义:气海益气温阳,温灸更可温经散寒,三阴交调补三阴而和血调经,归来足阳明经,调理气血而调经

(3)经乱:疏肝益肾,调理冲任。任、足太阴 主穴:关元、三阴交、肝俞

配穴:胸胁胀痛配膻中、内关,肝郁配期门、太冲,肾虚加肾俞、太溪 操作:肝俞泻,余主穴补,配穴虚补实泻

方义:关元补肾培元,通调冲任,三阴交补脾胃,益肝肾,调气血,肝俞疏肝理气 痛经:实证:行气散寒,通经止痛。足太阴、任 主穴:三阴交、中极、次髎

配穴:寒凝配归来、地机,气滞配太冲,腹胀配天枢、气穴,胁痛加阳陵泉、光明,胸闷加内关

泻法,寒甚灸

方义:三阴交通经止痛,中极调冲任之气,散寒,次髎治痛经经验穴 虚:调补气血,温养冲任。足太阴、足阳明 主穴:气海、足三里、三阴交

配穴:气血亏虚加脾俞、胃俞,肝肾不足加太溪、肝俞、肾俞,头晕耳鸣加悬钟 补法加灸法

方义:三阴交健脾益气,调补肝肾,足三里补益气血,气海温暖下焦,温养冲任 经闭:血枯经闭:养血调经。任、足阳明

30

主穴:关元、足三里、归来

配穴:气血不足加气海、脾俞、胃俞,肝肾不足加肝俞、肾俞,潮热盗汗配太溪,心悸配内关,纳呆配中脘 补法,可施灸

方义:关元补下焦真元而化生精血,足三里、归来胃经穴,健脾胃而化生气血 血滞经闭:活血调经。任、足太阴、足阳明 主穴:中极、三阴交、归来

配穴:气滞血瘀加合谷、血海、太冲,痰湿阻滞加阴陵泉、丰隆,寒凝加命门、腰阳关,胸胁胀满配内关 泻法,寒凝灸

方义:中极调冲任,通下焦,三阴交、归来通胞脉而调和气血 崩漏:实:通调冲任,祛邪固经。任、足太阴 主穴:关元、公孙、三阴交、隐白

配穴:血热配血海,湿热配阴陵泉,气郁配太冲,血瘀配地机 操作:关元平补平泻,余穴毫针泻法

方义:关元、公孙通调冲任,固摄经血,三阴交清泻三经之湿热瘀等病邪,又可疏肝理气,隐白崩漏经验穴

虚:调补冲任,益气固经。任、足太阴、足阳明 主穴:气海、三阴交、足三里

配穴:脾气虚加百会、脾俞、胃俞,肾阳虚加肾俞、命门,肾阴虚加然谷、太溪,盗汗配阴郄,失眠配神门 补法,可灸

方义:气海益气固本,调补冲任,三阴交益气健脾,足三里补益气血 绝经前后诸证:滋补肝肾,调理冲任。任、足太阴、相应背俞 主穴:气海、三阴交、肝俞、脾俞、肾俞

配穴:肾阴亏加太溪、照海,肾阳不足加关元、命门,肝阳上亢加百会、风池、太冲,痰气郁结加中脘、阴陵泉、丰隆,心神不宁加通里、神门、心俞 主穴补或平补平泻,配穴虚补实泻

方义:气海补益精气,调理冲任,三阴交加肝脾肾俞调补肝脾肾 带下病:固摄带脉,利湿化浊。足少阳、任、足太阴 主穴:带脉、中极、白环俞、阴陵泉

配穴:湿热下注配水道、次髎,脾气虚加气海、足三里、三阴交,肾虚配关元、肾俞、照海,阴痒加蠡沟、中都、太冲,带下色红加间使,腰部酸痛加腰眼、小肠俞,纳少便溏加中脘、天枢

操作:带脉平补平泻,余穴泻,配穴虚补实泻

方义:带脉固摄带脉,调理经气,中极清理下焦,利湿化浊,白环俞利下焦湿邪,阴陵泉健脾利湿止滞

阴挺:补脾益肾,固摄胞宫。督、任、足少阳 主穴:百会、气海、维道、子宫

配穴:脾虚配足三里、三阴交,肾虚配关元、肾俞、太溪,伴膀胱膨出加曲骨、横骨,直肠膨出加会阳、承山 操作:补法,灸

方义:百会振奋阳气,升阳举陷,气海益气固胞,维道维系带脉,固摄胞宫,子宫阴挺之效穴

31

遗尿:健脾益气,温肾固摄。任、足太阴、相应背俞 主穴:关元、中极、膀胱俞、三阴交

配穴:肾阳虚配肾俞,脾肺气虚加气海、肺俞、足三里,夜梦多加百会、神门 补,灸

方义:关元培补元气,益肾固本,中极、膀胱俞促进膀胱气化,三阴交健脾益气 皮外骨伤科病证

瘾疹:疏风和营。手阳明、足太阴 主穴:曲池、合谷、血海、膈俞、委中

配穴:风邪加外关、风池,肠胃积热加足三里、天枢,湿邪加阴陵泉、三阴交,血虚风燥加足三里、三阴交,呼吸困难配天突,恶心呕吐加内关

操作:主穴泻,风寒束表或湿邪灸,血虚风燥只针不灸,配穴虚补实泻 方义:曲池、合谷疏风解表,清泻阳明,膈俞、委中、血海调营血 蛇串疮:泻火解毒,清热利湿。局部阿是穴及相应夹脊穴 主穴:阿是穴、夹脊穴

配穴:肝经郁火加行间、大敦、阳陵泉,脾经湿热加血海、隐白、内庭

操作:泻,疱疹局部阿是穴用围针法,中央沿皮平刺,拔火罐,大敦、隐白三棱针点刺 方义:阿是穴围针刺或点刺拔罐,引火毒外出,夹脊穴泻火解毒,通络止痛 痄腮: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手少阳、手足阳明 主穴:翳风、颊车、外关、合谷、关冲

配穴:高热配大椎、商阳,睾丸肿痛配太冲、曲泉,神昏抽搐配人中、十宣或十二井 操作:泻法,关阳、商阳、十宣、十二井三棱针点刺出血

方义:翳风、颊车宣散气血,外关、关冲、合谷清泻少阳、阳明两经郁热温毒,疏风解表消肿

灯火灸:角孙,l次,如未完全消肿,次日可重复l次 乳痈:疏肝和胃,清热散结。足阳明、足厥阴 主穴:足三里、梁丘、期门、内关、肩井

配穴:肝郁加太冲,胃热配内庭,火毒加厉兑、大敦 操作:泻,期门、肩井不得针刺过深

方义:乳痈为病,多胃热、肝郁,足三里、梁丘清泻阳明胃热,期门疏通厥阴肝郁,内关宽胸理气,加期门疏泄厥阴壅滞,肩井乳痈经验穴 扭伤:祛瘀消肿,舒筋通络。受伤部局部腧穴

主穴:腰部:阿是穴、肾俞、腰痛穴、委中,踝部:阿是穴、申脉、解溪、丘墟,膝部:阿是穴、膝阳关、梁丘、膝眼,肩部:阿是穴、肩髃、肩醪、肩贞,肘部:阿是穴、曲池、小海、天井,腕部:阿是穴、阳池、阳溪、阳谷,髋部:阿是穴、环跳、秩边、承扶 配穴:循经远取:腰部正中加人中、后溪,腰椎一侧或两侧加手三里或三间 上下循经近取:膝内侧上取血海、下取阴陵泉

手足同名经取穴:踝腕对应,踝外昆仑、申脉处扭伤,手养老、阳谷 踝关节内上侧扭伤,病在足太阴经,可在肘手太阴尺泽穴找到压可用点 五官科病

目赤肿痛:清泻风热,消肿定痛。手阳明、足厥阴、足少阳 主穴:合谷、太阳、睛明、太冲、风池

配穴:风热配少商、上星,肝胆火盛配行间、侠溪

方义:合谷调阳明经气以泻风热,太冲、风池导肝胆之火下行,晴明宣泄郁热,太阳泻热消肿

32

耳鸣耳聋:实:清肝泻火,疏通耳窍。手足少阳 主穴:翳风、听会、侠溪、中渚

配穴:肝胆火盛配太冲、丘墟,外感风邪加外关、合谷 泻

方义:主穴疏通少阳经络,清肝泻火 虚:益肾养窍。足少阴、手太阳 主穴:太溪、照海、听宫

配穴:肾气不足加肾俞、气海,肝肾亏虚加肝俞、肾俞 补,肾气虚小艾柱灸患处

方义:太溪、照海补益肾精肾气,听宫疏通耳部经络气血 鼻渊:清热宣肺,通利鼻窍。手太阳、阳明 主穴:列缺、合谷、迎香、印堂、风池

配穴:肺经风热配少商,湿热配曲池、阴陵泉 泻,少商点刺出血

方义:合谷、迎香调手阳明经气,清泻肺热,印堂散局部预热,列缺宣肺气,祛风邪,风池疏风利窍

牙痛:祛风泻火,通络止痛。手足阳明 主穴:合谷、颊车、下关

配穴:风火配外关、风池,阴虚配太溪、行间,胃火配内庭、二间 操作:主穴泻法,配穴太溪补,余泻

方义:合谷疏通阳明经络兼祛风通络止痛(要穴),颊车、下关疏通足阳明经气血 咽喉肿痛:实热:清热利咽,消肿止痛。手太阴、手足阳明 主穴:少商、合谷、尺泽、内庭、关冲

配穴:外感风热配风池、外关,肺胃实热加厉兑、鱼际 泻

方义:少商点刺,清泻肺热(主穴),尺泽泻肺经实热,“实则泻子”,合谷、内庭泻阳明郁热,加关冲加强泻肺胃之热

阴虚:滋阴降火,养阴清热。足少阴 主穴:太溪、照海、鱼际

配穴:入夜发热配三阴交、复溜 鱼际泻,余穴补

方义:太溪、照海调经,鱼际利咽,清肺热 急症

昏厥:苏厥醒神。督、手厥阴 主穴:水沟、中冲、涌泉、足三里

配穴:虚证配气海、关元、百会,俱灸;实证配合谷、太冲,虚补实泻 涌泉平补平泻,足三里补,水沟、中冲泻

方义:水沟开窍醒神,中冲调阴阳经气之逆乱(要穴),足三里补益气血,以滋养神窍,涌泉醒神开窍(多用于治重证)

虚脱:回阳固脱,苏厥救逆。督、手厥阴 主穴:素髎、水沟(泻)、内关(补) 配穴:神志昏迷配中冲、涌泉(点刺);肢冷脉微配关元、神阙、百会,俱灸 方义:素髎升阳救逆,开窍醒神,急刺升压,水沟苏厥救逆(要穴),内关调补心气,助气血运行以养神窍,三穴合用回阳固脱

33

高热:清热。督、手太阴、手阳明

主穴:大椎、十二井、十宣、曲池、合谷

配穴:风热配鱼际、外关,肺热配尺泽,气分配内庭,热入营血配内关、血海,抽搐加太冲,神昏加水沟、内关

泻,大椎刺络拔罐放血,十宣十二井点刺

方义:大椎、十二井、十宣退热,合谷、曲池清泻肺热 抽搐:醒脑开窍,熄风止痉。督、手阳明、手足厥阴 主穴:水沟、内关、合谷、太冲

配穴:发热配大椎、曲池,神昏配十宜、涌泉,痰盛配丰隆、阴陵泉,血虚配血海、足三里 泻

方义:水沟醒脑开窍,调神导气(要穴),内关调理心气,活血通络 开四关:合谷、太冲 熄风止痉(首选)

心绞痛:通阳行气,活血止痛。手厥阴、手少阴 阴郄、内关、膻中 泻 气滞血瘀——血海、太冲

胆绞痛:疏肝利胆,行气止痛。足少阳、相应俞募 胆俞 肝俞 日月 期门 阳陵泉 胆囊穴 (泻) 胆道蛔虫症:解痉利胆,驱蛔止痛。足少阳、手足阳明 迎香透四白 鸠尾透日月 胆囊穴 阳陵泉 留针1-2 肾绞痛:清利湿热,通淋止痛。相应背俞、足太阴 肾俞、三焦俞、关元、阴陵泉、三阴交 (泻) 昏厥、虚脱、抽搐均用水沟 虚脱、抽搐——水沟、内关

34

第二部分 系统复习版

(以下内容为系统总结,篇幅多而细)

绪言

1、针刺的原始工具 —砭石;针法起源的时间 —新石器时代;

针法起源地点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灸法起源的时间 —来自人类用火的经验; 灸法的发源地 —北方。 2、《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现存最早的经脉学文献,反映了对经络系统认识的早期面貌,堪称经络学最早专著。 3、《黄帝内经》是对古代针灸学的“第一次总结”,成书标志着针灸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形成。 4、皇甫谧《针灸甲乙经》349个腧穴,现存最早较全面的系统性针灸学专著。是对古代针灸学的“第二次总结”,第一部传至外国的针灸著作。“针灸鼻祖”。 5、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⑴ 绘制 “明堂三人图”,是针灸史上最早的彩色经络腧穴图(已佚)。 ⑵ 创用了“阿是穴”和“指寸法”。

⑶ 提出灸法预防疾病的观点。即“若要安,三里常不干”,为预防医学作出了贡献。 6、王惟一《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35

⑴ 确立了354个经穴,刻有《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⑵ 设计了两具铜人模型,是我国最早的针灸模型。 7、滑伯仁《十四经发挥》提出“十四经”。 8、杨继洲《针灸大成》“第三次总结”。

第一章 经络总论

1、经络是内连脏腑、外络肢节、沟通内外、运行气血的通道,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有路径的含义,为直行的主干;“络”有网络的含义,为侧行的分支。 经络系统:是由经脉与络脉相互联系、彼此衔接而构成的体系。

经络学说:是阐述经络系统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理

论体系。经络学说是针灸学的理论核心。

一、十二经脉

指十二脏腑所属的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故又称为“十二正经”。 (一)十二经脉的名称

阴气初起为少阴,阴气较盛为太阴,两阴相交,阴气消尽为厥阴。 阳气初起为少阳,阳气较盛为太阳,两阳相合,阳气极盛为阳明。 (二)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a十二经脉左右对称的分布于头面、躯干和四肢,纵贯全身。

b手足三阳经分布在人体的头面、躯干和四肢的外侧;手足三阴经分布在胸腹部和四肢的内侧。

c太阴、阳明在前;厥阴、少阳在中;少阴、太阳在后。(足三阴经足内踝上八寸属规律,下八寸肝脾肾)

(三)十二经脉与脏腑器官的联络

经脉名称 手太阴肺经 手阳明大肠经 足阳明胃经 足太阴脾经 手少阴心经 手太阳小肠经 足太阳膀胱经 足少阴肾经 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阳三焦经 足少阳胆经 足厥阴肝经 与器官的联系

耳:胃、小肠、膀胱、三焦、胆

36

联络的脏腑 属肺,络大肠,胃上口 属大肠,络肺 属胃,络脾 属脾,络胃,注心中 属心,络小肠,上肺 属小肠,络心,抵胃 属膀胱,络肾 属肾,络膀胱,肝,肺,心 属心包,络三焦 属三焦,络心包 属胆,络肝 属肝,络胆,胃,肺 联络的器官 喉咙 下齿,口,鼻 鼻,上齿,口唇,喉咙 挟咽,连舌本,散舌下 挟咽,系目系 咽,目内、外眦,耳,鼻 络脑,目内眦,耳上角 循喉咙,挟舌本 耳后、上、中,目锐眦 目锐眦,耳后、中、前 阴器,目系,环唇内

目:心、小肠、膀胱、三焦、胆、肝、胃 喉:胃、肾、肝经、肺 与五脏六腑的联系

心: 心、小肠、脾、肾 大肠:大肠、肺 肝: 肝、胆、肾 小肠:小肠、肺 脾: 脾、胃 膀胱:膀胱、肾 肺: 肺、大肠、心、肾、肝 三焦:三焦、心包、肺 肾: 肾、膀胱 胆: 胆、肝 胃: 胃、脾、肺、小肠、肝

(四)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

循行走向规律:手之三阴从胸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

三阴从足走胸

交接规律:表里手经接于手;表里足经接于足;同名阳经接头面;交接阴经接胸腹。

(五)十二经脉的气血循环流注: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焦胆肝乡。 二、奇经八脉

1、指别道奇行的经脉,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共8条,故称奇经八脉。 2、奇经八脉的特点:

①不直接隶属于脏腑,但与奇恒之腑关系密切; ②八脉间无表里属络关系,但有阴阳之别; ③上肢无奇经,奇经均分布于下肢和躯干;

④别道歧行:循行无顺逆,无阴升阳降的规律,除带脉横向循行外,皆由下向上纵向循

行;

⑤除任督二脉,余六脉均无络脉;均无自己的专穴,寄穴于它经,不参加气血循环流注。 3、十四经:奇经八脉中的任脉和督脉,各有其所属的腧穴,故与十二经脉相提并论,合称

“十四经”。

4、任 脉:任脉起于小腹胞中下出会阴部,向上行于人体前正中线,至咽喉,环绕口唇,入

目眶下,联系于目。

功能:① “阴脉之海”,总任六阴经; ② “任主胞胎”。

5、督 脉:督脉起于小腹胞中下出于会阴部,向后行于脊柱的内部,上达项后风府,进入脑

内,上行颠顶,沿前额下行至鼻柱,止于上唇系带。

功能:① “阳脉之海”,总督六阳经。②“属肾络脑”,

6、冲 脉:冲脉起于小腹胞中下出会阴部,向上行于脊柱内;其外行者经气冲穴与足少阴经

交会,沿腹部两侧上行,达咽喉,环绕口唇。

功能:① “十二经脉之海”,“五脏六腑之海”,调节全身气血; ②“冲为血海”,擅治妇科病。

7、一源三歧:奇经八脉中的任脉、督脉、冲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于会阴,而分别循行于人

体的前后正中线和腹部两侧,故称。

8、带 脉:带脉起于季胁部(L2),斜向下行到带脉、五枢、维道(胆经穴),横行绕身一周。 功能:① 约束纵行躯干诸经。② 带脉病、妇科病

9、维 脉:阴维脉起于小腿内侧,沿大腿内侧上行到腹部,与足太阴经相合,至颈部会于任

脉。阳维脉起于足跟外侧,向上沿足少阳经上行,至前额、再到项后,合于督脉。

功能:①阴维联络诸阴,主一身之里。②阳维联络诸阳,主一身之表(“维持阴阳平衡”)。 10、跷 脉:阴跷脉起于内踝下,沿下肢内侧直上,在躯干部伴足少阴上行,至目内眦,与

37

阳跷脉相会合。阳跷脉起于外踝下,从足太阳脉分出,沿股外侧和胁后上肩,至目内眦,合阴跷脉;上额,与足少阳合于风池。

功能:①调节肢体运动;②司眼睑开合。 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

十二经别,是十二正经离、入、出、合的别行部分,是正经别行深入体腔的支脉。因其沿线

深而长,又与正经相似,故又称“别行的正经”。

十二经别的循行分布规律:

离→ 十二经别多从四肢肘膝关节以上的本经别出(向上走↑) 入→ 经过躯干部深入体腔,联系相关脏腑 出→ 在头项部由体腔浅出于体表

合→ 阳经经别合于本经经脉;阴经经别合于相表里阳经经脉

六合:在头项部,阳经经别合于本经的经脉,阴经经别合于其相表里的阳经经脉,十二

经别按阴阳表里关系汇合成六组,“六合”。

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输布于筋肉骨节的体系,是附属于十二经脉的筋肉系统。

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络脉之气散布之所在(是指与十二

经脉相应的皮肤部分,属十二经脉及其络脉的散布部位)。

第二章 腧穴总论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人体的腧穴既是疾病的反应点,又是

针灸的施术部位。 “腧、输、俞”

一、十四经穴: 清 李学川 《针灸逢源》361个

具有固定的名称和位置,且归属于十二经脉和任、督脉的腧穴,简称“经穴”。 特点:

⑴ 十四经穴都定名、定位、归经、定主治、定刺灸方法,是腧穴的最高形式。 ⑵ 十四经穴是腧穴的主干,全部分布在十四经主干线上(凡是经穴均分布在十四

经上,而分布在十四经上的腧穴不见得都是经穴如印堂、太阳等)。 ⑶ 十四经穴具有主治本经病症的共同作用,主治范围广泛。

二、奇穴:

既有一定的名称,又有明确的位置,但尚未归入或不便归入十四经脉系统的腧穴。 文革期间,新穴剧增,如郝金凯《经外奇穴图谱》就载有1595个奇穴。现在临床常用的只有三十多个奇穴。 特点:

⑴ 有明确的名称、位置、但无经脉归属。

⑵ 较为分散,大部分不在经脉主干线上,即分布规律性不强。 ⑶ 主治的针对性强。(主治单纯)

⑷ 有些虽名为奇穴,但实际上就是经穴。

⑸ 有的奇穴不是指一个穴位,而是多个穴位的组合。 ⑹ 有一穴属于数经的现象。 三、阿是穴

既无固定名称,亦无固定位置,而是以压痛点或病变部位、其他反应点等作为针灸部位的腧穴。又称天应穴。 特点

⑴ 无固定名称、位置和主治。

38

⑵ 是腧穴的最早形式,阿是穴只要疗效确切,就可命名、定位、定主治,作为经外奇穴。

⑶ 阿是穴的出现有一定的规律,多随疾病的发生而出现,随疾病的痊愈而消失。 ⑷ 阿是穴无一定数目。

阿是穴来源:① 出自《内经》所说“以痛为腧”。② “阿是”之名见于唐代《备急千金要

方》。“有阿是之法,言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若果当其处,不问孔穴,即得便快或痛即云阿是,灸刺皆验,故曰阿是穴也”。

四、腧穴的主治特点和主治规律:

(1、近治 “腧穴所在,主治所在” 2、远治 “经脉所过,主治所及” 3、特殊作用)

五、特定穴

十四经中具有特殊性能和治疗作用并有特定称号的腧穴,称为特定穴。是针灸临床上最常用的经穴。

1、特定穴的类别(10类)

四肢(肘膝关节以下为主)—五输穴、原穴、络穴、下合穴、郄穴、八脉交会穴; 躯干—背俞穴(背部)、募穴(腹部); 周身—八会穴、交会穴。 2、特定穴的数量

特定穴共有149个(未计算交会穴),除去重复的20个,共有129个,占整个经穴的

1/3多。

(一)五输穴 60个

十二经脉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的“井、荥、输、经、合”5个特定腧穴,简称“五输”。与五行相配,又称“五行输”。 五输穴分布:

所出为井 所溜为荥 所注为输 所行为经 所入为合 比喻 水之初流 水之微流 水流较大 水之畅流 百川入海 脉气状况 经气所出,脉气浅小 经气流动,脉气稍大 经气渐盛,脉气较大 经气通畅,脉气较盛 经气盛大,脉气充盛,汇合脏腑 腧穴位置 手、足之端 本节之前 本节之后 腕踝关节以上 肘膝关节附近

五输穴的特点:a只存在十二经脉之上,每经都有一组。

39

b每类穴的命名都提示穴位所在部位经气运行的状态。 c呈向心性分布。从井穴到合穴依次从末梢向心排列。 d每个穴位都有五行配属。

五输穴的五行配属:“阴井木”,“阳井金”

“病在脏者,取之井;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病变于音者,取之经;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合。”

“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

近代临床应用:井穴开窍醒神,治疗神志病症;荥穴清热泻火,祛本脏腑经脉火热之邪。

A、按五输穴主病特点选用

井主心下满:主治肝之疾患,肝气不舒心窝部痞满,郁闷。

荥主身热:主治心之疾患,热伤神明的心烦、心悸、失眠神昏谵语、狂躁不宁及热伤津液口

燥舌干等。

输主体重节痛:主治脾之疾患,如脘腹胀满,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肢体浮肿,体倦懒言,

大便溏稀等。

经主喘咳寒热:主治肺之疾患。如咽干咽痒,声音嘶哑,鼻塞不通,气喘少气,小便不利,

大便失调等。

合主逆气而泄:主治肾之疾患,泄:二阴病变,如遗精、遗尿、大便失调等肾气失充的疾患。 B、按五行生克关系选用-补母泻子法(选——举例) 原则: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 临床运用:⑴本经子母补泻

⑵他经子母补泻

(二)原穴、络穴

原穴:脏腑原气输注、经过和留止于十二经脉四肢部的腧穴,又称 “十二原”。

多分布腕踝关节附近。

“阴经以输为原”,“阴经之输并于原”。 原穴的特点: a与脏腑之原气关系密切。

b分布在腕踝关节附近。 c阴经输原合一。

临床应用:

① 协助诊断相关脏腑的疾病。② 用于治疗相关脏腑的疾病。

络穴:十五络脉从经脉分出处各有1个腧穴,称之为络穴,又称“十五络穴”。

分布:十二经脉各有一络穴,均位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任脉络穴鸠尾位于上腹部;督脉络

穴长强位于尾骶部;脾之大络大包穴位于胸胁部。 特点:“一络通两经”;“一络治两经”。 “络脉正在两经之间,若刺络穴,表里皆治。” 临床应用: ① 治疗本经病证。

② 治疗其表里经的病证。 ③ 治疗其络脉的病证。 ④ 原络配穴法。

原络配穴法:临床上常把先病经脉的原穴和后病的相表里的经脉络穴相配合,称为原络

配穴法或主客原络配穴法。

先病、病重者为主,取原穴;后病、病轻者为客,取络穴。 大接经:久病则由原穴到络穴,新病则由络穴到原穴。

40

躯干部络穴:任脉之络—鸠尾治疗胸腹部病症。督脉之络—长强治疗腰背和头部疾患。

脾之大络散布于胸胁,网罗周身气血—大包治疗全身疼痛。

(三)郄穴

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中的阴跷、阳跷、阴维、阳维脉之经气深聚的部位,郄穴共16个。

分布:除胃经的梁丘之外,都分布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 郄穴的特点:生理上:脏腑经络气血深聚之处。

病理上:脏腑经脉病变的反应点。

治疗上:主要用于治疗本经脉、本脏腑的急性、发作性、疼痛性病症。

“气血多” “位置深” “能救急”

临床应用:① 有助于诊断相应经脉及脏腑疾患。

② 是治疗本经循行部位和相应脏腑严重或顽固性疾病,尤其是急症有独

特的疗效。阴经郄穴常用来治血证;阳经郄穴常治气形两伤病证(痛证)

(四)背俞穴、募穴

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是脏腑气机活动最活跃的部位。又称为 “俞穴”。背俞穴共12个。 以相应脏腑命名。

分布:足太阳膀胱经第1侧线上,大体依脏腑位置的高低而上下排列。 临床应用:

① 反映脏腑病候,协助诊断

特点:更侧重反映五脏疾病。(背俞穴临床上最能反映五脏六腑的虚实盛衰。当

背俞穴局部出现各种异常反应,如结节、陷下、条索状物、压痛、过敏、出血点、丘疹及温度或电阻变化时,往往反映相关脏腑的功能异常。)

② 治疗相应的脏腑病,特别是五脏病症的重要用穴。

③ 治疗与五脏相关的五官九窍、皮肉筋骨(五官五体)等病症。 “阴病治阳”

常用配穴方法:

俞原配穴:治疗五脏疾病。 俞募配穴:是脏腑发病时,使用本脏腑的背俞穴和募穴相配的方法,用于治疗脏腑疾病。 募穴: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又称为“腹募穴”。募穴共12个。

分布:募穴多为脏腑在体表的投影区,故分布上大体与对应脏腑所在部位相接近。

(募穴分布有集中趋势,其中有6个分布于任脉上,为单穴,有6个在循行于胸腹部的经脉上(肺、肝、胆、胃),为双穴。)

4.临床应用:

① 协助诊断疾病 特点是:侧重反映六腑的疾病。 ② 治疗相关脏腑病 特点是:偏重治疗六腑的疾病 ③ 俞募配穴治疗相关脏腑病

六腑有病(阳)——反映于胸腹部(阴)的募穴 五脏有病(阴)——反映于背腰部(阳)的俞穴 “阳病行阴”“阳病治阴”;“阴病行阳”“阴病治阳”

募穴与背俞穴互补,形成了古代配穴的经典理论。应用时,一般 “先阳后阴” ④ 募合配穴治疗六腑病证。 (五)下合穴

合,汇合。即六腑下合穴,是六腑之气下合于下肢足三阳经的腧穴,下合穴共有6个。 分布:

41

① 均位于下肢;

② 胃、胆、膀胱的下合穴位于本经,即是本经五腧穴的合穴; ③ 大肠、小肠、三焦除五输穴的合穴,在下肢又另有下合穴。 临床应用:

① 协助诊断六腑疾病。 ② 主要用于治疗六腑疾病。 ③ 募合配穴。

(六)八会穴

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等精气聚会的8个腧穴,称为八会穴。

分布:分散在躯干和四肢。脏、腑、气、血、骨之会穴位于躯干部;筋、脉、髓之会

穴位于四肢部。

①脏会—章门:

章门,为肝经穴,又为脾之募穴。古有“五脏皆秉气于脾”之说,故令脏会于章门。 具有疏肝健脾的作用。 ②腑会—中脘

中脘,为任脉穴,又为胃之募穴,“六腑皆秉承于胃”,胃为“太仓”,故令腑会于中脘。具有通腑理气,调和肠胃的功效 ③气会—膻中

膻中,为任脉穴,又为心包之募穴,位于胸中,为宗气所聚之处。内应于肺,肺主一身之气,故令气会于膻中。具有调畅气机、宽胸降逆、益气补气之功效。

④血会—膈俞

膈俞,归属膀胱经,位于心俞、肝俞之间,心主血,肝藏血,故令血会于膈俞。

具有止血、养血之功效。治疗与血相关的各种病症。 ⑤筋会—阳陵泉

阳陵泉,位于膝下,膝为筋之府,故令筋会于阳陵泉。

具有濡养筋脉的作用,治疗由于筋脉失于濡养所致的筋脉挛急、筋脉迟缓等病症。 ⑥脉会—太渊

太渊,为肺经原穴,位于寸口处,为脉之大会,故令脉会于太渊。

具有理气、通脉等作用,治疗与心肺两脏相关的病症。如无脉症、高血压等病证。 ⑦骨会—大杼

杼骨,即椎骨,穴近第一胸椎骨,故名大杼,是柱骨之根,故令骨会于大杼。

具有强健骨骼的作用,治疗骨骼和骨关节的病症。如项背痛等病症 ⑧髓会—绝骨

绝骨,为胆经穴, “胆主骨所生病”,骨生髓,故令髓会于绝骨。少阳行头身之侧,多骨节,故主骨所生病,其病“诸节皆痛”。如中风后期下肢的痿症、瘫痪等均可应用绝骨穴治疗。

临床应用:

① 主治与其所会八种脏器组织有关的病证。

如:中脘、章门配合治疗脏腑病。阳陵、大杼、绝骨配合治筋、骨、髓病。 ② 治某些热病。《难经·四十五难》“热病在内者,取其会之穴也” 。 ③ 郄会配穴。孔最配膈俞,梁丘配中脘。 (七)八脉交会穴

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脉气相通的8个腧穴,又称“交经八穴” “流注八穴”和“八脉八穴”。

42

分布:腕踝部上下(肘膝关节以下) (八)交会穴

两经或数经相交会的腧穴。 六、腧穴定位法

常用腧穴定位法:

(一)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

体表解剖标志:主要是指分布于全身体表的骨性标志和肌性标志。 体表标志定位法:是以人体解剖学的各种体表标志为依据来确定腧位置的方法,又称

自然标志定位法。

固定标志:是指利用五官轮廓、毛发边际、爪甲、乳头、脐窝和骨节凸起、凹陷及肌

肉隆起等固定标志来取穴的方法。

活动标志:是指利用关节、肌肉、皮肤随活动而出现的孔隙、凹陷、皱纹等活动标志

来取穴的方法。

(二)骨度分寸定位法:是主要以骨节为标志,将两骨节之间的长度折量为一定的分寸,用

以确定腧穴位置的方法。又称骨度法、折量法。

前发际正中至后发际正中 12 大椎以下至尾骶 21椎 眉间至前发际正中 3 腋前纹头至肘横纹 第七颈椎棘突下至后发际正中 3 腋后纹头至肘尖 9 前额两发角间 (头维) 9 肘横纹至腕掌横纹 耳后两乳突之间(完骨) 9 肘尖至腕背横纹 12 胸骨上窝至胸剑联合中点 9 耻骨联合上缘至股骨内上髁上缘18 歧骨至脐中 8 胫骨内侧髁下方至内踝尖 13 脐中至耻骨联合上缘 5 髀枢(股骨大转子)至膝中 19 两乳头之间(锁骨中点) 8 膝中至外踝尖 16 腋窝顶点至第11肋游离端 12 外踝尖至足底 3 肩胛骨内缘至后正中线 3 臀横纹至腘横纹 14 肩峰缘至后正中线 8

(三)手指同身寸定位法

1、中指同身寸

以患者中指屈曲时中节桡侧两端纹头之间的距离为1寸。

43

2、拇指同身寸

以患者拇指指间关节的宽度为1寸。 3、横指同身寸

患者第2--5指并拢时,以中指近侧指间关节横纹为标准,其四指宽度为3寸。(“一夫法”)

(四)简便定位法(辅助取穴法)。

是手指比量法或活动标志范围的扩展,一种体位姿势和动作的配合。

第三章 经络腧穴各论

第一节 十四经脉

一、肺手太阴经 (一)经脉循行

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

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从胸→手,行于上肢内侧前缘。 与脏腑联系:肺、大肠、胃

与器官联系:肺系(喉咙、气管)膈 (二)主治概要:

咳、喘、咯血、咽喉痛等肺系疾患;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

歌决:L U 十一是肺经,起于中府少商停,胸肺疾患咳嗽喘,咯血发热咽喉疼。

(三)本经腧穴

1、中府 (Zhōngfǔ,LU1)(肺之募穴,手、足太阴交会穴)

[定位] 在胸前壁外上方,前正中线旁开6寸,平第1肋间隙处。

[简便取法] 以手叉腰,在锁骨外端的下缘出现一个三角形凹陷,凹陷正中直下一寸处是

穴。 “中府云门下一寸”

[主治] ① 咳嗽、气喘、胸满痛等肺部病证;② 肩背痛。

[操作] 向外斜刺或平刺0。5~0。8寸,不可向内深刺,以免伤及肺脏,引起气胸。

2、尺泽 (Chǐzé,LU5)(肺经合穴)

[定位]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取法]仰掌,肘部微屈,显现出肘横纹。于横纹中寻找肱二头肌腱,在其外侧(桡侧)

是穴。 “尺泽肘中肌腱外”

[主治]①咳嗽、气喘、咯血、咽喉肿痛等肺系实热性病证;②肘臂挛痛;

③急性吐泻、中暑、小儿惊风等急症。 [操作]直刺0。8~1。2寸,或点刺出血。

3、孔最 (Kǒngzuì,LU6)(肺经郄穴)

[定位]尺泽穴与太渊穴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 [取法]伸臂仰掌,依定位取穴。“孔最腕上七寸凭”

[主治] ①咯血、咳嗽、暴喘、咽喉肿痛等肺系病证;②肘臂挛痛;③痔疮便血。

44

[操作]直刺 0。5~1寸。 胸 前臂 穴位 中府(募穴) 尺泽(合穴) 共同 咳嗽 气喘 特殊 肩背痛、心悸、气短、乏力 急性吐泻、中暑、小儿惊风

4、列缺 (Lièqūe,LU7)(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任脉)

[定位] 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取法]两手虎口自然平直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上,指尖下凹陷中是穴。“列

缺交叉食指尽”

[主治] ①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肺系病证;

②头痛、齿痛、项强、口眼歪斜等头项部疾患。“头项寻列缺”

[操作]向上斜刺0。5~0。8寸。多采用提捏进针法。

5、太渊 (Tàiyuān,LU9)(输穴;原穴;八会穴之脉会) [定位]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的桡侧凹陷中。 [取法] 伸臂仰掌,依定位取穴。“太渊掌后纹头应”

[主治]①咳嗽,气喘等肺系疾患;②无脉证、高血压等;③腕臂痛。 [操作]避开桡动脉,直刺0。3~0。5寸。

6、鱼际 (Yújì,LU10)(肺经荥穴)

[定位]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 [取法] 微立掌,依定位取穴。“鱼际大鱼骨边中”

[主治]① 咳喘、咯血、咽干、咽喉肿痛、失音等肺系热性病证;② 小儿疳积。 [操作]直刺0。5~0。8寸。治小儿疳积可用割治法。

7、少商 (Shàoshāng,LU11)(肺经井穴)

[定位]拇指桡侧指甲根角旁0.1寸 。

[取法]侧掌,于拇指爪甲桡侧缘和基底部各作一直线,两线相交处是穴。“少商穴在大指

外”

[主治]①咽喉肿痛、鼻、高热等肺系实热证;②癫狂、昏迷。 [操作]浅刺0。1寸,或三棱针点刺出血 。 经脉小结

45

孔最(郄穴) 列缺(络穴) (八脉交会穴) 太渊(输穴)(原穴、脉会) 掌 指 鱼际(荥穴) 少商(井穴) 胸痛 咽喉肿痛 肘臂挛痛 咯血、痔疮便血 外感头痛、口眼歪斜、 颈强、齿痛 无脉证、手腕痛 发热、咳血、咽干、失音、 小儿疳积 高热、昏迷、癫狂 咳嗽 咽喉肿痛

刺灸要点:

①中府穴向外斜刺或平刺0.5~0.8寸。 ②尺泽穴避开肌腱针刺或刺络放血。 ③太渊穴避开桡动脉直刺0.3~0.5寸。 二、手阳明大肠经 (一)经脉循行

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

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夹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夹鼻孔。

与脏腑器官联系:大肠、肺;下齿、口、鼻、膈。 (二)主治概要:

头面五官疾患、热病、皮肤病、肠胃病、神志病等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 歌决:L I二十手大肠,起于商阳止迎香,头面眼鼻口齿喉,皮肤神热与胃肠。 (三)本经腧穴

1、商阳 (Shāngyáng,LI1)(大肠经井穴)

[定位] 食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旁0。1寸。 [取法] 伸食指,依定位取穴 “商阳食指外侧取”

[主治]①齿痛、咽喉肿痛等头面五官疾患;②热病、昏迷等热证、急症;③甲沟炎、手

指麻木。

[操作]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2、三间 (大肠经输穴)

[定位] 微握拳,在食指桡侧,第2掌指关节后凹陷处。 [取法]微握拳,依定位取穴。“三间握拳节后当”

[主治]①齿痛,咽喉肿痛等五官疾患;②腹胀,肠鸣等肠腑病证;③嗜睡(《甲乙经》“多

卧善唾,胸满肠鸣,三间主之”);④手背肿痛、手指握固。 [操作] 直刺 0.3~0.5寸。 3、合谷 (大肠经原穴)

[定位]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取法]1。以一手的拇指指间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

下是穴。2。拇食二指合拢,肌肉隆起最高处是穴。“合谷虎口歧骨间” [主治]①头痛、目赤肿痛、齿痛、鼻衄、口眼歪斜、耳聋等头面五官病;“面口合谷收”

②发热恶寒等外感病证,热病无汗或多汗;③经闭、滞产等妇产科病;④上肢半身不遂。

[知识拓展]镇痛要穴——针刺合谷可使全身皮肤痛阈不同程度提高,40~50 min达最高

46

点。

[操作] 直刺0。5~1寸,针刺时手呈半握拳状。

若治疗癫狂、痉证:向劳宫方向透刺1。5~2。0寸;若治疗手指功能障碍:向三间方向透刺;

治疗难产:针尖呈60°向腕关节方向针刺,进针约 0。8~1寸,捻转补法。 孕妇禁针。

4、阳溪(大肠经经穴)

[定位] 腕背横纹桡侧,当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的凹陷中。 [取法]伸掌,拇指上翘,于两筋间定位取穴。“阳溪腕上两筋陷”

[主治]① 手腕痛、腕背损伤;② 头痛,目赤肿痛,耳聋等头面五官疾患。③ 戒烟。 [操作]直刺0。5~0。8寸。

5、手三里

[定位]在阳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处。 [取法]屈肘侧掌,依定位取穴。“三里池下二寸长”

[主治]①手臂无力,上肢不遂等上肢病证;②腹痛、腹泻; ③齿痛、颊肿。

[操作] 直刺0。8~1。2寸。 6、曲池(大肠经合穴)

[定位]屈肘成直角,在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取法]微立掌,依定位取穴 “曲池屈肘纹头尽” [主治]

①上肢不遂要穴:手臂痹痛、上肢不遂等上肢病证;

②清热要穴:热病;咽喉肿痛、齿痛、目赤肿痛等五官热性病证; ③瘾疹、湿疹、瘰疬等皮肤、外科疾患; ④腹痛、吐泻等肠胃病证; ⑤高血压; ⑥癫狂。

[操作] 直刺0。5~1寸。

7、肩髃

[定位] 肩峰端下缘,当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三角肌上部中央。 [取法] 臂外展或平举时,当肩峰前下方凹陷处。“肩髃肩峰举臂取” [主治]

①肩臂挛痛(“肩三针”)、上肢不遂(肩髃、曲池、外关、合谷)等肩臂疾患; ②预防中风:国内-肩髃,丰隆,足三里;台湾-肩髃,曲池

[操作]直刺或向下斜刺0。8~1。5寸。肩周炎宜向肩关节直刺,上肢不遂宜向三角肌方

向斜刺。

8、迎香

[定位] 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开约0。5寸,当鼻唇沟中。 [取法]正坐或仰卧,依定位取穴。“鼻旁五分是迎香” [主治]

①鼻病要穴(鼻炎尤过敏性鼻炎、鼻塞、鼽衄等)

47

②面瘫口歪、面痒等; ③胆道蛔虫症。

[操作]略向内上方斜刺或平刺0。3~0。5寸。治疗胆道蛔虫症多向四白透刺。 [知识拓展]便秘者可配合按揉迎香穴辅助治疗。 经脉小结: 穴位 商阳(井) 指掌 三间(荥) 合谷(原) 手三里 曲池(合) 肩髃 迎香 下齿痛 咽喉肿痛 热病 共同 特殊 昏迷、热病、青盲 嗜睡、目痛 头痛、口歪、小儿惊风、 汗证、闭经 热病、瘾疹、高血压 肩臂痛、累疠、上肢不遂 鼻塞、鼻渊、口歪、便秘、 胆道蛔虫 前臂 肩 面部 咽喉肿痛肘臂痛、上肢不遂腹痛腹泻

三、足阳明胃经 (一)经脉循行

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交安页中,旁约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夹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

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 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夹脐,入气街中。

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抵伏兔,下膝髌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内间。

其支者:下膝三寸而别,下入中指外间。 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间出其端。

与脏腑器官联系:胃、脾;鼻,(目),上齿,口唇,(耳),喉咙,乳房,膈。 (二)主治概要:

胃肠病,头面五官病,神志病,皮肤病,热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歌决: ST四十五是胃经,起于承泣厉兑停,治同大肠兼神志,身前诸疾得安宁。 1、承泣 (Chéngqì,ST1)(足阳明、阳跷、任脉交会穴)

[定位] 在面部,目正视,瞳孔直下,当眼球与眶下缘之间。 [取法] 目正视,依定位取穴。“承泣眼眶边缘上” [功能]散风清热,明目止泪。

[主治]

①目疾:尤内眼疾患,视网膜病变、雀盲,泪囊炎,近视;眼睑瞤动,迎风流泪等; ②口眼歪斜,面肌痉挛,尤眼肌痉挛。(穴处眼轮匝肌处,故口眼歪斜及相关眼内肌麻痹可取之治疗)

[操作]新针,无钩毛,严格消毒;患者闭目,医者押手轻轻固定眼球,刺手持针,紧贴

48

眶下缘缓慢直刺0。5~1寸;不宜提插捻转,以防刺破血管,引起血肿;出针时迅速按压针孔,以防出血;若出血,先冷敷止血,再热敷促进瘀血消散。禁灸。

2、四白 (Sìbái,ST2)

[定位] 目正视,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中。 [取法] 目正视,依定位取穴。“四白就在眶下孔”正坐或仰卧,外眼角与鼻尖连线的中

点即是四白穴。

[功能]清热明目,疏风通络。 [主治]

①目疾:尤外眼疾病,目赤痒痛,目翳,眼睑瞤动; ②口歪眼斜(眼睑闭合不全)面肌痉挛; ③三叉神经痛第二支痛; ④头痛、眩晕。 [操作]

1。向睛明方向平刺0。5-0。8寸,治疗眼病; 2。向颊车穴方向透刺治疗面瘫,牙痛等;

3。从下向外上方斜刺,向眶下孔方向刺0。3-0。5寸,治疗三叉神经痛。 本穴不可深刺,以免伤眼球不宜灸。 3、地仓 (Dìcāng,ST4)

[定位] 在面部,口角旁0。4寸,上直对瞳孔。 [取法]目正视,瞳孔直下与口角水平的交点处。“地仓吻旁四分灵” [功能]祛风通络。 [主治]

① 面瘫口歪,流涎;地仓、颊车治面瘫口歪要穴; ② 三叉神经痛。 [操作]

1。斜刺或平刺0。5-0。8寸。一般说来,治疗流涎朝承 浆方向斜刺;

2。治口歪向颊车方向透刺,亦可向水沟方向刺,宜提 捏进针法;

3。直刺0。2-0。3寸(少)。

4、颊车 (Jiáchē,ST6)(别名:鬼床)

[定位]在下颌角前上方约1横指,按之凹陷处,当咀嚼时咬肌隆起最高点处。 [取法]嘱患者咬牙,于咬肌隆起最高处取穴。“颊车咬肌高处迎” [功能]疏风清热,开关通络。

[主治]面瘫、牙痛、口噤不语、牙关紧闭、牙关不利、下颌关节炎等局部病。

证。

[操作]

1。直刺0。3-0。5寸,治疗腮腺炎,咬肌痉挛; 2。平刺:向地仓方向透刺1。0-2。0寸治疗面瘫。(一般从颊车向地仓方向透,是治疗口涡的必用穴)

3。向下关方向斜刺0。8-1。0寸治疗牙痛,三叉神经痛。治疗齿痛,一般采用和

49

皮肤呈45°向痛牙方向斜刺,使针感传至痛牙,针用泻法。

5、下关(Xiàguān,ST7)

[定位]在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前方,当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合口有孔,

张口即闭,宜闭口取穴。 [取法] “下关张口骨支起” [功能]疏风清热,通关开窍。 [主治]

①耳疾:耳聋、耳鸣、聤耳(化脓性中耳炎); ②面口疾患:牙痛(多上牙痛)、牙关不利、口噤、面瘫、三叉神经痛、下颌关节炎等;

③足跟痛,跟骨骨刺,产妇下地过早足跟痛。 [注意]

1。针刺手法不要长时间使用强刺激。

2。留针时间不宜过长。过强过久刺激,病人会感到下颌关节不舒服,甚至张不开嘴。此时可①热敷;②艾条重灸加按摩。 3。面部有感染者,不宜选用下关穴。

6、头维(Tóuwéi,ST8)(足阳明、足少阳与阳维脉交会穴)

[定位]当额角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距神庭4。5寸。 [取法] “头维四五旁神庭” [功能] 清头明目。 [主治]

①偏正头痛(尤前头痛); ②目疾,目痛,流泪; ③面瘫(额纹消失)。

[操作]向后平刺0。5~1寸。

7、乳根(Rǔgēn,ST18)

[定位]在第5肋间隙,当乳头直下,前正中线旁开4寸。 [取法]“乳根乳下一肋处” [主治]

①乳房疾患:乳痈、乳癖、乳汁少等;“治乳腺疾病第一要穴” ②胸部疾患:咳嗽,气喘;心前区痛。

[操作]内有心肺,沿肋间隙向外斜刺0。5-0。8寸。 [定位] 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 [取法]“梁门中脘旁二寸” [功能] 和胃降逆,消积化滞

[主治] 胃痛,呕吐,食欲不振,腹胀,泄泻。

[操作] 直刺0。8—1。2寸。过饱者禁针,肝肿大者慎针或禁针,不宜作大幅度提插。 8、天枢(Tiānshū,ST25)(大肠之募穴)

[定位] 脐中旁开2寸。 [取法]“天枢脐旁二寸平” [功能] 调和肠胃,理气止痛。 [主治]

50

①胃肠病证:腹痛、腹胀、便秘、腹泻、痢疾等;②妇科疾患:月经不调、痛经、癥瘕积聚、崩漏(用灸法)、带下,产后腹痛等;③减肥。 [操作] 直刺1-1。5寸。肠梗阻、肠麻痹者慎针。

9、归来(Guīlái,ST29)

[定位]脐中下4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 [取法]“归来气冲曲骨邻” [功能] 益气,和血,通经 [主治]

①妇科病:痛经,月经不调带下,阴挺; ②小腹疼痛,疝气; ③便秘(近治作用):左归来+左水道。 [操作] 直刺1-1。5寸。孕妇禁针。

10、梁丘(Liángqiū,ST34)(胃经郄穴)

[定位]屈膝,在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上缘连线上,髌底外上缘上2寸。 [取法]“梁丘膝上二寸呈”

[功能] 疏经活络,理气和胃;脾胃、股膝两方面病为主 [主治]

①急性胃痛首选(重刺激,该穴有压痛时针刺效果好) ②胃酸过多,胃溃疡; ③乳痈,乳痛等乳疾; ④膝肿痛,下肢不遂。

[操作]直刺1-1。2寸;治疗急性胃痛,微向上斜刺1-1。5寸重刺激。

11、犊鼻(Dúbí,ST35)(又名:外膝眼)

[定位]屈膝,在髌韧带外侧凹陷中。 [取法]“膝外下陷是犊鼻” [功能] 祛风湿,利关节。

[主治]膝痛、屈伸不利、下肢麻痹等下肢、膝关节疾患。

[操作]向后内方斜刺0。5-1寸。针刺此穴可进入膝关节滑囊。故《素问•刺奇病论》:“刺

膝髌,出液为跛。” 从西医角度看,坚决反对刺入关节腔,因关节腔滑囊液流出易造成关节粘连。严格消毒。禁直接灸。一般不用穴位注射,以免进入关节腔。

12、足三里(Zúsānlǐ,ST36)(胃经合穴、胃的下合穴)

[定位]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

[取法]“膝下三寸三里迎”正坐屈膝,用手从膝盖正中往下摸取胫骨粗隆,在胫骨粗

隆外下缘旁1寸处。

[主治]①一切消化系统疾病主穴:胃痛,呕吐,噎嗝,腹胀,泄泻,痢疾,便秘;双

向调节作用 “肚腹三里留”。 ②下肢痹痛,水肿,脚气;

③心神疾病:心痛,心悸,癫狂;“胃之大络名曰虚里”别名“鬼邪”; ④治疗一切虚弱证:乏力,气短,脱证,强壮保健要穴; ⑤预防保健:“若要安,三里莫要干”(孙真人)

51

⑥其他:降血压;高脂血症;促进胃溃疡修复,提高白细胞吞噬指数,用于肿

瘤辅助治疗。

[功能]健脾和胃,扶正培元,调和气血,通经活络。

[操作]直刺1-2寸,稍偏向胫骨方向,针刺得气时,感到局部酸胀或有麻电感向足背

放射。强壮保健常用温灸法。

13、上巨虚(Shàngjùxū,ST37)(大肠下合穴)

[定位]在犊鼻穴下6寸,足三里穴下3寸。 [取法]“膝下六寸上巨虚” [功能]通降肠腑,理气和胃 [主治]

①肠鸣,腹痛,泄泻,便秘,脱肛、肠痈,痢疾等胃肠病; ②下肢痿痹。 [操作] 直刺1-2寸。 14、下巨虚(Xiàjùxū,ST39)(小肠下合穴)

[定位]上巨虚穴下3寸 。 [取法]“膝下九寸下巨虚” [功能]调理胃肠,通络散结 [主治]

①小腹痛,泄泻,痢疾等胃肠病证; ②下肢痿痹(局部);

③乳痈(a小肠的功能主要是泌别清浊。b足阳明经脉循乳房,故取下巨虚通络,散结治疗乳痈)。

[操作]直刺1-1。5寸。

15、条口(Tiáokǒu,ST38)(别名:肩凝)

[定位]上巨虚穴下2寸。 [取法]“膝下八寸条口寻” [主治]

①近治作用:下肢痿痹,转筋 ②远治作用:脘腹疼痛 ③特殊:肩臂痛、肩周炎

[操作]巨刺法:条口透承山,行运动针法。留针20~30min留针期间每隔5~10min行

针或功能锻炼一次,每次约1min。

16、丰隆(Fēnglóng,ST40)(胃经络穴)

[定位] 外踝尖上8寸,条口穴外1寸,胫骨前嵴外2横指

(中指)处。

[取法]“条外一指是丰隆” [功能]健脾和胃,祛痰利湿

[主治]化痰要穴,凡痰湿引起的诸证,丰隆均可主治。<玉龙歌>“痰多宜向丰隆寻”

①头痛,眩晕; ②癫狂痫、梅核气; ③痰多咳嗽等痰饮病证;

52

④下肢痿痹; ⑤腹胀、便秘;

⑥减肥(肥人多痰湿,西医:可促进脂肪代谢,消脂祛痰)

17、内庭(Nèitíng,ST44)(胃经荥穴)

[定位]足背第二,三趾间缝纹端。(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取法] “次中指缝寻内庭” [功能]健脾和胃,祛痰利湿 [主治] “荥主身热”“清泻胃火”、“清阳明热”

①头面五官热性病:如目赤痛,齿痛,鼻衄及咽喉肿痛; ②肠胃病:如胃痛,吐酸,腹胀,泄泻,痢疾,便秘; ③局部病症如足背肿痛等; ④热病。

[操作] 直刺0。5-0。8寸,临床多略向上斜刺,针感逐渐上行,疗效好。

18、厉兑(Lìduì,ST45)(胃经井穴)

[定位]足第2趾外侧指甲角旁0。1寸。 [取法] “厉兑次指外甲角” [功能]清化湿热,调胃安神。 [主治] 清热、泻实、开窍

①头面五官热性病:如目赤痛,齿痛,鼻衄及咽喉肿痛; ②热病;

③多梦,梦魇,癫狂等;《百症赋》“梦魇不宁,厉兑 相谐于隐白。”

④局部病症如甲沟炎等。

[操作] 浅刺0。1寸或三棱针点刺出血。 经脉小结 胃经循行:

从头→足,行于下肢外侧前缘。 胃经腧穴:

45穴,起于承泣,止于厉兑。

经脉小结 部位 头 面 穴位 四白 地仓 共同 口眼歪斜 特殊 眼疾、头面疼痛、胆道蛔虫 齿痛、小儿鹅口疮 53

颊车 下关 头维 腹 部 天枢(募) 胃痛、腹痛、腹胀、肠鸣、月经不调 归来 足三里(合) 下 肢 丰隆(络) 胃痛、腹胀、泄泻、下肢痿痹 解溪(经) 内庭(荥) 颊肿、齿痛、牙关禁闭 下颌疼痛、齿痛、耳鸣耳聋 眼疾、头痛 痢疾、泄泻、便秘 痛经、闭经、带下、阴挺 全身强壮要穴 痰多、眩晕、癫狂 头痛、癫狂、便秘、目赤 口歪、齿痛、热病、吐酸 针刺要点:

①面部:血管丰富,进针要慢,防止出血,引起血肿。 ②颈部: 深部有血管,不可深刺。

③胸部:宜浅刺,严防刺伤心,肺,造成不良后果。

④腹部:进针要慢,达到一定深度时,少提插,避免刺伤腹腔器官。 ⑤面部、关节部穴不宜直接灸,有碍面部美容和影响关节活动。

四、足太阴脾经 (一)经脉循行

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指之端,循指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上内踝前廉,上踹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夹咽,连舌本,散舌下。

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脾之大络,名曰大包,出渊腋下三寸,布胸胁。 与脏腑器官联系:脾、胃、心;膈、咽、舌。

(二)主治概要:脾胃病、妇科病、前阴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

歌决: SP二十一是脾经,起于隐白大包终,脾胃血证及肝肾,泌尿生殖与舌病。

1、隐白 (Yǐnbái,SP1)(井穴;别名“鬼垒”)

[定位]足大趾内侧趾甲根角旁0。1寸。 [取法]“隐白大趾内甲角” [主治]

①血证:月经过多,崩漏;便血,尿血,吐血,衄血等慢性出血证;“崩漏要穴” ②心胸神志病:梦魇,多梦癫狂,惊风,胸痛,心痛; ③脾胃病:腹满,暴泻,黄疸呕吐; ④局部:足趾痛。

[操作] 浅刺0。1寸。治血证多用灸法。

2、公孙 (Gōngsūn,SP4)(络穴,八脉交会穴通冲脉)

[主治]

①脾胃肠腑病证:胃痛、呕吐、腹痛、腹泻、痢疾等; ②神志病证:心烦失眠,发狂妄言,癫狂痫等;

③冲脉病证:逆气里急,冲逆攻痛,气上冲心(奔豚气)等;

54

④妇人疾患:痛经,月经不调,带下,胎衣不下; ⑤局部病证:足痛,足肿等。 [操作] 直刺0。6~1。2寸。

3、三阴交(Sānyīnjiāo,SP6)(足三阴经交会穴)

[定位]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 [取法] “踝上三寸三阴交” [主治] “统治三阴病变”

①脾胃病:腹胀,肠鸣,泄泻,消化不良等;②生殖泌尿系统疾患:女子月经不调,带下,阴挺,不孕,滞产等;男子遗精,阳痿,遗尿等;③皮肤病:荨麻疹,神经性皮炎,湿疹等; ④神志病:失眠,多梦,癫狂,惊风,中风,高血压等;⑤局部病:下肢痿痹,脚气等。

[操作] 直刺1~1。5寸。孕妇禁针。据现代实验研究,针刺或电针合谷,三阴交,20

分钟后,孕妇宫缩明显加强。

4、地机 (Dìjī,SP8)(郄穴,别名“脾舍”)

[定位]在内踝尖与阴陵泉穴的连线上,阴陵泉穴下3寸。 [取法] “陵下三寸地机朝” [主治]

①妇科病:痛经,崩漏,白带过多,月经不调等;

②脾胃疾患:食欲不振,腹胀腹痛,大便溏泄(急性胃肠炎在此穴有过敏压痛)等; ③泌尿生殖系疾患:小便不利,遗精,疝气; ④腿膝麻木,疼痛。 [配伍]

⑴配血海,归来,三阴交等治疗月经不调,痛经; ⑵配隐白治崩漏。

⑶配肾俞,命门,关元,太溪等治疗遗精,腰痛等。 [操作]直刺1。0~1。5寸。 [配伍]

⑴配血海,归来,三阴交等治疗月经不调,痛经; ⑵配隐白治崩漏。

⑶配肾俞,命门,关元,太溪等治疗遗精,腰痛等。 [操作]直刺1。0~1。5寸。

5、阴陵泉(Yīnlíngquán,SP9)(脾经合穴)

[定位]胫骨内侧髁下方凹陷处。 [取法]“膝内辅下阴陵泉” [主治]

① 脾不运化之水湿证:腹胀,泄泻,水肿,黄疸,小便不利,或小便失禁;“利水湿

要穴”凡是与湿有关的病证,皆可配取阴陵泉穴施治。 ② 局部病症:膝肿、膝痛。 ③ 特殊作用:治疗肩痛。

[操作] 直刺1。0~2。0寸。治疗肩痛: 向阳陵泉透刺,同时活动肢体。左取右,右

取左。(多于对侧阴陵泉下1寸处有明显压痛。)

55

6、血海 (Xuèhǎi,SP10)(别名:血郄)

[定位] 屈膝,在髌底内上缘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取法]“血海髌内上2寸”简便取穴法:患者屈膝,医者以左手掌心按于患者右膝髌骨

上缘,第2至5指向上伸直,拇指约呈45°斜置,拇指尖下是穴。

[主治]

①妇科病:月经不调,痛经,崩漏,闭经;尤血证:血虚、血瘀、血热、血寒皆可;

②皮肤病:湿疹,瘾疹,皮肤瘙痒,丹毒等血热性皮肤 病;配曲池。

③膝部病证、股内侧痛:配取梁丘、膝眼等穴。

[操作] 直刺1~1。5寸。 7、大横 (Dàhéng,SP15)

[定位] 脐中旁开4寸。“脐旁四寸大横连” [主治]

① 腹痛,腹泻,便秘。 ② 减肥。

[操作]直刺1-2寸。

8、大包 (Dàbāo,SP21)(脾之大络)

[定位]在侧胸部腋中线上,当第6肋间隙处。

[取法]腋中线上,腋窝至第十一肋端的中点处即是大包穴。 [功能]统血养经,宽胸止痛。 [主治]

①咳喘,胸胁痛(配支沟); ②岔气(肋间肌痉挛); ③络脉病:全身尽痛(泻),四肢无力(补)。 《甲乙经》“实则一身尽痛,虚则百脉皆纵,此脉若罗络之血者,皆取之。” 配四关。 [操作]

① 斜刺或向后平刺0。5~0。8寸。② 痿证可在此穴施灸。

经脉小结 部位 穴位 共同 特殊 56

隐白(井) 足 公孙(络) 腹胀 月经过多、便血、尿血、癫狂、惊风 胃痛、腹痛、泄泻、呕吐、月经不调 失眠、瘾疹、高血压、各类妇科疾病 腹胀水肿、小便不利、月经不调、遗精、痛经 腹痛、泄泻 膝痛、阴部痛、黄疸 瘾疹,皮肤搔痒、股内侧痛 三阴交 下 肢 地机(郄) 阴陵泉(合) 血海 刺灸要点:

① 胸部各穴不宜深刺,以免伤及心,肺。

② 腹部的穴,在针刺到达一定深度时,注意少提插,避免刺伤胃肠。

五、手少阴心经 (一)经脉循行

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 其支者:从心系,上夹咽,系目系。

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下出腋下,下循臑内后廉,行太阴、心主之后,下肘

内,循臂内后廉,抵掌后锐骨之端,入掌内后廉,循小指之内,出其端。

与脏腑器官联系:心、小肠、肺;心系,膈,咽,目系

(二)主治概要:心胸病、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

歌决: H T 九穴是心经,起于极泉止少冲,心胸神志及痒疮,烦热悸汗皆可用。

1、极泉 (Jíquán,HT1)

[定位]腋窝正中,腋动脉搏动处。 [取法]“极泉腋窝动脉牵” [功能]理气宽胸,活血止痛。 [主治]

①心疾:心痛、心悸等;

②局部病:肩臂疼痛、胁肋疼痛、臂丛神经损伤等; ③腋臭、瘰疬;

④“醒脑开窍”法治疗中风偏瘫上肢不遂; ⑤上肢针麻用穴。

[操作]避开腋动脉,直刺或斜刺0。3~0。5寸。 2、少海 (Shàohǎi,HT3)(心经合穴)

[定位] 屈肘,当肘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的中点处。 [取法]“少海骨髁纹头间”尽曲肘,当肘横纹尺侧端处取之。 [主治]

①心病、神志病:心痛,癔病,癫痫,健忘、善笑,暴 喑(癔病性失语)

57

②局部病:肘臂疼痛,尤长期伏案写字,肘内侧及肘尖部疼痛者。 [操作]直刺0。5~1寸。

3、通里(Tōnglǐ,HT5)(心经络穴)

[定位]腕横纹上1寸,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 [取法]“通里掌后一寸取” [主治]

①心悸、怔忡等心病; ②舌强不语,暴喑;“实则支膈,虚则不能言” ③腕臂痛;

④近代常用该穴治疗心热下移小肠之遗尿。

[操作] 直刺0.3~0.5寸。不宜深刺,以免伤及血管和神经。留针时,不可作屈腕动作。

4、阴郄(Yīnxì,HT6)(心经郄穴)

[定位] 腕横纹上0。5寸,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 [取法]“阴郄五分在掌后” [主治]

① 心痛、惊悸等心病; ② 骨蒸盗汗; 《标幽赋》“泻阴郄止盗汗,治小儿骨蒸。” ③ 吐血,衄血。

[操作]直刺0。3~0。5寸。不宜深刺,以免伤及血管和神经,留针时,不可作屈腕动作。

5、神门 (Shénmén,HT7)(心经原穴)

[定位]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取法] “神门豌豆骨外缘” [主治]

①心与神志病证:心痛、心烦、惊悸怔忡、健忘、失眠、癫狂痫等; ②高血压,头痛,眩晕;

③暴喑,失语(神门透大陵治疗惊吓所致失语)

[操作]直刺0。3~0。5寸。不宜深刺,以免伤及血管和神经,留针时,不可作屈腕动作。

灵道、通里、阴郄、神门

部位 穴位 共同 特殊 58

1。5 灵道(经) 应用范围最狭 通舌利咽,舌强不语,暴喑, 应用范围最广 以滋阴养血敛汗为主, 收敛浮阴,善治血证 尺侧腕屈肌腱桡侧 1 通里(络) 0。5 阴郄(郄) 心痛 心悸 腕臂 疼痛 0 神门(原) 宁心安神,健忘,失眠,癫狂痫

6、少冲(Shàochōng,HT9)(心经井穴)

[定位] 小指桡侧指甲根角旁0。1寸。 [取法]“少冲小指桡侧边” [主治]

① 心及神志病:心悸、心痛、癫狂、昏迷等; ② 热病; ③ 胸胁痛。

[操作]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可灸。

经脉小结 心经循行:

从胸→手 ,行于上肢内侧后缘。 刺灸要点:

① 针刺极泉时,应避开动脉,向后上方斜刺;

② 少海、神门、少府位于肘、腕、掌指关节处,不宜用直接灸,以免影响关节活动。

六、手太阳小肠经 (一)经脉循行

小肠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内侧两骨之间,上循臑外后廉,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络心,循咽下膈,抵胃,属小肠。

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眦,却入耳中。 其支者:别颊上出页,抵鼻,至目内眦。(斜络于颧)

与脏腑器官联系:小肠、心、胃;咽、目、耳、鼻。

(二)主治概要:头面五官病、热病、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

歌决: S I 十九手小肠,少泽听宫起止详,头项耳目热神志,少泽通乳经验方。

1、少泽 (Shàozé,SI1)(小肠经井穴)

[定位]小指尺侧指甲根角旁0。1寸。 [取法]“少泽小指尺甲角” [功能]增液通乳,清热利窍 [主治]

59

①乳房疾患:乳痈,乳少,为“通乳经验效穴”; ②高热、昏迷、中暑、癫狂等热病、神志病;

③头痛,目翳,咽喉肿痛,耳鸣耳聋等头面五官病证; ④小指麻木等局部病证。

[操作]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孕妇慎用。

[实验研究]对产后20天以内产妇针刺少泽, 结合血液化验,发现血中生乳素升高,收乳素降低。故针刺治疗产后缺乳时机的选择是满月内,越早越好。

2、后溪 (Hòuxī,SI3)(输穴、八脉交会穴通督脉)

[定位] 微握拳,第5指掌关节后尺侧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 [取法]“后溪握拳节后取” [主治]

①痛证:头项强痛、落枕、肘臂痛及手指挛急,腰脊痛,尤其急性腰扭伤。 ②神志病:尤癔病。癫狂痫、惊厥、痴呆。 ③督脉病:“大人癫疾,小儿惊痫”“督脉为病,脊强反折”。 ④头面、五官病。

[操作] 直刺0。5~1。0寸。

3、养老(Yǎnglǎo,SI6)(小肠经郄穴)

[定位]在前臂背面尺侧,当尺骨小头近端桡侧凹陷中。

[取法]“养老转手髁空藏”掌心向下,用另一手按捺在尺骨小头最高点上,然后掌心转

向胸壁,当手指滑入的骨缝中是穴。

[主治]

① 耳聋眼花、目视不明;头痛,面痛等; ② 肩背臂肘疼痛,项强,急、慢性腰痛。 [操作]

①直刺或向上斜刺(肩周炎)0。5~0。8寸。 ②强身保健可用温和灸。

4、小海 (Xiǎohǎi,SI8)(小肠经合穴)

[定位]屈肘,当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凹陷处。 [取法] “小海二骨之中央” [主治]

① 肘臂肿痛,麻木;尺神经麻痹。 ② 神志病:如癫痫。

[现代研究]针刺小海穴,可使降结肠远端的顽固性迷走神经过敏现象好转,故可治疗过

敏性肠炎。

[操作]直刺0。3~0。5寸。

5、肩贞(Jiānzhēn,SI9)

[定位]臂内收,腋后纹头直上1寸处。

[主治]以局部近治为主:肩臂疼痛,肩周炎,肩不能举等。为“肩3针”之一。 [操作]向上或向外斜刺1~1。5寸,或向前腋缝方向透刺。不可向胸侧斜刺。 6、天宗(Tiānzōng,SI11)

60

[定位]肩胛骨冈下窝中央凹陷处,与第4胸椎相平。( 约当肩胛冈下缘与肩胛下角之间

的上1/3折点处) [取法] “天宗冈下窝中取” [主治]

①局部病:肘臂外后侧痛、肩胛疼痛、肩背部损伤等; ②咳嗽、气喘,胸胁胀满;

③乳癖、乳痈(多点刺或温针灸)左病取右,右病取左。 ④落枕:指压天宗穴治疗落枕。

[操作]直刺或斜刺0。5-1寸遇到阻力不可强行进针。下面是骨板,一般不会出问题,可

向旁边透刺。适宜拔罐,舒服。

注意:体位改变,肩胛冈位置随之改变一定要摸准肩胛冈边缘再进针。

7、听宫(Tīnggōng,SI19)

[定位]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方,张口时呈凹陷处。 [取法] “听宫屏前陷中央”张口取穴。 [功能] 开窍聪耳。

[主治]

①耳疾:耳鸣,耳聋,聤耳(化脓性中耳炎)。 ②齿痛、面痛、下颌关节肿痛。 ③癫狂痫《百证赋》“听宫脾俞,祛残心下之悲凄。”

[操作]张口,直刺1~1。5寸。须注意:张口进针后,不能让病人一直张着嘴,因留

针时间一长,病人就难以支持,起针后会感到下颌关节痛,所以进针后让病人慢慢把嘴闭合。

经脉小结 部位 穴位 少泽(井) 指掌 后溪(输) 养老 前臂 小海(合) 肩贞 肩胛 天宗 颧髎 面耳 听宫

七、足太阳膀胱经 (一)经脉循行

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

61

共同 头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 特殊 乳汁少、昏迷、热病 疟疾、癫狂痫、腰痛 目视不明、肩痛 肘臂疼痛 耳鸣耳聋、癫狂 肩胛疼痛 乳痈 口眼歪斜,眼睑瞤动 齿痛 耳鸣耳聋、聤耳、癫狂痫

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

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夹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

胱。

其支者:从腰中,下夹脊,贯臀, 入腘中。

其支者:从膊内左右别下贯胛,夹脊内,过髀枢,循髀外后廉下合腘中—以下贯腨

内,出外踝之后,循京骨至小指外侧。

与脏腑器官联系:膀胱、肾、脑;耳、目、鼻。

(二)主治概要:头面五官病、项、背、腰、下肢病证及神志病;背俞穴及其他腧穴主治相

应的脏腑组织器官病。

歌决: BL六十七膀胱经,起于睛明至阴终,脏腑头面筋痔腰,热病神志身后凭。

1、睛明(Jīngmíng,BL1)(手足太阳、足阳明、阳跷、阴跷五脉之会)

[定位] 目内眦角稍内上方凹陷处。 [取法]“内眦上外是睛明” [功能] 散风清热,明目退翳。

[主治]

①目疾:目赤肿痛、流泪、视物不明、目眩、近视、夜盲、色盲、电光性眼炎、白内障等,偏治内眼疾患;

②急性腰扭伤,坐骨神经痛; ③心动过速,心悸、怔忡。 [操作]嘱患者闭目,医者右手轻推眼球向外侧固定,左手缓慢进针,紧靠眶缘直刺0。5~

1寸。遇到阻力时,不宜强行进针,应改变进针方向或退针。不提插,不捻转。出针后按压针孔片刻,以防出血。针具消毒宜严。禁灸。

2、攒竹(Cuánzhú,BL2)

[定位] 眉头凹陷中,约在目内眦直上,眶上切迹处取穴。 [取法]“眉头陷中攒竹取” [功能]散风镇痉,清热明目 [主治]

①头痛,眉棱骨痛;

②眼部病证:目眩、目视不明、目赤肿痛,迎风流泪、近视、眼睑瞤动、眼睑下垂等; ③面瘫、三叉神经痛Ⅰ; ④呃逆(可用指压)。 [操作]

①治疗眼病、头痛、面瘫,用提捏进针法,捏住眉头,可向眉中或向眼眶内缘平刺或斜刺0。5~0。8寸。

②治疗三叉神经痛第一支痛要向眶上切迹内针刺,以出现麻电感为宜。禁灸。 3、通天(Tōngtiān,BL7)

[定位] 前发际正中直上4寸,旁开1。5寸。 [取法]正坐或仰卧,依定位取穴。 [功能]宣通鼻窍,疏散风热 [主治]

①头痛、头重、眩晕;

62

②鼻病:鼻塞流涕,鼻衄、鼻疮、鼻渊、鼻塞。 “通天去鼻内无闻之苦。”——《百症赋》 [操作] 平刺0。3~0。5寸。

4、大杼(Dàzhù,BL11)(八会穴之骨会)

[定位] 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取法]正坐或俯卧,依定位取穴。 [主治]

① 发热,咳嗽等外感表证; ② 头痛,项强,肩背痛;

③ “骨”的病证:如骨痛、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肩、腰、骶关节痛等。

[操作]向内斜刺0。5~0。8寸本经背部诸穴,不宜深刺,以免伤及内部重要脏器。

5、风门

[定位] 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取法]正坐或俯卧,依定位取穴。 [功能]解表宣肺,护卫固表 [主治]

①擅长祛风。外感咳嗽、发热头痛、多涕鼻塞等。“乃搜风之要穴” ②项强,肩背痛。 ③发背痈疽,瘾疹。

[操作] 向内斜刺0。5 ~0。8寸。

十二背俞穴

① 协助诊断相应脏腑病变 ② 治疗相应脏腑病证

③ 治疗相应脏腑所属的五官五体病证 ④ 局部的近治作用 6、志室(别名:精宫)

① 肾虚病证:遗精、阳痿等 ② 腰痛(腰为肾之府) ③ 小便不利 针刺操作

①胸段背俞穴一般是向脊柱方向斜刺0。5~0。8寸。 ②腰段背俞穴一般是直刺0。8~1寸。

③虚证、寒证,可加灸;实证、瘀证,点刺放血。

7、次髎(Cìliáo,BL32)

[定位] 第2骶后孔中,约当髂后上棘下与后正中线之间。

[简便取法]俯卧,先找髂后上棘,其下一横指再内一横指处是穴。

[主治]

①妇科病、男科病:月经不调、带下、痛经(胞宫);遗精、阳痿(精室)等证; ②小便不利;

63

③腰骶痛,下肢痿痹。

[操作]直刺1~1。5寸,可灸。

8、秩边(Zhìbiān,BL54)

[定位]平第4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3寸。 [取法]俯卧,依定位取穴。 [主治]

①腰及下肢病证:腰骶、下肢病; ②前阴病:小便不利,癃闭,阴痛; ③后阴病:痔疮疼痛,便秘,脱肛;

[操作]直刺1。5~3。0寸,或斜向会阴部刺,麻胀感,可传至足趾部或会阴部;可灸。 秩边→水道:治疗前列腺首选。

9、委中(Wěizhōng,BL40)(膀胱经合穴,膀胱下合穴)

[定位]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 [取法] “委中腘窝纹中央” [功能]清热醒脑,舒筋活络 [主治]

①腰背痛,急性腰扭伤,尤实证,“腰背委中求”下肢痿痹,半身不遂。 ②遗尿、小便难;

③腹痛、急性吐泻;高血压;“合主逆气而泻” ④中暑、丹毒、疔疮。

别名“血郄” “四弯穴”之一

[操作]直刺1~1。5寸,或点刺腘静脉出血。针刺不宜过快、强、深,以免损伤血管和

神经。

注意:凡晕血、贫血、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障碍者慎用。近端结扎,快速刺入静脉。 “醒脑开窍”法要求针感:下肢抽动三次为度。

10、承山 (Chéngshān,BL57)

[定位]腓肠肌两肌腹之间凹陷的顶端处,约在委中穴与昆仑穴之间中点。 [取法]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腱下出现尖角凹陷处。“承山腨下分肉藏” [主治]

①腰背痛、腿疼转筋;

②痔疾(配长强)、便秘(配大肠俞)、脱肛(配百会)。“痔疾要穴”

[操作]直刺1~2寸,可灸不宜作过强的刺激,以免引起腓肠肌痉挛。

11、昆仑 (Kūnlún,BL60)(膀胱经经穴)

[定位]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取法]“昆仑外踝跟腱间” [主治]

①后头痛、项强、肩背拘急、腰骶疼痛、足踝肿痛、足跟痛等痛证。②难产、滞产。 [操作]直刺0。5~0。8寸,可灸。孕妇禁用,经期慎用。

12、申脉(Shēnmài,BL62)(八脉交会穴通于阳跷脉)

64

[定位]外踝直下方凹陷中。 [取法] “踝下五分申脉穴” [主治]

①癫狂痫证;(“昼发灸阳跷夜发灸照海”) “鬼路” ②目疾:目赤肿痛,复视、眼肌痉挛等。 ③嗜睡(白天):补申脉(阳跷)、泻照海(阴跷)失眠(夜间):泻申脉(阳跷)、补照海(阴跷)。 ④《难经》“阳跷为病,阴缓而阳急(足外翻),阴跷为病,阳缓而阴急(足内翻)。 [操作]直刺0。3~0。5寸。

13、至阴(Zhìyīn,BL67)(膀胱经井穴)

[定位]足小趾外侧趾甲根角旁0.1寸。 [取法]“至阴小趾外甲角” [功能]通鼻疗目,舒筋转胎

[主治]①胎位不正,胞衣不下;难产,滞产;②头痛,目痛,鼻塞,鼻衄;③腰痛(配

睛明);④中暑,发热,昏迷,癫狂;⑤祛风:皮肤瘙痒。 [操作] 浅刺 0。1寸。胎位不正用灸法。孕妇禁针。

① 治胎衣不下可配合谷、三阴交。

② 针刺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症,用补法并留针20分钟,每日1次,10次1疗程。 ③ 治疗坐骨神经痛顽固者,可在至阴穴点刺放血。

[操作] 至阴纠正胎位:有效率高达98%。一般妊娠七月左右(28~30周)疗效最好;从胎

位上看,横位成功率最高,臀位次之,足位最差。让孕妇松开腰带仰卧床上,腹部四肢放松,即仰卧屈膝位,施术者点燃艾条后,分别在两侧至阴穴灸至20分钟,1~2次/天,至胎位转正为止。子宫畸形,骨盆狭窄者无效。

经脉小结 部位 头面 穴位 攒竹 风门 肺俞(俞) 心俞(俞) 膈俞 肝俞(俞) 胆俞(俞) 脾俞(俞) 胃俞(俞) 大肠俞(俞) 部位

共同 特殊 各种目疾、面瘫、呃逆 伤风 潮热、盗汗、鼻塞 咳嗽、气喘、 吐血、胸背痛 心痛,惊悸,健忘,失眠、 癫痫 呕吐、呃逆、胃脘痛、 饮食不下 脊 背 胁痛、背痛、 黄疸、呕吐 胃痛、腹胀、 呕吐、泄泻、 完谷不化、 背痛 吐血,目眩,水肿 食不化、口苦 水肿 主要用于胃肠疾病 便秘、腰背强痛 穴位 共同 65

特殊

肾俞(俞) 腰 骶 次髎 委中(合) 承山 小 腿 足 昆仑(经) 申脉 (通阳跷) 至阴(井) 腰腿疼痛、 头痛、眩晕 项强 腰痛、遗精、 阳痿、遗尿、 小便不利 耳鸣耳聋、月经不调、水肿、 喘咳少气 痛经、下肢痿痹 腰痛、下肢痿痹小便不利、 遗尿、腹痛、吐泻 便秘,痔疾 难产,癫痫 失眠,癫狂痫 目痛,鼻塞,鼻衄,难产, 胎位不正 八、足少阴肾经 (一)经脉循行

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指之下,邪走足心,出于然谷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以上腨内,出腘内廉,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

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夹舌本。 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

歌决: KI二十七肾经属,起于涌泉止俞府,肝心脾肺膀胱肾,肠腹泌尿生殖喉。 与脏腑器官联系:肾、膀胱、心、肝、肺;喉咙、舌本、脊髓

(二)主治概要:

妇科病、前阴病、肾脏病,以及与肾有关的肺、心、肝、脑及咽喉、舌等经脉循行经过部位的其他病证。 1、涌泉 (Yǒngquán,KI1)

[定位] 足趾跖屈时,约当足底(去趾)前1/3凹陷处。

[取法] “足心凹陷是涌泉”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

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功能]苏厥开窍,滋阴降火 [主治]

①急症及神志病:昏厥、中暑、小儿惊风、癔病、癫狂痫等;“急救要穴” ②头痛,头晕,目眩,失眠;

③肺系病证:咯血、舌干、失音、咽喉肿痛、喉痹等; ④二便异常:大便难,小便不利; ⑤足心热、下肢瘫痪。

[操作] 直刺0。5~0。8寸。祛邪宜用灸法或药物贴敷。 2、太溪 (Tàixī,KI3)

[定位]内踝高点与跟腱后缘连线的中点凹陷处。 [取法]“太溪内踝跟腱间” [主治]

①肾虚证:头痛,目眩,失眠,健忘;遗精,阳痿,月经不调;腰脊痛,下肢

66

厥冷;小便频数,便秘等;

②阴虚性五官病证:咽喉肿痛,咳喘,咯血,齿痛,耳鸣,耳聋; ③局部:内踝痛等。

[操作] 直刺0。5~0。8寸或斜向内踝(昆仑)刺。

3、照海(Zhàohǎi,KI6)(八脉交会穴通阴跷脉)

[定位] 内踝高点正下缘凹陷处。 [取法]“照海踝下凹陷处” [功能]养阴利咽,调经安神 [主治]

①神志疾患:失眠、嗜睡、癫狂痫证等;

②五官热性疾患:咽喉干痛,音哑,目赤肿痛等; ③妇科病病证:月经不调、带下、阴挺等; ④小便频数,癃闭,便秘等; ⑤局部:足内翻,踝肿痛。

[操作]直刺0。5~0。8寸。可灸。

照海配列缺为“八脉交会穴”配穴,治疗咽喉肿痛。 4、复溜(Fùliū,KI7)(肾经经穴)

[定位] 太溪穴上2寸,当跟腱的前缘。 [取法]“复溜跟上二寸取” [功能]益肾固表,利水消肿 [主治]

①津液输布失调疾患:水肿,汗证(无汗或多汗、盗汗); ②胃肠疾患:腹胀、腹泻等; ③腰脊强痛,下肢痿痹。

[操作] 直刺0。5~1寸。 5、阴谷(Yīngǔ,KI10)(肾经合穴)

[定位]屈膝,腘窝内侧,当半腱肌与半膜肌之间。 [取法]“阴谷膝内两筋间” [主治]

①膝股内侧痛。可配曲泉。

②肾和膀胱病证:小便不利月经不调,疝气,阳痿,阴痛

[操作] 直刺1~1。5寸。 6、大赫(Dàhè,KI12)(冲脉、足少阴会穴)

[定位] 脐下4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取法]仰卧,依定位取穴。

[主治]① 遗精、阳痿等男科病;② 阴挺、带下等妇科病。

治疗遗精,阳痿经验方:关元,大赫,三阴交,三针均向下斜刺,针感均向下走窜,怕凉者加灸。

[操作]直刺1。0~1。5寸,可灸。注意:①针前排尿;②孕妇禁针。 部位 穴位 共同 特殊 67

涌泉(井) 太溪(原) 照海 (通阴跷) 下肢 阴谷(合) 大赫 腹部 肓俞 遗精、阳痿 月经不调 头痛头晕 小便不利 小儿惊风、癫狂、昏厥 齿痛、咽喉肿痛、耳鸣耳聋、 失眠、遗精、阳痿、月经不调 失眠、目赤肿痛、咽喉肿痛、 月经不调、小便不利、癫狂 小便难、癫狂、膝股内侧痛 痛经、泄泻 腹痛、腹胀、呕吐、泄泻、便秘 足 九、手厥阴心包经 (一)经脉循行

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膈,历络三焦。

其支者:循胸,出胁,下腋三寸,上抵腋下,循臑内, 行太阴、少阴之间,入肘中,下臂,行两筋之间,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

其支者:别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 (二)与脏腑器官联系

心包、三焦 (三)主治概要

心、心包、胸、胃、神志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

歌决: PC九心包手厥阴,起于天池中冲尽,心胸肺胃效皆好,神志疾患亦可寻。 (四)本经腧穴

1、曲泽 (Qūzé,PC3)(心包经合穴)

[定位]肘微屈,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尺侧缘。 [取法] “曲泽腱内横纹上” [功能] 清心镇痛,和胃降逆

[主治]①心神疾患:心痛、心悸、胸闷、善惊等心系病证;

②局部病:肘臂挛痛;

③脾胃疾患:胃痛、呕血、呕吐等热性胃疾; ④暑热病; ⑤疔疮。“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操作] 直刺1~1。5寸;或刺络出血。

刺血操作方法:患者伸手仰掌,术者押手手掌抵于肘尖部,拇指和其余四指分别紧握在

曲泽穴两旁,使皮肤绷紧,静脉暴露,刺手持三棱针,针尖对准穴处的静脉迅速刺入0。5-1分。

注意:贫血、凝血功能障碍、体质虚弱患者曲泽慎用放血。 2、内关(Nèiguān,PC6)(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阴维脉)

[定位]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取法] “内关掌后二寸停” [功能]宁神镇痛,疏肝和胃

68

[主治]①心疾:心痛、胸闷、胸痛、心动过速或过缓等;

②络脉病:“心系实则心痛,虚则为烦心”; ③阴维病:“阴维为病苦心痛”八总穴:“心胸内关取” ④ 胃腑病证:胃痛、呕吐、呃逆等;“公孙内关胃心胸”内关是 “止呕要穴”; ⑤ 眩晕症:如晕车、晕船、耳源性眩晕;

⑥ 神志病证:失眠、郁证、癔病、癫狂痫等;疏肝理气 ⑦偏瘫 肘臂挛痛(醒脑开窍)

[操作]直刺0。5~1。0寸。注意避开正中神经和血管。要电感,可偏桡侧一点进针。 [知识拓展]

失眠基础方:内关。神门。三阴交 胃腑病通用方:中脘内关足三里

疏肝理气方:内关、太冲(相当于柴胡疏肝散、解郁丸之功。)

3、劳宫(Láogōng,PC8)(心包经荥穴)

[定位] 掌心横纹中,第2、3掌骨中间。 [取法] 握拳,中指尖下是穴。“劳宫屈指掌心取”清心火 泻肝火 宁神开窍 [主治]① 中风昏迷、中暑等急症;

② 神志疾患:心痛、烦闷、癫狂痫等; “鬼窟” ③ 心胸病证:本穴偏于治心包(心)热证,“荥主身热”,

故口舌生疮、口臭、心烦、失眠、狂躁谵语、小便赤涩、刺痛、尿血等均可配取治疗

④ 鹅掌风、掌中热。

[操作] 直刺0。3~0。5寸。①针刺或指甲重掐劳宫穴止牙痛,左取左,右取右。

②艾灸治疗口臭,双侧灸25min,次日大减,续灸7次愈

4、中冲(Zhōngchōng,PC9)(心包经井穴)

[定位]中指尖端的中央。 [取法]“中指末端是中冲”

[主治]①热病、神志病:中风昏迷、中暑、昏厥、小儿惊风等急症;

②舌下肿痛、舌强不语;(配通里、关冲、哑门、廉泉) ③心痛,心烦。

[操作]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可灸。

治疗麦粒肿:用三棱针点刺中冲穴,挤出5-10滴血后,用干棉球压迫。 小结: 部位 穴位 曲泽(合) 前 臂 间使(经) 内关(络) 大陵(原) 掌 指 劳宫(荥) 中冲(井) 心痛 心痛。心悸, 热病。胃痛,呕吐 共同 特殊 泄泻、肘臂挛痛 疟疾、癫狂痫、臂痛 胸闷,胸痛、呃逆、癫痫、 失眠、眩晕、头痛 癫狂,疮疡、腕关节痛 癫狂痫,口疮 昏迷,热病,中暑 十一、足少阳胆经 (一)经脉循行

69

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却交出手少阳之后,入缺盆。

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

其支者:别锐眦,下大迎,合于手少阳,抵于出页,下加颊车,下颈,合缺盆,以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胁里,出气街,绕毛际,横入髀厌中。

其直者:从缺盆下腋,循胸,过季胁,下合髀厌中。以下循髀阳,出膝外廉,下外辅骨之前,直下抵绝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指次指之间。

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之间,循大指歧骨内,出其端,还贯爪甲,出三毛。 (二)与脏腑器官联系:胆、肝、耳、目、经筋系膺乳 (三)主治概要

肝胆病,侧头、目、耳、咽喉、胸胁病,以及经脉循行经过部位的其他病证。 歌决:GB四十四足少阳,起瞳子髎止窍阴,头侧耳目鼻喉恙,热病胸肋身侧详。

(四)本经腧穴

1、瞳子髎 (Tóngzǐliáo,GB1)(手太阳,手、足少阳之会)

[定位] 目外眦外侧约0。5寸,当眶骨外侧凹陷中。 [取法]“外眦五分瞳子髎” [主治]

①头面疾患:(侧)头痛,眩晕,口眼歪斜;

②眼部疾患:目痛,目赤,目翳,迎风流泪,目多眵,目生翳膜,羞明。

[操作] 平刺0。3~0。5寸,三棱针点刺放血。 2、听会(Tīnghuì,GB2)

[定位]耳屏间切迹前,下颌骨髁状突后缘,张口凹陷处。 [取法]“听会耳前珠陷详” [主治]

①耳疾:耳聋、耳鸣等;“耳前三穴”之一

②齿痛、口眼歪斜;下颌关节痛,下颌关节习惯性 脱臼等面口疾患。

[操作] 微张口,直刺0。5~0。8寸。 3、率谷 (Shuàigǔ,GB8)(足太阳、少阳之会)

[定位] 耳尖直上,入发际1。5寸。 [取法]“率谷入发寸半量” [功能]平肝熄风,宁神止吐 [主治]

①(偏)头痛,眩晕;失眠、精神过度紧张者; ② 小儿急、慢惊风;

③ 呕吐,尤醉酒头痛呕吐,穴可解酒。 [操作] 平刺0。5~0。8寸。 4、阳白(Yángbái,GB14)(足少阳、阳维脉之会)

[定位] 目正视,瞳孔直上,眉上1寸。 [取法]“阳白眉上一寸量”

[主治]

①前头痛、偏头痛;

70

②目疾:目痛、视物模糊、眼睑瞷动、眼睑下垂等; ③面瘫额纹消失(梅花针叩刺),眼睑闭合不全(配四白) ④美容:点揉、针刺防治额纹、抬头纹。

[操作] 平刺0。5~0。8寸。临床多向鱼腰、攒竹或丝竹空穴透刺。 5、风池(FēngChí,GB20)(足少阳、阳维脉之会)

[定位]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平风府穴(枕骨粗隆下缘,入后发际1

寸处)。

[取法]“风池耳后发际陷,颅底筋外有陷凹”约平耳垂下缘水平线。 [主治]

①中风,癫痫,头痛,眩晕等内风所致的病证;

② 感冒,面瘫,口眼歪斜等外风所致的病证;风池穴即可祛外风,又擅长熄内

风,为“治风要穴”。

“风府、风池寻得到,伤寒百病一时消。” -《席弘赋》 ③头面五官病:目赤肿痛,鼻渊,鼻衄,耳鸣,耳聋; ④颈项痛、落枕、颈椎病等。

[现代研究]

①能改善视力,梅花针叩打此穴,可防治青少年近视。 ②假性球麻痹: 配合翳风、风池、完骨等穴,效佳。

[操作]

针尖微向下,向鼻尖方向斜刺0。8~1。2寸,或平刺透风府等,切忌不能朝前上方斜刺,以防刺入枕骨大孔,穿过小脑延髓池,刺伤延髓,出现意外。 6、肩井 ( Jiānjǐng,GB21)(足少阳、阳维脉之会)

[定位]肩上,大椎与肩峰连线的中点。前直对乳头 [取法]“肩井大椎肩峰间” [主治]

① 颈项强痛,肩背疼痛,落枕,上肢不遂等(本穴具有振奋人体精神作用); ②乳痈、乳汁不下,乳癖等乳房疾患—— 治疗乳腺炎特效穴; ③ 滞产,难产;“难产,针两肩井入1寸泻之,须臾即分娩。” ——《千金方》

[操作] 直刺0。5~0。8寸,或向上、向后斜刺,内有肺尖,慎不可深刺;尤留针时要

特别注意。孕妇禁针。本穴尚有发汗作用,对外感者重重提拿肩井穴可促进发汗。

7、环跳 (Huántiào,GB30)(足太阳、少阳交会穴)

[定位]侧卧屈股,当股骨大转子高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内2/3交点处。 [取法]“环跳髀枢陷中间” [主治]

① 腰胯疼痛、下肢痿痹、半身不遂等腰腿疾患;下肢运动之枢纽,是治疗腰骶部

和下肢部疼痛、瘫痪的主穴。镇痛要穴。 ② 风疹。

[操作] 直刺2~3寸。

8、阳陵泉(Yánglíngquán,GB34)(合穴、下合穴、筋会)

[定位] 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 [取法]“小头前下阳陵泉”

[主治]①肝胆病:胁痛、口苦、黄疸、肝炎、胆囊炎等;

②强筋壮骨:面瘫、面肌痉挛、半身不遂、下肢疼痛、痿痹、膝关节疾患、小

71

腿转筋等肌肉筋骨的病证; ③小儿惊风。配合开四关。

[操作] 直刺1~1。5寸,或向阴陵泉方向透刺。

①胁肋痛:支沟 阳陵泉

②下肢不遂:环跳 悬钟、阳陵泉 足三里

9、光明(Guāngmíng,GB37)(胆经络穴)

[定位] 外踝高点上5寸,腓骨前缘。 [取法]“光明腓前踝五寸” [主治]

①目疾:夜盲,视物不明;目赤痒痛;目眩;近视等; “睛明治眼未效时,合谷、光明安可缺”-《席弘赋》 ②胸乳胀痛(尤肝气不舒); ③下肢痿痹。

[操作] 直刺0。5~0。8寸。 10、悬钟(Xuánzhōng,GB39)(髓会,别名:绝骨)

[定位] 外踝高点上3寸,腓骨前缘。 [取法]“悬钟三寸骨前缘”

[主治]①痴呆、中风、偏头痛、眩晕、耳鸣等髓海不足疾患;常灸三里、悬钟可预防中

风。

②益髓壮骨:颈项强痛,落枕、腰膝酸软、半身不遂,下肢痿痹等; ③疏肝利胆:胸胁满痛等。

[操作] 直刺0。5~0。8寸。 11、足临泣(Zúlínqì,GB41)(输穴,八脉交会穴通带脉)

[定位]第4跖趾关节的后方,足小趾伸肌腱的外侧。 [取法]“临泣四趾本节扪” [主治]

①偏头痛,目赤肿痛的远端配穴;“泣”-眼,治目疾; ②乳痈,月经不调-通带脉,主治经带胎产疾患; ③疏肝利胆:胁肋胀痛、疟疾、胆囊炎; ④足跗疼痛、下肢痿痹。

[操作] 直刺0。5~0。8寸。 12、足窍阴 (Zúqiàoyīn,GB44)(胆经井穴)

[定位]第4趾外侧趾甲根角旁0。1寸。 [取法]“窍阴四趾外侧边” [主治]

①头面五官实热病证:头痛,耳鸣,耳聋,目赤肿痛,咽喉肿痛等; ②胁肋痛,足跗肿痛;

③神志病:夜寐不宁、失眠、心烦、多梦、癔病、脏躁等 [操作] 浅刺0。1寸,或三棱针点刺出血。

十二、足厥阴肝经 (一) 经脉循行

72

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指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腘内廉,循股阴,入毛中,环阴器,抵小腹,夹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

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 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

(二) 与脏腑器官联系:肝、胆、肺、胃;阴器、横膈、喉咙颃颡、目系、口唇 (三) 主治概要

肝胆,肺,脾胃病,妇科病,前阴病,少腹, 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四) 本经腧穴 14个 起穴:大敦;止穴:期门

歌决:L R 十四是肝经,起于大敦期门终,肝胆肺胃前阴病,少腹诸疾治亦灵。 1、大敦 (Dàdūn,LR1)(肝经井穴)

[定位] 足大趾外侧趾甲根角旁约0.1寸。 [取法] “大敦大趾外甲角” [功能]疏肝理气,镇痉宁神 [主治]

①疝气疼痛,少腹痛《玉龙歌》:“七般疝气取大敦” ②泌尿系病证:遗尿,癃闭,五淋,尿血等;

③妇科病及前阴病证:月经不调、崩漏、阴痛、阴挺等 ④神志病:癫痫,善寐。

[操作] 浅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古代记载大敦治疝气多用灸法。用灸法,多灸

大趾丛毛之际。

2、行间 (Xíngjiān,LR2)(肝经荥穴)

[定位]足背,当第1、2趾间的趾蹼缘上方纹头处。 [取法]“行间纹端趾缝寻” [功能] 清肝热,泻肝火

①行间穴,肝经荥穴,五行属火,为肝经子穴, “荥主身热”,实则泻子” →

偏于治疗肝火上炎、肝胆湿热、肝气郁结、肝阳上亢、肝风内动等肝经有实有热之证:如肝经风热引起 中风,癫痫,头痛目眩,目赤肿痛,青盲等头目病证;以及肝经有热所致月经不调,痛经,崩漏带下等妇科经带病证。 ②遗尿,癃闭,五淋等泌尿系统病证;

③胸胁胀痛;阴中痛,疝气;以及足跗肿痛等经脉循行所过部位的其他病证。

[操作] 直刺0.5~0.8寸。 3、太冲 (Tàichōng,LR3)(肝经输穴、原穴)

[定位] 足背,第1、2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中。 [取法] “太冲关节后凹陷” [功能]疏肝理气,健脾和胃 [主治]

① “肝”病:虚实皆可。

a.肝阳上亢引起的各种病症:头疼眩晕,目赤肿痛,高血压;眩晕:太冲(标)、太溪(本) b.舒肝解郁:郁证,肝郁气滞、胸胁乳房小腹胀痛,善太息等;郁证:太冲、内关 (解

郁丸)

c.肝风内动:中风,癫狂痫,小儿惊风等。癫痫:太冲、合谷 “开四关”

②妇科病: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带下尤肝郁气滞所致妇科经带病证; ④前阴病: 疝气,遗尿,癃闭

73

③脾胃病:肝气犯胃之恶心呕吐、疼痛、呃逆;肝旺克脾之腹痛泻。 ⑤局部病:下肢痿痹,足背肿胀疼痛等。

[操作] 直刺0.5~0.8寸。治癫痫、癔病等神志病变,多从本穴向涌泉透刺,一针两穴,

刺激量强。

4、蠡沟 (Lígōu,LR5)(肝经络穴)

[定位]内踝尖上5寸,胫骨内侧面的中央。 [取法]“踝上五寸蠡沟穴” [主治]

①妇科病证:月经不调、赤白带下、阴挺、阴痒等; ②前阴病证:小便不利;疝气、睾丸肿痛。

[操作] 平刺0.5~0.8寸。 5、章门(Zhāngmén,LR13)(脾募,脏会)

[定位]第11肋游离端下际。“季胁端” “季肋头” [取法]垂臂曲肘,肘端是穴“章门直脐季肋端” [功能]疏肝理气,健脾和胃 [主治]

①脾胃病证:腹痛、腹胀、肠鸣、腹泻、呕吐等; ②肝胆病证:胁痛、黄疸、痞块(肝脾肿大)等; ③五脏病均可配用“脏会”。

[操作]直刺0.8~1寸。临床一般不直刺,多斜刺或平刺0.5~0.8寸,(左章门在脾下

方,右章门则是肝前叶,所以不可直刺、深刺,注意少提插。)防止伤及肝脾。

6、期门(Qīmén,LR14)(肝募,足太阴、厥阴、阴维之会)

[定位] 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取法]“乳下二肋寻期门” [功能]疏肝理气,健脾和胃 [主治]

①肝胃病证:胸胁胀痛、呕吐、吞酸、呃逆、腹胀、腹泻、奔豚气等;

②乳痈(中医认为:乳房属胃,乳头属肝。穴属肝经,位于乳下,故可疏肝理气,通调乳络,治疗乳痈。)

③肋间神经痛,肝炎,胆囊炎。

[操作]沿肋间隙向外斜刺0.5~0.8寸,不宜直刺与深刺,防止伤及肝、脾、肺脏;可灸。

十三、督脉 (一)经脉循行

督脉有督领全身之阳气,统率诸阳经的作用。主要分布于头身正中。 (二)与脏腑器官联系:胞宫,会阴,脊髓,肾,脑,鼻、眼、口唇

(三)主治概要:神志病,热病,腰骶,背,头项等局部病证及相应的内脏病证。 (四)本经腧穴:28个起穴:长强 止穴:龈交

歌 决:十三督脉行脊梁,起长强止龈交上,脑病为主次分段,各段主治在其乡。

尾闾骨端是长强,二十一椎腰俞当,十六阳关十四命, 十三悬枢脊中央,十一椎下寻脊中,十椎中枢穴下藏,九椎之下筋缩取, 七椎之下乃至阳,六灵五神三身柱,陶道一椎之下乡。 1、长强(DU 1) 络穴

【定位】跪伏或胸膝位,当尾骨尖端与肛门连线

74

的中点处。

【主治】①肛肠疾患: 腹泻,痢疾,便血,便秘,痔疮, 脱肛等;(尤其婴儿腹泻) ②腰脊、尾骶部疼痛; ③神志病:癫狂痫。

刺长强于承山,善主肠风新下血”<百>长强、承山,灸痔最妙” <玉>

【操作】靠近尾骨前面斜刺0。8~1寸(针尖向上与骶骨平行刺入),不宜直刺,以免刺

穿直肠,造成感染。

其他方法:穴位封闭、注射、埋线、温灸、中药熏洗等。 2、腰阳关(DU 3)“补肾阳”

【定位】后正中线上,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约与髂嵴相平。

【主治】①腰骶疼痛、下肢痿痹;

②妇科病证: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等; ③男科病证:遗精、阳痿等。

【操作】 向上斜刺0。5 ~1寸,多用灸法。 3、命门(DU 4)补肾阳要穴

【定位】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主治】①腰痛(肾虚、寒湿)、下肢痿痹;

②肾阳虚证: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痛 经、闭经不孕;遗精、阳痿、精少症 小便频数、遗尿、泄泻等;

③保健作用:手足冰凉症,手足逆冷。 【操作】向上斜刺0.5~1寸,多用灸法。

4。大椎(DU 14) “诸阳之会”督脉与手、足三阳经交会穴 【定位】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主治】

① “全身退热要穴” a。外感表证,尤外感表热证:发热,咳嗽,气喘,头项强痛

等;b。里热证:疮疡,疥肿,毛囊炎,痤疮,发际疮等皮肤病;疟疾寒热往来;急性传染病中的发热等。

③ 神志病证:癫狂痫证、小儿惊风、癔病等; ④ 局部:项强、脊痛;咳嗽,气喘等证; ⑤ 补虚作用:治疗骨蒸潮热,乏力,眩晕, 贫血(配合谷、足三里),白细胞减少症 (配合足三里)等,大椎穴有抗炎作用, 针刺可增强机体免疫力。

【操作】直刺或向上斜刺0。5~1寸,可灸。 5.哑门(DU 15)“治哑要穴”

【定位】正坐,头微前倾,第1颈椎下,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 【主治】①“哑”:失音、舌缓不语、各种失语症; ②神志病:癫痫、小儿痴呆、癔病等; ③局部:(后)头痛、颈项强痛等。 6.风府(DU 16) 别名:鬼枕 “治风要穴”

督脉与阳维脉交会穴

75

【定位】正坐,头微前倾,后正中线上,入后发际1寸。(枕外隆凸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凹陷中)

【主治】①中风、癫狂痫、癔症等神志病证; ②头痛、眩晕、颈项强痛、咽喉肿痛 失音、目痛、鼻衄等内、外风病证。 【操作】正位坐,头微前倾,项部放松,向下 颌方向缓慢刺入0。5~1寸,不可向上 深刺,以免刺入枕骨大孔伤及延髓。 7.百会(DU 20)“三阳五会”

督脉与足太阳,足少阳,手少阳,足厥阴之会

【定位】在头部,后发际正中直上7寸(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头部正中线与两耳尖垂直连线的交点处。

【主治】①神志病证:痴呆,中风,瘈疭,失眠、 健忘、癫狂痫、癔病等;

②头面病证:头痛,眩晕,耳鸣等; ③升阳举陷:脱肛,阴挺,胃、肾下垂 遗尿, 久泻等气失固摄之下陷病证;

④调整血压。灸百会治疗低血压;百会放血治疗高血压 【操作】平刺0。5~0。8寸,升阳举陷多用灸法。 8.素髎(DU 25)

【定位】在面部,当鼻尖的正中央。 【主治】

①急救: 休克(有明显升血压作用)、昏迷、惊厥、 新生儿窒息、呼吸衰竭等急危重症(醒神开窍); ②鼻病:鼻渊、鼻衄、鼻塞、流清涕、酒糟鼻等; ③呃逆。

【操作】 向上斜刺0。3~0。5寸,或点刺放血。

9.水沟(DU 26)鬼宫,鬼客厅,人中督脉与手、足阳明经交会穴

【定位】在人中沟的上1/3与下2/3交点处。 【主治】

①昏迷,中风,中暑,休克,呼衰等急危重证; ②癔症、癫狂痫、急慢惊风等神志病证; ③鼻塞鼻衄,口歪齿痛,牙关紧闭等面口病; ④闪挫腰痛(急性腰扭伤);

⑤中风 “醒脑开窍”针法主穴之一。

【操作】向上斜刺0。3~0。5寸, 或用指甲掐按。 10.龈交(DU 28)

【定位】 在上唇内,唇系带与上齿龈的相接处。 【主治】

① 面口病证:嘴歪、口臭、鼻出血等; ②特殊作用:a:痔疮(火针点刺); b:腰痛,急性腰扭伤; c:癫痫(三棱针点刺)。 【操作】向唇系带方向斜刺0.2~0.3寸。 督脉小结

主治要点

76

热病——大椎、陶道

神志病——水沟、风府、百会、长强 急救——水沟、素髎、百会 肛肠——长强、百会 项背痛——大椎、陶道 腰脊痛——命门、腰阳关 刺灸注意

后背部腧穴应注意针刺角度与深度,脊椎棘突间各穴,因颈椎和腰椎棘突比较平直,故可直刺,胸椎棘突伸向下方,可向上斜刺。

长强穴不可直刺,易伤直肠。

哑门,风府等后项部穴注意深度与方向:应直刺或向下斜刺,不可向上斜刺或深刺,因深部接近延髓。

部位 尾骶 穴位 长强(络) 腰阳关 腰骶 命门 至阳 背部 大椎 枕顶部 额 面部 水沟 共同 月经不调 遗精 阳痿 癫 狂 痫 鼻疾 鼻疾 特殊 泄泻、便秘、痔疾、脱肛、癫痫、 腰骶痛 下肢痿痹 带下、遗尿、泄泻、手足逆冷 黄疸、咳嗽、气喘、背痛、脊强 热病、疟疾、咳嗽、气喘 脱肛、泄泻、阴挺、中风 头痛、癫狂、目痛、热病 便秘、惊厥、新生儿窒息 昏迷、晕厥、癫狂痫、腰背强痛 百会 上星 素髎 十四、任脉 任脉主孕育胎儿,妊养胞宫。 (一)经脉循行

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上颐,循面,入目。 (二)与脏腑器官联系:胞宫,会阴,口唇、眼、咽喉 (三)主治概要

少腹,脐腹,胃脘,胸,颈,咽喉,头面等局部病证和相应的内脏病证,部分腧穴有强壮作用或可治疗神志病。

胸部穴 上腹部穴 下腹部穴 治上焦 治中焦 治下焦 宽胸利气(循环、呼吸系统) 健脾和胃(消化系统,脾胃肝胆) 调补肝肾(生殖、泌尿虚实皆可) (四)本经腧穴: 24个 起穴:会阴 止穴:承浆

歌诀:十四任脉走腹胸,起于会阴承浆停,强壮为主次分段,泌尿生殖作用宏。

77

1.中极(RN 3) 膀胱募穴,足三阴与任脉的交会穴

【定位】前正中线上,脐下4寸。 【功能】益肾气,助气化,调经血。 【主治】

①泌尿系病证:遗尿、小便不利、癃闭等;

②生殖系病证:遗精、阳痿、不育等;痛经、月经不调、盆腔炎、带下等。

【操作】直刺1~1.5寸,针前必须排尿;治尿潴留要对耻骨联合内侧缘斜刺,孕妇禁针,

可灸。

2.关元(RN 4) 别名:丹田 小肠募穴,足三阴与任脉的交会穴

【定位】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

【功能】温肾壮阳,培补元气,调节肠腑。 【主治】

①“强壮保健要穴”、“壮阳要穴”:

主治元气虚损诸证:中风脱证、虚劳冷惫、 羸瘦无力等证;

②泌尿生殖系统病证:尤长期的、慢性的、阳虚等所致者-遗尿、尿频;遗精、

阳痿;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等。 ③肠腑病证:腹痛、腹泻、痢疾、便血等; ④减肥:腹部肥胖三大穴:天枢2、关元1。

【操作】直刺1~1.5寸,针前排尿,孕妇禁针。

减肥时不需深刺,针至脂肪层即可。

关元是脏腑虚惫、诸虚百损常用穴,虚则补之,故临床多用灸法。

3.气海(RN 6)“气病要穴”

【定位】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 【功能】 培补元气。 【主治】

①“补气要穴”、“气病要穴”—— 一切气证: 气虚、气滞皆可,更偏于补气。 ② “强壮保健要穴”:可培补元气常灸气海、关元补先天;灸三里补后天 ③泌尿生殖系统病证:小便不利、遗尿; 遗精、阳痿;月经不调、痛经、经闭、 崩漏、带下、阴挺、胞衣不下等。

【操作】直刺1~1.5寸, 孕妇禁针。多灸。

膻中 (气会) 上气海 (两乳间) 下气海 (脐下1.5寸) 位于胸部,内应心肺,故治疗气病着重于调理上焦,宽胸利气效强。 位于下腹部,为生气之海,有益肾培元之功,治疗气病着重于调补下焦,培补原气为著。 同为任脉穴,都善治气病 气海

4.神阙(RN 8)回阳救逆要穴

【定位】脐窝中央。

78

【功能】温阳救逆,回阳固脱,调理肠胃。 【主治】

① 回阳救逆:虚脱、中风脱证、四肢厥冷等元阳暴脱证;重灸,至肢温脉复为止。 ② 强壮保健穴:

③肠腑病证:腹痛(绕脐腹痛),腹胀,腹泻等; ④泌尿生殖病证:水肿,小便不利; 不孕等; ⑤痤疮、黄褐斑,荨麻疹等。

【操作】只灸不针,多用艾条灸或艾炷隔盐灸、隔姜灸。

5.中脘(RN 12)胃募,腑会, 手太阳、手少阳、足阳明与任脉交会穴“健脾和胃要穴”

【定位】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或脐与胸剑联合连线的中点处。 【功能】健脾和胃,化痰安神。

【主治】

①脾胃病证:胃痛、腹胀、纳呆、呕吐等;胃病基本方——中脘、内关、足三里 ②神志病:阳明腑实之 神昏谵语、登高而歌、弃衣而走;或者痰蒙心窍之癫狂,脏燥,

失眠,头痛等证。

【操作】直刺1~1.5寸。过饱者慎针。可灸。

6.膻中(RN 17)心包募穴,气会

【定位】前正中线,平第4肋间隙;或两乳头连线与前正中线的交点处。 【功能】 宽胸理气,宁心通乳。 【主治】

①“气会膻中”—— 一切气病:气虚、气滞、气逆皆可:咳嗽、气喘、胸闷、

心痛、噎膈、呃逆等胸中气机不畅的病证; ②心包(心)的病证:胸痛、心悸等;

心包(心)常用方——膻中、内关、三里 ③乳房病证:产后乳少、乳痈、乳癖等。

【操作】平刺0.3~0.5寸,可灸。 7.天突(RN 22)

【定位】胸骨上窝正中。

【功能】止咳平喘,化痰利咽。 【主治】

①止咳平喘——咳嗽、气喘(尤急性突然的 气喘)、哮喘、呃逆、胸中气逆等; ②化痰利咽——咽喉肿痛、暴喑、瘿气、梅 核气、急慢性咽炎、假球麻痹等。

【操作】先直刺0.2-0.3寸,然后转针尖向下,紧靠胸骨柄后缘、气管前缘缓慢刺入1-1.5

寸,一般不留针。不可左右斜刺,也不可深刺,以防刺伤肺和有关动、静脉。禁用过细毫针,一般选26-28号针。

附:璇玑(RN 21)

【定位】天突下1寸。

【主治】止咳平喘——咳嗽、气喘等胸肺疾患; 8.廉泉(RN23)阴维、任脉之交会穴

【定位】微仰头,在喉结上方,当舌骨体上缘的中点处。

79

【功能】利咽喉,通舌络。 【主治】

① 舌咽病证:中风失语、暴喑、吞咽 困难、舌缓流涎、舌下肿痛、口舌 生疮、喉痹等咽喉;

② 消渴、口干、口渴欲饮等症。

【操作】向舌根斜刺0.5-0.8寸,或向咽后壁方向深刺2-3寸,不留针。 9.承浆(RN 24)任脉、足阳明经交会穴别名“鬼市”

【定位】颏唇沟的正中凹陷处。 【功能】祛风通络。

【主治】①神志病:癫狂等,十三鬼穴之一;②口部病证:口歪、齿龈肿痛、流涎等。 【操作】斜刺0.3~0.5寸,可灸。 刺灸法注意事项:

1.针刺胸腹部穴,应避免误伤内脏,下腹部穴针刺前应排空小便,孕妇禁针;

2.胸前各穴,一般由上向下平刺,一般不用电针,防止电流通过心脏造成心脏停搏; 3.天突应先直刺0.2寸,后将针尖转向下方,沿胸骨后缘刺入,不宜过深,也不宜向两侧刺,以防刺伤锁骨下动脉及肺尖;

4.神阙多用灸法,一般禁针。

“十三鬼穴”

鬼宫(水沟),鬼信(少商),鬼垒(隐白) 鬼床(颊车),鬼心(大陵),鬼窟(劳宫) 鬼臣(曲池),鬼路(申脉),鬼枕(风府) 鬼堂(上星),鬼市(承浆),鬼藏(会阴) 鬼封(舌下中缝,即海泉穴) 部位 穴位 中极 (膀胱募) 下 腹 共同 特殊 膀胱疾患首选 小肠腑证、强壮保健穴 诸般气证 虚脱、水肿、脱肛、 泄泻、脐周腹痛 腹痛腹胀泄泻 中脘 (胃募) 天突 颈 部

廉泉 咽喉肿痛,暴喑等 咽喉口舌病证; 呕吐、胃痛、吞酸、 呃逆、黄疸、癫狂 咳嗽、哮喘、胸痛 中风失语,吞咽困难,舌缓流涎,舌下肿痛,口舌生疮喉痹 遗尿,疝气,遗精;阳痿,虚劳,泄月经不调( 泌尿 关元 (小肠募) 泻;生殖系统疾患) 气海 神阙 上 腹 第四章 刺灸法

80

1、刺手:针刺操作时持针的手。押手:辅助进针的手。 2、常用进针法

1.单手进针法

操作方法:只用刺手将针刺入穴位的方法。

适用范围:此法多用于短毫针(小于2寸)或需双手同时进针时应用。 2.指切进针法

操作方法:用左手拇指或食指端切按在穴位上,右手持针,紧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

入腧穴。

适用范围:适用于短针的进针。 3.夹持进针法

操作方法:用严格消毒的左手拇、食二指夹住针身下端,右手持针柄,双手同时用

力将针垂直刺入腧穴。

适用范围:适用于长针的进针。 4.舒张进针法

操作方法:用左手将所刺穴位的皮肤向两侧撑开,使皮肤绷紧,右手持针,从中间

刺入。

适用范围:适用于皮肤松弛或皱纹部位进针。 5.提捏进针法

操作方法:用左手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提起,右手持针,从捏起的皮肤上端刺入。 适用范围:适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穴位的进针。 6.管针进针法

操作方法:利用不锈钢、玻璃或塑料等材料制成针管代替押手进针的方法。 适用范围:多用于儿童和惧针者。

3、得气:毫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提插或捻转等行针手法,使针刺部位获得经气感

应。 古称“气至”,近称“针感”。

4、行针手法:

毫针刺入穴位后,为了使患者产生针刺感觉;或根据病情和治疗要求的需要调节针感的强弱,以及使针感向某一方向扩散、传导(其治病所)而采取的操作方法。 基本手法 1.提插法

操作方法: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上提下插的动作,使针反复上下纵向运动的

行针手法。

作用:促使得气,加强针感。

要求:保持针身垂直;幅度一致(3~5分为宜);频率均匀(60次/分为宜)。

注意:本法痛感较小,但易刺伤血管,多适用于四肢穴位。内有重要脏器处腧穴不可提

插。

2.捻转法

操作方法: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向前向后捻转动作,使针反复前后来回旋转

的操作手法。

作用:促使得气,加强针感。

要求:频率要均匀;角度要一致(180 °左右),不可单方向捻转。

注意:本法容易引起肌纤维缠绕针身发生滞针,多适用于躯干接近重要内脏的部位。 辅助手法 1. 循法

81

操作方法:沿穴位所属经脉循行路线的上下左右轻轻地按揉或叩打。 作用:推动气血,激发经气,促使针后易得气。 2. 弹法

操作方法:以手指轻弹针尾或针柄,使针体微微振动。 作用:加强针感,助气运行,催气、行气。 3. 刮法

操作方法:以拇指或食指的指腹抵住针尾,用食指或拇指指甲,由下而上或由上而下频

频刮动针柄。

作用:激发经气,加强针感的传导和扩散。 4.摇法

操作方法:手持针柄,将针轻轻摇动。1)直立针身而摇,以加强得气的感应; 2)卧倒

针身而摇,使经气向一定方向传导。

5.飞法

操作方法:右手拇食指执持针柄,细细捻搓数次,然后张开两指,一搓一放,反复数次,

状如飞鸟展翅。

作用:催气、行气,并使针刺感应增强。 6.震颤法

操作方法:右手持针柄,用小幅度、快频率的提插、捻转手法,使针身轻微震颤。 作用:促使针下得气,增强针刺感应。 5、单式补泻手法 1. 提插补泻

补法:重插轻提,先浅后深,下插为主。 泻法:轻插重提,先深后浅,上提为主。 2. 捻转补泻

补法:大指向前用力,向后不用力。 泻法:大指向前不用力,向后用力。 3. 疾徐补泻

补法—慢进针,快退针,重在徐入! 泻法—快进针,慢退针,重在徐出! 4.开阖补泻

补法——出针后按压针孔。 泻法——出针后摇大针孔。 5.迎随补泻

补法——顺经为补,泻法——逆经为泻。 6.呼吸补泻

补法: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 泻法:吸气时进针,呼气时出针。 7.平补平泻

进针得气后,均匀地提插、捻转后出针。 6、晕针: 针刺过程中患者发生晕厥现象。

【原因】患者体质虚弱;或过于疲劳,饥饿;情绪紧张以及针刺手法过强。 【处理】立即将针全部拔出,使患者平卧于空气流通处,松开衣领,放低头部,轻者予饮温开水

或糖水即可恢复,重者可针刺人中、合谷、足三里等穴,灸百会、气海、关元等穴,必要时配合其它急救措施。

82

【预防】对初次接受针刺治疗和精神紧张者,应先作好解释,消除顾虑;少取穴,手法轻,并采

取卧位针刺为宜;对于饥饿、过度疲劳的病人,不宜立即针刺,待患者进食或休息后方可。

7、滞针: 进针后针下沉紧,行针困难;患者感到疼痛的现象。

【原因】患者精神紧张,肌肉挛缩;或行针时捻转角度过大或连续进行单向捻转以致肌纤维

缠绕针身。

【处理】若精神紧张者,应先解除病人顾虑,使其放松肌肉,或留针片刻待肌肉松弛出针; 如

因组织纤维缠绕针身,可轻轻将针向相反的方向捻转,待针松动后即可出针。

8、弯针 【原因】进针手法不熟练,指力不均,用力过猛或留针时体位移动,肌肉强力收缩,致使针身弯

曲,针柄倾斜,不能捻转提插及出针。

【处理】体位移动者,可恢复原来体位,然后视针弯的方向,顺势将针退出;数个弯曲者,须分

层退出,切忌强行拔针。

9、天灸:又称药物灸、发泡灸。将一些具有刺激性的药物,涂敷于穴位或患处,敷后皮肤

起泡或局部充血潮红。所用药物多是单味中药,也有复方,其常用的有蒜泥灸、细辛灸、天南星灸等数十种。

10、拔罐的作用和适应范围

拔罐疗法有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

其适用范围较为广泛,如风湿痹痛、各种神经麻痹,以及一些急、慢性疼痛,如腹痛、背腰痛、痛经等。此外,一些脏腑功能紊乱方面的病证和部分外科疾病亦可用拔罐法。 11、耳穴分布规律

83

与头面对应的穴位 耳垂 与上肢对应的穴位 耳舟

与躯干下肢对应的穴位 对耳轮 与内脏对应的穴位 耳甲

消化道对应的穴位 耳轮脚一周

盆腔、内生殖器 三角窝 五官(耳 鼻 喉) 耳屏 头、脑 对耳屏 脑干 轮屏切迹

内分泌 屏间切迹 12、针刺注意:

过饥,过饱,酒醉,大惊,劳累过度等,一般不宜针刺。

久病体虚,大出血,大汗出者,针刺刺激不宜过强,并尽可能采取卧位。

妊娠3月以内,下腹部和腰骶部的穴位禁针;3月以上,上腹部以及一些能引起子宫收缩的腧穴如合谷、三阴交、至阴等, 不宜针刺。

皮肤有感染, 溃疡, 瘢痕或肿瘤的部位,不宜针刺。小儿囟门未合时,头部囟门及其附近穴位不宜针刺。

有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的,不宜针刺。

眼部及颈项部、脊柱部的腧穴,注意针刺的角度、方向、深度等等。

对胸背腰胁腹部内脏和大血管附近的腧穴,要注意采取适宜的方向、角度、深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