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如何写新诗:卞之琳

2023-12-07 来源:汇智旅游网
2017年第5期 第3O卷 (总第179期)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HAINAN NORMAL UNIVERSITY No.5 2017 General No.179 V0l|3O (Social Sciences) 中国新诗课堂 如何写新诗:卞之琳 方长安,王立扬等 (武汉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中图分类号:I2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310(2017)05—0052—07 主持人:武汉大学文学院方长安教授 参与者:武汉大学2014级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班王立扬、郑艳明、黄艳灵、徐文泰、张婧冉、丁乐、周紫薇、刘钰 琪、李一扬、许仁浩等 整理者:王立扬 方长安:上个世纪30年代,中国新诗进入到新 的探索阶段,新月派、现代派、中国诗歌会等各取法 言的美;金克木则直接称卞之琳为“新的智慧诗 人”,“以不使入动情而使人深思为特点”进行哲学 沉思,追求诗与哲的交融。 当然,切入诗歌的途径有很多,不同的文学场 域下也会有不同的审美体验,前人对卞之琳的评价 虽然值得重视,但更重要的是身为90后的你们能从 卞诗中阅读、体悟到什么,对比你们和前人观念的不 同,也许还可以进一步思考新诗阅读的代际现象。 面对如何写新诗的问题,卞之琳作了怎样的探 他处,以不同的方式进一步回应着与新诗发生相伴 生的一个核心问题——如何写新诗?这其实是一 个至今乃至未来一百年、两百年都永远存在的现 象,一个诗与人与社会不断对话中反复更新的现 象,一个包容着新诗现代性之思考、创造、质疑与不 断重建的难题。 带着这一问题,这节课我们一起讨论另一位特 色鲜明的现代诗人——卞之琳。在走近卞之琳之 前,同学们不妨先走进卞之琳所处的时代,从当时 的诗歌语境出发,看看同时代的诗评家如何议论这 位诗人。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三秋草》《鱼目集》 《汉园集》《慰劳信集》和《十年诗草》的付梓给卞之 琳带来一系列赞誉。刘西渭、李广田、朱自清、废 名、沈从文、金克木等人都曾给予他高度评价。在 废名看来,卞诗最大的特点是“欧化”和“古化”的自 然契合,是对徐志摩体的发展,“新鲜而有力量”;沈 从文盛赞卞之琳能够运用平常的文字写出平常人 的情感,言辞精当,节奏轻快,以高超的手段写出难 索呢?他因此成为了怎样的自己呢?欢迎同学们 发表看法,砥砺诗思。 一、智性诗思 徐文泰:那我就先来抛砖引玉吧。我想和大家 分享《寂寞》这首诗的阅读感受。全诗仅八句,四句 为一节,短小精悍。“乡下小孩子怕寂寞,枕头边养 只蝈蝈”,前两句是关于童年的记忆,由于孤单, 小孩子寻找大自然的生灵蝈蝈作伴,以蝈蝈的活动 一和声音来消解寂寞。但这并非真正的寂寞,反而有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新诗传播、接受文献集成、研究及数据库建设”(项目编号:16ZDAI86) 收稿日期:2017—05—25 作者简介:方长安(1963一),男,湖北红安人,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52 种“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温暖。接下来的两句, “长大了在城里操劳,他买了一个夜明表”,这表明 一许是人类为物质发达所做出的退让与牺牲,作者以 此来传达出对现代都市文明的厌倦,对回归自然的 渴望。我认为这也正是本诗带给我们的智性思索。 方长安:文泰和婧冉两位同学关于这首诗的思 人长大后学会了用其他方式来排解寂寞,藉由工 作、操劳来忘却和填充自己内心的空虚。此处的夜 明表也极具象征意味,它暗示了无论怎样劳碌,寂 考与体悟细致入微,视角也有所不同,很好。《寂 寞》这首诗短小精 ,语言克制,于冷静中彰显了厚 重的人文情怀。文泰同学的观点正是从情感出发, 以该诗的表现手法为切入点,认为寂寞不再是一己 之悲欢,而是人类的终极难题。婧冉同学更多的是 寞都像时间一样只能被暂时忽略,不会永久消失, 哪怕是在漆黑的夜晚。作者借此向读者暗示了一 种生存状态。 下节前两句又从操劳的成年生活中勾回来, “小时候他常常羡艳,墓草做蝈蝈的家园”,这与第 放之于当时的社会语境中来言说、理解这首诗,这 一节的前两句互为呼应,给读者留下一点温度,而 非彻头彻尾的悲哀。“墓草”的意象用得精妙,为下 文的从生到死作好铺垫,形成自然转折。最后两句 是全诗最为精彩的部分,“如今他死了三个小时,夜 明表还不曾休止”,以动和声音来反衬死和寂寞,时 钟在滴答滴答地奔走,人却不在了,寂寞顿时走向 一种崇高的对立中去。生前是时间的奴隶,死后是 时间的弃儿,生也寂寞,死也寂寞,少也寂寞,老也 寂寞。因此寂寞不单单是一种空虚无助的情感体 验,而是永恒的存在状态。这是一种形而上的生命 经验,该诗的深刻也至此得以升华。整体而言,该 诗虽以“他”者自居,却能够跳出一己之悲欢,以一 种颇显智慧的方式吟出芸芸众生的集体无意识的 寂寞,吟出入的一种生存状态。这种对终极问题的 叩问,形而上的思考,放之于当今时代意义更加凸 显。 张婧冉:文泰讲到《寂寞》这首诗,也正好是我 想要与大家分享阅读体验的一首,但我与文泰的角 度可能稍有不同。这首诗起头即点开“寂寞”主题, “乡下小孩子怕寂寞”,于是从大自然中寻找陪 伴——蝈蝈,在我看来,蝈蝈寓意了诗人的一种家 园情怀。小孩子长大后在城里操劳,买了一只夜明 表,夜明表是机械产品,是工业文明的产物,在此象 征着现代都市文明。小时候的孤单很容易克服,但 长大后无头无脑、无休无止的忙碌却想停也停不下 来。“夜明表”是一个没有任何情感的时间附属品, 所以即使“如今他死了三/J,l ̄-,j-,夜明表还不曾休 止”,机械凌驾于脆弱的生命之上,寂寞过后,剩下 的只是无情、无尽的时间。 该诗结尾两句的暗示意味颇为浓厚:还有多少 生命被这种高速发展的文明湮没了?还有多少生 命的心灵正不堪重负,想要逃离城市回归自然的精 神家园?工业文明的“进步”无法停止,我们也无法 回到人类童年时期的那种简单快乐的生活。这也 一点非常好。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正处于 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初步转型期,社会矛盾尖 锐,激流勇进的时代对知识分子而言往往有着特殊 的价值,他们的感受更为敏感,表达更为真切,也更 容易在寻找精神家园的途中迷失自我。在这个意 义上来说,婧冉同学的分析很有价值。 当然,除了这两位同学的分析之外,还可以有 许多角度切入这首诗,比如,该诗在“化古”上做了 哪些努力?“蝈蝈”“墓草”这些意象还可以阐释出 怎样的意味来?它的音节如何?等等。同学们在 阅读中还可以做进一步的思考。 郑艳明:与《寂寞》相似,《秋窗》也强烈地暗示 着人生的灰暗和孤独。“像一个中年人/回头看过 去的足迹/一步一沙漠”。人在沙漠中踩出的足印 下一秒便被风带走,什么也不能留下,就像人到中 年回首曾经走过的路。想到这里,诗人“从乱梦中 醒来”,时空瞬回当下,“听半天晚鸦”,平添了几分 悲凉与寂寞。下节开始便是更加苍茫之境,落日的 余晖洒在颓唐的灰色墙壁上,“夕阳无限好,只是近 黄昏”。一个初期肺病患者只能对着古镜遥想少年 时脸颊的红晕,镜中的自己早已不是当时的模样, “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至此悲怆之感渲染得 愈发充分。 该诗看似在写那位回首往事的中年人,又似乎 在写那位对镜叹息的初期肺病患者,实则抒写的是 诗人自己。面对悄然逝去的人生,诗人想到留不下 任何痕迹,只能追忆过去徒增伤感。一种知天命的 孤独感油然而生。 丁乐:同样是感慨时光流逝,《墙头草》的感觉 与艳明提到的《秋窗》好像有所不同。“五点钟贴一 角夕阳,/六点钟挂半轮灯光,/想有入把所有的目 -T--/就过在做做梦,看看墙./墙头草长了又黄了。” 该诗的画面感很强,一幅窗台构景图被精妙地展现 出来:墙上有一面挂钟,指针指向五点钟,窗台的一 53 角镶嵌着夕阳,接着,指针指向六点钟,窗外漆黑半 “我的忧愁”构成了一种同质关系,三者结为一体, 轮残月。时间在一个小时内从黄昏到黑夜,转瞬即 逝。在这里,“夕阳”“做梦”“看墙”所谓的唯美意 象并不显得其乐融融,而是体现出诗人心中杂陈着 也将最后一句衬托得意味深长,“明朝看天下雨今 夜落几寸”可以理解为“明朝天下‘我’今夜落几 寸”,或者还可以理解为“明朝看天下‘我的忧愁’今 夜落几寸”。至此该诗的韵味全出。我非常喜欢卞 之琳的这首诗。 方长安:几位同学的发言都非常好!确如你们 “墙头草长了又黄了”的对岁月流逝的焦灼感。 在虚实处理上,该诗的结构为“实一虚一实”, 现实的窗台之景到虚拟的梦再到现实的墙头草。 诗的末尾也可以看作又铺垫出一个虚,即从“墙头 草”延伸出“心头草”。当我们意识到长了又黄了的 “心头草”,是选择继续放纵荒芜下去,还是拔去杂 草种下繁花呢?这个隐藏的问题发人深思。同时, “草”的意象也让我联想到了川端康成的《花未眠》, 花开了又谢,草长了又黄,对花的物哀是从美出发, 所言,卞诗中经常呈现出“知性”“智慧”的特征,诗 人也往往能以精当、有趣的方式表现出来,这是卞 之琳的厉害之处,也是他的作品之所以被称为“智 性诗”的重要原因。我还注意到刚刚有同学提到 “戏剧化表达”,这一点很关键,卞之琳曾在《雕虫纪 历》序言中说,“我总喜欢表达我国旧说的‘意境’或 者西方所说的‘戏剧性处境’,也可以说是倾向于小 说化,典型化,非个人化,甚至偶尔用出了戏拟(par. 而对草的感慨是从不起眼处出发,惜美而爱花,嫌 草而惜时,墙头草之除才应该是对生活和岁月应有 的态度。 周紫薇: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雨同我》。这是 首写雨、写“我”、写忧愁的诗。诗的开头即直奔 雨的主题:“天天下雨,自从你走了。/自从你来了, 天天下雨。”此处的语气像是“我”与朋友的书信或 一ody)。所以,这时期的极大多数诗里的‘我’也可以 和‘你’或‘他’(‘她’)互换,当然要随整首诗的局 面互换,互换得合乎逻辑。”①接下来,我们可以就 “非个人化”和“戏剧化”表达来继续谈论卞诗。 二、“非个人化”和“戏剧化”表达 某种交流,以引号呈现的看似突兀的“对话模式”恰 恰体现了卞之琳对“诗歌戏剧化”的尝试。当然,戏 剧化只是一种表现手法,卞之琳借此想表达的仍是 雨同“我”的关系——“你”走了,雨在“我”这里, “你”来了,雨还在“我”这里,雨同“我”保持着某种 默契,以至于我乐意“负责”友人的雨。到了第四旬 作者又提及另一个地方的朋友,“第三处没有消息, 刘钰琪:刚刚紫薇也提到,卞之琳早期诗歌中 的“你”“我”等主体经常互换,我认为这也是作者在 诗中达到“去主体”和“去个人”所采取的一种策略。 就以《鱼化石》为例吧,《鱼化石》的副标题为“一条 鱼或一个女子说”,它除了给读者一个理解的方向 之外,也暗示了诗中主体的可变性、可换性。 鱼和水的关系象征着一对恋人的关系。诗中 寄一把伞过去?”这或许寓意着“我”朋友那里也因 “我”的此番念想而下起了雨,雨再次同“我”发生联 系,意境也别有一番风味。第一段短短四旬,却涉 及诗人的三个朋友,发生三次空间转移,这体现了 诗人在《距离的组织》中所表现的那种时空断裂感, 前两句可以理解为鱼对水的表白,水的“怀抱的形 状”即鱼的形状,“水的线条”即鱼在水中游过的踪 迹。这两旬表现出一种鱼嬉于水、水包容鱼的亲密 但相比《距离的组织》,该诗写得更易懂,因为这里 的距离转换、链接更加自然流畅,控制更为精当。 第二段一开始便由雨及愁:“我的忧愁随草绿 天涯:/鸟安于巢吗?人安于客枕?”雨同“我”的关 系瞬间置换为忧愁同“我”的关系。鸟未安于鸟巢, “我”的忧愁也到处漂泊流浪,眠于客枕,这似乎表 无间的体验。第三句的语气更为陶醉,“像镜子般 爱我”,即“我”的爱在你那里得到了回应和反馈,有 种心心相印般的默契。然而,陶醉过后便想到了以 后的情状,这便有了第四句“你我都远了”,“远了” 既可以理解为时间上的远,也可以理解为空间上的 现出诗人作为一个永恒的漂泊者对安稳的渴望。 远。在爱情远去时,欣慰的是我们还可以留下鱼化 石作为这段感情的明证。这首诗既可看作恋人絮 语——表白心迹,陶醉于浓情蜜意又不可避免地陷 入爱情终将逝去的悖论;也可理解为一个人“观赏” 了鱼化石后,想象着很久以前这条鱼的生命轨迹, “想在天井里盛一只玻璃杯,明朝看天下雨今夜落 几寸。”广袤的想象被置于狭小的玻璃杯中,忧愁也 被赋予了可触摸的实体。在这一段中,雨、“我”和 ①卞之琳:《雕虫纪历・序》,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3页。 54 试图追溯鱼化石的前世,就像通过一些残留之物来 还原一段情感的真实模样。 卖》要更加戏剧化了。“可怜门里那小孩,/妈妈不 准他出来。/让我来再喊两声:/小玩意儿,好玩意 儿!……/唉,又叫人哭一阵。”短短六句表现了两 种辛酸:一种是走街串巷维持生计的小贩之辛酸, 另一种是门里人家的困窘之辛酸。诗中虽充满戏 同卞之琳的其他诗作一样,这首诗的风格也有 些跳跃,难于理解。我认为这种刻意的有所保留, 不将意义表达得太过明了反而是其魅力所在,会给 读者一种节制的美感——好像有许多想说的却欲 言又止。该诗虽短短数句,但已充分传达出微妙的 恋人情绪,留下足够的想象时空。 黄艳灵:闻一多曾经赞赏卞之琳在年轻人中间 谑,但语气中透出了人生的灰暗,自怨自艾中也饱 含了深深的同情。作者看似以和谐替代了小贩与 小孩的不快,实则将更多的辛酸沉淀,加重了人生 的灰暗和辛酸程度。卞之琳自己在谈到自己常用 不写情诗,但卞之琳仍是创作了《无题》系列,风格 独特,别有意味。其中《无题二》这首诗言辞婉约有 韵味。你以为自己是过客,实则影落水心;你以为 水无情无思无言,实则她只是默语默恋。诗人的爱 恋异化为春水、春潮,“我”与“你”的对立也在委婉 的氛围中体现出来。诗中“你”的内敛、沉静变成了 “我”读不懂的冷漠,而“我”的冲动、热情冷却之后, 只有错过,曾经微妙澎湃的春潮也只能归为岸边的 一“玩笑出辛酸”时,就以此诗为证。①从形式上来讲, 该诗每句都是七个字或八个字,有很强的节奏感、 韵律感和建筑美感。卞之琳曾说诗中的“小玩意 儿,好玩意儿”一句正是他由阴韵发展到复合韵的 尝试。② 方长安:是的,《叫卖》这首诗也非常有意思。 在这首诗中,主体“我”的存在状态、位置,也颇值得 玩味。 朵浪花。缘聚缘散恰似杏花的悄然相遇,满眼繁 方长安:几位同学分析得细致人微,好!正如 三、圆形的诗歌空间和结构 华却置身于外。 卞之琳自己所说,《无题》系列可以称得上是异类, 但有时被标签化的诗人的“异类”作品往往能透露 出更多的东西,黄艳灵同学能从这里人手,有意味。 刚刚同学们提到卞之琳的“戏剧化”表达,很有价 李一扬:我想和大家讨论一下《古镇的梦》。这 首诗的结构堪称完美,从开头到结尾实现了一种环 形对接,意境圆融。具体来说,诗的开头讲古镇有 值。所谓的“诗歌戏剧化”就是将戏剧特点人诗,营 造戏剧化的场景,以人物的戏剧化独自、对话进行 间接抒情。卞之琳有许多这样的诗,如刚刚钰琪分 享的《鱼化石》,再如《雨同我》《苦雨》《酸梅汤》《道 两种声音,更夫的和算命盲人的,这是本诗落笔之 始。接着由这一起点向两个相反的方向铺开,一个 讲更夫行走于古镇的场景,另一个讲算命盲人如何 行走于古镇;接着诗宕开一笔,转入戏剧化的场景, 即晚间更夫的敲更声唤醒了一家老小,由此引发父 旁》《尺八》《自螺壳》等。 在这些诗中,戏剧化独自或对自都实现了对主 观叙述的削弱,增加了诗歌的跳跃性,诗人的声音 母担 Dv]',JL夜间哭闹要找算命先生算一算。这一 深夜情境如同一个触发器,将更夫与算命先生联结 在一起,画圆的两支线亦在此相遇;最后,诗又重复 开头几旬,首尾呼应。有意思的是,此时诗已经从 圆的完结点向圆外引出一条可以无限延长的射线, 引人无尽遐思。 更加隐秘,更多地呈现出“非个人化”特征。卞之琳 曾翻译了艾略特的《传统与个人才能》,深受其影 响。艾略特认为,“诗不是放纵情感,而是逃避情 感,不是表现个性,而是逃避个性”,艺术家“是不断 地消灭自己的个性”。后期象征主义诗歌代表瓦雷 里也有相似观点,认为诗歌不是自我的表现。在这 方面,卞之琳的诗观,明显受N-者影响。以此来 阅读《雨同我》《鱼化石》等,“非个人化”和“戏剧 化”表达更显露无疑。 王立扬:“戏剧性处境”确实常常出现在卞诗 一我认为更夫和盲人两个形象的设置本就包含 种张力:一个行走于黑夜而视物清明,一个行走 于白日而眼前漆黑,一个司人之抽象命运也难保人 之幸福,一个守护人之身家安全却最不易为梦中人 所察。但作为古镇人,也就是我们每个普通人,我 们不可缺少他们中的任何一个,皆因他们为我们提 供了灵与肉的安全感。我ff-l ̄fB做着生的梦,我fr_]都 中,与刚刚老师提到的那几首相比,我觉得这首《叫 ①卞之琳:《卞之琳文集》中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447页。 ②卞之琳:《雕虫纪历・序》,第l2页。 55 需要被守护,仅此而已。这首诗的意境是很空灵 的,也是具有现代色彩的,我个人感觉属于新月派 能捉捕到诗中难以发现的隐秘。对于《古镇的梦》, 李一扬同学的分析细致、深入,能把这首诗的线索 诗的作法。这首诗在结构上处处照应,构成一种镜 和结构提取出来加以阐释,为此诗铸就了一把合理 的解读之钥匙。而王立扬同学也能从这把钥匙出 像式的造型,似乎暗示着世界的流转回环和普遍联 系,读后耳边似仍能回想起更夫空寂的梆子声,瞥 见瞎子空洞的盲眼,浸润在江南小桥流水的凉意 中,陷入“睁着眼睛做白日梦”式的癔想中。 王立扬:说到这首诗的结构,我非常赞同李一 扬同学的说法,这首诗结构圆融,意境相互照应。 发,尝试将之应用到卞之琳的多首诗歌中去,很好, 这也是我们研究一位诗人可采取的路径之一。如 此看来,同学们的讨论渐次深入,越来越有成效了。 四、经典篇章《断章》《鱼化石》《距离的组织》 方长安:刚刚大家分享了卞之琳的很多诗歌, 既有意境圆融之作,也有充满人文关怀之章,大家 也提到了卞之琳最有名的几首作品,比如《距离的 《古镇的梦》看似是梆子和算命锣分别在黑夜和白 昼两个平行世界,但卞之琳在最后让它们交织,最 后一节索性将时间概念抹去,“是深夜,又是清冷的 下午”,敲锣的和敲梆的也终于在不分昼夜的时空 里都过了桥。第一节是一个总领的时空,从第一节 的时空中分出了二三节的两个时空,而这两个时空 组织》《鱼化石》等。接下来,我想和大家一起探讨 卞之琳最广为流传的三首小诗——《断章》《鱼化 石》和《距离的组织》。首先,我想先提个问题,作为 一又在最后两节中交织在一起,归于一脉。 除了《古镇的梦》一诗,《长途》也有类似的“圆 融”结构。一条白热的长途伸向旷野的边上,诗人 通过扁担和挑夫的比喻向我们灌输了一丝压抑的 情绪,接着远景置换为近景,空间由远及近,由高及 低,诗人通过蝉声、夕阳、垂头的杨柳进一步描摹 首只有四句短诗的《断章》,它的美究竟体现在哪 黄艳灵:卞之琳的早期作品受新月派的影响甚 里?为什么能够被后来者广为传颂、奉为经典? 巨,在诗歌形式上也追求闻一多所说的“建筑美”, “呕不出的哀伤”,而后视野再次伸展到稍远处的绿 茵下的酸梅汤,似乎在这热途中能给我们提供一丝 从《断章》便可看出一二来。该诗四句分别为8、9、 9、8个字,中间匀称,首尾均齐,其结构正像是一栋 建筑,非常契合我们的审美观。 丝清凉的慰藉,但接下来笔锋又转,“哀伤”复又出 现,甚至继续升华为无可奈何的悲观。最后,诗人 又将读者的视野拉回来,回归到“白热的长途”。整 体来看,它呈现出“A—B—c—B—A—A”的结构。 在卞之琳的早期作品中,还有许多类似的“圆 形”结构存在,例如《距离的组织》《圆宝盒》《无题 》《灯虫》《还乡》等等。李广田将卞之琳的诗歌 章法分为“整齐的”与“差池的”,而对立统一的类似 一刘钰琪:《断章》的观察视角也是不断变换的。 “你”在“看风景”,而“看风景入”既在看“风景”又 在看“你”,“风景”成为“你”和“看风景人”之间的 视角中介,极大地保持了一种视觉上的张力。 方长安:两位同学的观点都有道理,无论是章 句建筑,还是视角转换,《断章》都做得非常到位,短 短四句诗包含了无限张力,这的确是本诗的过人之 处。这也给大家一个启发,那就是,真正的经典好 诗很可能就是那些短小、简单而又让人回味无穷的 诗作。 于“圆”的章法属于“整齐的”①;而江弱水将卞诗分 为“起承转合法”“首尾圆合法”和“上下钩挑法”②。 无论如何分门别类,“圆形”结构都是卞之琳所钟意 的表现方式之一。我认为,卞之琳喜欢圆形结构的 原因在于“圆形”空间的好处,读者的视野在圆形结 构中转了一圈之后,情绪并没有随着视野回归到起 点,而是转了一圈后哀伤的情绪升华了一层,成为 一我们回到《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 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 了别人的梦。”首先,这首诗的人称很值得玩味,诗 中每一句都有一个“你”字。众所周知,在诗歌中第 一种无奈的伤感。这也许就是卞之琳这种空间感 人称和第三人称更为常见,第二人称入诗的很 的独特效果。 少,但卞之琳偏偏不落窠臼,以第二人称“你”来吊 方长安:诗歌的结构是非常有必要讨论也很有 起读者胃口,相较于“我”和“他”而言,第二人称的 讨论价值的,从一个诗人偏爱的结构中,我们也许 “你”是不确定的,是远离读者自身的。诗人藉此推 ①李广田:《论卞之琳的<十年诗草)》,《诗的艺术》,上海:开明书店,1943年,第14—-27页。 ②江弱水:《卞之琳诗艺研究》,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00页。 56 开读者,扩展空间。这正体现了卞之琳诗歌的“非 个人化”“非个性化”的叙述特征。诗人有意逃避情 诗的标题是《鱼化石(一条鱼或一个女子说)》,许多 人在理解这首诗时很容易忽略一个重要信息,即它 的副标题是“一条鱼或一个女子说”。它表明在诗 中言说的“我”可能是一条鱼,也可能是一名女子, 主体隐晦而不单一,甚至可以从第三种角度理解, 鱼或女子共融为一体,达到“非个人化”的效果。 在这首诗中,不同的主体带来不同的视角,也 感,逃脱主体,“像我国多数旧诗一样,着重‘意 境”’①。 其次,就《断章》的内容而言,也是很值得玩昧 的。“你站在桥上看风景”是一幅颇具中国古典诗 词意境的画,但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它又是一个 “空框结构”和“召唤结构”,旬中的“你”可以置换 为任何一个人,“风景”也可以置换为任何一幅画 会产生完全不同的理解,但其相互之间又是互融互 通交织在一起的。“我要有你的怀抱的形状,我往 面,所有读过这句诗的人都可以成为句中的“你”, 所有读者喜欢的风景都可以成为旬中的“风景”。 因此,这句诗可以包含无数个读者心中向往的情境 和画面,其诗性空间是极大的。“看风景人在楼上 看你”从功能上来讲与前旬有相似之处,但正如刘 钰琪同学所说,这里视角的纵深切换为读者增加了 成倍的层次感,两旬诗所描绘的两幅画面交织在一 起,呈现出很强的立体感和空间感,内在情绪也非 常丰富。最后两旬“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 了别人的梦”也是一幅充满想象的画面,尤其是最 后一句,“你”抽象、虚化为他人梦中重要的装饰。 “现实”和“梦境”打通联系,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也成 为“实”和“虚”的立体交织。这首诗中,卞之琳对人 的主观性、丰富性、自我存在感的抒写是非常有意 味的。 方长安:如果说《断章》制胜的是其意境,那么 《鱼化石》的解读就相对要麻烦一些了。同学们, 《鱼化石》到底写的是什么?其特别之处究竟在于 何处?现在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阅读和欣赏《鱼化 石》。 许仁浩:在我看来,《鱼化石》是一首爱情诗,但 我更多地认为这首诗的抒情主体是诗人自己,而抒 情对象才是那个女子或者那条鱼。这样说来,卞之 琳在《鱼化石》中实现了自我性别的反转,即以女人 身份说话,为一个“女子”代言。这首诗很短,但是 耐读,原因之一应该是卞之琳式的智性运用。不 过,《鱼化石》在恋人关系的探索上或许更发人深 省,毕竟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是个永恒的难题。 方长安:y-浩同学的观点很好,有一定的启发 意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个永恒不变的难题, 或许这首诗也是卞之琳的探索之一。“我要有你的 怀抱的形状,/我往往溶化于水的线条。/你真像镜 子一样爱我呢,/你我都远了,乃有了鱼化石。”这首 ①卞之琳:《雕虫纪历・序》,第15页。 往溶化于水的线条”,从鱼的角度看,这一句说明了 “鱼”和“水”的关系,鱼离开水就会变成化石;从女 子的角度看,这可以是一种爱情关系,女子对男子 的爱已达到“你的怀抱是何种形状,我就成为何种 形状”的境界,爱到极致以致失去了自我,因此男子 便可能不会再爱她,这种感情关系可能也会濒临消 逝,曾有过的爱情就幻化成“鱼化石”。两种角度各 为一体,但似乎又交织在一起,鱼水关系起到了很 好的比兴效果,象征着人的情感关系的一种。这首 诗反映出卞之琳在思考恋人之间,或者人与人之间 保持怎样的关系才是最合适的。 方长安:《距离的组织》也是卞之琳最重要的代 表作之一,在1930年代现代派诗歌中独树一帜。这 首诗韵味浓厚,诗思独特甚至是吊诡难解。现在哪 位同学尝试着解读下这首诗? 王立扬:那我就大胆地假设一下吧。“想独上 高楼读一遍《罗马衰亡史》,忽有罗马灭亡星出现在 报上。”在某个闲暇的下午,“我”突然想读《罗马衰 亡史》,不料在报纸上看到罗马灭亡星的消息,旷久 的时间又增添了巧合的魅力,让“我”十分慨叹。 “报纸落,地图开,因想起远人的嘱咐。寄来的风景 也暮色苍茫了。”“我”沉迷于时间的魅力而不知不 觉有了睡意,手中的报纸掉在地上,墙上的地图似 乎也渐渐舒展为真实的大陆,并因此想到远方友 人,桌子上友人寄来的明信片的风景也渐渐模糊 了。“(醒来天欲暮,无聊,一访友人吧。)”接下来便 是梦中情节——“灰色的天。灰色的海。灰色的 路。哪儿了?我又不会向灯下验一把土。”思绪在 模糊而旷远的地界游历,正迷惑时“忽听得一千重 门外有自己的名字。好累呵!我的盆舟没有人戏 弄吗?友人带来了雪意和五点钟”。“我”的小憩被 前来拜访的友人打断,思绪又回到现实。 方长安:立扬把这首诗的情境假设为一场午后 57 小梦未尝不是一种选择。梦境也好,思绪畅游也 罢,卞之琳重视的都只有一点,即“被组织起来的距 方长安:作为“汉园三诗人”之一,卞之琳在上 世纪30年代取得了文坛的认可和赞赏。“新格律 诗”“知性诗”“智慧诗”“唯美主义”等成为历来研 究者言说卞诗的几个经典标签。但是卞诗的流派 界定也是个复杂的问题。他师承徐志摩、闻一多, 离”。在他看来,时空和人生都是由距离组成:时间 上有距离;地理上有距离;人与人也有距离。人的 离愁别绪、兴叹感怀也大多是由距离导致的。许多 古诗便如此,现代诗当然也难以避免,而且更增添 了个体心灵上的距离,这些都会带来深深的情绪。 有短暂的“新月”遗风;在艾略特、奥登等英美现代 派的影响下,又不愧为“现代派”代表;然而就其所 服膺的诗学及诗思、诗艺来看,卞之琳又深受法国 因此,在《距离的组织》中,罗马史、罗马星是历 史的距离;“地图”反映的是地理的距离;“远人” “风景”“暮色苍茫”是“友人”和自己的距离;“灰色 的天。灰色的海。灰色的路。哪儿了?”则是现代 人自我迷失之感——想要寻找却不知自己身在何 处,这可能是哲学意义上的“离乡”的距离。“一千 重门外有自己的名字”是来自远处的呼喊,是穿越 时空的警言。而下一句“我的盆舟没有人戏弄吗”, 结合卞之琳的注解,此处想表现的是人生并非自己 能主宰,欲访友人却迷失自我,不料友人却已前来, 象征主义诗人魏尔伦、瓦雷里的启迪,有着强烈的 法国象征主义色彩;更可贵者,在30年代强势的 “欧风美雨”下,卞之琳仍能从老庄思想及中国古典 诗歌资源中汲取精华,为己所用。以此而论,卞之 琳作诗“化欧化古”,在多重诗歌资源的基础上建筑 自己的诗风,颇有成效,这些都很值得我们关注。 当然,卞之琳的诗思诗艺还有许多值得讨论的地 方,也具备进一步讨论的文本资源、史料资源,感兴 趣的同学课下可以进一步发掘材料,发现问题,更 “带来了雪意和五点钟”,这也和首句的“独上高楼” 暗暗契合,形成一首完整的闭合的诗。 《距离的组织》因为有了卞之琳自己的注解而 免于晦涩难懂,但即便如此,理解它的维度还有很 多,同学们感兴趣的话,也可以课后去搜集材料,继 续讨论,发散思维。 欢迎大家随时和我交流感受,互相砥砺。 同学们,今天的讨论就到此为止了。很欣慰能 看到大家踊跃发言,交流阅读体验,分享自己的观 点。我也和大家一样,在这个研读过程中获益匪 浅。 (责任编辑:王学振J An Approach to New Verse Writing:Bian Zhilin FANG Chang-an,WANG Li—yang,et al (College of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Wuhan University,Wuhan 430072,China) 5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