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ofHigherEducation创新创业教育“双创”基于能力培养的高校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222222
,耿献文1,,邵洪强1,,田建国1,,韩子玉1,,程文泉1,王洪立1,(1.山东科技大学,山东泰安271019;2.山东科技大学泰山科技学院,山东泰安271019)
摘要:随着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社会经济不断转型和新旧动能转换,社会和企业对于实践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而高校每
产教、科教、产学研等年又面临几百万毕业生就业压力,供需矛盾较突出。这就需要高校不断深化育人模式改革,积极搭建校企、校地、实践育人融合平台,科学构建高校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机制,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大学毕业生人才。文章以山东科技
“目标+平台”大学泰山科技学院多年实施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为基础,构建形成了和“三四五六”模式的创新创业教育及实践教学体系机制,大大促进了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实践教学;改革实践关键词: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9)01-0047-03
andnewkineticenergy,societyandenterprisesareincreasinglydemandingthepracticeofinnovativetalents,andcollegesanduniver原sitiesfacetheemploymentpressureofmillionsofgraduateseveryyear,andthecontradictionbetweensupplyanddemandismoretificallybuildasystemofpracticalteachingandinnovationandentrepreneurshipeducation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tocultivateprominent.Thisrequirestheuniversitytocontinuouslydeepenthereformoftheeducationmode,activelybuildaplatformforthein原
tegrationofschools,enterprises,schools,production,education,scienceandeducation,production,educationandresearch,andscien原andadapttothedevelopmentofthenewera.BasedonthereformpracticeofappliedtalenttrainingmodeimplementedbyTaishanel,whichgreatlypromotesStudentspracticeapplicationabilityandinnovationandentrepreneurship.
Keywords:innovationandentrepreneurship;talentstraining;practiceteaching;reformpractice
InstituteofScienceandTechnologyofShando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formanyyears,thispaperbuildsaninnovativeentrepreneurshipeducationandpracticalteachingsystemmechanismthatformsthe\"target+platform\"and\"threefourfivesix\"mod原
Abstract:Withthecountry'sinnovation-drivendevelopment,socialandeconomictransformation,andthetransformationofold
引言
“中国制造2025”当前国家正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互
“一带一路”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旧动能转化等
发展战略,经济发展新常态、新兴产业的发展对创新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高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高地,需要不断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坚持“以本为本”,积极探索实践教学和育人模式的新方法新手段,科学构建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机制,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实践育人新模式,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全面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为此,国家也陆续出台了多个相关文件,例如国务院《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等等。
一尧人才培养目标
新时代赋予高校综合改革新发展要求,在新工科、产教融合、科教协同等新理论新思想指导下,高校人才培养应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学生能力培养和素质拓
校展为主线,以立德树人和学生为中心,积极创建校企、地、产教、科教、产学研等各类育人融合平台,通过校内实
社团组织、第二课堂、验室、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创客空间、课题研究、大学科技园等载课程设计、专业竞赛、孵化器、
体,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培养新时代发展要求的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同时积极引导学生转变思想观念和学习思路,拓宽学生成才途径,让大学生多在各行各业的第一线岗位中寻找就业创业机会,拓展就业创业渠道[1]。
二尧野双创冶实践育人体系构建
山东科技大学泰山科技学院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针
高本等)、学习需求多样、发对学生层次不一(科本、专本、
展方向多面的特点,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充分发挥专业优
协同育人,势与行业特色,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矿
业、机械、土木建筑和财经等领域,以培养从事生产和管理服务一线的技术管理人员为主要目标,实施了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改革与模式探索,将实验教学、实习实践和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走出了一条厚基础重实践和全方位立体化发展的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体
“创新创业教育理论、创新创业实践教系机制,构建形成了
三位一体,“创新、创学体系、多元化实践育人模式”创意、
*基金项目院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野面向应用尧面向职业的地方院校工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要要要以土木建筑类为例冶
渊编号院SDYY15086冤曰泰安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野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能力培养研究要要要以驻泰高校为例冶渊编号院18skx026冤曰山东科技大学教育教学研究野群星计划冶项目野基于耶双创爷能力培养的高校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冶渊编号院QX2018M95冤
(1973-)实验实训教学管理与研究服务工作。作者简介:王洪立,男,汉族,山东泰安人,硕士,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47-
创新创业教育高教学刊
JournalofHigherEducation2019年1期造、创业”四创融合,“校地、校企、科教、产学研、融合共
实习实训、课程设建”五个协同,“课堂讲授、课程实验、
“三四五计、社会实践、学科竞赛”六大平台为标志的
(见图1)六”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
(一)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制定新的人才培养大纲和方
“目标+平台”案,改革创新实践教学新模式,制定了新
的实验教学创新培养体系[2](见图2)。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规范设置实验教学课程,改进实验教学形式和方法,经常性开展创新性设计性实验认
,证,促进实验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提高实践教学所
占比重。目前学校创新性和设计性实验的比例占实验课程的65%以上;其中理工类专业实践学分占比为30.85%,平均学分55.6学分;人文社科类专业实践学分占比为27.74%,平均学分49.3学分。
规范实践教学,制定了系列管理制度,如《本科毕
、《实业设计质量评价方案》、《实习教学质量评价方案》
验教学质量评价方案》、《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办
完善考核标法》等,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健全岗位职责、
“实验教学质准,切实保证了实习实践质量。通过开展
“实验教学讲课比赛”量年”和经常开展“大学生实验竞
赛”等活动,积极推进实验教学的规范化,不断提升实验教学质量。
(二)完善实践教学条件
高度重视校内实验室与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建设。
购近几年学校投入2600多万元用于改善实验室条件、
置实验仪器设备,不断强化实践教学条件,为学生实习实践创新创业提供良好条件。根据专业特点和人才培
实训室的建设;重养方案,不断完善校内专业实验室、
科教融合,视加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建立覆盖全专
业的校外实习实践创新创业基地,为大学生实践创新
目前,搭建全方位多元化的育人平台。学校建有校内实
践教学模拟矿井1座、工程实训中心1个、专业实验室74个、职业技术培训鉴定基地1个和校外实习实践基地136个,其中校企共建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以及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校级重点实验室2个、校级研究基地2个和校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
三尧野双创冶实践育人模式探索(一)专业系列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积极推进实践创新教育教学改革,学校探索了多专业
“矿业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依托山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实习实训基地,综合实训中心”和各类专业实验室、实施了
重点专业建设工程和应用型本科教改试点专业建设,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逐步深入,专业特色日益凸显。先后实施了四化实践教学FM模式、自动化专业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GETC模式、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人才DP原
采矿工程SR培养模式、会计学专业OSHI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KAQ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3]。
图1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能力新模式
图2“目标+平台”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二)订单定制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10多年来在信息系开始试点订单定制式人才培(OCTM)甲骨文、浪潮养模式,先后与中创软件、中软国际、集团等合作,对应专业培养和企业项目深度融合,通过学
人才培训等方式,分互换、订单培养、项目运作、近五年先
后有720多名学生通过该模式培养。这种面向企业为主导
教育教学与工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学校培养与顶岗培训、
作实践、培养方向与社会需求一体化推进,将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贯穿到整个教育教学培养过程中,大大缩短了学生与就业单位的适应时间,同时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与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三)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
-48-
2019年1期高教学刊
JournalofHigherEducation创新创业教育学校在60多年的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积累沉淀中,
矿山机械装在矿山自动控制系统、矿山机电一体化装备、
备、矿山安全监控装备、矿山专用软件等领域形成了专业技术特色,在属地建立了30多个技术研发基地和产业化
蓝光软件、科大转化基地,如力博重工科技、尤洛卡股份、
中天等。充分发挥了高校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两大职能,既提升了学校科研水平和科学研究能力,又带动了地方经
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济发展,同时为学校实践创新型、
可靠条件。这种以学校成果成立的企业为主体的人才培养
产学研模式,能使学生在专业领域较多的参与技术研发、
实践锻炼合作、知识产权创造、产品使用以及实习实训、
创新创业能力和动手等,既很好的提高了工程实践能力、
操作能力,又能亲身接触到专业技术前沿,开阔视野和增进见识[4]。
(四)融合共建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积极深化与社会企业的合作,通过共建实验室、研究中心和实习实践创新基地等模式,联合进行技术研
人才培养等,产品技术升发、课题攻关、为企业技术创新、
级、技术人才培养等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持,这种基地共建、
“引企入教”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一体化模式,加强了人
才和技术供需链接,有利于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提升,也有利于大学生尽早适应社会环境和职业角色,最大限度缩短大学生就业创业磨合期,对于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高校学科建设以及科研水平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学校与山东能源新矿集团共建的“煤矿充填开采国家工程实验室”、
“先进自动化技术实验中心”“跨境电与西门子共建的以及
子商务人才孵化基地”等等。
“项目+团队”(五)的人才培养模式
积极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创新创业能力,探索实施
“项目+团队”了以科研课题和教改项目为引领的的人才培
养模式。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兴趣和专业方向,主动对接参加老师的课题团队和研究项目,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课
实验测试等,题研究和科研创新、方案设计、在实践中学会
解决了问题,了研究的方法、锻炼了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和实践应用能力,而且加强了学生对专业领域和前沿知识的认知。
(六)开放式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模式
改变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实施开放式实验教学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立体化的实习实践创新创新机会。校内实验室全方位对学生开放,学生可利用业余时间和周末以及节假日在实验室进行课题研究、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参加专业相关的创新大赛、科技竞赛等,并有专业老师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和创新创
老师与同学之业辅导,拓展了学生视野,促进了同学之间、
科研兴趣、创新兴间的互动交流,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趣。
(七)以能力提高为导向的实践育人模式
1.学校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组织大学生参加主题社会实践、顶岗锻炼、社会调研、公益
图3
认知能力、行动、志愿服务等活动,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
参与能力,加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近二年来,有150多支大学生团队、2000多人次的大学生参与其中,10多支团队和30多位学生获得全国、省市优秀实践团队或个人。
2.通过组织专业培训、专家报告、大赛观摩、教师指
“一系一赛”导、科研项目参与等形式,积极开展“一专业一
赛”科技竞赛活动、大学生科技节创新活动,积极组织参加
近二年,国家、省市举办的专业竞赛活动;学校获批国家级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7项,在校外学生科技创
省级奖励近400项。新活动中获得国家、
3.依托学校建立的职业技能培训资格和鉴定基地,积
“一极开展在校大学生的技术技能培训及考核,鼓励学生
专多能”,重视大学生的应用技术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培
多元化的培训实训平养,为大学生能力扩展提供个性化、
铸造、先进制台,如测绘行业技能培训,车工、钳工、焊接、
造技术等技能培训,计算机及信息高新技术技能考核等。
四尧结束语
学校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不断深化育人模式改革,积极开展实践教学改革和实习实践创新创业培养体系建设,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探索建立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
“目标+平台”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形成了“三四五六”的
实践教学模式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机制,有利促进了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不断得到提升。参考文献院
大学教学,2013(06):20-23.
黄成亮.应用型人才内涵及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J].高[2]吴中江,
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02):66-70.
朱学军.独立学院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研[3]王以功,邵洪强,
究与实践[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01):62-64.
马善泉,等.产学研视角下的大学科技园创新服[4]王洪立,赵锦桥,务体系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5):24-28.
[1]王青林.关于创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若干思考[J].中国
-4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